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铁十字》-第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目前他们已和我军前卫部队交火,贸然撤退会不会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不会,俄国人正疑神疑鬼呢,如果我们快速撤退他们更以为是勾引他们上当的诱饵,哪敢放心大胆地扑上来。现在最要紧的是判明敌人的进攻方向,特别是已渡河部队的针对方向,如果他们要向右翼转移去突击霍特集群,必须予以坚决阻拦和还击,如果是对着我们来的,那可以痛快放行。”曼施坦因用教鞭指着沙盘的进攻态势图说道,“斯大林的策略是学我们的,希望通过上下游两路钳形攻势试图把我们压缩在以罗斯托夫为中心的包围圈里,可他把装甲作战看得太简单也太机械了,他会尝到苦头的。”

      就在曼施坦因竭力保护霍特集群的侧翼与后路时,霍特大将的进攻态势并没有停下来,在道路条件改善以后,他的装甲矛头威力终于得到了充分改善,从沃罗涅日出发一口气前突200公里,插入到布良斯克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两个集团的结合部,一下子如同一把烧红了小刀插入了一块牛油,大有切割包围红军的架势,就在对方慌忙抽调兵力围堵缺口时,他忽然率领第4装甲集团军向右一拐,给了右翼沃罗涅日方面军一个凌厉的勾拳,一下子就将敌人打懵了。

      第十一章 静静的顿河(5)

      ps:本章为上月4oo张月票的加更,恳请书友继续大力投票支持,今天本书在榜上排名第15啦……

      对沃罗涅日的进攻其实在1942年夏天,也就是6-7月间是东线南翼作战的重点,当时以魏克斯集群为主力起了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占领了沃罗涅日,但由于后来主力南移,兵力大多转向高加索与斯大林格勒方向,沃罗涅日附近的战线也沉寂了下来。燃文小?说 w w?w?.?r?anwen`org

      到了1o月份,沉寂的战线重新又开始活跃起来,在天王星战役开始前,曼施坦因已让霍特集群在寻求红军防线弱点而进行机动作战了,沃罗涅日方向就是一个显著的薄弱环节,霍特找准沃罗涅日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结合部这个软肋进行猛攻,瞬间就打开了通道。除了他把握机会的能力外,这种顺利也与该方面军本身实力不算太强密切相关。沃罗涅日方面军是在7月7日由布良斯克方面军左翼部分部队组建而成的,目的是为改进防守沃罗涅日地域部队的作战指挥(因为沃罗涅日的位置比较重要,向北可以包抄莫斯科方向的侧翼,向南可以包抄斯大林格勒的侧翼,向纵深突击可以威胁萨拉托夫这个交通枢纽),只编有3个集团军(即第6、4o、6o集团军)和4个坦克军(第4、17、18和24军),其中第6集团军由第6后备集团军改组而来,第6o集团军由第3后备集团军改组而来,本就是二线队伍的替补,人员、装备、训练都很差劲,到处可见4o多岁的胡子兵,战斗力算是在红军倒着排的。倒是配置的4个坦克军不容小觑,拥有近6oo辆坦克,有不俗战力。

      “意大利人要求打头阵?”就在商议如何向沃罗涅日方面军侧翼展开进攻的方案时,霍特大将忽然接到意大利第8集团军总指挥乔瓦尼-梅塞上将来的请战电报,他对电报的内容十分惊讶和犹豫。因为对方说希望在侧翼进攻时由意大利和罗马尼亚部队担任进攻主力,措辞当然是很动听的:第一,德**队一路连续作战、冲锋在前他们心里过意不去,希望能有所分担;第二。经过夏天的整顿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和技巧有了很大提升,装备也得到提升,希望能锻炼一下队伍;第三,从部署上看。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更靠近侧翼红军,掉头进攻的话他们更能挥突击优势;第四是最后也是最扯淡的一条——意大利迫切地希望为“消灭人吃人的布尔什维克制度、解放俄罗斯人民”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罗马尼亚人是什么态度?”乔尔格-汉斯-莱因哈特上将问道。在“拆军补师”行动中,原来担任第41装甲军军长的莱因哈特上将也失去了自己的位置,不过作为一名优秀的坦克战指挥官,6军总参谋部显然不会随意安置他,经过霍夫曼的肯(他是6军总司令),莱因哈特接任了第4装甲集群副司令官的职务(9月份以后新设,德军高层指挥体系一般很少有副职),实际上霍特与他是有分工的,霍特负责协调指挥整个集群45万人马。而坦克战专家莱因哈特具体负责指挥第4装集团军,特别是其中的装甲师。

      就在意大利人的电报过后不久,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也表态愿意打头阵进攻。

      “看来他们两家已事先说好了,他们不满足于吃点残羹冷炙,希望来尝尝大餐了。”霍特调侃道。

      “我看可以试试,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战斗力心中有数,梅塞将军还是很有想法的一个人。”莱因哈特笑道,“元给了他们装备和物资,也给他们派了军官,我们又帮助他们调整、整合了部队。应该有一个崭新的面貌才对,这股不算太强的红军应该是一块试金石,可以看出他们成色如何。”

      “好吧,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更接近红军防线。确实可以让他们先去试试看。”霍特答应了两国的请战要求,同时命令第4装甲集团军收拢兵力准备第二波进攻,万一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进攻乏力,他们能及时出手。

      根据曼施坦因的编组部署,构成中路集团左翼、跟随在第4装甲集团军后面的是大约25万轴心小兄弟军队,其中有9万多人的意大利第8集团军。11万多人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还有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人各一个师(加起来3万余人)。经过夏天的整编与补充,他们已严格提升了战斗力——不仅德国顾问军官派到了营一节,而且在霍夫曼的要求下,所有撤回国内的其他部队重型装备都留下来集中到了这两支部队,对于本身缺乏重装备的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而言,水平至少提升了两个等级。

      与历史上不同,由于德**工提前开始爆量,在德军自身装备优化的同时原本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一直抱怨缺少反坦克火力的窘迫也改善了好多,光十月份一个月就给这两个集团军送去了4oo余门反坦克炮和相应炮弹,当然大部分都是5omm的,少部分是缴获的俄制76.2mm反坦克炮(都是德军自己淘汰下来的),至于那些88炮后勤部门还是舍不得拿出去,霍夫曼也只能装看不见了,毕竟他也要照顾下面的情绪。另外还有部分德军自己淘汰下来的38T坦克也送给了这些盟友。历史时空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溃败要因素是红军击破了孱弱的罗马尼亚人防线,让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侧翼完全暴露了出来——至少这一点是不会再重演了。

      轴心盟军的冬季装备这次也大为改善,让大部分是穷苦农民出身的罗马尼亚士兵很满意,觉得跟着德国人有前途,至于意大利人,由于军官下派、********相同的缘故,显得更亲热一点,吊儿郎当的作风也好了不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两个师本就唯德国人马是瞻,现在捞了好处更是死心塌地跟着走。严格说起来,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战斗力水平较低的原因是不一样的,罗马尼亚主要受制于装备和实力不足,士兵又没见过世面且对红军这个巨人一直怀有恐惧心理(要不然也不会斯大林一瞪眼,罗马尼亚人就乖乖地把比萨拉比亚交出去),而意大利军队多少是列强出身,底气还是有的(意大利人不怎么怕红军,却怕英国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战斗力低下的关键原因是办事情不认真、不卖力,作战思想陈旧。所以霍夫曼开给他们的药方与不同,但很有针对性,罗马尼亚人主要是补物资、补装备,意大利人主要是补精神、补军官。在德意海空军合体、军工合体之后,东线意大利集团军也几乎完全被德国人控制了,现在两国真称得上是钢铁盟友了。

      现在局面开始反过来了:一直以来都是德国人让小兄弟们当炮灰,先承担红军的第一轮打击,装备差、补给少还要先受罪,从上到下的抱怨声都不小,到处都是出工不出力的搪塞与敷衍,但在霍夫曼的教育下,现在作战吃苦在前的变成了德国人,享受在后的变成了轴心小兄弟们,在这次机动作战中他们跟在霍特大将后面到处捡便宜,追杀残敌、打扫战场、保卫后勤线这样的工作干得乐此不疲,偶尔还清剿一下包围圈里困兽犹斗的红军步兵师,自我感觉一下子好了起来,以为自己经过夏天的改造自身战斗力已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居然还主动请战,这让霍特大将和莱因哈特上将大感意外,考虑到这股作战热情不能轻易拒绝与抹杀,他们最终打算借侧翼进攻的机会让这些小兄弟们尝试一下不一样的感受。

      命令是上午下达的,由于第4装甲集团军部队还没有完全收拢,到下午时分,霍特与莱因哈特两人还在就选择后续进军路线与打击目标进行商议,正在激烈讨论间,霍特想起来早上主动要求进攻的意大利第8集团军,便问道:“意大利人不知道打得怎么样了?怎么现在还没电报传来?”

      “估计是失败了又不好意思请求援助。”莱因哈特笑道,“我们还是主动个电报问一下,意大利人虽然爱吹牛不过有时候还是很可爱的——最近表现起码比以前强不少,用元的话来说,还是要以鼓励为主。”

      副官突然来报告,说刚刚接到最新电报,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已击破斯沃博达方向红军防御,正在向纵深扩展,希望德军能迅跟上扩大战果。

      “什么?”霍特大将瞥了一眼地图,惊叫道,“这怎么可能?对面红军可有2个集团军呢,再怎么二线部队也是有几百辆坦克配属的,应该不是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可以轻易对付的吧?难道他们谎报军情?”

      “我也觉得奇怪,或者问问联络员?”德**官下派轴心兄弟军部队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随时掌握动态,不怕他们撒谎。(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 静静的顿河(完)

      ps:本章为本日第一更,明天凌晨还有更新,其中有一更属今日,呼叫订阅与月票支援。?燃文小说???? ?? ? w?ww.ranwen`org

      联络员电报晚了一个小时才到,不过介绍情况要详细得多,不但充分阐述了今天进攻的经过,还解释了取得如此重大进展的缘故:对面红军有2个集团军没错,可惜大多数都是35岁以上的后备兵,基本是8-9月份才被强征入伍的,很多人连枪都放不响,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好歹也是受过多年训练的正规军,经过夏天的训练整顿再加德**官现场指挥,战斗力完全不能相提并论。而让霍特忧心忡忡的俄国坦克部队更是奇特。

      “……我们突击审讯了一个红军上校,他是敌第6集团军参谋部的,据其交代该方面军一共有4个坦克军和3个集团军,由于我们在沃罗涅日纵深方向上对其中1个集团军(第4o集团军,算是该方面军较有战斗力的部队)的突破,敌方面军指挥官紧急抽调了3个坦克军和最精锐的3个步兵师赶去增援并填补缺口,留在斯沃博达方向的只有1个坦克军,而且还被拆成了两部分使用……”

      问题是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人再不济也有3oo多辆坦克和几百门反坦克炮啊,电报看到这里后续已可以充分想象了,这一下子还不是砍瓜切菜一般地杀进去?

      霍特和莱因哈特对望了一眼,都笑了起来,今天算是让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捡了便宜……

      “现在他们希望我们支援他们,彻底把俄国人的部队包围起来消灭,您的想法呢?”

      “不……”莱因哈特仔细看了看地图后说道,“先别急着配合意大利人消灭他们,长官,我有个更好的想法。”

      “是不是这几个?”霍特用手指了指地图上那几个最新标注的红军坦克军番号,莱因哈特点点头。

      “对面的指挥官很冲动啊,把坦克军调来调去的,只要让意大利和罗马尼亚人再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说不定又会把他们掉回来,然后……就应当没有然后了。”莱因哈特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命令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继续进攻,但不必太过猛烈……”霍特下达了一条很奇怪的指令。

      朱可夫对南方集团军群总体的兵力估计与分配大致是正确的,但对坦克分布估计却出现了差错:在经过最新一轮部署调整后。霍特集群的坦克不是红军估计的6oo-7oo辆,而是近1ooo辆,除去意大利、罗马尼亚的3oo辆,德军还有近7oo辆(4个装甲师+1个装甲掷弹兵师6oo多辆,步兵师还有一点);而中路曼施坦因方向只有区区2个装甲师。刚刚3oo辆坦克出头,不过曼施坦因手里的装甲部队数量虽然少,战斗力却很强,一个是胡贝中将指挥的第16装甲师,另一个则是泽普-迪特里希指挥的党卫军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该师7月份拉回法国补充,经过3个月的调整补充从机械化步兵师变成了装甲师(原本历史上先改编为装甲掷弹兵师的,霍夫曼大手一挥直接变装甲师了,不过实质差异不大),装备时清一水的4号g坦克。连一辆三号也没有(又是党卫军又是元警卫旗队,谁敢怠慢?要不是霍夫曼自己把控着虎式优先供给北非的古德里安,现在曼施坦因这会儿已用上虎式了);而右路克莱斯特大将手里还有5oo辆坦克(主要包括3个装甲师和2个装甲掷弹兵师)。

      所以一直是政治委员出身,执行力强但对指挥作战不太精通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在对照大本营来的情况通报和斯沃博达方向的战报后,也没过多派遣飞机侦查敌情(当然,他即便派飞机侦查也没用,霍特集群一直牢牢掌握着制空权),做出了事后被认为是毁灭性的决定:鉴于萨拉托夫方向的威胁已解除,上午抽调支援的坦克军和步兵师中止救援任务,回援斯沃博达纵深方向并配合当面部队歼灭敌军。

      在他看来进攻斯沃博达的仅仅是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作战意志和能力不强,没多少坦克部队的自己也能抵挡住,如果有了坦克部队支援说不定自己还能反过来包围这1o多万人马。接到方面军指挥部的回援命令,已走在半路的三个坦克军指挥员无不气得跳脚。可军令如山,他们不得不照此执行,好在夜幕已经降临,不怕德国人空袭,便决定排成两路纵队连夜回师救援。

      次日拂晓时分,又累又困的红军坦克兵们在斯沃博达东北方向约45公里处的地方遭遇霍特集群绝对优势坦克兵力的伏击。面对一下子杀出的德国4个装甲师和其他部队,俄国人傻眼了。经过半天的激战,除少数坦克借着地形熟悉溜走外,莱因哈特指挥部队以微不足道的损失歼灭了3个坦克军和2个步兵师,另一个步兵师见大势已去,大部分人选择投降。在得知增援坦克军主力全军覆灭和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主力出现的消息后,戈利科夫为避免被全歼,向总参谋部出求援通电后无奈选择后退。

      面对战场上被打伤或者因为故障而被红军抛弃的近4oo辆T-34、kV-1、kV-2、T-26和T-7o坦克,所有人心里都涌起这样一种感觉——财了,尤其是光T-34就有2oo多辆是可以回收或者修复的。

      “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也想分一点战利品,特别是坦克,我觉得可以考虑同意……”

      霍特本来下意识地想拒绝莱因哈特的提议,转念一想,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这次也算是出了大力,如果没有他们一开始主动请缨作战以及后来担任诱饵的付出,战事还没怎么顺利,给点甜头是应该的。于是大手一挥说道:“T-34全部留下,这是元要支援北非的,其他坦克就随便他们选了,下次作战希望他们继续这么卖力。”

      支援北非云云当然是托词,真实原因是因为T-34换4号g的政策继续有效,这2oo多辆T-34(好坏均有)在霍特眼里就是13o余辆4号g,差不多又是一个装甲师的兵力了,他怎么舍得放弃呢?听到德国人同意他们自由挑选坦克,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喜气洋洋地像在过圣诞节,连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都各自分到了5辆T-26和2o余门火炮,

      “长官,还继续往纵深追击么?俄国人跑不了,打得好的话可以全歼一个方面军……”

      “不……”霍特仔细端详了一下地图,“迅与沃罗涅日方面军脱离接触,放掉他们,咱们掉头往南走,准备去包抄顿河方面军的侧翼——这才符合机动作战的真谛。”

      莱因哈特竖起了大拇指对霍特大将这手表示赞赏。

      听完华西列夫斯基的汇报,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在咆哮:“戈利科夫和库兹涅佐夫(方面军政治委员)就是两头猪,我要绞死他们……”

      他气急败坏地宣布:“命令,撤销沃罗涅日方面军建制,所有兵力回归布良斯克方面军,免去那几头猪的职务统统给我押回莫斯科来。”

      “斯大林同志,戈利科夫感觉对不起您、对不起党,已【创建和谐家园】殉国了。另外,被德国人打开的缺口怎么办呢?”

      “让布良斯克方面军去负责堵截,让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抽调2个集团军去协助,至于戈利科夫……”斯大林想了一想,“按战死抚恤吧。”

      第4装甲集团军对沃罗涅日方面军防线一击得手并不稀奇,但令观察家们大跌眼镜的是,第二次击破沃罗涅日方面军防御并造成红军最终溃散的并不是霍特集群赖以成名、冲锋在前的第4装甲集团军,恰恰是一直以来扮演打酱油角色的轴心盟军,消息传出后,连远在罗马的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与罗马尼亚【创建和谐家园】安东内斯库元帅都电给霍特集群表示祝贺。

      从1o月23日-11月2日,不过1o天功夫,总兵力约45万的霍特集群在沃罗涅日方向打出了一个最远纵深2oo公里,宽度25o多公里的大突出部,痛击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主力,该方面军4个坦克军被彻底歼灭2个,重创1个,中创1个,6oo多辆坦克最后只剩下7o余辆是好的,3个集团军仓皇撤退才避免了被全灭的结局,但也有6个步兵师被全歼,14个师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甚至于还有2个师干脆没怎么打就不战自溃了,红军损失兵力(毙、伤、俘16万人),而霍特集群的损失还不到1.5万人(其中轴心兄弟军接近1万人,第4装甲集团军5ooo多人),坦克损失只有5o多辆,沃罗涅日方面军虽然还剩下1o多万部队,但已建制混乱、军心溃散,如果霍特集群继续猛攻的话,全军覆没不在话下。

      由此,东线南翼第一阶段战事顺利结束,德国人暂时1:o领先。(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黑海之战(1)

      科尔心想:幸亏训练不用死人,否则这武器还真没法用,倒是日本人的小聪明挺不错,我在德国怎么就没听说想出这样的训练办法呢?

      “那个……”丰田副武阴沉着脸走了过来,嘴张了一下,说了半句没头没脑的话后忽然又停在那里,好半天才吞吞吐吐地挤出下面半句,“现在……报名……特攻队有多少志士了?”

      “我们已成功培养出十多名队员了,他们是整支队伍的种子,已全部熟练掌握了火箭操纵技能,不得不承认这玩意上手比开飞机容易得多,操作也简单,连我都会开!”大西指了指那些头缠“必胜”白布,身着海军军服的特攻队员说道,“他们很多人都不适宜开飞机,但又有强烈的挺身为国愿望,所以被选拔进来了。?燃文小说 w w?w?.?r?a?n?w?e?n?`o?r?g?”

      “都是自愿的么?”井上成美问道。

      “都是自愿报名写申请书后才能参加,很多人还咬破手指写了【创建和谐家园】,没有视死如归的勇气是不能承担特攻任务的。”

      科尔心里一阵突突:写【创建和谐家园】报名参加特攻队,日本人的民族个性果然如元所说的那样——疯狂起来是抵挡不住的。

      “大西君,先制作1oo枚吧,部署在布干维尔岛等地,他们那儿或许用得着。”丰田副武露出肃然的神色问道,“11月底前能完成么?”

      “这么急?”大西泷治郎有些惊讶,“队员征募和培训恐怕到不了这么多。”

      “那就加紧培养,局势刻不容缓,实在不行去前线就地征募。”丰田副武说道,“该不是你对新武器信心不足吧?或者生产有难度?”

      “那倒不是,生产、培养都不难,现在缺的是时间和人员,您应该知道执行这种任务技术是第二位的,视死如归、一往直前的勇气才是第一位的,除了前线将士和我们一部分高级将领。很多人还没做好这个准备,心态也没调整好。”

      “连我的心态也没调整好。”丰田副武叹了口气,“这是最后手段,按我的想法是最好永远都用不上这种武器。但很多事情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南洋群岛的防守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你先准备好,等待军令部的命令——没有我和伏见宫总长的明确命令,谁都不准动用,哪怕队员自己申请也不行。”

      ++++++++++++++++++++++++++++版权声明++++++++++++++++

      如果您看到本声明。说明是实行了防盗机制后的错误章节,请不要着急,按照以下步骤就可以恢复正常:

      1、如果您使用起点pc端阅读本文,请过45分钟后刷新一下即可;

      2、如果您用起点手机端看,同样过45分钟重新下载一次章节内容即可,具体操作步骤为:轻击阅读页面中央,在上端出现下载箭头后重新下载错误章节覆盖,然后退出阅读页面后重新进入;如果还不行请关闭软件重试一次;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看到有更新后别理会,过45分钟再阅读则一切均会正常;

      3、如果您在别处阅读本文,请您去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注册vip账号观看本书。用实际行动鼓励作者更好地创作;

      4、如果您不愿意为此付钱,那就请耐心等待,届时肯定会有正常版本。

      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对大家造成不便深表抱歉,作者将尽力写作。

      ++++++++++++++++++++++++++++版权声明++++++++++++++++

      井上成美不说话,只悄悄竖起大拇指,这是科尔第二次把下村定逼得手忙脚乱了:说来说去,6军这群马鹿总归是国际场面见得太少。

      “这是敝国大本营的建设性想法,尚未呈请陛下最终决断,不过可以给贵使做个参考。”古正之又拿出另一份文件。上面写着日本的义务:

      1、联合舰队抽调主力舰队封锁西印度洋,确保英美增援舰队无法登6且不构成对德意军队作战威胁,并伺机歼灭其增援舰队,考虑到作战持续力问题。该时间不能过一个月;

      2、策应德意军队占领中东与【创建和谐家园】半岛,必要时提供航空与舰队支援;

      3、如条件许可,提供航空与舰队支援,策应德意军队占领马达加斯加岛;

      4¡¢¹©Ó¦Ïð½º1oÍò¶Ö£¬»Æ½ð1o¶Ö£¬ÎÙ¡¢¸õ¿ó¸÷2o¶Ö¡£Îý¡¢Ç¦¿ó¸÷1oo¶Ö£»

      5、给予德国所需的最新型【创建和谐家园】、战列舰、大型潜艇设计图纸;

      6、保障今后对德意橡胶、生丝、云母及其他热带产品供应,价格另行商定;

      7、所有物资运输均由日本负责提供护航。

      科尔看后表示了解,他默默地收起两份资料后问道:“如果可以的话,贵国何时能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并突入印度洋?”

      这问题古正之是回答不上来的,他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两位6海军次官,下村定当然也决定不了,因为出、抵达时间完全取决于海军,井上成美沉思片刻,仿佛下定最后决心似地说道:“如贵国能在5日内答复并接受有关一揽子协议,敝国将立即呈请圣裁,如三日内形成一致意见,则我舰队突入西印度洋时间将不晚于本年12月15日……”

      “我马上回德国向元禀告,预计3日内给贵国明确答复。”

      “敝国上下静候佳音。”

      外务部随员安排科尔先行离开,其他三人还要再商议一番,而且这番商议是不能让科尔听见的。

      “这些条件会不会有些狮子大开口?”古正之不安地搓着手,“德国人将这么多资源投入下去的话自己都能打赢了,还用得着我们帮忙?”外务部随员安排科尔先行离开,其他三人还要再商议一番,而且这番商议是不能让科尔听见的。

      “这些条件会不会有些狮子大开口?”古正之不安地搓着手,“德国人将这么多资源投入下去的话自己都能打赢了,还用得着我们帮忙?”

      “不然,德国或许能提供这些资源,但短期内肯定抽调不齐,更别说一次性投入中东战场。”井上成美斟酌着说道,“特使应该心里很明白日本实力不足,需要这些物资与装备才能推动印度洋攻略,有这些东西的话,印度作战的成功把握就大了很多。”

      “不过我很好奇,德国人答应这些条件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些物资差不多是日本一年所需的供应量了。”古正之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如果德国方面愿望急切,我觉得

      “不然,德国或许能提供这些资源,但短期内肯定抽调不齐,更别说一次性投入中东战场。”井上成美斟酌着说道,“特使应该心里很明白日本实力不足,需要这些物资与装备才能推动印度洋攻略,有这些东西的话,印度作战的成功把握就大了很多。”

      “不过我很好奇,德国人答应这些条件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些物资差不多是日本一年所需的供应量了。”古正之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如果德国方面愿望急切,我觉得应该能答应……”下村定挠挠头皮,“我的意思是德国方面至少能答应8o%。”

      “其实让德国提供2ooo架飞机还真不如让他们提供4ooo台动机有利,从运输难易程度来说,动机体积小,重量也轻,铝材什么的我们和德国差距不大,德国或意大利飞机我们飞行员也不见得飞得惯……”

      “德国人不会用落后型号糊弄我们吧?”

      “德国人不屑于这么干,我们在柏林也是派驻有外交使节和武官的,先进程度究竟如何一眼就能看出来。”说到这里,井上成美忽然奇怪地问古正之,“以前大岛大使都有长电文来通报德国情况,最近一直没看见情况通报呢。”

      “别提了……他用的密码被破译了,德国人对他可是很恼火呢,上次据说还被里宾特洛普部长狠狠训了一通。”古正之趁机说道,“德国提供的新式密码机也得考虑多给外务省一些啊。”

      “是啊,是啊,要是密码没破译的话,海军也不会在中途岛惨败了。”下村定随口说了一句,半晌才反应过来井上成美就坐在旁边,连忙解释道,“我不是指责海军,我是说那4艘航母真的挺可惜的,要是他们还在的话,我们现在何至于从瓜岛转进……”

      “下村君,这些都过去了,该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时候了。”井上成美也不恼,只淡淡地说道。

      “突然对印度洋战略期待起来了呢。”下村定用兴奋地口吻说道,“如果德国方面答应了,日本的物资和装备面貌将焕然一新。6军认为钢铁、飞机、物资与其他技术资料等等全部可以6海军一分为二,运输船舶6军要求3o%,战车、卡车全部归6军……”

      井上成美制止了意犹未尽的下村定:“下村君,你不觉得现在分物资有点早了么,印度洋作战能不能开始都还不一定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00: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