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下村定当年在参谋本部拟定作战计划时是喊打喊杀的扩大派,在陆军炮工学校、陆军大学陆续当了几年校长后,再次回到陆军中枢却变成了谨慎派——多田骏说这话的时候,下村定自己的老脸也红了。
多田骏仿佛没看到下村定脸上的精彩变化,只管自顾自说下去:“武藤章当初赶走石原君时可是意气风发,摩拳擦掌说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结果在陆军省蹉跎了半天,后来又在中国战场受了教训,转辗两年一无所获,奉调回国时居然说出了‘要重新认识中国人’这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话——他已从狂热派变成冷静派了,最近在苏门答腊岛呆了半年又感觉进步不小,连连发电报告诉我说南洋局势危险,还把他整理的有关南洋作战态势想法也发给了我,我拿给石原次长看过一眼,他对此基本表示赞同,也认可武藤章回任,所以就有了现在这个局面。”
“真羡慕石原君啊……”井上成美由衷感慨,现在石原莞尔日子最好过了:他的上司是东久迩宫稔彦王这个皇族,本就是他的后台,参谋本部各部门主官全换成了石原的心腹嫡系,等于他能在参谋本部一手遮天,陆军大臣多田骏是他的密友兼同党,陆军次官下村定最近的调门也很低,石原莞尔在陆军中的地位用呼风唤雨来形容都毫不为过。而且现在陆军省与参谋本部已明显联手起来,对内人事处理异常果断,东条英机的心腹大多被扫入了预备役,尤其是石原莞尔最恨之入骨的东京宪兵队长四方谅二少将被他一纸调令塞去缅甸战场送死,而对外则努力用一个调门说话,不像海军还存在着海军省与军令部的隐约对立——一想到后者,井上成美就没来由地感到异常烦躁。
“南洋方面具体撤退的岛屿名单我想画个圈。”
“画圈?”大家没理解多田骏的想法。
多田骏没具体解释怎么画圈,反而说道:“石原次长告诉我一件事:德国特使听说我们的飞机是从1000多公里以外的拉包尔起飞去攻击瓜岛美军的消息后惊呆了,连连说这简直是疯子的行为,因为这个距离相当于从华沙起飞去莫斯科前线支援作战,在德国要有参谋提出这种作战方案估计明天就会被勒令退役——无论bf-109还是fw-190都没法这么远。然后石原次长说日本飞机可以,你们猜德国人怎么回答?”
“怎么回答?”几个人好奇心被提了起来。
“1000多公里就意味着飞过去2个多小时,飞回来又是2个多小时,中途只能在瓜岛上空停留15分钟作战——飞机可以飞5个小时不出故障,人飞5个小时还行么?就算一天可以,天天行么?”
现场一片沉默,如果是无脑少、中佐在场,一定会大声嚷嚷:“5小时算什么,有大和魂支撑的日本军人别说5小时,50小时也行。”可在座的都是大、中将,当然明白在这种超远距离攻击之下飞行员的生命几乎就是用天来计算的,损失飞机还没啥,精英飞行员日本还损失得起么?因为不是精英飞行员根本就没法做超远距离攻击。
眼看现场的气氛有些沉闷,多田骏慢慢地从皮包中掏出一份文件:“我带了武藤章的电报过来,今天请两位出来喝酒本是为了讨论这件事的。”
井上成美粗粗瞄了上面的文字,不看还好,一看之下他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口里只说:“这……这……”
他本想递给山本五十六看,后者却慢慢地推了回来:“麻烦井上君给我读一下,今天灯光昏暗,我眼神有些不太好使呢……”
第三十一章 走投无路的日本(4)
井上成美用颤抖的声音读道:“……南洋局势危如累卵,逐岛争夺迫在眉睫,敌已不计较军舰、飞机损失,专以优势6军、航空兵力向我突击,进行消耗作战,若以瓜岛战事举例,敌损失后补充易,我损失后补充难,敌损失就近可从澳洲补充,我损失需从6ooo公里外本土运来,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之判断如下:
三个月内失守:瓜达卡纳尔岛
六个月内失守:所罗门群岛、阿留申群岛
一年到一年半内失守:新几内亚诸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
三年内失守: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爪哇与苏门达腊各岛(印度尼西亚中东部)、马来亚诸岛(主要指婆罗洲)”
如果让霍夫曼来看这份分析,就知道上述判断大体还是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只是先后顺序会有点差异——因为美国在进攻中推行了蛙跳战术,而日本认为美国的反攻会是一层层推进的。?燃?文小?说? ?? w?w?w?.?r?a n?wen`org
“这么说起来菲律宾、小笠原群岛还能守到三年后。”山本五十六笑道,“6军对海军信心还是很充足的嘛……比我想得还要乐观一点,我以为那时候敌人都要打上本土来了。”
而井上成美和下村定都快要哭出来了,“长官……”
“石原君的说法很明确,从瓜岛战役就可以看出岛屿作战中无制海权则地面无后勤与补给,作战必败,而无制空权则无制海权,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航空作战——可偏偏我们无论飞行员还是飞机都不是美国对手,经不起航空作战的持续消耗,所以类似于瓜岛这种远距离的航空作战决不能再继续了,必须收缩战线。”多田骏说道,“根据他的想法与建议,东南海域我决定以拉包尔为中心画一个圈,半径按飞机飞一小时航程计算。也就是大约5oo-6oo公里,越这个距离的岛屿一律放弃……”
现场虽然没有地图,不过都是经验丰富的将领,用脑子大致一想就明白了。井上成美试探着问道:“6军的意思是放弃布干维尔岛以东的全部所罗门岛再加莱城、萨拉摩阿地区以南的新几内亚各岛?”
“差不多,6军打算固守以拉包尔为中心,布干维尔岛与莱城和萨拉摩阿地区为两翼的三角地带,其余岛屿全部放弃。”
“守多久?用多少兵力?”山本五十六沉吟片刻后问道。
“全面撤军完成后再坚持6-8个月,坚持等到联合舰队完成印度洋攻略后再行反攻。至于兵力……”多田骏盘点了一下,“原拟定成立第八方面军负责东南海域统一辖制第17、18军,主要6军兵力包括第2、2o、38、41、51五个师团、独立混成第38、39、4o、65四个旅团、南海第4守备队另外还有4个飞行师团。如果执行收缩计划的话,飞行师团数量不够,6军兵力倒有多余,可以抽调出来一些——打算再增加2个飞行师团并抽回2个6军师团。”
“第11航空舰队的主要兵力倒都在拉包尔为中心的几个岛上,是否可以给宇垣缠中将增援一些,也显得海军中枢对他调任职务的关心。舰队方面如果将来主力抽走,三川军一的第8舰队可以在补强舰艇实力后留在拉包尔附近与美军周旋——只是那样一来就丧失了进攻与反击能力,6军确信要这么做?”
“进攻?反击?”多田骏摇摇头。“我没想过,石原次长也不是这个策略,6军的想法很简单,一旦我们下定决心执行印度洋攻略,南洋各地区就是全面转入守势,东南方向的防御方针就是固守以拉包尔为核心的周边岛屿,利用各种方式给美军以杀伤,他们不是要和我们打消耗战么,我们就和他们拼人命——拉包尔经过多年经营,物资充足、地形有利。完全可以维持长期作战。我之所以抽调2个师团兵力回驻菲律宾,就是因为这两个师团是成立不久的治安师团,实力不强,消耗物资与老牌师团倒一样。完全是浪费。”
多田骏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蘸水在桌子上画了起来:“你们看,拉包尔、布干维尔和新几内亚正好构成了一个边长5oo-6oo公里的三角形,在布干维尔岛上面我们准备部署1个师团和1个旅团的兵力,莱城和萨拉摩阿地区同样部署1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兵力,拉包尔区域只要2个旅团加守备队就可以了。敌人在攻破布干维尔及莱城和萨拉摩阿地区之前不会直接向拉包尔进攻,否则他们会受到两翼夹击。一旦两翼经过持久作战后被美军击破,剩余兵力能够很方便地撤向拉包尔进行持久作战,拉包尔的兵力初期看上去薄弱,实际上在后期接受其他两处撤退的兵力后拥有相似的兵力密度。综上,6军打算在这个三角地带部署9-1o万兵力,再加上6oo-8oo架飞机。当然,这是石原次长和我个人商议的想法,还没形成作战计划下。”
下村定问道:“如果海军未来执行印度洋攻略要抽走航母和舰队主力,我们也不反对,只是能否将基地航空队兵力多派一些?”
山本五十六和井上成美相互交换了一下意见后说道:“我们也可以将海军飞机增加到6oo-8oo架这个程度,但油料问题需要6军协助解决,海军燃油要保证远洋作战。”
本来日本6海军资源都是各管一摊的,6军捞到手的绝不给海军用,反之亦然,但现在6海军气氛前所未有地融洽,大佬又坐在一起喝酒,油料的问题自然好商量——再说山本五十六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和联合舰队那些烧油的巨无霸比起来,几百架飞机的油料确实不算啥。
正在说话间,多田骏的副官忽然匆匆忙忙走进来递上一份电报,然后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多田骏扫了一眼后脸色变得很难看。
“怎么样?”下村定显得有些紧张,看多田骏的样子就知道肯定不是好消息。
“百武晴吉刚刚打了电报给大本营,说敌人势大,到今天傍晚为止两次进攻都不理想,要求再度增加兵力,把第38师团给他,他本人现在岛上,另外还表示补给严重不足,请求大本营协调海军加大供应力度。”
“他还不死心啊……海军补给已没法再加强了,我们扔十铁桶物资下去,他们能拿到三个就不错了,再加强就把拉包尔附近各舰队的驱逐舰全抽光了,【创建和谐家园】和战列舰靠谁来护卫?”井上成美嘀咕了一句,忽然脸色也变了,“还要求再增加1个师团?第2师团打光了?可依靠添油战术就能打赢美国人么?一个师团的物资供应已十分困难,再加一个师团的话还要加派多少物资才够?”
所有人都知道瓜岛目前是美国飞机的天下,日本运输补给只能依靠夜间通过驱逐舰执行老鼠快运的方式(东京特快)维系,而驱逐舰根本靠不了岛,只能趁着夜幕接近后将装有后勤补给物资的铁桶扔下去,靠潮汐力量自动飘到岸边供6军使用,能有3o%的抵达率已算是不错了。
“【创建和谐家园】……”多田骏再也忍不住了,低声吼了一句,转过头对下村定说,“和石原次长通气一下,增援决不允许。取消成立第八方面军的安排,直接撤销17军建制,将17军所属部队划给安达二十三中将的18军管理,18军直属大本营序列,到时候先把第18军中第41、51两个完整师团给我撤回来,第2师团估计也打残了,一并撤回菲律宾整理,百武晴吉这么想打我将来安排他去印度打英国人。”
“这个……”下村定为难地说,“下这道命令简单,石原次长估计也是这个意思,可能保证百武晴吉不折不扣执行命令么?他要顶着不办,咱们能拿远在6ooo公里外的他怎么办?”
多田骏咬牙切齿地说:“让辻政信大佐前去传达命令,他不是很能充当说客么?前次说动了山本大将,这次想必也能说动百武中将,就让他去传达,完不成任务回来我撤他的职。石原次长和百武中将是同学,另外再让石原次长想办法和东久迩宫稔彦王通个气,让他们二人拍私人电报去劝说——告诉他再这样下去侍从长的脸都被他丢光了……”
百武晴吉的三哥百武三郎从1936年开始一直担任裕仁【创建和谐家园】的侍从长,和皇族关系十分密切,如果东久迩宫稔彦王这个皇族下达命令百武晴吉还不听,那就等于**裸是在打皇室的脸。
“好,我立即去办。”下村定转身先走了。
“让你看笑话了。”多田骏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本来我不想作这么激烈的调整,实在是形势逼人,没办法了。”
山本五十六叹了口气,“这就是你我面临的困境啊,6相,咱们都是任重而道远啊……”
“那从瓜岛撤军的任务?”
“我知道了,我会和联合舰队打招呼的——现在我也只能用私人电报了。”山本五十六苦笑着把茶杯里的水一饮而尽。(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章 走投无路的日本(5)
入夜时分,拒绝了石原莞尔派卫兵相送的科尔喷着酒气、摇摇晃晃从对方住所步行回赤坂离宫下榻处,这晚上的一顿酒从6点喝到1o点,期间既要聊天、又要打探消息,还要半真半假地和石原莞尔扯淡,可真是死了无数脑细胞,他都不知道自己灌下去多少清酒,用杯子数那是早就数不清了,5oo克?6oo克?抑或更多?喝到后来也实在麻木了。??? ? 火然?文 ?? w?w?w?.?r?a?n?w?e?n`org亏得清酒度数不算高,这要是换成了俄国人的伏特加估计此刻连路都走不了。
夜间东京街头是有宪兵和警察在维持宵禁秩序的,本来看到醉鬼是会勃然大怒的,但等到一看清楚是科尔这张德国脸,马上就换成了十二万分殷勤之色上来搀扶,并关切地问要不要用摩托车(边三轮)送他回去,脚步踉跄的科尔也怕自己出丑太多,一挥手就同意了。能在东京宪兵队或者警察局当差的那都是有眼力界的,德国特使本来就惹不起,现在他的老朋友石原次长更是一手遮天,没看见原相东条都被灰溜溜赶去当宪兵司令了么?原来的相心腹,一贯眼高于顶、骄横跋扈的东京宪兵队队长四方谅二少将也被调去了缅甸战场,虽然将军级别的人物去了前线未必有多大危险,可比起安逸舒适的东京那待遇可就天差地别了。如果让他们知道了东条内阁倒阁就是这个酒气冲天的德国特使在背后捣鬼,还不知道会惊呆成什么模样。
“长官,您终于回来了?”闻讯赶来的秘书一边上前接住被宪兵从车上搀扶下来的科尔,一边悄悄递过去一包香烟表示感谢,喜得两个宪兵连连鞠躬,一直目送德国人的身影消失在大堂里才满意地掉头回去——这包烟足够他们吹上半个月牛了。
“傍晚时分外务省打来电话,说明天您的行程有两项,上午是去海军秘密试验场观看火箭射试验,下午是沟通有关印度独立运动事宜……考虑到您本来没有其他安排,我就自作主张答应了下来。”秘书看着醉醺醺的科尔。不好意思地说道,“您身体不要紧吧?要不要帮您将上午的行程推掉——外务省说试验场路比较远,他们清晨6点就会派车来接您。”
科尔本来是倚坐在沙上半睡半醒的,听到“印度独立运动”这几个字。脑子立即就反应过来,眼睛也放出了光芒:“不用推掉,我能行,哎,下次再也不和石原次长喝这么多酒了。到现在还晕呼呼的,不过这酒喝得还算是有价值——我看到他签了从瓜岛前线撤退的命令,还半真半假地告诉我说6军准备从南洋诸岛收缩兵力了。”
“咦,这决策不是老早就确定了么?怎么还要准备?”秘书一脸诧异,“就不怕耽误军情?”
“你对日本的了解得还不够深入,日本人下决心哪有这么容易与透彻的,很多时候上面说话都用‘腹语’,真实含义需要靠你自己去揣摩。”
“如果误会就麻烦了,还不如我们干脆直接的命令。”
“误会当然有,但不会很严重。能当上将军的哪个会是糊涂蛋?如果非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上面不会明着指责你什么,但距离预备役就不远了,至于我们……”科尔翻了翻白眼,“我们也不见得令行禁止啊,去年台风战役前元要打基辅,哈尔德他们要打莫斯科,大家扯来扯去,古德里安将军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好的6星期就这样在扯皮中过去了——不然俄国人何至于在莫斯科给我们当头一棒?”
秘书也被惊到了。这内幕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他失色地说道:“难道哈尔德?……”
科尔点点头:“政治是很复杂的东西,远没你看到的那么简单。先别管这些了,我们来研究一下日本人的动向——印度独立?可见日本立场已半明朗化了……”
“可这先后顺序是不是弄反了?”秘书疑惑不解地问道。“难道不应该先确定印度洋和中东战略,然后打通两国之间的联系,再进攻印度,确立军事上的优势,最后才是推动印度独立——这军事战略还没有半点动静,已考虑起战后政治安排来了?”
“这是日本特色。你好好学吧。”科尔挥挥手道,“先给我弄点洗脸水清醒清醒,另外把你最近收集的资料信息也拿来和我汇报一次……”
科尔上次回国时秘书并没有跟着回去,反而奉命留在当地收集信息——刺探情报当然是不可能的,科尔也没想这么做,他教给秘书的办法很简单,去买杂志和报纸,通过【创建和谐家园】息来分析日本情况并掌握第一手资料。本来这些事情完全可以交代给驻日大使去做,可大使因为信任、举荐佐尔格这个间谍已被国内停职了,新的大使还没来,大使馆一片人心惶惶,科尔自己也是外交系统出身,知道日本大使馆就没传递过什么有价值的信息,现在指望他们肯定也靠不住,干脆还是自己来算了。
秘书抱来了一大摞资料,看起来成果还是很丰硕的:“……这是本年2月号《妇人俱乐部》上刊载的消息,政府鼓励‘利用空地、栽培药草’——满篇都是写制造阿片的办法,还告诉民众可以从府和县的卫生科领到免费种子,这消息并不是孤立的,我在1o月份出版的第243号《【创建和谐家园】周报》里看到了厚生省和桦太厅指导阿片收割的收获照片,上面写着‘……要在果子还不成熟的时候用小刀在果皮上划一个口子,将流出来的汁用刮铲刮到碗里,然后将其晒干后碾碎储藏在罐子里,这样阿片就成形了,一亩步(日本面积单位)大约能出2oo-25o克阿片’,然后还在别的报纸上看到了收购信息与指导价格……综上所述,种植阿片是日本重要的经济来源。”
“另外是《主妇之友》杂志系列上面刊载了大量军需副业的加工信息,比如《给钢盔的帽子上缝带子》、《缝补海军服》、《编制兴亚购物袋》、《加工制作飞机零件每天6o钱》等报道,显然日本还没有成系统地组织妇女进入工厂或其他经济组织,但已在家庭手工作坊中活跃起来了……”
“这是大藏省指示法政学会编写的《让每个人读懂国家总动员法指南》,日本政府除‘【创建和谐家园】事变特别税’外还增加了‘大东亚圣战特别税’,主要以间接税方式对各种生活物资与必需品加税,比如上个月火柴就加了税,每1ooo根火柴加5钱,我看了一下《收税指南》,其他征税对象多如牛毛,末了还来一句‘增税不知道要执行到什么时候,国民必须站在应对战争长期化的思想高度做好充分准备’……”
“这是《学生》、《学习与考试》杂志,主要行给初高中学生阅读的,除一如既往地鼓动学生报告6军和海军军校外,还用特别夸张的语气报告了航空兵扩招的消息:‘……值此天赐良机,诸君欲圆翱翔蓝天、搏击海空之梦已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了’——显而易见,在中途岛战役后日本加大了飞行员的培训力度。”
“日本当局对出版、新闻的管制力度明显有所加强……”秘书指着《家之光》杂志封面上一个留着仁丹胡、典型日本样貌的头像说道,“长官,这个人是情报局负责审查与统制报纸用纸的官员铃木库三,前不久他写了一篇《建设新生活:浪费是人类的敌人》的文章,几乎各主要杂志和报纸都转载了,很多杂志还用他当封面人物,阿谀之色令人作呕——如果不是他掌握了对报刊杂志生杀予夺的大权,这些报社和出版社绝不会如此讨好。更好奇的是我还听到有人议论说这家伙是为了拍东条相的马屁才写的这篇文章,因为那位相最痛恨浪费,半夜里没事还会去翻垃圾桶……”
科尔一本正经地点点头:“你听到的都是真的,东条相确实有这个习惯——我不止一次地听人议论了。”
“这真是……真是……”秘书强忍着才没让自己笑出来,“另外我还去市场、菜场、商场进行了购物调查,现普通物资价格明显上涨而且要凭票证才能供应,所有人都在抱怨,但只要有钱还是能从其他地方买得到东西,我也尝试性买了一些,最后结算时现钱没带够,老板看我是德国人就说下次来付款也可以。后来我想到您的吩咐,灵机一动掏出了半包香烟抵价,结果他两眼放光,除结清欠款外还送了我一盒紫菜寿司。”
“日本民众对三国结盟的事情比较了解,对我也比较友好,我去买东西从来不排队,所有人都客客气气地让我先买,回来路上还有警察自告奋勇地说要不要帮我提袋子——这比我们国内强多了,我本以为日本人分不清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区别呢……”
“你的观察很仔细,就依据这些资料写一份完整的日本情况综述报告,写完后先给我过目再回国内去,你能不能顺利晋升就指望他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 走投无路的日本(6)
第二天清晨科尔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早出,因为试验场地在距离东京有3oo多公里的佐渡岛海军秘密基地,他先是坐汽车到了海军码头,然后又换乘二式大艇前往,这次德国海军派来的两位将军已跟随新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堀悌吉去特鲁克担任舰队观察员了,只有最高统帅部的两名上校参谋陪同他一起去。? ?火然文 ?? w w?w?. r?a?n?w?e?n`org这两人在来之前接到明确命令,虽然他们军衔比科尔要高,但科尔挂着特使名头,他们在日常行动中必须无条件予以服从,他们对此毫无抵触之心——别看科尔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中校,但挂着次席副官的身份地位立马就不一样,将来还不知道会飞黄腾达到什么程度呢?别的不说,看看施佩尔就知道了,他原来只不过是一个建筑师,仅仅因为元欣赏就把他推上了部长的位置。
除此之外同机前往的还有井上成美和丰田副武,科尔和两人都没有深交,原本想借机套个近乎,没想到两人都是一副眉头紧锁、心事重重的样子,不太情愿搭话,科尔也只好在位置上闭目养神起来,好在外务省派来的联络员善解人意,时不时陪几个人聊聊天,才不至于让气氛过于沉闷。
到试验现场一看,海军航空本部技术局方面已将所有设施都准备好了,他看到一个挂着少将军衔的日本军官正慷慨激昂地给一群人训话,便悄声问对方是谁,后来才知道这是海军方面最近在组织特攻队的大西泷治郎,目前担任海军航空本部总务部长。对方具体说了什么科尔没听清,只听到他最后一句响亮的号召:“以七生报国的无畏精神执行特攻任务!”,他忽然联想起昨天秘书给他看的、鼓励学生们报考航空兵的那段动员词来——“……值此天赐良机,诸君欲圆翱翔蓝天、搏击海空之梦已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了”,一想到这句再联系到大西泷治郎刚才的训话,他没来由地打了个寒颤:这些学生当中的某些人,不会在将来变成“七生报国”中的人物吧?
他偷偷看了看丰田副武与井上成美的脸色,现他们也是眉头紧锁的模样。
试验早已就绪。只等着大人物们到场了就可以宣布开始,随着红旗挥动,试验指令正式下达。统帅部的两个参谋很兴奋,他们压根不知道也没见过这种武器。个个伸长了脖子观看,唯恐错过最要紧的细节,而科尔已见识并领教过了,没他们那么激动,但也对有人操纵的火箭感到好奇。
正在观看间。冷不防井上成美走近前来,用明显压低了的声音说道:“特使先生,贵国这么干,难道不怕将来战争结束后敝**民对贵国报以极大的仇视么?”
科尔心里一惊,他没想到海军省主要官员井上成美居然会这么说,他涨红了脸,努力理顺被海风吹乱的头,想了想后说道:“将来的事情谁能说的好呢?井上次官,您就不怕将来战争打败,贵国民众对军方上下的仇视么?”
井上成美愕然。他不知道科尔为什么这么说,便反驳道:“军人自然以战死沙场为己任,我等尽力而为、问心无愧,民众对我们有什么好仇视的?”
“战争时期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保障打赢,为打赢什么手段都可以使出来,贵国民众已为战争胜利牺牲了太多的东西,鲜血、生命、包括他们的家庭、生活与一切必需品,没有什么是不能牺牲的,当然其中也包括火箭武器。难道阁下非要争论死在哪种武器下更有价值、更人道么?”科尔反驳道,“至于问心无愧。这句话日本军方特别是日本海军最没资格说这句话——别的不说,海军两艘大和级战列舰占用了多少资源与经费?这些资源如果不是用来建造军舰而是平均分配给国民的话,只怕每个家庭都能免去一个月伙食费吧?我听说你们普通的农家子弟只有在参加了6海军之后才能第一次吃饱白米饭,日本用仅有美国百分之一的国民收入建造了相当于美国6o%以上的海军军备。如果将来打输了,面对节衣缩食、流血流汗、全力奉献的国民,贵**方何地自容?”
“难道德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德国情况与日本不一样,我们是上次大战的失败国:在《凡尔赛条约》的桎梏之下,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被压迫至深,日本民众现在经历的一切我们早在【创建和谐家园】前就已完全领教过了。甚至是更加痛苦的领教,所以人民才选择了元带领德意志民族起来反抗,我们对这种反抗需要付出的代价有心里预期。日本有什么好反抗的?日本是上次大战的战胜国,东亚唯一的现代化国家,旁边一圈弱小之国,别说他们构不成对日本的威胁,日本不去打他们或者多隔几年去打他们一次他们都要谢天谢地了,至于美国,如果不是日本对东南亚伸手,美国是不会拿日本怎么样的……”科尔现在也不客气了,论军衔他只是中校,不是海军中将的对手,但说到辩论,外交人员出身的他会逊色于谁呢?
井上成美默然无语,他知道日本实力不足,一贯反对与美国开战,但他从来没想过日本的海军力量其实在亚洲完全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所谓威胁完全是自我臆造出来的虚幻,他的脸色缓和了下来:“那为什么德国不采用这种武器?”
“因为德国没有这个宗教传统与文化氛围,所以募集不到志愿者——但这不等于说德国人怕死,难道驾驶潜艇、驾驶坦克就不危险么?”科尔指了指刚才做鼓舞动员大西泷治郎,“贵国不一样,没有我们提供的火箭,这位将军大概也会用飞机、鱼雷或者别的什么武器去完成这种使命,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制造更好、更有破坏力的武器呢?说不定还能少死一些人。”
井上成美被说服了,他的脸色完全松弛了下来,不复刚才剑拔弩张的样子:“特使雄辩的功夫令鄙人深表佩服……阁下的见识正如山本长官所言,完全是德国第一等的青年才俊。”
“谢谢阁下夸奖,其实阁下和山本海相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也十分钦佩,如果从更长远、更高的战略角度来说,反对与美国开战更有利于日本,但既然已经打了,又不想无原则投降,我们就别无退路,只能咬紧牙关打到底……”
“砰”地一声,试验已取得了成功,人群全部喝起彩来:海军试验员操纵着火箭从8o多公里外的地方起飞,一直在高空飞翔,直到现海上目标后俯冲下来,快接近海面时改平然后一直以25米的高度掠海飞行,直到最后准确地击中用一条低干舷货轮模拟起来的战舰,当然今天这艘战舰上面部分全是用木架子与纸板搭建起来的,火箭也没有安装爆炸引信,只是把架子冲塌后又飞了出去。
大西满脸喜色地跑过来:“感谢特使,感谢德国明的武器,试验很成功,度很快,火力也很猛,今天已是我们第四次试验了,是从8o多公里外的小岛上起飞过来,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个大型目标进行一击必杀。”
“试验过拦截么?”
“采用无人驾驶状态时用飞机试过拦截,但很难……火箭度很快,飞机如果平飞还追不上,只能利用俯冲进行攻击,可目标体积这么小,很难在俯冲状态下精确击中,再说火箭也能俯冲,俯冲时的度还快过飞机。更要紧的是,在火箭采用低高度姿态掠海攻击时,俯冲的截击飞机一不小心就会栽入海中。”大西泷治郎得意洋洋地说,“无人驾驶已很难击中了,如果有人驾驶就更难,操作队员一旦现截击,只要轻轻一动就能避开对方俯冲而让其扑空……”
“对头截击呢?”
“这个还没试过。”大西狠狠一拍脑门,“还是阁下想得周到,我们明天继续组织试验。”
旁边的井上成美却摆摆手说:“不用试验了。”
“为什么?”
“对头飞就意味着彼此相对度过1ooo公里每小时,前来拦截的敌军飞机要么拦截不到,拦截到了在如此近距离上也改不出,只能一头撞上来。”
“那就只能击中一架敌机了。”
科尔问道:“我很好奇,你们用这玩意平时怎么训练的?他又不像飞机可以降落。”
“训练简单。给火箭外接一个大型浮筒,要停止时只要队员先把高度降下来,然后再把油门开关一关,失去动力的火箭自然就掉下去了,然后稳稳地就能浮在水面上。当然外接浮筒的话飞行度没这么快,但操作过程是一样的。如果不安装浮筒也不考虑回收火箭,只要高度掉下来并改平,队员可以从驾驶舱里爬出来跳海。”大西指了指刚才那枚承担试验任务的火箭,“你们看,队员已爬出来准备跳海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四章 走投无路的日本(7)
科尔心想:幸亏训练不用死人,否则这武器还真没法用,倒是日本人的小聪明挺不错,我在德国怎么就没听说想出这样的训练办法呢?
“那个……”丰田副武阴沉着脸走了过来,嘴张了一下,说了半句没头没脑的话后忽然又停在那里,好半天才吞吞吐吐地挤出下面半句,“现在……报名……特攻队有多少志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