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长官,这事情差点忘记了,我原本一到就准备向您汇报的。”一听古德里安问起这个,科林伍德脸色露出愤愤不平的神色,“一共多了1oo门88炮,据说去年就运到意大利准备增补给隆美尔元帅的,结果胆小的意大利人害怕英国人一直不敢运输,一天拖一天地在仓库压了下来。这次我得了凯塞林元帅的命令可以自己到仓库挑东西,我别的没多选,一眼就看中这些大家伙了,正好卡车也有富裕,一狠心全给拉来了,配属的炮弹也没少拿。”
“你干得不错,真不愧你那‘搬家鼠’的外号。”古德里安笑着拍了拍对方肩膀,看着周围没意大利军官,又骂了一句,“意大利人真是群猪!”
“我也这么觉得。”两人一起痛痛快快骂了一顿。
“现在我们额外多了1oo门88炮,再加上补给完成的坦克和原来就在师内的88炮数量,我觉得我们团如果在东线对付1个俄国机械化军都不成问题了。”科林伍德末了又补充一句,“不过长官,炮我是给您拉来了,炮组成员还得您自己想办法。”
“没问题,我有办法。”看着眼前这九十多辆T-34和1oo门额外的88炮,古德里安底气足了不少,心里开始盘算下一步作战计划,一个大胆的计划初步形成了。
第十三章 古德里安的双重用意
在北非,古德里安由衷感觉到作战与指挥的自由,无论是计划选定还是路线设计,基本上自己想定就可以执行了,用不着受各方面的干涉,理论上说非洲军团应该服从意大利方面的指挥,可此刻能指挥的意大利人还躲在罗马呢,古德里安说都懒得说一句,他微笑着对科林伍德说:“我打算以你们为主力给蒙哥马利一个狠狠的教训。火?然 ?文? ? w?w?w?.?r a n?wen`org”
“法国战役结束后我们还没揍过英国佬呢,小伙子们一直都为在敦刻尔克放跑了他们而感到遗憾。要不是戈林这个卖国贼当初在元面前吹牛,我们早把英国佬赶下海去了。”科林伍德踌躇满志地原地立正,“长官,您下命令吧,您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半个小时后将召开军事会议,你也一起参加。”古德里安微微一笑,“等会你要看我的示意,尽可能配合我。”
科林伍德嘻嘻一笑表示明白了。果然会议召开没多久古德里安就了火,一脑门愤怒异常的脾气宣泄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从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北线三个步兵师没有能为我们争取更多时间,仅仅一天他们就投降了,这些家伙反过来还把责任扣在我们头上,拍了电报给罗马找领袖告状,现在领袖正质问我呢。”
所有人都不吭声,几个意大利将领虽然在心里腹谤古德里安让意大利步兵师抵挡英军的行为等于是抛弃步兵师,但三个师仅仅打了一天就全部投降的节奏似乎太快了一点,他们也觉得说不过去,丢了意大利人的脸。至于找领袖告状就更是撒泼的行为,领袖能管得住古德里安才有鬼了。
“原本按我的计划,我们在特勒阿卡基尔休整两天后汇集步兵部队交替掩护撤退,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初从阿拉曼前线撤退时不直接去托卜鲁克而是来这里的原因——我要是真不管他们我早就跑了!但现在步兵们的行为让我们太被动了,英军第八集团军咄咄逼人,如果继续按照原有计划撤退必然会被英国人追上消灭。”古德里安了一通脾气后又叹了口气,罕见地倒出一大滩苦水,“虽然我得到了一个国内新到来的装甲团增援,但这点兵力你们也知道是无法与英国人对抗的,必须要有可靠的策略。”
“长官,您有什么计划不妨一起说出来吧,让我们也心里有数。”一个意大利军官大约是忍不住了,直截了当地说。
古德里安沉吟了半分钟,说出了他的想法:“我的计划很简单,大部队继续朝托卜鲁克撤退,但必须有部队留下来掩护并与英军周旋——这个时间不能少于3天。”
“啊!……”意大利人个个面面相觑,德国人又要牺牲我们了?
“大家讨论一下安排哪支队伍殿后比较合理?”古德里安在几个高级军官的脸上扫来扫去,像是补充说明,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解释,“这些部队不仅需要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更要有牺牲精神。”
一听到“牺牲”两个字,几个意大利将领更加证实了心中的猜测——这大概又是被抛弃的命运。壁虎断尾求生用一次就好,可这个长官怎么总想着断尾求生?古德里安扫视了会场一眼,没人接腔,所有人一看到他的目光就迅把头低下去,生怕被他点到名。
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没人自告奋勇跳出来,古德里安叹了口气,用苦恼的口吻说道:“这样吧,这次我安排德国部队殿后,不能每次都让意大利盟友掩护我们撤退,否则领袖面前我真的无法交代了。科林伍德上校,你们团是新来的,编制齐整、人员充足,你承担这个任务怎么样?”
“长官……”科林伍德读懂了古德里安的用意,站起身来用略带着抱怨的口吻说道,“这任务您能不能考虑别人啊?我们团虽然装备、人员比较齐全,但毕竟是从东线直接撤下来的增援部队,从俄国前线一路转辗到北非前线,这半个月来几乎没好好休整过,况且我们也缺乏沙漠作战的经验。”
“既然你们都有困难,那我亲自率领部队殿后吧。”古德里安没有怒,只是用惆怅的口气说,“没想到那几个步兵师如此不经打,早知道我就不让你从托卜鲁克连夜增援过来,现在又要撤退,这么没名堂的来回折腾我都没法和上面交代。不过这次我不能只靠两个装甲营了,得让第15和第21两个装甲师的主力部队都留下——你们不想看到我被蒙哥马利俘虏吧?”
两个师长相互看了一眼,不明白古德里安想表达什么意思,军人的荣誉感又不允许他们推脱,只能含含糊糊地应承了下来。
几个意大利将军感动极了,生怕古德里安反悔,立即站起来表示:“感谢长官的牺牲精神,我们将尽快撤退以节约时间。”还有的愤愤不平指责那几个已投降的步兵师师长,说决定立即电报给罗马为古德里安将军和德国盟友辩驳——将军已在阿拉曼战役南线掩护我们撤退了一次,这次又表示主动掩护我们撤退,这是崇高的骑士精神,任何对此持有怀疑态度的人都是卑劣小人。
古德里安皱着眉头说道:“鉴于目前敌强我弱同时也基于目前部队实际,请意大利部队立即准备撤退。为加快撤退节奏、减轻你们的行军压力,类似大口径火炮和一些后勤辎重就不要携带了,反正托卜鲁克都有。油料和补给也应当尽可能多的留下,便于我们能和英国人周旋更多时间。我们准备得越充分,英国人受到的压力就越大,你们撤退的过程将会更轻松。”
几个意大利人对这一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反而认为司令官考虑得十分周到,这些物资确实拖累了行军节奏。这时候科林伍德无精打采的站了起来,配合着说道:“长官,既然这样我们团也留下吧,让意大利盟友先撤退,免得到时候他们又找领袖告状。”
科林伍德这话虽然难听了一些,但在几个意大利将军耳朵里听来却不亚于天籁之音,他们一边恭维科林伍德上校的勇气,一边拍胸脯保证会找领袖澄清原委。
古德里安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从容说道:“现在散会,按刚才的决定立即执行!”
意大利人忙不迭地告辞后,梅林津中校不知道突然从哪里冒出来,戏谑般地说道:“长官,您这可是第二次骗意大利人了,您根本就没有让他们留下来的意思,看中的无非是他们的补给与物资。”
古德里安佯怒:“那要不你和意大利人商量下,我把物资留给他们,让他们给我掩护行不行?”
“这保管要了他们的命,您还是干脆点让他们直接投降算了。”
话是这么说,看着古德里安满脸的笑意,几个德国将领都察觉出其中的异样,一起陪着笑了起来。
哪知道科林伍德的言还要惊人:“梅林津中校和其他长官,你们毕竟和司令官接触时间不长,他的计谋你比你们想得远远深厚得多呢!”
“?”大家露出好奇的神色。
“你们以为长官只看重意大利人的补给和物资?错了,长官更要在意大利人中营造一种恐慌气氛。”科林伍德眨着眼睛,用俏皮的口吻点出了古德里安的全部用意,“那些意大利人连一分钟也不敢多停留的样子暴露出他们内心有多焦急和恐慌,明天出现在敌人侦察机视野里就是惊慌失措的溃逃者——英国人看了之后一定担心我们溜走,不但戒备心理会降低很多,在推进度和行军路线上也会失去惯有的谨慎,如果我们找个合适的地方隐藏起来,然后……”
他用双手比划了一个埋伏的动作,大家立即恍然大悟。
现在大家终于知道司令官要撵走意大利人的用意了,一方面是因为意大利人很不可靠、战斗力孱弱,留下他们不会挥更大的作用,反而可能因为他们的惊慌失措导致整条战线崩溃;另一方面是意大利人乱七八糟的撤退行动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英国人的注意力,而或多或少忽略德国部队的举动,这时候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果然,古德里安接下来部署的作战方案和科林伍德描绘得大致类似,而且35装甲团是承担最关键任务的部队,这时候哪还见到科林伍德的推脱,他用严肃认真地表态:“长官,您放心吧,我一定完成任务,好好教训这些英国佬!”
第十四章 两难的决定
万里无云的天空下,意大利装甲部队排着长长的纵队伴随着运送着步兵的卡车在滨海公路上挺进,掀起了一片片漫天飞舞的黄沙。r?an w?e?n w?ww.ranwen`org这是北非地区唯一的生命线,德意非洲军团和英国第八集团军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主力部队都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只是意大利人的方向不是进攻,而是转进去托卜鲁克。
这种天气条件下搞大纵队撤退很容易成为空军的靶子,但急于逃命的意大利人显然顾不得这些了,他们把希望都寄托着伴随部队前进的中小口径高射炮和德国人许诺的空中掩护上了——这一点德国人倒没有食言,意大利人时不时可以看到低空掠过的Bf-1o9,而英国人的侦察机或轰炸机群虽然已来了好几波,却被早有准备的掩护机群给驱散了,甚至于步兵们还看见几架逃得慢的英国“英俊战士”战斗轰炸机被Bf-1o9打了下来,引起意大利人的阵阵欢呼,不过这都没能耽搁他们撤退的脚步。
在指挥第八集团军大部队逐步推进的蒙哥马利也收到了特德少将指挥的沙漠空军来的情报,他皱着眉头看完后问联络官:“你是说非洲军团正在快逃跑?”
“今天上午侦察机现了3支不同的部队,粗略清点之后现里面有不少于15o辆的坦克,还有大量的卡车、步兵等伴随行动,我们不知道那是否属于非洲军的主力,但从目前的架势来看他们是一路奔着托卜鲁克去的。”空军联络官又拿出另外一封电报,“另外马耳他方面也传来消息,前几天有一支意大利运输舰队突破基地空军的拦截抵达了北非,里面总共有14条船,目的地据他们分析应该也是托卜鲁克。”
一听到这里蒙哥马利脸色就变得很差,前次拦截油轮的事情至今没下文,这次意大利人又成功派出了补给舰队且数量还不少,这给第八集团军后续作战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再一联想到丘吉尔那冷冰冰的电报要求,他有点儿着急,脸色却不能显现出来,用尽可能平静的口吻交代道:“请密切关注他们的情况,或者能否请轰炸机出动迟滞敌人的行动?”
“我会将您的要求报告给上级。不过您不能抱有特别重大的期望:上一次德国人突袭带来的后果很严重,前线机场的兵力不足,需要从后面几个机场中转抽调,而德国人显然加强了地面部队的空中掩护与戒备,同时他们战斗机数量不少且装备了新机型,而我们需要的最新喷火式战斗机迟迟不来,轰炸机编队很难【创建和谐家园】,今天上午我们以小编队进行尝试均收效甚微,而战斗机对付地面目标作用又不大——您是否考虑以夜间轰炸的方式进行支援?”
蒙哥马利摇摇头:夜间轰炸固然是避开了德国战斗机的拦截,但同时也失去了准头,更何况现在离天黑还有7个多小时,如果给了德意军足够的时间,鬼知道这群家伙会跑到哪里去。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会请上级尽快协调完毕的。”
望着空军联络官远去的背影,蒙哥马利忍不住和德·拉甘抱怨起来:“现在我们不能够破译敌军密码了么?为什么每次拦截作战或者刺探行动都如此费力?上次的燃油补给估计古德里安已经拿到了,这次又有这么多运输舰进行补给,敌人的实力每时每刻都在增长,而相却非要我们打赢了才给增援!没有可靠的增援我拿什么打赢德国人?”
德·拉甘也表示奇怪:“密码依然还在不断破译,相关信息和情报也都进行传递,昨天我还看见了好几封古德里安给凯塞林元帅的电报,在巧妙辩解他为什么要放弃意大利人那三个步兵师。问题出在具体时间和路程上,现在德国人变狡猾了,他们在电文中说的语焉不详或者经常变化,找不到半点规律,导致我们的截击行动常常失去准头,这次的撤退行动也没有事先向罗马方面报告。”
两人商量了一番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召集其他将领共同前来商议,但由于大部分师级将领都在各自部队指挥作战,只有第十军军长霍洛克斯和第一军军长拉姆斯登两人同在司令部。
“按照原本部署我们是应该以两路钳形攻势扑向特勒阿卡基尔压迫古德里安的,但他的嗅觉很灵敏,跑了……”蒙哥马利将空军侦查回来的照片递给了手下,“现在我们的先头部队距离敌人至少还有4o-6o公里,如果不加快度,很可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溜走,哪怕扑到特勒阿卡基尔也无济于事。”
“敌人很狡猾,感觉也很敏锐,这真是一头狡猾的老狐狸。”霍洛克斯仔细看了照片,忍不住又小声嘀咕了一句,“如果我们追着跑再加上空中的迟滞拦截,或许吃掉古德里安的后卫部队不成问题——只是很可能又是些意大利人。”
霍洛克斯说的正是蒙哥马利原本的如意算盘,但因为白厅转了丘吉尔相的电报同时再加前几天作战中只逮住了一心一意投降的意大利人,他这个如意算盘破产了。
摆在蒙哥马利面前的决策很难下:如果继续执行原计划,很可能将这5万人都放回了托卜鲁克,向伦敦做妥善解释是一回事,到时候在托布鲁克面对这些部队更是另外一件事。考虑到德国人还在不断往托卜鲁克运输补给和增援,如果现在不想办法削弱古德里安的部队,第八集团军将会面临更加难啃的骨头——现在的轻松将建立在以后的痛苦上。如果改变计划去追,就要改变原定作战部署与行军序列,战线拉开之后恐怕大部分兵力特别是步兵兵力将难以投入战斗——这就不能凭借兵力优势轻松获胜。蒙哥马利的表情不由得露出了苦恼之色,他既不愿意孤注一掷和古德里安拼个你死我活,也不愿意就此放对方大摇大摆离去,想了半天也找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样持续下去德国人的实力会越来越强大,到时候托卜鲁克就会变成硬骨头。”拉姆斯登原来对沙漠空军抱有很高期望,听说后者也无能为力时,顿时失望起来。
“要加快度不是做不到,但这需要我们装甲部队加突前。”德·拉甘同样为这个局面伤透了脑筋,他用征询的目光看着蒙哥马利,得到了后者的许可之后讲述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将原定于北路的迂回部队转而承担追击任务,同时原先从正面突破的军队接替北路军队进行正常迂回,这样两路部队均可有效利用滨海公路——这有助于加快整体度,免得他们在沙漠里晕头转向。”
“那就临时更改步骤,将目前最突前的第7装甲师推上去?”霍洛克斯仔细看着地图,提出了一个建议。
“不!原定从北路包抄的部队转为沿滨海公路追击,而原正面突破的部队依然保持行军路线不变。”看了地图半晌,蒙哥马利下了决心并果断下达了命令,“第7、第1两个装甲师以装甲集群迅前进追击敌军,咬住并想办法迟滞敌军,等待其余部队跟上。”
“为什么?”大家都被蒙哥马利奇怪的部署弄糊涂了,按照他们的理解,执行这个计划会使得突前的部队更加往前,与正面主力部队之间的间距加拉开,很可能形成指挥脱节——而这是蒙哥马利本人一再强调要避免的行为。
“你们认为特勒阿卡基尔还有非洲军团的部队么?”或许是看出了手下的疑虑,蒙哥马利目光炯炯,“我不相信空军侦查到的兵力是非洲军团的全部,不仅从数量上说起来对不上,从古德里安一贯的做法上判断也不像。他一定是把部队分开了,沿滨海公路撤退的仅是他一部分兵力,另外一些兵力要么继续躲在特勒阿卡基尔,要么已转移到其他地方——应该想办法把这头善于逃窜的狐狸找出来。”
其他人脸上的疑问更重了,如果确信特勒阿卡基尔还有敌军就更不应该这样部署,这不是摆明露出间隙让古德里安跳出去么?
第十五章 够坏的招数(求三江票)
“这是个很好的缺口?”蒙哥马利笑着摇摇头,“先生们,不要忘记古德里安的最终目标是退回托卜鲁克,他如果抓住这个空隙跳出我们的迂回,正好会陷入我军前面两个装甲师以及后面5-6个步兵师的夹击之中,再加上我们突破特勒阿卡基尔的部队到位,三面合力之下就能构筑一个新的包围圈,那时候他就完蛋了。??火然文 w?w?w?.?r?a?n?w?e?n?`org”
“这么明显的圈套他会跳进去么?”大家都对蒙哥马利乐观的判断表示怀疑,并毫无顾忌地将表情宣泄在了脸上。
“假如,我是说假如。”德·拉甘觉得自己有必要履行参谋长的职责并提醒这个被相逼急了的长官,“古德里安抓住缝隙跳出包围圈,而先前撤退的敌军又反身回头攻击我们,那最前面的2个装甲师就先会陷入敌军的夹击之中。”
“所以我们的动作务必要快。”蒙哥马利当然明白这种可能性,“这样的结果不是敌人夹击我们就是我们夹击敌人——我宁愿和敌人纠缠在一起打混战也不能看着他毫无损地退向托卜鲁克。所以,第一、第七装甲师的突击要坚决,同时第十装甲师正面突破依然不要停。只要能把德国人拖住,付出一些代价是值得的,现在付出代价总好过将来在托卜鲁克这颗硬核桃前付出代价。”
“如果他肯上钩那当然最好,如果他不上钩,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蒙哥马利用一句话总结了作战计划,“我们要像猎狗一样勇猛地扑上去,不放过丁点气味,不要怕多跑路——先生们,拿出你们在苏格兰乡下猎狐时的聪明才智与坚忍不拔来。”
既然司令官愿意这么打,大家就不再反对,几个人心里的想法都是一致的:2个装甲师被包围了又如何?那可是3万多兵力,近3oo辆坦克,古德里安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吃掉他们的。一旦生参谋长刚才所描绘的场景,只要被困部队坚守阵地,后续部队一到,包围圈里的第一、第七装甲师立马能翻身过来对古德里安形成反包围——那时候就是二十万人围殴德军几万人的壮观场景了。
“是,长官。”大家的心情开始好转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只不过这种好心情持续了没两分钟便被司令官喋喋不休的言语给败坏了。
“在快推进过程中注意搜索,同时不要让步兵离装甲部队太远,要小心古德里安给你来个出其不意的反击,就像他曾经做过的那样。”蒙哥马利唠唠叨叨交代了好多注意事项,听得老资格的拉姆斯登少将逐渐皱起眉头,但司令官的好意他又不能拒绝,只能不断点头称是,其他人的脸上也是阵阵怪异。
好不容易捱到散会,两位军长正要去调整部署,冷不防蒙哥马利又来了一句:“每隔两个小时给我一次电报报告情况,我需要掌握前线最新动态。”刚出门口的拉姆斯登少将一下子就腾起一股无名火,他实在是受够了,想了想刚才已答应了司令官的诸多要求,也不在意多应承一条,只能强压住心中的火气,捏着鼻子继续答应。霍洛克斯朝他挤眉弄眼了一番,那无奈的眼神仿佛在说:你才接触了两个月就受不了,我可在他手下呆了两年都不止了!
就在蒙哥马利调兵遣将的当口,非洲军也在商议下一步的举动:
“长官。”拜尔莱因参谋长很高兴,“我刚刚收到空军第八航空队瓦尔道上将的来电,元从国内增派前来的第二个飞行联队(Jg77)已抵达托卜鲁克了,并告诉我们到下月初我们还继续会有一个联队(Jg53)的增援——这是元特意追加给我们的,那将意味着我们和英国人的飞机数量基本扯平了。”
“非常好!”古德里安高兴地搓着手,元兼任空军司令就是好,手笔比戈林大方多了:有了充足的航空兵力,无论是掩护第4装甲师剩余部队从意大利继续运送到托卜鲁克,还是掩护“飞行堡垒”装甲旅从克里特岛到前线,非洲军团都拥有充足的回旋余地。
“另据空军报告,今天他们在掩护意大利人撤退过程中驱走并击落了一些英军侦察机和轰炸机,现在意大利人前后分成5股比较大的纵队,正在连夜撤退,队形拉得很长,滨海公路上撒得到处都是,他们认为这种行军方式不利于部队隐蔽和防空,请您立即责令他们调整。否则一旦明天英国大举空袭,空军不敢保证仍会像今天一样平安无事。”
“出了事当然不能怪空军,他们努力尽到责任就好……”古德里安满不在乎地回了一句,“路是意大利人自己选的,就算是绝路也怪不了任何人,把具体侦查结果和诸位讲一下吧。”
这是让空军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因为古德里安要求的侦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侦查英军的追击情况,另一方面则是侦查意大利人的撤退情况。前一条很好理解,后一项任务就匪夷所思了——友军队伍的撤退情况个电报问一下就行了,为什么还要空军专门侦查?不过德国人的刻板精神与服从性挥了作用,哪怕不理解古德里安的用意还是按照侦查敌军的标准对意大利人也侦查了一番。侦查结果报告说现意大利人2oo辆以上的坦克或装甲车,而从伴随卡车的数量上判断,至少有2.5万人以上规模的部队撤退,只是现在队伍比早晨开始时更加散乱;对英国人侦查的结果则表明他们原本开始时是猬集在一起推进的,各部队之间间隔很小,但或许是得知了我军连夜撤退的消息,行军度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化,间隙在逐步拉大,最前面至少有两个装甲师开始突前。
“很好,意大利人干得不赖。”古德里安冷不丁地突然冒出一句话,没料到指挥部里半点共鸣也没有,将领们一个个脸上全都是苦涩:这种撤退方法还叫不赖?这是溃逃了好不好?幸亏英国人目前只有空军还能威胁到意大利人,如果让敌人的地面部队追上,那这近2万意大利部队全部不堪一击,会让人像撵鸭子一样赶得四处都是。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司令官足够明智,宁可留下来打阻击也不和意大利人一起撤退,不然非被他们连累到死不可。
科林伍德官职最小,他心里忍不住在想,这哪是撤退?在东线俄国人被我们打到崩溃的地步也比意大利人现在有秩序、有组织得多。自己一定得注意,北非意大利军队是比东线意大利人还要“坑人”的队友,千万别搅和在一起。
眼看自己的冷笑话没人附和,古德里安不以为意地耸耸肩,用铅笔敲了敲地图然后轻轻画了一个圈,笑着对众人说道:“诸位,别担心意大利人,他们一定会有办法的。我们还是先关心一下自己,这是我为蒙哥马利准备的伏击场。”
古德里安选中的地方正是特勒阿卡基尔正面1o公里外两座丘陵中间的开阔地,这两座丘陵一座叫基德尼山脉,另一个则是米特伊亚山脉。
“这是一处非常有利的地形,两面都是山,但中间开阔地在5公里以上的,足够通行坦克,如果敌人不想去南北两翼硬碰硬和地雷阵交手的话,从两山之间穿过是最合适的。”
“可敌人在穿过开阔地的时会足够谨慎,我们很难伏击,打阻击的意义也不大,他们兵力远远过我们,完全可以一边和我们对攻,一面从派遣部队南北两翼迂回过来。”拜尔莱因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我去实地勘察过这两处山脉,他们并不算高大雄伟,地理优势不明显。那里是部署了雷区,但只要肯花时间并承受一些损失,这点雷区是拦不住他们的。”
“我说过要在敌人穿越时伏击他们么?”古德里安诡异地笑了,然后说了自己的想法,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又将眉头舒展开来,回味了许久,梅林津挤出一句,“长官,您这个招数还真是够坏……”
第十六章 我军占领特勒阿卡基尔
作为英国第十装甲师第24装甲旅的侦察连连长,6军上尉理查德森在团部领到了一个令他心跳骤然加的任务——去侦查特勒阿卡基尔的敌军情况。火然??? ?文 w?ww.ranwen`org现在谁都知道德国人正盘踞在哪里,这任务一不小心就是有去无回的下场,在心中不知道咒骂了上司多少次的他对此毫无反抗余地,只能一边咬牙切齿地表态执行命令,一边悻悻然带领手中的部队、凭借数量不多的装甲车和坦克出了。他选择的道路很直接,和古德里安给手下描绘得一模一样,就是从两座山之间穿过来的。当然这片开阔地有5公里以上,别说一个小小的侦察连,就是整个第1o装甲师摆开了架势推进也不会显得拥挤。
理查德森手下的坦克和装甲车最开始都是战战兢兢向前开,因为长官事先交代这条路线上不仅会有雷区,还可能遭遇德国人的埋伏。所以快侦察连一点也不名副其实,反而是慢慢挪过去,慢得就只比蜗牛快一点,理查德森上尉总怕在前面有出其不意的埋伏在等待着他,“撤退”的命令一直藏在喉咙口,离说出来大概只有二十分之一秒的时间。但过了很久都没有动静,反而是顶在最前面的侦查装甲车很开心地通过电台传来消息:“报告长官,现一个敌军机枪掩体,里面似乎空无一人。”
“仔细一点,别中雷。”
侦查装甲车“突突突突”打出了一梭子,结果只掀起了阵阵尘土,其他什么反应都没有。
理查德森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在火力试探之后敌军掩体仍然毫无反应,几辆装甲车和坦克小心翼翼地逼进,步兵们则猫着腰躲在后面,他们心态很害怕,不但害怕未知的敌人突然难,也害怕地上埋着地雷,可结果什么都没有生,他们很容易就控制了这个掩体。然后工兵火上来探查,除了几颗草草埋设、很容易就被找出来的地雷外,什么特殊现也没有。
侦查连的胆子大了一些,继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不断扩大搜索面,6续又现了好几处反坦克阵地,有些是沙包垒起来的工事,有些是依托原有地貌搭建的半永久性工事,工事的占地大小和原先使用的反坦克炮直接关联,里面的武器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有最常见的德国pak37mm战防炮,有德国人从东线缴获又转运到非洲的俄制76.2mm反坦克炮,甚至还让他们在几个最隐蔽阵地上找到了几门完好无损的88mm防空炮,炮口平直,明显是准备执行反坦克任务,弹药箱散乱着堆在地上,一点儿都不讲究。
所有的阵地只有一个相同之处——全部空无一人!
理查德森庆幸不已,如果敌人刚才依托这些阵地进行抵抗,光凭他的侦查部队是完全拿不下来的,现在这么容易就取得了成果,只有一个合理解释——敌人不但溜了而且走得十分匆忙,否则即便他们不带走火炮,也会将其就地炸毁的。他亲自查看了几处阵地,没现任何诡异之处,他决定不再浪费时间在这些阵地上,只命令所有车辆加向前推进,这些战利品有的是时间收拾。
有了前面的心理铺垫,接下去往前的侦查就开始变得大胆了,不但整体度加快,整个侦察连的阵型更是逐步拉开,过了很久都没有什么事情生,中间只有一次遇到地雷并生了爆炸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外,其余过程仿佛比武装散步还要轻松。正在疑惑间,收报员笑眯眯地报告:“长官,接到前面报告,他们现了敌人的后勤与辎重仓库,里面全都是没来得及运走的物资,甚至都破坏措施都没来得及实施。”
“真的?”他开始兴奋起来了,“我们去看看,有多大规模?”
“很多很多,至少够一个师用的。”
到了指定地点一看,前面的士兵果然没骗他,在一处巧妙掩饰的土坡下隐藏着一个军需仓库,里面堆满了后勤物资,理查德森粗粗一扫便现了包括热带军服、钢盔、粮食、食用盐、黄油等在内的物资,甚至还现了一堆蔬菜和火腿罐头,他的卫兵眼睛很尖,居然还从一个货架的角落里找出两条香烟。
“哎……居然还是意大利货。”一看手上拿着的东西理查德森就乐了,招呼手下聚拢过来,“来来来,每人先来1包过过瘾。”
香烟是军中重要的军需配给物资,无论是战斗间隙的放松还是行军过程中的调剂,香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般情况下士兵是舍不得放弃的,而能现香烟则说明这个仓库的地位和重要性还不低。
烟雾在库区里匆匆忙忙地腾了起来,理查德森贪婪地抽了几口,让一路上绷着的紧张情绪放松下来,这时候便由衷感觉到香烟的味道还真不错,口感醇厚、回味无穷,他恨恨地骂了一句:“真是见鬼,意大利人就不该来北非打仗,乖乖在家里生产香烟多好!这口感比咱们配给的美国骆驼香烟要柔和得多,我敢说一定是高级军官配烟。”
其他几个人也是嘻嘻哈哈、乐不可支。可不是嘛,意大利人既不经打,又被德国人看不起,连逃跑时都被德国人拉来当垫背,真不知道他们和德国人搅和在一起费什么劲。
过足了瘾头之后大家就兴奋起来,先头部队平时风险很大,侦查部队更是时刻与危险相伴,但这次行动看起来没半点问题,油水又异常丰厚,大家都动起手来。理查德森没有阻挠士兵们在仓库里为自己寻找“战利品”,这些都是侦查部队应得的,否则他下次就不要指望有士兵卖命。光这个仓库再加上路上那些军火,妥妥的功劳就跑不了,他仿佛看见了金灿灿的少校军衔在向他招手了。还没等他迈开步子,传令兵又来汇报:“长官,我们的人现了敌军指挥部,里面空无一人,敌人全跑了!”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