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到了四月底,林汉在上海处理完了玄武教各地传教、开设分堂的布局之后,于五月告别南京国民政府,前往北平。临走之前,他顺应戴雨农局长的心意,带走了他设法安【创建和谐家园】来的那两位漂亮的女学生——此时的蓝衣社,军统的前身,其【创建和谐家园】手法实在不怎么样,其实就算是未来也不怎么样。而令林汉无语的是,这两个漂亮的女特务刚刚被送到林汉身边,上海的地下党那儿就传来情报,点明了她们的身份——很显然,戴局长身边一样潜伏着地下党。

        面对着对送上门来的糖衣炮弹,尽管有李华梅的干预,林汉也只是暂缓了吃下去的心思。那两个女学生都是怀着的一腔热血被引诱加入蓝衣社的,戴雨农把她派到林汉身边,也是拿着“爱国主义”之理由,这两学生很早就成了林汉崇拜者,林汉一见面就发现她们对自己的崇拜之情在见面的那一刻就直线上升。

        然后他就放心了。

        等他出国回德国后,他会把将这两女学生,嗯,是女特务也一并带走,适当的时候再将她们策反、拉拢,反过来变成自己的手下,然后嘛,嘿嘿……在他看来,戴局长的美人计不过是送老婆陪西门庆,铁定是有去无回的亏本投资了。

        林汉离开南方时,宋子文刚刚和江西红军达成了一系列的停战协议。做为协议的一部分,炮党监狱关押的【创建和谐家园】员被释放出狱,而做为交换条件,就是江西红军放开一条道路,让被困死地的赣州守军退回南昌号。

        而后在1933年的上半年,江西红军开始向南方发展势力。终过一个冬季的大练兵,红军兵员素质和综合战力比前一年又有了飞跃。在挂着“共产国际”招牌,实为容克军官的德国教官的【创建和谐家园】下,红军在战术上和技术兵器的运用上和从前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这个被穿越者严重扭曲的时代,在这个【创建和谐家园】的子弹卖给布尔什维克份子打【创建和谐家园】的时代,【创建和谐家园】军官给共产主义者上军事课,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在得到了林汉的第二批大规模的军备援助后,加上冬歇期的练兵,战力大涨的红军随即开始了打通海岸交通线的春季攻势。

        他们攻击的目标是福建和广东的交界地带。

        此时控制福建的是蔡廷锴的十九路军。自从去年秋季攻势,炮党军在江西大败,何应钦何婆婆被迫下野之时,镇守福建的十九路军也趁机脱离南京国民政府自立。他们控制了南平、宁德、三明、福州、厦门、漳州这一片福建省三分之二的沿海地盘。此时南京国民政府元气大伤,对于十九路军的自立行为只能干瞪眼,根本无法象历史上那般出兵镇压。

        红军春季攻势的目标,就是攻下漳州,拿下云宵,夺取东山这一带的沿海地段,以获取出海口。厦门由于地理位置太敏感,考虑到列强极有可能干涉的原因,暂时没有夺取。

        当年五月,十九路军在漳州战役战败,蔡廷锴损失了一半的兵力后被迫放弃漳州,而后云宵和东山也随即落入红军手中,通往大海的通道终于被打通了。

        有了出海口后,林汉可以更加肆意地往苏区输送装备,再也不必受制于长江航道。

        接下的日子里,苏区红军的采取的是东守西攻的战略方针。

        东守,就是维持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表面和平,积极防御,不主动挑起事端,但也坚决回击对方的挑衅。

        西攻,战线有两条,一条是朝湖南继续发展根据地。自从去年的秋季攻势结束后,湖南红军红军的根据地就和江西红军的根据地连成一片,双方基本上已连通了这条交通线。林汉的出现,令夏曦在湖南的胡搞提前被结束。而江西红军的秋季攻势的大胜利,同样也影响到了相邻的湖南。

        两省红军的根据地联成一片后,如今镇守湖南的何键也被迫由攻转守。红军在湖南继续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夺取农村,放过大城市,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将湖南的中心长沙孤立起来。

        针对被何键经营多年的长沙,红军照常采用围而不攻的压迫战术,不直接打攻坚战,而是使用围城打援和打运动战的方针,逼何键只能使用乌龟战术,将手中兵力龟缩在主要的大城市死守不出。1933年时湖南靠近江西地区的战略形式,其实就和1932年江西的形势极其相似。

        如今的江西、湖南两地的红军兵力加起来已超过二十万,得到运输大队长何婆婆和林汉两条血管的进补后,装备更是大大改善。整个南中国的战略形势,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逆转。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还有着数量上的优势,但他们手中军阀型的军队根本无力和红军玩大规模的运动战。虽然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却已不再象1931年般是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如今他们只能狼狈不堪的困守长沙等大城市,而广大的农村则眼睁睁地看着被红军不断地渗透,然后一点一点地吃掉。

        镇守长沙的何键名义上听从南京国民政府调动,但实质上却是属于湘系一脉。即使是常凯申时代,常凯申都不能随意地指挥他,更不要说比常凯申更不如的何应钦宋子文之流。对于何键在长沙的窘态,远在江浙南京国民政府不是不知道,但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顶多也就嘴炮上对红军攻击一番,实质上的支援、牵制根本就半点没有。

        此时的湖南局势,已开始有历史上1948年后,辽沈战役前东北格局转变的味道。不过由于红军的重点目标还是集中在福建广东交界处的沿海一线。本着“闷声发大财”的原则,红军并不想急着攻下“影响重大”的长沙,所以何健在长沙还能多支撑一段时间。

        1933年时,红军主要战略目标,还是在于稳固已经到手的福建出海口。拿下云宵、东山一线后,而后开始向周边发展,巩固这一带的根据地。和他们正面冲突的十九路军节节败退,很快就只能退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一线的沿海地区,而内陆城市和农村则大片丢失。

        红军所以没有拿下从厦门到福州这一线的沿海城市,是得到了林汉的预警,英、美、日等国对红军在南方势力的迅速扩张已极为警惕,又以英国、日本为甚。日本人已不止一次地以护侨为借口想要插手福建的事务,却被因为东北事件而警惕起来的英美联手驳了回去。但英、美两国都派出了小型舰队进驻厦门。虽然那只是轻型巡洋舰和驱逐,却不是这个时期的红军所能对付的。

        在此期间,南京国民政府依旧坐壁上观地欣赏着十九路军自立的所谓“福建人民政府”的窘态,始终见死不救。倒是位于广东的陈济棠本着“唇亡齿寒”的精神发兵来援。可惜广东兵的战力实在不堪,当年六月,红军在福建、广东交界处四天内连打三仗,一气全歼了陈济棠来援的三个师,直接将号称“南天王”的陈济棠打成了落水狗,狼狈不堪地缩了回去,更丢失了广东靠近福建沿海地区的大片地盘。

        此时的德国,希特勒已经尝到了在红军白军两边下注的好处。1933年上台后的希特勒开始重整德国军备,他以大举外债进行军备的方式,开始了未来了几年的“经济奇迹”。

        由于汉娜的提点,德国拿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大笔军火订单。另一方面,他们用以物易货的方式,又从红军这边卖掉了大批一战时留下的旧军火,更得以贮备了大量珍贵的战略矿产。对于红军取得福建广东的出海口,德国同样也是极为欢喜——那样就可以更顺利更便宜得到江西的钨砂和福建的稀土,不必再通过炮党的地盘周转,省了一大笔抽水的费用。

        在德国人的游说下,不敢再打的十九路军和不想打的红军开始了谈判,双方很快也达成了互不侵犯的停战协议,红军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东山这个稳定的出海口。

        拥有了出海口后,林汉开始肆无忌惮地通过东山港向苏区走私军火和各类机器设备,不过这一切都是六月份以后的事了。

        以上这些,都是1933年上半时,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大事件,历史在这儿被林汉这个穿越者更改得面目全非,一塌糊涂。

        而中国的北方,1933年的历史,即一如既往地顺着历史惯性不断地恶化。

        去年九月红军的秋季攻势的大胜和炮党的惨败,让日本更看清了名义上的中央南京国民政府的虚弱与无能,更加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力度。

        当年十二月,日军攻陷山海关,比历史上整整提前了一个月。当月,日本人开始收编东北伪军为地方警备队,分驻黑龙江等县。到了第二年一月,日本以傀儡政权“满洲国”的名义,要求热河省内华军24小时内撤退。

        一月三十日,日本以傀儡政权“满洲国”的名义,要求热河省内华军24小时内撤退。三天后,日军从通辽和绥中基地分三路进犯长城北部和东部整个地区,以及沿长城的一切重要关隘。

        也正是来自日本的压力和由此引发民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逼得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真正地开始考虑和红军停战的念头。

        而到了1933年二月,热河沦陷。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部不战而逃,日军以120余骑兵前头部队,兵不血刃,进占承德。随后当月九号,日军向长城各口进犯。【创建和谐家园】29军冯治安师在喜峰口抗战,29军大刀队奋勇杀敌。王以哲部在长城古北口一带与日军激战。

        2月11日【创建和谐家园】29军赵登禹部在长城古北口与日军激战,重创日军。

        而这时,到了当月27日,国联大会这时才跚跚来迟地谴责日本在中日战争中为“侵略者”,日本政府正式宣布退出国联。

        林汉两年前在中国的做为,虽然延迟了九一八爆发的时间,但日本人随后在北方的行动,在1933年却反而提前了近一个月。

        当林汉返回中国时,宋子文领导下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和日方进行秘密谈判。到了1933年4月三十日,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派熊斌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即《塘沽协定》。协定规定:中国军队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后也不得越过该线及作一切挑战扰乱之行动等。

      《塘沽协定》的签订,终于给了林汉这个极力主张抗日的民族主义者一个“翻脸”的好理由。林汉在协义签订后,在上海发表了一通高调的抗日言论后,离开上海,挥袖弃南京国民政府而去。

        离开上海之前,他刚刚在上海送了第六批整整四百人的学生赴德留学。尽管走之前宋子文派人一再挽留并且向他进行各种解释,但知道炮党是啥鸟德性的林汉只不过是缺一个好借口罢了,哪里会多答理他们。至于宋子文想借林汉的威望推销新发行的国债,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林汉离开上海,北上前往北平。他待在上海的这几个月,已经把未来一年中国的布局完成,此次北上前往北平,则是为李华梅准备的。

        李华梅的诞生,令林汉的许多原定的计划可以加快执行速度。不过在这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她自身的信仰之力来源的问题。自从林汉回国后,道教借着林汉的威望得到了一个小规模的发展【创建和谐家园】,李华梅借着立在真武大帝像旁的慈航真人(女性)化身,收集到了一些信仰之力,但由于她根基太浅,这些信仰之力只能维持她的存在。

        依照林汉未来的计划,无论是他还是李华梅,都需要海量的信仰之力。有过在美国的经验,林汉决定先将李华梅包装成一位抗战的女明星——通过电影的方式。

        为李华梅准备的那部电影,剧本林汉也已经想好,名字就叫《血肉长城》。身为穿越者,受后世无数抗战电影电视剧,以及好莱坞狗血大片的洗涤,要林河想出一部极受这个时代国人欢迎的抗战大片并不难。

        至于拍片的导演、装备,现在的林汉都不缺。早在美国时,林汉在美国时就联系了美、德两国的影视界精英,准备为自己三人拍三部吹捧的电影。其中第一部本策划在今年开拍。其中部分场景需要在中国取景,计划的时间就是在今年五月以后。

        德国著名的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早在三月份就已来到中国,正在待在北京为拍摄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只是由于李华梅的诞生,林汉决定临时改变拍摄计划,将一切资源暂时转移到他脑洞大开想出来的抗战电影《血肉长城》上,方才耽搁了下来。

        林汉到达北平后,当时的张学良见了一次面,说明来意后,张学良对于他拍摄抗战电影的计划表示全力的支持。几乎不抵抗丢失东北三省后,这位张少帅今天的情绪糟糕透了,不过对林汉他倒是极为热情地接待,对于他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

        林汉虽然极不喜欢张少帅,但还是为长城抗战的伤员捐赠了大批药品和医疗器械。前期长城抗战打得火热时,林汉刚刚回国无法赶至,但还是命人带上大量药品前往前线支援。他到达上海后,虽然成天混在【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中间,还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上海南京一带组织了大批的医务人员前往北方支援抗战,而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都他自掏腰包支付。

      第111章 长刀前夜

        长城抗战打得火热时,宋子文领导下的南京国民政府,就和常凯申时代一般,嘴炮支援打得震天响,实质上的行动却半点都没有。这种隔岸观火的姿态让林汉更加地瞧不起他们,事后他也将这一切记在小黑本上,准备作为黑材料向海外华侨好好地“宣传”。

        也因为林汉长城抗战时雪中送炭的支持,张学良控制下的北平当局都记着他的恩情,对他拍电影计划也是全力的支持。

        林汉来到北平时,一样受到了当地各届的热烈欢迎。去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回国时,那位为中国夺得奥运首金的于希渭也曾受到英雄般的欢迎。不过和今天北平车站人山人海的场面相比,却要差了一大截。

        在北平火车站,林汉又一次地吸收到了浓厚无比的信仰之力。李华梅作为跟班,紧紧地跟在他的身旁。过去的几个月里,林汉一直逐渐地把中国的事务转交给李华梅去处理,将来中国的事务将由她全权负责。和不靠谱的不良少女喀秋莎不同,李华梅行事稳重,在世界观上,和中共的那帮人也十分地接近,林汉完全放心将中国的事务交给她处理。

        按计划,处理完北平的事情他就要飞回德国。如今已经是1933年,他离开德国也快有两年,离开那帮中国留学生也有半年,人走则茶凉,那些学生是他未来的班底,自己这个最高领导者在这个关键时刻和他们长期分离可不是好事。

        在北平的少帅府,林汉再次见到了这位昔日的“东北王”,上一次看到他时,林汉只是远远的瞄了一眼,然后就朝他打了三发迫击炮弹。后来东北事变后,林汉在北平到处演讲、授课,尽管他的手下“金满楼”玉石店的老板是少帅府的坐上宾,经常出入少帅府,但他本人却没有正式地登过门。

        不过这回却不同了。

        林汉以贵宾的身份进入了北平少帅府,少帅府大门前的石板地,还可以看到一个被修补过的痕迹。那枚被他做了手脚的臭弹,虽然没有爆炸,却在石板地上砸出一个洞。事后少帅府的人挖走臭弹后,用碎石填补了那个洞。至于少帅府里,挨了炮弹的花园和卧室,都被修茸过,已经很难看出这里曾遭受过炮击。

        在少帅府的会客的大厅里,林汉看到了摆放在四角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那是林汉和汉娜的“作品”,通过化学手段和异能制造出来的玉雕,两年前高价卖给了张学良,成为他的镇宅之宝。

        林汉在客里看到了张学良,此时的张少帅,比两年前林汉见到他时要瘦了不少,精神更是不佳。丢失东北,不抵抗将军的骂名,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精神压力一大,人的健康就容易垮掉,加上此时的张学良是中国有名的【创建和谐家园】鬼——最近更升级成了【创建和谐家园】鬼。出现在林汉面前的张学良,身体单薄得就象是一片树叶,精、气、神都相当地糟糕。

        令林汉意外地是,在客厅的茶几上,林汉看到了自己在国内最早发行(其实是在大学里免费赠送)的那本书,《强国崛起》,此外一本私人油印的刊物,林汉瞄了一眼露出来的字样,那上百页纸的油印作品是他从前在北平时给大学生演讲、授课时的现场记录,旁听的学生记下来后整理成册油印,在北平各高校中流传很广,张学良居然也弄了一份。

        林汉突然明白,张学良此次接见自己,必有所问。

        见到林汉后,张学良和他打过招呼,两人一番客套的寒暄过后,张学良很快切入了正题。

        他拿起了那油印的刊物,询问起林汉来:“林先生,请问您对未来的中日关系是怎么看的?”

        “这不是废话吗?”

        林汉心中暗骂着。林汉对中日关系的看法,从在美国时起就没有隐瞒外人,而且是公开地警告国人,几年之后日本必然对中国开战,必然会暴发一场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侵华的起因,手段,规模等,身边穿越者的他,早就利用自己的身份不遗余力地向国人甚至世界灌输了无数次,他的看法、想法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林汉也不客气,直白地回答他道:“你应当问我的是,唐沽协定之后,在日本对华北动手,下一轮的侵华战争暴发前,中国该怎么做。”

        林汉的语气有点冲,张学良听了,面色微变,却没有发作。事实上,他现在这具被毒品掏空了的身体,想要发作,也没有太多的火气了。

        张学良随后问道:“先生何以教我?”

        林汉心中轻叹,你已经病急乱投医了吗?

        他回头看了看跟他一起进入少帅府的李华梅,自己的女儿同样也露出叹气的表情。

        无差别格斗大赛后,在媒体的挖掘下,林汉过去的秘密也越来越多地被“有心人”揭露出来。

        奥运会之时,大多数人都以为他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狂人,但随着无差别格斗大赛的结束,媒体透露出来的讯息揭露了他的学历之后,在自己对自己的“包装”、“吹捧”之下,全世界都知道他不但是一位“武学宗师”,更是一位高学历,胸怀大志,有勇有谋的“英杰”。

        看看林汉对自己的包装吧。

        德国基尔大学海员专业毕业的优等生——此身份为希特勒、基尔大学校长、教授联手帮忙伪造,而手中的毕业证书,那是实打实由基尔大学颁发的真货。这个身份还算正常。

        精通超过十五种国家的语言,每种都能熟练地口语运用——这就极吓人了。

        加上在各个大学极受热捧的《强国崛起》一书的镀金,以及今年出版发行大火的射雕三部曲,更是为他戴上一顶又一顶的神圣光环。张学良的两位夫人甚至张学良自己,现在就是林汉的铁杆粉丝,迷他的小说迷得不得了。

        今天的林汉,他的崇拜者提起他,能文能武,文武双全都不足以表达他们对林汉的崇拜之情了,“英杰”、“绝世奇才”往往就是他们挂在嘴边的说法。

        林汉瞄了张学良手中那份油印刊物一眼问道:“我在奉天大学时,曾经向学生们总结过各国军队的种类,不知少帅可曾听说过?”

        张学良:“愿闻其详。”

        林汉缓缓的将当时的五种军队类别之说对张学良说了一遍。

        林汉和张学良见面的客厅里,总共有五个人。他和张学良,张学良的正房夫人于凤至,他的弟弟张学思,以及陪同林汉过来的李华梅。

        当林汉说到最后一种军队,土匪型的军队时,张学良的脸色变得极难看。林汉虽然没有明着指出来,但他再不堪,却也知道自己手下的大兵是什么德性。

        最后林汉对他道:“我在欧洲游历时,在德国和法国都听到一个说法,普法战争的胜负结局,在小学的课堂上就已经决定了。除了精神之外,知识是决定一支军队精神面貌的重要因素。东北战役的时候,一万多关东军追着二十万东北军打,真的只是东北军的武器不行的原因吗?”

        林汉和张学良的这番谈话,从早上一直谈到了中午,午饭过后,双方又开始详谈,一直谈到下午五点过后林汉方才告辞。其间张学良两次借故离开,林汉知道,他离开是因为身体的毒瘾发作,不得不先离开一阵子去“过过瘾”。

        林汉和张学良的这番交谈,让历史上一辈子都在迷糊中度过的张学良,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林汉也不指望这番谈话能改变“渣”一般的东北军的精神面貌和作战精神。在林汉看来,东北军这种介于土匪型和军阀型军队之间的货色,早已积重难返,除非在他的整个军官体系做大手术,同时还要剔除其军中的军痞之类的货色,方才有可能改观。

        但有这功夫,还不如抛弃他们重建一支全新的军队更省事些。林汉来见张学良,就是游说他派出一批年青的预备役军官去德国留学,待这些军官学成归来后重新作为军中的骨干改造他的军队,张学良后来也同意了这个建议。

        离开少帅府后,李华梅问林汉道:“你的那个建议能让东北军的面貌焕然一新吗?”

        林汉摇头否定道:“哪有那么容易?一支军队的军魂,哪里有那么容易改变的?张少帅真的按我今天说的做了,他的军队,最多也就是提升到军阀型军队的标准,再想再进一步都不是太容易了。”

        “为什么会这么说?”

        “今天的东北军,真的想改头换面,那得是从上到下,从师长到普通的班长,都必须进行大换血!张少帅派到国外留学的军官,都是冲着营长、团长、旅长、师长这些高级的位置去的。但是,基层,基层军官才是决定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最重要的因素,连长、排长、班长这些小军头的作用其实更大。他不将这些低层的小军官进行替换和清洗,就想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难!”

        林汉和张学良的见面相谈,也只是尽尽人事,要改变一支军阀型军队的战斗力,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林汉和李华梅交谈时,忍不住想起后世在起点中文网上看到的那些穿民国的小说,主角穿成民国时的某个大军阀,嘴炮一张,金手指一划弄几个能干的高级军官,然后就妄想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改变自己军队的精神面貌变成一支虎狼之师,事实上哪有这么容易。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汉和张学良又见了几次面,两人有深有浅地在各类事情上聊了很多。在这个历史被林汉严重改变的时代,他也不知道这次见面聊天会对年青的少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过他从来就没想过把未来抵抗日本全面侵华的希望放在他和东北军身上,几次相谈,也只是尽可能地给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也只仅如此。

        林汉想在北平拍一部反映长城抗战的电影,这个想法得到了张学良的全力支持。东北丢失后,全国人民对东北军和张少帅在战场上拙劣的表演极为不满,张学良也急需一部电影来为他自己的行为“洗地”。

        余下来的日子,就是林汉为拍片而在北平这儿进行的各种准备工作。按计划,他手下的德国导演拍的片,将不使用任何一名专业演员。所有的演员全是临时演员,包括主演李华梅在内,余下的配角和龙套,都将是参加过长城抗战的前线将士进行本色演出。

        片场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一个月,当六月份片子开始开拍时,林汉却已不在北平,他乘座汉娜派人从德国飞来的远程客机,离开中国赶回德国去了。

        之所以走得如此之急,那是因为长刀之夜即将开始,他必须赶回德国,帮助汉娜去处理这件决定未来德国命运的大事件。

        二战前的德国,提到国社党,就不能不提一下著名的冲锋队,提到冲锋队,就绝对不能忽视一个人:恩斯特·罗姆。

        罗姆和戈林一样,都是一个被后世有意丑化的纳粹人物。恩斯特·罗姆(1887年11月28日-1934年7月1日),是德国纳粹运动早期高层人士,冲锋队的组织者,在1934年长刀之夜被希特勒谋害,希特勒捏造说罗姆要有政变图谋,即罗姆暴动杀害。

        但实情,就不只是表面上记录的这么简单。

        罗姆当时是国社党内社会主义派系的最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政治主张大致上是抗拒资本主义,提倡把主要工业企业国有化,扩大工人的控制权,没收旧贵族的田产然后再分配,及社会平等。罗姆提出针对“反动派”的“二次革命”,正如纳粹党以前对付【创建和谐家园】人及其他政敌那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罗姆这个角色是国社党中的左派,一个潜在的社会主义者。这样的人物,当然被历史上支持希特勒上台的那些容克们所不能容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