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英灵化的身体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学习的速度比常人快百倍。只要有信仰之力供消耗,就可以轻松地做到过目不忘,一听就记。那些武术名家在林汉面前演示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之类武术时,他可以用感知力直接扫瞄对方的身体,象使用“写轮眼”一般,“读出”其身体不同肌肉部力的发力技巧,肢体各关节的运作情况,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强行“写入”自己的身体,用依葫芦画瓢的方式轻松学会。
只用了一星期的时间,林汉就将手下几位武术名家所会的武功学得七七八八,余下的仅仅只是如何合理运用的战斗意识。为了提升自己的战斗经验,所以这段时他没有给学生们上课时,就和手下的这些人进行切磋以增加实战经验,以保证到时候在擂台上轻取得各国高手之余,还能胜得好看,胜得漂亮。
第86章 林汉很忙(2)
九月的旧金山,天气依旧炎热,距中华楼不远处的海滩上,四百位赤着上半身的裸男正在布满石烁的沙滩上打着军体拳,四百号人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出拳时,场面极其壮观。对于这一壮观的场面,当地的居民现在早已以为常。
离这群年青人不远处的一具太阳伞下,林汉舒服地躺在一张长椅上,一手端着一瓶可乐,一手拿着一本漫画,正看得津津有味。在他身边的茶几上,散乱扔着几本杂志漫画,由封面看,可看到《天子传奇创刊号》,《中华英雄创刊号》之类的字样,而在封面的剧情编剧这一栏上,则被某人很【创建和谐家园】地打上了“林汉”二字。而林汉手中的漫画,封面上是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外穿的白人男子,胸口衣物上印着一个巨大的红色字母“S”(超人)。被压在漫画下的另外两本书,虽然看不到封面,但书背上,却还能看到《古格拉群岛》、《动物庄园》的书名。
历史上,超人(Superman)是DC漫画公司旗下的超级英雄,1938年6月于《动作漫画》(Action Comics)创刊号首次登场,是漫画史上第一位超级英雄,但在这个位面,《超人》则惨遭汉娜的“毒手”。虽然风险不小,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是消耗资源最少,资金回笼最快,获利也极高的一个行业。身为穿越者,穿越过去后,不好好地“抄袭”一下历史上成功的经典名著,简直就是对不起自己。
无论是汉娜还是林汉,都是节操急需充值的【创建和谐家园】穿越者。穿越回来后,两人为了分配抄袭的资源,相互间甚至还争执过。最后达成的分赃协议是,亚洲的经典作品归林汉,欧美的经典归汉娜。
希特勒提前上台,二人的事业逐渐走上轨道,手中能调动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一下子比从前扩大了不知多少倍。汉娜在戈培尔的全力支援下,调集了大量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毫不客气地将魔手伸向漫画、小说圈这一领域。美漫的超级英雄系列,《超人》就是她的第一个受害者。
文化产业不但是赚钱的手段,同样也是兜售私货给他人【创建和谐家园】的好方式。汉娜这个极度仇视苏联的家伙,更不可能放过《古格拉群岛》、《动物庄园》这两部著名的反苏联的经典名著。她凭记忆硬是用口述加旁人打字记录的方式,将这两部名著全“写”了出来,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出版。今天送到林汉这边的,都是刚刚出版的样书。
比起汉娜,林汉的节操同样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同样找来一批【创建和谐家园】、画手,开始大量地【创建和谐家园】后世的经典名著。三十年代,饱受苦难的中国大地,正是新派武侠、仙侠小说兴起的黄金时代。早在德国还没有实体的时候,林汉就命令手下的三个神棍道长充当记录员,把他背出来的《射雕英雄传》记录了出来。就在上个月,作者署名为“金古”的新派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已经在中国出版,从中国传来的消息,该书一出版就引发轰动,首印的两万册很快卖个精光,出版商正准备加印再版。
按计划,未来的几年里林汉还准备出版一堆类似的“名作”,射雕三部曲肯定是跑不了的,梁羽生的《萍踪侠影》也是不会放过的,还有古龙、温瑞安等作者的那些经典名作,一个都别想跑掉。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中国,文盲太多,光靠文字文学作品替自己扬名,范围还是稍狭窄了一些,图画漫画快速阅读的手段,林汉同样也早早地盯上。后世港漫中适合这个时代特色的名作《天子传奇》系列,也被他【创建和谐家园】地挖出来盗用了。
汉娜出版的超人,剧情分为美国版和德国版,美国版考虑到了美国人的价值观,为讨好美国人而编剧,和原作差别不大。而德国版的则是为了纳粹自己宣传的需要进行了改头换面。林汉对那个喜欢【创建和谐家园】外穿外星人兴趣不大,随手翻了翻,就扔到了一边。
至于那部反映美国英雄主义的作品《美国队长》,汉娜也【创建和谐家园】地弄出了另一个山寨版本《德国队长》,而历史背景被替换成了一战时期,看得林汉十分地无言。
林汉拿起自己的“作品”《天子传奇》创刊号的作品,为了节约成本,这书除了封面封底外,其余的画页都使用普通的黑白印刷技术,只在中间插放了一张彩页充当福利。画面的主要人物的造型是林汉请来国内的名家帮忙设计,然后由手下的学生中有绘画天斌的人完成漫画初稿。
林汉手下的学生几乎都是文科生出身,东北事变后,他们在林汉的影响下纷纷改行转修“更有用”的数理化。不过,林汉很明白“人才用错了地方就会变成蠢材”的道理,他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从事理科专业。那批学生中几位文笔出众的,擅长绘画的学生,就被他单独挑出来在文学、绘画方面继续深造。当林汉开始大规模抄袭后世名作时,这些学生立刻就物尽其用,开始发挥作用。
《天子传奇》创刊号的历史背景是选自商朝周武王篇,主角为姬发。黄玉郎的《天子传奇》系列,林汉能看上眼的,也只有第一部周武王姬发篇和第四部李世民篇的故事,后面的秦皇篇、刘邦篇以及如来神掌龙戈儿篇他根本瞧不上眼。所以这个系列林汉只想对最红火的那两部出手。
至于《中华英雄》,这完全是林汉为即将举行的世纪格斗大赛准备的。到时候借着格斗大赛引发全世界的功夫热潮,首先会在华人圈里捧红这部作品。
依计划,《中华英雄》和《天子传奇》前面几本都是在美国创作和印刷。不过林汉已派人在上海买下一家印刷厂,并进口了一整套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十一月份之后就可以在国内印刷发行,而和绘画创作的相关的人员也会在那时回到国内。以后这两部漫画林汉负责编剧,其余的部分将在中国创作,中国发行。
扔在茶几上的这些书藉漫画,不过是汉娜与林汉这两个【创建和谐家园】的穿越者,庞大的抄袭计划的冰山一角罢了。从《忍者神龟》到《圣斗士》,从《变形金刚》到《龙珠》系列,凡是后世有名的,适合这个时代的名篇名作,这两家伙一个不拉,基本上都不会放过。至于二人开出来的,计划抄袭的名家小说数量,其数字早已突破了三位数。
林汉一边翻着漫画一边喝着可乐,脑子里却在盘算着该怎么利用电影、小说和漫画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赚更多的钱。希特勒成功提前当上德国总理,让他和汉娜能操纵的资源一下子扩张到“国家”级别的程度。当穿越者和国家力量结合在一起后,只要利用得好,充分地挖潜,每一个穿越者都可以成为影响力巨大的“人形核弹”。
林汉正在努力回忆着,还有什么可以捞钱挖钱的地方被自己疏忽遗漏了,远处传来摩托车的声音。林汉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来者是一位骑在摩托上的女骑手,身穿紧身健身服,鼻梁上架着墨镜,头戴一顶鸭舌帽,正向他所在的位置冲来。
“这个不良少女!”
林汉心中嘀咕着,念头刚冒起,喀秋莎骑着摩托已高速冲到他所在的太阳伞前,车子猛地一横,【创建和谐家园】在外长腿往地上一撑,做了一个漂亮的甩尾急停的动作,将吐着黑烟的摩托车停在了距他不过一米远的地方。
她跳下摩托,一个飞扑,整个人直接扑向林汉怀中,早有准备的林汉急忙跳起来,躲过了不良少女的主动热情调戏。
“飞扑”失败,不良少女以为然,她嘟着嘴对林汉撒娇道:
“欧尼桑,萨菲罗斯号再过两天就要开到迈阿密了,我们快去那儿寻宝吧,我在这儿都快闷死了。”
早在八月底,拍完了个人【创建和谐家园】之后,喀秋莎就和汉娜分开了。汉娜直接飞回德国,去处理德国的事务。而喀秋则坐火车来到了旧金山。如今的林汉,要扮演华人中英英雄救世主的形象,同时还高举民族主义大旗收拢人心,身边如果再跟着一个过度亲密的洋妞,实在有损他的形象,所以这些日子林汉都把她赶去当地的萨菲罗斯教的驻地以免她过来捣乱。
萨菲罗斯教和玄武教虽然是一个老板手下的两家分公司,为了避免麻烦,自从林汉到达中国后,就决定将二者的表面联系完全切断,对外摆出这是两家不同的宗教的架势,明面上双方摆出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势。
旧金山也有萨菲罗斯教的传教基地,在美国,对洋人传教的任务由萨菲罗斯教担任,而玄武教只对华人传教。不过自从林汉高调建立中华楼,对外广收门徒开始,这一个月来,已有数名洋人为了习武而自愿加入了玄武教。虽然他们的信仰并不虔诚,但手下有洋人入教,对于将来的活动大有益处,林汉也热情地接收了那几位洋徒弟。
萨菲罗斯教在旧金山的洋人居住区传教还算顺利,但好事好玩的喀秋莎在那儿待了十来天后,就闷得闲得不住了。这些日子时不时地偷偷溜过来找林汉,要和他一起去做些“【创建和谐家园】”的事情——比如去海洋里寻宝。
身为舰魂,拥有强大的感知力,这本身就是一项极逆天的发财能力,将其用于海底寻宝或探矿时更是大杀器。而身为穿越者,在穿越前汉娜就收集了大量海底沉船宝藏有关的资料。
林汉和汉娜从前没有进行海底捞宝,一是从前条件还不成熟,二来就象钻石一样,国际市场一年对沉船宝藏的消化能力是有上限的。在林汉从德意志号上分离出来前,二人皆不可能开着“德意志”号战舰满世界的进行海捞,毕竟那是一艘军舰。直到林汉得到了“萨菲罗斯号”的新身体后,这一计划才有可能实现。
萨菲罗斯号时在日本进行的改造,就是按照打捞作业的标准进行的。到达美国后,又进入船厂进行再次的改造,升级了一些相关的设备。
从德国前往中国的路上,萨菲罗斯号之所以没有进行海捞寻宝,主要是时间很紧。离开中国时,除了打捞英国人的黄金外,林汉没有对当时东海里的沉船宝藏出手,则是因为他认为这一带的海底珍宝都是属于中国的国宝,不想在这个时候捞上来卖洋人。海底的沉船宝藏多得是,没必要捞自己祖宗的东西。
这回,被林汉和喀秋莎盯上的海底沉船是“阿托卡夫人号”。他是西班牙的沉船,历史上于1622年因飓风沉没于古巴哈瓦那附近海域。
在1622年8月,阿托卡夫人号所在的,由29艘船组成的船队载满财宝从南美返回西班牙。由于是护卫船,当时西班牙人把最贵重、最多的财宝放在阿托卡夫人号上。由于阿托卡夫人号装载的大炮造成船只重心太高,面对飓风袭击时,反而成为最危险的船只。
当船队航行到哈瓦那和古巴之间海域时,飓风席卷了船队中落在最后的5艘船。阿托卡夫人号由于载重太大,航行速度最慢,成为首当其冲的袭击目标,最终带着一船的珍宝和全部的水手葬身海底。当时沉船上有40吨财宝,其中黄金就有将近8吨,宝石也有500公斤,所有财宝的价值约为4亿美元(注:这是后世的价格,不是1932年的价值。)
历史上,这艘沉船要到1985年7月20日才会被一个叫梅尔·费雪的寻宝人找到,但这个位面,林汉和喀秋莎都盯上他了。
第87章 林汉很忙(3)
被林汉和喀秋莎盯上的海底宝船,其实是两条而不是一条。
另一条船是1865年,因飓风沉没于佐治亚海岸外100英里附近海域SS共和号。这条船是隶属于美国政府。船上搭载着5.1万枚美国金币和银币,另外还有1.4万件珍贵文物,后世估计船上珍宝的价值在二亿美元左右(还是后世的价格,不是1932年的价格。历史上在罗斯福斯上台后,美元曾经大辐度贬值了一次,1932年时美元比二战时的美元要大得多,当时的一美元大概相当于现代的四十到五十美元左右。至于确切的兑率比很难估算,只能是模糊的概念比值,勿喷)
阿托卡夫人号和SS共和号两艘沉船沉没的位置相距不远,直线距离大概在一千公里左右,林汉手上有他们在后世被发现时的沉船地点坐标。考虑到沉船地点受海洋洋流冲击导致飘移产生的误差影响,确切的位置肯定不在后世发现的坐标上。不过有了大概大致的方位,林汉要到找到他们就相当地容易。
喀秋莎找上林汉时,林汉刚好也忙完了手头的一系列事务,正好空闲了下来。于是他带上几名有志于海洋海军专业中国留学生,搭上了开往迈阿密的火车。已经增添了最新式打捞设备的萨菲罗斯号,现在就正停靠在迈阿密港口。
两天后,萨菲罗斯号出海,首先来到了阿托卡夫人号沉没的地点附近。在后世发现沉船的地点附近进行拉网式的扫瞄搜索,林汉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找到了沉船。
发现沉船后,林汉和喀秋莎再次合体,重新变回又男又女的扶他状态,然后穿上潜水衣潜入海中进行打捞。
阿托卡夫人号沉没在距海面不到百米的水下,打捞难度比当初英国巡洋舰上的黄金要小得多。而和喀秋莎合体后,林汉的体质大增,加上有过先前水下作业经验,此次打捞作业非常地顺利。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将沉船上的黄金、白银等珍宝捞了上来。
由于是偷偷地非法打捞,为了躲避来往的渔船和可能出现的美国海岸警备队,大部分打捞作业工作都是选择在夜间进行。一个星期后,另一艘沉船,SS共和号上的财宝也被打捞了起来。
打捞作业结束后,打捞上来的珍宝绝大部分直接在海上转移到另一条船上,然后运回德国交由汉娜进行销赃处理。之所以不就近在美国进行拍卖,一是这是非法打捞,二是拍卖过程中要交税还要应付各种法律程序上的麻烦。而且这么大的一笔珍宝,出水后一旦被世人得知,各方面法律上的麻烦纠缠,和其“旧主”的扯皮更是数不清,加上出货量巨大,想要私下偷偷地倒卖难度极大,所以也只能交给拥有德国作靠山的汉娜处理。
至于那艘在佐治亚洲海岸线附近一百海里处沉没的SS共和号,船上的金币和财宝大部分都是美国政府的财产,捞起来后更是不能在美国拍卖,还是只能通过希特勒控制下的德国政府帮助销赃。
关于这两艘沉船上的财宝,其实汉娜早就知晓,只是她由于自己的本体是德意志号战舰,太招人眼球,不可能开到大西洋的另一侧,在美国海岸线边上来打捞。也只能交给拥有更高机动性和隐蔽性的林汉来处理。至于事后的分赃,双方一番扯皮谈判后,各取所需达成了妥协:表面上这批财宝是五五分成,实际上汉娜以记帐欠债的方式全部拿走去用了,留给林汉的依旧是连白条都不算的一句承诺。
“该死的女吸血鬼,她又在榨我们的私房钱了!”
喀秋莎诅咒着汉娜,林汉同样很郁闷,两人在这过程中除了扣下一小部分财宝供自己花销外,大部分还是交给了汉娜去处理。
这两艘沉船上的财宝出水,拿到国际市场上去拍卖,足够造成当年古玩奢侈品市场的饱和,而未来将会陆续出水的海底沉船宝藏还会更多。这批财宝如何销售,如何炒作才能赚取最大的利润,自然有相关的财务专家去处理。
共有七名中国留学生参与了这次秘密的打捞过程,林汉带着他们参加这次行动,主要也是给这些学生增加一些海上的实践经验。萨菲罗斯号上的水手目前是以德国人为主,但在适当的时候,他会慢慢地替换成中国人。
完成打捞作业后,林汉将这七名学生全部赶上开往德国的船,将他们送回德国学习。虽然林汉信任这些学生,但接触了这么大一笔财富,为防万一还是将他们送走比较安全。而后他带着喀秋莎离开“萨菲罗斯号”,乘火车前往洛杉矶。他们将在那儿和美国、德国电影圈里的著名导演、编剧见面,讨论即将拍摄的一部电影三部曲的方案。
1932年时,好莱坞虽然正在崛起,但离成为美国影视的中心还有几年的时间,洛杉矶才是这个时代美国影视圈的中心。
林汉计划拍摄的电影三部曲,第一部的主角就是他自己,后面两部才是为汉娜和喀秋莎准备的。第一部的剧本就是他对【创建和谐家园】的女记者路易斯编的那个故事为参考,只不过他将以“功夫电影动作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了这个拍摄计划,林汉出钱聚集了美、德两国影圈里的精英,将动用许多后世先进的拍摄道具和摄影手法。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林汉请来德国著名的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这人可是影视圈里极有名的名人。美国TIMES周刊评选20世纪一百位最重要的艺术家中,她是唯一上榜的女性。她本人才华横溢,是舞蹈家、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摄影家、作家。
里芬斯塔尔的几部重要作品是公认的电影艺术的里程碑,最杰出也争议最大的作品,就是她为纳粹拍摄的政治电影《意志的胜利》。这部电影是如此地出色,莱尼·里芬施塔尔通过富于节奏感的剪辑,使这部极具蒙太奇效果的反映纳粹党的纪录片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她把纯粹的政治宣传品提高到了罕见的艺术高度。以至几十年后,许多影视学院进拍摄技巧教学时,都依旧要将其拍摄片断拿出来作典型的样版对学生进行讲解参照。
有这样的牛人作导演,配合林汉自己准备的那个堪称“天雷滚滚”的剧本,一定可以将全世界缺乏想象力的导演、编剧和观众们,全都雷得外焦里嫩,永远记住这部“伟大”的电影。
剧本的内容,讲的是林汉和他的师傅林妙善的故事,本质上是林汉为自己准备的一出自我吹捧政治剧,片名就叫“民国封神传”。
第88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
一九三二年十月,国际上知名的大事件有两件,一件是希特勒和英、法两国进行谈判过后,宣布放弃建造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的三号舰,作为补偿,英、法两国同意德国建造两艘吨位不超过六千吨的轻巡洋舰。而在建中的德意志级二号舰,早在希特勒当上总理的当月,就已经停工。设计师们被勒令重新设计二号舰的动力系统。
德意志级战列舰原本是使用八台MAN柴油作为动力系统。8台MAN柴油机驱动双轴,每4台机驱动一个传动轴,转速为250r(转)/min。在巡航状态下柴油机的振动小,高功率航行时的振动非常厉害,但服役后证明该级舰适航性能好,只是由于舰体前部缺乏舷弧,逆浪航行时上浪严重。“德意志”号在满载排水量、输出功率为54000hp时的设计航速为26knts,在轻装试航状态下,该舰以48390hp达到28knts的航速。
作为破交舰,德意志级战列舰设计思路是:其火力比当时的任何一艘装备203mm炮、只有轻装甲防护的10000t级条约型重巡洋舰都要强,最高航速达26节比当时的战列舰要快,使其能避免与之交火。符合德国海军用作近海区域的海岸防御、远洋运输航线破交作战的需求。
这一思路在1935年前是完全正确的,但随着技术进步,到了1940年开战的时候,其速度不足的劣势已严重暴露出来。
柴油动力系统的优势是低速度航行最经济,航程远,但缺陷却是高速航行时船体震动大,速度上不去。1940年后,全世界的新造战列舰都不约而同地走高速化的路线,新造的战列舰最大时速都在29节以上。
很显然,无论汉娜还是希特勒,以及从汉娜口中知道未来十年海军发展正确方向的雷德尔元帅,都不可能再允许德国海军装备这种几年后就要过时的破交舰。停造德意级二号舰,进行高速化改造,放弃未造三号舰,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穿越者和国家力量结合在一起,终于在这时候开始严重地影响德国海军发展进程。
依汉娜的要求,建造了一半的二号舰,也就是未来的“舍尔海军上将”号,将改用蒸汽轮机动力系统。蒸汽轮机动力系统和柴油动力相比,优势在于输出马力更大,能跑出更高的航速,缺点在于油耗大,航程短。不过在汉娜看来这不是问题。从一开始,汉娜就没打算造破交型的战列舰,而是将一切定位在“决战”上。
未来几年里,德国海军所建造的军舰,无论是战列舰还是【创建和谐家园】,都将是“决战”型战舰。作为穿越者,汉娜很清楚,德国原先的“破交型战列舰”的设计思想,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破交型战列舰每次出海,在捕猎的同时,自己也是别人的猎物,总是得面临大批占绝对优势的英国战舰的追杀。历史上德国的这些破交型战舰战果寥寥,损失却十分巨大,军费上巨大的投入和实际的战果相比,性价比并不高。相对于伪装偷袭船和潜艇的光辉战绩,就更加不堪了。
拥有异能和历史先知的汉娜,坚信凭着自己舰魂的超能力付诸于战舰上,有信心在特定的战场上战胜皇家海军——前提是德国海军得按她的指导思想发展。
希特勒当上总理后,汉娜在和雷德尔司令一夜长谈后,现在德国海军已完全支持汉娜海军建设方案。
按计划,德意志的二号舰更换新的动力系统后,最大时速将超过30节,这样就能和【创建和谐家园】共同作战。这几年汉娜消耗了海量的信仰值在金属材料方面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之一就是依照她提供的配方和工艺,德国产的锅炉要比英美的同类产品先进一代,配合世界最先进的机床设备,德国现在已能为军舰提供世界最先进的动力系统。
一旦新式的动力设备在二号舰上改装成功,做为汉娜的本身,一号舰德意志号也将进行类似的改造升级。虽然这种改造成本高昂,但德意志号毕竟是汉娜的本体所在,无论如何这笔费用都不会省的。此外未来的日子里,这两艘袖珍战列舰的舰艏也将为适应大西洋的海况进行改造,以应对逆风逆行时舰首上浪严重的问题,此外舰身舰底的一些细节部分也会在回厂大修时进行调整改造,以达到最符合流体力学的标准。
身为德意志号的舰魂,汉娜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什么地方的设计或建造有缺陷,从前为了节约信仰之力她没有进行私下改造。现在可以掌控全德国军舰的设计了,她当然不会再坐视那些缺陷存在。
至于替代三号舰的两艘轻巡洋舰,汉娜计划是打造成两艘防空型轻巡洋舰,用于在未来的海战中给【创建和谐家园】护航。按计划,这两艘轻巡洋舰使用的火炮并不是传统的150毫米海军炮,而是正在设计开发中的128毫米高平两用炮。
至于现役的德国军舰上的150毫米舰炮,在六英寸级别的火炮中,几乎可以冠上二战最烂的名头,汉娜对其印象极坏。在小胡子上台后第二个月,军方勒令研究部门根据汉娜提供的设计简图重新设计新火炮。
此外汉娜枪毙掉的另一件武器,是正在研制中的SK-C/30型83倍口径37毫米双联装高炮。德国在1930年就开始设计,历史上1934年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但这门高炮却是有资格竞争二战最烂高炮名头的烂货,甚至被后世的二战军迷称为“手拉机高炮”。(注,这款高炮的射速极坑爹,名为每分钟八十发的射速,实际上只有四十发,装弹装置极其扯蛋坑爹,打一发装填一次,手拉机高炮之名就是如此得来,和他一样坑爹的烂货是日本海军的25毫米高炮)
希特勒上台后,随着他一纸令下,关于这门高炮的研制工作立刻被停止,而替代者也早已找到,那就是瑞典博福斯公司。该公司正在开发设计中的40毫米高射炮是公认的二战最好的高射炮,也是被交战各国敌我双方大量生产、仿制的高炮,有万国牌高炮的美喻。
一战结束后,为绕过《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军方一直就和瑞典的军工部门联系紧密,尤其是在火炮方面。不过历史上德国人注重的是大口径火炮的研究,小口径高炮这一项上却忽视了。
身为穿越者的汉娜怎么会放过40毫米博福斯高炮这款经典之作,早在小胡子上台前,她就出钱,由克虏伯公司代为出面,直接参予了这门高射炮的开发研究,和瑞典人共享了这门高炮的开发技术。
由于得到了德国人提供的资金与技术的加入,四十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的开发比历史上更顺利,如今这门火炮的设计已接近尾声,明年一月就可以面世。德国海、陆、空三军皆已将这门高炮内定为未来德国三军的主力防空炮。
为了口径统一,减少后勤补给负担和生产麻烦,相应的为陆军研制的反坦克炮,其口径也被更改为40毫米。二战德国恶名远扬,有“敲门环”外号的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37毫米这一口径,还未出现就直接从德国军队的编列中出局……
另一款被提上设计开发议程的小口径高炮,是多管加特林机关炮,其口径分为二十毫米和三十毫米两种,这是历史上这个时代从来未出现过的二战武器,也是汉娜为海军准备的近程防空炮。
而大口径舰炮的研制方面,目前的德国受制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还不能公开撕毁条约直接研制新式的十五英寸以上的舰炮。但制造更大口径的舰炮需要的大型锻压机,碾压机、砸边机,轧钢机之类的机器设备,此外还有炮管用钢材加热槽、炮管镶嵌塔,炮管应力调整塔等多种大型设备都已准备就序,就等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后立刻就开始研究制造。
德国的军工科技树的发展,现在已完全被汉娜控制掌握,至于空军,还未提出开发预案的HE51型双翼战斗机也惨遭毒手,按汉娜给出的开发路线方案,重整军备后的德国空军,从一开始就将直接走单翼战斗机的路线。
当穿越者和国家力量结合起来后,汉娜对历史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巨大,二战德国的军备正迅速地脱离历史,朝“面目全非”的方向迅速奔去。
当德国的军工发展正朝“面目全非”的方向奔去时,内战中的中国局势,早就因为林汉的掀桌子,已经处于面目全非的状态中了。
1932年十月二十日,替代常凯申,在“委员长”的位置坐了一年的何应钦“何婆婆”,在内忧外患中,“鼻青眼肿”地下台了。
内忧,是和他争权夺利的宋子文,总是在财权上卡他的脖子。和宋子文勾搭在一起的,黄埔系中以陈诚、刘峙、顾祝同为首的江浙派,在军权方面对他也是爱理不理,制肘得他直想吐血。
外患则是江西红军,前线“剿匪”战事连连受挫,江西战局正朝迅速糜烂的方向发展。得到林汉的支持支援,纠正历史上重大错误的红军,这一年来发展极其迅速。
在被南京国民政府封锁,切断长江补给线前的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林汉疯狂地朝苏区偷运了大批军火和机器设备,让缺枪少弹的红军装备大大改善不说,甚至有了初步自产子弹和迫击炮弹的实力。虽然后来南京国民政府联合英美的长江舰队严查走私,阻塞了这条输血管,但切断的也只是明面上的大宗物资的运输。江西红军还是能通过“老鼠搬家”,小批量偷运的方式得到他们无法自产的急需物资。
迅速成长的红军在清除了内部书呆子莫斯科派的不良影响后,在当年六月由守转攻。从六月中旬到九月初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红军在江西发动夏季攻势,前前后后共吃掉了何应钦手下五个师,宋子文手下一个半师,缴枪无数,何应钦手中的家当败掉了一小半,整个江西的地盘,除了九江、南昌号、赣州几座大城市,以及长江沿岸的部分地区外,其余的地盘不是被红军直接占领,就是变成他们爱来就来,爱走就走的后花园。
而深入江西“剿匪”前线的赣州之所以没有陷落,这纯粹是李润石领导下红军给“何婆婆”挖的陷阱。如今的赣州,孤悬在匪区的包围中,就象孤岛一般,仅靠着一条随时会被切断的赣江输送补给。约两万人的“国军”被红军围困在赣州城内,进退不得。
而在刚过去的九月里,为了解赣州之围,苦命的“何婆婆”联合他的盟友,控制江、浙的宋子文,凑齐了四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共同出兵发动所谓的“第四次围剿”。
比起原历史位面,“何婆婆”此番发动的“第四次围剿”,其麾下四十万大军,水份更多,相互间的配合,比常凯申时期更是糟糕百倍。
吃空饷,喝兵血,一直是民国时期除了红军外,中国各军阀势力的普遍特色。所谓的四十万大军,挤掉那些空额后,实际也就三十万人出头多一些,如果再扣掉战斗力连五的渣都不到的地主武装,民团,还乡团什么的,战斗力过得去的“剿匪”部队,也就是二十七八万左右,数量上还是比刚刚扩张到十二万的红军要多得多。
只是战争并不是比数字的游戏。红军的十二万人,虽然装备差点,却是拧成一个拳头集体做战,而“何婆婆”手上的二十七万野战兵力,却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彼此间保存实力坑队友的想法更甚剿灭红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对手红军在精神上和思想上,已经有了现代型军队的气象,而何应钦和宋子文的“剿匪”大军,却依旧保留着旧式“私家军”、“一次性军队”的风范。
几十万大军的行动,远不是普通人想象中,首领大手一挥,几十万人呼拉一声就全线压上那么简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队沿途补给是最重要也是最头痛的难题。几十万人的军事行动,不可能集中在一条道路,一个方向上出动,光是沿途的补给问题就会把军队自己吃垮。唯一能采取的方式,也就是和前几次围剿一样的多路分进、合围合击的方针,这种战法自然也就给了红军各个击破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