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历史有必然性,也一样有偶然。美国这艘巨舰,要改变他原有行驶的航线,得从小地方开始,一点一点地改变,不能心急,也不要妄想能一劳永逸一朝解决美国问题,让美国改变许多“必然”、“既定”的国策。
约翰·南斯·加纳当上美国总统后,以他为名的美国新政还是会出现,美国还是能从经济危机中缓过气来,真正让林汉和汉娜都“看好”他的,却是这人将来面对华尔街财团财阀时的嘴脸。
无论是二十世纪的美国还是二十一世纪的美国,都是一个被财阀财团控制的国家,有偏激者甚至戏称为:一个伪装成国家的财阀。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以洛克菲勒、摩根、杜邦为首大财阀财团,虽然牢牢地控制着美国的经济,但远没有到百分百的地步,最多也就是一半左右。对于美国的政治,他们影响力巨大,但也只是巨大,离“完全控制”还差很远。
美国政府中,仍然有一大批可以称为“进步”的左派力量,一直在和财团财阀势力进行着长期的斗争。从林肯总统开始,美国政府上层精英中,对财团财阀资本的渗透,一直保持着极大的警惕性。这批人和财团财阀的斗争,几乎贯穿了美国不长的历史。当然,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很惨重,比如美国第9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他身体壮得象牛,淋了一场雨就得了肺炎死去的离奇事件;林肯总统神秘地遇刺案,肢解洛克菲勒财团的老罗斯福总统连任失败被赶下台等等。
美国政府和美国财团,相互间的关系极其复杂,各种矛盾纠缠其中,联合而又斗争,共生和寄生,控制与反控制,互相妥协而又互相牵制,有合作的时候,也有撕破脸拿刀互砍鲜血淋淋的一刻,但事后很快又会装成没事的人一般相互间笑脸相迎。他们间的恩怨,就象欢喜冤家一般,几天几夜也说不清。
被林汉和汉娜联手干掉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同样也是和寄生在美国身上的诸多财阀财团进行斗争的总统之一。罗斯福执政期间,他联合胡佛,对美国国内的财阀财团严厉打压,逼得这些“啃大树”差点把树啃倒的蛀虫们收嘴还吐出了一些东西。
而在打压财团财阀的过程中,胡佛这个人物同样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胡佛的帮忙相助,只怕罗斯福早就在执政期间象他的前辈林肯一般,严重损害了财团的利益后,在某次演讲过程中,被某个精神病人一枪爆头。正是罗斯福和胡佛的组合,在二战前将美国国内无法无天的华尔街财团,打压得喘不过气来,直到二战爆发,他们借着大规模的军火订单才得以重整旗鼓壮大。
在林汉看来,对财团财阀的斗争,这才是罗斯福对美国做出的最大贡献,而不是他带领美国打赢了二战登上了世界老大的王座——以美国当时的国力和战略环境,当时的总统只要不是蠢得出奇,登上王座都是必然的。罗斯福真正贡献巨大的,是他在这个关键点上,抑制了国内财团财阀对美国这棵大树“健康”的长远伤害,延长了美国的霸权时间。
但不是每个总统侯选人,都象罗斯福那样,会做和财团财阀进行斗争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约翰·南斯·加纳,就不是这样的人。他上台后,还是会搞新政,却不大可能象罗斯福那般和这些贪婪的华尔街财团做斗争。
这些华尔街的财阀精英们,他们虽然知道啃树不能把树啃倒的道理,但是,把树要啃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不能啃倒呢?
如果没有人去抑制,人类贪婪的本性,他们只会一直啃到他们认为的“再啃树就要倒”的最后一口前才会停止。
没有了罗斯福,没有胡佛的修剪和除虫,在这历史的关键点上,美国这棵大树,在二战爆发前最后的几年,朝另一个方向长歪,留下深深的隐患。
在美国的布局,林汉最大的野心和妄想,就是暗中使力,让美国更加地财团化,更接近所谓的“伪装成国家的财团”,然后这些想“啃到树倒前最后一口”的华尔街蛀虫们,自己玩砸了把树给啃倒了。
就目前看,这个想法就象天方夜谭一般,似乎遥不可及,但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冷战期间,又有谁会想到,昔日的红色帝国苏联,最后居然会以【创建和谐家园】的方式,近乎搞笑一般地结束生命。
历史,现实,有时是比小说还要离奇,还要YY的。
第68章 林汉的野望(下)
即使没有华盛顿惨案,胡弗总统谋求的二次连任也已是不可能的事。华盛顿惨案,不过是钉上棺材板的最后一颗钉子罢了。
他并不是这一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和倒霉蛋。
惨案发生后,余波荡漾,事后追责中,联邦调查局(实际上此时的联邦调查局应当叫调查局,他要到1935年后才正式改名。)开始调查惨案时神秘的枪击案。很快,他们在现场附近的两座大楼楼顶发现了两把被遗弃的斯普林步枪、满地的子弹壳和一堆喝剩的酒瓶子。
对于因为华盛顿惨案而弄得臭名昭著的胡弗总统来说,这一发现无疑是让他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可以将屠杀案的罪责全部推到暗中狙击的【创建和谐家园】身上。在胡弗总统的严令下,美国各个情报部门难得地联起手来,全力彻查此事。(注:在罗斯福上台前,美国国内的情报部门五花八门,散沙一盘,组织相当地混乱,大家各搞各的完全没有组织性,后世著名的FBI和CIA都是在罗斯福上台后才成立的)
斯普林步枪是林汉派人从黑市上买到的,枪身的编号早已被有意地磨掉,根本查不出枪支的来路。从遗弃在现场的酒瓶子,调查局的特工倒是找到一条线索,就在六月十日,有个带着浓重俄国口音的外国男性,从华盛顿的某家商店买了几箱威士忌酒。但线索也仅止于此,虽然弄到了他的画像,但美国人全国大索,也没有找出那个神秘的买酒人。
线索虽然断了,但是总得有人为此惨案负责任。
替退伍兵们出主意的美国【创建和谐家园】成了第一头替罪羊,负责“指点”退伍兵运动的美国【创建和谐家园】成员约翰·派斯被逮捕,几天后,联邦特工查封了美国【创建和谐家园】总部。再然后,这一事件被人有意地和苏联联系了起来。
在狙击现场,林汉和汉娜就有意地留下了一点苏联人“来过”的线索,联邦调查局和其他情报部门的特工都不是傻瓜,这些线索并不能轻易地诱导他们往苏联身上想。但是,在这个时期,没有比苏联更好更适合地扮演“犯罪嫌疑人”的角色了。
所以,在上级的命令下,这些部门的特工开始“制造”证据。很快,大量苏联人指使、诱发了华盛顿惨案的各种证据被制造了出来,并被捅到了媒体上。对于胡弗总统来说,只有苏联人是华盛顿惨案的制造者,才最符合他的利益。
事情,开始不断地向林汉预想的那样发展。这一事件甚至被媒体有意地和罗斯福、胡佛遇刺案联系起来。
因为这一事件,美国与苏联正趋向好转的外交关系瞬间恶化并跌至冰点。
到了七月初,美国【创建和谐家园】被美国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总部更被查封,大批人员被捕。尽管此时的美国【创建和谐家园】,在美国情报部门的渗透下,党内的大批高级成员早已是这美国情报部门的卧底,但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下,为了总统和共和党的利益,也只能将他们当成替罪羊拉出来遛遛了。
但给苏联最沉重的一击,却是共和党主导下的国会,通过的针对苏联的经济制裁法案。大批苏联人已订购付款的机器设备,一纸禁运令下,被扣压在了码头上。
这一禁令令正勒紧裤腰带进行工业化建设的苏联损失惨重。而更令斯大林愤怒的是,禁令下达后不久,汉娜更落井下石,她派出的商业代表很快联系上美国人,仅仅支付了比苏联人未付的尾款多一些的钱,就买走了大批设备运回德国。
一进一出之下,苏德之间的差距,被大大减小了。
事后,汉娜很得意地问林汉道:“林汉,你告诉我,被我们这样猛捅了一刀,到1941年六月的时候,苏联还能有历史上几成的战力?”
林汉冷冷地回答她道:“不是苏联还剩几成战力的问题,而是德国要在苏联流多少血才不会被英美苏三国轮‘歼’暴打的问题。只要苏德一开战,德国注定难逃被英美在背后捅刀子。”
苏联向美国求购机器工厂设备的道路,在华盛顿事件暴发后被斩断了,令其不得不转向和其“友好”的德国购买机器设备,反而让正在经济危机中挣扎的德国抢到了不少订单。
汉娜低价吃下了那批被美国禁运的设备,有部分设备对德国无用本来不会购买,但在林汉的建议下,这些设备(主要是石油钻井设备)还是被贱价买了下来,然后转手又抬高价格卖给了急需的苏联。一进一出一转手之下,苏联得到这批设备后,又多花了百分二十的资金。
一直提防苏联的汉娜无法理解林汉的作法,作出反对,林汉向她解释道:
“资本家是会卖掉绞死自己的最后一根绞索的。现在是经济危机期间,每一份海外的订单,对美国来说都极其珍贵,他们对苏联的禁运,其实也只是暂时的。短则半年,多则一年,新总统上台,为了扩大就业和获取利润,那些被禁运扣压的东西,还是一样会卖给苏联人的。我们现在中间转手,自己可以多赚一票,总比苏联人过几个月少花几个钱再拿到这批设备要好。”
不通人心的汉娜这才明白了林汉的想法。
她叹道:“人类,真是复杂。”
林汉的做法,不过是以史为鉴,以未来中美关系作参照对比现在的美苏关系做出的判断罢了。九十年代初某事件后,美国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经济制裁,结果不过一年,双方就偷偷地恢复了贸易。
所谓的“我们【创建和谐家园】,但我们无法【创建和谐家园】的钱”,也就是这个道理。
华盛顿惨案发生后,汉娜并没有马上返回德国,余下的六月时光里,她和林汉、喀秋莎三人联手行动,在美国国内的几所知名大学以及相关的试验室大搞投毒和释放“脏弹”。
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三人制造了一起重大的食物中毒件,后果导至近百名用餐的科学家和工作人集体中毒,其中二十多人身亡,数十人中毒残废。
在这一事件中,林汉使用的毒剂是从肉毒杆菌中提炼出来的肉毒毒素,整个贝尔实验室在这起食物中毒事件后几乎全军覆没。
(注: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军队常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肉毒毒素的毒性远超氰化物百倍。)
除了科学家外,另一个对二战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也被清除了。
那就是北美航空公司(North American Aviation,Inc)的创始人克莱门特·M·基斯。此人旗下公司最成功的作品,对二战最大的贡献,就是被后世评为二战最好的活塞战斗机——P51野马式战斗机。
历史上,正是在大萧条时期,北美航空公司趁机不断地兼并其他破产的小公司而不断地做大成长。
林汉和汉娜再次联手,弄死了北美航空公司领导核心里的几个重要人物,同时在其飞机制造工厂里放了几把大火,令该公司损失极其惨重。虽然不至于破产,但在严重人员和财产损失后,北美航空公司已失去了历史上同一时间的威风。这种暗杀别的公司领导层的事,过去一直是洛克菲勒、杜邦这几个大财团常干的事。事发后美国人虽然进行调查,但依旧查不出什么来,倒是有前科的几家大财团背了黑锅。
至于和研制野马式战斗机有重大关系的几名科技人员,雷金纳德·里斯和埃德加·施密特,他们现在都还是德国人,并没有【创建和谐家园】美国。考虑到人才难得,此二人现在早就被汉娜收入麾下并加以重用,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到美国为北美公司设计飞机了。
除掉了可能导致野马战斗机诞生的最后眼中钉后,汉娜于七月初乘大西洋专机返回德国。此时的德国已到了大选最关键的时候,得到了萨菲罗斯教全力支持的希特勒,在1932年的大选中节节胜利,已极有望比历史上提前半年入主国会,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刻。
林汉没有跟着她一起回德国,而是留在美国负责传教事务。而且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洛杉矶奥运会了,为了能在奥运会上“刷”取更多的信仰值,他也需要亲自在美国进行更多的布局准备。
第69章 小胡子上台
一九三二年六月,随着林汉扭断罗斯福的脖子,二战原有的历史迅速朝崩坏的方向驶去。从洛杉矶血案到华盛顿惨案,再到胡弗总统取缔美国【创建和谐家园】,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如果再算上前面被林汉干掉常凯申,各国著名的科学家,二战历史到这里已面目全非了。
而到了一九三二年七月,另一件被改变的历史大事件又发生了,那就是小胡子希特勒,在林汉和汉娜的全力支持下,在七月三十一日的全国大选举中,纳粹党取得了314个席位,得票率刚好突破51%,一举入主国会成为国家总理。
小胡子能够提前登顶,离不开萨菲罗斯教的全力支持。萨菲罗斯教在德国拥有超过四百万的信徒,在汉娜的号召下,这些信徒把票都投给了希特勒,更有不少人直接加入了纳粹党,令其党员的数量恐怖性地突破二百万。
经济危机令德国上下一片黑暗,但纳粹党和萨菲罗斯教控制下的基尔地区,却是全国唯一的绿洲。仗着从日本人和英国人身上虎口夺食抢来的八十多吨黄金的支援,国社党在当地拼命地投资建厂以增加就业机会。随着大批从美国引进的机器设备到达,加上从德国各地迁来的工厂设备,不到一年的时间,无数的烟囱就在基尔立了起来,这里除了钢铁厂、汽车厂、拖拉机厂外,还有相关配套的化工厂等,实际上就是以第二个鲁尔工业区为模板建造的,只是工厂的产业布局更合理,更适应战争时期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的形式。
由于投资建厂的资本,全是天上掉下来的“横财”,国社党并没有还贷的压力,最头痛的问题,仅仅是工人的工资和产品的销路。
好在现在是经济危机期间,工人的工资可以压得极低,由于马克的信用值早已在危机中崩溃,汉娜干脆是以实物产品给工人发工资。
经济危机期间,苏联为了赚取外汇,一直大量地对外出口粮食,可是经济危机期间,受到美国粮食出口的冲击,国际市场小麦的价格被压得极低。汉娜用很低廉的价格,使用机器换粮食的方式,就收购了大量苏联出口的粮食。加上国内低价收购来的滞销粮食,然后她将这些粮食和肉类在自己的工厂里加工完毕后,作为马克的替代品分发给手下的工人。在这个马克比草纸还要不值钱的时代,粮食是仅次于外币的最受欢迎的等价物。那些国社党控制的企业里找到工作的工人,几乎无一例外的全把手中的选票投给了希特勒。
仗着有钱有势,在选举过程中,国社党也没有少干“面包换选票”之类贿选的事,就是靠着明着暗着各种手段,希特勒比历史上提前了近半年,登上了德国总理的宝座。
维持一个工业区的运作,需要消耗巨大的开支,新建的基尔工业区,如果不能自主造血生财,光靠那两笔黄金的支撑,也是持续不了多久的。
经济危机期间,工厂生产出来的一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很难找到销路,好在身边还有苏联这个大市场。
尽管心里非常不愿意,但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下,为了维持整个基尔工业带运行的收支平衡,还是逼得汉娜和希特勒不得不将自己工厂生产或淘汰下来的大量工业机床、车床设备出售给苏联。
新建的基尔工业区,其实大部分产业都处于亏本状态,靠着机床车床行业的出口利润输血,勉强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生产。不过这个时期整个德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这种半死不活的德性,加上人工成本被压制到了最低,基尔工业区的这种状态已经可以“笑傲同行”了。
在拥有了新身体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汉娜所做的最让林汉满意的事情,就是她总算听从了他的意见,再没有把信仰之力浪费在别的地方,而是用来给德国现有的工厂产业进行升级。
她用信仰之力,制造了一批高精度的工业母床,那些刀具钻头,其表面涂着一层这个时代的科技根本不可能造出来的聚晶氮化硼——而这东西完全是汉娜消耗大量的信仰之力强行人工合成出来的。
仗着这批高精度的工业母床,新建的基尔机械制造厂,可以大规模制造次一级的精密机床。有了这批高精度的工业母床,未来对德国整体工业进行再升级已不是梦想。那些被新机床车床淘汰的过时旧设备,大部分卖给了苏联,极小的一部分则被送到中国去作为援共物资。
此外,汉娜最得意的作品,是造了两台两万五千吨级别的锻压机,有了这两台锻压设备,制造大构件大设备不成问题。在1932年,两万五千级别的锻压机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所能生产加工的产品,在全世界都找不到竞争对手。建好后,通过替苏联、英国、意大利加工一些特殊零件,赚取了大量的利润。而在未来建造大型军舰时,有了这种超级机械,许多工艺上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汉娜拥有的信仰之力最大的损耗,就是在金属材料学上的研究。仗着自己达到原子级别的观察能力,这两年来只要有时间,汉娜就不惜消耗信仰之力,进行金属配方的研究。以便能找出最佳的高强度高韧性的金属材料配方。虽然为此消耗了海量的信仰值,但收获也不小。在锅炉和设备材料配方方面,如今的德国已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至于抗生素方面的研究,虽然科研人员使用了后世常用的放射性诱变的手法,但要找到适合大规模量产青霉素和链霉素的菌种,还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等待。
无论是国社党还是萨菲罗斯教,为了帮希特勒在竞选中更早地上台,投资建设的基尔工业带,算上机械设备折旧费,整体上一直都处于平均每月亏损近百万美元的不良经营状态。
为了给基尔工业带不断地输血,汉娜也是绞尽脑汁地在国外捞钱。在过去大半年和林汉分手的日子里,无论是抢劫银行或者仗着拥有超能力进赌场赌博,英,法,美,荷,比各国的诸多银行,她全部抢过一圈,又以在美国的犯罪次数最多。只要能来钱,各种刷节操下限的事她几乎都做过,以至于现在她成了各国赌场最不受欢迎的顾客,被加入黑名单直接拒绝她入内。
汉娜付出的代价巨大,但收益同样喜人,希特勒比历史上更早地入主国会成国家总理。
第70章 摊牌
希特勒虽然在国会大选中获胜,德国国内的其他资本家的支持同样也不可少。啤酒馆政变后,他坐了一年的牢出狱后,以德意志帝国主义、日耳曼民族主义、雅利安种族主义、反犹主义、【创建和谐家园】主义等宣传手段和宗旨得到了德国上层许多人士的支持。当时的德国,煽动民族主义最卖力的却是德国新兴的工商阶层及专业人员阶层。这方面影响力最大的“泛德意志同盟”,其成员多为大资本家、议员、律师、媒体老板和主笔、政府官员、军官、牧师和教授等。
希特勒的主张正对了他们的胃口。无论是鲁尔工业区的大老板,还是诸多容克贵族,都先后对他伸出了橄榄枝,除了萨菲罗斯教外,他们也提供了大量的竞选资金。这些几年来萨菲罗斯教的势力在德国急剧膨胀,基尔工业带的建立,同样也引起了这些幕后控制德国的容克们的注意。双方几次试探性地接触、谈判过后,出于对共产主义和布尔什维克的这个共同敌人的恐惧,最终结成了同盟。
在这过程中,林汉从德国资本势力的反应方面,终于最终认定,想在这个时候鼓动小胡子和台尔曼联手举起红旗,根本是不可能的。加上已经退位的德皇的支持,以及额外添上了萨菲罗斯教这块最重的砝码,希特勒终于比历史上要早了半年登上了总理的宝座。
但是登上总理宝座的希特勒,此时他的位置坐得并不稳当。他在政坛上最大的敌人是兴登堡总统。这个参加过一战的老元帅在德国陆军中享有巨大的威望。而他对希特勒的看法并不佳,提防意识甚至胜过了历史上同期,究其原因,是这个位面的希特勒,手中拥有的实力实在太过强大,甚至强得超过了只有十万陆军的德国国防军。
如果不是担心德国会陷入内战,兴登堡总统是不想让希特勒上台的。
现在的德国,无论是谁都知道,萨菲罗斯教这个邪教一般的组织,才是幕后支持希特勒的最大靠山。在经济危机,全德国一片哀嚎的情况下,这个神秘的宗教组织,却有能力拿出大把的真金白银大搞工业化建设。愣是用了一年的时间,在基尔搞出了一个相当于缩小版鲁尔区的工业带。
这条新建的工业带,拥有钢铁、化工、机床制造,机械加工等一整套近乎完整的工业链体系。只要稍作调整,他们能完全大规模地量产枪支甚至是大炮。事实上,他们已经在这么做了。国社党中精英部队党卫军,人数高达三万人,其正在半公开地大规模换装先进的G32半自动步枪步枪(其实就是德版的SKS),装备之好,甚至让德国国防军看了都眼红。
至于冲锋队,其装备和人员素质虽然较差了一些,但人员总量高达二十万人。光是这数字,就是一个让人胆颤的数字。
突然冒出的神秘势力,怎么都用不光的资金,老早就引起了兴登堡的怀疑。他暗中派人调查,发现不少年青的容克军官也秘密加入了国社党,更加深了他的不安。而关于萨菲罗斯教这个神秘宗教的调查,他得到的情报不多,是只知道这个宗教的首脑是两个自称为上帝派来使徒的神棍。而德国国内的【创建和谐家园】教势力对这个“给上帝找祖宗”的邪教恨之入骨,更是多次向魏码政府提出查禁的要求。
如果太平时代,兴登堡总统想处理这样两个“神棍”,只要一个指令下去自然就会有人执行。可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德国现在差不多等于坐在火山口上,政府部门的能职接近瘫痪,而兴登堡意识到萨菲罗斯教的威胁时也已太迟。今天无论是国社党还是萨菲罗斯教,皆羽翼已丰。借助经济危机之机,他们大搞工业建设大肆收拢人心,其所在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现在被国社党和萨菲罗斯教打造成铁板一块,在他们的老巢基地里,从官员到警察,全是萨菲罗斯教和国社党的铁杆支持者。兴登堡总统虽然对这个神秘的宗教势力很有怀疑,但除非他准备掀桌子打一场德国内战,否则在这样的局面下,其实什么事都做不了。
可是现在的德国,希特勒是不折不扣地“民选”上台的合法总理,大义站在他那边,兴登堡总统心里再不喜,却也只能认了。
希特勒赢得了国会大选后的第二天,他面见兴登堡总统之后,两人关起门来一阵秘谈,第三天也就是八月二号这一天,两人一起乘火车前往基尔港,名义上是去视察停留在那儿的“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和他一起出行的,还有兴登堡的老朋友,鲁登道夫元帅。
在希特勒成功地成为总理之后,汉娜这个一直躲在暗处支持他的神秘人物,终于也到了可以公开站出来,和目前真正控制德国的大人物当面会谈的一刻。
白发苍苍的兴登堡总统和同样老朽的鲁登道夫,在希特勒的带领下,登上了“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海军司令雷德尔由于其军种特殊的身份,也有幸得以跟随在旁。
在舰长室里,所有无关人等都被赶出去后,汉娜汉娜和“德意志号”下水时那天的打扮相同,她穿着的海军军官服的形象,象神明一般地凭空出现在四人面前。
尽管事先希特勒已有暗示,但两位一战的老帅加上还算“年青”的雷德尔,在见到那一幕后,惊得瞪圆了眼。
她先向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微一鞠躬,轻声道:“好久不见了,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元帅,十几年未见,你们老了啊……”
然后她转头对雷德尔道:“雷德尔司令官,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短暂地惊讶过后,兴登堡问道:“你是什么人?”
汉娜自我介绍道:“我?我是德意志帝国的英灵,公海舰队的舰魂!”
那天之后,希特勒得到了兴登堡以及德国陆军、德国海军的全力支持,终于坐稳了总理宝座。
而几天后,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舰首部位,装上了一座以汉娜的外形为参照的半人高的女神半身像。
德国人称之为瓦尔基里,视为“德意志”号战列舰的守护女神。德国的新闻媒体在官方的暗示下,更是大肆炒作此事,声称这是为了纪念“德意志”号下水那天出现的种种灵异现像,而后各式各样的传言在有心人地宣传下,开始在德国流传开来。
“德意志号战列舰是一艘被女武神祝福过的战舰”的这一说法,再次在德国流传开来。
一时间,前往基尔港参观此舰的平民人如潮涌,而德国海军也顺应民意地对平民开放参观。海量的信仰之力也在这一过程中滚滚而来。当然,此时的英、法媒体,同样也不失时机地对德国人进行嘲讽,言语台词还是从前的老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