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林汉不是“常人”。
南昌紧靠赣江,旁边就挨着鄱阳湖,萨菲罗斯号勉强可以进入。但警备司令部离河道的距离超过了五公里,远在其辐射的范围外。林汉的能力离寄灵体一远就急剧下降。他所有的异能几乎全部消失,除了力气较大外,他唯一剩下的能力,就是不到六百米的全方位感知距离,以及英灵化的身体,“使力时”不会颤抖的特质,尤其是在开枪的时候。
在德国时,林汉和汉娜就测试过,只要计算得当,两人都是极出色的狙击手,拿着狙击枪射击千米外的靶标,可以做到打出的子弹散布范围在五厘米之内。如果射击时不惜消耗更大的信仰值,两人千米外狙击时,甚至可以做到五发子弹在靶子上只有一个弹着点。
只要给他们一把好的狙击枪,两人有信心在两千米内随意狙杀任何目标。为了杀常凯申,林汉带来了一把13毫米口径的狙击枪,该枪是一战时德国13毫米反坦克枪的改装版。林汉和汉娜改造了一把一战留下来的反坦克枪,加装了两人自制的八倍数的瞄准器,用自己金属塑化的能力,修正了枪管膛线和枪身结构的误差。
为了此行万无一失,八倍数的瞄准镜完全是两人用自己的能力制造的超时代产品,准备射击用的子弹,也是两人纯手工自制的。林汉测试过子弹的威力,千米内,不管是谁挨上一发,13毫米的弹头动能足够在目标身上开一个面盆大的洞,堪称是打在身上必死的大杀器。
在确认了常凯申的行踪后,林汉在警备司令部外围等了两天,期间观察好了周围边的环境,选择了最佳狙击地点,于九月七日深夜,悄悄地潜入距警备司令部八百米外的一座三层高的木楼楼顶,在那里架起了狙击枪,那里正在安全警戒圈外。
九月七日正是在红军在兴国大反击的日子,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全歼了常凯申手下的一个旅的兵力。当晚身在警备司令部的常凯申几乎是一夜未睡,从前线传来的,只有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
九月八日清晨,焦头烂额常凯申离开作战指挥室,身后跟着两名警卫和秘书陈布雷,来到外面透气散心。听了一夜的坏消息,也骂了一夜的“娘希匹”的常凯申,在户外跺了几步,停下脚来,回头和跟班陈布雷正要说些什么,眼角的余光却看到了远处火光一闪。
然后,他感到小腹一阵剧痛,整个人象被重锤猛击了一般,重重地向后摔去。
那点火光是他最后看到的光明,然后就是无尽的黑暗。
接近三秒后,他身边的随从人员,才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枪声。待反应过来的警卫奋不顾身地扑向腹部多了一个大洞的常凯申时,他们又听到了第二声枪响,一名警卫的胸口血肉飞溅,而倒地的常凯申左胸处同样也鲜血狂喷。13毫米的狙击枪威力巨大,飞过近九百米的距离后,强大的穿透力还是产生了一枪穿瓢,连中两人的效果。
林汉连开两枪,是为了保证能百分百送常凯申归天。
常凯申,小名郑三发子,被无数果粉称为千古完人空一格的他,就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八日清晨,被林汉这个不肯按历史发展剧情走的穿越者,使用一把13毫米口径的狙击枪在九百米外狙击,七秒内连发两枪,将其打成了一团上帝也救不回来的烂肉。
“你被终结了!常校长!”
木楼上,透过瞄准镜确认目标不可能存活后,林汉轻轻地念出电影《终结者》里的台词,他强抑着杀死历史名人而产生的兴奋感,拆下狙击枪的瞄准镜,抛弃手中的狙击枪,迅速地离开现场。
为了那两枪,林汉在这里趴了一夜,穿越成船的这两年,林汉早就被磨练出了耐心。远距离狙杀目标,最大的困难不是命中,而是确认目标。常凯申最大的不幸,就是他年青时不该得了梅毒导致头发掉光,那颗光溜溜的白面馒头似的脑袋,实在太好确认目标了。
在现场,林汉留下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日本产的香烟【创建和谐家园】,日本产的望远镜,以及日本产的大头皮鞋的鞋印等等。
常凯申是无节操不讲规则的穿越者林汉杀死的第一位“国家领导级别”的二战名人。为了还欠汉娜的人情,此次环球之行,他还会再杀更多这样的“历史名人”。
第29章 群魔乱舞
九月九日,英国的泰晤士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常凯申遇刺身亡的新闻。除了用简单几句话,描述了常凯申遇刺的消息外,余下的篇幅,则是大段叙述分析着谁是最可能的刺杀常凯申的凶手。
文中犯罪嫌疑人提了好几个:常凯申国内的各个军阀政敌、共党份子、苏俄派出的杀手等等,但若仔细看了这篇文章,读者容易就感觉出,上面提到的这些嫌疑人,全是被拉过来凑数的,因为还有一个嫌疑人最引人注目,那就是日本。
文中用三分之二的篇幅在分析日本现在糟糕的经济状况,不久前在东北发生的中村事件暴露出的其对中国,尤其是对东北的野心,常凯申遇刺给日本带来的种种好处,此外还提到了日本的特产:下层军官“独走”和“天诛国贼”的嗜好。整篇文章,简直就是在拐弯抹角地在告诉读者日本才是刺杀常凯申最有可能的凶手,因为杀了常凯申就可以引发中国重回大规模的军阀内战,好让日本鱼翁得利。
在篇末,文章的作者甚至对中国的局势作预测:常凯申遇刺,只不过是日本发动对华战争的前奏,借机引发中国的新一轮军阀混战。甚至声称,最多只要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就会看到日本在东北搅事。
不光是泰晤士报,美国当天的《【创建和谐家园】》也有类似的文章出现,只不过作者更加露骨地在文中指出这一切全是日本的阴谋,甚至作者还神经兮兮地赌咒说明,从中国得到可靠的消息,在发现凶器的现场找到了日本特工出没的证据。
法国、德国当天的报纸,同样也旁敲侧击地点明日本是最大的嫌疑人,理由都一致:此次刺杀事件,各国中获益最大的人就是日本。而证据就是,未来的一两个月里,日本一定会在中国尤其是东北挑事动手发动侵华战争。而在中国国内的报纸,也有类似的声音发出。
从一开始,各国舆论就一边倒地指责日本才是最可能的凶手。
报纸上的新闻登出后,全世界一片哗然,正在东北暗中策划关东军“独走”的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等人在得到消息后,当时脑海里瞬间有一千头“马鹿野郎”跑过。
石原莞尔愤怒地咆哮着:“巴嘎亚路,写这篇文章的人,才是真正的凶手!”
石原蒂尔纯为咆哮的发泄却在无意中点出了真相。
各国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在影射甚至明着指责日本才是最有可能的刺杀常凯申的凶手,这完全是林汉在幕后策划的结果。早在前往中国之前,林汉就亲自动笔,写好了在美国、英国、法国媒体上发表的关于“刺杀评论”的稿子,交由汉娜代为处理。这些几乎清一色指责日本是凶手的文章,全是在林汉在做幕后推手搞的鬼。
林汉花大力气在宣传舆论上往日本身上泼脏水,原因是他想推迟甚至妄想阻止九一八事件的爆发,尽管他自己心里也认为阻止九一八的发生不可能成功,但不去试试,总是不甘心。
侵华,首先从占领满蒙和东北开始,这是一战后日本的“基本国策”,唯一的争执仅仅是蚕食和鲸吞的不同罢了。
1931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同样波及日本,此时的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对中国的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阶级矛盾。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日本特色”的“独走”,不过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林汉在国际宣传上来的这一手,无疑给正在策划“九一八”的石原莞尔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这也只是麻烦。在心里林汉也明白这一点,他玩这一手,最高的期望,也不过是希望能推迟九一八暴发的时间,哪怕是多拖半年或几个月都好。按林汉的设想,日本现在面临着刺杀他国首脑的指责时,对东北的军事行动,也只能暂时缓行。
常凯申遇刺发生后不到一个小时,蓝衣社的特务们就找到了林汉的狙击地点,在那里他们发现了被遗弃的狙击步枪(拆了瞄准镜的)以及林汉留下的各种线索。
林汉的那两枪,第一枪在常凯申的肚子上开了一个穿透的天窗大洞,第二枪击穿他的警卫后才击中他左胸,弹头受到警卫身体的阻碍反而产生了更为严重“弹头翻滚”效应,结果将他的左胸绞得一塌糊涂,中弹的心脏直接被绞得稀烂。
常凯申一句遗言都没有留下,就当场嗝屁了。事件发生后,整个警备司令部一片大乱。此番“剿匪”,常凯申请来英、德、日三国的军事专家帮忙助阵,结果狙击枪一响,这些人全成了现场的见证人,常凯申身上的那两个大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没救了。现场的英、德、日的军事顾们都是政治嗅觉敏锐的家伙,随即意识到常凯申一死,中国的政治局面要变天了,三个国家的军事顾问们几乎在第一时间通知手下将这消息尽快地传回国内。
而此刻的“剿匪”行营总部,群龙无首,一片大乱。身在南昌的何应钦费了老大的劲才压住局面,而后封锁全城,搜捕凶手的命令虽然下达,但此刻他的心思已全然不放在抓捕凶手上了。
常凯申突然遇刺暴亡,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谁来坐这个位置,无疑是充满诱惑的大问题。国民政府黄埔系中的二号人物何应钦看来,在南京留守的汪精卫汪兆铭,无疑是他登上权力巅峰的最大障碍。
当何应钦动起了小心思时,常凯申手下的实力派军头,各个师长、军长,手中有兵权的那些人,在失去了效忠主子后,也陷入了对前途的迷茫之中。
南昌城搜捕凶手虽然做得声势浩大,大有挖地三尺也要找出真凶的气魄,但实际上南昌城内炮党的【创建和谐家园】们,心思全然不放在这事上,大家都在考虑自己未来的前程。对他们来说,是谁杀了常凯申,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谁能接常凯申的班。
“旧王”突然倒下,新主还未上位,该抱谁的大腿,投奔哪位主子,或者自立为王,成为常凯申这一系势力中每一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不仅是常凯申这一系的人内部大乱,中国各地的实力派军阀,此刻同样开始动起了各自的小心思。他们在心中欣喜若狂之余,一边作“容我露出个悲伤的表情”状,拿出洋葱对着眼睛挤一挤,为常凯申流两滴“难受”(是难受,不是难过)的眼泪,一边却开始联系常凯申手下的掌握兵权的实力派军头,打起了侵吞“常系”军阀地盘的主意。
至于常凯申从前的背景靠山,江浙财阀为首的买办财团们,此刻同样也一片大乱。他们千辛万苦捧起的保护他们利益的“常委员长”,居然被人两枪干掉了,前面的投资尽化水漂。常凯申在刚结束的中原内战中,能力压冯、阎、李三系军阀,不是因为他会打仗,而是因为他有钱,在江浙财团提供的“银弹”面前,各地军阀手下的师长、军长,总是大面积地反水卖主地倒戈。现在常凯申倒下了,他们在“难受”地悲伤之余,也不得不重新物色一个新的扶持对像。
国民政府的上层,因为常凯申的突然暴亡而乱作为一团的时候,位于最前线的各路剿匪大军,此刻也因为失去了后方的统一指挥,更是乱作一团。忙于争权夺利的炮党高层,此时早已无心“剿匪”。
本来在没有穿越者的真实历史里,这段时间正是红军全力反击,几天一口,一口一个地吃掉常凯申的剿匪大军,粉碎第三次围剿的转折点。常凯申一死,群虫无首,已深入苏区的三十万剿匪大军一片大乱,没等总部的指令下来,就本着保存实力地念头不约而同撒腿后撤。
按常凯申喜欢借刀杀人的习性,每次他派出大军进入中央苏区“剿匪”,使用的手法都是“嫡系”中央军压阵,杂牌部队探路前进。以中央大义的名义,驱赶着杂牌军和红军火并,此等做法,大有未来的“皇军进村”的范儿,此次也不例外。如今常凯申暴亡,压阵的中央军人心大乱,无心恋战,地方杂牌军同样也不愿意卖命当炮灰,三十万剿匪大军互不配合,各顾各地一起齐步后撤。恰好遇上红军正要展开全力反击的当口,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撤退很快就演变成了成了无序的败退,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李润石指挥的红军抓紧时机连续追击作战,一口一个,各个击破,八战八捷,缴枪三万余枝,无论是战果还是俘获人数,都超过了原历史位面。
常凯申手下的剿匪部队,本就相互间矛盾重重,有常凯申在上头压着,还能勉强配合,如今光头一去,立刻回复本性,谁还愿意当傻子去和红军拼命?跑不过追击的红军没关系,只要跑得过拖后腿的友军就行。剿共时出发的三十万大军,象赶猪一般地被三万多红军赶出了苏区。终于逃脱红军的追击后,参战各家师长旅长检点各自的部队,个个欲哭无泪,损失最轻的也少了数百号人,丢枪无数。除去被红军围住逃不出被全歼的和重创击溃的,其余的损失,都是在溃退中散落掉的。这过程中散失的军用物资更是无数,喜得身后追击的红军只恨少生了两只手来不及捡漏。
常凯申一去,发生在江西的三十万“剿匪”大军拙劣的表演,在1931年时除了他们自己外,根本就无人重视。此时无论是南昌的剿匪总部还是南京政府,各方势力都忙着瓜分争抢常凯申暴亡后留下的大笔政治遗产。在由常凯申遇刺引发的九月风暴中,江西剿匪前线的战事,被大多数人无视了。
1931年九月八日,常凯申遇刺不过是后面一系列事件的开始,事情才过了两天,关于这一爆炸事件的余波还在荡漾未散的时候,另一件震惊中国的大事也紧跟着发生。
事件的发生地在北京,奉系军阀的年轻少帅张学良府邸,遭遇不明炮击。
第30章 从北平到奉天
两枪干掉常凯申之后,林汉抛弃狙击枪,直奔南昌附近的机场。该处机场有一架【创建和谐家园】弗郎西斯为他准备好的客机,他以弗郎西斯手下高级职员的身份进入机场登上客机,然后直飞当时还叫北平的北京。由于动作快,当何应钦封锁全城进行大索的命令传达到机场时,林汉乘坐的飞机早已起飞。至于停在南昌附近鄱阳湖里的萨菲罗斯号,作为林汉撤离南昌的第二备选,这时也启动发动机离岸,其目的地是东北。
此次中国之行,林汉在得到实质性的身体后就开始策划布局,北平是他的第二站,而第三站将是奉天沈阳。
针对北平少帅府的炮击,是林汉亲自指挥的。早在两个月前,一门英制的81毫米迫击炮被秘密送进北平城。林汉在当日傍晚抵达到北平城内。萨菲罗斯教在北平没有设传教点,但在这里却有一座“金福来”的玉石店,这里的负责人傅天邦是徐寅介绍给林汉的骗子同行。能做骗子的人,虽然心术不正,但脑子都是十分地活络。面对林汉的招揽,他很快就投入萨菲罗斯教旗下成为驻京情报员的一员。
要做大事,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才。事业才刚起步的林汉现在很郁闷,他倚重的人,不是德国的商业骗子,就是中国的玉石骗子,要么是跳大神的神棍骗子,骗子骗子,全是骗子,自己都快成了骗子之神了。
依林汉的吩咐,傅天邦一直游走于北平的权贵上层。他根据北平各方权贵的爱好,向林汉“订购”了大批玉器,这一年来为林汉赚了大量的暴利。为了加强和张学良“少帅府”的“友好联系”,林汉依他的意见制作了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为形象的玉器,赠送给张学良。对张夫人于凤至和二房赵四小姐,傅天邦也投其所好馈赠了大量的珠宝——当然,那些珠宝玉石,全是“人造”的。
钱能通神,很快傅天邦就成了张府的座上宾,金福来在北平越开越大,业务也极顺利,通过他,张府中几位重要人物的行踪林汉也把握得一清二楚。九月八日傍晚,林汉到达到北后,在张府附近转了一圈,观察周边环境,确定好架炮阵地,决定在九月十日凌晨开始行动。
九月九日,常凯申遇刺的消息传来,中国国内政局面临大变,张学良在北平军部召集高级军官连夜开会,直至第二天凌晨方才回来。就在张少帅车队归来,即将进入张府大门的当头,早已潜伏在附近的林汉亲自操炮,对着张府连发三炮。
在林汉精确地测距计算下,第一发炮弹直接砸在张少帅的座车旁两米外,将这后世著名的“不抵抗将军”吓得屁滚尿流,却是一枚臭弹没有爆炸。余下的两发,在林汉的控制下,一发打在张府的园子爆炸,横扫了大片花草,飞溅的弹片擦伤了几名仆人,另一发则落在张少帅的卧室内,“幸运”的是,张少帅的夫人和二夫人,此时都恰好出门迎接张学良,爆炸的炮弹摧毁了那间卧室。由于当时屋里的人都出来迎接张少帅,除了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外倒是无人伤亡。
和针对常凯申的斩首行动不同,林汉针对张府的行动,并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吓人。打死张学良,只会令东北军群龙无首便宜了日本人。打出去的三发炮弹,落在张学良车帝的那一发的引信被他做了手脚成了臭弹,余下的两发,他也是有意朝无人的区域发炮。那门英制的迫击炮林汉亲自校正维护过,命中精度极高,配合他本人的感知力和测距能力,令他操炮时能做到指哪打哪。
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东北迅速沦陷,最大的罪人之一就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张学良。穿越前林汉看过张学良晚年写的回忆录,九一八当晚他下令不抵抗的原因,一是对局势产生误判,认为日本人只是在挑衅,二是骨子里对日本人的惧怕,在心里总是担心抵抗会导致战事扩大,幻想不抵抗让日本人咬一口就可以满足他们胃口。
而后世各方面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比较公认的看法是,实际上“不抵抗政策”是张学良和常凯申在面对日本威胁问题上的共识。张学良之“不抵抗”,是由于东北军没有能力单独抵抗日本的军事攻击,日本最希望能够挑起战端,所以不断升级挑衅行为,而张一旦与日本开战,他也不可能得到任何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援,结果只会是丢掉东北的领土和损耗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他严格命令军民百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挑起战端的借口;而常凯申之“不抵抗”,则是为了贯彻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路。
如今郑三发子常凯申已被林汉两枪终结出局,中国国内政局大变。林汉希望用这次“失败”的刺杀行动,让张学良想起日本人对他的父亲使用过的手段,打碎他对日本人的幻想。
“就东北军那糟糕的战斗力,你们全力抵抗,日本人一定会加大对关东军的增援投入,东北估计还是难逃沦陷,但至少,也请输得象爷么汉子一样。”
这是林汉的想法。
连发三炮后,林汉立刻弃炮而走,他照例在现场留下了一点日本人到过的蛛丝马迹。
这次“失败”的刺杀事件,导致北平全城【创建和谐家园】,不过林汉有“金福来”珠宝楼的帮忙,凭着其和少帅府亲密的关系,林汉很轻易地就离开了北京,当天早晨就坐上飞机,直飞奉天沈阳。
之所以这么赶时间,是因为林汉很担心,他这么【创建和谐家园】日本人,很有可能导致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这伙发动九一八的元凶挺而走险,提前发动九一八事变。
此次中国之行,林汉能够得到汉娜和小胡子的联手支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两人都看中了奉天银行存备的黄金。历史上,奉天银行里存放的八万根金条,在不抵抗政策下,全成了日本人的战利品。这两年来,汉娜虽然绞尽脑汁满世界地赚钱,但相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些钱远远不够。
为了这笔黄金,早在今年三月汉娜和林汉就在奉天做准备。纳粹党派人装成商人到东北和张学良谈判,假装在要在奉天建厂,并且前期投入了一笔资金,装模作样地在当地进行一些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借此为掩护,上百名训练有素的特工人员打着技术人员的旗号先后进入沈阳,一批武器和装备也秘密运入,就等着“九一八”柳条湖的爆炸声一响,他们就要趁火打劫地抢上一笔。
林汉并不愿意中国人的血汗钱这么轻易地被汉娜和小胡子这两个疯子拿去打世界大战。但是正是所谓弱国无外交,舰魂入体后,两人分离,汉娜的实力远在林汉之上,而林汉在中国的行动也离不开汉娜与小胡子的支持,虽然心里不愿意却也只能和她妥协。作为补偿,汉娜答应林汉:奉天银行里的那笔黄金,如果能到手,汉娜可以全部挪去用。但做为交换的代价,他必须折算成军火、机器设备和派德人员的留学费用,作为林汉计划的预支。
别看林汉现在在全世界大卖各种宝石类奢侈品,似乎富可敌国,但实际上他和汉娜都认为自己是穷鬼。钻石也罢,玉石也好,这类奢侈品全世界一年的消费力度是有上限的。投入量过多,其价格反而会下跌导致得不偿失。
钻石市场方面,就是因为林汉在前一年疯狂地在全世界倾销钻石,几乎导致市场价格【创建和谐家园】。林汉和老奥本海默联手导演了一吨的钻石被大火“意外”烧毁的闹剧,才勉强将价格拉了回来。玉器的市场虽然同样是暴利行业,但只有华人圈子才把玉当宝,其消费市场更是狭窄。更多的时候,林汉只是将钻石和宝玉当贿赂官员的钞票用,也是借此变相地“省钱”。
而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德国要重启战争机器,那里根本就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在汉娜看来,林汉在中国和亚洲的布局,和德国关系不大,完全是他自己个人的“私活”。林汉费了好大的劲才说服汉娜,告诉她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布局,一样可以为德国带来巨大的好处,所有的投资投入,都会很快得到回报。
钱钱钱,无论是援共还是在东南亚建国,做什么都离不开钱。除了针对奉天银行的抢劫外,林汉甚至还把主意打到了其他地方。
此次奉天之行,除了针对奉天银行的打劫计划外,林汉还要杀一个人,这人就是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九·一八”事变前,负责关外事务的张作相回锦州为父治丧,把吉林军政大权交其参谋长熙洽代行,而熙洽早已和日本人暗中勾结,更于二十一日率部投日。
对于九一八前缺钙严重的张少帅,林汉还抱有一丝希望,而对熙洽这个败类,林汉决定在他对东北抗战造成更大的破坏之前,提前将其终结。
在刺杀常凯申成功后,现在林汉对刺杀历史“名人”,已经有些上瘾了。
第31章 江山如此多娇
九月的东北平原就象一副金色的画卷,到处充满着丰收的气息。从飞机上往下看,辽阔的原野上,起伏的稻浪向北一直延伸到天边尽头。这里的黑土地是地球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抓一把土,用力一挤,都能捏出油来。
从天上俯看地面时,望着被金色的丰收掩盖的黑土地,林汉突然忆起了苏东坡的那句名词: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而后又想起了主席的那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最后,他自己就自己面临的情况,也编了狗屁不通的一句:“江山如此多娇,乌龟王八竞伸咸猪手”。
今天是九月十号,如果不是自己插手,再过八天,也就是九月十八号,东洋的那个倭人小国,也要对这片大好河山伸手。即使他现在插了手,也依然无力斩断东边和西边一起伸过来的咸猪手——远在天边的德国佬,现在也开始在打东北奉天银行里黄金的坏主意了。
汉娜和小胡子打奉天银行里黄金的主意,完全是因为汉娜从林汉身上得到了情报:在穿越前,林汉看过的不少本穿越民国的穿越小说,那些没节操的作者,为了省脑筋总是抄袭历史,坐视九一八发生,看着东北沦陷,然后这些家伙趁着这个时机去奉天银行搬金子发国难财。
当然,为了抄袭历史,这些家伙经常编出,主角种田十年二十年,1939年坦克飞机都大批量出口欧洲赚外汇了,居然还让日本人打进占了半个中国的笑话故事。
穿越后,林汉和汉娜融为一体的那段时间,他的人生阅历,他阅读过的东西,全被汉娜一点不漏地【创建和谐家园】过去了。然后知道了历史的汉娜和小胡子,就象那些书里的穿越者一般,打起了东北奉天银行里那八万根金条的主意。
林汉可以无视德国人的死活,看着他们发疯挑战全世界,并顺势推一把,借他们之手将帝国主义国家的血流干。但汉娜和小胡子一样也不是省油的灯,东北这块肥肉,日本人要吃下去,德国人吃不到却也想趁机揩点油。
林汉虽然愤怒二人这种落井下石的行为,但有求于人的他却也无能为力。他在北平针对张学良的刺杀,是超出计划外的私自行动,只希望那三发炮弹能唤起张少帅的一点骨气,用心地在沈阳抵抗十天半个月,那样东北军也有机会将奉天银行里的财富转移出来,这样汉娜和日本人都只能干瞪眼。林汉虽然【创建和谐家园】糜烂,但这点民族主义情怀还是很坚持的。
林汉心事重重一路飞至奉天,待飞机开始着陆时,林汉险些从座位上站起来,因为他感觉到了汉娜的存在。
“她,她怎么来了?也对,好歹也是四十吨黄金,这个贪婪的女人……”
汉娜的出现,出乎意料却并不意外,林汉在心里骂娘的同时,第一次生出了想“操”这个女人,错,操这条船出气的念头。
待私人客机在奉天机场的跑道上停下的时候,一辆轿车很快驶了过来,在车的后座上,林汉看到了久违的汉娜。她身着暗灰色的男式西装,留着及肩的短发,那张“神性”化的完美面孔和剪裁得体的男式西装配合在一起,那股英姿飒爽的气质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林汉和汉娜“一体”多时,并没有被她的气质镇住,如果林汉是切换成属于人类“幻想”具现完美的那张男性面孔,一样也可以达到和她相当的水平。
无论是林汉还是汉娜,两人“神性”化的面孔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又以林汉为甚。在日德兰海分离时,林汉当时的外貌形象和他本人的模样一模一样。但当萨菲罗斯号建成后,林汉和船融为一体到处“跳大神”后,他就多出了一张象汉娜一般的神性化面孔,那张面孔是信徒们幻想综合化的产物,不但皮肤的颜色变了,就连外表和他原来的模样都只余下两三成地相像,在离开法国时,当时林汉的神性化形象,已是不折不扣的白种人:白皮肤,头发变成棕褐色,鼻梁也高高地挺起。林汉心里并不喜欢那张脸,虽然用他来诱惑法国【创建和谐家园】和圣女时是无往不利。
这一情况直到到达新加坡才有所改变,林汉在华人圈里“跳大神”时,来自华人的信仰之力,将他的形象从白人向黄种人这边拉回了一步。
所以当林汉走下飞机,以神性化的形象出现在接机的人面前时,他的外表是中西结合的混血儿模样。
开车迎机的人,很恭敬地将林汉迎上了车,而他和司机的身份更是让林汉一惊。
开车的年青司机,脸上有着一道吓人的伤疤,林汉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身份:奥托·斯科尔兹内,德国特种部队的创建者,被盟军称为“欧洲最危险的男人”。熟悉历史的汉娜早早地使用手段将他提前拉进了纳粹党的党卫军,为了挣取更多的战争军费,自从和小胡子接上头后,小胡子在汉娜的建议下,就花大力气在党卫军中挑选精锐组建“特种部队”,斯科尔兹内这么有名的人物,汉娜怎么可能放过他。
坐在副驾座的那年青人,林汉也认出了他。他的身份更是吓人,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是未来盖世太堡中地位仅次于希姆莱的二号人物。
因为汉娜的出现,希特勒早早地就将此二人收入麾下加以重用。而曾和汉娜一体的林汉更知道,这两人也是汉娜的目标,她利用自己“神明”的身份,更是将这两人轻松地拉入萨菲罗斯教中,成为她组建的私人卫队“护教圣骑士团”的一员。
如今的小胡子在德国虽然名气不小,但毕竟还只是一个在野党的领袖,能做的事只是“打打嘴炮”进行演讲,离他整合德国与奥地利,建立大德意志的不朽功绩还远得很。相比之下,汉娜与林汉“这一位”神明,却是实打实地“神迹”存在,小胡子虽然不想萨菲罗斯教对党卫军有太过多的渗透,但现在的他还远没有几年后堪比神明的声望,汉娜没使用多少手段就拉得党卫军中的许多成员拉成了自己的狂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