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水泥厂的扩大,4000吨的水泥,才足够支持他的计划的进行。杨元钊点头,同意了李明生的报告,让他接下来,开始筹建这个,顺带的,把混凝土的事情,交给了李明生。
李明生最近,在杨元钊的指点下,看了一部分有关水泥,混凝土的一些资料。在杨元钊提点和这个时代混凝土的特点之上,对于钢筋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有了一点心得,稍稍一想之下,对杨元钊说道:“老板。你的这个计划有问题!”
杨元钊一个激灵,盯着李明生,急切的问道:“有什么问题?”
“太浪费了!”李明生平静的说道。
“浪费?”
“既然是道路,最大的指标,不是它的承重能力,要知道水泥本身的强度就不低。建设楼房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他的承重能力,这个水泥路是基于路基之下,除非有力量一次性的让他断裂,否则,考虑的就是抗折能力,这个能力,并不是以水泥的厚度为标准,也就是说,厚的水泥,跟薄的水泥,抗折能力差别不大,反倒是水泥跟沙子,石子之间的配比更重要!”
“你的意思是?”杨元钊疑惑的问道。
“减少水泥路面的厚度,从你之前定的60公分,直接减少25公分左右,一些比较特殊的路段,可以略微的增加厚度,这需要实地的去考察!”李明生肯定的说道。
杨元钊不是专业人士,李明生的专业未必靠谱,却比他这么一个外门汉强,不知道怎么的,在李明生说的道路,让他突然的想到了后世的村村通,仔细回忆一下,似乎也就是20公分样子,最关键的是,似乎听人提过一次四级公路标准,平均时速在20公里每小时左右,可以通行2000辆,小汽车或者客车,一些比较好的村村通的道路,基本上达到了这个标准。
这样的标准,在后世,当然是村级公路,甚至一些强大的村镇,直接的兴建省道和国道,最次也是市道,放在这个时代,恐怕一般的大货车,都未必有后世的客车拉得多,60公分厚度确实浪费,反倒是李明生说的比较合理,厚度减少了,等于是整个工作量减少了,水泥路可以更快的竣工通车,为包头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明生,我知道了,我会对这些做出一定的修改,那么混凝土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没问题!”李明生自信的说道,来到包头,见识了新的水泥机器,甚至在杨元钊的指点之下,阅读了一些关于水泥方面的文献,可以说,就水泥这个领域,他自认比较的强,无论是以前的工友,还是其他的一些外国专家,自认都能够过几招,公路用混凝土,在所有混凝土之中,属于是最简单,原料一般只有3种,深入了解三种原料的情况,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结果,不考虑承重性,只是考虑一下配比和混合程度的问题,几乎在几个小时的时间,李明生就能够做出十几个相对比较出色的配方,从水泥厂之中,拿出原料,在实验是里面,做了一个实验,三五天的时间,就可以得到结果,这占用他的时间并不多,在做完了实验,等待结果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做水泥厂的扩建计划了。
杨元钊认可了他的扩建计划的,会给他提供足够多的设备,最大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还是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解决不了,再多的设备,再强的投入,也没用。前一个月,在他的关注之下,从各大炼焦厂,钢铁厂,冶炼厂招募而来的工人,基本上都被他塞在了煅烧车间,目前还在学习阶段,可要推行这个计划,必须让他们逐步的上手,李明生做出调整,把熟练的工人撤下,作为未来班组长来培养,然后带着这些新加入的工人,还有培训了快2个月,还稍稍差一点的工人,开始强化实习。
工人能力不够,甚至还会犯一些错误,这让水泥厂的生产,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日产水泥的数量,从峰值的超过2700桶,逐步的下降到2200桶,一天足足少了500桶,废品率开始增多,这些都代表者生产成本提升。
变化反馈到刘澍那里,刘澍略微的有些吃惊,水泥厂几乎是杨元钊的一言堂,他考虑了一下,还是把这个问题反馈到了杨元钊这里,杨元钊看了一下报表,特别是工人的出勤情况,就知道一切了,很显然的,李明生在为扩建做准备,不但是煅烧车间,其他的两个车间,也都抽调了精锐的力量,进行扩张之前的准备,但是因为其他的两个车间,技术水平和难度,远不能跟煅烧车间相比,磕磕碰碰的,还是完成了任务,在煅烧车间,却比较的明显,稍稍的调整,技术水平和默契程度下降之后,成功率和生产规模顿时大受影响了。
知道了李明生的目的,明白了扩张已经势在必行了,杨元钊随口的搪塞了刘澍,只是说这是正常情况。
好在,这样的降低,到了2200桶的时候,开始平稳,又以比较缓慢的速度,比如每天多几桶,或者是几十桶的数字上升,这多多少少让刘澍放心,或许真的跟杨元钊所说的,这只是一个个例,之后就会好了。
差不多一周的时间,钱虎都在跟着杨元钊,学习水泥路的修建,第一天,就有一个好消息,原来设计是7米的宽幅,被扩大到了7.5米左右,宽了差不多半米,但是厚度却明显降低了,平均厚度,不会超过25公分,一些比较薄的地方,甚至只有20公分,这可让钱虎喜出望外,水泥路这玩意,就是一个计量的活,厚度的减少,差不多比之前的一半还少,这等于说,工作量一下子减少了一半。
经过了几天的时间认识和掌握,钱虎等人,对于修路方面,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钱虎的施工队也全员上场,开始做修路前的准备工作,包头周围,大多数比较平整,偶尔会有一两个小河,在水泥作用之下,应该很容易解决。
实地的测量了一下,把一些比较宽的河沟给专门列出来,这一条路的基本形式,已经计划下来了,整个道路修筑,也进入到实质的阶段。
各种修路用的铁板,在一体机帮助之下,已经到位了,被熟练的工人们,从院子之中,拉倒了工地之上,众多工人已经开始平整土地,由于没有压路机,只能够用拖拉机来这么做,拖拉机来回的推了几次,不停的把一些凸凹不平的地方给填补了,新加入的土壤,也被拖拉机压着,让土地尽可能的平整,可是效率极为的低下,一天的时间,不过是勉强的完成了300米的长度,这还是使用了4台拖拉机的结果。(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压路机
在杨元钊认知中,路基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无外乎挖挖平平的,可是在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之下,当然了拖拉机算是机械,在平整土地上面,有着不小的作用,可在轧路方面,拖拉机的效率太低了,拖拉机当时的履带,考虑的是降低单位面积压强,防止拖拉机会陷入到泥土之中,没想到,成了平整土地的弊端。
在初步完成了平整之后,拖拉机来回几次,只是把浮灰给压结实了,整体的结构,却依然松散,根本就达不到筑路的条件,别说是李明生,就算是钱虎也知道,他不会修路,却会起房子,打地基,地基在挖掘好了沟渠之后,是不能够直接放入砖头的,必须要用石头,一寸寸的打结实的,这玩意他的施工队还有,就拿来用。
打地基用的石头,几个人一组,共同捶打,土地是结实了,可是速度太慢,体力消耗太大了,哪怕是牛二这样的壮汉,连续的工作两个小时一样,也会体力耗尽的。
看来这个问题不解决,短时间修起来50公里长的公路,简直是笑话。
关于筑路机械,杨元钊看得最多的,就是压路机,无论是柏油马路,还是地基,压路机功效都是无法代替的,借助着庞大的重力和平稳的滚子,压路机可以让土地,在很短的时间之中,变得平整,节约很多的时间,这个时代,用人力的话,需要巨大的石头,几个壮汉跑起来的,砸下去,别说是50公里,7.5米宽幅的道路,就算是一公里,也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之前300米。是以三个人脱力为代价。
为了道路的顺利贯通,也为了以后修建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机器跟人工。区别巨大的。
在1908年,在贫瘠中国西北,制作一个压路机,这个难度比较大,杨元钊是发动机工程师。一个筑路机械,最重要的动力问题,他都可以轻松的解决,剩下的,只是结构,要采用哪一种压路机结构,必须设计出合乎使用的结构。
后世的压路机,分成了不少种类,前后都带着轧路滚的是一种,体积特别巨大的是一种。还有救是单滚的,
思前想后,杨元钊知道,暂时,真正的压路机,他无法生产出来,液压,传动,包括是整体结构的强度,这都要不断的设计和实验。他的工作,大部分还是放在对于中国现有的设备的改进方面,特别是未来棉纺织设备,他有不少的想法。需要一点点的来设计,只能够采用一个取巧的方法。
给他灵感的,正是农村,用来磨面的石磙,石磙在牲口的拉动之下,在一个平板上面不停滚动。可以把麦莉变成面粉,轧路机器,是不是也可以选择这个,把拖拉机跟这个石磙,确切的说,用特种钢材构成钢滚,在不考虑效率的情况之下,完全可以用拖拽的方法。
动力方面,拖拉机就是,巨大的马力,在泥泞和不堪的田间,都可以轻松运转,更何况在比较平整路面之上,只是这个后面的铁滚,为了让它达到更好的效果,会添加一些比较沉重的金属,比如说钨,锇,铂,当然了后两者价格太高,更多的是前者,还有一部分铅。
重金属的造价,会让压路机的价格上升,这样的重金属,都是杨元钊在一体机之中提炼出来的,添加进去及好了,外层直接采用了强度大的合成钢,一次性成型的压路机,长宽高都没有超过4米,但是重量却极为的惊人,达到了11吨之多,拖拉机要想拉起来,也需要全部马力。
巨大的重力,平整的滚子,会让轧路工作从繁重的人力变成了机械的推动。
钱虎照理等在了院落之中,这几天,在杨元钊的命令之下,他们停工了,只是做一下基础的测量,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平整土地的方法之前,他们暂时先停着。
“来几个人,帮我一下!”杨元钊突然推开房门出来,吓了钱虎一大跳,钱虎叫来接人,走进了那个神秘的仓库之中,宽大的仓库之中,有一个巨大空心钢管。
说是空心,其实不是那么的精确,有15公分厚度,里面的空间非常的大,两侧,也有巨大螺旋,最关键的是,中央,有一个粗大的滚轴。
诸多没见过,钱虎还是老老实实按照杨元钊的吩咐,组装这个巨大轱辘。
这也是杨元钊的无奈,他是可以直接一次性的拿出来,可是这么大的一个造物,最少中国是生产不了的,还不如拿出零件组装,稍稍的设计一下,让零件都可以卡入到圆滚之中,跟直接一次性成型,又有什么区别。
地上摆的,除了空心外壳之外,就一堆奇形怪状的黑色金属,重量极大,一个几米长,碗口粗细钢条,差不多就有几百公斤,他们借助着葫芦吊,花费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把这个钢滚给组装完成了,庞大的体积,霸气的外表,最关键的是重量,钱虎他们没能力直接称量这个钢滚的重量,刚刚通过他们,调入到钢滚中的重量,怕不是有10吨了吧。对于几百公斤甚至是一吨都可以称之为难以想象重量他来说,这玩意太重了。
钱虎也有些明白,杨元钊弄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很显然,就是为了轧路的,杨元钊不满意于他们施工的进度,所以就弄出来这个东西。
杨元钊很神奇,这是钱虎心中唯一的想法,似乎再多的困难,再多的难关,他都可以轻松的解决。
“找个拖拉机来!”
“是,老大!”钱虎领命出去,不多时,突突突的声音传来,一辆拖拉机进入院子,杨元钊特别打开了仓库另外一扇大门,让高大的拖拉机,进入到了仓库之中。
拿着准备好的零件和工具,在拖拉机上面,固定了一个挂钩,然后用钢筋跟钢滚相连。当完美结合的时候,杨元钊一挥手,说道:“走,拉出去试试!”
压路机经典的模式。应该是把钢滚放在前方,借助着推动力,让压路机平稳运行,保证轧路的效率,但是那对于传送和整体的设计非常的高。最少,不是现在的杨元钊能够解决的,暂时放在拖拉机的后面,在前面以拖拉机的动力,无法推着它前进,放在后面,用钢条固定了之后,可以对路基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而且速度比较快。
这个相对较快,只是相对于人力。跟后世压路机的速度相比,不知道慢了多少,后世不但压路机威力强大,设计也极为的精细,几乎考虑到了每一个步骤。
这点上,杨元钊暂时是没办法做到的,能够制作出这么一个钢滚,已经是绞尽脑汁的结果了。
沉重的钢滚,要拉起它,并不容易。拖拉机的发动机传来了轰鸣声,甚至黑烟阵阵,轰了差不多半天,钢滚终于缓缓的被拖动了起来。钢滚跟着拖拉机缓慢的移动,这个仓库也好,外面的土地也好,只是之前随意找到的,简单的做出了一些处理,平整了土地。甚至没有用水泥,所以,面对着十几吨重的强大钢滚,本是平整的结实的地面,都被压下了深深痕迹,压过之后的路面,细密平整,比用人工,不知道强大了多少。
轧路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用这个机器,他的速度,就代表着一天的效率,甚至连重复第二遍都不用。
包头的民众,见惯了拖拉机了,拖拉机的开行,不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一次却不一样,拖拉机冒着黑烟,似乎晃晃悠悠的拉动着后面的巨大物体,似乎非常疲惫的样子。
拖拉机到底有多强,这些人知道,在耕地和收割的时候,一辆拖拉机,恐怕比百十个人都有用,甚至连拉货,拖拉机也无愧于强横,可想而知,这个钢滚的强悍。
大家怪物一样的看着钢滚缓缓前进,每秒钟能不能走3米都成问题,当聪明的把目光投向了拖拉机的身后的时候,几个聪明的几乎在瞬间,就明白这个拖拉机的功效了。
原来平整的土地,被拖拉机压出了一个4米宽,且塌陷下去15公分左右沟,钢滚走过,所有的土层,碎石,沙子,都被压成了细密的结构,平整的如同镜面一样。
“这还是土路么!”一个路人蹲下来,用手中的棍子捅了捅细密的土路,包头的土路,没有经过专门的铺设,最开始是走的人多了,后来为了防止下雨,又有人丢了碎石,沙子,又经过了人走车压,慢慢的形成的道路,也算是路况条件比较好的了,可是下雨起来依然泥泞,偶尔雨太大了,还会出现坑坑洼洼的,现在,一切都没有了,只剩下平整细密的结构。
杨元钊很清楚,这种借助着重力压制而成的结构,会在时间的推移之下变得破损,雨水是对他最大侵袭,只有沥青路和水泥路,才能够避免这种情况,表面不透水,下面又相对比较坚实,这才是路况好根本。
庞大的钢铁,轰鸣的,有些吃力的拖拉机,是一个巨大的光环,吸引着所有的人,本身就对修路有些兴趣,再加上这个路又是包头的路,在修路的现场,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围观。
是众人瞩目的焦点,钱虎干的更加起劲了,之前已经挖好和平整好的路基上面,钢滚来来【创建和谐家园】两次,把路基压实了,又用了三合土填入,进一步的压实了之后,路基算是基本完成了,速度上,比第一天的时候,快了几倍,一天的时间,最少完成20公里的路基,这样看来,利用这个压路机,最多3天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整个路基施工。
杨元钊过来检查了几次,并且让最熟悉水泥路李明生做出判断,这些路基非常好,可以承受水泥,甚至是水泥路之上车辆的巨大压力。
水泥的事情,经过了20多种不同配比配方,暂时的出来一个比较合适的混凝土配方,李明生把配方交给了钱虎,钱虎立刻开始了紧张的施工。
大量的铁板,把一个7米宽的路基,围得满满的,其中还放了一层钢筋,这不是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这是有利于增加强度,或者说固定水泥的高度,这个工作对于做过现浇房顶的众人而言,效率也相对高, 300多个劳力,花费了三天多时间,才完成了3000米。
3000米,足够修筑一段时间了,搅拌机开始轰鸣,从水泥厂之中,直接拉出来的水泥,跟谁,沙,石子之类的混合在一起,按照李明生设计出来的比例,当一次搅拌机混合好了料,推土机在等待着,把一车车混凝土,给放入到了不同的位置,当铁板之中填充满了各种的水泥之后,众多工人走上水泥路面,开始负责路面凭证,用巨大的泥模,在水泥路上面,不停的来回抹着,让水泥路更加的平整。
加起来足足有50公里的水泥路,已经布局好了,在不停的修筑之下,投入了必要的人力,特别是一些大型机器的使用,推土机,压路机,让这个水泥路的进度不断的增加。更加让人满意的是,钱虎使用的人员,也在不断的增加的,从最开始的300多人,到后来,50辆各种车辆,1800多的人员,修筑的速度明显加快,所以人员提升的这么快,原因就在于,水泥路相对于普通的建筑,更加没有技术含量,在编织好了钢网的地方,只要填充水泥,然后用木制的泥模,扫平就可以了,这样只要一个人,稍稍熟练一下就可以做。
大量的人员和机械,极大的加快了整体的进度,整个公路的修筑速度,也明显的加快,不到30天的时间,整个公路已经修筑的七七八八了,前面,最先修筑的部分,从包头到水泥厂的水泥路,一共就十几公里的样子,已经基本完成了,铁板还没有撤去,准备等到15天之后,再整体撤去,但是上面,可以走动和通行车辆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贯通仪式
这一条水泥路的修建,是这段时间,包头最热门的事情,水泥厂引起的轰动,早已经过去了,就是工人正常的上班和下班,一千多人,看起来很多,洒在这一片,不怎么起眼,大家关注一段时间,就习以为常的。
水泥不同于生活之中的必需品,对于大部分老百姓而言,还是陌生的,买不起的,水泥厂的水泥,大部分都被杨元钊拿来修路了,减少了一半的厚度,一公里的水泥使用减少到了500公斤左右,这样,50公里,差不多就是水泥厂十来天的生产量。筑路之余的少部分是销售到地主家里,钱虎被弄来修路,包头,甚至附近,还有不少泥瓦匠,他们不懂得使用水泥,可是水泥使用简单,最多让钱虎他们派人指点指点就好了,包头这段时间,很是多了不少的建筑,有两层的,有三层的,跟钱虎的房子几乎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看起来,倒是一个别样的风景。
从水泥厂到包头,最早铺设的路段,上方挡板,已经全部去掉了,铁模子还没有摘掉,为的就是让他更加的坚固耐用,凝结的更好,靠近包头这一边,有施工队在随时的监控着,已经干了的水泥,还是有人上去试试,对此,施工队的人,既不鼓励,也不反对。
水泥凝结,说是要半个多月的时间,四五天之后,水泥已经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了,这点他们是有亲身经历,为钱虎盖房子,现浇的房顶,就是几天之后,就又开始盖第二层了,当时还大惊小怪,在杨元钊命令之下,勉强上去,也不敢下脚。轻举轻放的,后来到第三层的时候,就大胆很多了,水泥是用来使用。只要过去了最初的几天。不刻意的用重物来敲击,走几个人,是没问题的。
到水泥路铺好五天之后,监控的人员就少了,也没那么的严密了。刚开始。只是一些胆大小孩,跑到水泥路上玩,小孩子总喜欢凑热闹,越是不让的,越心痒,小孩子在上面疯跑,兴奋的大叫。接下来,一些好奇民众们也凑过来,亲自的体验水泥路的平整坚固,见多识广的老掌柜。也忍不住赞叹这个路面平整,闻所未闻。
从包头到水泥厂的水泥路,已经彻底的贯通了,都经过了15天以上的凝结,完全可以小规模的通行了,为了鼓舞士气,也为了接下来的目的,杨元钊广邀宾客,举办了一次盛大的通行仪式。
这一天,包垦公司的全部股东。都盛装出席,连杨悦也放下了研究,出席了现场,杨元钊最近对杨悦研究不怎么了解。简单的问了几句进度。果然,过去的几个月之中,杨悦也没有闲着,主要做的就是冬小麦的研究,在施肥,灌溉上面。根据之前学校学的知识,做了一些实验,特别是种子的挑选和培育,还有化肥的使用,取得了不错的收获,保守估计,小麦种植,肯定会比以前有巨大的提升。
粮食问题,是重中之重,未来发展工业区,如果粮食问题无法保证,机器再好,工人再多,也会变成一盘散沙。杨元钊也简单的告诉杨悦,哈比已经去了美国了,他会在美国停留一段时间,争取把杨悦的一些同学,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农学家,邀请的中国来。
同学,杨悦的眼神有些飘忽,似乎思考着什么,然后幽幽的说道:“我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农场主出身,去学习也是为了回家继承家业,有可能的话,说不定这几个人有可能!”
杨悦说完,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堆英文的名字,包括了同学的姓名,简单的住址,还有其他的一些条件,美国的农业一向发达,农场主跟中国的农民不一样,起码也是地主,甚至是大地主,只是杨悦的同学家里,就有几个数万英亩,甚至数十万英亩的,这样的人,别说是远渡重洋了,恐怕离开家乡都不太可能。
这个时代的中国,是毫无吸引力的,或许看在钱的份上,能够招募一两个,能不能达到一体机的标准,真的不好说,说不定,在这一张纸里面就能够找到那两个高级研究员,完成一体机上的日常任务。
旁边的尉明,一句话的都没有说,看着眼前的公路,真的是直接建成的,速度还这么快,只有十几公里,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100里地,这个建设速度太快了,还不到30多天时间,已经快要全线贯通了,最关键的是质量的,不用怎么看,就知道,绝对不普通。
这一条公路,已经成为包头最瞩目的,甚至连一些商会的大掌柜们,也都时不时的过来看看,平整,跟石头一样的坚固,最重要的是一个整体,前几天,刚下过一场大雨,平常的路,要么积水,要么洼陷,这里却平整异常,下大雨的时候,路面上是有一些积水,却不多,当雨停了,两侧的排水沟,把水迅速排开,车辆和行人,可以在其中的的正常的行走,这是之前,绝对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人群之中传来了一阵的骚动,不知道什么时候,侯金盛也过来了,从上一次见过侯金盛一次之后,杨元钊几乎没有见过他,他仿佛是一个宅男一样,深居浅出,毫无存在感。
请柬是刘澍负责的,几乎把包头的士绅名流,都给发了一遍,其中当然包括大名鼎鼎的侯家,不过这个发请帖,只是礼节性,该来的都来了,一些不来的,也照例不来,谁也没想到,侯金盛居然会来。
跟几个相熟的闲聊几句,侯金盛就直接走到了杨元钊的面前,笑着道:“杨少爷,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把水泥生产出来了,还修了这么一条路,看起来很不错!”
“侯老爷谬赞了,比起侯老爷架桥修路,我差的远了!”
杨元钊却不是恭维,从上一次遇到 侯金盛之后,他让刘澍帮忙调查了一番,侯家是典型的士绅家族,应该是从乾隆年间开始,当时只是地主侯家,出了一个进士,虽然官位不高,最高只是做到了五品,却直接把侯家从一个普通的士绅,带到了官宦家族,然后绵延百年,侯家开始开枝散叶,五六品官员层出不穷,甚至在侯金盛祖父一辈,出了一任的山西布政司,算是坐稳了山西名门的位置,包头的侯家,只是侯家的一支,而侯金盛自己是举人出身,家大业大,切名声不错,包头附近的架桥修路的事情,三四成都是他们侯家做的。
不知道侯金盛的目的,简单的恭维几句之后,吉时已到,杨元钊吩咐开始庆祝,舞狮舞龙队动起来了,十万响的爆竹也响起来了,一通热闹之后,杨元钊走上了前面,对众人说道:“感谢大家都来参加这个贯通仪式,这个水泥路的好处,大家都看在眼里,为了更好的表现它的用途,我们做一下试验!”
“试验!”有人明白,有人不明白,杨元钊早就准备好了,一挥手,自然有人上前,这是两辆马拉双轮车,一个车是空车,另外一个是重车,装上了两桶水泥,正好运到包头去,这基本上也是双轮马车的极限了,再重不是不行,马车要承受不了。
杨元钊的修路,是在原有的道路的一侧修的,没有占据原有的道路,这也是为了未来扩建做出准备,这个时候,老路还没有处理,正好做这个实验。
在场的人,不是包垦公司的股东,就是包头著名的士绅,要么就是一些店铺之中的大掌柜,这些人都是极为精明的,一看两辆马车,就知道到底要做什么试验了。
杨元钊既然是试验,当然要公正,几个人甚至去看了一下马车,看是不是一模一样的,还有水泥,有人也还把水泥桶拿起来,居然想要试试看,这些水泥桶是不是空。
好在杨元钊没打算作假,也不需要作假,水泥路的优秀,在后世的村村通之中,已经显现出来了,这个时代,还没有拉上百来吨的载重卡车,马车哪怕再能拉,又能够拉多少。
几个人不好意思的下来,略带尴尬的说道:“车没问题!”
“那就跑吧!”
伴随着杨元钊的一声令下,两个包头人都很熟悉的【创建和谐家园】傅,开始策马扬鞭,空车起步的速度稍稍快了一点,第一个冲出去,重车慢了一步。
杨元钊却不担心,胸有成竹的看着马车前行,果然,起步慢的重车,在稳定了速度之后,在光滑平整的水泥路上,速度越来越快,速度一丝一毫都没有减弱,反倒是另外一边,包头的路,虽然不是纯粹的土路,也修的较为平整,几天前的大雨,对它着实有些影响,一些稍稍坑坑洼洼的地方,还有一些水坑,绝对影响了速度,多亏了驾车的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换成一般人,早就歪倒一边了。
不过饶是这样,马车的速度也开始降低下去了,在平整路面,稍稍还能快一点,水坑和泥泞,几乎提不起来,反倒是另外一个在水泥路上行驶的马车,越来越快,在超过了空车之后,一骑绝尘。(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费公路
现场的都是明眼人,只是一个开头,就知道了结果了,杨元钊把一切看在眼里,十几公里的距离,出结果不过是半小时而已,早有准备的他,也没有等在这里,直接用马车把人拉上,这个时候,不会脑残的走土路,坐的也不是传统的两轮马车,那玩意,不适合坐,他选择的是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的结构,比两轮的复杂,好在老师傅还能做出来的,主轴和一些特殊部件,直接走到一体机,用的是合金钢,这不,为了迎接这一次,一共做了10辆,每辆都很宽敞,一辆四五个人,现场的人也尽数能够装下。
把所有人都请上了四轮马车,侯金盛是杨元钊亲自去请,在上车之前,侯金盛看着四轮马车,又看着杨元钊,竖起大拇指说道:“后生可为!”
这已经是侯金盛第二次这么说了,杨元钊若有所思,张罗着所有人都上了车,在马车师傅扬鞭之中,四轮马车缓缓的行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