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壮汉名叫牛二,脑子不怎么够用,却是一个强壮如牛的家伙,当小工,可是一把好手,别人一次搬10块砖,他一个人,搬20块都没问题。
“牛二,大家都认识吧!”
“认识。认识!”底下人起哄的说道。
“他手里拿的家伙,大家要不要验证一下!”杨元钊指着牛二手中的铁锤,平静的说道。
众地主推手说道:“不用不用!”
牛二是谁,包头有名的缺心眼,憨厚老实,有一说一,老包头谁都知道,如果能让牛二配合作假,也真的是牛的没边了。
“牛二,到二楼去,对着那边的走廊,给我砸!”
大家正在好奇,杨元钊到底让牛二做什么,杨元钊却下了这么一个命令,钱虎愣了一下,看着牛二一挥铁锤,就要上去,连忙拦住说道:“牛二等等!”
扭过头来,可怜兮兮的对着杨元钊道:“老大,不用这么狠吧,砸坏了怎么办!”
“砸坏了算我的!”杨元钊一挥手,道:“牛二,去!”
牛二憨厚的一笑,挥舞着巨大的铁锤,迈步上去,钱虎也算比较壮的,跟牛二比起来,差远了,一个橛子,把他撅到一边,然后上了二楼。
钱虎哭丧着脸,被周围一通取笑,可是大家的注意力还在牛二的身上,之间牛二站在二楼之上,对着那个走廊的一角,用力的挥舞起铁锤,肌肉在不停的跳动,铁锤跟楼板,猛烈的撞击到一起,钱虎脸色沮丧,用手遮住眼睛,不敢去看。
乒的一声巨响,哪怕有准备的众人,也吓了一跳,所有人的眼睛都落到了砸的地方,在众人想来,这么大的铁锤,以钱虎的力量,就算是砸不出个大洞,总能够砸出来个小的吧。
杨元钊却稳坐【创建和谐家园】,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他非常清楚,这个水泥的标号,也不低了,李明生加入铁矿石,进行了几十种尝试之后,最终生产出的水泥,粘合度非常高,强度也大,比不上真正的钢铁,却也比石头要强一点,最关键的是,他厚啊,为了保证安全,楼板的厚度,最少也是40公分,钢筋更是跟拇指一样的粗细,哪怕混合的比例不高,达不到最佳钢筋混凝土的标准,也不是一个人用铁锤能够对付的。
果然,在铁锤落地的地方,只有一个小坑,甚至连裂纹和破损都没有。
“哗!”现场一片哗然,特别是那个质疑陈地主,他几乎三步并着两步的上楼,仔细的查看水泥周边情况。楼下的钱虎,终于敢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兴奋的大叫起来:“没事,房子没事!”
没等他高兴多久,杨元钊就冷冷的说道:“牛二,继续砸!”
“还砸啊!“钱虎不由哭丧这点,可怎么办呢,老大发命令了,他哪怕再不愿意,又怎么拦得住牛二,陈地主没下来,站在旁边稍稍远一点的地方,还有两三个感兴趣的地主,也站在那里,饶有兴趣的看着牛二的动作。
牛二是个壮汉,却不是铁打的,用铁锤砸楼板,又是40公分,高标号和粗钢筋的现浇楼板,这么的噼里啪啦的一通乱砸,最终,只是把那个坑给扩大了,当砸到三四公分的时候,坑终于破损了,碎水泥出来了,可是接下来,就没有多少进度了,因为,碰到了钢筋。、
钢筋混凝土的威力,在这里尽显无疑,堪比整块的岩石的楼板,牛二几乎噼里啪啦的砸了半个小时,不过是把一个小边角给砸下来了,剩下的纹丝不动。
牛二累的再也抬不起胳膊了,半小时连续挥舞着铁锤,钢铁与坚固岩石的对抗,铁锤上都坑坑洼洼,更别说他,双手虎口被震裂,血顺着胳膊直流的,牛二是憨,但却不是笨蛋,连续打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他也收起来铁锤,放在旁边了。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围过来,刚刚牛二用了多少力量,打的有多狠,所有人都知道,可是这么打的一通之下,最终的结果却是一个不到10公分的小坑,别说是整个楼板了,就算是这一小块地方都没有任何的影响的,这足以让所有人动容,特别是刚刚质疑的最厉害的陈地主,他心中就在盘算着,这么坚固的房间,而且一起就是三层,似乎盖起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钱虎的嘴笑的合不拢,房子结构的坚固,绝对在他的想象之上,这一切还是不花钱,等于白捡的一样,嘿嘿的傻笑之中,几个地主围住了他,特别是那个陈地主,直接说道:“钱虎,给我起一栋房子吧,价钱随便开,只要跟这一间一样就好了!”
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给我盖一间,给我盖一间,一堆人围着说个不停,钱虎笑起来的嘴巴,再也没有闭上,杨元钊却在热闹之中,悄然的离去了,水泥销路,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打开了,暂时先保证包头,剩下储存起来,为未来的工业区兴建,奠定基础,让钱虎练练手也好。(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 修路
钱虎的房子附近,不断有人大声的说话,似乎是在争夺着什么,夕阳已经落下,把头的夕阳,看起来极为的漂亮,总让人流连忘返,杨元钊很喜欢这个夕阳,每每闲暇的时候,都会坐在房顶之上看夕阳。
钱虎的房子,在杨元钊的眼里,远远称不上美轮美奂,只不过是水泥材料最简单的一次应用,厚实,保暖,整洁,这是它的小院的设计理念,或许未来,对于水泥应用,会翻出花来,可是这种房子依然是最简单,最容易建造的,村子里面,任何一个施工队,拉出来一堆人,就可以建造,甚至不需要设计图纸,不考虑什么力学构造和力量平衡的问题,只是一个材料好,然后门头来盖就是了。
或许,过不了几个月,在包头这个看起来灰突突地方,会出现一排整洁而明亮三层小洋楼,这个说不定,会成为包头一个新的名片。
大寒的几乎是一路小跑的前来,气喘吁吁的递给杨元钊一封电报,杨元钊皱了一下眉头,还是接过来电报,看完了之后,眉头几乎都皱起了一个川字。
电报是哈比从德国柏林发过来的,也算是一个报喜吧,他的电报,可不像杨元钊发的电报那么的节省,德国人的严谨,尽可能的用完善而精确的话语,叙述当前的情况,在电报中,讲了一下目前的进度,其中,说了250个学生的安排情况,基本上会分布在德国比较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具体的名单和学院的安置情况,会在接下来专门报告之中提交。
高等教育,是杨元钊比较看重,他早知道钨是一个大杀器,只要有合适的渠道,把钨提供给军工集团,安排这些学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关键是要学到东西。这就要看他们个人的努力了,这一批学生,算是留学德国的开始,算是一个种子。未来是否能够开花结果,或者说什么时候,那一批开花结果,这都是不确定的事情,这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
除了学生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进口的机器的事情,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需要的机器众多,杨元钊之前在全国走了一圈【创建和谐家园】的,再加上这一次订购的,只能够说是为了工业化打下一个基础而已。
清单上面,有大部分的门类,机器很多,超额的完成了任务。机器设备的完成度在120%以上,基本上达到了全行业,全门类,但是,有一点担心,他还是提了出来,那就是交通问题。
哈比专门提到了,这一次的机器数量巨大,特别是那些低价收购的二手装备,他们都是代表着10年。甚至之前的理念,笨重,耐用,他们或许在欧洲。不算什么,可在中国,糟糕的交通环境,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交通,包头现在,一穷二白。交通更是困难,不是正太线和正在修筑的京张铁路,说不定几百公里之内,都没有任何的铁路,那才真正是穷山恶水了。
按照哈比的预计,德国雇佣的万吨级货轮,会直接的通行到上海,通过德美洋行的关系,转运到小型江船之中,顺着长江,一路到武汉,基本上就是水运,3000吨以上通行能力,让机器设备到了武汉,几乎没有任何的问题的,最多是中间可能会耽误一段日子。
接下来的路就不好走了,平汉铁路黄河铁路桥个大困难,慢一点,通行能力差,满负荷通行是不可能的了,这样,会进一步的延误这些设备抵达包头的时间,可是这些只是一个时间和耐心的问题,接下来到了太原之后,就是真正考验能不能运到的问题了。
大型设备,成套设备的运输,即便到了后世,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一些大型材料,必须用专门的车辆运输,然后在特别规划过的道路之中通行,否则,桥梁接受不了,无法转弯,要出【创建和谐家园】烦,说不定就丢在半路上了。
仅仅一套12万锭轻工业纺织厂的机器,就拥有几千吨的重量,一些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甚至更加的不规则,这对于运输有巨大的考验,化工和重工的机器,保守的估计,装满5艘万吨级货轮,是绝对没问题的,这么大宗的上品,要运倒包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这些远渡重洋,花费了大量金钱和精力,算是奠定中国基础的机器设备,上海的时候,杨元钊和哈比确定的订单,包括了几个门类,从化工到机器加工,轻工业等一系列的机器,每样只有一套,任何一件装备运不来,说不定,就代表着一个行业无法开展,虽然杨元钊可以到现场,把东西【创建和谐家园】下来,这总不是长久之计啊。
交通了,现在制约着包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要不要修路,要怎么修路,这是一个问题,跟铁路不一样,这么多年,伴随着铁路沿线的发展,大部分的中国官员和地主,已经认可了铁路能够赚钱,公路就不一样了,几千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官道和邮路,可是这些都是官府为主导修建,要怎么介入到这个领域,单单依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太可能成功。
杨元钊的气场不是一般的大,大寒大气都不敢吭一声的看着他,看着他严肃的脸,心中直打鼓,这个电报他没看过,不知道是什么,平常平易近人的杨元钊,居然一看这个,就脸色凝重了起来。
好半天之后,杨元钊突然说话了:“去钱虎那里,把钱虎叫过来!”
“是!”大寒一溜烟的跑掉了,钱虎家他认识,刚刚还见过他。
钱虎一个多月了,心情可以说是坐了过山车一般的,忽上忽下,准备当住宅的地皮,被杨元钊没有任何先兆的征用了,用来验证水泥,这种新的东西,又是实验,他不想当试验品,怎么反对都没效果,只好让他来建。好在,水泥拥有着出色的效果,让他放下了心,房子建的不错。没有彻底的完成,已经可以看出来坚固耐用,他一个刚刚有些钱小人物,还有什么别的要求。
要知道的,一层8个房间。一个宽大的客厅作为正堂,然后两边各有两个小房间,一个厨房一个厕所,只是这个就够他不多家人居住了,上面的三层,几乎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加上楼梯,走廊,面积极为的宽敞,别说是一户人家。三户人家都没问题。
关键的是,这一个房子的建设,让众多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钱虎拉起了一个建筑队伍,最大的工程就是水泥厂的建造,只有一些店铺的扩建工作,缝缝补补的,生意不错,赚的不多,除了工资之外。他能够挣到的,也就是几块地皮,包头最有购买力的众多地主们,还在观望。他们跟中国其他地方的地主一样,手里有钱,不舍得花出去,总要比较得失。
三层小楼的建造,一下子征服了众人,特别是二牛挥舞着铁锤的一幕。萦绕在所有人的心中,健壮汉子,挥舞着巨大的铁锤,砸了半个小时,房子一点没坏,只是露出点钢筋,自己反倒是手上了,双手的虎口都崩裂了,这种强度石头也不外如此吧,想到自己的房子,或许能够浑然一体,坚固切美观,这些地主都激动了起来的,纷纷向钱虎发出了邀请。
订单了,只是类似于自己房子的订单,就最少接下来十几个,有商业头脑的钱虎,早就询问了大致的价格,钢材需要一体机,暂时而言,杨元钊顶了国内的最高的价格,水泥则是跟启新洋灰厂一样的,这样,一栋房子的造价,居然只是比青砖的瓦房,高出一倍左右,要知道,这可是能建三层的,就房屋的面积而言,这个房子更经济。
当所有的钢筋柱和铁皮都去掉之后,用石灰跟少量水泥的混浆粉刷内部,外面则用细水泥挂上,整个房子,完全看不到砖头,整齐划一,极为的漂亮,一间屋子有几个大窗户,全套的玻璃窗子,加上木工精心制作的木门,更是吸引了全部的眼球,哪怕是那些住着祖宅的地主,也在衡量着,是不是在包头附近,弄一块地,建上这么一处宅子,漂亮不说,最关键的是住着方便。
订单越接越多,看着银钱似乎要哗哗的向他涌来的时候,钱虎却别杨元钊给提溜过来了,让他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修路。
修路,没错,就是修路,包头的交通情况,实在是太差了,差的有些离谱了,就算是城镇的中央也是坑坑洼洼的,这也难怪,包头是一个小地方,经过了商贸发展,培养起众多百万,甚至是千万的大家族,可包头本身,是留不住财富的。
这个时代的路,大部分是黄土路,一旦下几场雨,当然是坑坑洼洼的,少数有钱的,可以选择青石路,比如太平借助着四大晋商的强横,直接用山上采集青石修路,这样彰显他们的强悍。
青石要特别的去采集,打磨和铺平,这样价格极为高昂,也就是太平和中国少数的地区,其他大部分地方,都是碎石路,或者是沙子路,土路。这些道路,都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即便是最强青石路,也会因为塌方或者是大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会变得坑坑洼洼的,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坑坑洼洼,会逐步的加剧,除非换掉青石,重新的填土,这对于养护的压力会非常的大。
杨元钊现在没办法实现后世的高等级沥青马路,沥青是石油化工衍生物,这个时代,还处于实验室的研究阶段,至于天然沥青,不好意思,这玩意中国不多,就算是石油中国也不多,暂时没办法普及了,倒是水泥厂完成了会后,可以选择水泥路,水泥相对于沥青,价格有些贵,这个时代却可以选择,目前水泥厂所生产的水泥,标号并不算很高,水泥配合钢筋沙子石子,构成的钢筋混凝土,堪比石头,用来修筑道路,当然会非常的坚固平整。
平整和坚固才是杨元钊的关键,他需要用这么一个样板的水泥路,开启一个交通的时代,就如同钱虎盖房子一样,具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空口白牙的来说,都不如实实在在的例子。当交通和运输力达到了一个程度的话,会从侧面推动商业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国人的性格,保守而内敛,但并不代表中国人都是笨蛋,不奔着钱来,不少的地主,都是葛朗台的翻版,扣着每一分的资金,挣着尽可能挣到的所有。
钱虎的脸,再一次的变成苦瓜了,这一次杨元钊的计划非常的大,最少在他看来,这一条路不长,也就是十几公里的样子,从包头镇的中心,一共分了两支,一只延伸到水泥厂,修建的时候,会从水泥厂开始,一路的抵达包头,另外的一路,选择了前往未来的工业园区,20平方公里的土地,需要四纵三横的道路,外面还需要有一个环线,反而是所有修路工作之中,最繁重的,这里面因为四纵三横的关系,总里程加起来差不多有四五十公里的样子。
在后世看来,四五十公里的公路,又不是什么高等级公路,充其量,只能够算是一个村村通,这样的道路,后世一个镇,甚至是一个村都可以推动修建,更别说杨元钊这样的,掌控了巨大资金和资源。
可在钱虎的眼里,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工程,水泥的厚度,必须要达到60公分,七米宽的庞大路面,这几乎是他所能够知道的最宽的道路了。
这么一个难以完成的工程,杨元钊包下了所有的材料和工钱,吃住都是管的,他甚至还能够获得一定量的利润,可是再怎么相比,跟盖房子不能比啊,盖房子短平快,盖好就获得银钱,修路呢,100里的土地,天知道要修到什么时候。
杨元钊的目光之下,钱虎嘴巴张了张,想要说出拒绝的话,最终吐出口的,却是同意,钱虎的一切,基本上都是杨元钊给,他能给,也能够拿走,不就是修路么,跟盖房子一样, 说不定跟着老大,还能够走出一条赚钱的路。(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章 扩建
钱虎勉强的接受了杨元钊的命令,答应带人修着一条路之后,被杨元钊提溜到了之前组装拖拉机和研究钢构的院落里。
这里表面上还是以前的样子,可是钢构房多了几个,有些是钱虎建造的,有些是后来工人建造,围墙也进一步的扩大,占地达到了十几亩的样子,分门别类的有各种各样房间。
这一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类似研究所的地方,之前跟着钱虎,在这里学过电焊,或者是组装过拖拉机的,有基础的人们,没什么事情,就回来到这里,这里会出现比较奇怪的东西。
这些奇怪的东西,都是杨元钊基于后世理念制作,制作的机器,暂时不方便流出去的,会放在这里,供这些工人使用,这栋房子成为一个小型研究中心,专门进行一些新的东西的研究。
走到院落之中,杨元钊随口说道:“你先等等!”说完,推开了一个门进去的。
留下不知所措的钱虎,还有几个曾经学习过电焊的人,杨元钊进入到了研究房间,这个房间,说白了,是一个大的库房,只有杨元钊一个人可以进去,是为一体机做掩护。
关闭房门,进入一体机之中,在图纸设计里,忙乎了半天,杨元钊带着几块铁板出来了,铁板看起来很奇怪,在后世非常常见。
水泥路,已经不多见与城市的道路,城市道路之上,更多的都是沥青的马路,高标号的沥青,加上各种筑路机械,共同构筑了后世的高效率,借助着的机器铲掉和重新修筑,这样更快的完成公路的升级换代。
水泥路,曾经一度成为城市里面靓丽的风景,杨元钊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就见过水泥路,勉强记得一些东西,那就是铺设的水泥板。
水泥路。更多的考虑耐用性,不考虑承重和冲击力,很少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只是合理的调配沙子,这个比例问题。暂时杨元钊没多少的精力,他可以把李明生暂时调过来,加上水泥厂的一些【创建和谐家园】傅,共同研究,到底怎么样的比例,适合水泥路,即便出了问题,也没什么,毕竟,这个时代。公路的效果还很单一,在重型载重卡车没有获得巨大的突破之前,水泥路更多的只用承重几吨的东西就可以了。
当然了重型卡车是一个研究方向,有现在的东西作为基础,杨元钊相信他可以很快的把他们研究出来,到那个时候,这个道路或许就没多大的作用了,但是要想实现,需要到几年之后,伴随着包头的基础进一步的夯实。从国外引进大量的科研人员,高标号的沥青都有可能搞出来,水泥路,就会退到另外的一个领域之中。比如机场跑道,或者是一些高标准的公路,再不是道路的重点了。
钱虎看到杨元钊拿出来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心中一阵阵的嘀咕,这玩意到底是什么,在杨元钊的命令下。几个人把这个铁盒子给堆砌来,却发现,是四四方方的一圈。
钱虎是个聪明的,几乎是眼前一亮,问道:“这个,是保证水泥的凝固么?”
盖了一处房子,钱虎对于水泥,多多少少的有些了解,水泥是好,一旦凝固了之后,跟石头一样,可以牢牢的把砖、钢筋、石头沙子之类的,结合成一个整体,拥有着坚固的表面,完备的应力反映,它要完全彻底的凝固,需要时间,四五天的时间,拥有足够的强度了,可是要想彻底,最少需要的半个月的时间,路面的修筑,用这个铁盒子围着,注入水泥之后,到它彻底的凝固了之后,撤掉这些铁盒子,水泥路就成型了,这可以保证水泥凝结完美。
很简单,不过是搭建铁皮盒子,然后向里面注入水泥,钱虎眉毛一挑,说道:“老大,我知道怎么做了!”
“你知道个什么!”杨元钊冷冷的扫了钱虎一眼,钱虎立马噤若寒蝉,不敢多说一句。
“你们研究一下,这个铁盒子要如何的去编,什么样的流程比较合理,还有施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五六米的时候,必须留出来一道缝,一两公分的样子,不要太大,也不能没有!”杨元钊继续的吩咐道。
热胀冷缩这玩意,跟钱虎他们解释,也解释不清,这玩意,超过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只把该做的,告诉他们去做好了,他只要求结果,不懂任何技术的工人,也能够修建出举世瞩目的大桥,但是有一个前提,设计和计算的人员,必须把一切都安排好。
钱虎等人,在那里继续的研究个不停,他们作为水泥实际的使用者,从水泥的使用出发,商量着这个水泥路要怎么去建。
杨元钊走了一趟水泥厂,从试运行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了,水泥厂基本步入了正规,1500人左右的工人,现在正常上岗的,差不多就有1200人,他们被分成了完整的四个班组,水泥厂基本上完成了四班轮转。两个白班和一个夜班,夜班可以休息一个整天,然后轮换白班,这样更加合理,也更加的有效率。
除了正常上班的1200人,剩下的300人,在紧张的学习之中,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煅烧车间的,按照李明生的话说,这个水泥厂已经初具规模了,生产的速度,也开始慢慢的加快了,从2200桶左右,缓慢的提升,暂时差不多能够达到2600桶的样子了,每天都会有小幅度的增加,不过在几桶和十几桶之间,远没有之前那么的迅猛。
这基本上,已经超过了杨元钊之前在水泥厂设计的生产能力,由此可见,李明生能力是极强的,可以让水泥厂的功效,在原有基础上面提升,这是出色管理者的能力。杨元钊也很庆幸,他在李明生的事情之中,过了一手,帮了他,李明生加入了他的阵营,没有他,恐怕现在的水泥厂,能够保证1000桶,都很困难,现在足足提升了快2倍。
现在的李明生,精力更多的放在了改造和扩建的二期上面,一期的设计不合理,原因更多的在于设备本身,李明生没有想过,杨元钊的设备会如此的强大,可以节约极大的人手,让混料这一步影响水泥生产的重要环节,变成了机械操纵,大大增加的生产效率。杨元钊对于水泥的生产一知半解,勉强的组合起来的设备,在李明生看来,有不小的浪费。
就拿混料来说,混料室的庞大,一次上百吨,只用去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样的效率,不会影响生产,混料室的利用率不高,是一个大问题,现在一天水泥的满负荷生产,不过是800吨左右,混料最多6小时,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量的,哪怕只是白天上班,混料室大部分时间,也是空着的,在李明生看来,这就是一个浪费。
杨元钊也没想到,李明生的想法已经超前到了这个程度了,合理布局,留有余量,但不浪费,这是比较现代化生产模式,混料这一环太强,甚至连粉碎也有巨大的余量,制约着水泥厂的生产效率的,就只有的煅烧炉了。
这是水泥的最重要的一项,李明生一个人,一个煅烧炉都有些支持不下来,因为感激杨元钊对于他的帮助,他没有藏私,从工人之中挑选出来十几个机灵的,特别是有一定的经验的,耐心的教导,现在已经初具成效了,也不用一天到晚的盯着,这等于是把他解脱出来了。
虽然说,徒弟们眼光也好,水平也好,根本就无法跟他相比,生产的效率也不高,达不到九成五以上的成功率,比起其他人,还是高很多,八成五以上成功率的,一共有7个人。八成五这在一般的水泥厂,已经足够了,这7个人,就成为了扩大根基所在。杨元钊找到李明生的时候,还没等杨元钊说原因,李明生就递上来了这么一个计划,关于水泥厂的扩建计划。
扩大水泥厂的生产,一直都在杨元钊的计划之中,他本以为,当水泥厂稳定运行了半年,或者一年之后,培养出一批不错的工人,这样在扩张,扩大生产,就顺理成章了,没想到,李明生就给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解决了煅烧炉的瓶颈,有7个可以发挥李明生【创建和谐家园】成实力人盯着,他完全可以把水泥厂的生产规模,再扩大三倍以上。
整个水泥厂的环节,粉碎和混料,都是最基础,只要有点力气,就能够在混料和粉碎车间干,这两个车间,是最容易出来,只要完成了纪律性和配合性,然后上手一段时间,不是油滑之辈的,成为工人不难,可是在煅烧车间,基本上都是技术活,除了跟着李明生的那些,可以用经验和眼力,判断整个生产情况,其他的,比如说进料,混合配比,都是技术活,在一般的工厂,没有两年三年,别想出师,即便是在这里,哪怕是【创建和谐家园】傅在待遇配合之下,尽量的来教,也不过是让有基础的上手快一点,剩下的,还在慢慢巩固之中。
“工人如何解决!”杨元钊几乎是皱着眉头的看完了报告,点出了一个重点,问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一章 效率低下
李明生最近,一直都在考虑着水泥厂的扩建工程,各种的方案,都已经在心中过了一遍,听到了杨元钊的询问,他仔细的思考着水泥厂的每一个环节,胸有成竹的说道:“这一个月以来,各地还有不少的工人招募过来,虽然不是水泥行业,但是炼钢,炼铁,甚至是焦炭的都有,相对于普通人,他们拥有不错的基础,是煅烧车间天然的工人!”
水泥厂虽然建成了,这不是杨元钊期待的全部,为了未来的工业区的兴建,面向全国的招工工作,一直都没有停下来,在杨家和尉家之后,刘家也加入进来,面向的工人更多,招收的效率也更高,这段时间着实有不少的工人,被招募过来,虽然少部分会因为包头太过贫瘠,离开了包头,大部分还是在工资和待遇的支持下,留下来了,这其中就包括李明生所说的,连炼钢,炼铁,焦炭等方面的技术工人。
杨元钊沉吟了一下,李明生似乎很有道理,又扫了一下报告,继续问道:“你的扩大规模是多少,需要多少机械?”
李明生心中一喜,他知道,已经过了杨元钊这一关了,兴奋的说道:“四座高炉,这是我们扩张的极限,粉碎车间和混料室,都需要进行小幅度的调整!”
一下子就是极限扩张,四个高炉,加上现在的一个,是五个,也就意味着,一旦这个扩建工程建成,整个水泥厂的生产能力,会扩大5倍,从现在的日生产800吨左右,扩张4000吨以上,这样的生产能力,比得上后世的一个大型的水泥厂了,年生产一百多万吨的能力,工人的数量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获得一个巨大的增长。说是井喷也不为过。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不说杨元钊准备兴建的大型工业区,就说眼下的这个水泥路。一公里的消耗,就在一千多吨,这几乎是水泥厂一天的生产量,包头要发展,未来跟外界联络的道路。必然是重中之重,太原,张家口,甚至是直接前往石家庄的公路,都在他的计划之中,这样,耗费的水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水泥厂的扩大,4000吨的水泥,才足够支持他的计划的进行。杨元钊点头,同意了李明生的报告,让他接下来,开始筹建这个,顺带的,把混凝土的事情,交给了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