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钢铁时代》-第4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劳尔克虏伯,很明显,是克虏伯家族的,这倒是让哈比放下了一半的心,平静的说道:“劳尔先生,见到你很高兴!我有一桩大生意,要跟克虏伯公司来谈,所以才请约翰先生邀请到你!”

      “说吧,让我听听,到底是多大的生意!”劳尔轻蔑的看了哈比一眼,他见过了很多人,他们都想搭上克虏伯的阵营,想要挣取财富,,要知道,现在整个德国都在扩军备战,克虏伯公司,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的,哪怕是分包出来一部分的业务,都可以让小公司吃饱的。

      看到劳尔的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哈比当然不能够藏着掖着了,郑重的说道:“劳尔先生,不知道你的随员里面,有没有对于金属精通的,请你先看一下我带过来的样品。”

      哈比说完,把手中小小盒子,递给了劳尔,劳尔的脸色立马难看了起来,这是他最讨厌看到的,别看他大腹便便的,可是在专业能力上面,绝对称得上是一流的,从柏林理工大学的冶金系毕业,进入克虏伯集团,从技术员做起,一直到了现在的主抓生产的副总,他懂得跟冶金的一切知识。

      “不用别人了,我自己就可以了!”劳尔伸手,接过来小瓶子,打开一看,却是一对金属的粉末,金属生意,要知道,愿意供给克虏伯集团的金属矿主和工厂不知道有多少,可是能够进入道克虏伯的眼帘的却不多,这个第一次见得家伙,难道以为,只凭借一点点的金属,就能够加入到克虏伯的体系之中么,这也太冒失了。

      劳尔正要拒绝,他的眼神扫过金属的时候,呆了呆,这个粉末,是黑色,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不是钢粉或者是铜粉,似乎是另外一种别的金属,或者是合金。

      劳尔作为克虏伯公司的副总,主抓生产和研发的副总,他对于金属非常的熟悉,稍稍辨认,仔细的观察外观还有触感,就有些意外的说道:“这是钨粉?”

      ¹þ±ÈµãµãÍ·£¬ËµµÀ£º¡°ÕýÊÇÎÙ·Û£¿¡±

      “纯净的!”劳尔试着问道,他只是用触感和比重,大致的判断出,是较高纯度的钨,可是多高的纯度,却不是用手或者感觉能够的出来的,必须要到实验室之中,做更加精确的测试!

      谁想到,哈比点点头,说道:“没错,是纯净钨粉,这里还有汉堡大学冶金系的费舍尔教授给出的检测报告!”

      哈比拿出了一张写满了字迹的纸,上面盖着汉堡大学冶金系的章,还有费舍尔的签名,是正规的,经得起法律检验验证文书。

      劳尔是克虏伯公司的副总,因为是主抓技术这方面,很多知名大学的教授,都是他负责外联的工作的,费舍尔教授,他再冶金方面,几乎是整个德国前十的水准,特别是在钨合金方面,有着相当深厚的造诣,跟克虏伯公司在155毫米的重炮炮管上面,有着相当深厚的合作。

      在鉴定书上,费舍尔详细的写清楚,他所检测12项性能,最终,还有含量,劳尔最终确认,这个钨粉的纯净度,甚至在克虏伯公司,最好的提炼车间之上,几乎可以说是纯净钨。

      汉堡大学冶金系,在德国的冶金行业之中,也算是知名的,更何况劳尔跟费舍尔有过接触,只要一个电话就能够确定,这个检查报告是否正确,想到这里,劳尔看向哈比的眼光有些不同,主动询问道:“你所说的生意,就是这个么?”(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 交易完成

      “不错的,正是这个!”哈比郑重的点点头了。

      劳尔看着手中的瓶子,费舍尔的检验报告,加上哈比的诉说,已经证明了这些钨的真实性,再说了,以克虏伯在德国的地位,也不怕哈比欺骗。短时间之中,劳尔的心中闪过了无数的年头,又把目光放在了的瓶子上面,在整个克虏伯公司,因为钨合金的炮钢和船甲板钢的产生,成为了克虏伯公司,技术最先进的东西,也从这个时刻开始,克虏伯公司在的全球范围之中,大幅度的进口钨矿,用来填充到军工领域之中,关于钨的研究,几乎遍布德国最著名的10所理工科大学。

      眼前的这些钨粉,不是钨矿,而是真正的金属粉,检验报告上面,纯度极高,几乎不用选矿和分晒,就可以使用到电解炼制之中,极大的节约了克虏伯公司的投入,一定程度上面,克虏伯公司从中国还有世界各地进口的钨矿,要转变成的金属粉末,需要的工序和投入非常的大,最关键的是,这些东西,污染非常的严重,是重度污染的工业。

      要知道,钨冶炼厂,是克虏伯公司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它并不在克虏伯公司的核心区域,甚至公司的高层,包括他在内,没有一个去过那里,作为一个懂的技术的高层,作为一个随时跟高技术打交道的人而言,在钨的提炼之中,化学方面已经做到了极致,很多时候,不得不采用物理的方法来分拣。

      已经最细小颗粒的金属粉尘,在物理的作用之下,变得更加的细碎,然后通过分晒和分拣,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钨粉,可是这种分拣,不是没有代价的,细密的。几乎可以漂浮在空中的金属粉尘的,几乎是无孔不入的,可以顺着呼吸道,进入到呼吸系统。甚至附着在皮肤上,通过毛孔渗入,造成的影响,人体根本无法把它排泄出来,最终的结果。非常非常的可怕。

      克虏伯公司的金属冶炼厂,专注于钨不过是几年的时间,可是之前的不少金属冶炼,已经出现了问题,不少工人根本活不过40岁,当然了,这是公司密文,只有到了他这样的副总程度,才会知道,所以对于高层而言。金属冶炼厂简直是一个凶恶之地,没有必要,谁也不愿意去。

      正因为提炼的难度,还有对于人员的摧残,哪怕是实力庞大的克虏伯工厂,都没有满负荷生产,纯净钨粉产量极低,经过的步骤也多,钨矿到钨粉,其中的价值。提升了数千倍,纯净的钨粉,价格非常的高昂,几乎是的数千吨的钢的价格。

      “这个生意。有多大?”劳尔突然的问道。

      哈比早有准备,恭敬的说道:“千万以上?”

      劳尔眉毛一挑,却没有动容,克虏伯公司,最近负责换装陆军12个师的重炮,只是这一个的价格。就是亿万马克,千万,如果不是涉及到钨,却根本无法动用到他这个级别,采购部们的部长们,就已经可以决定这件事情了。

      “跟这个水平一样的,有多少?”劳尔问道。

      哈比就怕得劳尔不同意,连忙说道:“都是跟这个水平一样的,快6个立方!”

      6Á¢·½£¬ÕâÏÂÄÄÅÂÎÈ×øµöÓą̃µÄµÄÀͶû£¬¶¼È̲»×¡³éÁËÒ»¿ÚÀ䯸£¬ÎٵıÈÖØ²»Ð¡£¬6Á¢·½£¬¾ÍÊÇÒ»°Ù¶à¶Ö¶Ö£¬Õâ¸öÎÙ·Û£¬ÔÚÎٺϽðÖ®ÖеÄÓ¦Ó㬲»ËãºÜ¶àµÄ£¬ÕâÑùµÄ»°£¬¾Í´ú±í×ÅÊýÊ®Íò¶ÖµÄÎٸֺϽð£¬Õ⼸ºõÊǿ˲²®¹«Ë¾£¬¼¸¸öÔµÄ×ܲúÁ¿ÁË¡£

      从钨的重要性被克虏伯认知开始,克虏伯顶着重度污染,3年的时间,建立了12个钨粉的提炼厂,甚至为了工作,付出了超过100名工人的健康,到现在,年产钨粉的数量,不会超过300吨,这还是不太纯净的钨,跟眼前这个检验报告上面,差了几个数量级,对方一下子,就拿出来克虏伯金属冶炼厂几个月的产量,不说这个节约的时间,对于下一步,新型重炮,甚至船甲板的研发,起到的作用绝对是巨大的,劳尔的脸立马涨红了,眼神灼灼的看着哈比,急促的说道:“没问题,你说什么价格,我全部吃下来。”

      现在市场上,根本就没有钨粉出现,这些东西,一定程度上面,是有价无市的东西,当然了哈比也没有漫天要价,他早就打听过,这个克虏伯工厂的钨矿粉的供给价格,比这个价格,稍稍的多了10%,毕竟集团内采购价格,往往是加入了基本的成本,如果算上集团对于人工工资,设备投入,甚至是医疗保障方面付出,10%简直是廉价之极。

      10%对于不用投入,直接买成品来说,简直就不是什么问题,劳尔属于是集团内,少数掌握内部价格的人,这个价格,恐怕克虏伯公司,都拿不到,节约时间,还节约成本,当然是满口的同意。

      看着劳尔极为满意样子,哈比趁机说道:“对了,劳尔先生,我有些事情想要拜托你?”

      完成了一件对于克虏伯公司,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生意,劳尔的心情也变得非常好了,听到了哈比的问话,满口的答应道:“没问题,只要我能够办到的!”

      一个副总级别的承诺,还是克虏伯家族的,哈比大胆了起来,说道:“是这样的,这些钨矿的提供者,是来自中国,他们在交易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附带条件。”

      中国,劳尔很清楚,钨矿最大储量就在中国,中国的钨矿,几乎占据了克虏伯公司进口的九成以上,这样数量,对于克虏伯公司来说,非常重要,是刚刚提供了100多吨钨的哈比提出来的,劳尔也十分重视的问道:“是什么!”

      “他们要求一些留学的名额,最好是工科大学!”说道这里,哈比不知道怎么一样,想到了杨明的拜托,随口的加上了一句:“军事类的院校也可以。”

      工科大学和军事类院校,劳尔有些轻松了,不就是一些走后门的学生么,克虏伯公司,对于文科性的大学,没有多少影响力,军事和理工科大学,几乎每一个都跟克虏伯公司,有着很强的联系,甚至相互之间,也有一些合作和结合,他一口答应下来,200位虽然多,多找几个学校就是了,一个学校几个,洒下一片,也就是五六十个大学,这跟具有战略性质的100多吨钨比起来,简直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听到了劳尔的话,哈比也异常的高兴,兴奋的说道:“对了,劳尔先生,这不是一笔生意,而是继续的,按照我的中国伙伴的话,每隔5个月,会有这么多?”

      “什么?我全要了,有多少要多少?”劳尔的惊喜溢于言表,本以为是一锤子买卖,却没想到,还是一个长期的买卖,至于这些钨粉是从哪里来,中国那边是否有能力大量的制作出来,都不重要,关键是拿下这一批,一季以后的订单。对于克虏伯公司而言,别的原材料,或许没有多少重要的,过多的储存,或许会让这些原材料浪费掉,挤压资金,钨矿作为最尖端的钨钢的来源,多少都不嫌多,克虏伯公司的研究中心们,一直都再致力于,对钨钢等的提炼工作,已经产生了部分的成果了的,现在,如果拥有了大批的,稳定进口来源,他们会投入更多的研究项目,甚至把钨钢应用道更多的领域之中,这才是整个克虏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克虏伯动作很快,几乎在哈比见到劳尔当天下午,就派出了大量的技术人员来到港口,劳尔也担心夜长梦多的问题,几乎是回到公司,就让研究部分带着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前来港口。

      哈比对此没有任何的不满,他比劳尔更希望完成交易,货物总是要拿出来卖的,现在的德美洋行,没有介入到高科技的合金钢领域的能力。

      一个个的箱子被打开,精巧的箱子,很自然的引起了技术人员注意,这个箱子外壳制作的非常精巧,用来装比重比较大的东西的时候,比较的适合,坚固的,有多种支撑的结构,足以让很多人一起抬起它。

      第一次合作,双方都非常认真,打开了所有的箱子,露出了里面的东西,技术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抽查,因为人多,足足上百个技术员,金属检测设备,还有精确的砝码天平,就有数十套之多,1000多个样品,分别的进行检测,遍布全部箱子的各个部分。

      哈比的脸上,一直都是云淡风轻的,杨元钊的神奇,让他清楚,这些东西都是一样的,跟之前的军火一样,大部分的枪支,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只有精确控制的工厂,才能够生产出这样的精品。

      忙乎了一个下午,大概6点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出来了,1120个检验结果,得出纯度完全一样,负责带队的采购部部长,欣然的在检验文书上面签字,并且签署了购买合同,每吨钨粉的价格最终确定在了65万德国马克,127吨,一共是8225万德国马克,当然了,还有一点的零头,这个无论是哈比,还是这个部长,都没有提到,不约而同的漏掉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采购

      跟克虏伯公司的交易完成了,127吨,8000多万的德国马克,这是一笔庞大的资金,也只有克虏伯这样的军工巨头才能够拿得出,这几乎相当于一艘战舰的价格了,虽然不是主力的战列舰或者战巡,却已经比得上 一个不错巡洋舰,还是拥有着巨炮的重巡洋舰。

      货物拉走了,克虏伯为了这些货物,专门动用了一批的卡车,这个时代卡车,2吨左右的载重量,甚至箱子都不能多放,太重了,容易让重量不均衡,让卡车侧翻或者压坏主轴,来回的几趟,终于在晚上的时候,把全部的货物拉回到了克虏伯的仓库之中,第二天一大早,德国银行行长,专门来到码头,他负责的把8000多万的现金,直接的转入到哈比早已经设立好的户头之中。

      只是钨,就收获了8000多万,也解决了来到德国最大事情,学生留学的事情,克虏伯的公司的承诺,绝对可信,这不,才到下午,200封录取通知书,就送到了旅馆,分别属于80多所不同的大学,哈比看了一下,基本上,都属于水准以上的大学,学的专业,也是比较强势的专业。

      哈比叹息一声,他花费了一两个星期时间,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金钱,不过是解决了五十个,克虏伯的副总,动动嘴皮子,就轻松解决了,这就是属于高层的力量,这些大企业,或许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但是真正到了检验他们力量的时候,肌肉一个比一个亮的猛。

      钨销售出去了,这一次货的大头已经回来了,剩下的产品,在哈比的眼里,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再加上掮客圈子里面流传开来,不但是汉堡和柏林周边的。甚至连法国,俄国,甚至是英国的掮客,都找上门来。销售开始迅猛的增加了。

      6000吨的货物,瓷器的价值最高,瓷器和蜀锦,专门举办了一次拍卖会,邀请到了包括劳尔。众多掮客,还有大公司的负责人。

      劳尔欣然的同意了,其他人也比较的给面子,不过关键是货品好,当大量的精美瓷器还有美轮美奂的蜀锦拿出来的时候,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眼光,拍卖的价格连上新高,其中一组以圣父和门徒为主要的瓷器,包括了13套最大一人高瓷瓶,和一整套各种器具。惊人的卖到了170万马克的高价,买下来的正是劳尔,他的一处别墅刚刚建成,正好用这些瓷器装点,圣父和圣子的风格,很合他的胃口。

      除了这一套之外,还有剩下的两三套,卖的价格比较高,其余的,就算是平常了。1200套瓷器,平均6000,总价高达720万,这恐怕在欧洲瓷器的销售历史之上。也是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高价,至于茶叶和丝绸,特别是蜀锦,精美的巧夺天工,很是在德国掀起了一场属于中国商品的风潮,最终的收获。高达2500万马克。

      一次航运,运来了超过1亿马克的收入,哪怕是抛去成本,哈比的收益,也会在500万以上,曾几何时,还为了几万马克,而一筹莫展,只差自我了断,谁知道,短短的半年不到,就翻身了。

      掌控着一笔巨额的财富,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杨元钊定下来单子,购置需要的机器,有什么比拍卖会上宣布,更有影响力的,这些大公司,虽然不是包罗万象,却跟工业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比掌握着巨大的财富,又会在德国采购大批的机器。

      哈比宣布的订购计划,直接引爆全场,大量购置各种机器设备,包罗万象的,从化工制作,到钢铁冶炼,到机床加工,什么都要,哪怕是二手的也无所谓,这样数量巨大,且荤素不忌的做法,甚至连劳尔都有些动容了,他不是采购部的主管,也不是销售部的主管,可刚刚完成一个跟克虏伯公司密切相关的交易,如果在拿出一笔订单的话,这对于他在克虏伯公司的地位,肯定抹上浓重的一笔。

      连劳尔,都主动上来,要求拿到订购单子了,其他人也不例外,很快的150分购物清单,已经分发完毕了,至于剩下的,都是比较弱小的,他们也知道没能力吃下这些单子,只是的在旁边看热闹,或许看机会,如果大公司看不上眼,他们或许能够捡到一两个便宜。

      从中国商品开始,哈比似乎不断的在德国的工商业界,掀起了一股股的狂潮。

      千万订单,多是普通的机器设备,没有涉及到高科技和德国军方明令禁止的设备,这对于不少俄国工矿企业来说,都是可以生产,闻到了鱼腥味企业,纷纷前来,首先上门的,还是克虏伯公司。

      原来,劳尔在回去之后,就召集了众多股东商议,为了120吨的钨,付出了8000万,哪怕这笔钱,对于克虏伯公司来说,不算什么,多多少少的影响了现金流,当然了,劳尔对于公司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也得到了公司的赞赏,现在知道哈比要购置各种的设备,他们第一个感觉到是一个机会,如果做成了一部分的生意,不就意味着购置来的钨,是用机器设备换来的。

      原料和机器设备,其中涉及成本和利润的关系,克虏伯本身就是依靠进口原料,生产设备的公司,不但是德国陆军的主要装备提供商,也是一家庞大的机器制造公司,从普通的机器设备,到成套的设备,是应有尽有的,克虏伯公司的主动上前,因为哈比能够提供大量钨粉的关系,给出的价格非常的诱人,还有一批生产武器的机器,对于哈比的诱惑比较大,见识过远东的情况的哈比,很清楚,军火在远东,几乎可以跟硬通货来相比,这些中国进口都进口不来的设备,现在却被克虏伯公司堂而皇之的拿出来。

      思虑半天,最终哈比还是顶住了诱惑,选择跟杨元钊商量好的那些机械设备,都是整个中国最需要的,基础工业产品和机器,生产包括轻工业到普通重工业的装备,至于军火,之前杨元钊能够拿出来几千万的军火,显然,有一条他不知道的军火购置途径,再说了,1亿马克的资金,看起来不少,可是杨元钊的计划更大,如果想要完成,恐怕钱会花的七七八八了。

      克虏伯公司最终获得的订单数目是1800万马克,没有把最赚钱的军火和机器推销出去,却也是一个不小的大单,利润都在五成以上,这个极大的缓解了克虏伯公司的资金压力,最关键的是,他们还获得了200万马克的二手订单,克虏伯公司更新换代的机床,封存下来的设备,都被以比废铁高一点的价格,卖给了哈比,宾主基本上都是很满意的。

      克虏伯公司斩获了2000万的订单,极大的【创建和谐家园】了德国的商界,现在德国的商业发展的很好,政府开出了大量的订单,包括是一些繁华的商业活动,也在进一步【创建和谐家园】着德国,总之,德国是一个高速发展,切生机勃勃的国度,可是千万级别的订单,还是额外的,难度不大的,谁会觉得自己赚钱少。

      接下来,各种公司,如同踏破铁鞋一般,纷纷的上来推销,几乎是德国大部分小型机器,普通设备的一个大采购,最终,哈比花去了4500万德国马克,刚刚到手的金钱,一下子,就去掉了快一半了。

      哈比订购结束了,清单上面货品,完成了120%,钨的价格高了点,那些中国商品也获利丰厚,再加上克虏伯公司作为领头者,主动把利润空间降低了一点,其他的公司,也没有这个底气,高价的销售产品,总体而言,收获丰厚。

      订单之中的部分货物,已经送到了港口的仓库之中,来的时候是一条船,可回去的时候,最少也要5条船,大宗机床,机器设备,都是钢铁制造的,非常的沉重,特别是超过1000万马克二手机器,只有新机器价格五分之一,甚至是更低,重量却一点不少,甚至更高,二手的机器,就最少占据了两艘船。

      大部分的汉堡和柏林周边的,都吃饱了,其他知道晚了,还有一些国外的公司,还是纷沓而来,不得已之下,哈比拒绝了一个又一个的企业,到最后,被推销商人弄得有些焦头烂额,哈比索性把事情丢下,离开了汉堡,前往柏林。

      这一次,哈比的目的是位于柏林城边的柏林理工大学,之前,克虏伯的公司帮忙解决了几个名额,这个整个德国理工科第一流的大学,接收了3名学生,也算是圆了哈比的一个梦想,曾经考大学的时候,哈比就想过要考上柏林理工大学,可惜分数差了一点,他最终去读的,是柏林城市大学,跟理工大学差了好几个档次。

      哈比前往柏林理工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怀旧,也不是为了参观,他的目的是在杨元钊列出来的单子上面,最后一个设备,这个整个德国,没有什么公司生产,德国方面,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个设备的重要性,可是在杨元钊的单子上面,却是必须解决和必须购置的设备。(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弗里茨-哈伯

      哈比这些天,多方面的打听了,在整个德国,高压密闭容器和化学合成最强的地方,就在柏林理工大学,这里的化工系,也是整个德国化工最厉害的地方,不少让世界震惊化工成果,比如说尿素,比如说硫化橡胶,比如说一些石油化工之中成果,跟这里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每年的化工科学奖还有德国的,欧洲的,甚至美国的一些化学奖,这里都时有斩获。

      如果杨元钊在的话,一定会再嘱咐哈比一句,那个发明了合成氨,大名鼎鼎的哈伯法合成氨的发明人,弗里茨-哈伯,就是在柏林理工大学,发现并完善了这个合成氨的技术,创造性的从空气之中合成氨。

      作为整个德国排名前列的大学,理工科的整体实力,稳居于德国前三,化工学科更是一枝独秀,这一所大学拥有着极强的底蕴,化工系更是如此,进入到校园,看不到戏耍和玩闹的学生,大部分的德国学生都行色匆匆,甚至在路边的躺椅上面,随时可以看到用功的学生。

      哈比按照之前打听的情况,寻找化工系大楼,找到了化工系的副主任,霍夫教授,他是犹太人,在来到柏林理工大学之前,又通过犹太联合会联络了一下,霍夫就等在办公室里面,他们约定的时间是3点。

      约定时间,见到霍夫教授,如同老朋友一般,闲聊了几句之后,哈比开门见山的诉说了自己来的目的,高压密闭容器,也是杨元钊在他出发之前,特别添加在名录之上的,必须解决设备之一。

      最开始的时候,他不在意,一通询问之后,哈比才知道,高压密闭容器。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东西,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必须要承受到巨大的压强,杨元钊的数据,是在70个大气压之下。都可以平稳的工作的,这点还算可以,一些高致密的密封钢瓶,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可是后面的这个条件。却让普通的密闭容器,无法使用,这个容器,需要承受可以承受的温度在600度以上。

      高温,对于金属材料的影响,远在高压之上,高压高温情况下,金属的性能,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在低温和低压的情况之下。金属的性能,是稳定的,可以用测定的方法来获得,更高的温度之下,很多平常表现极好的金属,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甚至是老化,这种情况之下,要获得可靠的金属,就非常关键了。这也是解决这个容器的唯一方法。

      霍夫听了哈比的要求,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高压密闭容器,还需要在600度左右的温度之下工作。这是化工学院,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正要开口拒绝,突然,霍夫似乎想起来了,化工系有一个年轻的讲师。似乎在做着这个方面的研究,似乎已经取得了成果。

      “哈比,我对于这个领域,所知道的不多,不过我会帮你请来一个专家,如果他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哈比说道:“那就有劳霍夫教授了!”

      用呼叫器,呼叫了一个老师,简单的交代了两句之后,老师出去了,很快就又回来了,跟着他一起来的,是一个头发微微的有些秃顶,有着明显的犹太人特征的中年男子。

      “霍夫先生,你找我!”

      “不是我找你,是这位先生找你,他是一个大商人,有个课题想要你帮忙完成!”

      霍夫的介绍,让中年人眼睛一亮,热情的迎上来说道:“先生您好,我是弗里茨-哈伯!”

      过去的这段时间,哈比见过了不少高层的,连知名的学者都见过,他不会知道,这个就是德国未来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也是毁誉参半的人物,因为合成氨获得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也因为在一战时候,任化学兵工厂的关系的,生产了大量的氯气,芥子气等毒气,有上百万人因为他而丧生,因此被学术界指责不已。

      现在哈伯,只是一个普通化学家,他的偶像,是发明了尿素,被称为农业化工业家的李比希,他目前进行的实验,正是杨元钊制作高压密闭容器的目的,在空气之中合成氨,开启属于化工的新时代,也让遭受到禁运的德国,在二战时候有了底气发动战争,因为合成氨,是在天然硝石之外,制作硝酸的唯一原料。

      哈伯的热情,让哈比略微的有些不知所措,旁边霍夫介绍道:“哈伯是我们学院,对于高温密闭容易最熟悉的专家,你们好好聊!”

      霍夫说完,就出去了,留下办公室给哈伯,哈伯也在霍夫的简单介绍之中,明白了,对方的目的,居然是为了高压密闭容器。

      高压密闭容器是一个新课题,知道了有人同样需要高压密闭容器,还很奇怪,同样遇到了合成氨的爱好者或者研究者,冲着大老板的身份,哈伯当然愿意多说几句了,要知道,他最近所进行的实验,到了关键的步骤,资金有些跟不上了,他能够进行到这一步,多亏了两个企业的赞助,他的进度不能让这两个企业满意,资金开始拖拉,负责人也开始变得神出鬼没了起来,这让他很头疼。

      “不知道你要什么样的规格的!”

      哈比老老实实的按照杨元钊的标准,说出来,道:“70个大气压,600度高温,体积要大!”

      哈伯皱了一下眉头,说道:“这么高的要求,你到底要做什么,工业生产,科学实验?”

      哈比就知道这么多,哈伯再问,就是一问三不知了,哈伯之前还觉得,高压密闭容器,或许,真的碰上同行了,在一个领域之中研究,就如同是在漆黑的道路上前行,有一个交流者,总比不停的碰壁强。

      见到了哈比之后,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对于合成氨一知半解,只是按照设计标准来制作,70大气压,600度的承受温度,最多只是说了,尽可能的要做大,这个条件又比合成氨高的多,这个时候,哈伯发现了合成氨的制作方法,可是他甚至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生产,只是实验室的研究,在20大气压和500度左右的温度之下,完成这个过程的,就算是催化剂,也远远没有成熟,还在紧张的实验,争取解决一切的问题,把这个技术投入到真正的工业生产之中。

      哈伯果然是专业的,对于高温高压容器比较的了解,很快,就按照哈比的要求,计算出了一些数据,然后通过对比和推敲,略带郑重的说道:“最大只能够90立方,精确的设计之后,甚至还会少!”

      90立方,哈比皱了一下眉头,略带垂询的问道:“会不会太小了!”

      “不小了,90个立方,一次性可以合成最少百十吨的液态原料!”哈伯无力的说道,他很确定,哈比是一个化学的小白,对于化学合成只是一知半解,但是人家真心有钱,考虑的根本不是什么经济实惠方面的问题,考虑的是性能指标的问题,高压密闭容器,越大,容器的壁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这在冶金界和化学界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90立方别看比50立方高了不到的一倍,但是价格上,最少翻四翻,他的实验进入到瓶颈,关键就是钱闹的,没有足够多次的实验,没有更好的高压密闭容器,他合成氨眼看就成功了,却还是卡在哪里。

      哈比看看哈伯,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听得进去专业人士的讲述,再三询问之下,知道不能在提高了,他也就答应下来了,尽可能的保证在90立方以上,最低也不能够低于80立方,为此,他可以直接预付全部的款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2: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