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八章 合作章程
成功了,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短时间,杨元钊手中,有了一个积蓄财富的机会,看来,是要再去穿越点了,随便拿到分解池里面的石头,就是金矿石,含金和含银的量少了点,不太适合工业生产,对于杨元钊而言,一丝的含量,已经足够了,只要分解,就代表着庞大的财富。
继续设定,之前100次,不过是消耗了12.5立方,还有差不多的85立方,可分解池扩大了,也就是,只能分解85次,到明天,十多个小时,差不多就分解完成了,看来,不管如何,明天也要出去一趟。
夜慢慢深沉,也慢慢的静了下来,激动不已的杨元钊,抑制了激荡的心情,慢慢的恢复了平静,深沉的睡去了,脸上笑容在缓缓浮现,这是为未来的期许。
北方的初春,天亮的有些早,杨悦和刘澍没有出现,杨元钊浑不在意,一大早就到西街的牲口市场,包头这边,行商众多,西街这边,是比较重要的牲口市场,很容易的,花了30银元,买了一匹马,配好了全部的护具,然后,出城了。
太阳西斜,刘澍处理完了一天的工作,商会案牍,工作很繁重,主要就是处理一下商会往来的文书,还有一些契约合同之类,差不多太阳落山,一个短打打扮的汉子,匆匆的进来,递过来一个纸条,刘澍扫了之后,脸上看不出来任何的表情。
门帘掀动,杨悦走了进来,看刘澍这里没人,大声的叫道:“泽霖兄,我跟明叔和仁叔谈好了,他们那里的90顷地,我拿下了。
90顷,也就是9000亩,在荒凉的口外,也算是很大的地盘了,别说是种棉花,种粮食,应对得当收益都不小。
“上海那边呢,联系好了么?”
“都联系了,3吨棉种,最多一周就可以装车!”杨悦说着,迟疑了一下,道:“不过我去一趟更好一点!”
刘澍昨晚上已经做出决定了,这个机会,他愿意赌一把,天元楼可以动用3000大洋,刘忠旺几乎是无条件的支持他,杨悦这边,之前化肥和种子压的资金之外,还通过杨家,又筹集了2000大洋,5000大洋的生意,在包头不算大,皮毛等的交易,每年的交易额都在数百万以上,可是用在种植方面,也算是一个极大的手笔。
“要去见元钊么?”杨悦有些着急,按照他的性子,早上就去找杨元钊了,却被刘澍制止了。刘澍告诉他,先把一些准备给做好,其他的交给他,几乎一天的时间他压住心中的激动,忙着把一些准备工作做好。
刘澍把手中的纸条递给杨悦,他能够动用商会的很多资源,一天时间,有关杨元钊的东西,都调查出来了,几乎从杨元钊进入到包头开始,几乎是一举一动,都在上面,特别是今天,杨元钊花了30元,买了一匹马,骑马出城了,奔西北去了,盯梢的,没跟上,就在城里等,差不多中午的时候,杨元钊又回来了,然后就呆在同福居,就没再出来。
“古怪啊?”杨悦道。
“是啊,这个人似乎是突然冒出来的,我打听了周围的马帮,也没听说谁带他过来。”
“好了,想这么多干什么,万把大洋的生意,又是种植,能跑到哪里去?”
刘澍一愣,是啊,想太多了吧,如果是贩卖或者走商,会有问题,可是种地,这玩意跑不了,只要盯着就好了,杨元钊是说要去一趟上海买东西,杨悦也跟着去的,杨家以贩卖起家,暂时是在西北,可上海也是有一定人脉的,小心点没啥问题,难道想多了。
“走,我们去找他吧。”刘澍苦笑了一下,看来商会呆太久了,连心态上有些太谨慎了,在瞬间做出了决定,道。
杨元钊在客栈之中,今天的收获不少,昨天分解已经完成,98方的巨大石头,已经分解完成了,400多克的黄金,6.7公斤白银,还有若干珍贵的金属,那些暂时没有办法变现,可是眼前的这些,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生产龙洋,生产小黄鱼,杨元钊没有进入一体机中,已经生产的,会留下记录,不用他每一次都操纵,
10根小黄鱼,270块银元,这算下来,就接近500银元了,一体机中,还有一千立方的东西,这一次过去,他借助着一体机,细细的把那个周围,都探查了一番,他这才发现,一体机,金属制作至宝,还是一个万能的探矿器,只能够探查100米方圆的矿物的,却足够用了,那一片果然是金矿,是处于金矿的边缘,品相不高,顺着矿脉一路寻找,差不多花费了2个小时,找到了一片品相较高的富矿,一吨矿石之中,金的含量超过了6克,这可比之前,足足多了十倍,银的伴生也不错,达到了42克每吨,这样的矿,即便在后世也算的上是不错的矿产了的,更何况采矿不算发达清末,只要把这些给弄好,就是一笔庞大的财富,说是金山也不为过。
现在,一体机的速度,每天可以分解144方的矿产,平均比重3的矿石,也就是432吨,2592克金和18114克银,只要两三天的功夫,购买棉种的钱也就够了。
“元钊在么?”
门外传来叫声,杨元钊把桌上的银元和金条收入到一体机内,一体机大厅不大,却足以容纳下这些东西,也算是一个小的储物器,打开门一看,刘澍和杨悦联袂而至,正微笑的看着他。
“元钊,我跟季堂回去商量了一下,决定做了,既然做,就要做大,我们今天一天,联络了土地,差不多有90顷。”
杨元钊微微有些动容,90顷,9000亩,这个土地,不小,比他之前想要小打小闹的投入,不可同日而语,杨悦注意到了杨元钊的疑惑,道:“棉种的问题不用操心,只要我们决定了,10天之内,都可以从上海发过来。”
上海,杨元钊微微有些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是在美国呢,如果漂洋过海的话,天知道能不能在四月投入,棉花这种作物,对于时节的要求极高,错过了时节,那就只能够等待明年了。
“我列了一个章程,元钊看下吧。”
刘澍递上来了一页纸,民国竖列毛笔字,还是繁体,让杨元钊多多少少不习惯,好在不算复杂,扫了一下,刘澍的意思比较清楚,刘家投入4000,杨家投入6000,占去5成,杨元钊以技术和资金,可以占去剩余五成,其中技术是一成半,也就是说,杨元钊如果想要真正吃下五成,还需要7000元。
杨元钊计算了下,杨悦手中的棉种,差不多就是3000亩,其他的六千亩,差不多还需要2000,这就是5000,至于化肥,差不多也需要5000,剩下就是土地使用和雇工,这些刘澍没有计算的很清楚,很显然,是要在以后添加的。
敲着桌子,杨元钊想到,他的计划非常大,种棉花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棉纺织厂才是大头,这就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
“泽霖兄,季堂兄我有个想法。”
刘澍跟杨悦对视了一眼,他们的条件已经很好了,没想到,这样的条件杨元钊也不同意,难道,他的心也太大了吧?压住了心中的不满,刘澍沉声道:“请说。”
“我能知道,这90顷土地,都是在那里来的么?”
“吴广仁吴家,赵书明赵家。”杨悦道,可是脸上的不悦已经有些累积了,吴家和赵家,都是包头本地大家,也是从山西而来的,比不上四大家族那么强大,作为包头本地的坐地户,拥有着大量土地和商铺,昨天山上初步商议出来,今天杨悦就跑了一趟,说动了他们两个大地主。
杨元钊一直观察这刘澍和杨悦,看到他们的不满,连忙抛出自己的杀手锏,道:“泽霖兄,季堂兄,你们知道,我是学机械的,你们家学渊博,应该知道,棉布和棉纱这一行,到底有多少利润!”
此话一出,整个房间的一片的寂静,刘澍和杨悦愣了一下,半天都没有说出一句话。
第九章 计划书
屋子里面一片寂静,最终,还是刘澍打破了整个房间的平静,沉声道:“棉布和棉纱,这个投入是不是有些大。”
“所以,要拉更多人进来,9000亩,如果用我们的方法种植棉花的话,亩产超过一担皮棉,应该是没啥问题,这么大的量,要卖出去,可不容易,但是如果换成棉布和棉纱呢?”
“你的意思是!”杨悦眼前一亮,作为留美学生,专修棉花,他何尝不知道,单单的出售棉花,跟成品的面纱,坯布,甚至是成品布之间的差距,从纺纱,织布,到印染,这每一个环节,都代表着巨大的利润,这可不是一个小生意。
“这个地,按照你们的计划之中是租用的,3亩一元,这个支出就是3000元,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他们算作一成半。”
“一成半,按照现在的数额,是合理的!”刘澍点头道。土地入股这在包头是没有过的,地主们宁愿收地租,他们本想反驳,可想到最终的利润,刘澍和杨悦都没有说话。
“我的技术,可以让出来一成。”
让出来一成,也就是说,技术只占半成,这个幅度不可谓不大,要知道,整个种棉的核心,就在于杨元钊身上,刘澍和杨悦对视了一眼,杨悦哈哈一笑,道:“元钊果然爽快,那就如此!”
杨元钊松了一口气,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包头,他的目的,是尽可能用短的时间,积累起一部分的力量,无论是包头商会,四大家族,还是吴家和赵家这样本地大家,都是他需要拉拢的,至于赚钱,轻工业是能赚钱不假,可是单靠他一人之力,又能如何,中国鲁尔,是重工业的鲁尔,是生产钢铁,合金,机器设备的重工业,轻工业只是赚钱的手段而已,依托着金矿和一体机,钱上面,已经不成什么问题了,接下来,就是要扩张的发展,一人的力量总是不足的,必须要拉拢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杨悦和刘澍,算的上是旧中国比较杰出的代表,一个留学美国,见识开阔,一个早年经商,人情练达,再加上雄厚的背景,两个人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合作伙伴。
商议开始扩大,在杨元钊的主导之下,重新设立了规程,总投资额,从原来的2万元,增加到了3万元,土地统一以3亩一元的价格入股,杨元钊的技术,占据500元,然后又投入10500元,认购4成,杨悦和刘澍合力认下3成,剩下9000元,向外招股。
计划书也由杨元钊主笔,以后世的计划书的形式,从投资,美国棉的以往信息,化肥等的使用,特别提到了有机肥,这是连杨悦都没有涉足,可是一提到粪便,众人都明白了,人工合成粪便之中的有机成分的尿素。
包头这边,地广人稀,除了少数种菜的,人和牲口的粪便极为抢手,能够人工培育尿素,这一点,就无愧于肥料之王了。
杨元钊是以后世计划书的形式,简单直白,即便是对于这个行当不是特别了解的人,也可以从这个一项项上面,看出来这个计划的优劣,再加上有精通商业的刘澍,查漏补缺,加上学农业的杨悦,对于杨元钊的一些数据进行补充,真的是珠联璧合。
三个人越谈越投机,差不多到晚上10点多,每一项都落实下来了,土地和商家入股,交给刘澍和杨悦,他们都是地头蛇,在杨元钊的要求之中,土地是越多越好,至于商家,也是越多越好。
此时的刘澍和杨悦,对于杨元钊已经没有丝毫的疑惑了,因为整个计划之中,杨元钊要投入的真的不少,他跟杨悦加起来,都不如杨元钊投入的多,作为技术主要的提供者,只是占了500元技术投入,在一个3万左右的项目之上,真的不多,这已经彻底的洗脱了骗子的嫌疑,因为在计划书之中,详细的提到了的,会成立一个公司,在初期股东们,都会把资金投入到公司账号之中,然后放在大家认可的票号之中,要支取,需要公司董事会认可的会计和出纳共同做出,还要有明确的项目,这基本上杜绝了行骗的可能。
杨悦和刘澍,一个是留学海外的留美学童,几年的时间漂洋过海,见识广博,一个是清末的举人,在商会做案牍好多年,一双火眼金睛之下,要想骗过他,真的不容易,在计划书基本上商定之后,刘澍保证,会在一周之内跑完土地和招股的事宜,接下来,杨元钊跟杨悦就可以出发前往上海了。
杨元钊也很满意,7天的时间,足够他第二级的解禁,每天5斤左右的黄金,还有700多块银元,折合差不多2500大洋,加上之前的,就有3000大洋,基本上,初期资金够了,升到三级,处理能力应该再增加8倍,一路到上海,怎么的,也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杨元钊跟杨悦打听过了,当年他从美国回来,是在天津下的船,津榆铁路,到山海关,转平汉线到石家庄,石太到太原,转了三次车,一共就没多少路,却走了差不多的3天的时间。
要去上海,先要从包头到太原,四五百公里的路程的,马帮起码要走3天,好在这一路,无论是刘家,还是杨家,实力雄厚,其中不担心出现什么问题,到了太原之后,石太转卢汉,差不多要用去四五天的时间,到汉口转船,到南京,差不多又是一两天,南京到上海,沪宁又是一个白天。
这样算来,运气好的情况下,也需要7-10天,其中转车就四五次,舟车劳顿,着实辛苦。
杨元钊一阵苦笑,清末,出行不是一般的困难,当年网上似乎看到,冰心先生从北平到上海,来来【创建和谐家园】就是四天,包头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绝对是一大制约,好在,明年通车的京张铁路,有机会改造一下包头到绥远,甚至是张家口的交通,这一路,基本上就可以打通,北京到关外,到汉口,再到上海,一路辐射下去,差不多就行了,可见铁路问题是多么的重要。
这是以后考虑的事情,中国需要铁路,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了,中国没有重工业,汉阳铁厂,几乎就是一个笑话,如果不是张之洞的强势,卢汉铁路都不会用他的钢,质量太差了,所以,卢汉铁路,也是时速较差的铁路之一,如果不是想要近距离的看一下汉阳铁厂,顺便考察一下整个中国工业,他恐怕也不会去坐。
几天的时间,杨元钊这里比较平静,初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等待,每天2500银元的收入,让他可以静心的等待。
果然,三天之后,好消息传来了,赵家和吴家,答应入股,他们没有拿出现银,只是投入了210顷的土地,剩下,杨悦又找到了尉家的尉明尉文举,尉明跟杨悦同为四大家族的后起之秀,目前负责包头这边,尉家的生意,主要已经转为了钱庄,尉家票号已经成为资产上千万的大型票号,作为年青一代,尉明能够成为尉家票号的掌柜,着实很有能力。
杨家长于货运走商,尉家长于票号,杨元钊准备在包头立足,一个票号的支持也算是正常的,只不过,尉家所占之股稍稍有些少,不过能够拉拢住太平四大家族之中的三个家族,已经让杨元钊喜出望外了,他所投入的行当,哪一个不是挣大钱的行当,有了这些行业,还愁拉拢不到人么。
第十章 富华楼
1908年2月16日,西街富华楼,这是包头数一数二的大酒楼,装修豪华,一向是大商家设宴的场所,经过了简单的沟通,这一次包垦公司的成立,就在这里,下午的时候,杨元钊就来到了这里,杨悦跟他一起,在天字一号包厢之中,做下接待,此时的杨元钊,已经不是那一身羽绒服了,保暖衣还穿着,清末风格的棉衣,保暖方面,还是有些不足。
在保暖衣的外面,则是融入这个时代的打扮,崭新的皮袄,瓜皮帽,乍一看,跟街上来往的商人,没多少区别。
“来了!”门外传来动静,刘澍带着两个富态的中年人,快步的走来,不用看,杨元钊就知道,这应该是吴广仁和赵书明,他们是包头这边最大的地主之一,210顷的土地,不过是他们庞大土地的一部分,吴家差不多有12个庄子500多顷土地,赵家稍稍差了点,也有450顷。
早知道晚清土地集中,可是万亩的大地主,即便在内地也很少见,可是口外,特别是从蒙垦开始,只要是钱权结合,万亩完全不成问题,一夜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
刘澍连忙介绍,两人之中,稍稍矮点,看起来像是小地主的,就是吴广仁,带着眼镜一脸文气,像是书生更多于地主,则是赵书明。
杨元钊连忙起身,依着规矩对着二位行礼,他们二人占据的股份不多,却是最为重要的土地,现在不是蒙垦的初期,只要跟蒙垦公司搞好关系,想要多少地就有多少地,现在的土地,已经划分出去了,特别是黄河岸边的土地,更是少之又少,这么大两片的,又是连在一起,很少见,借助着黄河灌溉的便利条件,是整个包头,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之一。
吴广仁较为倨傲,没多说什么,倒是赵书明多问了几句,主要是英国的一些情况,杨元钊哪里懂得现在的英国了,好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发达的资讯时代,连蒙带哄的给搪塞过去了。
刚刚坐下,端起一杯茶,门外又传来动静,刘澍笑道:“文举来了!”
正说着,一个穿着藏青色的马褂,很有旧商人气势的年轻人,卷帘进来了,走进来,环着一圈的拱手,道:“泽霖兄,季堂,赵叔吴叔,我号里有事,来迟了,还请多多原谅。”
几人都站起身来,就连有些倨傲的吴广仁,似乎也恭维了起来,杨元钊把这些都收在眼里,对于尉家在包头,甚至在山西的影响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只是一个包头的管事,就能够让作用万亩土地的大地主如此敬重,这不单单是能力,还有背景。
“这位就是元钊贤弟吧,果然是出类拔萃!”尉明看向杨元钊,他带着眼镜,多了几份文气,可是隐藏在眼镜之下,却是闪烁不已的寒芒,不知道心中在想着什么。
“好了,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来的,具体的招股书,大家都看了吧,聚在一起,共同成立这个包垦公司,有什么,就直接的说出来!”
“我是没问题的,不就是种棉花么,小麦收完,我也没啥打算,种种看看吧。”吴广仁首先的开口,接下来赵书明,对于他们而言,三亩地一银元的租金,也算是不错了,无论是直接付,还是入股,都无所谓,刘杨两家,可是不次于尉家的大家,哪怕刘澍和杨悦年轻,他们不会轻易砸掉他们的招牌,唯一有些不放心的,就是这个新来的杨元钊,可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吴赵二人,没啥问题,刘澍和杨悦更不会有异议,几个人的眼光就落到了尉明的身上,此时他没有多说话,却是上下的打量着杨元钊。
“泽霖,季堂,按照合同上所写,元钊要占去四成?种植技术500元,没问题,很公道,甚至按照你们计划书中所写,有些低了的,只是剩余的金额?”
杨悦和刘澍愣了一下,他们忙乎了几天,似乎忘记了探查杨元钊的底,讨论好了一切之后,他们更加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如果尉明不提,他差点忘记了,杨元钊信誓旦旦的要认购四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超过万元的银元,可以买300头大牲口,建立一个大型商号都足够了。
吴广仁立刻盯着杨元钊,似乎想要从杨元钊的脸上,看出破绽。
“看样子,大家还有疑虑!”杨元钊朗声一笑,道:“既然成立公司,那么就要选定一家票号,尉掌柜既然来了,那就定下尉家票号吧,我购置股份的资金,也放在尉家票号好了
说完,杨元钊从桌子下面,拉出了一个大皮箱,直接就在餐桌上打开了,金光闪闪,银光闪耀,从确定到现在,已经四天多了,四天10公斤的黄金,都被他做成了大黄鱼,32个整整齐齐的大黄鱼,堆放在一起,饶是见惯了奢华尉明和杨悦,都有些睁不开眼睛,更何况是土财主吴广仁和赵明书,另外一边,则是码成一封一封的银元,一封100个,一共是40封。
一个大黄鱼250元,32个,差不多就8000了,40封银元,4000,这下子,杨元钊认股金额就够了。
尉明从来都不曾怀疑杨元钊拿不出钱,可这种方式,着实让人惊叹,留英学生,家世不凡,可他没想到,居然拿出来的是现金,即便在包头,一次性能够拿出这么多现金的家族,一把手也能够数的过来,除了几大票号之外,即便是吴家和赵家,一两千应该不难,再多的话,就要抵押田地和房产了。
“元钊果然财力雄厚!”尉明道:“小号就在旁边,请移步过去如何。”
“没问题!”杨元钊点了一下头,这些现金,保存在一体机内,是没有问题的,既然露出来了,保存在票号之中,是最好的选择。
富华楼在西街繁华之处,尉家票号就在旁边,带着这么多东西,着实不太方便,办理一下也好,杨元钊也想看看这个时代的票号,票号在未来,被银行所取代,面对着列强背景的银行,票号几乎是一败涂地,晋商能够在西北边陲,兴办起一个个巨大的票号,遍布全国,也足见眼光和能力,更何况之后,西北票号还结合成了西北银行,一定程度上,阎老西在山西崛起,跟山西银行和晋商都有直接的联系。
杨元钊所做的都是标准的大黄鱼,一般在户部都是作为官银,只不过为了麻烦,抹去了上面的标注,尉家票号实力强横,每年过手资金,几乎达到千万,几个掌柜的一起出手,很快,清点清楚了,32个大黄鱼,4000鹰洋。
“不知道元钊是想要怎样的兑条。”
兑条,想来就是存款凭据,或者是现金支票之类,杨元钊想了一下,道:“文举兄给我1000元的兑条好了!”
尉明动作很快,没费多少工夫,就拿出了12张兑条,由杨元钊亲手签下印记,切约定暗记,然后一分为二,道:“凭次兑条,可以在包头太原银号随意支取,出了山西,就要提前告知!”
杨元钊点点头,拿了兑条,离开了尉家票号。
这一番存银和兑条的功夫,没费多长时间,关键就是杨元钊的东西整齐,都是统一规格,跟官银一样,有经验的掌柜,稍稍鉴定,就明晰结果,甚至兑条,也因为尉明的关系,特事特办,一翻下来,还不到七点,天还没有黑。
第十一章 新的项目
回到天字一号包厢,所有人都在等待,桌上面放着一些茶点,几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话题还是杨元钊,年轻的他,已经在两位大地主的心中,树立了一个形象,即便是他们,一次性拿出来上万大洋,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办到,杨元钊一个小年轻,单枪匹马,就拿出来,很显然,杨元钊和他背后的家族,不简单。
尉明跟杨元钊走进来,刘澍招呼他们坐下,然后笑道:“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已经让几个大盘先做了,正好,我让他们上菜。
菜品是早就准备好的,不多时,七大八大的碗碟,放满了整个桌子,山西风味的,各种野味量也很足。
杨元钊注意到,只是这番来回,吴广仁的态度明显发生了改变,世人都是以钱为尊,资金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位,他们手握500顷左右的土地,资产恐怕不下百万,可土地跟流动资金相比,又是两码事,刘澍之所以能够说动他们,就是因为种棉花的收益极佳,之前略微的顾虑,是因为不知道杨元钊的身家,能够随手拿出上万银元,这是简单人么,即便杨悦和尉明,贵为太平四大家族的嫡系,恐怕动用的资金,连杨元钊的一半都没有吧。
“元钊,我知道这件事,稍稍的有些晚,尉家占的股本也较低,不知道可否增加一些!”
包厢之中,顿时静了下来,谁都知道,杨元钊占了4成,属于是最大的一股,如果尉家要增加,肯定要减少他的股本,这在公司之中是常有的事情,但多是资本不足的关系,现在,只是杨元钊自己的资金,就足以购买了,再加上杨元钊是这一次公司的主导,或多或少,有些傲气,吴赵二人脸色变了变,反倒是旁边的刘澍和杨悦心中安定。
跟杨元钊接触的时间不长,他们两个算是有些了解了,杨元钊应该属于那种留学有成,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或者说来,赚钱是一个部分,他更多的是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种棉不过是一个起点,关键是后续,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引入了尉家,说实话,能够跟刘杨两家对抗的,也只有四大家族之中,其他的几个家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