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又出来看海!”哈比认识他,他名叫杨明,是杨家的一个嫡系,不是杨悦这一支的,却是很近的嫡支,他的爷爷,跟杨悦的爷爷,都是长门的嫡亲兄弟,他的年纪小了一点,却在族中以聪慧著称的,在知道了德国的工科在世界上的地位之后,第一个报名参加,甚至连他父亲爷爷的劝阻,都改变不了他的意愿,执意出国留学。
这件事情闹的不小,后来几乎闹到了的族内,见多识广的杨家族长最终拍板,决定让杨明出国,也因此,一举打消了所有人的疑问,后来,无论是尉家,刘家,还是王家,都送来了众多的优秀【创建和谐家园】,让留学的阵容比较的强大。
跟在杨明旁边的几个人,都是年轻子弟,来自于尉家,杨家,刘家,甚至还有王家的,短短的一两个月的集中培训,让他们在250人的小团体之中脱颖而出,不但成绩和评价是最高的,语言,待人接物,甚至是领导能力上面也都彰显了出来,中国大家的精英教育,在这一点上面,尽显无疑了。
从苏伊士运河,进入到地中海之中,这里已经是欧洲的腹地了,不能说没有海盗,可是海盗危险,已经降低到很低的,沿途之中,随处可见的,就是各国的军舰,欧洲的强盛,经过了几百年的航海时代,航运已经异常的发达了,地中海海域也非常成熟,大航海初期,遍布在地中海的海盗,不能说被清缴干净,也称得上少之又少,安全和风平浪静,让这一路上,一直都禁止在甲板上面活动的众多中国学子,可以在每天的白天,有限的时间之内,在甲板上面活动,不过区域只是限制在船的中央,两侧和前后甲板,依然有军人在执勤。
憋了快一个月的时间,众多学子们仿佛是撒欢一样的出来,大部分人离开中国之前,根本就没有做过大海船,这里的条件,比当年先辈们漂洋过海,被卖猪仔的时候,强多了,却很是受了不小的罪,一些身子弱一点的,风浪之下,直接就吐出来了,狭小的房间,只能够在锚泊或者停靠的时候,用海水来冲洗,最初上路的时候,绝对称得上是地狱之旅,一直到一两个星期之后,大家慢慢的熟悉了海上的风浪,这才好一点,这不的到了地中海之后,放他们出来,他们看到了一副跟中国完全不同的风光。
密集的海港,大量的货船,繁忙的航道,有的船甚至就在眼光所能够看到地方,缓缓的同频率的航行着,海鸥尾随着船只,不时的落下,去捕捉被尾流翻起来的小鱼。
远洋货船继续的前行,划开了周围的水面,看着蔚蓝的海水,杨明心中是浮想连天,作为一个一辈子,最多就看过黄河,连长江都没有见到内地孩子而言,海洋,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象,甚至是接触过的东西,第一次上船之后,就晕的稀里糊涂的,足足过了10天,才缓过来。
逐步适应了海洋之后,杨明居然发现了心中的渴望,是搏击大海,跟天地争斗,驾驶着人类历史上最强的武器,跟这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对抗,战胜它,征服它。
想法在出现的瞬间,迅速的滋养,变成种子,不断的发芽,越来越强大,特别是度过苏伊士运河的时候,在运河的另外一侧,看到了属于英国的两艘战列舰,这个只是前无畏舰级,已经不能够称之为英国最先进的战列舰,给了杨明和众多学子深厚的印象,狰狞的船身,巨大的重炮,冰冷之中带着强横的压迫力。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种种变化,无不跟列强们有关,列强们又是如何介入中国的,凭借的就是这些,可以远赴万里,依然可以拥有着强大攻击性的战列舰。
成为一名海军,在战舰之上驰骋,护卫国之海疆,这些曾经跟他完全没有关联的想法,蓬勃的冒出来,甚至到了今天,他已经决定,到了德国之后,一定要报考跟舰艇,跟海洋有关的专业。
他们250个人,被击中培训,考察的就是各自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他在250个人之中,算是最好的那一批,却没有奢望,能够真正的进入到海军院校,如果说,船上有一个人能够决定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德美洋行的老板,哈比先生。
杨明一直都在等待着,他跟几个朋友出来甲板上面看风景,为的就是遇到哈比,现在既然碰上了,抽了一个机会,杨明告别了朋友,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正在甲板之上眺望的哈比面前,恭敬的说道:“哈比先生,我想拜托你一件事情!”
哈比仔细的观察着的杨明,对于这个优秀的少年,他一直都在关注,不过眼前的他,略微的跟印象之中的不同,眼神有些游离闪躲,似乎害怕着什么,哈比嘴角露出淡淡笑意的说道:“是什么事情呢?小杨?”
“就是,就是!”杨明结结巴巴的半天,最终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先生,我能不能进入海军学校!”
海军学校!哈比略微吃惊的看着杨明,这个才16岁,在欧洲人的眼里,显得略微的有些瘦弱的小伙子的,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眼神之中,透着坚定,看起来已经下定决心了。
按照这一次跟杨元钊的商量,以工科院校为主,多是侧重于应用,船舶专业能上就上,不能上也就算了,包头的发展,还是以重工业的基础为主,航运虽然是未来世界一个重要的环节,却对包头没有多少的帮助。军事院校,暂时先不考虑,中国目前,缺乏的不是什么军事家,清末和民国的战乱,已经产生了太多太多的军事家了,能够在其中做出一个选择的话,杨元钊宁愿的选择一个扎实的工程师,科学家,而不是一个血腥的将军,用无数人头和战果,染红自己的顶子。
现代化的战争,靠的更多的,是综合国力,两次世界大战,消耗战越来越明显,指望连子弹都是进口的中国,能够靠自己完成统一,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恐怕不行!”哈比沉思了一下,摇头说道。
“啊!”杨明的眼睛里面,满是失望,看的哈比也微微的有些心痛,海军院校,一定程度上面,在德国也是极难上,陆军还有招收外国学生的先例,海军几乎没有,哪怕是几十年前,清政府花费巨资,构筑了定镇二舰,最后的培训工作,都是在英国举行,根本就没有人员在德国的海军院校之中培训。
“小杨,你告诉我,你是想要驾驶船舶,还是想要开军舰!”
ÑîÃ÷³ÙÒÉÁ˰ëÌ죬֧Îá×Å˵µÀ£º¡°ÎÒϲ»¶ÔÚº£Éϳ۳ҵĸоõ£¡¡±
“这样啊,我答应你,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推荐你去海军学校,即便不行,我也会帮你找到一家船舶学校,让你在里面学会驾驶!”哈比柔声的说道。
“真的,谢谢你了,哈比先生!”杨明喜出望外,一连串的对着哈比鞠躬,一面向后走去,差点被甲板之上杂乱的缰绳,差点绊倒,然后一溜烟的跑掉了。
看着跑掉的杨明,哈比在心中赞许一句,年轻真好,年轻人,对于世界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就如同是早晨七八点之中升起的太阳一样。
第一百一十四章 汉堡港
地中海上面风平浪静,固定的航道,洋流和海风都非常帮助,高速的货船,只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穿越了地中海,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出了地中海,一路的向北,北海的波浪,让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航行,早已经熟悉海浪的众多学子们吃尽了苦头,高海况的情况时有出现,十月号展现了新式万吨级巨轮的强大,在波涛汹涌之中,略微的有些平稳,可是比别的海域颠簸了许多。
摇晃,风雨,腥咸的海水,对这些没见过北海风浪的学子们,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好在,有专人照顾,条件和药品上,比平常的旅客还要到位,众多的学子们,最终,还是适应了下来,精神略微的有些不振之外,到没有别问题了,即便有几个弱一点的,也把自己固定在吊床之上,等待着航程完结。
到了北海,距离目的地已经没有几天了,在进入到北海第四天的时候,旅程到达了尽头,德国的汉堡港到了。
当船长通过喇叭,向所有的船员,宣布着这个消息的时候,甲板之上,一片欢呼之声,无论是在航程之中受尽了折磨的学子,还是那些早已经熟悉了大海颠簸的水手们,都感觉到一阵的轻松,在海上颠簸了一个多月,也该到陆上好好的休息一下,哪怕是日夜都在海上的海员们,也不例外。
汽笛长鸣,在引导船的引导之下,万吨级货轮,顺着港湾,缓缓的进港了,200多个学生,几乎都站在甲板上,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个现代化的港口,惊叹声和惊奇的目光,扫过港口的一切。
说实话,很多没有出过远门的内地学生,他们心中,已经以为上海是最繁华的地方,事实上,上海还真的不算差,比不上欧洲的一流城市,却也比一般的城市繁华的多,只是缺少了一些工业,可是繁多的人口补充了它的不足。
一路上,虽然经过了一些世界级的港口,可是他们都没有停靠,繁忙的港口,进出可不容易,十月号即便是加水加煤,也是循着一些不太忙碌的小港口,或者干脆,就是专门的补给港,这样效率更高一点,更加节省时间。
所以展现在众多学子面前的,是一个超级的现代化港口,面对着德国第一大港口的汉堡港,上海跟它的这个差距立刻就显现出来了,大国的钢铁威力,在这里尽显无疑,以万吨级货轮为例子,在中国不多见,在航道上面,也只是偶尔见到,在这个港口之上,却不少,极目看去,最少也有的十几艘,还有大大小小的中小客货轮,进进出出的,繁忙无比。
主航道上面,随时随地,都是繁忙进出的航船,没有引导船的引导,想要出港都不容易,被涂装上特别颜色的引导船,繁忙的在航道上面来来去去,引领着来到汉堡港的船只,远处的货场之上,最少有六艘万吨级巨轮,在那里卸货,更远的地方,一些小的泊位之上,万吨级以下的货船更多了。搬运工们,如同蚂蚁搬家一般,把船上的东西,搬到了货场,货场上堆积如山的货物,有些显得拥挤,这真是个忙碌的港口。
船只,港口,搬运工,货物,这些共同构筑了汉堡港的全部,几十年来,都是这么运转的,最多,就多了机器设备。
顺着的码头的方向看过去,在紧靠着港口的地方,两个如同巨大的怀抱,把整个汉堡港都给包裹在其中小山上,眼力好的人,可以直接看到一排排粗大的炮管。
杨明也是趴在船舷之上,数炮管的人,他数左边,另一个刘元数右边,最终,数字的出来,左边和右边,各是54门炮,在山顶的上面,还有12门,加起来一百多门炮,最关键的是,炮管足够粗,这么远看过去,都感觉到炮管的狰狞,甚至比他们曾经见过最大战舰的炮管还要粗大的多。
汉堡港作为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唯一的出海口之一,防护的非常严密,除了汉堡港本身之外,还有另外的几个炮台,用来防护汉堡港的安全,甚至,站在甲板上面,还可以看到远处的军港,作为德国最大的军港,驻扎是德国最先进的战舰,巨大岸防炮台和战列舰,强国的威力,尽显无疑。
这是属于钢铁,属于是现代化的战争兵器的威力,能够被挑选出来,作为杨元钊首批的留学学生,这些人,不说是千里挑一了,百里挑一是肯定没问题的,基础知识扎实,见识上也比一般人开阔,有德美资助的关系,可是如果没有受苦的自觉,是不可能选择前往德国,这些人都是意志比较的强大,是天生学习的苗子。
这些天子骄子,来到了德国,却如同新上了一课,汉堡港的景象,给他们上了一课,他们都忍不住想到了,曾经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过的属于钢铁的力量的强大,可是没有亲眼看过,从来不曾感觉到列强们到底强大到哪里,那些远渡万里的战舰,那些武器和火炮,而这一切,在他们的眼前,尽显无疑了。
杨元钊和哈比不会想到,250个学生,在踏上德国的第一天,就被德国的工业成果所震撼,从内心深处,坚定了学成归国,报效国家的想法,让这个第一批,本就不是杨元钊留洋的重点,只是作为必要的补充一代人,居然出了好几个重量级的人物,也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十月号平稳的停在了汉堡港,自然有港口的官员上船,清理货物,计算税务,这些人公事公办,却可以讲人情,哈比在德国的人脉,早在上海出发的时候,就已经联系过了,各方面的数据也发过去了,报关的手续,自然有人跟进,这不,几个德国官员上来,跟着上来的是一个典型的巴伐利亚人,见到哈比,热情的跟他拥抱了起来。
他叫扬克尔,是巴伐利亚的一个容克贵族,跟哈比的私交很好,是汉堡港税务副长官,这一次,因为哈比,专门的上船来检查,顺便跟哈比叙叙旧。
“哈比,听说你最近过的不好,怎么突然间,做的这么大了,难不成,是在东方,大有收获!”
哈比苦笑了一下,道:“一言难尽,去东方,可以说是一次苦难之旅,幸亏遇上了贵人,不然的话,要么流落街头,要么干脆就【创建和谐家园】了事,只是苦了我的妻子和孩子!”
“安娜和博比特,苏吉特都很好,我前几天才看过他们!”
安娜是哈比的妻子,博比特和苏吉特分别是哈比的两个儿子,在远东的时候,最挂念的是他们,这都到了汉堡了,近乡情怯之下,他甚至还没有回去看看,哈比感慨的道:“真的是恍若隔世,对了扬克尔,报关的手续都准备好了么?”
“都准备好了,真的不用我帮助你么?”
扬克尔所说的,正式他的一部分职权,外国人,也不都是死板古板的,一些灵活和机动还是有的,哈比也略微的有些动心,要知道,这可能够省不少钱啊,可想到了杨元钊的吩咐,杨元钊希望跟德国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生意往来,所以这个细节,也要求的非常的严格,不能够偷税漏税,必须要照章纳税。
听到哈比依然是拒绝,扬克尔叹息一声,把一份表格递给了哈比,说道:“这些都是我根据你所给的数据,所做出来的报关表格,价格可是不菲啊,你看看吧,没意义的话,我需要抽查一下!”
拿过报关表,扫视了一下,没什么问题,哈比立刻拿出笔,签下了了名字,伴随着扬克尔的一挥手,所有人开始行动起来,对于这个报关表上面的一些数据,还有众多货物,进行一一的清点。
第一百一十五章 散布消息
税务局的人员不断的清点,按照税务局既定规章,清点着商品的价格,东西之中,瓷器,茶叶,丝绸这种东西,都是从东方大宗购置的东西,在税务局都有固定的税率,扬克尔也注意到了那些金属的箱子,抬一抬,就知道里面是金属,德国进口金属的税率远没有丝绸茶叶等高,也没有跟哈比多问,只是吸了一批金属矿物,收了一点固定的税费。
饶是这样,整个万吨级货轮,总计的税负,差不多就是47万多德国马克,这笔钱绝对不能算是少,哪怕是按照比较低的比例来收税,这批东西的价值,也足以让扬克尔侧目。
“行啊,哈比,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你发大财了!”
“发财倒是没有,我不过是当上了一个洋行的大班,这都是公司的资产!”
“那也要恭喜你,今天你请客!”
“没问题,黑森林酒吧,我清正宗的巴伐利亚黑啤酒!”
黑森林酒吧,是汉堡港的一个正宗巴伐利亚酒吧,开酒吧的甚至就是扬克尔和哈比的邻居,之前在德国的时候,三人一直关系都比较好,扬克尔欣然的同意了,约定下班的时间到酒吧,甚至还帮他找了一批码头工人。
税务局,在这个港口,拥有着天然的权利,哪怕是码头工人也不例外,他们歪歪嘴,码头工人就能够找到不错的活,更何况,哈比给的价格并不低。
税务局的人员离开,哈比也缓缓的下船,他会在十月号上面,留下必要的人员,无论是蜀锦,还是官窑瓷器,都是高价的物品,而且易碎易毁坏,万里海运精心的保护,这些东西无一损坏,可不能到了地头功亏一篑了,任何一件的损失,都代表着庞大数目的金钱。
几个月努力,德美洋行已经发展成为正规的商行,每一项都有规章制度,因为这一次的货物数量巨大,跟随着哈比一起来到德国的人员也不少,差不多就有几十个人,他们在哈比这边的关系的帮助之下,联系工人,安排卸货,这个时代的装卸,远没有像后世那样,一天,或者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把万吨级的货轮上面清理个一干二净,这个时代,港口基本上还是人力,最多就是几个的简单的葫芦吊,什么天车了,起重机了,装卸机器了,甚至连集装箱都没有,要想把6000多吨的货物,依靠人力卸下来,一天的功夫是肯定不够的,快了或许三四天,慢了,一个星期,甚至更久都有可能。
这个时代的航运,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两个月的航行,到一个港口,然后等待着船只再一次的装满,然后迈上了新的旅途,这也是惯例了,一般的港口,都有不少的酒吧,旅馆,还有色情业,支撑着他们的,正是水手,卸货装货期间的水手,除了必要的值班之外,剩下的时间都在酒吧厮混,水手们的金钱,几乎都抛洒到了酒吧,所以,当老了以后,从船上退下来之后,水手们的晚年都过比较的凄惨。
港口之上,专门找来的200多个装卸工人,其中还有30个专门为了瓷器的装卸工人,都是健康魁梧的德国壮汉。
参考着后世,加上这个时代的包装,已经让瓷器的保护达到了极致,可惜它还是易碎的玩意,小心还是必须的,这30个装卸工人,都是整个汉堡港经验最丰富的,都做过不止一次瓷器卸货,可即便如此,哈比依然再三的叮嘱,官窑瓷器啊,每一个都可以作为艺术品一样的存在,甚至为了西方,加入了不少天父天主的东西,远比以前的瓷器,那么的吸引人,如果不是数量太多,1200套,说不定就可以全部上拍卖。
为了这1200件瓷器,哈比甚至开出了1000马克高价,这恐怕可以创了汉堡港的记录了,所以,哪怕是经验丰富的搬运工,也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破损了一丁点。
搬运工人已经开始卸货了,哈比终于有闲暇静下来,250个学生,则被统一集中到一起,被安排了地方,这是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弄好的,因为他们要在德国呆上很长的时间,他租下了一座大楼,六层的大楼,一共有88个房间,250个学生,30个老师,还有从德国招募的几十个留学生,共同构成了教育的团队,他们会处理这些学生在德国的主要日常事物,至于资金的问题,会专门从这一批销售的货物之中,拿出来一部分,用于他们的学费,250个人,在德国的花销可不低,可是眼界高哈比一点都不放在眼里,别的不说,就是在中国销售的几千万,就足够在这里生活了。
黑森林酒吧,半年没有到这里了,真的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半年之前,他曾经神气飞扬,在扬克尔和巴特斯的面前,扬言去东方寻找财富,挣下万贯家财,甚至不顾两位朋友的阻拦,执意如此,却没想到,那一次的经商,反而成为了一个笑话,不熟悉东方的环境,甚至连中国话都不怎么会说,就敢跑到异国他乡,如果不是遇到了杨元钊,说不定,就要客死异乡了。
下午时分,黑森林酒吧已经热闹了起来,里面熟悉的重低音,一个乡村歌手,正在嘶哑唱着不知所谓的歌,哈比走进去,眼神落到了吧台上的大胖子的身上,巴特斯,跟扬克尔一样,是哈比最好的朋友之一,典型的巴伐利亚人,不同于扬克尔是容克贵族,他只是一个小地主,却走出了家庭,在汉堡闯天下。
“看,是谁来了,哈比,真的是你么!”巴特斯抬头正好看到了走进酒吧的哈比,惊喜的迎了出来,用力的拥抱着哈比。
“巴特斯,轻点,你还是这么的壮!”
巴特斯让哈比在吧台附近坐下,拿出一倍啤酒,一口喝下去,冰凉的啤酒,消去了夏日的酷暑,哈比的话不免多了起来,结结巴巴的叙述了去中国的经历,中间,扬克尔下班之后也来了,他们饶有兴趣的听着哈比诉说,神秘而奇妙的东方,仿佛是一颗种子,种在了他们的心中。
宿醉之中醒来,哈比辨认了一下,原来还在黑森林,不知道什么时候,太阳已经高高升起了的,摇了摇宿醉还没有消去的脑袋,顶着阳光走了出来。
扬克尔早已经不知去向了,巴特斯还在呼呼大睡,招呼早来的伙计们一下,哈比向着港口的方向而去,此时的十月号,已经彻底的锚泊在港口,在专门留出来的那个卸货场,当哈比走到的时候,搬运工人们,还在不停的搬运着东西,昨天已经租下的仓库之中,已经摆放了不少的东西,多是一些茶叶和丝绸。
相对于易损和娇嫩的瓷器,茶叶和丝绸就容易的多了,包装完好的情况之下,搬下来只是一个力气活,这些物品,使用的人力,有数倍于瓷器的人手,这才一天的功夫,差不多就卸下了700多吨,把这个不大的仓库,堆的差不多快满了。
搬运工还在不断的进来,员工们清点数目,设立标号,总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听助理说,昨天已经有人探头探脑的过来询问这些商品的价格,问了一下他们所属的公司和商会,哈比一一的拒绝了,都是一些小商会,不能说这些小商会的能量不足,他们能够有这般的嗅觉,在港口方面肯定是有内线的关系的,只不过这些小公司,他们的资金面有限,走的是低吸高抛的路线,6000吨,数千万的马克的庞大货物,他们只能够吞下微不足道的一点,这样的销售压力,会相当的大。
看来风声还没有彻底的传出去,昨天在黑森林,巴特斯已经帮忙约了几个比较大的间客,下午的时候,哈比跟他们一一见面,让他们参观了一些精品的商品,摆脱他们把风声放出去,然后就吩咐的手下的人,他需要出去一周,这一周的时间之中,任何事情都不要打扰他。
安顿好了一切之后,哈比扬长而去,却没想到,接下来,整个汉堡港,还有汉堡港辐射的地区,关于中国精美商品的传闻,一下子扩散开区了,引发了一场争抢的动荡。
第一百一十六章 钥匙在哪
巴伐利亚的八月,阳光正是毒辣的时候,【创建和谐家园】辣的阳光之下,气温逐步的升高,在这样燥热的天气之中,没几个人出来游荡,哈比在家中度过了三天休闲的时间,半年多没有见到妻儿,共享天伦之乐的,吃着传统风味的德国菜,哈比很有一种迷醉的感觉。
妻子对他一直都比较的支持,当年举债去中国,妻子也没说什么,哈比感觉极为的亏欠,眼下,德美洋行的根基已经扎下来了的,未来可以预料的很久一段时间,都必须要在中国呆着,数万公里的遥远距离,一个多月的单程旅程,让哈比微微的有些无奈。
哈比的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不让妻子和儿子到中国去。
几乎是立刻,哈比把这个想法跟妻子说了,中国,妻子的惊诧表情,她完全没想到,哈比会提出这个要求,几乎是毫不犹豫的拒绝,哈比连忙叙述了中国的场景,当然,带有一点点的夸张,描绘的场景总算打动了她,加上哈比确实是赚钱了,只等这边办好手续,就可以跟着哈比一起前往中国。
在家中度过了大半周的时间之后,哈比又重新的恢复了忙碌的,大批军火的销售,获得了几千万的资金,用来支撑学子的学业,是绰绰有余的,关键是学校,要让这些学校接受这样一批的学生,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
扬克尔,巴特斯,包括其他的一些朋友,只要是可以拜托的,都已经拜托过了,说实话,德国大学真的不少,理工科的院校更是很多,就汉堡港的周围,就有很多的。
德国从几十年前。开始发展,从一个小国,逐步的走向统一的时候,开始注意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如今的欧洲诸国,包括英国在内,高等学历的人员比例,人员数量,各种科技成果和科技含量。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科技就像是一双翅膀,让德国追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尾巴,在工业产值上面,甚至超过了大英帝国,成为了欧洲第一的根本因素。
科技一直都是德国的重点,工科大学在德国的大部分城市都有,有些还历史悠久,这些大大小小的工科大学,要想上学真的不容易。本国的也要通过考试,至于外国留学生,德国只有很少的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哈比知道这件事情,要解决起来很难,答应了杨元钊要做到的,还是尽量的去解决,谁知道现实却给他来了当头一棒。
从巴伐利亚开始,到了柏林,再到汉堡。三个德国比较重要的城市和地区,费尽了功夫,几乎把所有的关系都用完了,走过了最少150所大学。而且是金钱开道,只是捐款,就已经拿出来500多万德国马克了。
照理说,花费了这么多,总能够听到一点的浪花吧,事实上。还真的没什么浪花,林林总总之下,不过是解决了50个名额,看起来不少了,留美学童最初的时候才多少,可是50个人250个之间,这个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啊,这只是五分之一,剩下的人没学上了。
又一次的碰壁,古板固执的德国人,哈比摇了摇头,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恐怕是柏林这边的理工学校的最后一家了,该找的都给找了,50个其实是他大把撒钱的结果了,但绝大多数,都是不出名的,或者是经营困难的大学,只有这些大学,才会为了捐款或者赞助,而接受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其他的大学,基本上是不屑一顾的。
在他看来,这跟预期远远不能相比,虽然,一个德国大学,教授一些刚刚受过基本教育的学生,在他看来已经够了,因为中国的这些留学生,基础比较的薄弱,基本上都没有受过完整的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之上,只是勉强受到过基础的现代教育,甚至还不完善,这种情况之下,必须用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补充一下他们缺乏的,然后才能够开始真正的大学教育。
短时间,恐怕不会有多少效果了,巴伐利亚,柏林,汉堡周围的大学区,已经没有多少的希望了,看来要到别的地方,已经出来一周多了,正好回去看看,货物卸的怎么样了。
回到港口,检查了一下卸下的货物,十月号的船舱,已经卸的七七八八了,船舱之中显得有些空旷,投入巨大,报酬丰厚,除了瓷器需要专业的,其他的,几乎是夜以继日的来装卸,6000吨的物品,几乎占据了十几个巨大的仓库的,丝绸也好,茶叶也罢,包括是瓷器,都不适宜露天的放置,必须是比较好的仓库,还需要做好防潮方面的事情。
好在,有扬克尔在,再加上巴特斯的帮助,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解决了大部分的仓库,东西都得到了妥善的放置,并且靠近在一起,便于管理,极大的节约了精力,让这些伙计们都轻松了下来。
哈比询问了一下最近的情况,关于十月号的商品的消息,已经扩散出去了,渐渐的,有一些大的商会,开始联系了,看货的,验货的,络绎不绝的,其中的大宗商品的意向,已经签订了几个,对于此,哈比指示,尽可能走大批发,越快把东西批发出去越好,当然了这指的是普通茶叶,丝绸和瓷器,官窑瓷器和蜀锦,当然是留到最后,一个个的来讨论,这些才是最吸引人。
职员们开始跟进,哈比随口的定下方向,在他看来,销售的形式非常好,估计现在有五分之一的货物,已经有了具体的意向,价格也不低,因为这些都是精品的,平均价格要高于到港的价格。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职员突然询问,关于那些金属箱子的卸货问题。金属箱子太过沉重了,之前卸货的时候,也有搬运工,尝试着金属箱子,可是太重了,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箱子,最少几百公斤,没有四五个人,根本就动不了他,码头上面的搬运工,是计件的,更轻的丝绸和茶叶不搬,有几个人会去动这玩意,这不快要卸完了了,才有职员发现,最沉重的金属,没有卸下去,找到搬运工,还都不愿意。
就这样,这些箱子就剩下来了,马上十月号就已经卸完了,十月号的船主也在催促,他已经接到了散货的单子,正要装货,这些没卸下的箱子,因为考虑平衡的问题,所以是分布在不同的船舱之中的,现在,其他的东西都卸下来了,这个东西,就显得有些明显了。
哈比听说,只剩下那些金属箱子了,这才想起来,这些金属箱子,才是这一次来到德国的最重点的,从杨元钊决定之后,他就没有尝试着打开这些金属箱子,现在,似乎到了打开的时候了,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其实在路上的时候,哈比就曾经在想,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重量极大,每一个箱子又相对的比较小,显然是一种比重极大金属,可惜是被箱子封着的,他也不知道里面的体积是多少的,也就无从计算出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这个好奇,一直都放在他的心里的,不时的回头想想,这里面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