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样!”杨元钊一拍板说道:“眼前就有,不如贩【创建和谐家园】支好了,简单可行!”
“贩【创建和谐家园】支!”张静江瞪大了眼睛。
“对啊,如果德美洋行每月给你们提供的1000把步枪的话,你们能够的卖完么?”
1000把,张静江的脑子突然转过来了,现在的中国,什么最紧俏,最缺乏的,不是别的,正是洋枪,好品相的洋枪,在上海70,到了内地,可不是70了,一百多都有,如果德美洋行,每月提供1000把洋枪,似乎是个机会,一个帮助会内筹集资金的机会。
张静江压抑心情,问道:“什么价格?”
杨元钊哈哈一笑,道:“既然是生意,那就从生意的角度,来说,5折是不行的,起始是7折的,如果一月能够达到5000,是6.5折,1万是6折,这是最低的了!”
张静江眼睛猛的增大,他可没有奢望到,杨元钊会直接送给他的程度的,可是7折开始的让利,最高6折,绝对可以称得上大手笔了,六折,也就是说,这些枪支的75快的价格的,就是45元,他们大概有30的利润,这样的话,就是每月30万的销量,可是的1万的数量有些太多了,最少张静江现在时完成不了,但是同盟会之中关系众多,很多还依附在新军之中,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把这些物美价廉的武器,充斥到新军之中,却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一定程度上面增大了同盟会在新军之中的实力和影响力,还能够筹集一部分的资金。
最关键的是,在杨元钊的字里行间,表露着,这个德美洋行实力很大,随随便便的1万把,都不在话下,杨元钊对德美洋行的而影响力也非常的大,刚刚哈比对他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了。
张静江清楚,现在革命陷入到了低谷,大部分的会内高层,都去了日本,但不代表他们不回来了,暴力革命已经是大家都认可的路线了,未来肯定还是会派出骨干,联络各地的新军,这一笔枪支,说不定,会在革命之中,起到不菲的效果,别说一万把,就算是1000把,甚至500把,那些革命志士,都可以轻松很多。
沉思了许久,张静江最终说道:“好的,我答应了,不过我需要一点时间!”
“没问题,不过静江先生,我们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投资办厂,现在的上海,工商业和建筑业很发达,却没有一个好的水泥厂和砖瓦厂,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这个,我对这方面没多少研究!”
张静江对于实业,现在的兴趣不算很大,很快就岔开话题了,杨元钊也就没有继续的谈下去,现在的包头,还没有发展起来,他的立足还没有稳定,贸然的插足道同盟会之中,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说不定,会出现一些的问题,好在,时间还早的,就算是距离大革命,还有3年的时间。
支援冯玉祥的1500把枪支,还有张静江给冯玉祥的一些人员,暂时是30个不到,不过后续,会陆续的前往,可以说冯玉祥这一次的上海之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杨元钊要招待冯玉祥,冯玉祥拒绝了,他说马上要去订船票,争取最快的时间走,郑州的事情不顺利,又绕到上海,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去东北不是说去就去的,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第六十五章 海祈号
送走了张静江和冯玉祥,杨元钊转身回到了洋行之内,哈比凑到了杨元钊的身边,说道:“老板,你似乎对于同盟会非常的看好?”
“不,我并不看好同盟会?”杨元钊肯定的回答道。
“那为什么?”哈比不明所以的问道。
“不看好,也不能得罪啊,再怎么说,同盟会也是中国的一个大势力,我更看好的是冯玉祥!”杨元钊说道。
从遇到冯玉祥开始,杨元钊就关心了,后世的历史,无不证明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一个能够带兵,实力强悍的军官,比空谈的革命口号,在这个时代强大太多了,同盟会发展的是很快,名声很大,他们太散漫了,革命就如同儿戏一样,不知道吃了多少亏,上了多少当,几十年后,才改变,这才真正的拿下了中国的权柄。
这个时代,在大多数进步青年,甚至是睁眼看世界的人之中,同盟会的名声很大,影响力也很高,结一个善缘而已,杨元钊没有多想什么,此时此刻的他,还没有办法介入道这个时代的大潮之中,他手中能够掌控的力量,是在是太小太小了,一定程度上面,着一股力量,只是对包头产生了些微的影响,根本无法辐射整个中国,可是一定程度上面,增强同盟会的实力,特别是的有目的的加强同盟会的军事干部的地位,同盟会之所以没有成功,到后面乱作一团,就是如此,各地为战,各自为战,一定程度上面,军事干部军事素养并不高,关键的北方,居然没有多少发展的,让北洋军之中的部分的同盟会会员们白白的牺牲了,这些,他略微的已经给冯玉祥点到了,很显然,冯玉祥也开始沿着这个方向去做了,已经开始联络北洋军之中的诸位同仁,争取先到一个地方去,此时,东北是一个最好发展的地方的。
哈比愕然的看着杨元钊,不看好他们,为什么给了这么多的东西,不说一个营的装备,一二十万的样子,并不放在他的眼里,可是对于同盟会的支持,却是实打实的,如果对方真的能够销售1万把的话,这就代表者他们的利益,被大幅度的缩水。
听明白了哈比的想法,杨元钊大笑道:“放心吧,他们不会过多的抢占我们的市场的!”
杨元钊很清楚,接下来的几年,中国的枪支市场有多么的大,可以说近乎无限,再说了,枪支这玩意,不过是初期敛财的方法,真的发展起来,什么【创建和谐家园】了,青霉素了,磺胺了,这些价比黄金的东西,可比一点点的【创建和谐家园】强的不知道多少了,怎么可能死抱着枪支,再说了,未来当重工业出行,攀出重工业的体系,钱就不再值钱了。
一个国家的实力,并不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钱有多少,而是这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否则的话,清朝早已经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就现在,这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依然是在世界前列的,可是实力上呢,钢铁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国家战争底蕴,重化工企业代表着军火的数量,还有一个国家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潜在战斗力,反倒是钱,相对而言不太重要了。
整个下午,德美洋行还是忙碌无比,杨元钊看着忙碌的哈比,索性回来,回来的时候,正好碰上了杨悦,杨悦见到杨元钊,连忙的叫住他,说道:“广叔这几天跟海军部联系,关于上海祈号参观的事情,有了消息了。”
“真的?”杨元钊非常高兴,要知道,他可以通过哈比,通过洋行,看到一些轻武器,甚至是75的山炮也野炮,这10天的功夫,在上海,已经看到了很多很多,只是扫描进来的图纸也有不少,上海的一些工业企业,他也或多或少的去参观了,搜集了很多的机器设备,这些回头【创建和谐家园】出来之后,慢慢的研究之下,就能够知道,西北是否能够制造出来,可是有一点遗憾的是,他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面的战舰的图纸,在来到上海的路上,哪个1000吨的小火轮不算,海祈号再怎么说,是现在清朝水师的三大主力舰之一,虽然建于几年前,却也是新锐战舰,在巡洋舰的这个领域之中,并不算落后,借助着档案节目,杨元钊对于海祈号这个在中国历史上面,被埋没的战舰非常感兴趣,他是第一个在海外护侨的战舰,扬了中华的国威。
人类能够制作的最强大的武器就是战列舰,自从1894年甲午海战之后,中国,再也没有主力舰了,甚至连重巡都没有,唯一的旗帜就是海祈号,海祈号是一个技术先进,拥有一些亮点的舰船,作为中国新锐的舰船,曾经在1912年,参加过英国国王爱德华的加冕典礼,整整环绕了整个地球,甚至参与道了墨西哥排华时间之中,扬中华的国威。
在来到上海的一路上,在汉口,参观了汉阳铁厂和汉阳制造总局之后,杨元钊基本上得到了钢铁制造和纺织业,还有一些机床的全部设计图纸,在工业上面,他的需求已经基本上告了一个段落了,可是的武器上面,不过是一些长短枪,这个对于护卫工厂而言,算是差强人意,他需要的是更加强悍的武器。
杨元钊手中掌握的知识,还有一路原来,收集到的这些机器设备,可以保证包头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城市,向工业城市,甚至是重工业发展的一切需要,可是这样的成绩,即便成功了,也是一个空中楼阁,空有大笔的资金,赚钱的生意,而没有一个自保的手段的话,这个城堡和楼阁,注定是建设在沙滩之上的,一旦有大浪袭来,这个城堡注定的变成了一抹黄沙。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重工业是一切的基础,是强国的必须所在,可是必要的保护也是必要的,在这个时代,强大的陆军,跟火炮之间,几乎有着直接的联系。
火炮是陆军之王,一定程度上面,1900年,中国输给八国联军,一定程度上,是输在了的火炮之上,没有足够强大的火炮,再厉害的陆军,也没有保证的。
中国,火炮的数量非常的稀少的,一些欧美先进的火炮,是不可能运输道中国的,所以,前世的中国,即便道了二战前期,国内的战争,75炮已经算的上是重炮了,可是海祈号不一样,他是英国制造的,新锐战列舰,不但拥有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蒸汽发动机,拥有一个强悍的火炮,203的主炮,是一个巡洋舰的主炮,海军上面不强大,搬到陆军上面,进行适当的修改,作为防护炮台,也非常的不错,要知道,出了海防炮台之外,很少有陆军的炮台,大炮的口径是超过200毫米的,这个时代155就算很全强了。
杨元钊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的,就说到:“我们快去吧!”
“别着急,我们约好的是明天,今天我们会在中国大饭店的招待海祈号的管带,还有上海水师的主要的军官,算是一个初步的接触吧!”
跟海军的接触,杨元钊还是愿意的,在中国,如果有一个军中,对于科技,对于中国独立有好感的话,那就是海军了,海祈号当年,曾经作为的中国的代表,去参加的英国的加冕典礼,但是回国之后,辛亥革命就爆发了,海祈号在知道消息之后,几乎是立刻改旗易帜,剪掉辫子,加入道了革命的行列,成为了中国海军的丰碑。
第六十六章 程壁光
不知不觉之下,来到上海已经快要一个月了,离开的时间,进入倒计时了,对于上海这个城市,呆的时间太多了,杨元钊有一种莫名的情感,上海承载了中国太多太多的东西,也算是整个中国的工业化最高的几个城市之中,拥有现成的工人,甚至融资和原材料也比较的便利。
从上海得到了大量工业图纸,涵盖了大量的轻工业的门类,再加上租界的存在,洋人从国外弄来了大量的材料,这些都可以成为商业投资优势。
这样的城市,换做其他的商人来说,是一片投资的乐土,却不适合杨元钊,西北偏僻无比,现在就有交通灯一系列的问题,可正因为偏僻,国外的势力不算很强大,也有发展的空间,这正是他所缺乏的,要兴建一个强大的工业基地,需要一定的隐蔽性。
包头就具备隐蔽的这个特点,再加上紧靠着白云鄂博,矿产资源丰富,除了交通,几乎拥有了建立重工业基地的一切条件,又有一体机的帮助,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郑大牛进入了杨元钊的房间,说道:“杨爷,广叔过来通知,我们可以出发了!”
“那就去吧!”
这一次前往中国大饭店,他们是乘坐着汽车的,德美洋行有好几辆的汽车,早早的就等在了汇中饭店的门口,当他们下来的时候,载着他们前往中国大饭店。
中国大饭店,是位于公共租界的一个饭店,算不上最豪华的饭店,听说老板是一位御厨的,他的味道极为的正宗,甚至还有宫廷御菜,故而很受达官贵人的青睐,甚至还有不少外国食客,前来品尝味道。
在中国大饭店的芙蓉厅,杨元钊和杨悦等人,到了之后,就在这里等候,按照广叔的说法,今天主要是巡洋舰队主官,还有船长和舰队的一些主要官员,人不算多,只有【创建和谐家园】个的样子,人并不多。
大概是下午6点钟左右,一个看起来有明显文官特征的人,带着几个人,进入到了芙蓉厅的,杨元钊早就得到了广叔的交代,这是北洋水师衙门的一个主事,跟海祈号的官员们的联系,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跟在这个主事的身后,是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行走却虎虎生威的的官员,走在最前面,其其他的人,也都是孔武有力的,一个个极为的桀骜,不过却井然有序的跟在他的身后。
“杨掌柜,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北洋船政司司长,水师巡洋舰队的统领,程壁光大人,大家过来亲近一下!”主事主动的介绍道。
广叔站起来,跟程壁光见礼,然后介绍了一下杨元钊和杨悦,程壁光没说话,主事跟着介绍下面的众人,果然,除了巡洋舰队的几位官员之外,就是各舰的舰长,杨元钊也是今天恶补之后,才知道,水师目前能够远洋的,只有海字头的几艘战舰,可是全部舰船一点都不少的,虽然都是一些蚊子炮舰和雷击舰,吨位都不超过800,在江河之上,却有相当的威力。
广叔招呼大家坐下,中国的餐桌文化源远流长,寒暄几句之后,早已经布置好的饭菜,如同潮水一般上来了。
杨元钊随口吃着饭菜,以程壁光为首的海祈号的官员们跟旧中国的官员不同,他们显得训练有素,而且是彪悍的,对于他们,杨元钊除了敬仰就是敬仰了,作为中国海军的种子,在10年前的甲午海战之后,他们依然坚持着,用尚武的精神,武装了中国海军,中国从甲午之后,再也没有能力制作主力舰,甚至是进口都不可能有。
这种情况下,这些海军的种子,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使用,最后只能是颓废的,就杨元钊一直想要上去的海祈号,他曾经参加过英王庆典,环游世界,在国外护侨,可以说是战功卓著,但几十年之后,却只能座沉长江,面对着侵略者,这是何等不甘。
现在,对于中国而言,一切不一样了,杨元钊出现了,只要能够把世界各国的战舰,都全部【创建和谐家园】道一体机之中,再加上他对于发动机领域之中感觉,一定程度上面的,能够制作出世界上最强进的发动机,甚至是各种先进的船甲板,护甲钢,这些才会成为整个世界上最强悍的战列舰的基础,到时候,有了先进的舰船,这些海军的种子,就立刻不一样了,他们会操纵着一流的战舰,驰骋海疆,维护中国的安全。
这些应该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不耽误杨元钊对于他们进行接触,现在的海军,已经是相当的积弱了的,否则的话,以杨家这样的商家,根本就无法接近。
慢慢的熟悉之下,程壁光也知道了杨元钊是毕业于牛津大学,他是福州船政学堂出身,早年没有多少留学经历,却在成为管带之后,几次前往英国督办舰船事宜,海祈号这一批海字头的巡洋舰,基本上,都是在他的督办之下,这才引进到中国,对于英国也很熟悉,连续的问了不少的问题。
在接触之中,杨元钊才发现,程壁光的知识面很广,他的很多知识,不局限于军事上面,还有很多的经济外交上面的,字里行间之中,带着对于上官的不满,海军一直都是一个进攻的体系,可中国的海疆绵长,却有海无防,甚至连一等舰都没有,白白的受到欺负。
本身,程壁光只是勉强前来赴宴的,对于杨家不感冒,只是觉得,可能是一个附庸风雅的商人,不知道哪门子生出来的想法,想要过来参观海祈号。
对于一个军人,一个舰长,让富翁们参观海祈号,这是一个很难抉择的事情,原则上,海祈号只能够属于水师的官兵的,这是他们战斗的武器,白白的让外人参观,不利于保密,更不利于训练。
可最终,程壁光没有拒绝,原因就在于,广叔奉上的5000元鹰洋,5000元啊,这笔数目绝对不少,海祈号的官兵们,已经有一个多月断军饷了,他再多方筹措,可是效果不佳,有了5000,可以让海祈号的官兵们补充一下,甚至可以出海训练,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得已的方法的。
所以从来的时候,他就抱着怨气的,在杨元钊刚开始套近乎的时候,他也是爱理不理的,可是杨元钊并不气馁,特别是他知道了杨元钊来自于牛津大学的时候,很是问了几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的,着实让他吃惊不已,这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富家子弟,不是那种趾高气扬的暴发户,相反他还是一个非常宁静的人,特别是听到了杨元钊说道,他是留学英国的,就非常的感兴趣,跟杨元钊说了很多的有关英国的趣事,对于此,杨元钊也是早有准备,他不知道很多,可是从一些英国人手中,知道了不少关于英国事情,不是很齐备,但是一定程度上面,也算是可以对应的过去,反而让他更有好感。
一顿饭吃下来,程壁光聊的很是尽兴,杨元钊趁机提出,想要看看海祈号,顺便参观一下水师营地,程壁光也一口答应下来了。
吃的极为尽兴,水师的官员们,放开了喝的情况之下,现场一片群魔乱舞,程壁光没喝多少,杨元钊仗着年轻,又喝的是低度酒,还保持轻型,反倒是杨悦,被几个水师官员灌了几杯酒之后,有些昏昏沉沉的了。
“老弟,我们去喝茶吧!”程壁光看看周围,拍了一下杨元钊,不由分说的拉着他出来,大街上,司机见到杨元钊出来,立刻把车开过来了,程壁光眼前一亮,拉着杨元钊上车,说道:“走,去大西路!”
“可是他们呢?”
“你的掌柜和陆主事在,你还怕什么,走我们找个地方聊聊去!”
杨元钊当然没有反对,之前宴席上面,人多嘴杂,他们很多东西都是点到为止,再说了,这个继北洋之后,中国比较有名的水师将领,他也想更深入的了解一下他。
第六十七章 北洋遗孤
大西路上,一个小小的里弄,几乎隐蔽的不容易找到,程壁光带着杨元钊走了差不多的10来分钟,才走到了一个典型的上海房子的前面,敲敲门,一个娇柔,大概有十五六岁的少女打开房门,看到程壁光先是一喜,然后又落到了杨元钊的身上,脸色微微有些迷茫。
“春凤,他是我的小老弟,去弄点茶出来,我听说二牛给我送来了一些武夷山茶!”
“是!”春凤小声的说了一下,然后扭身走了。
杨元钊没有说话,旧中国的军官,多养姬妾,这个不知道是外室还是姬妾的,他也不敢多说。
走进房间,这是一个两层的小楼,下面是客厅和厨房之类的,上面是卧房,杨元钊被领入到了一个客房之中,看起来只有十来个平方的小房子,摆着一个桌子,看起来有些破旧,却很干净。
程壁光看到杨元钊目光有些**,一瞪眼,道:“这是我侄女!”
接着,他介绍这里,还有刚刚的女孩的来历,原来,这是他曾经的袍泽的女儿,1894年大东沟一战,北洋水师惨白,只是葬身大东沟的就有数千人,这个女孩名叫邢春凤,他的父亲是曾经程壁光的袍泽,广丙号的轮机长,大东沟海战,军情如火,北洋水师惨败,就连当时广丙号的舰长程壁光也中弹受伤,不是邢春凤的父亲邢道伦救了他,他说不定也会葬身到那一片的海疆之中。
邢道伦死的时候,邢春凤才2岁,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她的妈妈拉扯着她,程壁光也是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才又遇到了他们,就把她们孤儿寡母的接到了这里照应着,这才不过6年的时间。
程壁光娓娓讲来,平铺直叙的铺开了那一段十几年前的惨痛历史,杨元钊很清楚那一战的影响,本身在东亚共同发展的两强,一赢一输,赢得了战争的日本,迈上了快车道,完成了工业化,并且抓住机会,成为了列强之一,可是中央大国之称的中国,却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会,最终**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邢春凤带着一杯茶进来,并且拿来了一个旧式的水壶,程壁光摆摆手,道:“春凤,你去休息吧,等下我们喝完了,自己会走,你妈妈怎么样了!”
“她……!”邢春凤说着,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了。
刚刚上楼,杨元钊看到这个小楼的上面,应该是有3个房间,在楼体上面,他还闻到了浓郁的中药味道,很显然,这里有病人。
程壁光叹息一声,一摸口袋,脸上微微的露出一丝尴尬,杨元钊察言观色,连忙从怀中掏出的支票本,化了50英镑的数字,递给了程壁光,程壁光结果一看,微微吃了一惊,却还是递给了邢春凤,道:“这些你拿去,给你妈妈买药吧,记住要去花旗银行兑换!”
“这!”邢春凤显然没有见过支票,有些茫然,她略微的认得几个字,可是花旗银行的支票本全部都是英文,她知道那是洋人的文字的,却不知道是什么。
“这是票号,50英镑,你知道么,英人的货币,大概能够相当于500元!”
500元鹰洋,这点邢春凤听懂了,她漂亮的眼睛,猛的睁大了,这样的钱,在上海,绝对可以算的上巨款了,足够一家四口,舒舒服服的过上好几年的生活,她的母亲一向体弱多病,一年之内的花费,也不会超过30,有了这一笔钱,他能够让母亲过的好一点。
程壁光继续道:“好了,我会让程虎过来帮忙的,让他带你一起去,这样安全一点!”
邢春凤下去了,程壁光看着杨元钊,叹息一声道:“多谢杨老弟了!”
“避光兄这是什么话,比起你们这些英才,我恐怕有的也只是钱了!”
“英才!”程壁光干笑了几声,然后看着杨元钊,突然问道:“你对这个世道怎么看?”
杨元钊一愣,他完全没想到,程壁光会问他这个问题,据他所知道的程壁光的经历,程壁光应该是倾向革命的,不然的话,当年辛亥革命的前后,他参加了英王的加冕仪式之后,回到国内,就不会直接的改旗易帜,加入到了民国,可是现在,他坐的是我大清的官,这代表者什么意思?
看到杨元钊迟疑,程壁光哈哈一笑,道:“我没别的意思,你恐怕不知道吧,我也参加过革命党人!”
杨元钊愣住了,他似乎有些脑子转不过来了,水师船政司司长,巡洋舰队统领的程壁光居然参加过革命党?
程壁光悠然的说道:“这件事很多人知道,1894年,北洋战败之后,我赋闲在家,我弟弟跟孙逸仙交好,所以我就加入到了兴中会之中,1895年起义失败,我跑到了南洋,后来遇到了李中堂,这才回转国内!”
杨元钊不知道,原来程壁光曾经还有这样的历史,孙中山的同乡,加入过兴中会,难怪会问他这个问题。
“程司长,我不是革命党人,也没想过要革命!”
“哦,莫非你是保皇一派!”
“我也不是保皇一派,我只是想做一点实事,中国的日子过的太苦,中国也太落后了!”
“谁说不是啊,就拿10几年前来说,中国舰队的吨位比日本强大,可为什么会败,原因就在于落后,舰队打坏了,没办法修,各种的炮弹,性能不佳,这些,哎……”
程壁光不可避免的提起了10几年前,很显然,那一战,在他的印象之中,十分深刻,杨元钊不是经历者,无法体味到那种在炮火硝烟之中,培养出来的海军精神。
“程司长,我的愿望,就是实业救国,革命也罢,满清也罢,归根结底,老百姓要过日子,必须要实打实的东西,中国现在,什么都需要进口,出产极少,民不聊生的,我在英国学的是机械,对于农业也有涉猎,就想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所学,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好!”杨元钊话还没有说完的,程壁光就叫好,作为海军军官,程壁光对于洋务,对于工业化,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特别在知道,杨元钊的意向了之后,问了一些杨元钊的发展方向,当知道了杨元钊目前可以兴办,洋火,洋布,还有洋面场的时候,一阵的激动,连声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