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钢铁时代》-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哈比如此爽快的回答的,让约翰愣住了,他也只是一提,这样的大单,又是分期付款,很少有的洋行愿意去做的。

      一个标的装备,可是几千条的枪,还有附属的一些装备,整个上海,估计能坐下的,只有四五家,这些洋行的资金,大部分被占用的,有一些投入到了股票之中,没有人对这个项目有兴趣的,这个意向从两江总督提出来之后,就一直被搁置,约翰之前只是随口的说说,可没想到,德美这么一个的刚刚成立的小洋行,居然会有这么大的魄力,拿下一个标的东西,要知道,这个标可是实打实的满编标,2500把长枪,还有短枪机枪等附属的设备,价值高达40万左右。

      约翰的手微微的抖动,之前的些微小心思,在瞬间打消了,不管这些枪支是拿到中国安装的枪柄,还是从德国方面流入,拥有这样实力的人,都不是他一个洋行的副班能够伸量,即便是礼和洋行本身,也不会轻易冒进,更多的会到国内打听,在没有搞清楚问题之前,只能够放在一边。

      约翰这一次前来,带着打探德美洋行的任务,在礼和洋行的内部,没有人会觉得这中间有问题,一个小洋行的成立,在上海,太多了,接到了这一个大消息,多多少少的估量出来德美的势力,果然是雄厚无比,是礼和洋行的大敌。

      “约翰,怎么样,什么时候引荐!”哈比在等待着约翰的回答,一笔40万的生意,只是付款一半的情况下,也有20万,这笔钱可以极大的解决目前的问题。

      “啊!你说什么?”

      “我说引荐的事情!”哈比比了比手,做了一个金币的模样。

      约翰心中一动,他忘记了礼和洋行的事情,如果做成的利益,礼和洋行内部明确的表明,这一单生意,不去做了,他没想到得到了哈比的答应,调查只是一个方面,可是金钱,更加的重要了,中介费,就算是百分之一,也足足400英镑,这对于在上海的他而言,绝对不是一笔小钱,这个花园洋房,也不过是1200英镑,这可是附近,数的着的不错的房子,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盖一个小公寓还是可以的。

      金钱的作用是巨大的,更何况是价比黄金的英镑的,很快的,约翰就找到了两江总督,借助着礼和洋行的背景,在中汇饭店宴会厅,把他们召集到了一起。

      临出发前,杨元钊看着哈比从洋行的渠道和杨家从国内收集而来的两江总督的资料,两江总督瑞方,满洲正白旗人,是晚清的【创建和谐家园】之一,比较倾向洋务,支持商业运作,支持君主立宪和戊戌变法,在清末也算是一个比较明白的人,他还是袁世凯的儿女亲家,有女嫁给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权。

      后世的历史之中,在几年之后的辛亥革命之中,瑞方也算是引发护路运动的导火索,带着湖北新军前往四川的途中,新军哗变,被革命者所杀,后来被送到武汉进行游街。

      瑞方现在的资料就是这些,接下来是新军的,1907年江苏新军成立,一共成立了一镇两个协,17和18协,以江苏这么发达的经济条件,目前两个协四个标的新军,在瑞方看来,有些不够用的,他准备扩大一个协,目前只是筹集了一部分的资金,先做好一个标,找了不少的洋行,都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复,正在着急的时候,却得到了礼和洋行的约会。

      瑞方很重视,带着第九镇统制徐绍桢,还有江苏提督,布政司等【创建和谐家园】,前往中汇饭店,因为是见洋大人,他没有保持着满清【创建和谐家园】的傲气,特别是当约翰带着哈比进来的时候,主动上前行礼。

      约翰熟知中国的一切,不动声色,反倒哈比略显的有些拘谨,宾主坐下之后,约翰直接开门见山的支出,执行这一笔交易的是的德美洋行。

      瑞方一愣,略显有些失望,德美洋行,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他的眼神在的约翰和哈比的身上扫来扫去,这个时代,洋骗子已经出现了,如果不是约翰是礼和洋行副班,说不定他就会拂袖而走。

      约翰坐在那里默不作声,牵线搭桥的事情,他已经完成了,这笔生意能不能做成,就跟他无关了,眼神扫视着哈比,想看看哈比如何的处理。

      哈比站起身来,平静的说道:“我知道诸位对我们德美洋行有些担心,不过这一笔生意,我们可以货到付款!”

      货到付款,掷地有声的四个字,所有人,包括约翰在内,都惊呆了,这个时代的洋行,大笔订单都是预付的,没有那个洋行,会一次性的购置十几,乃至上百万的货物,等待着慢慢销售的,大批量的商品,多是预定好的,然后剩余的有余才分散销售,之前在德美洋行的时候,他还有些怀疑,德美到底拥有着怎么样实力,现在看来,恐怕他是真的能够拿出一个标物资,否则的话,几十万的,通过欧洲慢慢周转运输过来,这中间所背负的成本,不是一般的大。

      瑞方也有些动容了,他不是那些顽固不化的老夫子,相反,他对于洋务和外贸,都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对方的这种做法,一来极为大气,二来也把他们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这是从来都没有洋行给予他们的,没兴趣的想法慢慢的消退,眯着眼睛看着哈比。

      徐绍桢一直都注意着瑞方的表情,身为下属,当然明白上司的想法,接口问道:“我们的条件?”

      “当然是满足,货到付一半,剩下的,可以分两年付清!”哈比冷静的说道。

      徐绍桢斜眼看了一下瑞方,瑞方没有任何的表情,熟知瑞方性格的他,很清楚,没反对就是有的谈,笑道:“哈比先生果然爽快,那就让我们看看货吧,只要确定了品质,我们立刻可以签署合约的!”

      哈比一摆手,自然有的洋行的伙计,把样品枪支给带上来,步枪选择的是委员会1888和毛瑟,【创建和谐家园】当然了白朗宁1900,还有一些军刀,子弹带之类的附属物品,因为这个新建的标是一个步兵标,所以75炮就不拿上来了,拿出来的只是马克沁。

      瑞方没有动,徐绍桢一摆手,几个随从上前检查,他们是徐绍桢的亲兵,孔武有力不说,也是老于行伍,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检查,悄悄的走到徐绍桢的旁边说了些什么,徐绍桢又跑到瑞方那里咬耳朵。

      哈比是稳坐【创建和谐家园】,果然,徐绍桢说完,瑞方道:“好,只要是这个质量的,我们全部接受,不知道贵方什么时候能够送到!”

      “随时都可以!”轻飘飘的一句话,验证了约翰的猜想的,果然,德美洋行的实力强横,最少在上海已经可以随时的调动一个标的物资,至于瑞方他们,表情却有些尴尬,谈判还没有进行,该提到的条件也没有提到,对方就可以说,随时供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让他怎么进行。

      不过,中国的官场,哪怕是再尴尬的场景,也是有人转折的,果然一个随员站出来,岔开了话题,然后越来越宽泛,哈比几次想要引导话题,却被不动声色转开,一个多小时的废话说下来,谁也没有多说什么,然后瑞方等人就扬长而去了。

      哈比没经过这样的阵仗,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忍不住回头问约翰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谈成了,还是失败了?”

      “哈比,要淡定!”约翰微笑的说着,似乎一点都不在意,一个侍从匆匆的而来,把一张纸递给了哈比,纸上只写了大大的三字,哈比的汉语很懒,但是普通的数字还是明白的,没头没脑的一个三,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五十六章 繁忙业务

      “事情成了!”约翰抽走了那一张纸,看了一下之后,肯定的说道。

      “成了,可是,这是什么意思!”哈比还是一脸茫然,之前的一个小时,他算是真正见识到了中国人的云山雾罩,本身好好的谈生意的场合,居然谈什么的风月,天气,几次想要引导话题,都被不客气的打断了,憋得是脸色通红,可是对方还毫不在意,一个多小时之后就离开,是没成功,可送来一张纸,就算是成功了,这算是哪门子的生意。

      熟知中国,深谙官场之道的约翰,看了哈比一眼,心中的略带一丝鄙夷,这个哈比明明什么都不懂,不说通窍中国文化了,就算是眼色也不好,他明明好几次暗示了,他依然我行我素,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命好,遇到贵人了,一下子,就成为了一个大洋行的大班,压下心中的不快,平静的说道:“这张纸的意思是回扣三万!”

      “回扣三万,凭什么,我没同意降价啊!”哈比一下子变成了苦瓜脸,愤愤的说道,本身分期付款就勉强了,还要再减,这让他完全不能接受。

      “放心吧,他们已经认可了,再说,这个回扣又不是让你来出,你可以加价么,回去算个价格,把这3万加在枪支上面,名目什么的,你自己选吧,还用我多说什么!”

      约翰说完,自顾自的走了,只剩下哈比呆呆的看着这一张纸,好久才离开。

      这一课,着实上的非常的深刻,哈比这才感觉到,中国的官场真的是深不可测,回来告诉杨元钊,杨元钊却哈哈大笑,中国的官场之复杂,恐怕远超过西方,也正是在一连串的内斗之中,中国才落后了,至于哈比的担忧,杨元钊一点都不在乎,看来,德美除了招收大量的外国雇员之外,还需要弄到一些积年老吏,或者是宦海浮沉的老师爷,他们熟知官场道道,很多时候,能够成事,也能够省钱。

      当天晚上,哈比就请了船队和护卫,把一个标的装备,全部提出来,装船送到了南京,到了第二天的晚上,船队抵达南京,早就等待的徐绍桢,让人接收了这一批的军火,检验通过之后,就完成了整个交易,第一笔17万两的白银,当天已经支付了,直接的存到了花旗银行的南京分行。

      本来哈比准备让他们存入到德资银行,在中国,德资的银行,在这个时代,略微的有些弱势,比不过英资和美资的银行,好在都是外国人,一切都好办,白银的兑换也按部就班的进行,最多一周之内,就可以兑换成英镑。

      创纪录的,从接触到完成交易,只用了三天,是皆大欢喜事情,钱拿到是一方面的,第一单的生意,代表着大量资金进入,算下来,一共回收了15万以上的银元,这笔钱暂时不能动用,可是花旗银行还是把他们的信用额度给提升了,变相的可以部分动用这笔钱了。

      快捷的完成了一单生意的,是整标的装备,让约翰再一次的确认了德美的实力,当哈比又一次的找上门来的时候,以为哈比是来送介绍费的,介绍费是送来了,400英镑全额给付,这比预期的10天时间要早很多,可是接下来,哈比提到的条件,却让他惊呆了,哈比的要求很简单,让他再帮忙牵线搭桥。

      再帮忙,难道他又一次的低估了德美的实力,德美在付出了一个标的军火的同时,还能够有余力做更多的生意的。

      本来,就礼和洋行的立场,约翰应该是拒绝这个请求的,心中滋生的那一丝的贪念,让约翰无法拒绝,对于他而言,很多时候的,是有订单,没有货物,列强们对于枪支的控制,远比想象的更严格,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富庶的中国,如果彻底的武装起来,这是一个灾难,哪怕得到了英法全力以赴的支持的袁世凯,也不过是用了20年的时间,才建立起了7个镇,不过是7万人,只有最强的是满编的武器,不是他不愿意,而是价格太高了的。

      在约翰这里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哈比刚刚的回到洋行,还没等到喘口气,就有大量的低级官员前来,他们的目的无一例外,就是购买武器。

      中国的官场,一直都是一个消息的市场,上海有人手里有大批的武器的消息,在官场上面不胫而走的,现在的中国,各地督抚的手中,钱真的不少,从张之洞开始办洋务,汉阳铁厂是一个赔钱货,因此而节流了整个武汉的赋税,这可是一笔庞大无比的财富,汉阳铁厂花费了几千万两,可是张之洞最少从中间拿到了数倍的数目,新军成为了现在官场的主流,哪怕是比不过北洋,建立一支新军作为样子货,这个也是大部分人的选择。

      之前没有门路,现在听说,纷纷到了上海打听情况,其中大部分都找到了德美洋行,不过这些都是底层的,真正高端的,却找到了约翰,礼和的牌子还是非常硬的。

      约翰是一个小人物,他不过是一个洋行的副班,连大班都不是,可是他身份却是在礼和洋行,礼和洋行是德国在中国最大的洋行,地位相当的高的,一些督抚,布政使,提督什么的,直接派人找到了他,约翰隐隐觉得,这样做不对,可是一次400英镑的提成,这在对方付款之后,已经交给了他,这个代表者100盎司的黄金,这可是实打实的东西,几乎所有的,都被他引接到了哈比的哪里。

      哈比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各地的督抚,不会如同南京那样,很快的完成交易,那是特例,江苏是一个富庶之地,瑞方又不是贪得无厌的官员,很多东西进行的很快的,甚至连回扣,也加的不多,这些人,却是有些贪得无厌。

      好在,杨元钊早有准备,这几天哈比送货的时间,已经让杨家商会,招募了一些人,其中有一个更是跟过湖北布政使的绍兴师爷,几十年的宦海沉浮,当东翁告老之后,跑到上海来了,杨家给的薪水丰厚,他同意了,有它的帮忙,一些官场之中隐晦的暗示,还有一些捏拿分寸,顿时淋漓尽致的,哈比跟本地官员,有些死板的碰撞,因为他的出现,变得融洽和润滑了起来。

      能力有高有低,可合适就好,短短的几天的,一大串意向,就已经初步的达成了,总之,几个没有一个相同的,有高有底,高的每把枪可以达到150银元,低的最少也是80,哈比看了这些,忍不住叹道,真的是贪得无厌。

      总之,南京的这一单生意,是一个不错的开局的。那些达成意向了,很快就能够付诸实质的,这是几乎占据库存一半的销量的,加起来最少五六个镇的总体额度的。

      除此之外,每天的零散销售,也络绎不绝的,来的都是底层官员,各地督抚不会轻易的前来上海,之前的瑞方只是一个特例,可是这些底层官员,多是带兵官,这些人带动的零散购买,已经让哈比合不拢嘴了,要知道,他们有家丁,会有亲兵,这些人三五十把的购买,架不住购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现货交易,是德国原装新枪,这种情况之下的,每天的交易额连连的刷新的。

      几乎每天都在5万以上,短短的开业10天之内,这个洋行,就创下了100万的惊人业绩,这几乎相当于10万英镑,在这个时代,可是一笔举足轻重的财富,每天都有大量的现金,被存入到了花旗银行,这笔钱,杨元钊除了拿出少部分之外,剩下的都留下来,等待着一两个月之后的远行。

      第五十七章 水师

      哈比这里,痛并快乐的忙碌着,每天的销售额节节攀升,杨元钊这边,也按部就班的进行着,第一次提取的钨,已经全部的放入到箱子之中,也就是几十吨,一个箱子四吨多,十来个箱子,放在一体机之中,分外的不明显。

      第二批黑石运到了,比之前预计的提早了半天多,杨冠虎再一次的出现了,这一次的量稍稍的多了一点4200吨,多了200吨,第三批的数量,也会微微提升,这是因为,江西那边的矿区,天气转好,采矿效率提升的关系。

      可惜,江西距离包头那边,稍稍的远了点,这个时代,中国大部分的矿区,都只能够依靠人力,肩扛手提,甚至是连开矿,都很少用炸药,是山民们在山上,一点点的挖掘出来,效率慢不说,还蕴含着很多的危险,可惜他此时鞭长莫及,只能够徐徐打算,或许,设计一套机械化采矿设备,会让这个效率提升很多吧。

      多了200吨的黑石,也就是多了一千多,换成别人,或许是一笔巨款,对于杨元钊来说,这点已经不放在眼里了。之前,因为建立商会和购买黑石的关系,耗费了大量的资金,来到上海之后,也没有找到更好金属来吸收,让他的囊中羞涩,现在,洋行已经开起来了,第一批的生意,也开始了,不说签订的一些项目,就算是每天的零售所得,也足以支撑大幅度的消费了,一把委员会1888,70银元的零售价,加上【创建和谐家园】,每天会出售600把以上,这就是4万多,这还没有算大致达成了意向,已经付出了定金的各地新军,那些生意如果完成,那就是翻着跟头上的销量。

      在杨元钊看来,德国的商路,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钨可以用来打开德国的大门,特别是军工的大门,后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之所以武装中华民国,原因就是包括钨在内的大批资源,没有这个,以希特勒的目空一切,怎么可能会把落后的中国放在眼里。

      除了钨之外,中国还有更多的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猪鬃,这玩意看起来是养殖业的,对于战争而言,是一种战略资源,在步枪成为了补兵装备的主流的时候,一把良好的猪鬃枪刷,对于一个部队的战斗力提升,可不容小视,最少战场复杂环境下,枪支的可靠性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这样的战略资源,不但是德国再收,英法等国,也都大量的在中国收购。中国传统的猪鬃基本上都被各大洋行所瓜分了,杨元钊当然不会去贸然触及这个市场,那会引起诸多列强的反弹的,他想到的是养殖业,后世的中国,可是养猪大国,集中养殖和饲料的应用,让养猪成为了全民的共同的事业,他没有能力在包头全面铺开,可是兴建几个大型的养猪场和肉联厂还是可以的,不但保证了包头附近的副食资源,也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这样一种特定的,且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

      杨元钊苦笑了一下,有些时候,思维发散开来,跳跃化,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就如同他到了包头之后,几乎想要做任何的事情,一直都马不停蹄的,可是慢慢的,伴随着知道的越多,就清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稍稍的等待和放缓,对于一件事情而言,似乎是更好的。

      从2月份出发,到现在,快要一个月的时间了,现在已经进入到三月底了,最迟,必须在4月出发,花费一周多的时间到达的包头,还赶得上棉花种植的农时,好在,在上海的事情,基本上处理完了的。

      塑料薄膜,尿素,还有一些简单机器,已经通过一体机合成了,这段时间之中,一体机都在做这些,塑料不是专门的农膜,而是高分子的材料,用于培养棉花,应该是足够了,哈比也听话的按照杨元钊的命令,在几天之前,把这些东西发到包头的,预计,会比他们更早的抵达,最多再停几天,他就能够离开上海,回到包头了,可是冯玉祥他们怎么还不来,不是说,一周之后就到来么,难道有什么事情耽误了。

      不知不觉,到了上海已经超过10天了,十天的时间之中,杨悦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了,基本上,杨悦此时都在等待着杨元钊的结果。

      枪支基本上,都被哈比提到了洋行之中,可是剩下的器材,在杨元钊看来,也好办,暂时不放在这边,到时候,路上设计好了之后,放在太原号了,到时候,让哈比找到一个洋行的职员,在太原,直接的发出去就好了,

      连续的等待,让杨悦有些着急,可是杨元钊每天忙里忙外,他也不好询问,这不,又看到杨元钊出去,他欲言又止,却没有询问,棉花的种植,前期的工作,都交给包头那边了,他们只用在种植之前3天赶回去就好了,就拿4月15号开始种植,此时,才3月20号,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没想到,杨元钊居然转回来了,对杨悦说道:“季堂兄,你在水师之中有没有联系!”

      “水师?”杨悦有些跟不上杨元钊的脚步了,总感觉杨元钊是天马行空,之前在武汉,专门为了汉阳铁厂停留了一天,听说,弄了大量的黑石矿,现在,又考虑水师,这真的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正要说话,旁边的广叔突然的说道:“你问水师干什么?”

      “广叔认识水师的人么?我听说海祈号现在在上海停靠,想要上去参观一下!”

      这只是一个突然的想法,今天在上海闲逛的时候,路过了军港,看着本身属于中国的土地上,停靠着各国的军舰,这种感觉,分外的憋屈,正好旁边的一个路人,说起了水师三大舰之中的海祈号,最近停靠在这边,他这才想起,中国不是没有战舰的,海祈号巡洋舰,也算是目前,轻型巡洋舰之中比较先进的一个。

      目前以他的能力,想要登上国外的战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小型雷击舰,又没有什么意思,战列舰,想都别想,还不如找到本国战舰,舰炮就不说了,海军舰炮的强大,是人所共知的,更何况还有他一直都垂涎往复式蒸汽机。

      “海祈号?”广叔迟疑了一下,说道:“我曾经跟北洋船务局打过交道,我去问一下吧!”

      “多谢广叔了!”

      杨元钊说完,就匆匆的离开了,最多10天之后,他无论如何,都要离开上海了,可是上海的事物,是千头万绪的,海祈号的事情,也是今天,在江边接货的时候,偶然见看到才想到了,在这个时代,代表者科技巅峰的,不是什么机器,而是军舰,所有代表者一个国家的最先进的科技,都会集中的体现在舰船之上,战列舰,绝对可以称之为整个世界之上,科技含量最高的东西,他现在如果能够登上战列舰,对于未来包头的工业化,会起到难易想象的作用。

      打个比方吧,陆军155的重炮,已经算的上是非常强悍的装备了,超过155的火炮,一般都配属于战略部队,或者是要塞炮,可是在海军上面,一个普通的巡洋舰,都可以拥有203毫米的口径,更大口径333,甚至360MM的火炮,甚至是406,更是战列舰的标配的,火炮的口径,每增大一倍,它的炮弹的重量会增加八倍,推动力也会提升八倍,炮弹的威力,几乎是以几何的层级增长着,再说了,军舰之中,还有蒸汽机,这可不是普通的民用蒸汽机,这是往复式蒸汽机,最少也是双轴甚至是四轴联动的,这玩意绝对是这个时代的尖端科技。

      “广叔,这事情好办么?”看着杨元钊匆匆离开的背影,杨悦突然的说道。

      “好办难办的,无外乎钱么,你知道杨少爷这段时间在干什么?”

      “不知道!”杨悦说道,他一直都在跑着化肥和种子的事情,做完之后,就等待着回去,杨元钊每天忙里忙外,一副很忙的样子,他也没有多问。

      广叔摇摇头,杨悦虽然是杨家的嫡系,也是经过了严格培养出来的,跟杨元钊一比,真的给比下去了,这段时间,他也在关注着杨元钊,虽然了解的不多,却也知道,杨元钊跟最近名声极大的一个洋行,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洋行的大班哈比,跟他的关系密切,几乎是每天见面。

      杨家在上海,势力不广,可是全国范围的商会,总是有自己的关系网,一些密切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朵之中,短短一周时间之中,这个德美商会的交易额,几乎是数百万两,要知道,这个时代,枪支绝对是紧俏的,各国都在扩军备战,欧战必然要爆发,这是所有有点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出来的,偶尔弄点枪支到远东,小钱可以赚,可是成批量的就少了。

      可是这个德美商会,不知道在怎么弄的,居然弄到了5个镇的装备,顿时,整个东南的督抚都被惊动了,甚至各种的后勤官,次第的钱来,而很显然,杨元钊跟德美商会有着相对密切的关系,他的花费,明显大了很多,杨家,对他的评价也在上升,广叔就是昨天晚上,接到了杨世堂的电报,可以重点的支持的杨元钊。

      杨家在中国潜在的势力很是庞大,当杨家全力支持之下,广叔很快就见到了上海的海军官员,跟海祈号搭上了线,现在的水师,可不同于李中堂在的时候的水师,只剩下的几艘拿得出手的战舰,每年的经费也大幅度的压缩了,只要有钱,又有同僚在旁边关说,广叔顺利的完成了初步的接触。

      第五十八章 冯到上海

      黄浦江畔,汽笛长鸣,冯玉祥走到了船舷的附近,看着十里长街,清晨的薄雾,笼罩在整个雄伟的城市,外滩之上,远处的洋行,正灯火通明,微微的感慨,这是一片灯红酒绿之地。

      郑州的事情,做的并不顺利,他是去催饷,人家认账了,就是推脱,你推我,我推你,云里雾里,忙乎了差不多一个多星期,也没有个结果,仿佛是施舍一般的给了300两,换做一般的家庭,300两够好几年,可是对于一个营,几百号人,300两,恐怕就是几天的功夫,有什么用。

      苦等毫无办法,再等下去也是浪费时间,冯玉祥想到了火车上遇到的小老弟,不说别的,就冲着那些长短枪,一箱长枪,3把短枪,加起来几百元,小兄弟眼都不眨的给了,就冲这个,他都需要到上海来看一看的。

      冯玉祥没有来过上海,却听过许多关于上海的事情,上海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无论是洋人,还是普通人,都把这里看做是发财的地方,可在他看来,这却是一片混乱之地,在中国的领土上面,冒出来了一个租界,这不就是一个国中之国么,国家没有力量,外交没有声音,这或许就是杨元钊所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吧,洋大人高高在上,满清的官员们唯唯诺诺的。

      三个明显器宇不凡,且有着明显军人的气势的人,下了船,并肩走向码头,码头上面的黑帮喽啰们,基本上都是人精,这样的人,没啥油水,说不定还会顶雷子,他们三人几乎没有受到什么袭扰,就离开了码头,步入了繁华的上海街道。

      一片陌生,好在之前郑州分手的时候,留下了杨家商会的地址,依靠着询问和打听,终于找到了杨家商会的所在,却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失望的消息,杨元钊不在。

      冯玉祥他们早一周过来,或许就能够碰到杨元钊了,当时他还在杨家商会住,德美洋行开业,每天的销售额都上万,这些都是白捡的东西,杨元钊是个从来都不会亏待自己的人,有钱了,当然住好的了,直接搬进了中汇饭店,连带着杨悦也被他拉到了中汇饭店。

      中汇饭店是外资饭店,在旧上海非常有名,如果不是哈比出马,杨元钊甚至连房间都未必能够定下来,以每天300元的价格,定下了两个豪华包厢,也算是在20世纪初,享受着最奢华的服务。

      知道杨元钊不在,冯玉祥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伙计们接下来的说辞,驱散了他脸上的阴霾,杨元钊在离开的时候,专门关照了杨家的人,把洋行地址留下来了,在他看来,每天忙的脚不沾地的,天知道会不会在,不过洋行就在那里不会跑,去购买的步枪,不论多少,洋行都能够给出来,去哪里是最方便的。

      德美洋行距离杨家商会有些远,杨家商会,是在传统的老上海县的所在,周围多是华人的一些商铺,主要出卖一些日用品,偶尔还为洋行的大收购牵线搭桥,旧中国上海的核心就在于租界区域,紧靠着黄浦江的外滩,所以从这里到那边,几乎要穿过大半个上海,现在的上海,没有后世的上海那么大的规模,却已经初具规模了,半个上海,最起码要走一两个小时,快要30里地。

      三个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从郑州转道上海,已经花了大部分的盘缠,囊中羞涩之下,没有选择坐黄包车,而是步行前往,差不多花费了大半个上午的时间,终于在快中午的时候,抵达了洋行的附近。

      这一片不是洋行密集的区域,看起来有些像是花园洋房的区域,一个个西式的建筑,美丽的花园,彰显了这里的富庶,冯玉祥怎么也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卖军火的地方的,

      不但冯玉祥奇怪,施从云和王金铭也都面面相觑,陌生的地方,总是让人心中无底。

      施从云问道:“冯头,你确定他们就在这条街上么?”

      王金铭肯定的说道:“应该是吧,我刚刚在街角看到了街道的名字,跟伙计们说的一样,杨老弟所说的洋行就在这条街上,,叫做德美洋行。”

      冯玉祥在街道两边的建筑,一直走了大半条街,缓慢的来寻找,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都没有找到这个洋行,难道小老弟是骗子,可是依稀记得杨元钊的笑脸,他应该不是什么骗子吧。

      不管如何总要找下去,正好前面的洋房之中,出来了几个行人,施从云立刻上前,拦着他们询问。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7 22: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