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基本上都是纯天然的,没有使用过化肥和其他肥料的,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再加上这个法国餐厅的老板,又原样的【创建和谐家园】了法国操作规程,甚至连厨师都是法国知名厨师,所以,才能够如此的完美。
杨元钊细细的品尝着个中的味道,不住的点头,至于哈比,好多天都没有吃饱饭了,他风卷残云一般的吃完了饭,哈比坐在那里不动了,仿佛是一个待宰的羔羊一般,等待着杨元钊的宣判,别的不说,就这么一餐饭,就足够雇佣他了,现在的他,可不是在德国时候的商人,是一个标标准准的破产者,如果不是他远赴远东,在德国的话,现在等待他的,就是进入监狱的下场了,只是2万马克的债务,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样压着他。
第四十八章 组建洋行
侍者收起了他们的餐具,恭敬的询问他们还要什么,杨元钊点点头,说道:“上一壶咖啡吧!”
顺便的,杨元钊也把帐给结了,花旗银行的支票本,撕下来50英镑的支票,让侍者和哈比的眼睛,都有些直了,特别是哈比,早就在估计,杨元钊的身份,没有想到,会如此的豪富。
1908年英镑,可不是后市的英镑,目前的汇率,一盎司黄金差不多等于4英镑,等于20美元,或者40块鹰洋,英镑绝对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重要的货币,没有之一,直接价比黄金的东西,哪怕是支票,也足以吸引眼球。
咖啡上来了,香醇的味道,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好处,没有任何的花费和添加剂,都是原汁原味的,没有工业加工东西,杨元钊喝了一口,说道:“哈比先生,感觉这顿饭如何?”
“果然是名不虚传,很美味,只是……”
“只是什么?”
“太贵了!”哈比不好意思的说道,一顿饭,吃掉几百马克,这在他大半辈子之中,从未经历过,虽然很好吃。
“哈比先生有些太小看自己了,或许未来,哈比先生想要每天都吃这个,都有可能呢!”杨元钊意有所指的说道的。
一顿饭500马克以上,每天吃,这简直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事情,哈比脑子有些嗡嗡的,却很快的清醒过来。对方绝对是一个有钱人,投注这么大,肯定是有所求的,果然,在享受了一顿美味之后,杨元钊开门见山,拿出了一张合同。
跟之前企业计划书一样,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合同,详细的分布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合同不短,却很简单,差不多花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哈比看完了合同之中的一切,一条一条,生怕漏掉了每一条,再三之后,才发现,不是他看错了,合同上面,用中文和德文,明明白白的写清楚了很多的条款,他的中文或许只能够用够用来说,可是德文上面,明显的标注的,如果两个合同有异议的话,以德文为主。
哈比此次时刻,已经是走投无路的状态下了,在他看来,如果不遇到什么奇迹的话的,接下来只有破产一条路可以走的,之前他心中所想的,只要杨元钊能够给出一个差不多的待遇,他就一定会答应下来,却不知道的,居然是这样。
哈比郑重的说道:“先生,今天不是愚人节!”
“我知道不是愚人节,我是认真?”
哈比有些愕然的看着杨元钊,在杨元钊的眼睛里面表露出来的,是清澈的目光,条件很优厚的,每月1000马克的工资,奖金另计,每年可以享受总体1%的红利分成,不说后面的红利,前面的奖金,已经是一流的收益了,别说是在上海,就算是在德国,都找不出来这么优厚的待遇。
此时此刻的哈比,已经没有路可走了,却在最后的时刻,收获了一个机会,哪怕是一个救命的稻草,他都必须抓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创建和谐家园】了,需要【创建和谐家园】什么!”
“很好!”杨元钊轻轻的拍了拍手掌,道:“有魄力,你会为你今天的决定而感觉到骄傲的。”
答应下来杨元钊的哈比,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一个馅饼,砸到了他的头上,恰恰是他不看重的那个红利,让他从一个破产边缘的小商人,变成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亨。
一张5000英镑的花旗银行本票推了上来,杨元钊道:“接下来,你用这5000英镑注册洋行,开始大批量的收购的汽油,至于销售的东西,随便的在上海做做就好了,我不在乎这个,汽油一定要保证好,如果资金用完了,立刻通知我就好了。”
“是!”哈比听话的说道。
事情交给对的人,这一直都是杨元钊的想法,哈比是他经过了多方的选择,最终才选定的人,对于他,杨元钊还是比较的放心的。
下午的时候,一个小孩带来了哈比的讯息,洋行已经注册完毕了,现在正在找洋行的地点,已经有了3个选择,希望杨元钊来走一趟。
杨元钊吃惊于哈比的动作快捷的,或许是因为外国人的关系,租界的工程局,对于他们的刁难比较的少,三个地点,都在黄浦江的附近,那里整个上海的绝对核心。
下午3点左右,杨元钊坐着黄包车,来到了第一个地点,这是一个四层的小洋楼样子,看起来很宽敞也很大,只不过,他的门口,不是最繁华的黄浦江边,而是在黄浦江边进来,向里面走了两个十字路口。
哈比等在门口,见到杨元钊前来,恭敬的道:“老板,我已经跟房子的主人越好了,要不要看一下!”
“你对这三个房屋,是一个怎么样的想法,毕竟,洋行需要你来经营,我听听你的意见!”
“三个房屋,最好的位置是在黄浦江边,不过周围毗邻的都是大洋行,不利于我们的发展!”哈比说着,有些怯弱的看了杨元钊一眼,跟杨元钊不过是刚刚接触,杨元钊的大气,让他感叹,这么一个的好的老板,他不能够轻易的得罪,能够一次性拿出来5000英镑的,在这个时代,绝对不是普通人。
杨元钊点点头,洋行最集中的地方,肯定是商业价值最高的地方,如果他只是经营一个洋行的话,或许会把洋行设在那里,但是他不是,他只是借助着洋行的幌子的,进行一些掩饰,并没有打算以他为主!
“其他的两个呢?”
“其他的两个,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哈比指着前方的小洋楼介绍道:“这个洋楼的,是一个德国商人的,他从1890年就来到了中国整整在上海18年,现在,已经50多岁了,想要回到德国,我也是通过商会的朋友,才知道了这个消息,价格很合适!”
“多少钱?”
“1200英镑!”
1200英镑,也就是12000银元左右,在上海,这真的不是一个高价,要知道,从上海成为冒险家的乐园开始,租界的房屋的价格,都在迅猛的增长着,这个价格,比周围的地价,最少便宜了两成,当然了,也跟这位德国人急于回国有关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便宜。
杨元钊心中其实已经做出了决定,却想听听最后一个地点,由此可以确定出哈比真实的想法,果然,哈比又介绍了最后的一个地点,跟这里差不多,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不过是租,每月200大洋。
综合而言,哈比已经尽可能的筛选出了合适的房子,这点跟之前他的观察是一致,这里比起外滩稍稍偏僻了一点,却也属于租界的核心区域,距离最核心的黄浦江畔,只有不到3个街区,周围不远,就有一个巡捕房,还有租界的一些部门,算的上是一个安全的所在。
杨元钊点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很快的,洋楼的管家来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巴伐利亚人,七八十岁,却非常精明,不动声色的带着他们转了一圈,只是局限于整个房屋的结构和布局,该看的让他们看了,不该看的,一个都没有。
一圈下来,杨元钊非常的满意,稍稍改动,作为一个洋行,应该是不错,在杨元钊看来,他成立的洋行,跟其他的洋行有明显的区别,不用去收购零散的货物,即便有出口,也可以通过四大家的上回来解决,最多一两年的时间,当包头彻底的布局结束,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产品的时候,害怕没有产品么的?
“好了,你的能力我很满意,你跟这个房主谈好,就把这个房间收购下来,我要求3天之内,把洋行给开起来,顺便,给我找到一个仓库的。”
“仓库!”哈比心中疑惑,他不知道杨元钊到底要找仓库干什么,却还是按照杨元钊所说的方法去做了。
几天接触之下,杨元钊对于哈比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经商多年,眼光不怎么样,可是执行能力非常的强,只要杨元钊布置下来的任务,都可以很好的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杨元钊最佳的选择,他需要找到一个听话的,而不是一个有能力,再加上又是犹太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第四十九章 礼和洋行
1908年3月,晚清上海,早晨起来,整个上海笼罩在薄雾之中,哈比换了一身衣服,跟着杨元钊,此时的他,看不出来之前的落魄,两天的时间,好吃好喝,加上解决了后顾之忧之后,顿时回复了往日的风采,很有些成功商人的感觉。
一大早,被杨元钊叫出来,哈比也清楚为什么,最终,还是忍不住的问道:“杨先生,我们到底要仓库干什么!”
“仓库找了么?”杨元钊问道。
哈比有些为难,要知道,对于中国,对于上海,他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却也知道,沿着黄浦江的两岸,有很多的仓库,可是这些仓库,都控制在整个上海的黑帮的手中,一定程度之下的,要获得这些仓库的控制权,需要投入不小的资金。
“怎么担心资金,我又不是要关键的位置,只要够大就好了。”杨元钊道:“在大的基础上面,越便宜越好。
“够大?”哈比微微的还是比较奇怪,却还是正色的说道:“那个倒是好办,我知道有一个仓库,很大,而且就在码头的附近!”
码头附近是个好地方,在中国,陆路运输还没有发展起来,火车什么的,都不太完善,水运一直都是最佳的运输方式,码头附近,可是一个热门之地。
“我们过去看看!”既然哈比有了目标,转了一圈之后,在黄浦江的附近,找到了一个码头,杨元钊这才知道,为什么哈比的表情有些古怪,这个码头已经废弃了,旁边一片棚户区,显得破败不堪,顺着的小路,一路的找到仓库,却发现这是一个占地7多亩的大型仓库,跟别的仓库相比,这个仓库非常的破败,不少房顶都已经露出了大洞,很显然,没有什么生意,只是房间大了一点而已,破损的房顶,到了下雨天,说不定还会漏雨。
在哈比看来,这个仓库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可是杨元钊看着却眼前一亮,回头对哈比问道:“你知道主人的联系方式么?”
哈比不知道,要这么大的仓库干什么,可还是把这个仓库的一切都给弄清楚了,他拿出了一张纸,上面有这里主人的联系方式。
出门找到了一个报童,用半块大洋,让他去捎一封信,然后哈比就跟着杨元钊在仓库前面等待,顺便的,杨元钊也顺着整个仓库转了一圈,此时的仓库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守夜的老头,不但年纪很大,耳朵还非常的背,杨元钊无论问他什么,都听不清楚。
仓库的主人来的很快,是一个脸上有一道长长疤痕的壮汉,眼神也异常的凶厉,很显然,他不是什么良民,这个在这个时代的上海,非常的正常,黑帮们控制着码头,几乎所有的码头工人,都是在黑帮的控制之下,他们出卖劳力,受到了双重的剥削,除了这个还不够,黑帮人员,在靠近码头的地方,行健了很多的仓库,你不用他的仓库,就很难在码头上,把货物给发出去。
壮汉的眼神在哈比和杨元钊的身上扫了一圈,最终走到了哈比的面前,道:“先生,是你要租房子么?”
直接寻上了哈比,很显然,是把杨元钊当成翻译了,哈比正要解释,杨元钊微微的对着他摇摇头,跟这样的江湖人打交道,外国人远比他强的多,果然,壮汉对外国人的尊重,几乎是言听计从的,哈比挑着他的仓库的刺,他也不敢有丝毫的反驳,很顺利的,就签订了整个仓库的租赁合同。
一年800大洋,每个季度交一次,一次200,壮汉没有要求哈比交上,哈比也没有多说,签署了合同之后,壮汉招呼一声,把守夜的老头给叫走了,老头还是耳朵很背,可碰上壮汉,一个拳头上来,老头再怎么的老眼昏花,也不得不跟着壮汉走了。
仓库,就这么的属于他们的了,可哈比心中的疑团一直都没有消去,杨元钊这么急切找这么大的一个仓库,难道有什么东西要放这里么,可是这里这么破,一些容易被雨淋湿的东西,比如丝绸,棉布之类的,就不能放在这里了,钢铁的机器,也不行,要想利用起来,对于这个仓库进行改造和修缮,是必不可少。
杨元钊关心的不是这个,只花费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就解决了仓库的事情,这让他非常的兴奋,找到仓库就是为了放东西,一路上,有空闲的时候,他就造枪,大量的枣木,几乎是被他经吞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枪械,这些,总要找一个地方放的。
这个仓库看起来很破烂,大多数都是房顶漏了,完好的房屋还很多,反正用来放枪是足够的。
锁上了仓库大门,杨元钊留下了一把钥匙的,剩下的,交给哈比,嘱咐哈比,今天去找一个看仓库,今天就不用了,明天早晨过来上班。
走出了仓库区域,杨元钊突然扭头的问道:“哈比,我如果想要购买武器,去哪里最好!”
购买武器?哈比迟疑了一下,道:“当然是我们德国的礼和洋行。”
“那么去看看吧!”杨元钊点点头说道,礼和洋行的名字,他听说过,着实是一流洋行,在中国,很多时候,它都代表着的国度。陆军武器上面,德国现在,已经超过了英国,严谨的性格,加上科学的推进,让德国在陆战武器上面,不断的推陈出新,虽然说在远东,不可能有最先进的武器,可是德国依然是最好。
礼和洋行可不是德美这样的小洋行,他占据了上海外滩的一个巨大的建筑,六层的建筑,宽广的空间,几乎都被礼和洋行所占据着,远远望去,几乎是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
“哈比,这也算是你们德国的,里面有没有熟人?”
杨元钊只是随口的疑问,却没想到哈比的表情,微微的有些古怪,憋了半天,这才说道:“有熟人!”
“那就让熟人帮忙一下,我想看看全部的军械!”
杨元钊说道,他手头上面,步枪不少,足足可以装备的后几个镇,可相对而言,配套的东西少了,他甚至不知道,一个镇或者是一个师,到底有什么需求,枪支恐怕只是一个正规军一部分需求,更大的还在后面,最关键的是,枪支他能够制作的也不多,最多就是步枪和【创建和谐家园】,一支军队,要想形成战斗力,还必须要有一部分的马克沁和炮火,这些,之前都没有弄到,特别是火炮,恐怕在中国,没有几个洋行,能够做的起火炮生意。
礼和作为整个上海数的,又是德国的洋行,这里面,肯定有他需要的东西。
杨元钊没有进入到礼和洋行,哈比陷进去,大概的10多分钟的时间,他带着一个跟他的年纪差不多,有些像是英德混血的外国人,一起出来了。
第五十章 大有收获
“杨先生,这是我的同乡约翰,是礼和洋行的副班!”哈比主动的跟杨元钊介绍这个看起来有些英美混血的德国人,约翰也在打量着杨元钊。
说实话,刚刚见到哈比,他大吃一惊,说是同乡,不过是正好一艘船前来,攀上的关系,约翰和他的伙伴们,不知道暗地里面,笑话了哈比多少次了,到远东来做钢琴生意,亏他想得到,后来的一切,都跟约翰的预测相仿,哈比陷入到了僵局之中,每日在酒馆之中买醉。
当时哈比找上门来的时候,约翰居高临下的施舍了一些小钱,也就是五马克十马克的样子,可是才一周不见,哈比似乎抖起来了,不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抖,而是真正的,从精气神上面,都振奋的抖,没听说,有什么大洋行成立,难道哈比遇到了金主。
“你好,我是约翰·汉克,很高兴认识你,杨先生!”约翰用比哈比标准了不知道多少的中文,正式的跟杨元钊行礼,很显然,约翰在中国呆的时间很久了。
“很高兴认识你的,约翰先生,我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是什么?”
哈比跟约翰的小声了说了几句,约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为难,杨元钊想要武器,在中国,武器也不是敞开来卖的,大部分的洋行,都要求有武器用途,只有各地的督抚和新军,才能够顺利的买到武器的,孙中山的同盟会,组织的几次革命,都是从境外,或者是各个方面,勉强的弄到一些武器,1911的武汉首义,也因为在租界内做炸弹被发现,被满清有所准备,之前的组织者,几乎都逃亡了,真正领导起义的,却是一些进步的士兵和青年。
哈比之前落魄,却是圈内之人,对于里面的路径几乎是门清的,悄悄的把约翰拉倒了一边,拿出了一张50英镑的支票,悄悄的塞到了约翰的手里。
作为礼和洋行这么的一个大洋行的副班,约翰对于金钱有着天生的敏感,这个又是花旗银行开出的现金支票,他接触的也不多,扫了一眼上面数字,50英镑,相当于500块银元,约翰的眼睛猛地一亮,在远东,他的薪水不过是160马克每个月,很丰厚了,可是这100英镑,代表着几百马克,哈比提到的要求又不高,不过是参观一下,顺便买几把枪防身。
法理不外乎人情,更何况,远东的洋行,管理并不是特别的森严,哈比是德国人,杨元钊不过是一个年轻人,又没有孔武有力的壮汉,不担心什么抢夺的问题,结果当然顺利成章了。
“两位,请在这里等待一下,我有些事情要处理下!”约翰说完,回到了大堂之中,简单的交代了一下,就出来,把杨元钊两人引入到了后面,在一段长长的通道之后,一个厚达30公分的铁门,打开之后,一股寒气冒了上来,浓重的枪油的味道,这是一个小型的军火库,很整齐的堆放着各种的枪支,其中最多的就是步枪,堆了差不多小半个库房,约翰看到杨元钊的目光投向了那边,连忙说道:“这是苏州新军的武器,一共是一个营的装备,不能给你!”
杨元钊笑了笑,没有说话,直接的走上去,一个个的仔细的看着这里的装备,约翰也不在意的,这么大的仓库,不过是两个人而已,又能够带走什么。
杨元钊仔细的,把每一把武器都给看了一遍,在这里,武器的种类差不多有几十种,其中步枪一共有5种,【创建和谐家园】是7种,还有马克沁重机枪,甚至还有几个75山炮和野炮,说实在,这倒是意外之喜,要知道,一般情况之下,租界是不太可能有炮的,洋行只是出售轻武器,恐怕这些也是新军的装备,只有成立新军了,才会需要炮,这倒是便宜了杨元钊,他正愁没地方弄到大炮的图纸,这下问题一下子解决了。
看完了所有的武器,挑选了两个【创建和谐家园】,付出了140元银元,杨元钊离开了洋行,不但约翰一头雾水的,就算是哈比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杨元钊会花费这么大的代价,花费了640元代价,买到两把【创建和谐家园】,聪明的他没有多少。
告别了一脸欣喜的约翰,两人走出了洋行,转过了街角,两把【创建和谐家园】,杨元钊没有使用,直接丢给了哈比,让哈比防身,哈比也接过来,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当过兵,对于枪支这玩意,不算陌生,目前的上海,是一个混乱的城市,有把枪来防身,比手无寸铁的强多了。
“哈比,找几个护院,顺便,明天把仓库给装修一下,防护方面,一定要做好。”杨元钊郑重的说道。
哈比有些茫然,那些破院子,还要有防护,防护院子么,不过木然的他,还是点头的答应下来。
杨元钊又向前走了几步,突然停下了脚步,扭头问道:“对了,哈比,哪里有化工用品和药品!”
“这个!”哈比迟疑了一下,说道:“怡和等英资洋行,化工用品比较多,当然了,德国洋行也有,他们在黄浦江的另外一端!”
“好了,你不用管我了,你去忙吧,我自己去看好了的!”
化工用品,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管制的物资,当然了,销量也不打,多是一些小洋行,或者大洋行随着附带而来,这些跟后世的批发市场有些相像,可以随便的来看,看中那些了,自然有店员告诉你价格,甚至可以送货上门。
绕过了黄浦江最繁华的地方,在黄包车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化工用品的商店,这里充斥着化学用品的味道,怎么会所了,有些气闷,各种的气味混杂在一起,让人异常的古怪,就连店员们,也都被这样古怪的气味所侵袭,基本上,都显得懒洋洋的,除非有顾客问价,否则,很少上来搭话。
杨元钊整个下午,就泡在这里了,这几乎代表者这个世界,大部分的基础化工用品的,穿越者的知识体系之中,化工才是一切的基础,无论是大炮里面的无烟火药,烈性炸药,还是枪弹的底火,这些都是跟化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即便不考虑军工方面,民用的轻化工,对于化学用品的要求也非常的高。
一个个的【创建和谐家园】,一个个的记录,杨元钊不知疲倦的在完善着他的图纸,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他完成了接近4000份化工用品的记录,其中就包括最为重要的尿素,在这个时代,尿素是一种药品,天知道这样的药品,会有怎么样的作用,除了尿素之外,最重要的收获,是一种染料,名叫百浪多息。
百浪多息,恐怕是这个世界上诞生的第一种消炎药了,虽然他的药效,要到几十年后,才被注意到,可是它此时只是作为一种染料的存在,起作用的,是它进入人体之中的代谢产物,初期发现他的时候,很多人都直接服用,可他是一种染料,会把人染色,好在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分子和提纯领域进一步研究之下,在百浪多息的裂解物之中,发现了他的有效成分,这种有效成分型号是无色的,后世被称为磺胺,是继青霉素之后,又一种广谱抗菌药品。
两大收获,一定程度上面,已经让杨元钊非常满意了,剩下的都是基础化工原料,一定程度上,只有等中国,或者是西北,挖过来的化学家的数量多一些的时候,才会有用处。
第五十一章 涉足军火
第五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