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钢铁时代》-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杨元钊对于清朝的补子不熟悉,看着一连串的**,从外表上面,也看不出品级的高低,叹息一声,汉阳铁厂,从出生开始,就先天不足,在张之洞的一手支持之下,跌跌撞撞的存在了20年,当张之洞退去之后,晚清和民国的改制,汉阳铁厂归了盛家之后,还创造了一部分的利润,一直在运作,不过后来,日本人对于的汉阳铁厂的渗透,让汉阳铁厂慢慢的停止运作了,可是那已经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的日本,实力远没有后世的那么的强悍,没有一战时候的战争红利,没有日本对内压榨和占据中国的市场,特别是在一战之后,借助着中国动乱的时机,在中国大肆的掠夺,汉阳铁厂只不过是掠夺资源之中的一个,也因为如此的,日本才能够借助着贫瘠的岛国,成为世界列强,甚至开始窥视大陆,掀起了侵华战争。

      杨元钊压下心中的感慨,看着还在滚滚的冒着黑烟的炼钢炉,突然说道:“五堂叔能帮我个忙么?”

      杨世勋没想到,杨元钊会突然的问他问题,迟疑了一下,道:“有什么,只要是我能够办到的,尽管说!”

      “你能够把汉阳铁厂的技工,还有这些来自国外的工程师,给我一份资料,调查出来他们的大致情况么?”

      这个容易,作为掌控一方,直接掌控者武汉杨家生意的掌柜,要知道,武汉在旧中国,可是一个重镇,通铁路,又有长江水运支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武汉在中国的版图上面,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支点的,作为武汉的总负责人,杨世勋掌控着山西的资源向外发卖,还有收购外面资源的重任,在他看来,这不是什么事情,只要嘱咐下面的人,去搜寻一下就好了。

      杨世勋点头答应,得到了杨世勋的回答,杨元钊笑了,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这些工人,恐怕只是一群没有多少用的家伙,大不了重新的来招募,要知道,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找起来可是容易很多,这种观点,一直到的解放前都是如此,可是从后世而来的杨元钊非常清楚,一个优秀的工人团队,对于一个工厂的重要作用,后世中国,曾经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可是在别人那里正常运行的机器,在这里,老是出问题,开始,所有人都以为,是外国人留了一手,可是后来,伴随着越来越熟悉,才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人为的错误,当熟练的工人,合理的操作起来,整个机器才能够正常的运转,越是精密的机器,越需要经验,这些,是引进不来的,只能够慢慢的摸索。

      之前,在包头的时候,杨元钊就曾经考虑过,如何的兴建一个技工培训学校,现在,进一步的完善了这一点,他建立的重工业基地,必然是一个技术水准世界领先的重工业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的赶上列强的水准,越是先进的机器,需要的人的水准就越高的,兴建一个庞大的产业基地,要在中国,重现德国的鲁尔,不单单是依靠着大笔的投入,大量的重工业,缺少了操纵着这些机器的人,什么都是白给,哪怕他拿到了21世纪,配套重工业机器,没有使用机器的人,就是一堆废铁,越是高科技,越是先进的机器,就越是如此。

      杨元钊叹了一口气,道:“吴三,还有什么地方没有,我们去逛逛!”

      “杨爷,前面就是钢轨车间了,我们去看看!”

      钢轨车间,杨元钊顿时来了兴趣,他大半钢铁,是为了强国,可是钢铁的大宗消耗,除了基础建设,就是交通建设,在这个一穷二白的中国旧时代,他不可能去发展房地产,推动基础建设,那么铁路,就是他必然的选择了,从包头出发,一路上历经好多天,铁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面,改变了中国交通的现状,却不完善,交通状况越来越快,对于地方经济的拉动力量就越大,他想要开发出来的钢轨,可不是现在的轻轨,而是真正意义上面的重轨,他相信,有从后世带来那一节铁轨,一定可以提升铁轨的性能。

      那个铁轨不是后世高铁上面使用的,却也是2000年,提速之后的铁轨,最高时速,已经达到了200公里以上,跟这个时代,30公里左右的速度,几乎是天壤之别。

      跟着吴三继续向前走,对面的外国人,注意到了这边,几个官员指指点点之下,其中的一个越众而出,拦在了他们的面前,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到这里来干什么?”

      第三十六章 钢厂之伤

      官员所特有的官威和优越感,油然而生,那边机灵的吴三,连忙三步两步的跑到了他的面前,打了一个千,道:“王协办,在下吴三,是在后勤司工作!”

      “吴三?”王协办上下的打量了一下,似乎认出来了,表情有些送下来,道:“怎么在铁厂乱跑,他们是谁?”

      “他们,是赵司长的客人,对钢厂有些兴趣,我奉了赵司长的命令,带几位客人参观汉阳厂!”吴三说道。

      杨世勋对于汉阳铁厂有些了解,协办,应该是直属汉阳厂的,看他的补子,也是一个七品的样子,以他的年纪来说,已经算是年轻有为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封建社会,中举几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晚清废除了科举,可一定意义上,能够在30岁左右做到七品,也算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官员了,这样的人,难怪如此的傲气。

      “参观汉阳厂,你们?”

      “王协办您好,我是杨家商会的掌柜,这是我们杨少爷,在海外留学回来,对汉阳铁厂感兴趣,所以过来参观的。”杨世勋迎上来,说道。

      王协办看听说是杨家商会的掌柜的,杨家商会的名头他听说过,听说是晋商的大户,脸上的表情稍稍的松了一下,看了一下杨元钊,发现是一个洋派打扮青年,和睦的随口问道:“你是留学生,从那里留学回来。”

      “我家少爷从英国归来!”杨元钊正要阻拦,可是掌柜的已经说出来了,他心中苦笑,却没有太害怕,要多巧合,才能够在这里,遇到牛津大学的同学,再说了,国外的大学,没有中国的这么多同窗同益,即便是同一所大学的,不认识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的,他的心情稍稍的定了下来。

      “你从英国而来!”问话的是外国人,正宗的英国口音,好在当年杨元钊学英语的时候,没有去学比较容易的美式英语,选择了比较古典的英式,运动型摩托车,最发达的地方,还是在欧洲,几个大型的赛事,基本上都是在欧洲附近,为了方便出国比赛,也为了接触道世界上最先进的机车知识,他早在大学的时候,就自学了英语和德语,后来,又辅修了法语。

      “我是,我毕业于牛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听说汉阳是中国第一的重工业企业,这才想过来参观一下。”杨元钊说道,熟练的英语,英式的态度,让对方眼前一亮。

      在中国的腹地,遇到一个曾经在英国生活过的人非常不容易,这个高鼻大眼的英国人,名叫罗布特·卡恩,来自于英国曼特斯特,那是一个属于工业的城市,他被钢厂派到了中国,已经有十多年了,中国话早已经是会说了,可是再怎么,也没有说英语这么的顺溜。

      “你知道曼彻斯特么?年轻人!”罗布特和睦的问道。

      “我知道,是一个伟大的工业城市!”杨元钊唯心的说道,他知道曼彻斯特,恐怕更多的是因为曼彻斯特有一个伟大的球队曼联,进而才会了解曼彻斯特是一个工业城市,至于其他的,他也是一知半解。

      “哦,你去过么?”罗布特饶有兴趣的问道。

      杨元钊摇摇头,道:“我没有去过,不过有同学在那里的?”

      旁边的官员,本身无聊的站在这里,能够在旁边的官员,有一些还是可以听懂英语的,可是罗布特和杨元钊说话越来越快,刚开始他们还能够听懂一些,可是接下来,就有些茫然了,至于不懂英语的,更是听天书一样。

      罗布特似乎对杨元钊非常有兴趣,跟杨元钊攀谈了起来,说的大多数都是英伦的风光,杨元钊听得多,说的少,在悄无声息的恭维之中,让罗布特有些欣欣然的,渐渐的话题开始扩展开了。

      罗布特跟杨元钊说话越来越投机,来到中国这么久了,难得遇到一个,谈的如此尽兴的,说话之中,几乎不可避免的牵扯到了汉阳铁厂,作为钢厂总工程师,罗布特对于汉阳铁厂的评价,真的不高。

      罗布特出身于工业世家,他的父亲就是一个工程师,不过是机械制造的,他父亲的年代,正是英国纺织业兴起的年代,机械很是热门。罗布特从小接触机械,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成为了一个工程师,进入到了曼彻斯特炼钢厂,在炼钢厂之中,花费了10年的时间,终于成为了一个中级工程师,可以主管一个车间,也算是从蓝领,步入了中产阶级。

      可惜,工业萧条的到来,英国的钢铁受到了打击,曼切斯特也一样,面对着清理的**,正好远东的中国,前来英国订购一批炼钢设备,顺带招募工程师,他心中一动,决定来到中国,没想到,一呆就是十几年。

      当年,汉阳铁厂的声势非常的大,罗布特虽然不想背井离乡,却别无选择,说不定到了中国之后,会成就一个辉煌,可是他不曾想到,这里却是一片的泥潭,一个缠绕了他十多年的泥潭。

      来中国,差不多12年的时间,到的时候,钢厂已经成立8年了,可是却没有一炉完整的钢炼出来,只是一些铁而已,恐怕在英国,一个普通的手工业作坊,效率都要比汉阳铁厂高,最关键的是,它的质量也很差,只能够勉强的打一些农具,质量还不好。

      来了就算是来了,罗布特从来都不是什么怨天尤人的人,就开始了对汉阳铁厂的改造工作,说实在的,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他的主导之下,汉阳铁厂捋顺了一些东西,第一炉钢,钢轨厂,甚至是钢筋等分厂,都是在他的主导之下,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汉阳铁厂能够有现在的光景,真的跟他有很大的关系。

      可是12年的时间,却让他越来越郁闷,中国特色的官场,双重的指导,谁都可以发表意见和伸手,这对于官场或许是必备的,可是在一个制造业,特别是钢铁这样的重工业企业,命令多头,绝对是一个灾难,过去的12年,只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

      一炉一炉的钢水,白白的给排掉,一个个优秀的技术工人,被逐出门外,还有为了贪婪,居然拿着一半泥沙的煤炭来炼钢,他们不知道,炼钢是一个技术活,你糊弄了他,现实会无情的糊弄你么。

      正好,遇到了一个来自英国的留学生,他还是学机械,共同语言很多,不可避免的谈及汉阳铁厂的问题,罗布特也在抱怨,汉阳铁厂本身的情况,汉阳铁厂,一定程度之中,已经是积重难返了,其中不乏有直接批评盛怀轩在内的钢厂官员的话语。

      杨元钊心中苦笑,却说不出话,罗布特话语,如同机关枪一般,斜眼看看其他的几个官员,他们似乎没有听太懂,在罗布特的抱怨之中,杨元钊开始明白,原来,汉阳铁厂最大的问题,已经发现了,就是的矿石跟炼钢炉不适合的问题,汉阳铁厂所用的铁矿石,硫的含量比较高,不太适合这个设备的生产,而解决方案,他也已经总结出来了,在罗布特看来,只有两个,那就是更换铁矿石,或者重新投资,兴建新的铁厂。

      不得不说,罗布特是一个的很老成的工程师,他潜心的研究,也算是找到了汉阳铁厂的根本问题,后世研究者在研究了汉阳铁厂的情况以后,最终的结论是跟他一样,一个英国的中级工程师,能够做到这一步,这点很出色,可是这样的意见,在杨元钊看来,注定是要被否决的。

      更换矿石,说起来容易,却不现实,换做欧洲,做到这一点,无非是增加一点的成本而已,这个成本,对于一个大规模的炼钢厂来说,可以承受,只要矿石的品味足够好,后世全球化大生产,中国的钢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的根源就在于,在全世界的范围之中,进口铁矿石。

      后世是后世,那是建立在地球村,和全球一体化的交通情况之下,对于交通不发达,就算是铁路也只是轻轨,刚刚建成的中国而言,谈何容易,要知道,中国的大部分的铁矿,都是贫矿,即便有适合的,也远在千里之外,在杨元钊的印象之中,中国唯一的富矿,也是唯一适合汉阳铁厂的矿石,应该是远在海南岛,这个距离,足以让炼钢的成本增加道无法承受的程度,所以,更换矿石是不可能的。

      这一条路走到了死胡同,那就只好选择另外一条路,可是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更换的炼钢设备,可是这个是一个更大的死胡同,矿石的更换,不过是代表着成本的上升,可是材料等的更换,却代表着推翻之前的全部投入,汉阳铁厂从兴建到现在,整体的投入最少要超过2000万辆,这不但是巨大的浪费,也代表着对之前官员的功绩的否决。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哪怕是在后世,官员们已经立下的政绩,等闲也不能推翻,更何况是这个时代,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导者之一,入主军机,位列中堂,哪怕是现在,也不能随随便便的否决他的这个政绩,那不亚于结成了生死大仇。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或许在欧洲,或许在美洲,有根据矿石的种类和特性,设计和兴建炼钢炉,这是必备的,哪怕这个设计工作,花费的就是天文数字,对于任何一个炼钢厂来说,也是一个必须要投入的花费,这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这种浪费。在中国,这个贫瘠和落后的地方,这种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先不说有没有人看出来,这笔钱的重要性,即便是有人看出来的,他的选择也是贪掉这笔钱,而不是把这笔钱放在设计和调查论证上面。

      第三十七章 渣山

      看着一脸期许,想要一举解决汉阳铁厂问题的罗布特,杨元钊很不忍心的打击他,想了半天,还是问道:“罗布特,汉阳铁厂的这个问题解决了么?”

      “我已经告诉了盛大人,相信,他会很快的给我答复,到底选择哪一种解决方案!”

      看着踌躇满志的罗布特,杨元钊苦笑了,毕竟他是一个外国人,对于中国的现状很不熟悉,哪怕他在中国呆了12年,如果不是潜心的进入到中国的官场,去了解,去观察,恐怕永远不会了解到中国的精髓,按照刚刚他所讲的,盛怀轩恐怕只是随口回答他,研究研究,这个就是中国的语言文化,研究研究,在官员那里,基本上,就代表着不通过,难得他还这么的兴高采烈的,不知道听到不通过的消息,又会如何。

      杨元钊想过要来汉阳铁厂捞好处,无论是员工,还是各种机械的图纸,都是他垂涎的,可唯独这个钢铁厂,是他不愿意接手的,这绝对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哪怕投入再多,都无法挽回的。

      不知道谈了多久,杨元钊斜眼看到,旁边的官员脸上,都露出了不耐的表情的,显然,他们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了。

      罗布特注意到了杨元钊的目光,来到中国已经12年了,对于中国的人情世故,多多少少的懂得一点,意识到他的这样闲聊,让旁边的官员们,陷入到一种尴尬的境地之中,主动的告别杨元钊,回收依依惜别。

      罗伯特回到了官员那里,他的任务,就是改造这个现有的炼钢炉,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他设计出来了一个方案,可以让炼钢炉的效率提升一些,最重要的是改善质量,算是今年的一个巨大的革新,所以,整个汉阳铁厂,都非常的关注,投入了差不多5万两,用于技术改造,此时正在调试和改造的阶段,所以,整个汉阳铁署的大部分官员,都来到了这里。

      杨世勋看着杨元钊回来,无奈的道:“元钊,你知道刚刚的官员里面有谁么?”

      “谁呀?难不成是盛怀轩?”

      “没错,就是他!”杨世勋感慨的说道,刚开始,他也没有注意到,盛怀轩,就在那一群官员之中,可是杨世勋却认识官员的补子,作为一个大城市的负责人,跟官员打交道,也是一个掌柜的,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封建时代,破家县令,灭门令伊,官员的作用,可以说非常巨大,每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和财富家族,他们的身后,隐隐约约的,都站着人。

      在罗布特跟杨元钊聊的时候,他仔细的观察这些官员,居然在补子上,看到了一个锦鸡补子,清朝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在汉阳铁厂,看到2品的补子,还能是什么人,不就是总办盛怀轩么,听说在好几年前,他就做了工部左侍郎,没有见过盛怀轩,可是对于盛怀轩的许多事情都知道,无论是汉阳铁厂,还是武汉,得罪了盛怀轩的盛家,恐怕在武汉将会寸步难行,所以刚刚杨元钊跟老外交谈甚欢,他在心中捏了一把汗,不动声色的观察着盛怀轩的表情,可惜看不出来什么表情。

      “走吧,继续吧,吴三,还有多少厂子!”

      “厂子不多了,大概还有三个!”吴三恭敬的说道,一大下午下来,算的上把汉阳铁厂转的差不多了,还有两三个分厂,差不多一两个小时,就转的差不多了。

      告别了罗布特,杨元钊继续在厂区里面转悠,14个分厂,看起来很庞大,也很厉害,可是在这个时代,一个大厂,不过是一个小作坊,更何况是小厂,倒是轧钢和冷轧车间,还有铁轨生产车间,所用的机器比较的新,要知道,汉阳铁厂的钢轨,不是说全部都是垃圾,后世中国曾经发现过汉阳钢厂的铁轨,他们依然是完好,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依然在发挥着作用。

      出了最后一个车间,杨元钊看着远方,却看到了高高的几个小山,他愣了一下,看起来不像是自然形成,回头问道:“吴三,那里是什么地方!”

      “杨爷,那里是渣山!”

      “渣山?”杨元钊眼前一亮,说道:“走我们过去看看!”

      杨元钊迈步前去,吴三苦笑了一下,这位杨爷,给钱大方,可是这个兴趣,真的让人怪异,那一个个充满了铁锈机器,他都不想碰一个,看着他如同宝贝一样的一个个的看了,可说是宝贝,很快,看完之后,就弃之若履了,这有对渣山感兴趣了,渣山是一个什么地方,那完全是一个垃圾堆,整个汉阳铁厂,18年的时间中,逐步的堆积下来,可以说是堆积如山的。

      渣山距离他最后的一个分厂,并不算远,步行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他们就到了渣山的附近,因为堆积的时间久的缘故,又经过了雨水的冲刷,整个渣山黑乎乎,透着一股肮脏。

      晃晃悠悠的,大半个下午,算是把汉阳铁厂转完了,最让杨元钊感到兴奋的是,巨大的几个渣山,这些东西,在别人看来,是废物,在他看来,却是宝贝的东西。

      任何钢铁厂,炼铁产生的废渣,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他太过庞大了,无论是拉出去,还是清理,都比较的困难,一般而言,都是堆在一个地方,后世曾经有过,把渣山作为公园,或者说炼制成建筑材料,可是在【创建和谐家园】十年前的今天,这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汉阳铁厂18年来,剩下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这是废物,是废料,可是对于杨元钊而言,却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要知道,在渣滓之中存在着许多的微量元素,之所以形成矿渣,是因为铁矿的品位不高,这个品味,或许是含有着杂质多了,比如说磷了,硫了之类的,可是更多的,则是这个时代,没有利用上的微量元素,比如说,稀土元素,再比如说镍镉等贵重和在合金钢之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元素,这些,对杨元钊来说是个宝贝。

      在离开包头的时候,杨元钊曾经补充了满金矿石,可是在路上的几天天,到铁路之上,已经消耗完毕了,昨天,杨元钊不过是随便收集了一批岩石,花岗岩,可惜其中蕴含的金属材料,特别是贵重金属材料非常的少,品位不高,剩下的东西着实不多。

      为了一体机的升级,也为了叮当那里的神秘礼物,杨元钊必须要坚持分解下去,只不过,随便找来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好在遇到了这些矿渣的。

      扫描,杨元钊默默的下达了命令。

      叮当的声音响起,果然,在一体机的扫描之中,这些矿渣开始出现了成分,主要成分是铁,大概是5%左右,是所有元素之中最多的,还有一部分的铝,镍等,这些都是常见的金属元素,在任何一种的石材之中,都是很多,这些杨元钊都不在意,他关注的是后面,就如同金矿石一样,只是最后的一点点,他的价值,可是非常巨大的。

      果然,在下面,最小的那些微量元素之中,杨元钊看到了铌钽等元素,还有其他一些稀土元素,中国的稀土元素巨大,很多矿石之中,都蕴含着稀土元素,以往这些都是作为炼制矿物的废料,不但难以清除,更会让钢的品味下降,可是当后世,对于新元素的开发不断攀升的时候,人们才认识到,其中蕴含了许多的宝贝。

      稀土元素的含量,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一,却比北方的矿石高的多,杨元钊一边兴奋的把自己所知道的贵重元素,都给勾选,继续向下,在最下面的一排比较微量的,杨元钊看到了一个熟悉名字,钨。

      杨元钊一阵,懊恼的说道:“怎么把这个东西给忘记了!”

      第三十八章 黑石矿

      钨是一种金属元素。钨的化学元素符号是W,原子序数是74,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5,原子半径为137皮米,密度为19.35克/每立方厘米,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二长周期)的VIB族,是有色金属的一种,拥有着很出色的性能。

      ÎÙÔÚ×ÔÈ»½çÖ®Öк¬Á¿½ÏÉÙ£¬ÊôÓÚÊÇÒ»ÖÖÏ¡ÓеĽðÊô£¬È´ÓµÓкܹ㷺µÄÓÃ;£¬×îÈÃÈËÊìÖªµÄ¾ÍÊǵÆÅÝÖ®ÖеÄÎÙË¿£¬»¹ÓÐһЩÄ͸ßεIJÄÖÊ£¬ÎÙÊǽðÊôÖ®ÖУ¬ÈÛµã×î¸ßµÄ½ðÊôÖ®Ò»¡£

      对于钨很熟悉,可杨元钊来到1908年这么多天了,才是第一次的遇到,也让他没有想到,钨可是一个好东西,一定程度上面他熔点最高的金属,在许多的合金之中,都有相当的作用,中国是钨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江西,一向是钨产地,钨在这个时代之中,才刚刚的应用起来,大多数都是军工上面的应用,比如德国研制含有钨的炮钢,强度增大,总体的质量减轻,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合金,至于后世,钨还应用于大量的金属合金之中,主要是一些熔点高,硬度较大的合金之中。

      只是提炼金银,伴随着一体机所能够容纳体积,越来越大,包头那边的金矿,一定程度上面,总会用完的,一些其他的贵重金属,就成为了他天然的选择了。

      杨元钊回头对杨世勋问道:“世叔,不知道我们杨家商会,在江西有分布么?”

      “当然了,江西是长江重镇,那里肯定是有分布的,负责收购江西那边的土特产,顺便销售一些我们收购的产品,怎么了,杨少爷有什么要做的么?”杨世勋略带疑惑的问道。

      “我向收购一批的黑石矿,不知道能不能办到。”

      杨世勋回忆了一下,略带迟疑的问道:“黑石矿,这倒是江西的特产,许多国外的商行都在收购,不知道干什么用的。”

      这个时代,中国人还都没有意识到钨矿的重要性,江西那边钨矿的产地,已经意识到了的,这玩意代表着财富,他们开始整个山头整个山头的控制下来,依靠着财力和拳头,霸占了矿产的开采权,从此开始,每一担从中国出口的黑石,都带着浓重的血腥,不知道多少人,因此丢掉了生命了。

      这样的霸占,充其量,是让一家一户富裕起来,他们认识不道钨矿的重要作用,哪怕是他们提高了很多的价格,整体的价格,还是非常的低廉,他们最终做的是出售资源而已。

      江西的钨矿,首先发现是英国人,可是真正重视起来的,还是德国人,钨合金,在很多的钢材之中,都有巨大的作用,从德国注意到了这种矿石开始,每年都在中国大量进口。

      ÎÙ¿óµÄÖØÒª×÷Óã¬Ò²ÕýÊǵ¹úÈËÀûÓúÍʹÓã¬È»ºó²ÅÎÅÃûÓÚÊÀ½ç£¬ÎÙ¸Ö£¬ÎÙɰ£¬ÎÙ¿ó£¬Ò»¸öÃÅÀàÆëÈ«£¬¶øÇÒÐÔÄÜ×ÅÖØµÄºÏ½ð¸ÖÌåϵ£¬¾Í´Ë³ÉÐÍ¡£

      “我需要1万吨的黑石矿,不知道掌柜的能不能做到。”杨元钊正中的说道。

      杨世勋说道:“黑石虽然很多,可是1万吨,这个数量稍稍的多了一点!”

      杨世勋说道这里,突然的闭嘴不说话了,杨元钊愣了一下,转而就明白了,杨世勋并不是不帮忙,而是这个数量太大了,如果换成20年前,黑石跟普通的石头差不多,谁也不知道他的用途,只要出人工,有多少来多少,从外国的买办发现了黑石是钨矿之后,黑石的价格激增,1万吨的黑石,可是一笔非常不菲的财富,杨家跟杨元钊,不过是因为包垦公司的生意,联系在一起的,要垫付这个费用,是绝对不可以。

      想明白的杨元钊,顿时说道:“钱不是问题!”

      “杨少爷,你知道1万吨的黑石,要多少钱么?”杨世勋吃了一惊,下意识的说道。

      7天的时间,已经让杨元钊拥有了14万的资金,1万吨的钨矿石,在这个时代,价格还非常的低廉,这个时代,矿石的提取成本,还有提取的费用非常的惊人,钨矿精粉跟普通的黑石之间的价格,几乎是千倍,这还不说是浪费的数量,1担的黑石,不会超过5毛,一吨也不过是10块,但是万吨,差不多就是10万银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我会在尉家的票号,存上10万,专门用来的收购黑石,多多益善,到时候,掌柜的,尽量把他送到的上海。”杨元钊说道。

      “这个没问题!”杨世勋点头说道,先不说杨元钊是杨世堂专门提到要招股的,就说是这10万元的生意,类似的大宗矿石生意,利润不高,却是一个大生意,对于武汉的分会而言,算的上的不错了。江西跟上海之间,有长江航道贯通,一定程度上面,可以很轻松的的运输东西过去,即便是普通的平底船,也不用花费多少,所以运费的事情,他连提都没提。

      “我这就去给杨少爷办。”

      “不着急,好了,等我们抵达上海的时候,矿石运到就可以了。”杨世勋傲然的说道。

      杨世勋有傲然的本钱,对于杨家商会,杨元钊所知道的不多,只是杨悦的介绍之下,才了解一点,杨家上会在晚清的中国,是一个庞然大物。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06: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