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钢铁时代》-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冯大哥,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停车?”

      “你看看旁边,是不是已经快要到黄河岸边了?”

      杨元钊顺着车窗,探头向着远方看去,在远处,一片泛黄,黄土中央,一条带着波涛的大河映入眼帘,黄河,还是没有任何水库,甚至连桥梁就只有眼前的一个的黄河。

      奔腾的波涛,带着澎湃的【创建和谐家园】,冲向了远方,奔流入海,黄河,这个中华的母亲河,在军事上面,是绝对的天险,黄河和长江,历史上,关于这两条河的争夺战,一直都是王朝争霸的焦点,多少灭国之战,在黄河和长江沿岸打响,茫茫千里,不知道埋葬了多少白骨。

      以前黄河之上,是没有桥,任何人要过河,必须要依靠摆渡,伴随着郑州的黄河铁路桥的修通,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铁路桥之一,这一座大桥开启了中国大型江河上大桥的开始,从此黄河就不在是天堑了,接下来,要征服的目标,就是长江。

      顺着铁路,向前看去,杨元钊愣住了,他看到了一个破破烂烂的铁路桥,平汉铁路,通车才2年多的时间,可是这个黄河铁路桥就显得非常的破败,铁锈几乎随处可见,后世随便建造的桥梁,也比这个铁路桥坚固的多。

      “这桥?”杨元钊正在迟疑之间,前面,传来了吐吐吐的声音,一个相对于他们的火车头,小了很多的火车头,出现在了前方,通过交叉铁道,进入到他们的列车的前方,站台上,很多工作人员进进出出,似乎在拆卸着火车。

      火车是可以拆卸的,每一个车厢跟车厢之间,都是由活动挂钩相互的联络,可是这有不是终点站,为什么会拆卸?难不成,又出什么问题了。

      “广叔,他们似乎在拆火车?”杨元钊诧异的问道。

      “杨少爷,没错,他们就是在拆火车?”广叔平静的说道。

      “为什么?”杨元钊瞪大了眼睛,好奇的问道,之前的停车,他都可以接受,这个时代的中国,道路的条件,远不能跟后世相比,没有快速反应机制,仅仅依靠铁路公司自身的反应和能力,要修通比较的慢,可是这都在半道上,居然还要拆卸火车,有没有搞错。

      “没错,杨少爷,火车必须拆卸,因为铁路桥承受不了!”广叔指着远处的铁路桥,说道。

      “承受不了?”杨元钊看看脚下的火车,再看看前方的铁路桥,这个列车是轻轨的,可是再怎么轻轨,整体都是由钢材构造的列车,自重也达到了数吨左右,11节的车厢,加上车头和乘客恐怕就是百吨,寻常的桥梁,能够承受几吨的东西,都不得了了,更何况是百吨,哪个小火车头,恐怕也是质量和动力上面的考虑,拆卸火车,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早就听说,黄河铁路桥,使用的是汉阳铁厂的钢材,学历史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汉阳铁厂之所以破败,一方面,是因为公私不分,衙门和公司,这两者结合成一体的时候,对晚清的社会风气,那简直是贪腐的温床,另外一方面,却是自己的原因,汉阳铁厂的硫和磷的含量较高,本应该用的碱性耐火砖,中和酸碱,提升钢铁的强度,却用成了酸性,两者叠加道一起,哪怕是有天神下凡,也无法改变汉阳铁厂最终破产的命运。

      杨元钊看着窗外滚滚的河水,心中想着的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汉阳铁厂,这一次的汉阳之行,会有收获么?

      第二十九章 过黄河

      吐吐吐的声音开始响起,第一节的车厢的被小火车头牵引着,向着铁路桥的上面而去,刺啦一声刺耳的钢筋碰撞,桥身似乎微微的有些晃动,看样子,即便是一节车厢和火车头,对于这个铁路桥的压力,都是巨大,晃晃悠悠的速度,一个小火车头,拉着车厢一趟一趟的拉过去,一次只能过一节,速度不超过5公里每小时,连人走的快都没有,真的是落后。

      杨元钊苦笑了一下,中国的工业化,任重而道远,现实给杨元钊上了一堂清晰的课,哪怕是打开国门,开眼看世界,哪怕是进行的洋务运动,可是现代的中国,贫穷落后,还是它的原生态,要改变这一切,必须要双管齐下。

      差不多等了一个多小时,前面的6节车厢都过去了,终于轮到他们了,小火车带着一节车厢,晃悠悠的走到了黄河铁路桥的旁边,站在车厢之中,杨元钊的眼光,却没有离开过这些钢材,粗大的钢筋,看起来很不错,可是败絮其中,斑点状的锈迹,加上有些地方甚至还断裂了,天知道,这个黄河铁路桥,到底是怎么伫立在这里。

      “元钊,你还感觉慢么,知足吧,我记得3年前我去开封,渡船过去,足足用了快一点的时间,这才三四个小时,够快了!”

      看着冯玉祥一脸感慨的样子,杨元钊心中怨念,难道要告诉你,后世黄河长江之上,数十道铁路桥飞跨南北,别说是快若闪电的动车,就算是普通列车,最多就是几分钟的功夫,就可以在黄河长江之上,串流而过。在长江的干流之上,修筑了葛洲坝和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真的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那是中华民族历史性的时刻,可是现在,这些伟大的工程,都是不复存在的。

      这些,只能够在心底里面过一过好了,一趟车过去,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在一条不太牢靠铁路桥上,晃晃悠悠,如同坐轿一般,杨元钊无聊的看着下面的河水。

      黄河,黄色,就是他的主色调,看起来有些脏的河水,在奔腾之中,开始冲向下游,不知道多少的泥沙,在黄河水中,带到了山东,为山东提供了不少的冲积平原。

      后世,去郑州参加比赛的时候,黄河谷地是他经常去的,那里的烧烤和小吃,算的上一绝,唯一有些不太舒服的是,水太黄了,黄河黄河,本身的黄色,就是它的特色,看着下面奔腾的黄河,跟后世的黄河相比,此时的黄河清了不少。

      治理黄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从宋以后,黄河就开始肆虐,元明清三朝,黄河水患,一直都是心腹大患,历史经年,投入巨大,却没有给黄河拴上一个笼头,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原因。

      黄河水患的根本原因,不在水,而是在沙,治理黄河,就是治理泥沙的过程,只有控制住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河的河床,才不会再继续增高,不会形成一条让人望而生畏的地上悬河,现在他正好出现在了包头,那里就是黄河的拐弯之地,有机会,一定要在源头,把黄河的问题给处理好,不能再让黄河危害人间了。

      一趟车过完,需要3个小时,当夜幕最终降临的时候,他们终于过了黄河,这是今天最后一趟车,黄河大桥的质量,决定了它在晚上,是绝对不能开启的,故而到夜幕降临下来的时候,黄河铁路桥的会封闭,他们正好赶上时间过来,否则,就要在黄河岸边的小站之上,休息一个晚上了。

      过了黄河,郑州也就不远了,也就是几十公里的样子,火车的速度明显加快,大概在晚上10点钟左右的时候,抵达了郑州。

      这是在1908年的时空,杨元钊第一次来到郑州,这个郑州,不是后世哪个人口大省的省会,不是亚洲最大的编组站,此时的郑州给杨元钊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和破,作为一个依托着平汉铁路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城市,郑州兴建不过是几年的时间,晚清没有合理的城市规划,政府只是建立了几个衙门,弄了几块招牌,就算是火车站也是铁路方面兴建,郑州通畅的交通,让他在铁路修通2年之中,快速的发展起来,可是高速的发展,造就了一大片的棚户区,破败的房子,表情呆滞,脸上很脏的市民,一副旧中国鲜明的历史画卷。

      “元钊贤弟,我们要下去公干了,最多的7天,我处理好了一切之后,就去上海找你!”

      “行,我就等你一周!”

      挥手告别冯玉祥等一行人,转身正要回到车厢,广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站在后面,说道:“两位少爷,郑州是个大站,下了不少人,我找关系弄到了两张甲票,是不是去休息?”

      “甲票?”连续的舟车劳顿,杨元钊也有些疲劳,乙等座,比较宽大,却也不能躺下睡觉,对于动辄就是两三天的旅程而言,撑着绝对不是很好的选择,更何况,票已经买了,跟随着广叔,前往卧铺车厢,完成换票手续之后的,杨元钊混混的入睡了。

      第三十章 拖拉机 (上)

      早晨的阳光,暖暖的照在车窗之上,让人感觉到异常的舒服,之前的一天,跟冯玉祥等人相见恨晚,聊得太多了,略微的有些疲惫,甲票价格不菲,却很舒服,最少比后世的火车舒服的多,不到30公里的车速,几乎没有什么晃动,空间和舒适度又超过了后世的软卧,一夜没有梦的过去。

      睁开眼睛,旁边的杨悦笑道:“都十点多了,才起来啊!”

      “我们到哪里了?”

      “还没有过河南,估计快到湖北了!”

      平汉铁路的终点是在湖北的武汉,到了湖北也就意味着旅程的终结,杨元钊伸伸懒腰,跟正在看书的杨悦打了一声招呼,晃晃悠悠的出去的。

      坐在车厢之中,喝着醇厚的咖啡,看着火车平缓的向前,穿过平原,越过了河南,就是湖北,这一片,是一片鱼米之乡,绿色多了一点,水田也多了点,水稻正在迅速的生长,农田之中,也不时看到,顶着烈日的,在农田之中辛勤劳作的农民,中国就是依靠着这些农民,才形成了庞大而又伟大的帝国。

      跟马车相比,这里比较的舒服,宽大的座椅,还有舒适的环境,随时可以走来走去,比马车的狭小空间好很多,在吧台上面的,还有来自中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饮料,从酒类到非酒精类,几乎是应有尽有的,要用钱买,价格却不高,杨元钊靠在靠背之上,闭上了眼睛,可是整个意识,进入到了一体机之中。

      一体机依然是老样子,从21世纪带回来的东西,堆在一边,或许以后有机会,会把他们专门的陈列出来,做个纪念,可是现在,还是放在这里的好,省的发生一些不可控制的变数。

      “叮当,出来吧!”杨元钊说道。

      话音刚落,叮当瞬间出现,如同贞子一般,飘了过来,对于叮当的搞怪,杨元钊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信步走到图纸区。

      上海之行,一方面,他需要完善他的图纸,从汉阳,从上海,天津弄到足够多的机床,蒸汽机和大型设备,这里是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方,哪怕是弄到一批的纺织器材也好,超越了这个时代东西,要潜移默化的融入到这个时代,现在,还早了点。

      除了这个之外,就是包垦公司的事情了,这一次去上海,杨悦会解决种子和化肥的事情,他需要解决的,就是塑料大棚,尿素,还有农业实用一些机械。

      包垦公司,是杨元钊整个计划之中,最重要的一环,以杨元钊和杨悦合作,种植的又是经济作物棉花,在使用了化肥,成果喜人是肯定的,可杨元钊还想要更好一点,那么机械就是必须要解决的。

      在农业机械之中,最适合农业生产,对于农业提升的最高的,恐怕就是拖拉机了,在包垦公司,接下来的深耕,甚至是麦收,必须依靠的机器,要知道,哪怕是招募了4000人,人还是比较少的,整整2万多亩地,种植棉花,又是耗费劳务比较多的,就说这个深耕,如果不是用机器的话,人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

      拖拉机,杨元钊算是比较熟悉的,本身学习机械的,之前,在脑海之中形成了一个预案,真正要到【创建和谐家园】的时候,却会出现问题的,拖拉机太大了,要知道,整个拖拉机可是大型的机械设备,一定程度上面非常的宽,3米5左右的宽度,5米左右的长度,还有接近5米的高度,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很简单,在后世,一个县的农机厂,就可以生产,在20世纪初,在没有足够的技术基础的时候,,不少的部件,不是一体机能够加工的,按照合理的来说,很多部件都应该是整体,现在的一体机,只是达到了的第三级,还不到第四及,也就是2米的长宽高。

      到底还是一体机级别低了点,又不能再等,要知道,第三级升级道第四级,需要1万次,最快也要等到2个月之后,即便是升级了,也只是4米的宽度,最大的部件,也不能够一次性的成型。

      思考了许久,都无从下手,曾经看过的拖拉机,在脑子里面勾画出来的,杨元钊无法继续下去,正要退出,正好想到什么,看看图纸区域,图纸区域是杨元钊来的最少的区域,一般都是存放图纸,他想到强大的一体及,应该不会这么的简单。

      图纸区,此时已经是满当当的了,来自后世的图纸,还有从包头那边勾画的,泾渭分明的分在了两个不同的柜子之上,让他寻找和使用起来,稍稍的方便一点,后世的科技,暂时,还是没办法,跟这个时代的科技进行对接。

      看着满当当的箱子,杨元钊心中冒出了一个念头,道:“叮当,我可以自己绘制图纸么?”

      “可以,不过要验证一下。”叮当点点头说道。

      “验证?”

      “对,图纸不单单是外形,而是从外岛内,全部的和在一起,才能够叫做图纸,你只是给了一个形态是不行的,叮当似乎早就知道了杨元钊的打算,随口说出的话语,一下子让杨元钊的很多想法都破灭了,杨元钊知道很多的东西,如果单单依靠外形,就可以的话,那就的容易多了,可是现在,只有详细的了解外形和内部,才可以。”

      好在,作为发动机工程师,杨元钊在发动机和汽车上面,有很强的知识,一些一般的发动机和汽车设计图纸是可以制作出来的,但是这个,并不足以的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或者的发动机,最多就能够成为的模型。

      听说是模型的,杨元钊还是在意的,未来,突破了第四阶段之后,他可以制作4米长的铸件,虽然很多的铸件并不是正方形或者是规则的形态,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都不足2米,对于杨元钊来说,切断和链接的地方越少越好,他这里有电焊机,可是这些电焊机,要完成全部的焊接,这个拖拉机,耗费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了,

      “要如何验证?”

      “你只用在脑海之中,构筑整个构造就可以了,图纸可以自动的验证!”

      这倒是一个好的方法,自动验证,杨元钊脸色一松,他还以为,这个东西,需要他一个个的配置起来,虽然他知道很多后世的先进机器,可是那些机器的图纸,除了少数的几个,他带来的书籍之中,有完整的构图,其他的,只是一个大概,现在,凭借着想象就可以完成,这很方便。

      “制作宝马999发动机!”杨元钊随口的发出了一个命令的,一个银光闪闪的发动机,出现在了他的手中,宝马999CC发动机。

      作为一个动力的发烧友,杨元钊对于这个发动机极为的熟悉,可以说,这是新世纪动力的巅峰之作,虽然没有达到200马力,这个小型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巅峰,可是宝马的理念一直都是以精良和可控性而著称的,这个发动机的改装空间非常的大,之前,他考虑过最少20个不同的改装方案,从动力到安全,几乎完全考虑到了。

      可是,让人感觉到好笑的是,此时此刻,他必须拿着这个设计出一款拖拉机的。

      装着宝马999发动机的拖拉机,从字面上面,都让人忍不住的发笑的,前世哪怕再低调的土豪,也只是在奥拓之中弄一个宝马M2的发动机,把排气管改掉,把控制器和轮胎给改掉,他倒好,直接给弄拖拉机了,如果这是后世,把一个拖拉机武装到牙齿,无论是控制还是传动,甚至是发动机本身,都达到顶级,这个拖拉机开出来肯定很拉风。

      很可惜,这是在1908年的中国,别说是拖拉机,就算是汽车,都没有几个,拉风的发动机,低调的奢华,面对着连汽车都很少的时代的时候,真的是对牛弹琴了。

      第三十一章 拖拉机(下)

      杨元钊是发动机工程师,拖拉机结构他还算熟悉,把小型的宝马999发动机应用到拖拉机之中,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哪怕是经验丰富的他。

      思考了半天,杨元钊才慢慢的捋顺了思路,给发动机之中,添加了一些只有在高级轿车之中,才会用到的东西,完成了机械传动,动力机具,最重要的就是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完成了这个之后,在杨元钊看来,整个设计就进行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外观和操作系统。

      后世杨元钊见过的拖拉机比较多,相对而言,小型的,不太适用于包头这样的大农场,包头千里沃野,虽然220顷的土地,没有连接在一起,却也只是分成了大小的两块,分别属于两个大地主,他们很显然,在选择土地的时候,专门整合了一下,所以包垦公司的土地,是两大片的土地,每一片都超过了万亩,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大农场。

      既然是大农场,发挥出最佳的效用,那就只能是大型的,大型的拖拉机,宝马999的193马力,勉强的可以,轮胎是个大问题,庞大的轮胎,绝对是一个拦路虎。

      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硫化橡胶的技术,不过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高科技,美国在20世纪初,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汽车,大名鼎鼎的福特就是依靠着T型这个划时代的最为便宜的车型,成为了美国汽车工业引导者之一,福特家族也开始了他的崛起过程,可是即便是福特汽车,都没有使用真正意义上面的轮胎,他使用的是炮车轮,也就是木质的,这个时代诞生的大部分的汽车,或者是使用木质,或者是裹着一层橡胶或者其他东西的轮胎,充气的轮胎,一定程度上面,还是一个空想,要到快20年之后,才会使用到汽车之上。

      一体机很强大,却无法凭空制作出东西来,橡胶,在杨元钊看来,或许也是有机物的一种,能不能【创建和谐家园】出来,还真的很难说,那么他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履带式,履带式拖拉机,一定程度上面,是坦克的基础,一直要到一二十年后,甚至是二战的时候,才会得到巨大的发展,到了二战之后,才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一般的履带式都是大型机具之中,比如说大型挖掘机,推土机之类。

      履带式,杨元钊接触过,早期的履带式非常的简单,不考虑速度,只是考虑到进入道农田之中的效率和功能,履带式还是可以接受的,庞大的受力面积,会让推土机对于土地的压迫降低道最低,有利于他的功能的进一步的完善。

      似乎之前走入到了牛角尖,履带式一样可以解决,履带式无外乎,就是利用传动装置,运行包裹在外面的履带,在大型轮胎和特种轮胎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履带式是坦克必备的装置,把数十吨的坦克的压力,分在了庞大的履带之上,对于土地和公路的压迫力小,最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行战场上面的大部分的环境,特别是充满了弹坑和障碍物的战场环境,比如说,不超过整体车长的壕沟,一些稍微陡峭的斜坡,还有就是一些不算太高的台阶,都可以通行。

      这个时代,使用履带式是不是稍稍的早一些,杨元钊仔细的思考以下,履带式,恐怕是唯一能够解决拖拉机问题的关键,回忆一下,计算了几个问题之后,他发现他对履带式接触的不多,却勉强的可以制作出来,或许在速度和灵活性上面,跟后世的履带式相差甚远,却也比这个时代要高出很多的。

      既然用履带式解决了底盘的问题,那就不考虑轮胎的问题了,剩下,就是整合全部集体,用一些固定的结构,把拖拉机的各个组件,都给想象了一遍,仔细检查一遍,毫无疏漏了,杨元钊这才问道:“叮当,我要怎么生成图纸,还是直接想象么?”

      “对!”叮当肯定的答复着。

      杨元钊开始在脑海之中,一丝一毫的开始勾勒拖拉机的图纸,看起来有些古怪,却可以达成拖拉机的全部功效,差不多花费了10多分钟,终于完成了全部的勾勒过程,他自认为可以成功完成图纸的【创建和谐家园】,可当图纸生成的一瞬间的,一道紫色的光芒,突然在前方一转,图纸凭空的化为了灰烬。

      “这,这到底是什么?”

      “验证失败!”叮当冷静的说道。

      “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呢?”杨元钊略微的有些失神的说道。

      “当然,按照你所意想的图纸,连拖拉机的30%都无法完成,怎么可能通过?”叮当的话语平静,且毫不客气,让杨元钊一阵的汗颜,是啊,他对于拖拉机并不熟悉,只是根据机械原理,勉强的完成了拖拉机的不同组件的想象,整合道一起,怪模怪样,成功了也未必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更何况,整体30%都完成不了。

      杨元钊看着空荡荡空间,心中一动的问道:“叮当,我要怎么才能够提高完成度!”

      “这个,按照规则,我不能够指点你!”

      叮当的话,让杨元钊略微的有些失望,可是抬眼却看到叮当嘴角的笑意,恍然大悟的道:“我现在要做什么!”

      “你那里不是有一个有关发动机的书么,你去试试!”叮当随口的说道,却让杨元钊一阵明了,叮当或许是因为某种规则,无法直接的指点他,任何提及到如何提升,都无法做到,可是换一种问法的情况之下,就可以找到答案。

      穿越过来的时候,被一体机裹着,带过来的不少东西,其中就有放在工作台旁边的一个小书架,书架上面摆放着一些工具书,大部分都是发动机的整车。

      出了图纸区,杨元钊在小书架上面一阵的翻找,很快找到了这本书,发动机汽车史话,详细的讲述,从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始,发动机发展史,其中,还有一些图纸,虽然只是简陋的,最简单的图纸,却给了杨元钊很大的启发,特别是后面,以建国后的发动机为基础的,里面详细论述有关发动机的具体发展历史,有关发动机的东西,都是一笔带过。

      很显然,要想确定成功率,这本书就是一个突破口,拿着这本书,很快的翻到了瓦特蒸汽机的原理,杨元钊一番想象之后,开始进入到图纸区,开始了新的图纸验证。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相对于这个时代已经过时,跟杨元钊的时代更加的久远,杨元钊按照书上的一些描述,加上自己的想象,形成图纸的一瞬间,光芒再一次的闪烁,又一次的失败了。

      这一次的失败,并没有让杨元钊气馁,反而一片平和,继续对着其他的图纸进行验证,整本书,超过30款不同的发动机,一共通过验证,形成图纸的是5款,其他的,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杨元钊心中欣喜,他终于找到了原因了,无论发动机是否先进的,就好比瓦特的蒸汽机,最开始柴油发动机和内燃机一样,在这个时代,在外国已经有人制造出来的,可以说科技含量已经非常低了,可是杨元钊依然没有做成,原因就是不熟悉,反倒是老解放88匹发动机,桑塔纳发动机,二冲程和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却成功的完成了图纸的。

      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图纸更多的是根据着熟悉度而来的,就发动机的水准而言,无论是老解放88匹的发动机,还是桑塔纳,甚至二冲程和四冲程的摩托车的发动机,他的性能指标,都要比这个时代的发动机不知道强大多少,可是偏偏他们成功了,原因就在于,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毕业以后的工作,杨元钊对于这些发动机,几乎是经常接触,甚至熟悉他们的每一个部件,借助着这一本书,回忆清晰了之后,这才成功的给验证了,至于其他的,哪怕是最简单的瓦特的发动机,他都无法凭空的生成图纸。

      杨元钊一阵的苦笑,之前拖拉机失败的原因找到了,有了宝马999的发动机,可是这个毕竟是摩托车的发动机,拖拉机的结构简单,可是把宝马999的发动机,应用到拖拉机之中,需要改动的东西很多,很多的东西,他几乎是没有想明白的,所以失败了也算正常。

      看来,直接在火车上,把拖拉机设计出来想法,基本上是落空了,毕竟,他没有一个合格拖拉机的柴油发动机,无法借用着以前机械结构,他所作出的那些改动,或许可以,或许不可以,必须依靠一步步的实验,这才能够完成设置,这也是他图纸失败根本原因。

      可惜了,虽然没办法使用宝马999发动机,完成对拖拉机的改造和设置,却意外的得到了5款发动机的图纸,虽然只是制造图纸,没有材料图纸,这样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在很多方面之中,跟原版的会有一些差距,可是有了宝马999发动机这个宝库,在想通的东西利用上去之后,也不是不能解决的。

      找到了原因,杨元钊也平静下来了,暂时,拖拉机只能是研究着,好在发动机和底盘已经的差不多了,只是拖拉机的各个组件,联合收割机和机耕的部分,还不是特别的熟悉,后世看到的画面,必须要继续的推敲,这才能够完成。

      看来,要回到的包头,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实验,只有在实际的运作之中,慢慢的改变,才能够让这个拖拉机成型,没有一次性的完成整个图纸,却也算获得了不少成果,一定程度上面,他把思路给捋顺了。

      接下来的旅程之中,杨元钊一直都在完善这个东西,一次性成型的希望,基本上是没有了,不过完善各方面的系统,却是可以做,正要开始,叮当的声音突然响起:“有人在外界接触主人身体,请立刻出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03: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