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鉴宝秘术》-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完这些话,张天元也是暗暗咋舌,自己随便淘来的东西,居然经历过这样的故事。

      他的想法是这东西在东洋那边大概是被人偷了,然后小偷不识货,随便卖给了别人,之后辗转又回到了国内,这恐怕也算是命运的一种吧。

      “我就不信了,一本小人书而已,顶多就是从建国之后才开始有的吧,再贵还能贵到哪儿去?再宝贝还能宝贝到哪儿去?”徐刚特别不愿意相信自己当年可能烧掉了许多宝贝,所以才如此激动地说道。

      这个时候,萧老板摇了摇头道:“年轻人,回去多读点书吧,连环画这种东西,在我国历史之悠久,绝对不亚于陶瓷和玉器!”

      一旁的慕容老板也帮腔道:“没错,我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由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魏晋时期的卷轴画已经具备了连环画的特点,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都是人物形象在卷轴画上连续出现,构成故事情节,图旁还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与后来的连环画形式上十分相近。”

      “这么厉害!”徐刚咽了口唾沫,有点不敢置信。

      董老笑了笑道:“我手上的这本小人书,没有魏晋那么早,这应该是清朝时候的作品,已经和现代的连环画非常相近了,只不过所有的画全部都是以国画的形式画出来的,有着我国独有的特色!”

      “清清清清清朝!”徐刚一脸说了好几个清字,嘴都不利索了:“我还以为最多是民国时候的东西呢。”

      “没错!就是清朝时候的小人书,或者说连环画!”董老斩钉截铁地说道:“不然你以为我为何出那么高的价格啊?”

      “也不对啊,纵然是清朝时候的东西,但就这一本小人书,十万块也未免太过了吧?”柳梦寻将自己的头发轻轻拨了一下,想了想道。

      “柳小姐果然冰雪聪明,看起来我今天不把实情说出来是不行喽。”董老哈哈笑道。

      “其实董老,我们也想知道啊。”萧老板说道。

      董老点了点头道:“我今天不说,你们以后也会知道的,那倒是显得老夫我矫情了。其实这东西之所以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清朝的东西,更因为这上面的文字内容,乃是出自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清人之手。”

      “不会是蒲松龄的真迹吧?”徐刚问道。

      董老摇了摇头道:“那倒不是,此人名叫王士祯!是蒲松龄的至交好友!”

      “竟然是他!”张天元脑海中立即浮现了有关王士祯的一些资料,他这段时间的学习可不是败给的,自从地气改造了身体之后,就连记忆力也变得出奇的好,虽说还达不到过目不忘,但看上个三四遍,那也能真切地记住了。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康熙皇帝称其“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康熙十七年,王士祯受到皇帝的召见,“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仕南书房”,成为清代汉臣由部曹充词臣的第一人。康熙皇帝还下诏要王士祯进呈诗稿,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殊荣。”

      张天元就像是背书一样将王士祯的资料简单说了出来,这也让徐刚这个愣头青对这个人多少有了一点了解。

      其他几个人是不用听他废话的,因为他们对王士祯的了解,或许比张天元要强得多。

      “嗯,很多人大概都知道蒲松龄和王士祯的故事,《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同乡好友王士祯十分推重蒲松龄,以为奇才,并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这或许成为了之后这本书能够刊印的关键!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王士祯不仅点评了《聊斋志异》,而且本人对此书更是爱不释手,后来和一位不知名的画师联手,搞出了这么一本连环画图本啊。”董老补充道。

      “竟还有如此秘事,这也太过匪夷所思了。”张天元惊讶地说道。

      “世上之事神奇者太多,而古玩界的事情,那更是神奇者数不胜数,很多事情,就是到了现在,也还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呢,高科技?高科技又能如何?除非你能够重新还原历史的一点一滴,否则许多秘密也照样只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之中找到。”李老冷哼了一声说道。

      “好了好了,年轻人经验少,不用这么苛刻,倒是张小哥,你这东西可否让渡给老夫啊,说好了十万块,绝不会反悔的。”董老到现在依旧惦记着买下这本连环画呢。

      第十八章 价值百万

      张天元听到董老的话,是真得有些动心了,他现在是急需要钱的,尤其是为了给父亲治病,借了徐刚好几万,自己的事业要起步,也缺钱花,玉器店想要发展,那没有钱是不可能的,没钱你连好货都弄不到,更何况他的野心可不是这一点,玉器店只是起步,今后还要涉足字画、陶瓷器等等,没钱怎么玩得起?

      虽说十万块在当今社会已经算不上多少钱了,毕竟现在有钱人太多,十万块连一辆好车都买不到,在上浦,房子的首付都得几百万,十万块够干嘛?但话又说回来了,张天元现在毕竟还是个穷光蛋,十万块对他来说,那就是一笔巨款,有了这些钱,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正想着是不是答应,忽然柳梦寻又开口了。

      柳梦寻今天一直很少说话,她只是默默听着众人在那里聊着,不过这个时候,却突然开口了。

      “董老,据我所知,不久以前在香·港的一个拍卖会上,有一件王士祯《菜根堂诗集序》七页手稿,当时的成交价格为一百一十八万元港币……如果不是熟人,您出十万,我不会说什么,毕竟古玩这一行嘛,谁的眼光足够好,谁懂得多,谁就能赚到钱,但张天元是我的朋友,我不能让他吃这个暗亏。”

      听到柳梦寻这么说,董老的脸部肌肉抽动了一下,倒不是生气,只是觉得有些遗憾。

      “妈妈个乖啊,一百多万港币,这破小人书真有这么值钱!”徐刚是彻彻底底的傻眼了。

      张天元也有些震惊,他又一次觉察到了自己的无知,虽然有六字真诀,但地气毕竟境界太低,对于物品的估价实在太不准了,这东西居然有这么贵,他完全没有想到。

      但他比起徐刚,就淡定了很多,因为他知道,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现在就这么震惊,以后还不要因为震惊过度而吓死啊?

      牟莹拍了徐刚一下,示意他冷静下来。

      现在想起来,牟莹也觉得自己实在太眼拙了,上百万的东西,他居然几千块钱就要买下来。

      “哈哈,董老头,你这一次可是眼拙了啊,小柳小姐可不是一般人,她从小就接触这些东西,又是学的这方面的专业,虽然眼光可能不如你我,但是知识面可不窄啊。”李老哈哈笑道:“什么也别说了,我出两百万,张小哥,东西卖给老夫吧。”

      张天元没有表态,不过一旁的徐刚倒是急了,在张天元的胳膊上拧了一下低声道:“还愣着干什么,二百万啊,发了!”

      徐刚纵然比张天元有钱,但是上百万的话,对他来说也不是小数目,所以这么兴奋,也很正常。

      张天元却摇了摇头,他现在已经意识到了一点,面前坐着的这四个专家,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啊,柳梦寻没开口之前,他们可不会出这么高的价的,果然古玩界朋友这种东西都靠不住,还得练就自己的一双金睛火眼才行。

      “李老头你凑什么热闹啊,那小人书上虽说的确是王士祯的真迹,但并非王士祯的诗词,而且这种东西没有参照,未必就有王士祯的诗集价格高嘛。”董老没好气道。

      “董老此言差矣,向来都是物以稀为贵,这本小人书好就好在它是孤本,再没有别的了,而且他不仅有王士祯的亲笔,还有清朝画师的画作,虽然这个画师现在还不知道是谁,可若是日后得知是比王士祯还要有名的怎么办?那这东西价值就更高了。”萧老板笑了笑道。

      “预测那些东西没有用。”

      “嗯,您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单从王士祯的真迹和孤本的特性来说,这东西的价值就绝对不会低于两百万,甚至对喜欢这类收藏的人来说更可能是无价之宝。既然董老觉得不好,那萧某可就手下了,张兄弟,三百万成交吧,我这人够爽快吧,只要你答应了,立马就可以银行转账!”萧老板得意地说道。

      “你这臭小子!”董老气鼓鼓地跺了跺脚,显得很生气。

      “三百五十万!”突然,斯斯文文的慕容老板扶了扶鼻梁上地眼镜,面无表情地说道。

      古玩界虽然说存在交情,可是遇到了好东西,那也是谁出价高谁得的,这里没有人会说你欺负老人,也没有人会说你欺负孩子,谁的底蕴厚,谁的钱多,谁的眼光好,谁就是这一行的王者,其实就这么简单。

      公平、简单,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靠本事吃饭。

      慕容老板大概也觉得萧老板说得没错,这东西可是孤本啊,放在身边,只可能增值,不可能贬值,只要保护的好,那以后肯定还能卖上更高的价钱的。

      关键这东西是可以作为镇店之宝的,有了这东西,以后店里能吸引不少客人,这带来的影响可就大了去了。

      董老被这几个人搞得真生气了,突然一拍桌子说道:“四百万!谁也别跟老夫抢了,这东西老夫要了!”

      其余三人被他这气势给镇住了,虽然还想继续出价,不过考虑到以后大家还都要相处,再闹下去可就不好了,而且最关键的是,这里面最有钱的可就是这位董老啊,真把他逼急了,这几个人真心斗不过。

      出这样的高价,董老也是有些肉疼的,不过还出得起,他只是有些后悔,当年怎么就没有将这东西买过来呢,那个时候可是一百块钱就能弄到手的便宜货啊。

      这就是吃了年轻的亏了,当年太过年少轻狂,自以为懂点东西,其实根本什么都不懂。

      牟莹这个时候盯着被董老死死抓在手里的那本连环画,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是话到嘴边了,却又咽了下去。

      “莹子,你也想要这个?”张天元一直都在观察屋内所有人的表情,此时见牟莹欲言又止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对他来说,不管是董老、李老、萧老板还是慕容老板,都比不上牟莹亲近的。

      一来牟莹是他的老同学,二来牟莹又是他好哥们的女朋友,还有第三点,牟莹这段时间棒了他不少的忙,这个恩必然是要报的,如果牟莹真得想要这本连环画,就算是便宜一点,他也不会卖给她的。

      牟莹的表情有点尴尬,低着头想了想,最终还是鼓起了勇气说道:“没错,这东西我也想要,之前我打算买它,其实理由都是一样的。”

      “什么理由?”

      “我可能没告诉过大家,我爷爷以前是上浦博物院的一名教授,早些年的时候,博物院遭窃,损失了一批东西,其中就有一幅据说很珍贵的连环画,爷爷因为那件事情引咎辞职,离开了上浦博物院,但他到现在,还一直惦记着那件事儿,想要把失窃的东西找回来……”

      “不会这么巧吧,这东西是上浦博物院失窃的?”董老皱了皱眉问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麻烦了。

      牟莹摇了摇头道:“不是,那件东西应该没有这幅连环画珍贵,不过我想,如果可以用这个代替的话,是不是也可以算填补一下爷爷内心的遗憾了?”

      第十九章 切磋技艺

      听了牟莹的话,一屋子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最后董老有些颤巍巍地捏了捏拳头,又慢慢松开。

      看得出来,他很纠结,但最终还是下了决定。

      “孩子,东西给你吧,放到博物院,大家都可以欣赏,老夫虽然很想收藏它,不过君子成人之美,上浦博物院的事儿,老夫也是知道的,那个时候也为之惋惜了好一阵子,还捐赠过一些东西给博物院,今天无巧不成书,老夫认了!”董老又将那连环画看了好几遍,这才依依不舍地递给了牟莹。

      牟莹接过画册,心中也是感激不已。

      她看了看张天元道:“这个东西卖给我真得可以吗?”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董老都点头了,我怎么会拒绝呢。”

      “那好,我也不占你的便宜,咱们虽然是老同学,可这种东西还是要亲兄弟明算账的,董老最后给出的价格是四百万,我手头没有那么多的现金,不过你不用担心,我爷爷那里有,他这一辈子赚的钱除了供我父亲读书,其余的都花在回购这些画册上面了,如果让他知道这连环画的来历,他一定不会吝啬的。”牟莹想了想道。

      张天元并未客气,这个时候推托就未免太过虚伪和矫情了,大不了以后牟莹遇到了困难,自己再设法帮忙就是了,人情债也不是一点钱可以还得了的。

      “好了,今天好东西也看过了,老夫等也是大饱眼福,该回家了。”董老站起了身子,脸上还是有些许的遗憾。

      毕竟嘛,当一件宝贝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却没能得到它,这种遗憾的感觉实在太强烈了。

      “是啊,时候也不早了,就不打搅你们的生意了。”李老也站起了身子。

      张天元此时急忙说道:“诸位别忘了明天百艺坊相聚啊,虽然这连环画错过了,但启功【创建和谐家园】的书法,还是可以好好欣赏一下的。”

      “光是你那《上阳台帖》还不够,看了这么好的连环画,我们的兴致可是别直接调动起来了啊,不如明日干脆每个人都带上一两件得意的宝贝,咱们来个鉴宝会怎么样?李老,你我可是许久都没切磋过了啊。”董老突然说道。

      也是,见识了价值四百多万的王士祯的真迹,启功的《上阳台帖》,就没那么炫目了。

      “哼,难道我还怕了你这老头子不成,明天你我各带一样东西到百艺坊!”李老冷哼一声道。

      “这个热闹既然要凑,那大家就一起来凑吧,我和慕容也都准备一件东西。”萧老板笑道。

      “没问题,人多了也热闹,更何况老夫还真想让你们这些后生看看呢,什么才叫做真正的鉴宝!”李老嘿嘿笑道。

      “这个事儿,不知小女子可否参加?”柳梦寻突然笑着说道。

      “小柳小姐当然可以参加了,据说你父亲是赌石的好手,老夫倒也对此道有那么一点接触,不如明日小柳小姐就准备一块未切的原石,来让大家赌一赌吧,也算是另外一番【创建和谐家园】了。”董老建议道。

      “没有问题,只是家父忙于生意,怕是无法亲往……”

      “无妨,你来了就行了,我可是听说了,小柳小姐继承了你们柳家的神技啊。”董老笑道。

      “行,我明白了。”柳梦寻点了点头,似乎是已经有了主意。

      这个时候,牟莹也凑热闹道:“最近我们公司从国外收购了一幅画作,打公司的鉴定师意见都不统一,本来打算让几位【创建和谐家园】开开眼的,明天是不是也可以一并拿去?”

      免费鉴定的事儿,牟莹乐得其所啊,要不然请这些人鉴定一次,还得花费大量的金钱呢。

      “好啊,有那种好东西,一并带来就是了。”没想到四位专家竟然是异口同声地说道,看起来这些人真得都是对古玩痴迷至极啊。

      “那明天见!”

      “不见不散!”

      ……

      送走了四位专家之后,众人在玉器店里商议了一些事情,就是有关这玉器店如何经营的问题。

      按照牟莹的建议,还是找一些懂行的人来管理店面比较好,同时可以开通网店,现在网络如此发达,网上交易额大增,就算玉器这种东西不好在网上交易,但也可以让对方先预定,然后由对方来实体店取货,全当做广告了。

      张天元也同意牟莹的建议,他不想把自己锁死在玉器店上,这个玉器店,让专业人士帮忙打理就足够了,他现在也不缺那点工资钱,他更想把时间用在考古和寻宝之上。

      因为这两样事情,都是可以增加他地气境界的事情。

      经过这一次的事儿,他深深地觉得自己的地气境界还是太低了,那价值三百多万的好东西,自己居然古家就十来万,这简直天差地别,太不靠谱了。

      徐刚也是好动的人,他也不喜欢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要不然以前在西凤市的时候,就不会请人帮忙打理店铺了。

      两个合伙人都决定了的事情,那就不会改变了,至于找人的事儿,现在方便得很,直接上网发个招聘启事,网上的简历就会不断投来,而且又有牟莹这个专家帮忙找人,双管齐下,要找到合适的人选,只是时间问题。

      只是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到了晚上,牟莹怕一直把那宝贝画册拿到身边不安全,所以就先给张天元账上划了一百万,然后由徐刚送她去了他爷爷的别墅。

      他爷爷不住在上浦城区,而是在郊区建了一座很古典的别墅,在那里养老呢,从上浦城区开车去那里,也得一个多小时。

      不过好在牟莹家的车比徐刚的那辆破别克好了很多,速度快,也舒适,可能路上会舒服一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5: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