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来了来了。”屋里写作业的大柱终于没忍住诱惑,将写到一半儿的作业扔到了一半,急火火地推着家里的自行车跑了出来,身后传来了他妈妈气呼呼的骂声。
“着啥急,作业还没写完呢,天天就知道玩儿。”大柱妈生气地骂道,却也加快了喂猪的动作。县上来的演出队,那可是大热闹呢,得去看看。
咦,那是啥?
大柱妈看着不远处开来了一辆车,上面下来好些个人,又搬大音响又搬家什的,就在对面的小学操场上搭起了台子,看那架式,像是要……演节目?
不会是县里的演出队吧,可是,刚刚喇叭里不是广播,说要在村头的苞谷场吗?怎么又跑这儿来了?
大柱妈看不明白了。不过倒是有几个好热闹的村民凑了过去,围着那帮人看这看那的。
这可新鲜啊,几年都不来一场热闹,这一来就是来两场。这些村民啧啧称奇,不知道这是抽了什么风。
大老张是江海良缘婚庆的老板,前两天突然接到了一个奇怪的活。让他今天到这个叫大寨村的地方弄一场演出,可既不是婚礼也不是开业庆典,按照对方的话讲,就是出钱看热闹。而且对方出的价还不少,直说让他把最好的歌手啥的都请过来,怎么热闹怎么弄。虽然弄得大老张有些不太明白,可对方给的钱多,他也就没问为啥,心想着大概人家是这个村里出来的人,现在发达了,想在村里热闹热闹,显摆一下吧。
可刚刚从村头过的时候,大老张却犯起了嘀咕,因为他看到了另一拨搭舞台的,看那架式好像也要演节目,怎么这事儿都碰一块儿了呢?虽然巧了点,可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大老张也没有和对方唱对台戏的意思,反正是拿人钱财给人办事,管他那么多呢!
按着对方的意思,大老张找的这些歌手,都是一些“【创建和谐家园】”的,唱功虽然不怎么着,可“舞功”却是一流,路边演出,讲究的就是一个吸引眼球,大老张相信,这些没怎么见过世面的乡下人,看了那些衣着“火爆”,舞姿劲爆的劲歌热舞后,肯定会挪不开步的。
台子搭完后,本着越热闹越好的原则,虽然没到演出时间,大老张却让DJ把音响先打开了。带着摇滚节奏的DJ音乐一放,顿时传出了几条街,把附近的老百姓都吸引了过来。
“哟,都唱上了嘿。”
“不是说在村头吗?怎么跑这儿来了?”
“管他呢,有热闹就看呗,哎,啥时候开始啊?”
有那好事的,已经开始大声喊了起来。
大寨村不大,这边的情况,自然早就传到了村长李根生的耳朵里。
听到后街小学操场上居然又来了一拨演出的,他火急火燎地找到了仇部长,把情况给他说了。
其实不用他说,仇部长刚刚也听到了村尾隐隐传来的音乐声。他正有些纳闷呢,听这声音不像是谁家里的音响,倒有些像那些演出用的大型音箱,可怎么会又冒出一拨呢?
听到李根生的话,仇部长皱了皱眉头问道:“是不是谁家娶媳妇了?”
“没有啊,村里的事儿还能瞒得了我吗?没听谁说家今天办事儿啊。”李根生也纳闷了,按说就算是村里谁家办个事,请得起演出的也不多,只有那些有钱的户才偶尔弄这么一回。从心里来讲,花自己的钱让大家看热闹,对于一般村民来说还是有些想不通的。
可这村后响起的音乐是怎么回事儿呢?这到底是哪家这么会找时间,偏偏赶在今天搭台唱戏,这不是纯粹捣乱吗?
“你再去看看,问明白了再回来跟我汇报。”仇部长有些不悦地说道,心里对于这位李支书,微微有了些意见,这明显是对村里的掌控能力不强嘛。
“哎,仇部长,我这就去问个明白。”似乎也感受到了仇部长的不满,李支书觉得有点上火,当下就脚底生风,赶去探查情况去了。
此刻,舞台也已经搭建完毕了,音响设备也正在调试,DJ是雅凡庆典的小王,刚刚他听到村尾传来的音乐声,愣了一下,随即心里就有些不爽起来。居然有人唱对台戏,他立刻挑了一张节奏劲爆的碟片播放了起来。顿时,百威舞台音箱爆发出了极富穿透力的声音,将那丝若有若无的乐声盖了过去!
没过一会儿,村头的沙石路上就来了一辆中巴和一辆面包车。仇部长看得清楚,前面的中巴,前挡玻璃上挂着醒目的横幅,正是“阜安心连心艺术团文艺下乡”一行字,后面那车看上面的台标也知道是台电视台的录像车了。
正主儿来了,仇部长立刻迎了过去。
第一百三十二章 首演大寨村
“宇凡,这第一场演出,就安排到你家门口来了,怎么样,心情好吧。”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目光中微微有些激动的刘宇凡,江雅笑着说道。
“是啊,挺激动的,那个王秘书挺够意思。”刘宇凡笑着说道,不过他心里却是心知肚明,之所以这么安排,恐怕那个王秘书也是看了江雅的面子。
“恩,一会儿好好表现啊。”江雅鼓励道。
“嘿嘿,那还用说嘛,到家门口了当然得卖力气。”刘宇凡嘿嘿一笑说道。
“唉,宇凡,这就是你家啊,风景挺不错的嘛。”坐在刘宇凡后面的是李晓玲,听江雅说是闲得无聊,非要跟着过来看热闹的。不过她自己却说是来农村采风,这么好的活动,里面没准儿就有什么新闻素材。
“是啊,就是偏僻了些,其实我家这边有不少土特产的,像是五香梨、核桃、板粟都挺多,就是交通不方便,信息上也比较落后,一直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刘宇凡很有感慨地说道。
“哟,刘宇凡,看不出你还挺有发展眼光嘛,就刚刚你说的那几句话,我怎么听着像支部书记的话呢?”李晓玲在旁边打趣道。
“嘿嘿,晓玲姐,你就别逗我了,我这也就是有感而发。”刘宇凡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几个人正聊着天儿的时候,车子已经停到了村头的空地上。还没下车,刘宇凡就已经看到许多村民正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舞台,还有几个闻讯赶来卖雪糕的小贩,边上围了一大圈孩子。这情形,之前只在过年的时候或是村里放电影的时候才会有。
舞台搭在苞谷场的两棵大柳树下,茂密的树荫挡住了阳光,使整个舞台显得有些清凉。
“哟,那是二丫、小胖,嘿嘿,三叔也来了。”隔着车窗,刘宇凡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脸上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江主任,欢迎欢迎啊。”车门一打开,早在外面等候的仇部长就迎向了江雅,满脸热情的笑容打着招呼。
“仇部长,让你们费心啦。”江雅冲仇部长微微笑了笑,礼貌地说道。
“咳,一点儿都不麻烦,您这一行是给我们送文化来了,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仇部长笑着说道。
过不多时,村支局李根生也回来了,他刚刚打听到了那拨在村尾搭台子的情况,正想和仇部长说呢,却看人家正和一个大美女聊天。那丫头长得俊的,就像电视里的明星似的,李根生一把年纪了,看到江雅也是愣了一会儿神。
心想着这怕就是县里来的演员吧,这城里人就是不一样,怎么瞅着那么好看呢?
仇部长却是没容他多想,看到他过来就把他拉了过去,简单介绍了一下。李根生也和江雅打了个招呼,只是话说的有些结巴,全然没有了平时在村民面前的那股威严和干脆劲儿。有心想把那事儿和仇部长说说,对方却只顾着和那个大美女聊天。李根生有些不知道怎么办了。
几个人寒暄了一番,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江雅便冲着那些大多数还在车里休息的演员们招呼了一下,示意大家做好准备。
音响和DJ都是雅凡庆典的,对于自己的设备和人,江雅有着充足的信心,在之前,这些节目的伴奏也都已经交给了DJ,完全不用担心,演出随时可以开始。
刘宇凡在人群里四下张望着,像是在找着什么似的。过了一会儿,才眼前一亮,几步小跑走了过去。
“妈,来多一会儿啦。”刘宇凡看到了正和几个妇女在一起聊天儿的楚青,连忙走了过去。
“哟,我儿子来了。”楚青笑着和身边的几个人说道,刘宇凡就走过去,一个个和他们打着招呼。
“四婶、二姨、大姑……都来啦”刘宇凡笑着说道。
“哎,宇凡是越长越高了,眼瞅着都这么大啦。怎么,今天你有节目没啊。”四婶笑嘻嘻地问道。
“有啊,今天节目特别好看,一会儿你们就好好欣赏吧。”刘宇凡笑呵呵地说道,随即问楚青道:“妈,我爸怎么没来,小妹呢?”
“你爸学校里有事儿,上班去了,晓冉刚刚还在这儿的,一到这儿就跑得没影了,和她同学玩去了吧。对了,刚才我从家里出来的时候,看见村里小学操场上还有一拨演节目的,也不知道是谁家的。真挺热闹的,一天来两拨,我看那边人也不少呢。”楚青笑着和刘宇凡说道。
“还有一拨?”听了楚青的话,刘宇凡一愣,不过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心想着大概是哪家办喜事请的吧。不过还真是凑巧了,平时村里也不怎么有热闹,这好不容易来场演出,居然来了两拨。刘宇凡想想也觉得这事儿挺巧的。
“婶儿,来看节目啊。”看着刘宇凡站在那儿和楚青聊天儿,江雅也过来打了个招呼。
“哟,江老师啊,小凡这几天在县里没给你惹麻烦吧。”楚青看着江雅,笑着问道。一晃刘宇凡跟江雅学弹琴,都三年多了,和这个江老师也慢慢熟了。江雅在自己面前从来没有城里人的大驾子,说话间都透着那么一股子热情劲,还动不动让刘宇凡给她捎些衣物什么的,对于这个江老师,楚青的印象特别好。
“没有,宇凡一直都很懂事的。”江雅说着,转身和刘宇凡说道:“宇凡,演出快开始了,你也准备一下吧。”
“恩,妈,那我就先过去啦。”刘宇凡跟老妈楚青还有几位长辈打了声招呼,就跟着江雅过去了。
“这闺女长得多俊啊。”
“就是,跟那些电影明星似的。”
“小凡长得也不差啊,大个子,长相也好,这要再大个几岁,两个人还挺配。”
“谁说不是呢。”
……
农村结过婚的女人说起话来很少顾忌,什么话都敢说,几个女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一边说一边大笑着,有好事的还怂恿楚青找人给提提,当然只是一句玩笑话。
“姐,刚刚我听我妈说,今天村里还有一拨演出的。”跟在江雅后面,刘宇凡看似随意地说了一句。
“哦?是吗?那可赶巧了。”江雅笑着说道,看着刘宇凡有些担心的神色,安慰道:“没事儿,你还能不让人家演啊,得对咱们的节目有信心。我就不信了,就凭咱们选出来的这些人,放在阜安地界上,在哪儿都是一流的水平,放心吧。”江雅说着,示意刘宇凡先在车里候场,自己则从侧面上了舞台,在DJ手里拿过了话筒。
江雅一上台,立刻引起了一阵小规模的骚动。
“哟,快看,要开始了。”
“那个拿话筒的女的是谁啊,长得太漂亮了!”
“嘿嘿,狗蛋,你是不是喜欢上人家了。”
“得了吧,就咱这条件,真给咱也不敢要啊。”
……
几个农村汉子靠在树根下,三言两语地聊着,眼睛却是不离台上的江雅。不光是他们,对于江雅这种级数的美女来说,不说通杀8—80的雄性生物,也大致差不多。没看那些看得眼发直的汉子们,不时被身边的老娘们儿掐得直叫唤吗?
“父老乡亲们,大家上午好。”穿着一身简洁的白色连衣裙的江雅站在台上,显得优雅大方,仅仅一个亮相,就让围观的群众轰然叫起好来。
“小雅这丫头还真挺上镜的。”李晓玲头戴一顶鸭舌帽,挺秀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蛤蟆镜,和县电视台的几个工作人员坐在一起。得知她央视记者的身份,这些县电视台的小孩儿们对她那叫一个客气,就差没把她供起来了。
在广电系统内部,CCTV这样的单位对下面的电视台来说,可不仅仅是一个中央台那么简单,那可是最高的领导机构啊。平时就算下来一个临时工,在他们面前都是仰着鼻孔看人的,更别提这位正式的央视记者了,大牌啊!
“是啊,江老师可是咱们阜安县第一美女,要不是教育系统不放人,我们台长都想把她挖到台里当主持人呢。”一个长得很机灵的小年轻殷勤地在李晓玲旁边说道。
“她当主持?算了吧,就她那脾气,怕是你们台里伺候不了啊。”李晓玲看着台上气质大方得体的江雅,脑子里想的却全都是她平常那些“劣迹”。
像是想起了什么,李晓玲又转身看了看坐在不远处车里的刘宇凡,那家伙正摆弄他的宝贝笛子呢。
“这两个人又是师徒又是姐弟的,还一块儿开店做买卖,不简单呐,小雅这丫头,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行,找个机会,我得试试她。唉,我就是个操心的命啊,从上初中就开始管着她的学习,现在还得为她操心终身大事!”李晓玲拍了拍额头,感到思维有些混乱。
“好!”
“吹得真带劲!”
“这小喇叭吹得,跟磁带上录的似的!太厉害了!”
……
一阵嘹亮的唢呐声传来,伴随着阵阵叫好声,传入李晓玲的耳朵里。她抬头一看,却是台上的演出已经开始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现场互动
吹歌是阜安的一项传统民间项目,同时也是阜安老百姓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只是,像张根生和孟大海这样的“高手”,平时那是难得一见的。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些草台班子下村走“白台子”,吹那些个老套的曲目。近年还流行吹一些流行歌曲,但总体上那些“喇叭匠”的水平极低,吹的没什么美感不说,跑音错拍也是常事儿。
即便如此,对于村民来说,这也是难得的热闹了。喇叭的声音很大,能听出三、五百米远,每次哪家里有什么事儿请了喇叭匠,都会引来一大帮子村民看热闹。
不过,今天听了张根生和孟大海的这段喇叭,这些村民算是“开了眼”了。
在节奏强劲、听着让人血液沸腾的DJ伴奏下,两位老艺人一左一右,一穿白一穿红,吹的是让老辈人耳熟能详的《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首本就节奏明快的歌曲,在唢呐的表现下,焕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光彩。那“滴滴答答”的小喇叭,声声都像是勾着人的筋儿,引着人的魂儿,一句紧着一句,一句美似一句,脆的像是掉在地上摔八瓣的水萝卜,亮得像那正当午的太阳,这么过瘾、这么带劲儿的小喇叭,他们平时哪里听得到?
更别提两位老艺人一边吹,一边还玩起了“花活儿”,那手快得像是变戏法儿似的,一会儿的功夫就把喇叭口拿了下来,套在手指头上滴滴转,而那喇叭声竟是丝毫不乱!
“嘿,太绝了!”
“这才叫功夫!”
“就是,听听人家吹的,那才叫喇叭呢!”
“赶紧让二刚过这边儿看来吧,再不看就演完了。”
……
两位老师傅卖力的演出,不时引得下面爆发出阵阵叫好之声。而那嘹亮的喇叭声,也顺着百威双十五大功率舞台音响,传出了老远。不少还呆在家里或是在地里干农活儿的村民,也都被吸引了过来。
村北大老张的台子上,此刻两个女歌手也正在那儿又唱又跳呢,夏天本来就热,这两个人穿得又很“清凉”,配合着那“劲爆”的舞姿,也引得不少围观的村民发出阵阵起哄的声音。
两个女歌手唱的很“野”,她们本来就是夜总会里的点歌女,白天偶尔也客串一下这种野台子。什么唱功音色之类的完全谈不上,就靠着衣着够“露”,动作够“辣”吸引眼球,你别说,在这种野台子上演出,这两点还真是“百试百灵”,每每都能迅速聚集起大量的人气,那些小年轻们更是被他们惹火的动作撩拨地不时大声起哄,吹口哨!
“酒干淌卖无,噢!酒干淌卖无,嗬……”在两个人那不算动听的歌声里,还不时夹杂着一些无意义的喊声,黑色皮裙下露出的白花花的大腿,“咚咚”地跺着木板搭成的台子,发出巨大的响声,让人不免为那木板的承受力担心,生怕它们突然断了,让这两位唱得正欢的歌手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