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铸梦作者:银色纪念币》-第9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两个人都是顺着赵泽君的话茬在接,可心里却是一头雾水。好端端的说道非典,泽阅和非典有什么关系?泽阅又不是医疗机构,充其量,无非是做好人员预防和日常公司消毒,避免感染。可这也用不着把他们两个找来,关上门密议吧。

        赵泽君笑了笑,说:“也不用太紧张,毕竟现在医疗条件发达,不太可能出现中世纪黑死病大面积私人的情况,合理预防就可以,咱们内紧外松,也不要搞的太紧张人心惶惶的。”

        顿了顿,正色问日照:“你从沿海出差回来,觉得这次疫情,有没有可能蔓延到内地?”

        日照沉吟片刻,“不好说,但是我和沿海当地人聊天,普遍存在着担忧,很多人都不太敢出门了。当地政府也已经采取了措施,听说只要是发热去医院,不管是不是非典,立刻隔离。”

        看了看宋云,对赵泽君说:“赵总,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未雨绸缪,不管有没有可能,做好应对总不会错。”

        赵泽君点点头,这样一来,非典可能大面积蔓延,就不是他赵泽君一个人的神预测,而是综合了沿海实际情况,泽阅高层集中讨论得出的结果了。

        被赵泽君引导到这个地步,日朝率先明白了过来,疑惑的说:“赵总,你说的准备工作,不仅仅是公司人员的健康预防吧?非典传染性很强,一旦出现大面积疫情,老百姓肯定会减少出门频率,尽量呆在家里,到时候……”

        “到时候,肯定会有更多的人上网打发时间,而看小说是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之一!”宋云紧跟着接口,一拍大腿:“对啊,这是咱们公司壮大的好机会!”

        “不错,不光是网络小说,很多网络产业都会因此受益,咱们可得把握住了。”赵泽君说。

        日照悟过来之后,忽然摇头苦笑了一下。按理说他都是从沿海疫区回来的,应该更敏锐一些,要不是赵泽君提醒,他根本都没把两件事联系到一起来想。

        “大势所趋,就是咱们什么都不做,网站业务也会因此增长。”

        赵泽君摆摆手,说回正题:“日照,接下来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宣传上,必要的时候,可以花钱投放实体广告。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网络宣传。至于周边业务,比如出版,暂时放到二线工作上,只要泽阅壮大了,周边业务会主动找上门。另外,可以进行一些优惠活动,返还泽阅币的活动吸引读者……”

        “好的。优惠的最大幅度是多少?”日照顿了顿,说:“返利少了吸引力不大,太多了网站要贴钱,我个人认为控制在10%到15%左右效果最佳,也就是充值100泽阅币,返利十到十五泽阅币。”

        “嗯。”赵泽君嗯了一声,却不置可否,没有给出明确的返利标准,而是说:“单纯返利的话,可以吸引读者多充钱,充值返利的确是一个方案。我的意思呢,还想加入一个推广返利。”

        日照听出来了,赵泽君的言外之意,其实是说,他刚才所谓的‘优惠活动’指的并不是充值返利,至少主要的意思不是。

        这位教父先生又有新主意了。

        “推广返利?赵总您具体说说。”日照很配合的问。

        “宋云你们技术组开发个推广链接的功能,每个注册用户,都分配一个独一而无的推广链接,这条链接的指向咱们泽阅首页,上网的人可以点击这条链接,进入咱们泽阅。”

        赵泽君把后来很常用的推广积分这一套用在了宣传上。

        只要有人点击了推广链接进入泽阅中文网并且注册帐号,发布链接的读者帐号就能得到一定数量泽阅币的奖励,如果对方不仅注册了帐号还充值,那么发链接的人,还能按照对方充值数额,获得更多的奖励。

        日照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比单纯的充值返利更能吸引人!经常上网的网民肯定都有自己常去的Q群、网络论坛之类的地方,随手发一条链接,一毛钱不要花,就能有一定的回报,要是推广得勤快的,返还的泽阅币说不定都能足够看正版了。再者,如果非典真的蔓延到内地,网友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要是每天花上几个小时做推广,说不定还能小小的赚一笔。”

        “等于是利用了网络网状高速传播信息的能力,让现在泽阅的所有用户,帮助咱们进行宣传,一传十,十传百,以咱们泽阅目前的读者基数来看,一旦推广,效果非常惊人,完全不弱于在主流电视台花大价钱做广告。”宋云说。

        “就是这个意思,咱们做网络经济的,当然要利用网络优势。”

        赵泽君点点头:“至于具体返利多少,目前暂定推广一个注册用户,返利二十泽阅币,也就是两毛钱,如果推广用户充值了,则返利对方充值的5%。宋云你配合下,尽快让技术组把功能模块做出来……嗯,日照,你有什么问题?”

        留意到日照的眉头飞快的皱了皱,赵泽君停下话语,转而问日照。

      第五十七章 教授的邀请

        赵泽君见日照忽然飞快的皱了下眉头,似乎对自己的话有什么异议,于是主动开口问道。

        “赵总,推广返利大方向上绝对正确,我就是担心,会不会出现读者自己推广,自己注册的情况?”日照说。

        “你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赵泽君冲日照哈哈一笑,然后目光微微一转,面向宋云说:“这就需要你们技术方面来解决了,推广链接想要成功,必须保证两点:第一,要能够识别推广链接是谁发的,以便给予对应帐号奖励;第二,要识别新注册帐号的IP段,同一个地址注册的不计在奖励内,包括断线重连更换地址也要考虑到。”

        “这个难度不高,可以实现。”宋云道。

        “另外,在推广的时候要事先说明,这次的优惠返利活动是有时限的,活动结束后,不会再有这么大的优惠力度。”

        日照微微一愣,纳闷说:“这个活动公司根本一毛钱不花,给出的返利越多,说明咱们赚得越多,为什么要设定期限呢?”

        “日照你还是太实在了。我说‘有时限’,但并没有说‘设定时限’嘛。”

        接着说:“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这个活动一直存在,就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有的读者介于可推广和不推广之间,今天账上还有不少书币,说不定就不推广了,一天两天,习惯成自然。反过来,给他们增加紧迫感,可以催着他们尽快推广,也是习惯成自然。要知道,非典就算蔓延到内地,也不可能持续好几年,我估计最多就半年时间,这半年是推广的黄金时间段。况且,网站的读者构成中,真正非常缺钱要靠着推广返利才能看正版的读者,和根本不缺钱的大款,毕竟都是少数,绝大多数读者,都是刚才我说的那一类中间层。这个‘时限’就是为了在这批人身后推一把。”

        其实还有个原因,赵泽君现在没说。

        行业内有两家网站并立,泽阅要靠着推广来吸引人气。如果有一天,只剩下泽阅一家独大,就不存在高额返利的必要性了,读者没有其他的选择性,到时候推广的重要性会大大降低,预先为将来留个退路。

        至于具体的返利金额:新注册用户返利20泽阅币,充值返利5%,赵泽君说留了余地的,推广返利措施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可言,也不存在保密可能,早晚要被其他网站跟风学去,到时候,可能又会有一场新的价格战,靠提高返利吸引读者。

        日照负责的这一块说完,接下来是宋云的技术片。

        小说网站已经走入正轨,技术上主要是维护和升级改版,相对比较轻松,乘着非典的机会,赵泽君准备研发点新项目出来。

        非典期间学校封校虽然只有两三个月,可非典带来的恐慌影响前前后后长达一年多,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不太愿意出门,这是网络产品发展的最好时机。

        至于到底开发什么,赵泽君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有几个待选项,可以到时候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无论开发哪个项目,都需要人手,而且技术难度比网站要大得多。

        所以要提前招人。

        还有另外一层考虑。

        一旦非典到来,泽阅很可能会出现‘用工荒’。

        泽阅发展的速度太快,人员上始终捉襟见肘,而且大部分员工都是学生【创建和谐家园】,非典期间各大高校封校,很多一部分骨干员工未必能按时来上班,人才市场也冷冷清清,等到全国恐慌到来之后再去招人,难度太大。

        都说完之后,宋云单独留下来,对赵泽君说:“赵总,过年期间,咱们学校的李明然教授给我打了个电话,想请你和他一起,录制一档关于网络小说的网络节目。”

        李明然,这个名字很熟悉,稍稍想了一下,赵泽君记起来了:他的JAVA语言就是李明然教的,当然,大多数时候也是在翘课。

        大二还有门算法课听说也是李明然代课。

        李明然四十岁出头就评上了正教授,可以算是‘年轻学者’;由于计算机学属于现代化前沿科学,和实践紧密联系,李明然不像传统的老科学家一样,皓首穷经只顾埋头做学问,反而经常参加各类商业、社交活动,在媒体上频繁露面,在科大的教师队伍中,是个名人。

        即做学问,又捞钱。

        赵泽君挺喜欢上李明然的课,这类老师一般不卡学生,上个学期JAVA课程一大半都翘了,最后跟着复习了两节课,混了个60分。

        上次网易有一档关于网络小说的节目里,李明然就是嘉宾,赵泽君还看过这期节目,对李明然有个观点印象很深:对方认为,泽阅和起点之间,必然会有一场决定行业垄断地位的霸主之争。

        观点未必完全正确,但大方向没错。

        赵泽君和李明然联系上之后,才知道这次采访是网易的一档网络财经节目提出来的,想要邀请赵泽君作嘉宾,李明然是科大老师,赵泽君是科大学生,于是就通过李明然。赵泽君本人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李明然不太摸得清这位年轻创业者的心思:现在的成功创业者,一类特别招摇,一类特别低调,不愿意在媒体前露面,所以他又辗转通过了宋云联系赵泽君。

        宋云最初组建的技术组中,有个研究生,就是李明然的学生,技术能力很强。

        网易的这个财经栏目影响力平平,要不是之前连续报道网络小说,赵泽君都不知道有这么个节目,上与不上,对于泽阅的宣传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过赵泽君倒是愿意和李明然打打交道。

        李明然就在学校,赵泽君邀请对方来泽阅参观,现场拍了些照片作为素材,答应抽个时间去接受采访。

        拍完照片之后,李明然和赵泽君在办公室里喝茶,李明然笑道:“赵总,这个采访嘛,我也是受朋友所托,他们的主编跟我是同学,磨不开面子。我知道你平时忙,时间你自己掌握。倒是网络小说这个行业本身,咱们可以当成一个新的课题来进行学术研究讨论。”

        闻弦而知雅意,赵泽君从对方的话里听出了点另外的意思,想了想,说:“李教授,如果之后的研究需要相关资料,我们泽阅一定全力配合。泽阅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和学校、老师们的关心也是分不开的。”

        花花轿子众人抬,李明然哈哈一笑:“赵总太客气了。不过,还真有个事,希望赵总帮帮忙。”

      第五十八章 合作

        各行各有都有业绩指标,教授也不例外,科大尤其如此,李明然这类的年轻学者,每年都必须有科研成果。论文,商业价值都可以算科研成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算法和软件研发,想要出成果,必然要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与高科技公司打交道。

        说穿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又是一个来拉赞助的。

        李明然管理的实验室,长期在进行一项‘人工智能’项目研发。

        赵泽君知道,用不了几年,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诸如李明然在内的科大很多教授,都会成立自己的公司,或者在各种公司里挂职,李明然本人好像在网易谋了个职位,赚了不少钱。

        “人工智能……”赵泽君沉吟了片刻。

        从长远发展来看,人工智能前途无量,甚至这是改变人类生活模式的超级大课题,人类未来发展的几大趋势之一,前景怎么说都不过分。

        但问题是,这个‘长远’实在太长了点。

        直到2016年,真正的人工智能带来的市场,份额还并不是特别大,因为这个课题本身难度太高,众多高科技都涉及到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却很难单独成为一门商业领域。

        投资人工智能,目前看来回报周期太长了。

        “李教授,你现在这个项目,有没有个明确的目标?还是说仅仅是进行科技理论的研究?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有产品吗?”赵泽君琢磨了下,问了一连串问题。

        “我们和学校的另外一个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智能机器人,我这里主要负责嵌入式软件。”李明然说。

        这就对了,和赵泽君想的没太多区别,智能机器人这玩意的确有商业价值,主要应用于生产流水线,但回报不大,除非可以实现机器人进行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否则市场有限。

        直到2016年,机器人管家、机器人安保、机器人导购等等技术都还不是太成熟。

        科大的机器人,主要有两个功能,踢足球、下围棋。后世,科大的足球机器人是世界顶尖的,围棋机器人可以轻松虐国手……但这有什么商业意义呢?

        所以,即便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即便是知名年轻学者,李明然也拉不来多少投资赞助。

        “李教授,你这个项目,一年需要多少钱?”赵泽君问。

        李明然沉吟片刻,说:“科技研发没有边际,朝大了说,几个亿几十个亿都打不住。但是仅仅保证项目的持续研究,目前一年四五十万也就够了,国家拨一部分款项,我个人想办法筹集一部分。”

        “如果……”赵泽君顿了顿,说:“我是说如果啊,李教授,如果我个人资助实验室,最后的研究成果算谁的?”

        李明然神情一正,坐直了身体,正色说:“那要看你资助多少钱。”

        “就按照你刚才说的,一年四十万。如果出了成果,我要60%的权益。”赵泽君说。

        李明然笑了起来,“这不可能。”

        “为什么?”赵泽君顿了顿,“是钱的问题吗?”

        “不是钱的问题。”

        李明然见赵泽君明显有兴趣,于是耐心解释说:“是这样的,我的这个课题是国家课题,国家和校方都有资助。换而言之,你可以认为是国家委托我来做这件事,所以最后的成果是国家的。当然了,作为负责人,我有比较大的决策权,也是实际上的执行者,可以分出一部分权益,和投资者共享……打个比方,如果你投资,出成果了,你优先有使用权、销售权等等,或者可以一定比例分成。但是绝对不可能把成果大头交给你个人。包括将来商业运作,理论上也需要上级批准,当然,具体操作方案,是由我提出来。”

        “哦,您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赵泽君一副恍然的模样。

        从一开始,他压根就没指望拿到这个项目,一年三四十万,他拿的出来,无论是泽阅还是泽建,一年都能支援出这笔钱,但是现在就全力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为时过早。

        投资人工智能有利有弊,不能说完全是赔钱,毕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真等到产业火爆的那天才开始投资,就不是几十万资金可以玩得转的了,现在入场,算是提前进行投资。

        还有个中长期的想法,赵泽君更愿意把钱投在智能手机上,而应用于机器人的嵌入式软件,和智能手机研发虽然是两个领域,但相互交叉程度很大,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换。

        “这样,李教授,我个人一年可以赞助二十万,成为实验室的第一赞助人行不行?”赵泽君问。

        李明然微微一皱眉。

        第一赞助人,并不仅仅是个称呼,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旦出了成果,第一赞助人,一定是众多合作伙伴中,权益最大的那个。

        虽然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尚未形成产业,实验室也找不到多少有力的资助人,可长远来看,一年二十万就拿下这个第一赞助人,未免太少。

        一旦人工智能行业稍稍热起来,百万规模的投资都不在话下。

        “李教授,刚才你说这是国家项目,所以最后的权益属于国家,我倒是产生了另外一个想法。”赵泽君忽然说了一句看似不相关的话。

        “嗯?请说。”

        “未来十年,网络经济是大势所趋,您是研究计算机学科的专家,这一点肯定比我明白。”

        赵泽君轻轻的敲了敲办公桌,继续道:“您也看见了,泽阅的技术力量还是薄弱了些,做小说网站足够,但如果将来研发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力有不逮。我想,我个人和你的实验室之间,是不是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如果将来我有研发课题,由你的实验室承接。研发资金我来提供,项目成果是我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14: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