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泽君并不想当一个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圣人,但在此时,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以前自己其实一直都明白,但却假装不明白的道理。
达和穷,是相对的概念,‘独善其身’和‘济天下’,并不是对立的两面,善其身的同时,同样可以济天下。
什么是天下,眼前这一个个无儿无女的老人,一栋栋随时可能倒塌的房子,就是天下,至少是天下的一部分。
而他自己,同样是这个天下第一部分。
来到另外一间房里,姜萱和几个工人都已经等在这里。
“从明天开始,施工队两个组其他事都停下,挨家挨户去帮忙孤寡老人修房子,如果谁家的房子漏雨、倒塌不能住人,统统接到二层小楼里来住,二层楼住不下,就安置到我别的房子里。”
身后有脚步声,一回头是梁实跟过来了,赵泽君把刚才老太太还给自己的五千块钱递给他,“梁工,如果房子里住的人太多,这暴雨天很可能有传染病,你拿着这笔钱去买一批常用药物。还有上次我打过来准备扩建的四万块钱,全部买日用品和粮食。钱不够,我再想办法……”
语速极快的吩咐了一通,在场包括梁实在内的几个工人,却没任何动静,一个个站在原地,目光怪异的望着赵泽君,像是在看一个不认识的人。
赵泽君眉头微微一皱,“几位,你们也许不理解,觉得我老好人神经病。不过这都不重要,不管你们怎么想,按我说的做就行,这段时间我按照开工算,工钱最后一起结算……”
“赵老板,不是这样的!”
年纪最大的老陈忽然开口,打断了赵泽君的话,他站出来,神情严肃的摇摇头,说:“我跟过的很多老板,还是第一次看到你这样把人命看得比钱重要的,不管别人怎么讲,我老陈算是彻底服你了!”
说完,环视一周,目光在其他几个工友脸上扫过,拍着胸脯大声说:“反正我老陈今天把话丢在这,赵老板能豁出命去救不相干的老头一家,跟着赵老板干,我心里踏实!接下来这些天,我一分钱不要!”
“老板,我也不要钱!人心都是肉长的!”
“嘿嘿,反正下雨天也没啥别的活能做,跟着赵老板就救人,就当给小孩积德了。算我一个!”
“我也是!”
赵泽君心头一热,沉声道:“谢谢大家。刚才老陈说话敞亮,多余的话我不说了,就丢一句在这里:好人有好报,只要咱们能把这件事干好了,绝对不会亏了大伙。”
“赵老板,该怎么做,你吩咐就是了。”老陈说。
赵泽君的这句‘好人有好报’大多数工人没有太往心里去,即然决定了做好事,大伙也就没怎么太考虑物质回报,就算有,无非也就是赵老板多发点奖金。
但是赵泽君这么说,有他自己长远的打算。
还是那句话,赵泽君不是圣人,他有济天下的理想,同样会做到善其身,这两者并不矛盾。
实际上,如果没有‘善其身’的本事,根本谈不上‘济天下’,只不过赵泽君把‘独善其身’去掉了一个字,变成了‘善其身’。
梁实扶了扶眼镜,说:“赵总,我也不说别的了,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不过预算和人手安排,你心里要有个数,高岗村小两千户人家,咱们的钱和人手都不够。”
“有两个原则大家记住:第一,咱们只管孤寡老头老太太、一个人住的孤儿,嗯,最多再加上残疾人,其他手脚健全的年轻人和自己儿女在身边的老人,一概不理;第二,房子漏水,小修小补能处理好的,咱们出工出材料,遇到已经塌了的,咱们没这个财力帮他重建,只负责救人,对方要是愿意,就到我这里来住。”
如果说刚才赵泽君让救人,是一个美好但实践中不可能实现的巨大泡沫,那经过这两条原则一规划,顿时变得切实可行。高岗村人虽然有小两千户,这么一排除,也就不剩多少了。
“行了,大伙动起来吧。姜萱,你跟我去一趟居委会。”赵泽君望着外面的大雨,这种天灾,自己一个老百姓都出手了,居委会别想置身事外。
再者,未来的【创建和谐家园】工程中,居委会街道的工作人员,是【创建和谐家园】办的主要组成人员。
正要走,老陈忽然又说:“赵老板,人家打仗之前,都开动员大会,你给咱们说两句,鼓鼓士气吧。”
“对,赵老板,讲两句!”
“鼓掌!”
¡¡¡¡àèÀïžÀ²µÄÕÆÉùÏìÆðÀ´£¬ÕÔÔó¾ý²»Ëµ¶¼²»ÐÐÁË¡£
“这样吧,我给大家念一首诗,老外写得,有点文,能听明白最好,听不明白,就当我瞎扯淡。”
赵泽君清清嗓子,望着门外的瓢泼大雨,缓缓开口:
“没有谁能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是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击,大陆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了,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我,也为你。”
第五十六章 四方奔走
高岗村在和平路街道的管辖范围内,赵泽君和姜萱冒着雨来到了街道,找到了街道办的李主任。
“高岗村房子塌不塌,关你们什么事?”
李主任一身的酒气,大概才从饭局回来,醉醺醺的看着两个一身雨水的年轻人,很莫名其妙的说:“我们街道办自然有我们自己的工作安排,不需要向你们汇报。”
“你是不需要向我们汇报。现在是我向你汇报。”
赵泽君冷冷的说:“我才从高岗村来,那边已经塌了两栋房,差点死人,还有很多危房可能会塌。李主任,我是为你好,要是死了人,老百姓没地方住,出来闹事,你这个主管领导只怕不好交代吧?”
“你干什么,要煽动老百姓闹事吗!”李主任重重一拍桌子。
¡¡¡¡¡°²»ÐèÒªÎÒÉ¿¶¯£¬ÀϰÙÐÕÒªÊÇÖªµÀËûÃÇÁ¬×¡µÄµØ·½¶¼Ã»ÓУ¬ÄãÌìÌìÔÚÕâÀïºÈµÃ×íõ¸õ¸µÄ£¬×Ô¼º¾Í»áÀ´ÕÒÄãÁ˰ɣ¿¡±
赵泽君不紧不慢的说:“现在网络发达,媒体也闲着没事干,你猜会不会有记者来采访你?李主任,你觉得市电视台比较容易出名,还是上省台好点?这两家的电话我都有。”
李主任盯着赵泽君看了一会,实在看不出这两个人是什么来头,沉着脸问:“你到底想干什么?”
“救灾啊。”赵泽君说。
“年轻人,你不要太天真。”
李主任虽然还是红着醉眼,但语气缓和了下来,“高岗村年年下雨都被淹,街道办不是不救灾,但是我们的人力物力都很有限。你进门时候看见捐款箱了吧?我们正在组织捐款和物资……”
“李主任,我当然理解。”赵泽君说:“天灾面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街道办不是人手不够嘛,没关系,我手下有一支工程队,但是资金紧张,我希望街道可以适度的支援一部分。”
李主任毫不犹豫的拒绝:“胡说八道,你是干什么的,张嘴就找街道要钱?我凭什么相信你?”
“你可以不相信我,不过,如果高岗村里出现了一支民间自发组织的义务抢险队伍,到时候万一有媒体来采访,却发现街道办却什么都没做,甚至醉醺醺的把抢险队伍拒之门外,你说媒体会怎么报道?老百姓会相信谁的话?”
李主任神情一僵,要是真有‘义务’救灾的队伍,媒体还真有可能闻风而来。更何况,这个年轻人说的不错,电视台的采访电话是公开的,就算电视台收不到风声,只要一个电话,对方就会了解情况。
赵泽君顿了顿,继续说:“相反,如果这支队伍的负责人,告诉媒体,这次抢先得到了街道办的大力支持,抢险的一部分经费,甚至李主任本人也积极的投入到抢险中。这两种结果,街道办和你本人,希望看到哪一种?”
“你在媒体有关系?”李主任神情一变。
赵泽君笑而不语。
李主任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几圈,不时皱眉打量赵泽君。
易地而处,赵泽君可以理解李主任,他大小也是个领导,莫名其妙的跑来几个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指手画脚,肯定接受不了;但是对方说的话,的的确确又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万一像说的那样电视台采访曝光,他一个街道办主任根本就是用来背黑锅的。
见李主任犹豫,赵泽君说:“这样吧李主任,你如果不放心,我建议街道办派一个熟悉环境和户籍的同志跟我们一起,有针对性的去帮助高岗村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并且全程监管这笔钱的使用。这样一来,事后街道办也算是全程参与了救援,你也不用担心我是骗子。”
李主任的态度自从赵泽君提到媒体后,就不知不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闻言,居然眉头舒展,眼睛一亮,语亮,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嗯,你这个想法好!”
“那当然了,没有街道办的大力支持,救灾怎么可能顺利进行?!”
赵泽君站起来,冲李主任一伸手:“领导,时间紧迫,我们这就开动吧。希望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先把这次做好吧,街道办能拿出的钱不多,最多两三万。你们下午派人带着钱过去。”李主任说。
“领导你放心,肯定让你拿个彩头。”赵泽君微微一笑,两三万是不多,可他很知足了,街道本来就是不是有钱的单位,三言两语能从对方身上拿下两三万,除了媒体起到了威慑力,还要感谢这位李主任中午喝了不少酒,他如果在脑子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自己还得多费很大功夫……
至于未来的合作机会,赵泽君如果没记错的话,一定是有的,大机会。这次正好,借着救灾,和这位未来【创建和谐家园】办的主要工作人员,先连上线。
离开街道办,暂时解决了一部分资金问题,姜萱又骑车带着赵泽君去找于哲。
想要当好人,想要济天下,凭着一腔热血和善良是远远不够的,赵泽君一个人累到吐血也没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更何况,他要的远远不仅是解决高岗村房屋漏水倒塌的问题,每当危机到来的时候,一定伴随着等值甚至更大的机遇。
于哲的第二部小说‘风云再起’已经发表了大半,反响热烈,和第一部在一起,并称流氓两部曲,为网络小说界带来有一股势不可挡的泥石流,跟风模仿之作频出,浣剑的编辑照日甚至开玩笑,再这么下去,浣剑就要成为流氓之家了。
血云之笔名,响彻网络小说界,俨然成为一块丰碑,在组建的血云专属群里,不但有大批的读者,还众星拱月一般聚集着一群写手。
至于高考,大学,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得了,牛逼吹完了,帮我办几件事。”
赵泽君风尘仆仆的擦干脸上雨水,说:“先给我找个照相机,最好是能防水的。”
“照相机我家就有,没问题。可能防水的,老大,我真没听说过。”于哲一本正经的说。
“额……”赵泽君也是脑子一热,好像还真没能防水的照相机。
无所谓,照相机就行。
“你现在发一篇东西,大概有多少人能看到?”赵泽君又问。
“网站里有几万人吧,要是算上整个网络上的,那不好说。”于哲道。
“交给你一个宣传任务,从今天开始,每天更新完一章……”
赵泽君大致的给于哲交代了任务。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赵泽君即不假,更不傻。他要用这个培养起来的网络大神,把高岗村救灾的影响范围最大化传播。
“老大你放心,这是好事!我绝对支持!再说了,党国培养我这么久,我报效的时候终于到了!”
人人骨子里都有份善心,有一腔热血,只是因为各种现实原因,绝大多数人只能假装看不见自己的这份善心和热血,极端的甚至会通过嘲笑他人的善举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于哲摩拳擦掌:“不光我来写,我还认识好多网络写手,我在群里号召他们和我一起宣传!对了,要不要捐款?”
“捐款不用。”赵泽君太清楚做慈善的难处,如果发动捐款涉及现金,最后的味道很可能会变,也可能被其他某些王八蛋组织夺走果实。
想了想,叮嘱说:“记住,宣传要有技巧有重点,我会把照片和高岗村五保户孤寡老人的资料传给你。记住,三个重点要突出,高岗村的老弱惨,抢险行动的难苦险,还有救援队的自发义务性质,可以适当夸大。只要阳光面,不要阴暗面,更别扯什么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他们都作为了,还要【创建和谐家园】嘛。”
“明白,老大你这是要造势嘛,跟写小说一个套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懂得。不过有个问题,我的书友遍布全国,总人数虽然多,可是宜江市本地的数量很有限,未必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啊。”
“没关系,你做好你的全局宣传,本地宣传,我来想办法。”
临走的时候,赵泽君忽然停住脚步,拍拍于哲肩膀,说:“差点忘了,你要是不介意,这次不妨用你自己的实名。”
“实名没问题,为什么呢?”于哲不解。
“你爸,最近不是在提拔考察期嘛,你要是做善事出名了,对你爸多多少少也是有帮助的。就算帮不上他,至少可以向父母证明,你在网上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第五十七章 唱念做打
这几天赵泽君忙得脚不沾地,白天要上课,偶尔抽个空翘半天课,总算把各方面都处理妥当。
就这几天时间,高岗村的又塌了三栋房子,一个孤老头,两对老夫妻,住进了二层小楼。
年轻人有力气和精力去加固房屋,这些老年人在天灾面前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只能听天由命。
高岗村的民风有纯朴的一面,同时也有让赵泽君很厌恶的一面,贫穷无知是这里的主旋律,在暴雨到来的第一时间,很大一部分高岗村年轻人想到的是加固自己家的房屋,而至父母于不顾。
这种现象在已经结婚的年轻人当中尤为突出,住在小楼里的一对老夫妻,两个儿子的住处距离他们的房子不到一百米,大雨到来的时候,却一个都没来管他们,直到他们的房子塌了,住进小楼后,两个人才露面,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带了床被褥,留了五分钟就先后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