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野性时代》-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民兵们非常开心,有的当场就用刺刀撬开,三五成群坐在工厂门口吃罐头吹牛。

      杨信又让人查问情况,发现罐头厂居然有四个当临时工的民兵,他立即当场宣布将这些人转为正式工。

      之前送了2000块钱,现在又送罐头,还承诺在大成乡招工,以后罐头厂基本就属于民兵罩着了。哪个不长眼的想闹事,可以来试试看,随时欢迎。

      当晚,宋维扬又请邱建国,以及民兵连的干部们吃饭喝酒。

      邱建国的真正职务是副乡长兼乡武装部长,他其实也想搭上宋维扬这条线,谁不知道宋家和范书记关系好啊。双方你情我愿,喝得非常尽兴,宋维扬都被这些人给灌醉了,连怎么回家的都不知道。

      第二天吃过早饭,宋维扬拿着课本去工厂复习,刚做了两道题,就接到陈桃打来的电话。“

      “宋大哥,你能不能来我家一趟,我遇到麻烦了。”陈桃的语气有点着急。

      宋维扬道:“别慌,慢慢说。”

      074【把老郑叫来演戏】

      陈桃的弟弟叫陈实,就快中专毕业了,打算留校当老师。

      在不送钱也不找关系的情况下,中专生想要留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陈桃就在过年的前两天,带着弟弟前往校长家拜访。塞了5000元巨款,真的是巨款,校长以前从没收过这么多,当场就和颜悦色的把陈实给表扬了一番,并说像这样的好学生一定优先考虑。

      接着,陈桃又顺道去看望姑姑。

      她姑姑以前是农民,因为实在长得太漂亮,有幸嫁给城里的瘸子,一朝越过农门吃铁饭碗,并顶替公公做了棉纺厂职工。

      陈桃在棉纺厂的时候,颇受姑姑照顾,所以这次拜年提了很多礼物。

      姐弟俩刚来到厂区的筒子楼,就遇到陈桃以前的同事。那些同事见陈桃打扮时髦,出手大方,顿时羡慕不已,连忙打听是不是在特区赚钱非常容易。

      陈桃也不敢说实话,毕竟以前玩的是诈骗,只说现在跟着一个私人老板做事,想去特区必须得办边防通行证。

      这事不算完,只两三天功夫,整个厂区都传遍了,说陈桃在深城当小姐。

      连带着陈桃的姑姑,出门都被人指指点点。姑姑又回娘家询问情况,闹得全家都知道,陈桃的堂嫂更是把谣言传遍了全村。

      陈桃在电话里说:“现在我爸妈和弟弟都不敢出门了,上次我汇钱回来,十多万,村里人都知道,现在都说是我的【创建和谐家园】钱。这些傻子,【创建和谐家园】能卖那么多吗?他们怎么不去卖卖看!”

      “谁造的谣?”宋维扬问。

      陈桃道:“孙林,就是把我骗去深城的那个【创建和谐家园】。他过年也回家了,估计是怕我揭他老底,跳出来反咬我一口。这还不算什么,被孙林骗去当小姐的那些女工,这次居然帮着坏人说话,一个个到处传我在深城不好好打工,只干了几天就去当小姐卖钱!”

      “她们也怕暴露情况啊,只能往你身上泼脏水。”宋维扬道。

      陈桃说:“宋大哥,你脑子好使,这次一定要帮帮我,不然我们全家都得搬出去住。”

      陈桃看来是真的急了,居然称呼宋维扬为“宋大哥”,这是她在特区时的专属称呼。

      “行,等着我,咱们再来演一场好戏,”宋维扬想了想说,“对了,把老郑也叫上,公爵被他开回家装逼了,缺了豪华道具可不行。”

      ……

      一天之后。

      宋维扬和郑学红在省城火车站【创建和谐家园】。

      郑学红穿着崭新的西装,摇下车窗问:“这回怎么演?”

      宋维扬笑道:“老套路,我是台商马公子,你是我的司机。”

      “可以的,这套路我熟,赶快上车吧!”郑学红居然非常兴奋,估计是骗人骗上瘾了。

      开了好几个钟头的车,终于来到陈桃家的村子的山下,趁兴而来的两人,望着坑洼积水的山路直接傻眼。

      踩足油门也轰不上去,刚下过雨,又是山路。轮子直打滑,在泥坑里越陷越深,倒把车身给溅得满是泥水。

      “你上次送陈桃回家,是怎么上山的?”宋维扬问。

      郑学红道:“没上山啊。陈桃不想引起轰动,就让我把车停在镇上,然后她回家拿存折取钱。镇上那个破信用社,取十多万块钱足足预约了七天,我也在镇上睡了一个星期。”

      “那怎么办,咱们走去村里?”宋维扬苦笑道。

      郑学红出主意道:“退回镇上找人推!”

      宋维扬说:“这主意不错。”

      其实镇子也在山里,只不过有条县道通过,路比真正的大山更好走。

      春节期间,镇子显得有点冷清,集市至少得等到初五过后才会开,能找到的全是镇上的居家户。

      郑学红把车开到镇中心,扯开嗓子大喊:“我们是台商,现在要进山,招八个人推车!只要推进山里,一人给10块钱!”

      宋维扬道:“100块!”

      “太多了,别把人给吓着。”郑学红说。

      “要的就是那个效果。”宋维扬笑道。

      “你说行就行,”郑学红再次大喊,“一人100块,推进山就给!”

      镇上的居家户同样是农民,平时也要种地的。在打工还没流行起来之前,他们的收入也就卖掉农副产品,一年都赚不到几百块——卖两头大肥猪有几百,但得喂一年多,其他收入约等于无。

      听到郑学红的喊声,镇上居民疯狂往外跑,纷纷上前打听:

      “老板,真给100块?”

      “推到哪个村?”

      “能不能先给50块?我怕你们不认账。”

      “老板,选我,我力气大!”

      “……”

      郑学红做出狐假虎威的模样,双手叉腰道:“我们老板是弯弯来的公子,说给100就给100。你,你,你,还有你……你们都过来,先给20块钱定金,剩下的80块到了地方再给。”

      一看真有钱拿,那些镇上居民都疯狂了。

      “老板,你别看牛三长得比我壮,其实他力气没我大。”

      “陈老二你放屁,老子力气一直比你大。”

      “不服气就来比试比试!”

      “老板,我是石匠,天天砸石头,我的力气比他们都大。”

      “凭什么不选我?我挑200斤的担子还可以跑。”

      “……”

      宋维扬摇下车窗,一副二世祖的样子:“都别争了,再挑16个人。三班倒,累了就歇着,几个小钱有什么好争的。”

      郑学红立即说:“你,你,你,还有你们几个,全都过来领钱。一共24个人,没选到的不准再闹了,否则我们就去别的镇子挑人。”

      被选中的24个人立即对其余人怒目而视,他们都是最壮的,这发财生意要是被搅黄了,绝对把闹事的人给打出屎来。

      郑学红把24人分成三组,让他们跟在后边,然后慢悠悠开着车离开。

      汽车的影子都不见了,镇上居民还留在原地议论纷纷。

      “24个人,就是2400块钱啊,这人真是傻子。”

      “什么傻子?人家是有钱的大老板,几千块钱根本就不当回事。”

      “2400块钱,够我养六七年的大肥猪了。”

      “至少要养八年!”

      “这车我以前见过,就停在信用社门口。”

      “我也见过,车牌五个6,好记。”

      “他要是天天找人推车该多好,几天下来,娃结婚的钱就有了。”

      “……”

      山区的泥路再难走,有24个人推着也简单。

      为了100块钱,他们是真的卖力气,就差把车子给一路抬过去了。不但没觉得亏,反而个个像占了大便宜,偶尔一段不需要推车的平坦路段,这些人也咬牙笑着死命往前推。

      他们不缺力气,也不怕吃苦,只缺赚钱的机会,只怕找不到苦吃。

      农民工大规模进城,是在1990年左右。铁道部门完全没有做好春运的准备,连续两年春节全国铁路大瘫痪,只能调集人手暴力阻拦,有的火车站干脆用棍子打,用竹竿捅,把想要挣钱的苦哈哈给打回去。

      在那个时候,农民工还不叫农民工,报纸统一称他们为“盲流”。

      盲目流入城里的人口。

      现在是1994年,铁道系统已经升级了,铁路大瘫痪的情况不会再出现。但偏远农村信息落后,农民的眼界也窄,没有熟人带着,根本就不敢进城打工,就算进了城也找不到工作。

      听着后边的吆喝号子声,宋维扬感慨道:“下岗工人苦,农民更苦啊。”

      “谁说不是?但至少比以前更好。”郑学红说。

      农民真正的辛苦,其实还没到来,而且马上就要来了。

      从1994年到取消农税之前,那才是真的苦,甚至有的农村比80年代更苦。

      咳,说多了又要404。

      从上午推到下午,宋维扬终于来到陈桃所在的山村。

      一下子来20多人外加一辆轿车,全村人都惊动了,纷纷跑来看热闹。

      宋维扬推门下车,手插裤兜道:“100块钱,谁把我车洗了。”

      “我!”

      “老板,我来洗!”

      推车的汉子立即嚷嚷起来。

      宋维扬说:“你们排队站好,等着发钱。到了人家的村子,这钱就该让人家赚,村里谁愿意给我洗车?还有,把你们村主任叫来!”

      075【小试牛刀】

      如果来个富二代或者官二代,此时站在村里,举目四望,可能会说:这里风景真好!

      远山如黛,秀丽如画。

      一场新雨过后,山野间的草木已经开始抽芽,偶尔还点缀着几多早开的野花。农民的居所错落排列在山腰,星星点点,炊烟寥寥。

      这些都只适合远观,不可近赏。

      等走近了,首先受不了的就是鼻子。大年初一和初二是不能扫地的,院坝里到处是家禽粪便,再混杂着土饲料的发酵味,直接就让城里人掩鼻而走。

      清一色的土墙瓦房,有些房子似乎都快倒了,但农民依然住得十分坦然。

      这山里的破村子,比宋维扬外婆家更穷。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7: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