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满腹疑惑的张绍林怏怏地回到了座位,一天都没有安下心思看去,中午的时候,他到校外给韩俊打了个传呼,果如白悦所言,没一会儿,就收到了韩俊的回复。
“小悦,找我啥事儿?”电话那头的韩俊声音显得有些疲惫。
“哟,还小悦呢。瞧你酸的,我这一身鸡皮疙瘩哟。”张绍林哈哈一乐,敢情韩俊以为是白悦找他。
电话那头的韩俊声音为之一滞,接着似乎是反映了过来:“操,和尚!”
“前两天打你呼机为什么不回复?”张绍林问道。
韩俊叹了口气说道:“我他妈太忙了。”
“你真去高考啦?”张绍林很想知道答案。
“咦?你知道了?白悦说的?”
“日,考上啦还?”
“恩……”韩俊的声音似乎没有一丝兴奋,听起来懒洋洋的。
“牛逼呀!”虽然白悦早就说过,可亲耳听到韩俊承认,张绍林还是忍不住的一阵惊讶。这太不可思议了。
“和尚,别说了,我他妈都快烦死了。”韩俊哀叹一声。
这两天,兴奋的爸爸妈妈,逢人就说儿子考上了大学,相对熟悉的朋友,哪个不知道韩俊仅仅上高二?哪个不知道韩俊以前的成绩渣到何种程度?这会儿居然考上了大学,而且成绩还不错,让人家惊掉下巴的同时,纷纷前来取经。
仿佛韩俊家就是那西天的藏经阁,而韩俊就是那传道授业的老师傅。每天家里的客人不断,看着一脸骄傲的父母,韩俊犹如那吃了黄连的哑巴,有苦说不出啊。
他哪里能够给人家传授什么经验?可如果不解释一下自己为何从一个成绩渣到一无是处的高二学生突然之间以不错的成绩考上大学,人家也不能放过他啊。说你私藏,岂不冤枉?
无奈的韩俊只有狂扯一通诸如“我突然醒悟过来要发奋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好好复习”、“合理利用时间”之类假大空的话来敷衍。虽然说的别人云里雾里的,可每一句都又不能说不对,最后也只有将这一切归于韩俊的确是个天才,这个虽然不想承认又不得不承认的结论上去。
而金芳则更夸张地跟人家说,韩俊有一个学习很好的女朋友,韩俊是在她的帮助下,学习突飞猛进云云。只是这话在别人听来虽然离谱,没听说过早恋还能促进学习的,可用在韩俊身上,相对比于他以前的情况,却极为可信。
但这种东西怎么能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难道对孩子说,你要赶紧找个学习非常好的女(男)朋友,这样你高二的时候就能直接考大学了。
幸好客人们只是对韩俊的成绩感兴趣,并没有深究韩俊为什么能在高二就得到高考的资格,毕竟会考在今年才刚刚施行,不是毕业班学生家长的他们还没有把注意力投到哪方面,如果被他们知道了韩俊教育局有熟人才能这么顺利的参加高考,后面那些想走后门的人不把他烦死才怪!
韩俊面对慕名而来络绎不绝的客人,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借口博物馆忙,最近这段时间一直躲在博物馆,根本就不照面。
“哈哈,韩俊,没想到你这么惨啊?”听完韩俊的牢骚,张绍林大乐,虽然有些气韩俊不仗义自己偷偷跑去高考,可毕竟如果他自己也去,想来也不可能考的上,既然兄弟先去了,也只不过是个先来后到的事儿。他成绩比韩俊要好上一些,大学不太成问题,见韩俊已然是个大学生了,除了替他高兴,张绍林还没有其他的想法。
“那可不,要不是我妈,我现在就像住在博物馆了。”说话间,韩俊已经肯定了张绍林那天在电视上看到的人就是他,而且绿石馆也有一部分股份是自己家的。这更让张绍林惊为天人,似乎从来都不认识韩俊一般,嚷着让他请客。韩俊倒也好说话,连称没有问题。
不过,韩俊考上大学的事情一被张绍林得知,那几乎可以肯定,不出三天,全校的人都会知道韩俊这个以高二身份考上大学的牛人。
……
学校里的风传,不期而至,羡慕者有之、不屑者有之、嫉妒者有之,可是最多的还是疑惑者,而那个最大的疑惑者,不是别人,正是韩俊的班主任,周正良。
那天从韩俊家狼狈的出来,周正良越想越不明白,以韩俊平日的成绩,怎么可能考到那么高的分数?没有参加会考,怎么能可能有资格参加高考?
满腹疑惑的他,找遍了档案室,都没有发现韩俊的档案,想必已经被滨海大学提走。可心中的疑惑如果不得到解释,实在让他寝食难安。
开学没多久,他便来到了校长的办公室,对校长说道:“张校长,我有个事情想向您反映一下……”
第四十二章 大忙人(下)
录取通知书一到,韩俊了了一件心事,但郑畅当初交给他的那份资料里,除了准考证和相关的档案证明,还有一份他们单位同事的落户申请。
韩俊想,在没有确定高考顺利通过之前,如果把这份申请给父亲办理名不正,言不顺,万一老爹拒绝开这个后门,不仅自己难看,还会给郑畅带来麻烦,虽然他很有把握,可这样的事情不得不小心一些。而得到了录取通知书,自然就不一样了,提起要求来也是理直气壮。
只是韩世鹏看到了这份申请,立刻就明白了,儿子是怎么跟教委扯上关系的,一时间让他哭笑不得。他本就在市公安局的民政处,平日里办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户籍管理这方面的事情,偶尔会有关系单位辗转找到他帮着落户,顺便收点好处,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对于一个在单位混了二十年的老警察,他明白的很,那些条条框框都是忽悠新人的,水至清则无鱼嘛,只要不违反原则,谁不知道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便是关系?
可韩俊才多大?他根本没有想到,韩俊居然会利用自己的职权跟别人来做“交易”,这些事情也从来都没有人教过他呀。此时见儿子如此行事,他不知道是该高兴儿子无师自通,还是该气愤儿子小小年纪就学人家走后门?
不过,既然郑畅帮了儿子那么大的忙,就算礼尚往来也应该帮上一帮的,不出两天,新的身份证和户籍证明就交到了韩俊的手上。
“臭小子,给人送过去吧,好好谢谢人家。”这天,临韩俊出门,韩世鹏不忘嘱咐道。
“知道了!”望着韩俊跑掉的背影,韩世鹏笑着摇了摇头,这两天家里来的人太多,吓的韩俊每天都不着家,今天,又不知道几点才能回来了,不过,自己的儿子被人恭维,他脸上也有光啊,想到向长林那惊讶的眼神,老韩心里就是一阵得意。
……
韩俊乘车杀到市教育局,辗转找到了郑畅的办公室,事先,并没有给他打电话,不管做了多大的事业,17岁刚过的韩俊还是有些孩子心性,想要给郑畅一个“惊喜”。
“郑叔!我来啦。忙着呢?”敲门进屋,办公室里的郑畅刚刚放下了电话。
见韩俊来了,郑畅一怔,说道:“说曹操曹操到,刚才还说起你呢。”
“怎么了?”没有旁人,韩俊老大不客气地做到了他对面,顺手把早已准备好的资料袋递给了郑畅。
“这什么东西?”郑畅边说边打开,一看那崭新的身份证,笑容顿时展现在了他的脸上。
“我爸弄的,有点晚了,前一阵不是高考成绩没下来嘛?我也不好说,这会儿录取通知书都到了,腰杆子直,嘿!两天!”韩俊得意道。
“好!”郑畅一拍大腿,喜上眉梢,却让韩俊一怔,这又不是他家亲戚,至于这么高兴吗?
“郑叔,怎么了这是?用不用这么高兴啊。”
“怎么了?你小子考的不错啊。”郑畅一笑,显然,对于韩俊的成绩,他非常的关注,而且以他的位置,不难查出韩俊究竟考了多少分。
“嘿!那要不是郑叔帮忙,我也没机会不是?”韩俊恬着脸说道,他年纪小,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郑畅点了点韩俊摇摇头道:“你呀你,不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下好了,全三中都知道你这个高二的天才考上了大学。”
韩俊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又不是有意的,我之后就没去过学校。”
“刚刚老孙打来电话,说是你班主任把你提前高考的事儿捅到校长那,说是怀疑舞弊,希望彻查,张校长就把这事儿压给老孙了。他说他压不下去,怕捅到省教委,让我出面来着。”瞥了韩俊一眼,郑畅若无其事地说道。
“老孙?哪个老孙?”韩俊一愣,他没对上号。
“就是你们学校那个给你改档案的副校长。”
“哦,他啊。”虽然郑畅将事情说的挺严重,可看他的样子似乎并不太担心,既然他都不担心韩俊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反正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要是把韩俊坑了,作为一手帮韩俊操作的郑畅也是一样。“嘿!这个老周,还不依不饶了,我碍他什么事儿了?那郑叔,你说怎么办?”
“本来还是有些麻烦,不过你今天来得早不如来的巧,有了这个东西,就不用我出面啦。”扬了扬手里的那张身份证。
“怎么?”韩俊不解,身份证他看了,是个二十出头的女生,靠她?韩俊不认为她有那么大的能量。
“附耳过来”,韩俊依言凑到郑畅身边,却听他如此这般的解释了一顿,韩俊一怔:“这……能行?”
……
“老周啊,你说的那个事情呢,已经查清楚了。”这天下午,周正良被张校长叫道了办公室,已经得到指示的他,必须要给周正良一个交代。
“是吗?太好了,事情是怎么回事?”周正良赶紧问道。
张校长道:“这件事完全是个误会,也不存在舞弊的问题,韩俊同学通过正常的渠道,申请了参加高考的资格。那,这个是关于他的申请。”说着,张校长把一张加盖了市教委公章的信纸递给了周正良。
可周正良一看之下,面色大为古怪。信纸上写着什么?居然是韩俊写给教育局的一封申请提前高考的申请书!字体是韩俊的没错,可上面居然写着“本人成绩稳定,优秀,特此申请提前高考,借以感受高考气氛。”
“这样也行!?吹牛连个草稿也不打?居然自称成绩稳定、优秀?还感受高考气氛?”周正良心下大汗,看了半天,摇摇头:“学生可以单独给教委写这样的申请吗?”
张校长摊摊手,说道:“应该是可以的吧,没见上面李副局长亲自批示的同意吗?”
“这……这也太儿戏了吧?”抖着这张申请,周正良颤声道。
张校长却笑笑说道:“有何不可?学生有把握,有实力,自然应该让他们去试试,你瞧,效果还不错不是吗?韩俊还考上了滨海大学的本科,还不占应届生的名额,一个虽然不多,可多少也能拉升一下升学率嘛。”
周正良郁闷非常,运了半天气,说道:“我想问问,今年全市有多少高二的学生参加了高考。”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毕竟所有的学校都在竞争升学率,这样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告诉我们呀,哎,要说我们这事儿知道的太晚了,早知道,就拉上一批尖子生去试试水了。”张校长似是惋惜地说道,差点没吧周正良气背过气去。别的学校不知道,可三中摆明了就韩俊一个人这么干了!
“这么说来,明年咱们学校高二的学生,也可以写这个申请了?”
张校长点点头:“申请是可以的,过不过就两说了。”
“市教委什么时候可以批复这样的申请的?”周正良不依不饶地问道。
而此时的张校长显然已经十分的不耐烦了,冷声道:“老周,如果你还想就这个问题继续纠缠下去,我建议你直接去问问李局长的好。我真不明白你是怎么想的?你们班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又不是作弊,我还想给你记上一功,你看你上蹿下跳的,是不是不取消他的升学资格你就不满意?”
周正良愣了片刻,慌忙说道:“不是,绝对不是,我只是对这件事有点疑问……”他没想到张校长居然会发火。
“疑问?世界上未解之谜多着呢,你光疑问去吧?还用教学吗?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把心思用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去,学生能考上大学,那是他的本事!你应该替他们高兴,而不是挖空心思来找他们是不是舞弊!即便是舞弊又怎么样?如果能再提高10个升学率的百分点,我宁愿舞弊!”张校长语重心长地说道,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让周正良心下惴惴。
看着周正良灰头土脸地离去,张校长摇摇头,拿起了桌上的电话,打了郑畅的呼机……
直到出了校长办公室,周正良忽然感觉自己就是个跳梁小丑,无论他怎么努力根本就无法撼动既成的事实。舞弊,那简直是一定的,可教育局居然会为此出面,难道他还能去跟市教育局的领导去对质?去质问他们?自己还想不想在教室队伍里混了?来找校长,还真是个昏招,早知如此,闷声发大财岂不是很好嘛?
这眼看就要评职称了,会不会……想到此处,周正良长叹一声,那背影显得格外落寞。
……
对于学校那边发生的事情,韩俊根本就不关心,不管郑畅能不能搞定周正良,韩俊这个当事人居然事不关己般地置身事外,比起现在他头疼的事情来,那件小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韩俊高考意外地成功,让家里天天客人不断,怕麻烦的韩俊索性躲到了奶奶家,没事就去绿石馆转转,要么就去海边,可他亲眼看到的一些状况,让他不得不为绿石馆的未来好好的打算一番了。
第三卷 历史拐点
第一章 香港客商
进入8月,绿石博物馆的生意一如既往地火爆,可三楼的办公室里,韩俊、朱培江俩人却是忧心忡忡。
“朱叔,我从我妈那听说了,上个月咱们纯利十五万啊。”看似一个好消息,可韩俊的脸上却一点高兴的意思都没有。
朱培江听了点点头,接口道:“光缴税差不多也就这个数了。”
“前两天我去海边,沿海公路开了不少小绿石馆,生意也都不错,看起来我们现在是老大,不过长此以往下去,我们恐怕很难维持啊。”
俩人相视一眼,具是苦笑。
绿石博物馆甫一开业,生意火爆,这等赚钱的买卖,谁看不出来?原先还能从海边的采石户里收购石头,可进了8月,采石户们便不愿意卖石头给他们了。与其卖给他们,不如自己留着卖赚钱。
而且,沿海公路开起来的一众小绿石馆,一般也就三五个人石头不多,品质良莠不齐,但人家的费用却要低的多,博物馆一个月仅员工和那些手艺出众的老石匠的工资支出就要十万块,虽然现在库存依然充盈,暂时看不出影响,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竞争对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地出现,都想在绿石市场上分一杯羹,蚁多咬死象,长此以往下去,势必给绿石馆的生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如果韩俊他们是【创建和谐家园】,完全可以用暴力的手段打击一切竞争对手,可他们是么?不是!
虽然如果把收购价格提高,一样能收到石头,可那样一来,成本大幅度增加,利润一下降,光是还贷款、员工工资、场馆维护费用,水电,加上高达35%的私营企业所得税和各项税率,基本可以说是光为滨海的旅游事业添砖加瓦了,自己除了赚点吆喝,那收入将大幅缩水。
绿石博物馆现在的生意火爆,朱培江从北京载誉而归是一个原因,还有便是韩俊一路造势,媒体、市委都来给博物馆捧场,让博物馆的风头一时无两,又正好沿在旅游旺季。可说句不好听的,不用太久,半年之后,谁还记得他们?
“小俊,不如……咱们收门票吧?”绿石馆现在是免费参观,每天的人流量惊人,朱培江想,如果每人都收上一点门票,也是个利润的增长点。
韩俊却摇摇头:“不行,起码暂时不行,本来咱们开业的时候就说门票免费,如果这会儿有收费了,打自己脸呢?咱们还是得从成本上下功夫啊。”
“成本?”朱培江如有所思,沉吟了片刻说道:“税收?”
听他这么说,韩俊先是一愣,转而明白了他的意思:“打税收的心思,嘿,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可我妈本来就古板,奉公守法的小市民一个,加上两个国企的老会计一熏陶,古板的变本加厉。再说咱这买卖于书记也在关注着,万一出了点事儿,让人家也失望啊不是?”
韩俊没有学过高深的知识,可他从笔记里却知道,如果想让绿石馆继续盈利,要么,继续开发新的经营项目,就像那些工艺品,让绿石馆走在所有竞争对手的前面。要么,他们就要在成本上下功夫,让绿石馆的成本远远低于竞争对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工艺品这块,他们已然没有继续领先的优势了,跟风这种情况,古来有之,你出了石佛,明天人家就能仿出个观音来。可要说控制成本,又该从何处入手呢?说到此处,俩人都是一筹莫展,总不能裁员吧。
¡¡¡¡Õý˵×Å£¬¡°°ð°ð°ð¡±°ì¹«ÊÒµÄÃű»ÈËÇÃÏì¡£
“进来。”韩俊喊道。
“小韩经理好,朱经理好!”进来的是卫青元。
“小卫,有事儿?”朱培江问道。
卫青元点点头说道:“恩,二楼来了个香港的客人,有点麻烦,看了一圈石头,不说买也不说不买,非要我找老板,说是有事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