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政治家的心黑的简直没边,李牧和他比都是纯洁善良小白兔。
“我们应该采购军备,先把西班牙人从古巴赶出去,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古巴合众国,我相信我们能十倍百倍的收回这笔投资。”乔治·杜威的出发点还是军事,听上去似乎更可行,不过还是没脱离投资的范畴。
“总统先生,你的建议?”李牧不放过西尔维斯特,这是个测试忠诚度的好机会。
“我的建议——补充军备肯定是必要的,我们要先赶走西班牙人,然后才能保证我们的收益,同时我们应该成立一个投资公司,这样我们才能名正言顺的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当然了,如果要获得更多的好感,那么最好是能拿出来点放在国库里,至少那会让新政府的职员更加安心,当然了,从我个人来讲,每人先获得点回报那当然最好——”西尔维斯特说了一大圈,居然是一个都不得罪。
看看,当一个政客也是要天分的,一般情况下领导人为什么开会的时候不首先发言?
都等着做最后总结呢,不这样,怎么能显示领导考虑问题全面呢——
第240章 分赃
李牧选择的分配方案和西尔维斯特的建议差不多。
政变日的收获包括贵重金属和古玩油画两部分,贵重金属还好说,古玩油画的估价其实是不怎么准确的,毕竟劳尔他们也不是专业的古玩专家,有点失误也正常,而且这部分一时半会不容易变现,所以这一部分就直接瓜分了。
贵重金属的总价值大约是四百万美元左右,以李牧为首,分赃五人组成立了一个叫“圣地亚哥”的投资公司,专门从事在古巴境内的投资,第一笔投资就是重建圣地亚哥。
确实是要重建啊,连续数年的战火给圣地亚哥造成极大破坏,这个原本是古巴第二大的城市,现在几乎已经是一片废墟。
古巴合众国成立后,仍然以圣地亚哥为首都,圣地亚哥就是古巴合众国的门面,所以于情与理都应该建设一个美丽的圣地亚哥,这样李牧他们才能大言不惭的宣称:他们为古巴带来的是繁荣和发展。
想要重建其实并不难,尼尔森·莫里斯有城市管理经验,勘察过圣地亚哥的地形之后,尼尔森·莫里斯先是确立了“总统府——胜利广场——圣地亚哥港口”这个城市中轴线,然后围绕着中轴线开始建设就行。
至于重建圣地亚哥需要的材料,这更不用担心,圣地亚哥是一个群山环绕的港口城市,马埃斯特腊山上有大量的大理石和木材,通过港口也能很方便的输入建筑材料,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和钱,这些都不是问题。
这时候的古巴合众国严格说来其实是个计划经济国家,因为原有社会经济体系的崩溃,商业和工业都处于瘫痪状态中,原本就有大量城市人口失业,废除奴隶制后有更多人涌入劳动市场,这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西尔维斯特要保证一个稳定的古巴合众国,首先要帮圣地亚哥的失业工人找到工作,否则不用西班牙人进攻,失业大军迟早会再一次忍无可忍。
“圣地亚哥周围有面积广袤的种植园,但可惜的是,这些种植园里种植的农作物绝大部分都是甘蔗和烟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热带水果,但用处不大,这最多就是个饭后甜点,但主食还是没有着落——”李牧在联席会议上直接指出古巴合众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别说是现在,就算是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古巴的经济都长期维持以蔗糖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
这是西班牙人控制古巴的主要方式,偌大一个国家,居然不生产粮食,这就迫使古巴保持强烈的经济依赖性,如果没有外来援助,老百姓的吃饭都成问题,饿着肚子总没有心情瞎折腾吧。
为了更好地控制古巴,西班牙人甚至对古巴周围丰富的渔业资源视而不见,严禁古巴人发展海洋渔业,这就迫使古巴人不得不专心为西班牙人生产蔗糖和哈瓦那雪茄,想要吃肉和米饭,可以啊,西班牙人会组织船队从外地输入,数量不多不少刚刚好够吃。
听上去有点鸡贼是吧,不过李牧也打算这么干:“我从美国购买的粮食已经从迈阿密装船,三天之内就能抵达圣地亚哥,所以粮食问题不用担心,目前你们要做的,是给圣地亚哥的失业工人找到工作,只要他们有口饭吃,就可以稳定住他们的情绪——”
李牧接下来向西尔维斯特和尼尔森阐述了“以工代赈”这个概念,至于具体怎么操作,这就是西尔维斯特和尼尔森的任务了,这俩人都是合格的政客,在李牧已经提出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如果连这点事都搞不定,那他们最好是回家抱孩子。
“我们这里有一个计划,如果要重建圣地亚哥,我们最少需要——五百万美元。”尼尔森满面愁容,说话间递给李牧一份计划书。
虽然达尔文·安德鲁和瑞利·托因比之前强制出售了一批国债,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点钱是杯水车薪,用来给雇员发薪水可能能撑几个月,但要是用于城市建设,那点钱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资金——圣地亚哥投资公司有,但你们拿什么来担保古巴合众国的偿还能力?”李牧公事公办,自己人也要明算账。
“我们可以用税款担保,里姆先生你现在有面积庞大的种植园和矿山,我们可以给您免税待遇。”尼尔森眨巴着小眼睛,反正不是自己掏钱,开起条件爽快得很。
“嗯,听上去不错——”李牧不置可否。
免税,这个条件相当好了,之前纵然是达尔文·安德鲁和瑞利·托因比名下的种植园和矿山也是要缴税的,有了免税待遇,以后李牧名下的企业在古巴就是“国中之国”。
“还有圣地亚哥港口的租赁权,如果里姆先生您来投资的话,我们可以把圣地亚哥港口租赁给您一定年限,然后用您征收的税款来偿还这笔投资。”尼尔森继续卖,这是要把李牧捧成“太上皇”的节奏。
“当然我们还有蔗糖——不知道里姆先生您对古巴蔗糖的代理权有没有兴趣?”尼尔森继续加码,为了帮助李牧挖古巴合众国的墙角也是不遗余力。
“很好,就这么定了,这笔钱我来出。”李牧终于满意。
相对于免税和港口经营权,李牧更看重古巴蔗糖的代理权。
从16世纪开始,古巴人就开始在古巴岛上种植蔗糖,到古巴共和国起义之前为止,全世界五分之一的蔗糖产自古巴,而且这还并不是极限,未来古巴的蔗糖产量一度占据全世界的百分之四十,所以现在的这个产量还有潜力可以挖掘,虽然现在古巴合众国还没有统一古巴岛,蔗糖代理权的价值不高,但只要赶走西班牙人,到时候蔗糖的代理权会为李牧每年提供无数的金钱。
这也正是西尔维斯特和尼尔森的狡猾之处,他们开出的条件都要到未来才能兑现,如果李牧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么李牧就只能全心全意支持古巴合众国赶走西班牙人。
好吧,想说清楚在这桩交易里谁占得便宜比较大并不容易,这本身就是个相辅相成的事情。
联席会议结束后,李牧回到圣地亚哥军营,听取劳尔整理出来的报告:“在圣地亚哥周围,您现在一共拥有三万英亩的种植园,以及两个蔗糖厂,还有位于马埃斯特腊山中的四个矿场、一个采石场、以及两个伐木场,在这些种植园和工厂里,之前一共有超过两万名工人,现在的问题是,工厂里的机器完好无损,种植园里的甘蔗还没有收割完毕,但我们手中没有工人,《废奴令》颁布之后,种植园和工厂里的工人几乎全部逃走,人力是我们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甘蔗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一次甘蔗,可以连续生长九到二十年,古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是甘蔗生长的天堂。
春天是蔗糖收获的季节,大概从一月份开始,就会进入为时三个月的“收割季”,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内,甘蔗要完成收割,然后送进制糖厂,如果晚了就会影响糖产量。
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连续的战争,耽误了甘蔗的收割,所以到现在种植园里的甘蔗还没有收割完毕,而恰恰在这时候,古巴合众国发动了政变,颁布了《废奴令》,这对于李牧这样的“大奴隶主”是个沉重的打击。
“先把蔗糖厂的工人找回来,无论如何不能影响到正常生产,至于收割工人,这一点不用着急,我来处理。”李牧有办法,根本不担心人手短缺。
在关塔那摩,李牧屯了超过九千名工人,这些工人就算是调回来一半,也足够解决工厂里人手不足的问题,至于收割大军,呵呵,军营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最多请乔治·杜威吃顿饭嘛,不愁找不到足够的工人。
“费尔南多先生想见您,他想和您谈一份新的销售合同。”劳尔继续汇报。
费尔南多是一个中间商,负责从圣地亚哥收购蔗糖,然后把糖运到美国去销售。
古巴虽然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但在经济上,古巴严重依赖美国,古巴生产的蔗糖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要运往美国销售。
以前达尔文·安德鲁和瑞利·托因比他们是奴隶主,但都不是好商人,或许也是因为没有门路,所以他们制糖厂里生产的蔗糖要卖给费尔南多这样的中间商,然后再由中间商销往美国。
这一点在李牧这里不成立,李牧本人就是美国人,在纽约,李牧有强硬的背景,连海关总长都被李牧买通,运点蔗糖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容易,所以费尔南多如果还想做蔗糖生意,那么肯定要谈一份新合同。
“告诉他我现在没有时间。”李牧不想见费尔南多,这并不是因为李牧不需要商路,而是因为李牧有更好的合作伙伴。
摩根正在来圣地亚哥的路上,如果李牧需要一个合伙人,还有谁能比摩根更合适呢。
第241章 优质资产
到目前为止,摩根已经帮助李牧发行了一千六百万美元的古巴国债,这对于现在的摩根财团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于情与理,摩根都应该切实来古巴看一看,这样才是对自己的投资人负责任的态度。
对的,摩根家族背后也有投资人,现在的摩根还没有在美国金融界一手遮天的实力,简单说,摩根只是华尔街大亨的代言人之一。
摩根家族也是很幸运的,如果不是因为南北战争时期,罗斯柴尔德家族因为看衰美国经济而撤出美国市场,那么摩根家族甚至根本就没有出头的机会。
三天以后,摩根乘坐的客轮抵达圣地亚哥。
李牧和本杰明前往港口迎接摩根。
有了李牧的支持,古巴合众国还是很有效率的,为了尽快重建哥伦比亚,尼尔森以“以工代赈”这种方式最少调动了五万名工人,参与到圣地亚哥的重建中。
圣地亚哥港口位于圣地亚哥的中轴线上,属于是最先开工的区域,在尼尔森的计划中,重建之后的圣地亚哥港口拥有设备完善的码头,占地面积庞大的仓库区,交通方便的办公区,以及供港口工作人员生活的生活区。
重建港口的第一个步骤是要拓宽马路,圣地亚哥作为古巴的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港口,城市配套设施并不完善,港口通往主城区的道路仅仅只有不到五米宽,这样的交通条件肯定无法满足运输要求,尼尔森第一步要先把石子铺成的马路升级为公路,同时宽度要拓展到二十米左右,还要铺设一条从港口到圣地亚哥火车站的铁路,这样才能勉强配得上圣地亚哥在古巴的地位。
李牧看到尼尔森的设计图之后,进一步要求把马路扩宽到五十米,马路中间和两侧要留出绿化带,街道两侧是人行道,中间是供马匹和马车通行的快速路,同时还要修筑供行人使用的过街天桥,这样新的道路铺设好之后,至少五十年都不用翻新。
五十年,这是一个坎,李牧和古巴合众国签订的港口租赁权就是五十年,也就是说,在五十年之内,圣地亚哥港归李牧所有,李牧有权在港口以及港口附属的生活区制定税率、征收税赋,古巴合众国只有所有权,但没有管辖权。
听上去很熟悉把?
对,这就是李牧在圣地亚哥的租界。
有了这个协议,李牧终于可以大刀阔斧,可以说港口区的建设现在全部由李牧负责,古巴合众国政府无权干涉。
这里要说明下,圣地亚哥虽然是个海滨城市,但并不是频海城市,从加勒比海进入圣地亚哥湾,要经过七公里左右的距离,才能抵达圣地亚哥码头。
目前的圣地亚哥是一个东西走向的城市,城市东西长大约四公里,南北宽大约三公里,市区人口大约为三万人,总人口大约为二十万人左右。
李牧规划出来的港口区大约面积为五平方公里左右,除了码头和仓库之外,办公区占地一平方公里左右,生活区范围更大一点,如果李牧愿意,沿着海岸线往东西两方向走,想划多大划多大。
现在港口区已经开始动工,李牧从关塔那摩调来一千多名工人,对港口区开始进行土地平整,码头也开始进行扩建和加固,为了防备西班牙人的袭击,李牧还要在圣地亚哥湾入口处建设两座炮台,这样才能保证李牧的资产万无一失。
想建炮台其实很容易,圣地亚哥湾入口最窄处仅仅只有二百多米宽,西班牙人想要从海上袭击圣地亚哥基本不可能,除非他们从其他地方登陆,否则西班牙人休想成功。
上午十二点,J·P·摩根乘坐的客轮缓缓驶入圣地亚哥港。
“摩根先生,欢迎你来到我的王国——”这会儿李牧不谦虚,他完全有资格这么说。
“哦,我亲爱的里姆,见到你真高兴,你的成绩令人瞩目。”J·P·摩根给李牧一个大大的拥抱,语气热情的就像是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
“这是因为有你的支持,否则我也无能为力。”李牧这句话说的真心实意,如果没有摩根的国债,李牧可不想自己掏钱支持古巴合众国。
“哈哈哈,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二期国债的销售很顺利,目前已经销售了百分之八十,我相信如果你还想追加的话,那么你会获得更多支持。”摩根是带着钱来的,看样子摩根和他背后的大亨们很看好李牧的工作。
“谢谢,但是短时间内,我还没有追加国债的计划。”李牧不想卖太多国债,卖国债都是有附加条件的,李牧短时间内也不需要太多资金。
李牧不忙着请J·P·摩根去军营,先请J·P·摩根上马车,然后视察港口区的建设工作。
看着面积庞大的港口区,以及劳碌的工人们,J·P·摩根大发感慨:“这就是我们投资的意义,看着一个个新的城市拔地而起,看着一栋栋摩天大厦巍然耸立,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成就感的呢?”
“有的,比如说投资一个国家——”李牧的理想大,至少比现在的摩根理想大。
“呃,国家——里姆,我不得不说,你的魄力令人惊叹。”J·P·摩根看着李牧的目光异彩涟涟,有钱人多了,但有理想的人不多。
“走吧,我们去圣地亚哥军营,让我为你介绍下投资一个国家的意义。”李牧不客气,作为一位穿越人士,李牧的眼界在这个时代绝对的独占鳌头。
军营内这几天冷清不少,乔治·杜威手下的一部分士兵去帮李牧收甘蔗,另一部分士兵要监督圣地亚哥施工,乔治·杜威眼不见心不烦,索性带着剩下的部队去了艾尔克里斯托,所以军营内只有最近招收的两三千名新兵在接受训练,这导致诺大个军营看上去有点冷冷清清。
来到住所二楼的书房内,李牧随手拉开墙上的幕布,幕布后是一个巨大的美洲地图。
“古巴拥有两个超大港口,一南一北,都是条件很好的天然良港,南边的是圣地亚哥,北面的是哈瓦那,这两个港口的运力占据古巴全国运力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现在我很荣幸的通知您,我已经和古巴合众国签订了合约,从现在开始的五十年内,圣地亚哥是我的地盘。”李牧志得意满,看着地图心潮澎湃。
“说实话,从地理位置来讲,圣地亚哥不如哈瓦那。”J·P·摩根看向哈瓦那的目光中有灼热,如果李牧能把哈瓦那也控制在自己手中,那么J·P·摩根可以毫不犹豫的追加国债,追加多少都行,不设上限。
“不不不,我认为恰恰相反,就目前来说,哈瓦那确实是比圣地亚哥繁荣,但从长远来说,圣地亚哥具有比哈瓦那更好的优势。”李牧说着,随手在地图上围着加勒比海画了一个圈:“请看,圣地亚哥位于加勒比海的出口,从圣地亚哥出发,可以辐射加勒比海沿岸所有的国家,我们都知道,南美是美国和欧洲的原料产地,如果这些原料能在圣地亚哥进行初加工,然后再运往美国和欧洲,那么不仅节省了运费和运力,同时也能为圣地亚哥创造无尽的价值,从这个角度上说,只要这一目标能够得以实现,那么圣地亚哥的地位就会被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如果单从出口蔗糖上来讲,圣地亚哥确实不如哈瓦那,哈瓦那是西班牙人的殖民老巢嘛,西班牙人在哈瓦那周围经营了数百年,所以哈瓦那的经济肯定比圣地亚哥发达。
不过如果再过几十年就不一定,二十一世纪古巴哈瓦那周围西北部的蔗糖产量只占全国的百分之三十,而圣地亚哥所在的东南部蔗糖产量已经占据全国的百分之五十,所以从蔗糖潜力上来讲,圣地亚哥比哈瓦那更有优势。
其次是加工业,圣地亚哥周围群山环绕,马埃斯特腊山和普利亚尔山有无数的矿产资源,只要能把这些矿产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那么圣地亚哥完全可以成为加勒比海地区的工业中心。
要知道现在的美国可没有封锁古巴,反而因为某人的原因,美国和古巴差不多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如果李牧能利用这一优势,圣地亚哥超越哈瓦那成为古巴最大的城市,甚至是加勒比海沿岸最大的城市指日可待。
“圣地亚哥——”J·P·摩根摸着下巴咂摸了半天,突然起身向李牧提议:“那么,我们来谈一谈合作的问题吧。”
合作!
这就对了,合则两利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仅凭李牧现在的能力,或许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达成目标,而到时候也差不多到了将圣地亚哥归还给古巴合众国的时间。
如果和J·P·摩根合作,那么这个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如果能在十年之内那圣地亚哥建成加勒比海地区的工业中心,那么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圣地亚哥一直都将会是李牧手中的优质资产。
第242章 下水道
常言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只要把圣地亚哥控制在手上,就算是J·P·摩根不上钩,李牧也能找到其他合伙人。
当然J·P·摩根愿意和李牧合作最好,用熟不用生嘛,J·P·摩根和李牧已经有成功的合作经验,两个人对彼此都有一定了解,已经建立起基本的信任,这种情况下实在没必要再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我的设想是,短期内大力发展蔗糖加工业和采矿业,然后用蔗糖和矿石产生的利润在圣地亚哥兴建一个炼钢厂,等到炼钢厂建成之后,我们就可以生产各种生活物资和生产物资供应给加勒比海沿岸所有国家,如果他们无力支付货款没关系,可以用各种原材料抵偿,我们再把原材料运回圣地亚哥,经过粗加工之后再返销加勒比海沿岸国家,甚至可以销往美国和欧洲。”李牧有一个初步的打算,当然这还需要和J·P·摩根共同商议。
“完美!圣地亚哥就是一个中转站,这里肯定有比美国和欧洲更便宜的人力资源,所以我们的产品会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只需要二十年——或者是只需要十年,圣地亚哥一定会成为加勒比海沿岸的工业中心。”J·P·摩根有信心,关键是这个计划的投资听上去并不高。
李牧目前在圣地亚哥有矿场和种植园,只需要扩大生产规模,那么就可以生产更多的蔗糖和矿石,用经营蔗糖和矿石的利润建设一个钢铁厂,然后再利用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钢铁供应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再从加勒比海沿岸地区换取生产原材料,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供应链,不需要验证,J·P·摩根能想到这个设想会具有多么强大的生命力。
“那么,如果我们合作的话,现在就是投资比例问题,我这边是圣地亚哥投资公司,你那里是摩根家族,你准备投资多少钱?占据多少股份?”李牧谈钱不伤感情,这种事,还是说在前头比较好。
李牧所在的“分赃五人组”成立的这个圣地亚哥投资公司,因为李牧除了现金之外投入的还有种植园和矿山,而且还由李牧负责经营,所以李牧占据百分之六十股份,其他四人各占据百分之十。
这个比例让所有人都很满意,在此之前,李牧等五人已经瓜分了价值五百万美元的贵重金属和古玩油画,说实话这笔钱已经令乔治·杜威他们心满意足,至于公司占股比例,占多少他们并不在意,毕竟他们是坐等分钱的股东,还有比这个更令人舒心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