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8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起滑翔伞,这并不是李牧的原创,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有人不断的利用热气球进行高空跳跃,不过他们都是享受使用降落伞降落的感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飞翔。

        李牧设计的滑翔伞和降落伞相比,主要的改进是在翼型伞衣上,其实翼型伞衣就是在伞翼上设置一些可以存储空气的大口袋,这些大口袋可以提供一定的升力和压力,这会帮助人从平地上飞起来。

        遗憾的是,李牧只知道个大概原理,并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所以李牧的指导作用还是有点有限,想要让人使用滑翔伞飞起来,更多的还要依靠后续研究。

        作为一位木工的后代,严顺和初雪都继承了老严一部分心灵手巧的能力,有了李牧的设计,再加上严顺的动手能力,初雪带着几位侍女终究还是完成了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滑翔伞。

        “里奥,记清楚落地的要领,飞起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惊慌,还有操纵绳和操纵带,你在空中可以调节飞行姿态——”临飞行之前,李牧还在叮嘱严顺相关注意事项,实际上如果不是严顺和初雪的极力反对,李牧是想自己亲自上的。

        “放心吧里姆,我都记清楚了——”严顺戴着特制的风镜,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这虽然有点热,但在降落的时候能对严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事实证明,想让人飞起来真不是那么简单,按照李牧的指示,严顺在山坡上做好准备,等身后的伞翼被风灌注自动升起来之后,严顺向前猛冲几步,脚下用力一蹬就想飞起来。

        然并卵,滑翔伞提供的升力不足,严顺在双脚离地的情况下向前飞了大约只有四五米就落地,落地的时候还不幸扭了脚。

        “停停停,这样不行,我们要回去调整,加大伞翼的面积,最好还是等研究出发动机之后,加装上螺旋桨再说。”李牧叫停了实验,看样子在目前的条件下还无法实现。

        亨利已经找到卡尔·本茨,遗憾的是,卡尔·本茨目前还没有开始汽车方面的研究,自然也就没有发动机,李牧为此不得不把研究任务交给麻省理工学院,希望麻省理工学院能解决这个问题。

        “里姆,让我再试一次,我感觉可以的。”严顺虽然刚刚经历了一次失败,但已经有了点感觉,还想再来一次。

        “不行,现在不行,至少要等你的脚好了以后才行。”李牧坚持,现在的滑翔伞还是有点简陋,不足以完成这样的实验,就算是严顺再来一次,结果也并不会有所不同。

        科学研究,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循序渐进才是王道。

      第228章 看不上

        四月底,第二批武器运抵圣地亚哥,除了两万人的装备之外,还有大量的手榴弹,以及李牧特别要求的十挺加特林重机枪。

        这一批武器运抵圣地亚哥之后,武器短缺的状况终于得到缓解,圣地亚哥军营里的新兵再也不用拿着个木头枪训练,艾尔克里斯托前线的士官们也终于有了足够的手榴弹,十挺加特林重机枪更是意义非凡,它们被送到艾尔克里斯托的第一天,就毙伤了超过三千名西班牙人。

        这年头的医疗水平还停留在一个初级水平,受伤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永久性减员。

        重机枪对于集团冲锋的杀伤力毋庸置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索姆河战役里,德国人在前线布置了大量的马克沁,结果使用集团冲锋的英国人一天之内损失近六万人。

        和英国人相比,西班牙人的损失不算严重,但如果考虑到经过几天的鏖战,西班牙人的士兵总数也不过只剩下四万人左右,那么这种程度的伤亡就意味着基本上丧失进攻能力。

        五月初,威莱·尼古拉乌自认为无力继续进攻,主动撤回至巴亚莫,第一次艾尔克里斯托战役结束。

        从四月中旬到五月初,第一次艾尔克里斯托战役打了二十天左右,西班牙人伤亡超过一万五千人,其中包括近六千人的西班牙正规军;古巴共和国方面损失约七千人,其中包括十二名美籍军官。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第一次艾尔克里斯托战役,那就是“两败俱伤”。

        唯一获利的是李牧,在二十天时间里,李牧集结了一支超过两千人的关塔那摩步兵团,同时在关塔那摩湾【创建和谐家园】了大约九千名建筑工人。

        这九千人已经兵分两路,其中大约四千人在修筑从关塔那摩湾到关塔那摩镇的公路,另外五千人则是正在建设新的关塔那摩镇。

        尼尔森还是很给力的,在四月底的一天,一支西班牙人率领的殖民地部队袭击了关塔那摩镇,他们抢走了居住在关塔那摩镇的那些法国人的所有财物,然后纵火焚烧了关塔那摩镇,然后被随后赶来的关塔那摩步兵团赶走。

        好吧,看在关塔那摩步兵团赶走了那些西班牙人的份上,关塔那摩镇的法国人终于接受了关塔那摩步兵团。

        其实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在关塔那摩镇周围,有超过十万英亩土地可供开垦,但这些法国人在这里居住了三十年,开垦出来的土地也不过只有两千多英亩,剩余的空地多得很。

        嗯嗯,法国人确实是这么想,这不怪法国人,因为法国人没有见过华人农民是如何耕种土地的,实际上用不了多久,法国人就会发现他们的生存空间就被限制在这两千英亩土地之内,其他的土地都将属于华人农民。

        “关于集体农庄,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重视,那就是性别比例的不均衡,目前在关塔那摩镇,建筑工人和农场工人超过五千人,但女性几乎没有,他们之前大多数人都是奴隶,没有成家立业的机会,现在虽然他们有机会成为自由民,但又没有了成家立业的对象,这个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那么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尼尔森现在是关塔那摩市市长,所以关注点和李牧不大一样。

        关于这个问题,李牧还真想过,李牧的解决方案是从清帝国【创建和谐家园】,只要从清帝国输入大量华人女性,那么就可以缓解性别不均衡的问题。

        想法不错,但李牧忽略了时效性,【创建和谐家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规模【创建和谐家园】更是旷日持久,就算是李牧打通了美国【创建和谐家园】局的关节,还要在清帝国找到足够多合适的女性才行,这一点可不容易,如果要找千八百人,那估计不费太大功夫,但李牧要的是上万人,这就有点不切实际。

        这年头出洋讨生活是一件很受人抵触的事,男人出洋还可以理解为务工出卖劳力,女人出洋能干吗?估计只能做一些皮肉生意,所以除非是万不得已,李牧估计找不到太多愿意出洋的清帝国女人。

        这么一来,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着眼点还是只能放在古巴或者是南美其他国家上,比较好的一点是,古巴共和国现在并没有废除奴隶制,所以市面上还能购买到女【创建和谐家园】隶,而且相对于男【创建和谐家园】隶,价格上要便宜不少,所以李牧这段时间通过里卡多购买了三百多名女【创建和谐家园】隶,这总算能稍稍缓解下阴阳失调的紧迫程度。

        至于集体农庄,这是李牧在关塔那摩推行的农业制度,关塔那摩荒地多得很嘛,尼尔森就号召华人去开垦荒地,每开垦两英亩荒地,那么就有一英亩是属于自己的,这极大的激发了华人们的工作热情,几乎所有的华人都想开垦荒地,没有人愿意继续充当建筑工人。

        华人对土地到底有多狂热,这令外人难以想象,特别是关塔那摩的法国人,他们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些华人没有耕牛,也没有耕马,甚至没有合适的工具,他们就是凭借手中的镐和铁锹,就能以不亚于使用畜力的速度开垦土地,仿佛是他们根本不会累一样。

        其实并不是不会累,而是当心中的希望猛然间勃发的时候,身体的疲惫就会变得微不足道,拥有一片自己的土地,这几乎是所有华人的终极梦想,现在这种梦想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如果因为怕累影响了自己未来的资产,那真是做鬼都不会原谅自己。

        “明天开始进行土地置换,当有人开垦两英亩土地之后,奴隶的身份自动转成自由民,然后他们可以用一英亩土地兑换一头牛或者是一匹马,又或者用两英亩土地可以兑换一个【创建和谐家园】隶,苦点累点不要紧,你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只要让他们看到希望,用不了多久,咱们在关塔那摩就会拥有一大批集体农庄。”李牧有信心,有恒产者有恒心嘛,只要有希望,李牧相信华人不会输给任何种族。

        “好吧,我们现在准备了五百头牛和一千匹马,希望这些够用。”尼尔森面带愁容,他的关塔那摩市现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这么下去可不得了。

        在古巴想买到牛和马可不容易,李牧是从佛罗里达的迈阿密购买的,这里是距离关塔那摩最近的美国领土,李牧购买的牛和马从迈阿密装船,只需要两天半就能抵达关塔那摩湾。

        “不够也没关系,过几天开始送人去斯普林菲尔德,那里同样需要大量的工人,阔滨水库附近拥有比这里多十倍的土地,而且气候更宜人,土地更肥沃,也更容易找老婆,之前之所以不告诉他们,是因为我怕他们没人肯留下,现在就没问题了,我们最少要将这里的人送走五分之三,这样才能保持基本的平衡。”李牧放出大杀器,也该为阔滨水库项目操操心了。

        就在上个月,阔滨水库项目正式开工,骏马投资公司动用了超过六千名工人,不过相对于阔滨水库项目来说,这些人还远远不够,亨利估计至少要三万名工人,才能跟上施工进度。

        在斯普林菲尔德想找三万名工人根本不可能,斯普林菲尔德一共才三万人。

        和所有的大工程一样,华工马上成了最受欢迎的工人,而且这一次和以前不一样,以前的老板支付薪水给的是美元,而且给的还偏少,李牧给的美元足够,而且还可以选择使用土地抵付薪水,虽然位置在比较偏僻的印第安纳州和伊利诺伊州,但因为土地的面积足够大,所以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李牧扳倒了艾米斯,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原本属于莫比利尔信用公司所有的在印第安纳州和伊利诺伊州的土地全部落入李牧名下,这些土地都在铁路沿线,交通非常方面,总面积有数百万英亩之多,就算是用来安置全美国所有的华人都绰绰有余。

        “听说亨利先生成功当选斯普林菲尔德副市长——”尼尔森浮想联翩。

        斯普林菲尔德的议会改选已经结束,亨利成功当选斯普林菲尔德市议员,同时当选马萨诸塞州州议员,并被斯普林菲尔德市议会任命为斯普林菲尔德副市长。

        威尔终于能离开那个该死的副市长办公室,现在已经在纽约港登船直奔古巴而来,相对于政坛来说,威尔还是更喜欢军旅生涯,当警察都有点感觉不过瘾。

        和威尔一起来古巴的是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朗克尔,不锈钢和铬钼合金钢还正在验证阶段,但电灯泡的研究已经基本成功,富兰克林从日本找到了合适的材料,麻省理工学院成功将十枚灯泡连续点亮1200小时,这也意味着第一阶段的研究已经基本完成,从现在开始要进入收获期。

        收获确实是巨大的,朗克尔因为发明灯泡声名大噪,他本人成功当选波士顿议会议员,并被提名为美国科学与技术协会会长;和以前的惯例一样,电灯泡的专利权归李牧所有,这是一项比无烟火药还要重要的发明,如果李牧现在想卖掉它,最少可以得到上千万美元。

        上千万美元!

        说实话,现在李牧还真没放在眼里。

      第229章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虽然击退了西班牙人,但乔治·杜威也却也失去了进一步反攻的能力。

        火炮的威力不可小视,西班牙人的火炮给乔治·杜威的军队造成极大杀伤,近七千人的伤亡差不多是乔治·杜威手下士兵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在训练出足够的部队之前,乔治·杜威无力反攻。

        这就是标准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在第一次艾尔克里斯托战役结束后,乔治·杜威一方面命令部队加固艾尔克里斯托的防御阵地,另一方面也派出部队向巴亚莫方向侦查,这是为了将来的反攻做准备。

        李牧也适时向艾尔克里斯托方向派出侦查小队,这倒不是为了反攻,只是为了确保在艾尔克里斯托和关塔那摩之间没有西班牙人,保证关塔那摩的绝对安全。

        五月十号,威尔和朗克尔抵达关塔那摩湾。

        虽然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在李牧心中,威尔和严家人的地位同样重要,是李牧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和在斯普林菲尔德一样,威尔一来就占据了李牧住所的二楼主卧室,格洛丽亚和桑迪、初雪瓜分了其他副卧室,李牧悲催的又被赶到阁楼上。

        没错,威尔带着格洛丽亚和桑迪一起来古巴,名义上是想让格洛丽亚和桑迪感受下战争的残酷,免得被养成温室中的花朵,实际上李牧认为威尔是要把格洛丽亚带在身边,免得被某些荷尔蒙过剩的青春期小家伙用一根棒棒糖就给拐走。

        的确是很有可能啊,都说女大十八变,格洛丽亚虽然还没有到十八岁,但白人女性往往都早熟嘛,十五、六岁的格洛丽亚出落的愈发标致,身材已经小有规模,在斯普林菲尔德的时候,每隔十天八天不见,格洛丽亚总会给李牧惊艳的感觉,这一次李牧和格洛丽亚一直分开了一个多月,李牧猛然发现格洛丽亚已经变得亭亭玉立,含苞待放,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威尔才会将格洛丽亚带在身边。

        和威尔一起来古巴的,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家伙,这是一个叫艾德里安的小伙子,十七八岁年纪,满头金发,一脸雀斑,身体有点羸弱,看上去很有点阴柔,和李牧的高大硬朗恰好是两个极端。

        或许是同性相斥的缘故,李牧第一次见到艾德里安就有点不舒服,特别是当威尔介绍到这是威尔姐姐的孩子时,李牧很有些吃惊。

        威尔居然还有个姐姐?

        从来没有听说过好吧。

        呵呵,关于这一点,心直口快的桑迪是这么解释的:“别说你不知道,之前我也不知道,黛博拉姑妈已经有近十年没和我们联系过了,虽然我们都住在新英格兰地区,但黛博拉姑妈估计认为斯普林菲尔德在波特兰的地球另一端。”

        这个波特兰并不是俄勒冈州的那个波特兰,而是缅因州的波特兰,至于波特兰和斯普林菲尔德之间的距离,绝对没有桑迪形容的分别位于地球两极那么远,直线距离仅仅不到250公里,而至于这个什么“黛博拉姑妈”为什么和威尔一家将近十年没联系,这就不是李牧可以揣度的了。

        当然了,作为威尔家的重要成员之一,李牧揣度一下也没关系,威尔前段时间不是成为了斯普林菲尔德副市长嘛,而且看上去前程远大,所以有些三姑六婆的来投靠也是理所应当,要是没有才奇怪,毕竟威尔不是和李牧一样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当然了,或许这也是威尔万里迢迢从斯普林菲尔德跑到古巴的原因之一,想来抱大腿吗?那么就到枪弹横飞的战场上来抱吧。

        李牧不抱大腿,李牧本身就是大腿,而且是比威尔这个大腿还要粗的那种,所以李牧专心给乌骓洗澡,并不怎么在意那个什么艾德里安。

        说不在意是假的,表哥表妹哦——郎才女貌哦——天生一对哦——

        都特么不知道近亲结婚容易容易导致孩子罹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吗?

        心里郁闷,手上的动作就有点大,还好“乌骓”一直都沉浸在和李牧“久别重逢”的喜悦中,湿漉漉的大眼睛一瞬不眨的盯着李牧,只要有机会就要伸出舌头舔舔李牧,尝尝李牧有没有变味,旁边还有个“照夜玉狮子”急得摇头摆尾,都不怎么在乎李牧的动作力度。

        其实在斯普林菲尔德,更多是严虎和严顺在照顾“乌骓”和“照夜玉狮子”,不过李牧也会隔长不短的和这俩沟通下感情,免得时间长了彼此之间的关系生疏。

        人和宠物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奇妙的,虽然动物不会说话,但很多时候,人和动物之间就有心意相通的感觉,这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潜意识,尤其是战马,和主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

        “里姆,求求你了帮帮忙——”桑迪在旁边小声哀求。

        桑迪的马叫“奥布里”,意思是小精灵,和李牧的“照夜玉狮子”一样,是一匹纯白的【创建和谐家园】马,这还是李牧从小胖子哪里坑来的,结果现在成了桑迪的心肝宝贝。

        嗯嗯,在桑迪心中,“奥布里”是和“潘”同样重要的存在,李牧和威尔估计都要靠边站。

        威尔对格洛丽亚和桑迪要求很高,格洛丽亚和桑迪虽然是女孩,但她们要自己负责自己马儿的清洁工作,格洛丽亚还好点,毕竟是年龄稍微大一些,旁边还有个狗腿到极点的艾德里安帮忙,桑迪就比较惨,桑迪今年才十一岁,小姑娘身子骨还没张开,平时想骑马都要威尔把桑迪抱到“奥布里”背上,让桑迪给“奥布里”洗澡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稍等会,等我忙活完乌骓和狮子,你可以先帮帮潘,你要是再不让它凉快下,我看这家伙能把自己热死。”李牧看着旁边热成狗的“潘”一阵奚落。

        瞎说什么大实话,人家“潘”本来就是只狗好不好。

        “潘”是只四岁大的拉布拉多,这种狗其实不怎么怕热,至少不像二哈一样到了夏天就生无可恋,不过因为“潘”一直生活在位于温带的斯普林菲尔德,这还是“潘”第一次感受热带的夏季,这对于“潘”来说有点难受,这家伙实在是无法理解,今年的夏天为什么这么热。

        就在桑迪给“奥布里”洗澡的时候,潘就趴在桑迪取水的水桶边,爪子扒着水桶边,很有些跃进去洗个痛快的冲动,不过作为一只聪明善良而且善解人意的拉布拉多,“潘”显然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最多也就是大声嚎两声表示下不满,绝对不会有逾矩之举。

        桑迪并不是有了“奥布里”就忘了“潘”,在给“奥布里”洗澡的过程中,桑迪一直在安慰“潘”不要着急,听完李牧的话,桑迪兴奋异常,直接端起一盆水,兜头浇在“潘”头上。

        可怜的家伙,有那么一瞬间,“潘”又惊又喜的瞪大眼睛,充满喜悦而又难以置信的看着哈哈大笑的桑迪,“潘”从地上一跃而起,跳到桑迪身边弓起身子拜了个造型。

        这个动作真不友好,李牧的“小心”还没有喊出口,“潘”就开始用最快的速度抖毛,顿时水花四溅,尖叫飞起,桑迪难以置信的看着一脸期盼的“潘”,恶狠狠的端起一盆水继续浇过去,嘴里还念念叨叨的小抱怨:“我让你抖——我让你抖——”

        很遗憾啊,“潘”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大夏天的还有什么比洗个凉水澡更舒服的呢,“潘”这会儿不是狗,而是一条鱼,这才是真正的如鱼得水。

        按照墨菲定律,总是会有些不恰当的人在不恰当的时候出现,桑迪和“潘”玩的正高兴,艾德里安一步三摇的走过来:“桑迪表妹,需要我帮忙吗?”

        呃,这个一步三摇的动作,加上这种略显轻浮的语气,难道这叫潇洒?

        别侮辱这个词好不好!

        “不用,你去帮格洛丽亚就好,我有里姆——”还好,桑迪没让李牧失望,不给某人讨人嫌的机会。

        嗯嗯,“奥布里”也不给面子,看艾德里安过来,“奥布里”迈开大长腿,来到“乌骓”身边和“乌骓”耳鬓厮磨,把自己挺翘【创建和谐家园】的【创建和谐家园】对准了艾德里安。

        真是牲口,没人性!

        李牧心里乐开花,脸上不动声色,笑容还是令人如沐春风:“你们长途跋涉应该累了,先去休息吧,我这里马上就好。”

        别人不了解李牧,格洛丽亚和桑迪还是很了解的,所以看李牧这幅样子,桑迪马上就捂着嘴笑,格洛丽亚则是在艾德里安背后小撇嘴,从口型上看,格洛丽亚说的应该是“虚伪”。

        呃呃呃,樱桃小嘴,齿如编贝,满面娇嗔,眼波流转,李牧马上就决定,这样的俏白菜一定不能让猪给拱了,就算是拱,也只能是自己来。

        “呵呵,我没事里姆,很高兴认识你,我在波特兰可是听说了不少你的事迹,你的成就令人炫目。”艾德里安没看出李牧面具下的真实情感,按照自己的剧本和李牧套近乎。

        “哦?是关于操纵法庭,还是关于雇人行凶?”李牧还算有自知之明。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嘛,这在美国也一样适用。

      第230章 耿直牧

        仔细想来,李牧来美国的这段时间,好像还真没干过什么好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1 12: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