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空间娇娇媳》-第1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姐真是太能折腾了,写个信都能折腾出一朵花来。

        写完信后,又读一遍,最后加上一句话,“你我本无缘,全靠我刷脸,野花她有毒,一定悠着点。”

        信装好,她下午就跑去邮局寄,寄完信顺便做点生意。路过书店的时候又进去买两本书,还和罗峰妈妈聊了几句。

        之后她又去供销社,打算买点东西,路上就发现有几个人对着她指指点点的。

        这让她纳闷的不得了。

        不过也没在意,可等她到供销社买完东西后,又发现两个人时不时的拿眼看她,并窃窃私语。

        “你们看什么呢?”这次梅青酒直接问出声了。

        那姑娘讪讪笑,“没,没什么。”

        “我明明就看见你们两对着我嘀嘀咕咕的,你还说没有?”

        另外一个姑娘见她想发火,忙说,“我们是在说你,也不是…就是看你和我们看的报纸上那小姑娘挺像的,就多看几眼。”

        “什么报纸?”梅青酒问。

        “青年晚报呀。”姑娘又说,“青年晚报的那个养猪小姑娘,和你长的挺像。”

        养猪两个字让梅青酒想到什么,又问,“你们有报纸么?能让我看眼么?”

        “报纸在家里,没有拿出来。”

        “那算了。”

        “那你是她么?”

        “我都不知道你们说的啥,我哪知道我是不是?”

        梅青酒笑笑就骑车回生产队了,刚到生产队,就见罗峰在他们大队部门口,和王国庆说着话,见她回来,远远的招手。

        “小酒,快过来,你看这个?”她刚下车,罗峰就递份报纸给她。

        “罗大哥你怎么来了?”

        罗峰笑说,“我在厂里看到你的报纸,就给你送过来,小酒你可以呀,上报纸了,还搞这么大一张照片。”

      第428章 登报 (8更)

        “我的报纸?”梅青酒接过打开,“哎呦,还真是我。”

        报纸上的小姑娘,扎着侧麻花辫,发梢还绑着蝴蝶结的头花,笑嘻嘻的看着前方,身后是一块草地。

        “是你吧,我一看这图就是你,又看到后面内容,说的是你们生产队的事。”罗峰笑说。

        “这照片是我姑给我拍的,我今天在供销社的时候,遇上两个人也在说这事。”

        罗峰说,“我们厂也在说你呢,宣传部那些人,都在说让我们厂里的人向你学习。”

        “哈哈,向我学习啥哟,学我养猪么?”

        她姑把她弄紫花苜蓿养猪的事都写在报纸上了,简直都快把她夸成一朵花了,什么性格好,漂亮,会做衣服会养蜜蜂会养猪,又什么年纪小小就承担养育弱弟的责任,还从她的角度呈现出生产队人民的勤劳和朴实。

        最后还呼吁Z国的年轻人都要向她学习。

        王国庆乐呵呵的说,“咱们生产队又要出名咯。”

        因为梅家星那封信,红河队在整个县里,都出名了,这下更好,出名到省外去了。

        几个人说话的功夫,有队里人路过,听说小酒上报纸了,纷纷驻足要求观看。

        没一会,大队部门口人就越来越多。

        “小酒就是比一般姑娘能耐,我们队里还没有谁上过报纸呢。”

        “别说我们队没有,就是这附近十里八乡也没有呀。”

        “……”

        队里的人夸赞的话跟不要钱一样,纷纷往外冒。

        回到家后,又被梅良平和三给弟弟夸,梅青酒心中美滋滋。

        报纸上的文章是梅华英写的,登的是青年晚报,青年晚报不单单是省内报纸,读者是面向全国的,是以很多地方都有人订这份报纸。

        玻璃厂那边有人订,公社和县里自然也有人订。

        县里书记火眼金睛,看完报纸后,立刻招呼人来,“派个人去红河生产队看看,问问这草是不是真的养猪事半功倍,要是的话,让红河生产队多留点草种子。”

        “是。”

        县里知道后,紧接着公社也知道了。

        李书记看着报纸,道,“红河队还真他娘的能耐,这风头不知不觉的就出到全国去了。”

        就在这时,公社的先进评选小组人来敲门,“书记,今年的先进我们几个已经把各大队的数据整理完……”

        他尚没说完,李书记就将报纸扔给他,“不用整理了,去趟红河生产队,确认下报纸上说的是不是真的,要是真的,那就不用再比对数据,先进直接定红河队。”

        虽说报纸写的是小姑娘相关事迹,可小姑娘所在的生产队却是红河队,这什么草的也是人家队里东西。

        这年头谁不想多吃肉,谁不想吃饱饭?这玩意能喂猪,还能省下粮食,这是于整个青山公社甚至整个淮阳县都有利的事。

        利用的好,他说不定还能因为这事升去县里,这么好的事情,谁还管其他生产队怎么样?

        “好。”

        评选小组的人出去了。

        两拨人在这天上午同时到达红河生产队。

      第429章 (1更)

        王国庆让人来喊她时,梅青酒正在戳毛线,她跟梅华英学了几天,只学会一种元宝针,也没学会织毛衣,但是织条围巾还是可以的。

        “县里和公社都来人了?来干嘛?”梅青酒放下毛衣,问前来喊她的王勇。

        “我听他们讲话,说是为了后山那些猪草。你快点。”

        梅青酒点点头,进屋将自己的围巾拿出来裹上,和王勇一块出去了。

        “他们人现在在哪?”

        “后山。”

        二十多分钟后,梅青酒和王勇出现在后山,梅青酒远远看过去,王国庆、谢求安等人正陪着一男一女在说着什么。那个女的还很眼熟,正是上次来调查她被人举报一事的。

        “王叔。”

        “小酒,你来的正好,这是县里的曲同志,这位是公社的袁同志。”王国庆说完又和两人说,“这就是报纸上的那个小姑娘,我们队的会计,这些牧草和蜜蜂都是她带头弄的。。”

        “两位同志好,我叫梅青酒。”

        曲同志已经从报纸上见过梅青酒,见真人比报纸上似乎还小上一点。

        笑说,“梅小同志你好,书记从青年晚报上看见关于你们队的文章,特意派我来看看,这紫花苜蓿是不是真如报纸上说的那样,一年四季都能播种。”

        “曲同志,报纸上说的都是真的,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就是十月底播种长出来的。前面那些矮草,是夏天种的,秋天的时候割过一茬,这些草就像韭菜一样,割过一茬,还会再长,割下来的草晒干打磨成糠,能保存很长时间。”

        曲同志点点头又问,“那对种植的土地有什么要求?”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肯定是选那种抗旱的又肥力充足的地最好,要是条件不允许像我这样随意种在山上也行,就是种子出芽率不太高,长的草也不是特别好。”梅青酒指着那些草说,“我种的这些,没撒肥,也不是好地,出芽率只有我撒的种子一半左右。”

        王国庆补充道,“对,小酒之前和我说过这事,我们队今年就留了三四块地种草。”

        “能带我们去蜂房看看么?”曲同志又问。

        “可以。”

        梅青酒带路,到后,从房间里拿出几块布给几人。

        “包一下,不然蜜蜂会蜇人。”

        两位同志把脸和头蒙上后,就跟着梅青酒来到蜂房后头,因为是冬季,蜂箱上都盖着草帘子,草帘可以保暖,不然冬季气温低会把蜜蜂给冻死。

        曲同志看着那些蜜蜂感觉还好,袁同志就不了,觉得密集的恶心。

        “这一箱能产多少蜜?”曲同志问。

        “秋天那会割的时候,一箱子将近二十斤。”梅青酒又说,“最早放的两箱才割过,其他箱才分出去,里面还没多少蜜。”

        她说这话的意思,就是现在没蜜可割。

        不这么说,县里和公社来人,不给人家带点蜜回去,说不过去呀。

        可给他们带,她有点不乐意,要是曲同志一个还好,这个袁同志,不想给。

      第430章 (2更)

        曲同志看了眼蜜蜂说,“我这次来,主要是传达书记的指示,书记说,让你们多留些草种。可能是想在全县推广。”

        “有偿推广还是无偿推广?”梅青酒问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她这话一问,王国庆就直瞪着她,这死丫头怎么觉悟忽高忽低的?

        面对县领导那能提有偿没偿这种话么?

        王国庆忙说,“曲同志这丫头年纪小,你别听她胡说,我们和其他队的同志都是一个集体,愿意无偿帮助其他生产队。”

        梅青酒一听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虽然她希望其他人都能养猪,吃得起肉,可不代表她愿意无偿提供草种!

        她提醒道,“王叔,书记要想在全县推广,光我们现在种的那几块地的种子根本不够,必须再多种点才行。可一旦多种就要占用我们更多耕地,占用耕地会影响收成,影响收成就吃不饱。”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了。

        王国庆不说话了,有点后悔自己一时冲动夸下海口。

        好在曲同志说,“两位同志放心,自古以来就没有白拿人家东西的道理,从你们这拿草种,那肯定是花钱买。”

        他这么说,梅青酒就放心了。

        “还是我们书记高瞻远瞩。”

        “你这小同志还挺有文化。”曲同志笑说。

        “哪里哪里。”

        看完蜜蜂和紫花苜蓿曲同志就提出告辞,没在这吃午饭,那个公社来的袁同志,从头到尾一句没说。

        两人离开红河生产队后,便马不停蹄的分别回到县里和公社汇报此事。

        县里得知这事的确是真的后,就说,“把这事传达到各个公社去,要想养猪,就自行去红河生产队采购分发给下面大队。”

        “好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8 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