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吴月桂情知哥嫂都是吃进去吐不出来的饕餮,顿时眼前一阵发黑,手扶在门框上,差点没晕倒。
“妈,你怎么了?”
叶秋桐见吴月桂身子晃了几晃,然后就倚在门框上不动弹了,顿时吓了一跳,赶紧起身相扶。
叶秋桐和叶秋生把吴月桂扶到屋里坐在木沙发上,吴宝福此时好象也有点良心发现,赶紧进屋拿了香港的白花油给吴月桂搓太阳穴。
吴月桂被白花油的味一激,人也清醒了一些,便抬头急切地问吴宝福:
“哥,那煤洞的生意我们不做了,你把钱退给我们行不行?秋桐这一个月来,为了赚这些钱,没日没夜地操劳,她为了筹钱,到外地去卖水果罐头,整整三天都在外面游荡,这不,刚一回来就到你这来了,连家门也没进。
可是我思量来去,煤生意我们不熟,还是让我们退出吧?”
吴月桂大着胆子,向哥哥提出请求。
“退股啊?不行啊月桂,秋桐把合同都签了,签合同又不是儿戏,哪能想退就退?”
郑银秀不乐意了。
明明之前都说好的,叶秋桐签了合同,吴月桂倒是跑出来反对。但是一想,估计是叶长志和月桂说过西山煤洞是废矿的事,所以吴月桂反悔了。
第114节
哼,合同既然签了,还哪容你们反悔?郑银秀自是不肯松嘴。
吴月桂脸都黑了,只能将求助的眼神看向哥哥。但是吴宝福只是低着头,并不接招。
吴月桂的心瓦凉瓦凉的,她现在算是真的看清楚自已哥嫂的真面目了。
以前她一个人拉扯孩子时,哥哥一家没有伸出援手,她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也没有怨怪哥哥。
但是不帮助是一回事,主动挖了个坑等她们跳又是另一回事。
吴月桂心里,对待娘家的感情,一下子就淡了。
叶秋桐没想到家里人都这么关心这件事,一个两个的都不肯让她投资西山煤洞。
不过,他们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当然会担心,叶秋桐一时又不好在这里言明,只能看着他们着急自已也干着急。
早知道他们反应这么大,叶秋桐就会事先做好铺垫工作,告诉他们西山煤洞成功率极大的事。
不过,长辈对这件事的关注,也说明他们对她的呵护。叶秋桐心里暖暖的。
就在这时,山熊又发话了,他对吴月桂道:
“月桂,你别着急,你们都不了解情况,只听外面的人乱说,我可以拍着胸脯向你保证,西山煤洞一定会出煤的。你们家既然投了这个煤洞,以后肯定和我吃香的喝辣的。”
吴月桂自然认得山熊,上学时他坐在他后排,老是扯她的小辫子,没想到如今人到中年,她和山熊还意外成了合伙人了。
事已至此,投资煤洞的事情肯定无可挽回,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还好,合伙人还能信得过,毕竟是她的初中同学,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吴月桂勉强扯了下嘴角,对山熊道:
“那你说说,都打了好几个月了没见煤,什么时候能出煤啊?”
吴月桂这话问得不客气,山熊答得倒也爽快,道:
“其实没有打了三个月,前后算起来只打了一个半月,其间断断续续的,宝福的资金老是不到位,就停了几次,后来宝福又说要去做饭店,不打算继续挖下去了,所以我就把工程停了。如果再各追加一万块,我想不多久就能打出煤来了。”
山熊笃定地道。
“什么?还要再追加一万块?”
吴月桂和叶长志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困局
“呵呵,是啊,因为之前停工了嘛,宝福资金紧张,我也没敢大催他。不过,停工后工人的工资还有以前的原材料钱什么的还要结算啊!
咱们既然要复工,之前工人欠的工钱,还有原材料款也要结清,才能再买新的材料,继续开工。”
山熊说得很实在。
叶秋桐也懵了,喃喃道:
“还要再追加一万?不过之前咱们签订合同的时候没说啊?”
听到叶秋桐的话,屋里的人除了山熊,顿时神情各异,脸色十分精彩。
叶长志和吴月桂自是生气,吴宝福一脸尴尬,郑银秀虽然讪讪地,但是仍强撑着做出“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态度。
一万块,要拿出来对已经赚到钱的山熊和吴宝福并不难,但是对于刚起步的叶秋桐来说,要掏出来谈何容易。
不过还好,其实叶秋桐手上还有余钱,这些钱的一部份本来是打算还给大生玻璃厂的,还打算留下一部份应急。
但是如果再追加一万,叶秋桐手上就没剩什么钱了。
“怎么回事?要把股份转让,这些资产都没算清楚吗?”
叶长志生气地问道。
若不是看在吴宝福是吴月桂的亲哥哥份上,他早就翻脸了。
没办法,既然做了亲戚就是一辈子,低头不见抬头见,真要翻脸也不是这种时候。
“叶支书,话不能这么说,股权不都转让了吗?”
郑银秀拿着合同和钱,心里笃定,厚着脸皮,决定不管迟家和叶家怎么说,她就是不松口,反正西山煤洞就是叶秋桐的了。
叶长志气得两眼冒火,叶秋桐倒是冷静下来,既然这个煤洞注定会赚钱,她何必在这里和吴宝福一家争短长呢?
就算现在大吵之后,吴宝福愿意退一部份钱给她们,反而为日后西山煤洞出煤留下隐患。
于是叶秋桐便扯了一下父亲的衣襟,劝道:
“爸,你别生气了。既然合同都签了,我也就认了。山熊,咱们换个地方,商量一下今后煤洞发展的具体事宜吧?”
“嗯,好。不如到我家吧?”
山熊见双方好象又要吵起来,反正他是一脸不理解,在他看来,这个煤洞出煤是早晚的事,吴宝福没有眼光要转让,叶秋桐有眼光接收,这是叶秋桐的福气。
他也不想看两家人再吵吵嚷嚷,便顺势同意了叶秋桐的要求。
西山煤洞的股权已经出让,今后的生产诸事和吴宝福已经没有关系,叶秋桐要转换战场也是顺理成章,吴宝福也没有说什么,郑银秀则在叶秋桐走后,立即兴奋起来,高兴地道:
“宝福,太好了,这烂洞终于脱手了,咱们的本保住了。”
边说,郑银秀还边兴奋地点数起钞票来。
吴宝福心里还存着的一点惴惴之心,被郑银秀一激,也跟着高兴起来,笑道:
第115节
“还是我老婆聪明。”
这时候吴宝福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已算计的人是守寡的亲妹妹。
山熊家到村尾,和吴宝福一有钱就盖起红砖楼不同,他家是一进的四合院,不过装修和家俱都是八成新的,一看就知道,是赚了钱之后在旧厝的基础上翻新的。
虽然还是老院子的格局,但是整体居住的舒适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还保留了民居冬暖夏冷的特色,其实住起来不比红砖楼差。
叶秋桐一看山熊家这格局,和迟家也差不多,如果迟家屋里铺上瓷砖,墙面上再涮上白灰,屋里家俱重新购置,家居四周再进行绿化美化,应该效果和山熊家也差不多。
主要是,这样做的话,花的钱比盖新厝估计要省一大半,迟家以后怕是没有人会留在老家,迟瑞早晚要考出去,迟丽会出嫁,以后婆婆也要跟着两个儿子养老,所以在老家大兴土木没什么必要。
叶秋桐边盘算着,边喝着山熊泡的老铁,听山熊说起煤洞里的诸项事宜。
叶长志和吴月桂见山熊还是挺有诚意的,也是一个好的合作对象,心中的怒气便慢慢压制下来,开始你来我往,和山熊探讨起来。
叶秋桐听明白了山熊算的账,笑道:
“山熊叔,其实工人和原材料只欠了八千块,咱们一人出一半,四千块不就行了?不必一下子追加到一人一万啊!”
“秋桐,其实我虽然相信西山煤洞肯定会出煤,但是什么时候能打到,这也有点运气成份,所以咱们多拿点钱出来,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嘛!”
山熊说到这点时,脸上有点尴尬。他的确是有信心,但就怕合伙人和吴宝福一样,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资金也不肯追加投入,到时候项目又中断,那西山煤洞要生产,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若不是吴宝福已经让他心凉了,他也不会随便接受一个新的合伙人。此时见叶秋桐不同意出一万元,山熊又提起了心。
“山熊叔,你放心,用不到一万块,咱们各出五千,没准第一炮下去就打到煤了呢?”
叶秋桐用开玩笑的语气道。
“哟,秋桐,借你吉言啊。好吧,那就先各自再出五千吧。”
山熊知道一时半会也无法说服叶秋桐,只好同意了,毕竟是新搭档的合伙人,还和她婆婆是同学,不好强逼过份。
但是山熊相信,假以时日,他一定能说服叶秋桐加大投入。在他看来,叶秋桐的父亲是村里的支书,在资金上肯定没有问题。
叶秋桐见山熊同意先投入五千元,也算是各让一步,于是抿嘴一笑,这是她对西山煤矿的最后投资了,只要再打一炮,西山煤洞就会出煤,她也没必要投资了。
但是听山熊说之前还欠了工人的钱什么的,再追加五千元的确是必需的,不然,工人没工资,谁给你干活呀?
然而,吴月桂通过这件事,对吴宝福是彻底死了心。
既设了个圈套让她们钻,还不厚道地留下了这么多后患,她心里恨死了吴宝福。
和水果罐头生意一样,煤生意看着暴利,但是一个不好,她就会倾家荡产,吴月桂觉得自已好象刚摆脱了一个困局,又掉进了另一个困局里。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出乎意料
山熊热情地留晚饭,叶秋桐稍客气地推辞,还真地留饭了,让吴月桂和叶长志有些意外。
叶秋桐是这么考虑的,以后要和山熊成为合作对象,当然现在要先亲融一下感情。
山西煤洞赚钱是肯定的,但是她不久之后就要到随军,再赚钱的事业,也比不上夫妻长久相伴重要,两地分居是不现实的。
叶秋桐重活一世,深深明白,如果两个相爱的人因为两地分居被迫放弃彼此,那钱赚得再多也没有意义。
迟生对她的感情毋庸置疑,相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发生了那么多事情,已经足以验证他对她的深情。
最让叶秋桐感动的是,迟生在认为她被【创建和谐家园】犯“挟持”并且失贞之时,他选择了以她的生命为优。
光是这点,就强过这个世界上九成九的男人。
正好今天是个好机会,婆婆和父亲都在,她走以后,接管煤矿上的事情,就是他们俩了。
婆婆是寡妇,不好与山熊一再接触,但是父亲在山熊面前是有地位的,以他的精明,也能拢得住山熊,叶秋桐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培养婆婆、父亲和山熊之间的合伙人感情,因此自是不客气地留饭了。
山熊很高兴,换了新合伙人,钱的事情也解决了,再度开工指日可待,他让老婆到村里的小饭馆里点了十几道菜,有鱼有肉,还开了一瓶茅台酒,非让大家都跟着喝一杯。
当然,除了叶长志,剩下的三个都是保护对象,秋生年纪不大,叶秋桐不想他就此沉溺于酒桌上,因此替他婉拒了。
叶秋生想着上回去县城同学聚会的经历,也深深感觉到喝酒并不是一桩好事,喝了酒,差点被女人拉下水,无故喜当爹,所以姐姐帮他推辞,他也没有怨言。
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喝酒不能解决的,如果一瓶不行,就再来一瓶。
一瓶半茅台酒下肚,山熊和叶长志几乎都快成结拜兄弟了。
八十年代正是酒肉当家的年代,有人会喝酒,赢得几十万的订单;有人会喝酒,成了国际倒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