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郑银秀边从厨房里拿出烧开的水灌到开水瓶里,边问吴月桂,脸上笑意吟吟。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知道她们赚钱了,所以脸就变了。
叶秋桐恍然大悟,怪不得郑银秀今天还舍得泡老铁了,上两次,郑银秀只是就着残茶倒了杯水给她们喝。
几名牌搭子看着郑银秀不玩了,也就散了,留下吴宝福和郑银秀俩。
“妹妹,罐头生意利润不错吧?我听说我们村都有人想要种桃树了,说卖给你们一斤好几毛呢!”
吴宝福也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到木沙发上。
“凑合着吧,都是秋桐在忙活,我只是打下手。”
“我说嘛,你这么笨的脑子,怎么懂得做生意?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吴宝福一脸欣赏地看着叶秋桐,觉得侄子运气挺好的,能娶到支书的女儿,不光人长得不错,脑子也灵活。
第110节
妹妹来借钱让他心烦,如果她家赚了钱,以后就不会老找他借钱了,所以吴宝福倒是乐见其成。
吴宝福贬损吴月桂的口气听着让叶秋桐不太舒服,她才不会在外人面前这么说秋生呢,再笨也是她的弟弟,对外都是要维护的不是吗?
正文 第九十八章好处
吴月桂倒是一脸漠然,看她脸上的表情,秋桐便不由地同情起婆婆来,从前在娘家,她得受了多少委屈,才养成了这种麻木?
因为不满吴宝福及同情婆婆,喝着郑银秀泡的热腾腾的老铁,叶秋桐完全不在状况,没品出好滋味来。
“我听说你们把全村的黄桃都收购了?那资金可不少啊,不过你们哪来的钱啊?之前找我们借的二十块哪够收那么多黄桃?”
郑银秀的语气依然是高高在上,有钱人总是有一种优越感。
叶秋桐笑笑,不以为意地道:
“我婆婆在村里信用好,我们做生意全靠赊,先收货,后给钱。”
叶秋桐这么说,分明是给吴月桂面子,所有的生意都是秋桐自已出面做的,这一点,吴月桂心里很清楚,见儿媳妇给自已面子,她淡漠的目光也有了温度,脸上的表情略松了松。
“哟,我们家月桂原来在后山村这么有面子啊?”
郑银秀一脸惊奇状。
“那是自然,我公公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我婆婆又培养了三个出色的儿女,在我们村,当然有面子。”
叶秋桐不疾不徐地道。
迟生的父亲是在村里开山修路时,在石场爆破时为了救她父亲而死的,被县里综治委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叶秋桐这么说,完全没毛病。
而迟生兄妹仨的表现,也是人所共睹的,也挑不出什么缺点来,叶秋桐这么说,让吴宝福不由目光深了一下。
他想起自家的两个儿子,一个上了高中,虽然也在一中,但是是用钱买上去的,现在读一中可以买名额,但是读得很辛苦,在年段都是吊尾的,上大学完全没指望了。
小儿子现在上初中,也是整天逃学,完全没有读书的念头,已经边嚷嚷说要和他学做生意了。
反观妹妹家,虽然现在家境不好,但是迟生已经在部队里当了官,迟瑞在一中包揽了年段前三,迟丽听说学习也还凑合,吴宝福不由地收起了轻视之心。
见老婆回的这句有点不象话,好象在讽刺妹妹似的,吴宝福不由地清了下嗓子,道:
“你这什么话呢,我们家月桂怎么就没面子了?去,把厨房里的鸭汤打两碗出来,没看她们娘俩走了一头汗吗?”
吴宝福冲着老婆喊了一嘴,接着想起老婆的彪悍可怕,后悔地闭上了嘴。
没想到,郑银秀竟然乖乖听话起身,到厨房打鸭汤了。
不一会儿,两大碗热腾腾的鸭汤端上来,汤里除了好吃的鸭杂,舀上来的竟然有大块的肉,不象上次一样,都是些脖子、翅尖等边角料。
吴月桂微微有些吃惊,郑银秀倒是十分热情地道:
“快吃吧,这只鸭子养了大半年了,这几天天气热,你哥说要吃笋汤清热去火,光是笋汤怎么好喝呢?我就杀了只鸭子。”
叶秋桐反正不管,有的喝就喝,有的吃就吃,她端起碗,喝了口鸭汤,果然清甜,有笋的鲜香,也有鸭肉的醇厚。
“月桂啊,你们赚了钱,有没有想要投一点到煤矿生意上来?”
这时,郑银秀见前面铺排已定,吴月桂也吃了喝了,自已礼数周全,该说正事了。
“啊?煤矿生意?我不太懂啊!”吴月桂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楞住了。
她哥是靠做煤矿起家的,但是一向自已玩自已的,不带大家玩,所以她从来没有想过郑银秀会邀她一起做煤矿生意。
“哟,你不懂,这里不是有高手吗?你哥可以帮你掌眼啊!”
郑银秀一脸信誓旦旦的样子,但是让叶秋桐怎么看着,都象大灰狼与小红帽。
她不为人注意地扫了一眼,发现吴宝福听到老婆这么说,脸上好象微微抽了一下,想说什么,又停住了。
有问题。
叶秋桐闷头吃着,心想,不管郑银秀打算怎么忽悠,反正钱在她手上,只要她守着钱,郑银秀也没辙。
“嫂子,投煤矿要很多钱吧?我们家哪有这个钱啊?”
吴月桂微微有些心动。
自已哥哥这几年暴富,可以想象,投资煤矿利润有多丰厚了。
其它村子也有听说投煤矿发财的,那些万元户个个走路牛皮烘烘的样子,她也不指望能赚多少钱,但是能赚总是好事啊!
“呵呵,你哥最近和山熊他们投了一个大矿,一个人出两万块钱的本,不过,因为最近资金紧张,你哥打算撤回本,这就空出一个股份,让给别人也可惜,不如让给你吧!”
原来,郑银秀打的是这个主意啊?要让她们投股,所以才对她们这么热情?
吴宝福听老婆说出这事,眉头微皱了下,觉得老婆给妹妹下套似乎不太好,但是一想到两万块钱的股份不好忽悠出去,就忍下了话。
那个煤洞,他们打了好久,断断续续的,一直没有打到煤层,不断地追加投入,吴宝福已经没有信心了。
但是同行都知道那个煤洞快成废洞了,自然没有人肯出手接手他的股份,而山熊则信心满满,一直说要继续追加投入,每个人再追投一万元,一定能打出煤来。
投还是不投,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不投,前面两万元都打了水漂;投了的话,基本上还是一无所获。
因为清河县的煤矿是浅层的无烟煤,质量上乘,都转手卖到国外,价格挺高的,而正因为是浅层,所以打了那么深的洞下去还没打到煤层,那基本上就没指望了。
这种时候,谁投钱谁是傻瓜。
第111节
他的股份,捏在手上就象烫手热山芋,根本没人接手。
没想到,老婆看到妹妹,竟然忽悠上了。
吴月桂听了,颇有些心动。反正这几年投煤矿的人都发财了,又是哥哥经手的矿,应该没事吧?
“嫂子,两万块太多了,你知道,我哪有这笔钱啊?”
吴月桂估摸着秋桐也没有这么多钱,她不好擅自主张,便婉拒。
“月桂,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不是你哥在县城投了个饭店,资金紧张,我们还不肯让出来呢!
当然,要让出来,也得让给自家亲戚,不能便宜了别人是不是?你最近做生意不是大赚了一笔吗?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缩手缩脚,一辈子都发不了财。”
郑银秀振振有词地道。
正文 第九十九章投资入股
“嫂子,这个道理我明白,不过,我们家真的没有这么多钱,有两万块钱我也不必当初找你借钱了。”
吴月桂想来想去,觉得一下子投入两万,风险太大,自是不肯。
吴宝福在边上很安静。
叶秋桐看得有趣,便问道:
“舅妈,你说要投资的煤洞在哪?”
现在开采煤矿,国家还允许私人开采小煤,随着煤炭价格的走好,这几年不少人因为投矿发了财,叶秋桐是知道的。
而且扳指一算,好象要到九几年国家意识到小煤开采对生态资源的破坏,才开始慢慢禁止小煤的开采。
如果郑银秀想要撤出股份,这不失为一个投资的好机会,所以叶秋桐才有此一问,想要进一步了解一下。
但是,吴宝福的态度让叶秋桐也是心存疑虑,总觉得这个煤矿有猫腻,要不然,以吴宝福这几年投资煤矿赚了大钱的情况,应该不会放弃一个眼看就要能赚钱的矿。
“在洋下村西山那里,山熊是咱们同村的,一笔写不出两个郑来,是信得过的人。”
一听叶秋桐问情况,郑银秀觉得有门,立即热情地答道。
“哦,西山那的煤矿啊?”
叶秋桐回了一声,若有所思。
这个煤矿她上一世早有耳闻,而且是被村里人当做吴宝福的一件趣事来讲。
原来,这个西山煤矿最早的确是由吴宝福和山熊投资的,不过,老是打不到煤,打了好几个月,花了几万块钱,吴宝福心疼钱,失望就放弃了,把股份转让给了别人。
但是,就在吴宝福把股份转让后,新合伙人和山熊在那个煤洞打的第一炮,就打到煤了,而且出煤量多,煤质好,投这个煤矿的两个人赚得盆满钵满。
吴宝福听到这个消息,懊悔死了。不过股份都转让了,也没有办法。因此,他这一次投资失利,倒在了黎明的曙光之前。
没想到啊,山水轮转,现在郑银秀来忽悠自家接手了。
不过,郑银秀恐怕不会料到,她想要忽悠出去的,是金山银山吧?
想来,郑银秀和吴宝福着实不够厚道,明知道这是个“废洞”,但是却还坑自家人。
上一辈子,婆婆家没钱,郑银秀就没有把主意打到她身上,现在是看她们赚了点钱,就毫不留情地要来忽悠她们了。
这个人的心真黑。
叶秋桐一想到西山煤洞日后的情况,心里就有了主意:主动送上门来的财富,干嘛不要呢?
这个股份,她要定了。
不过,她不能表现得太急切,如果表现得太急切,郑银秀和吴宝福可是非常精明的,别打草惊蛇了。
所以她表现得有点漠然。
“西山那是咱们县产煤最丰富的镇,这个煤洞,你舅一直很看好,只是资金太紧张,秋桐,咱们都是一家人,你要是有兴趣,就转让给你,怎么样?”
郑银秀这时想起,其实在迟家,吴月桂似乎现在说话也不算,钱都是捏在叶秋桐手里。
她心里一边骂吴月桂没用,当了婆婆钱还没有把控在手里,一边凑近叶秋桐,说起好话来。
“舅妈,做这门生意我们一点也不熟悉,无从下手啊……”
叶秋桐慢慢顺着郑银秀的话,一脸被她忽悠住的样子,郑银秀大喜,觉得果然还是年轻人幼稚,好骗,有门,于是对叶秋桐倍加热情起来。
聊了好一会儿,叶秋桐叫起穷来,但是郑银秀这种人一文钱看得比车【创建和谐家园】,哪里会讲得下价来?最终郑银秀还是以两万元将股份出手,还着急地叫来原来的合伙人山熊,当场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