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
迟生看着妻子青春俏丽的脸,抓着她的手道:
“别收拾了,这样就行了,还是让我亲你一下吧,这一走,至少好几个月才能重聚。我打随军报告,虽然一个多月能批下来,但是家里这边的事情,也得收尾下,折腾一番,怎么也得到快过年了。”
“嗯!”
叶秋桐红着脸,微闭着双眸。
迟生楞了下,才明白叶秋桐的示意。
于是他凑上前,笨拙地亲了一下叶秋桐的嘴,两个人碰了一下,就分开了。
迟生心满意足,拉着叶秋桐的手,就出去和母亲、迟丽告辞。
吴月桂听到迟生马上要回部队,想到生意上的事还未解决,心里纷乱如麻。请大家多多留言哦。
正文 第七十八章挖坑等她跳
不过,军令如山,儿子是部队的人,自然要听从部队的调遣,就算家里有千难万难也得入下。
吴月桂抹了把眼泪,又觉得不吉利,赶紧露出笑脸,迟生看到母亲难过的模样,于是立正敬了个端端正正的军礼,道:
“妈,我走了!”
吴月桂笑着点点头,还帮儿子整理了下衣领,然后便目送着儿子骑自行车载着儿媳妇,往县城赶车。
迟生骑了一小段,回过头来时,正好看到母亲站在房前,挥着的手已经放下,但是手掌却搭在眉头上,试图把他远行的背影看得清楚一点,再清楚一点。
迟生的眼眶热热的。但是这更激起了他赶紧赶到部队的动力。
领导在电话里隐约透露了一点意思,某个一直对我国贼心不死的大国,又在挑事了……
没有国,哪有家?
迟生知道,只有舍弃了小家的离别,用自已的血肉之躯筑成保卫国家的钢铁长城,才有自已母亲、妻子的安宁生活。
“秋桐,生意上的事,只能拜托你了!”
迟生万万没有想到,部队的调遣来得这么快,家里做生意捅了个大漏子,只能让妻子一个人撑了。
他第一次体会到军属的艰难和不易。话说太多,他又实际做不到,反而变成空话,所以他只能内疚地拜托妻子。
“放心吧,这门生意是我自已想做的,之前你也提醒过我,销售渠道太过于集中的问题,是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疏忽了。
他突然不收咱们的水果罐头,一定另有原因,我去调查清楚,再对症下药。你安心去部队吧,这几个月,我正好在家里多赚点钱,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
叶秋桐信心满满,虽然心里还有点着急,但是为了安抚丈夫的情绪,她的语气十分轻松,让迟生也跟着心情松快起来。
莫名地,迟生十分信赖秋桐的能力,但是毕竟货款不是一个小数字,迟生便对秋桐道:
“如果有什么不顺利,就打电话,要是找不到我,就是出任务去了,你也可以打电报,我回来以后看到会及时回复的。”
“好,你放心吧。”
小夫妻俩边赶路边聊,两个人都厘清了思路,这时车站也到了,迟生买了车票上车,正好车也要开了,叶秋桐追着车跑了一段,一直挥手不停,直到班车驶远,变成了一个小黑点,秋桐这才放下手,心里突然空落落的。
“哟,小伙子,那是你爱人吧?两个人感情真好!”
坐在迟生边上的中年人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打趣迟生。
迟生憨憨一笑,面上虽然平静无波,但内心何尝没有体会到一转身就开始思念的痛苦。
叶秋桐掩饰着内心的难受,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落寞地往县医院边赶去。
方才一路上还有说有笑,一对璧人不知道羡煞了多少旁人。
现在?叶秋桐形单影只,眼泪差点没掉下来。
不过,一想到生意上的事不解决,家里就要背负沉重的债务,现实形势容不得她伤心难过,悲秋伤月,她便咬咬牙,把快掉出眼眶的泪水硬憋了回去。
“赵大哥,你在忙啊?”
叶秋桐到了赵全友的“环宇”杂货铺,见这里依然是人潮如织,进进出出买货的人特别多,不禁暗暗羡慕赵全友能在县城找到这么好的黄金铺面。
“哟,秋桐啊,你来了?里面坐。”
赵全友看到她,一点尴尬也没有,还乐呵呵地请她往里坐,好象他们还是生意上的好伙伴似的。
叶秋桐有点蒙,说起来,她真正做生意,也是两世为人的第一次,不过比别人多洞察了点先机罢了。但是商场上的应对,她还需要再历练。
“赵大哥,我们把货都收齐了,为什么这次突然不要我们的货了?现在货压在我们手上,还有好多乡亲的账款没结呢!”
叶秋桐坐定,单刀直入地问道。
“秋桐,我不收你们的货,是因为最近我的资金也周转不开,没钱给你们,所以只好停收了。我给你们的条件是到货付款,但是我的销售渠道方却是给我月结的,所以收购的数量大,一时间就周转不开了。”
赵全友坦然地道。
见他这么坦然,叶秋桐倒是没话说了,他们只是一个口头协议,赵全友答应吃了他们全部的货,于是他们就尽力去组织生产货源了。
本以为黄桃罐头现在市面上没有,不愁销路,哪里想到会卡在赵全友这个环节上。
“这样啊,赵大哥如果销售渠道没有问题的话,其实还是可以继续找我们拿货,我们可以月结,但是要签订协议,你支付三分之一的货款就可以了。”
第89节
叶秋桐估量了下赵全友的身家,他有这家黄金店铺在县医院边,就不怕他会跑掉,所以叶秋桐愿意冒一下险。
“这个主意不错,我看可以。”
赵全友眼里闪过一抹算计的光芒。
叶秋桐虽然脑子机灵,但是做生意还是太嫩。
货只要到了他手上,货款什么时候结,还不是他说了算?告到【创建和谐家园】?他不怕,他有个亲戚在【创建和谐家园】,说全天下最难的事,就是执行难了。
比如说有人欠了一万元,【创建和谐家园】判决必须归还这一万元,可是被执行人可以拖啊,执行的法官上门,一次给个一百、五十的,再多几次,法官都不爱上门了。
这批黄桃罐头大约要两万五千元的货款,三分之一七千元,他拿出来后,剩下的就没有叶秋桐什么事了。
他倒也不怕叶秋桐以后不再和她做黄桃罐头的生意,谁让这个姑娘那么傻,竟然把制作罐头的技术教会了村民。结果,有个村民娘家是产桃大村洋上村的,她回去把技术教给了娘家兄弟。
然后,那个村民还主动找上门来,要的价钱比叶秋桐的低了五毛钱,现在,整个洋上村的黄桃罐头他也在包销。
黄桃罐头的销路一直很好,在外省价格看涨。赵全友知道洋上村的黄桃一向比后山村的甜,便把这批罐头都囤了起来,准备等价格上涨得差不多了,再抛出去狠赚一笔。
当然,洋上村的黄桃罐头之所以能那么便宜卖他,对方还有个条件,就是让他坑叶秋桐一把……
正文 第七十九章发现端倪
现在,一切照计划行事。
黄桃出产季节到了季末,叶秋桐手上也积了上万瓶的罐头,要坑叶秋桐,这是个好机会。
赵全友发现,按坑人的计划实行,他的好处也不少,至少有一万多块坑人的收入,所以显得特别积极主动。
叶秋桐哪里知道赵全友这些心思呢,一听赵全友愿意依她的计划行事,高兴坏了,压在心头的重石终于搬开,顿时连呼吸都畅快起来。
可惜啊,迟生已经上班车了,不然告诉他,他也能安心去部队做事。
“赵大哥,那太谢谢你了,要不,咱们先签订下合同?”
叶秋桐觉得自已之前就是吃了没签合同的亏,所以这次无论如何就要先签下合同。
“好。”
赵全友爽快地拿过笔,然后扯了一张小学生作业本上的纸,估计是他家孩子的作业本,然后递给叶秋桐道:
“你写吧,我这做生意的全凭一张嘴,没签过什么合同,不懂得写。”
赵全友这么说,叶秋桐倒有点不好意思了,人家凭信誉做生意,她非要逼着写合同,好象有点强人所难。
但是一想到之前吃的亏,叶秋桐还是狠了狠心,低头写起合同来。
一纸合同,对于高中生毕业的她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不一会儿,就拟好了。
“唔,好,咱们就按合同办事,你我都分别签名就行了吧?”
赵全友问道,见叶秋桐点头,很爽快地在乙方字样边上,歪歪扭扭地签下了自已的大名。
事情搞定,叶秋桐心情一松,笑着对赵全友道:
“赵大哥,那我一会回村,就赶紧雇车把货送来?”
“好,没问题。”
赵全友也是乐呵呵的,想到即将入袋的大笔钱,心里特别痛快。
叶秋桐离开环宇杂货店,本来想赶紧回家去告诉吴月桂这个好消息,但是突然想起之前迟生说的,销售渠道太单一的事情。
叶秋桐便在县城四处走走,想看看是不是还能找到别的销售渠道。
其实,签合同时她也留了个心眼,没有写供给环宇杂物店多少货,这样,如果她的货有了别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把其中一部份销售给别家。
这样,也能让资金及时回笼。
否则,要等赵全友给钱,估计还得等一段时间。
钱在别人手里,就是别人的,哪怕是别人欠你的,也是他的。
叶秋桐便往县城几个商业繁华中心逛了一圈,不外乎是农贸市场、八角亭还有汽车站。
在汽车站边,叶秋桐意外地发现,这边杂物铺和路边摊竟然也有卖黄桃罐头,但是看罐子和标签,并不是后山村生产的。
赵全友曾经说过,后山村的罐头主要是卖到了外省,所以在本地的大小店铺,她都没有看到卖。没想到,今天逛了一圈,竟然看到了别家生产的黄桃罐头。
叶秋桐知道,黄桃罐头好卖,早晚会有人模仿,但是没想到这么快,不由地有了危机感。
她换出五元钱,买了一罐这种她没见过的黄桃罐头,顺便装着不在意地问店家:
“大叔,这些罐头是哪生产的?新不新鲜啊?”
“新鲜得很。是洋上村的,洋上村你知道吧?就是咱们县黄桃的生产基地村,那里的黄桃可甜了。现在的人脑子都聪明,懂得把黄桃做成罐头来卖,我们前几天才进的货,你放心吃吧!”
店主见她一个娇俏的姑娘说话这么有礼貌,不由地想和她多聊几句。
“哦,洋上村直接卖你们吗?还是从批发商那买的?”
“呵呵,姑娘,你也想做这门生意吗?我告诉你,如果你要做黄桃罐头的生意,可以找县医院边的环宇杂物铺,那家老板叫赵全友,我们的黄桃罐头都是找他批发的。”
叶秋桐无意中得到这个情报,心里不由地“格登”了一下。原来,赵全友还兼收着洋上村的黄桃罐头,难怪会说【创建和谐家园】不来。
洋上村的黄桃产量可比她们村大多了,几乎全村人都种黄桃,一年产量是后山村的十倍还多,村民的收入主要也是依靠黄桃。
赵全友收购后山村的黄桃罐头吃到了甜头,所以把生意铺到了洋上村?可是洋上村的人怎么懂得做黄桃罐头?
第90节
叶秋桐心下一动,就找店主买了汤匙,开了这瓶黄桃罐头就试着品尝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