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哦?什么事,你说吧!”

      吴宝福一看妹妹的神色,眼神里就掠过一抹警惕。

      在村子里先富起来以后,不少人想占他的便宜,吴宝福自然而然养成了警觉的态度。

      “是这样的,秋桐,她有门生意要做,不过,现在却是缺少启动资金,所以我想找你借点钱,帮着她把生意做起来。”

      吴月桂硬着头皮,艰难地开口了。

      “借钱?哎,妹妹呀,我知道你家里不容易,但是现在赚钱很难,我的矿上,前几天才出事故,砸伤了一个工人的腿,赔了好几百块呢!”

      吴宝福一听真是借钱的事,顿时揪着心,赶紧叫起苦来。

      叶秋桐在边上听了,倒也没有觉得特别意外,因为吴宝福小气、铁公鸡的名声早就传开了,连她都听说了,他要是不这么回答,倒是奇怪了。

      “呃,哥,我借的不多,一百块就够了。等黄桃摘下来都卖了,我就还你,不会超过一个月。”

      吴月桂艰涩地道,一听哥哥叫苦,她脸上就【创建和谐家园】辣的,感觉自已在媳妇跟前的面子都丢尽了。但是事已至此,不继续说下去,就白跑一趟,更没面子。

      “月桂啊,你大哥这几年是赚了点钱,但那也是血汗钱啊,挖煤你又不是知道,成本高,利润低,还容易出事故,每次出事故,都要赔一大笔钱。这一百块,我们现在一时也凑不齐,要不,先借你二十块怎么样?回头我凑凑,够了再给你送去?”

      郑银秀此时倒是收起一脸乖戾,换上了和气的态度,当然,她的话也给吴月桂此行定了调,二十块,一分不能再多了。

      吴月桂一听嫂子开口,知道也就这样了,再多,大哥大嫂肯定也不会拿出来,她看了一眼叶秋桐道:

      “二十块够吗?”

      若是换成以前,叶秋桐看到吴宝福夫妻用嫌弃的眼光看着他们,还只答应借二十块钱,象打发叫花子一样,早就有志气地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话说,如果要借一百块钱,回娘家找钱秀花要也有,可是叶秋桐并不想在新婚开始,就开个坏头,什么事都赖娘家,她也想观察一下,婆婆对自已的事业是否支持,婆婆是不是一个能为她着想的人。

      现在看来,婆婆虽然脸皮薄,但是为了帮她借钱,还是舍得拉下脸的,虽然只借到二十块钱,但是如果再继续和吴宝福说下去,简直就象求他了。

      叶秋桐自然不会让婆婆丢这个脸,于是她便展颜一笑道:

      “够了,反正多借多做点,少借少做点,我做的东西,【创建和谐家园】还是很快的,不用一个月,我一周就能把钱还给舅舅,而且,这钱我们也不白借,按现在的最高利息算,一天一分的利,到还钱时一并还上如何?”

      吴宝福夫妻没想到叶秋桐是这么利落的人,还声明钱是要付利息的,不由地有点讪讪地。

      第33节

      吴宝福心道,果然是支书的女儿,说话和气度还是和一般村里的姑娘不一样,然后顺带想起外甥迟生可是部队的副营长,还是个挺大的官,便尴尬地笑道:

      “都是自家亲戚,哪能收你利息呢?银秀,快把钱拿给月桂。”

      于是,这借钱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二十块钱拿到手,吴月桂和叶秋桐又坐了会,就起身告辞离去。

      若是再坐下去,就要留中午饭了,到时候怕郑银秀又不高兴,吴月桂还是很知趣的。

      正文 第三十章学了一招

      出了哥哥的门,吴桂月就把手中的二十块钱递给了叶秋桐,脸上带着惭愧之意道:

      “舅舅家虽然赚了些钱,但是你看他维持一家大小也不容易,二十块钱虽然少了点……”

      “不少了妈,咱们二十块钱买玻璃瓶应该够了,白糖可以赊,其它的都是自已的人工钱。这趟出来,妈你可帮了大忙了。”

      叶秋桐接过话头,一番知情达理的话,让吴月桂心里暖暖的,原本在哥哥家受到的委屈顿时化为乌有。

      她叹了口气道:

      “咱们家里穷,让你受罪了。”

      “妈,穷不可怕,怕的是穷而不思上进。趁着现在党的好政策,咱们多勤动脑,多想想办法,争取找到发家致富的路。相信早晚有一天,咱们会比舅舅家更有钱的。”

      “哎,听你的。”

      吴月桂被叶秋桐一番话,信心都被激发起来,顿时也来了点斗志。

      “那咱们走吧,去买玻璃瓶。”

      叶秋桐说着,熟门熟路地在前面带路,倒是让吴月桂有点吃惊,看起来,秋桐比她还熟悉后路的情况呢。她整天埋头在土里刨食,都不知道娘家的村子什么时候建了个玻璃厂。

      走了不到五百米远,到了村后头,就见一片开阔的空地上,用简单的棚子搭起厂房的模样,厂房门口挂着“大生玻璃厂”的字样。

      “哟,不会是颜大生开的厂吧?他是妈初中的同学。”

      吴月桂一看厂名,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

      哟,原来婆婆还是初中生啊?怪不得说话的感觉和一般的农村妇女粗声大气的不太一样。而且接受一些新事物似乎也挺快的,果然有文化就是不一样。

      以吴月桂的年纪能读到初中,也算这个年代少见的“知识份子”了。

      “请问厂长在吗?”

      叶秋桐主动出击。

      一名浑身是汗的工人指了指厂房里写着“厂长办公室”的房间,示意厂长在里面。

      叶秋桐和吴月桂走进门敞开着的厂长办公室,就看到一名中年汉子正在一本账册上写写画画。

      边上电风扇呼拉拉地吹着,但是由于厂区内三个高温炉热风吹来的缘故,依然显得比外面厂房的气温要高了许多。

      “大生,原来真的是你啊?我刚和儿媳妇说呢,这厂怕是我同学开的,果然是。”

      吴月桂一看那汉子果真是自已的同学,便高兴地道。

      “哟,月桂啊,快坐,热死了这天,我厂里温度比外面都要高上好几度呢!”

      颜大生抬头一看是自已的同学,立即热情地站起身让坐,还把电风扇对着吴月桂和叶秋桐。

      颜大生手脚利落地泡上了茶,递给吴月桂和叶秋桐。

      “哟,大生,都喝上老铁了,看来发财了。”

      因为是同学,所以即便平时不常见面,但是说话依旧随便,吴月桂也轻松地开起了玩笑。

      老铁指的是铁观音,在一般人家里都喝不上,南方的农户最习惯的“饮料”就是茶,不过普通人家喝的是统茶,一大包几块钱的,能喝上好几个月。

      象吴月桂说的这种老铁级别的铁观音,至少是色香味俱佳的茶,叶秋桐呷了一口,味道挺正的,是铁观音的好滋味,满嘴茶香。

      “说笑,开了个小厂,生产玻璃瓶的,赚点小钱花,哪比得上你家的煤老板啊!”

      颜大生说的煤老板,自然指的是吴宝福了。

      在后路村,吴宝福挖煤成了首富,是全村人公认的有钱人。

      吴月桂苦笑一声,不想提这个哥哥了,同学招待她还用上好的茶,哥哥家里只有冷嘲热讽,她便问道:

      “大生,我媳妇说要买些玻璃瓶,秋桐,你和大生说说,看要什么规格的?”

      “哦,大约就是市面上凤梨罐头那么大尺寸的。”

      叶秋桐一说,颜大生就明白了,拿了个样品给她看,叶秋桐点头表示就是这么大的。

      “你要多少货?老同学的媳妇,我算你最便宜的。”

      颜大生豪爽地道。

      “一百个吧,我开始也不需要太多。”

      叶秋桐还是按原来的计划道。

      “对外一个卖四毛钱,你我就算三毛五分钱一个。”

      颜大生道。

      呃,有点尴尬了,钱不够。

      叶秋桐摸了下口袋里的二十元,如果再加上昨天吴月桂给的十块钱,才三十元,还差五元呢!

      第34节

      “大生叔,要不我买六十个吧!”

      叶秋桐虽然尴尬,但还是镇定自若地道,不过鼻尖上却冒出些微的汗。

      “行,没问题。”颜大生似乎并没有留意到叶秋桐的尴尬,依旧爽快地道,“这种型号的罐头瓶挺销的,你若是要一百个,我今天还不能马上给你,得赶制,六十个倒是有货。”

      颜大生和颜悦色的,说得好象是叶秋桐给他行了方便似的。

      叶秋桐和吴月桂听了,心里舒坦了许多,叶秋桐觉得自已学了一招,果然,做生意的人,懂得做人说话很重要。

      难怪颜大生的大生玻璃厂后来做大做强,甚至做起了汽车玻璃,直至成为全国闻名的上市公司。

      叶秋桐能想起后路村有个玻璃厂也是受重生前大生玻璃上市公司的提示。

      “好咧,大生叔那就麻烦你了。”

      叶秋桐交了六十个玻璃罐头的钱,颜大生还很豪爽地抹掉了一块钱的零头,只收了她二十块钱,然后又吩咐工人把玻璃瓶装好,用自行车给她们运回去。

      办完了这件事,颜大生还热情地留她们吃午饭,不过吴月桂说儿子从部队回来,还在家里,她得赶回去做午饭,辞谢了。

      等她们婆媳到家,大生玻璃的工人已经把玻璃罐头送到家里了,迟生正瞅着这些罐头瓶发呆,看到吴月桂和秋桐回来,迟生才笑着道:

      “秋桐,你真地要做罐头卖啊?”

      “是啊,你看罐头瓶都买回来了,你还以为我开玩笑啊?吃过饭就忙起来吧!”

      叶秋桐一副撸起袖子就要干的模样。

      吴月桂受她的感染,也来了【创建和谐家园】,道:

      “万事俱备,我赶紧去做午饭,咱们吃完就开始干活。”

      迟生看着秋桐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脸蛋,心疼地道:

      “今天辛苦了吧?走那么远的路,腿酸不酸?要不要我帮你按按?”

      叶秋桐就知道他肯定是想占自已便宜,便“正气凛然”地道:

      “不累。倒是让你上山摘黄桃,辛苦你了!”

      迟生眉眼一闪,想起结结实实教训了黄松茂一通,心情大好地露齿一笑:

      “一点也不累,一会还要帮你洗黄桃,做黄桃罐头。”

      正文 第三十一章在乎

      吴月桂做好午饭,迟丽也回家了,吃过简单的午饭,稍事休息了会,三个人就开始忙着做起黄桃罐头来。

      叶秋桐拉下脸,找村头吴瘸子先赊了十斤冰糖,拿回来泡开水里化开了放着凉。

      其余的分工和昨天基本一样,迟生力气大,挖桃肉,吴月桂烧水,准备凉白开,叶秋桐则掌管制作的细节工序。

      不过,叶秋桐在制作过程中,还特意叫了吴月桂帮忙,最后甚至让吴月桂亲自动操作。

      其实只要知道了细节也不难,吴月桂好歹也是个初中生,一会儿就全部掌握了关键技术。

      吴月桂有点纳闷的是,叶秋桐似乎动了念,要把这套技术教给她,再一想,又有点明白了,秋桐早晚是要随军的人,或许她觉得这技术能赚钱,待自已随军后,要让她继续在家里做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8: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