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梦三生锦绣未央》-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未央心道,这事儿还只是刚开始呢,果然,很快听见周江冲出来,惊慌失色地道:“爹!猪!猪都跑了!”

      ------题外话------

      记得多年前,有个聪明的儿媳就是这样对待恶婆婆的,叹息,我若是生在乡下,估计要把猪背着上树了==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

      006 重遇故人

      李未央因为上次那件事,成为村中关注的焦点,周清和刘氏不好再指使她做粗活,留在家里又觉得碍眼,索性让她去村口不远处的茶寮帮忙。

      茶寮一向是周江和马氏在打理,卖些简单的茶水和粗糙的饼子给经过信守村的过路人,顺便赚点钱。

      马氏心疼李未央小小年纪吃苦太多,便只让她在后面临时搭建的小棚子里烧水,并不让她做别的。就在李未央往炉子里添火的时候,突然看见马氏匆匆进来,见李未央还在忙,赶紧道:“快,未央!多烧一点水,再端十来个饼子,有贵客在咱家茶寮歇脚。”李未央照做了,走到门口,心中却很疑惑,信守村南来北往的客商倒是很多,可还说不上贵客。马氏说的贵客,是什么人呢?她慢慢挪向门口,悄悄往外看了眼。果见凉棚内站满穿着青色锦衣的护卫,看不清他们之中最中间的桌子上到底坐着什么人,只是光看着凉棚外面的二十匹骏马中夹杂着匹配着银鞍红缨的白龙驹,就已经是气势夺人了。马氏的催促声又响起:“未央!快点啊!别让客人等着急了。”

      不知道为什么,李未央心里有一种奇怪的预感,仿佛走出去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她的脚步一直没有挪动,只是干站着。“未央?!哪里去了?”周江有些急了,忙和客人陪笑道,“那丫头笨拙,动作拖拉,真是让各位见笑了,呆会我去教训她。”随后传来仿佛是随从的声音:“没事,快把茶水端上来吧,我家主子还要赶路呢。”这情形,是非走出去不可的,李未央想了想,还是走了出去,刚看见坐在正桌的那人一眼,迈出去的步伐僵在当场。

      这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未央的身上,那少年也抬起头来,向她看过来。

      他坐在众人中间,一双眼睛散发着如同月光清辉一般皎洁又幽静的光芒,远远的骨子里就透露出来的清冷,将他隔绝在尘世之外,明亮闪烁的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素白的袍子襟摆上绣着银色的流动的花纹,巧夺天工,精美绝伦。他的目光淡然而带着冰冷,流泄如水般的清雅,那样的淡漠,那样冰凉如水一样的眼睛,向李未央扫过来。

      李未央心里一凛,只看了一眼,便迅速地低下头,将托盘举至齐眉,尽可能低着头,不让对方看到长相,几步上前将食物递给马氏,然后装作怕生地掩着脸,迅速冲回后面的小棚子,这才松了口气。

      陪坐在拓跋玉身旁的中年人对拓跋玉道:“七殿下,天色已晚,我们是不是就在这里找一户农家歇息?”

      拓跋玉却没有看他,一双冰冷的眼睛盯着李未央消失的方向,眼底深处带了一丝笑意,这少女,分明就是那天他看到的人——

      这小女孩年龄可能在十二三岁左右,穿着一身破旧带补丁的白粗布衣服,可能是被炉火熏黑了,脸上一块黑一块灰的,拓跋玉留意到,李未央的双手很白皙,可是却几乎找不到几两可以捏得上手的肉,一头又长又乱的乌发,随随便便在头顶绑了个结,虽然她刻意低下头,可是那双又黑又深邃的大眼睛,闪闪发亮,充满了不可描述的奇异之感。那副瘦骨伶丁的身架子,竟使人不由自主生出想照顾她,保护她的感觉。摇摇头,拓跋玉也觉得自己太不可思议,居然有这种不可能成为事实的想法。想到上一次亲眼看到她如何作弄别人的事情,拓跋玉的眼底竟然破天荒带了点笑意。

      这个孩子,真有意思!

      他一边想,一边随口道:“不,我们加快速度,赶到前面的市镇歇一晚吧!明天早点赶路,必须如期回到京都。”

      展硕连忙应是,哪敢有第二个意见,他太了解七殿下的脾气,当他告诉你要怎么做的时候,就表示他已做了决定,虽然他常用征询的口气同你商量。

      很快,这一行人用完了茶水,重新上马,过村而不入,继续朝北方向飞驰而去!

      李未央看着马蹄扬起的灰尘,不由扬起一抹笑容,没想到重生后见到的第一个熟人竟然是他——拓跋玉!七皇子!

      拓跋玉啊,他可是拓跋真的死敌,两人不知道交了多少回手却都是不分胜负……李未央想起前生的时候,那人同样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眸子,不由微微勾起嘴角,现在这个时候,七皇子应该在外游学才对,突然归来,京都又要掀起一阵风波了。她低下头,看着自己已经长出老茧的手指,再次与熟人见面,他们在明,她在暗,这种感觉,真的很有趣。

      太阳终于完全隐没,一弯明月夹带着满天星斗,骄傲的向大地散出属于他们独特的光芒。逼人的热风,被月光温柔的轻抚,也变得清凉,拂在身上,非常舒爽宜人。李未央刚刚跟在周江和马氏身后回到周家,就看到刘氏欢天喜地地冲出来,一把拉住李未央,喜上眉梢地道:“小姐大喜啊!”

      周江和马氏都愣在当场,不知所措地看着刘氏,不知道她是不是哪根筋突然搭错了,怎么一下子对未央这样热情,李未央看着面上几乎开出一朵花儿的刘氏,眉头几不可察地舒展了开来,随后面上故意露出吃惊的神情:“周婶这是怎么了?”

      刘氏顾不上她的古怪神色,急切地道:“是李家!李家来人了!”她激动地模样,让李未央一下子想到了一个可能:“平城李家?”

      “是啊是啊,李大老爷派了林妈妈来看望小姐呢!”刘氏脸上笑出一朵花儿来,不光是林妈妈,还带了一百两银子说是送给她们的谢礼。

      李未央心中更加奇怪,按照前世的人生轨迹,还要再等一年的时间,李丞相才会想起自己这个女儿,派人来接她,然后平城李家才会急急忙忙把她从信守村带回平城的大宅子,对外宣称说她养好了病,接着送她回到京都……时间上,怎么会整整提早了一年?

      就在这时候,屋子里走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穿着靓蓝绸缎裙子,头上插着一股金簪,耳边挂着金耳环,白白净净的妇人,笑着道:“奴婢见过三小姐。”

      李未央看了她一眼,果然是平城李家最有地位的管事林妈妈,她微微笑了起来,看来一切都是真的了。平城李家一定是从京都得到了消息,才会抢先一步赶紧将她带回平城。

      好,很好,这一切,实在是太好了!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

      007 重归李府

      在平城李家停留了半个月,李家特意安排了两个丫头两个妈妈,陪同李未央一路从平城进京。马车是丞相府安排的,车帷挂着用五彩琉璃珠串成的绣带,大红色的锦缎迎枕和坐垫上绣了精致富丽的牡丹花,整个车内装饰精致、华丽,外面看起来却只是代步的青帷小油车,朴实无华,看不出丝毫奢侈的端倪。

      李未央没有多看一眼。因为她早已知道,这不过是大夫人用来震慑她的东西罢了。而这,不过是刚开始。

      白芷小心地将一杯热茶放在马车的紫檀木小茶几上,看了一眼始终闭目养神的李未央,有点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陪她解闷聊天,看三小姐的模样,倒不像是感到旅途寂寞的样子。她看了一眼对面的紫烟,见对方也流露出奇怪的神情,不由心中更加忐忑起来。她们都是平城李家送来伺候三小姐的丫头,可是这位三小姐的性格,她们还没有摸清楚,所以更加不敢贸然开口……

      李未央轻轻闭着眼睛,记忆回到了当年回府的那一幕。当小心翼翼的自己进入丞相府的时候,大夫人上下打量了自己一眼,面上露出的笑容很是温和,轻“唔”了一声,道:“这孩子看着就是有福气的,带她去换身衣裳吧。”

      当时的她本就畏畏缩缩、忐忑不安,听到这话心中自然是充满了感激,一个小小的庶女,又是出生在二月,若不是大夫人开恩,父亲怎么会突然想起她来呢?可惜当年的她,却看不懂大夫人眼底的轻蔑和冷笑。

      刚回府的时候,李未央甚至,大字不识一个,是典型的乡野丫头。

      一个丞相府的千金,居然不识字,传出去简直会叫人笑掉大牙。李未央现在想想,拓跋真当年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皇子,毫无登基为帝的可能,父亲和大夫人怎么会舍得将美若天仙的姐姐李长乐嫁给他呢?然而他毕竟有个身份高贵的养母武贤妃,才不能轻易拒绝。只是他们也没有想到,后来拓跋真居然做了皇帝,而自己这个当年连名字都不会写的野丫头,居然会当上皇后——

      那年当她见完大夫人,跟着丫头离开,经过书房的时候,屋子里传出读书的笑声。

      李未央只听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当年的李未央不识字,只是觉得这人念得特别好听,正想要继续听下去,却被突然的一声喝给震住了:“呀,你在这里做什么?”

      李未央惊讶地抬眸,见一个美丽的少女瞪着眼睛看着她。

      原本在念书的女先生也一道看过来,李未央只听到她问道:“这是府上的丫头吗?”

      只这样一句,李未央面红耳赤地说不出话来。

      那美丽的少女看了她一眼,显然已经猜到她的身份,却还是轻掩着嘴笑起来,随即道:“丫头!我们府上可没这样粗鄙的丫头!”她的话中,说不尽的讽刺。

      李未央低下头,看着自己身上的装扮,与书房里的小姐的确是天差地别。她握紧了拳头,内心很不服气。

      那少女不依不饶地说着:“还杵着做什么呀?没瞧见你打扰我们听先生授课了?还不走!”

      “三小姐,咱们走吧。”旁边的丫头小声说着。

      李未央只觉得恨不能有个地洞就此钻进去!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一道柔美的嗓音从天而降——“常喜,她是你三姐未央啊!你怎么能这样无理呢!”

      这解围的声音在当时的她看来,宛若天籁。

      后来她才知道,这位替她解围的少女,就是李长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未央几乎是陷入了怔愣之中,她从未见过这样出众的少女,从未听过这么美好的嗓音,当时她悄悄地想,便是仙女,也不过如此了……

      “三小姐!三小姐!”紫烟轻声唤着她的名字。

      李未央徐徐睁开眼睛,坐直了身子,微笑起来,这样的微笑使得她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生动可爱,“怎么了?”

      紫烟笑着道:“三小姐,咱们快到了。”

      李未央透过车帘向外望去,马车早已过了正安门,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丞相府所在的阊门大街。丞相府并不坐落在闹市区,和其他显贵的府邸也不挨着,当初建府的时候曾有一位亲王看中了它,特地从皇帝那里求了来,可是后来嫌它的位置有些偏,就空置着,后来那位亲王因参与谋逆案事败后服毒自尽,家资充公,这别院也就被内务府收了回去,最后赐给了李家,说起来,已经传了几代人了。这府邸是那位坏了事的亲王为自己晚年静养所建,花园里山峦叠峰、藤萝掩映,十分雅致。要讲府第大小,在京都的公卿中不算什么,但讲景致,却也是数一数二的。

      短短的一段距离,单调而冰冷的马蹄声却让时间骤然拉长。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跟车的婆子已声音温和地隔着车窗的帘子道:“三小姐,到了!”随后将脚凳放好,白芷和紫烟先后踩着脚凳下了车,然后转身服侍李未央下了车。

      进了府,穿过无数个走廊,走廊外头皆都挂着一溜儿的细竹吊铜钩的鸟笼子,有画眉、百灵、红子、黄雀,还有来自千里之外的红脖、蓝脖、虎皮、太平鸟、朱顶红等等,真是百鸟齐鸣,悦耳动听,李未央看了一眼那架在皮手套上目露凶光的鹞子,淡淡转开了视线。

      一路上,到处都有穿着靓蓝小袄官绿色比甲的丫鬟,敛声屏气地垂手立着。看见李未央,丫鬟齐齐曲膝行了福礼。和前世,一模一样的场景。

      当时的自己看着她们,几乎是手足无措。现在想起来,大夫人本可以派人来教导自己礼仪,或者是平城李家也该有人告诉自己,可偏偏谁也没有,任由她在下人面前丢尽了颜面,被人议论说野丫头就是野丫头,根本不懂半点规矩!李未央想到从前,微微一笑,并不停下来看周围向她行礼的丫头们,径直跟着引路的丫头向前走。白芷和紫烟见到这情形,都快步跟了上去。

      “看到没有!那个就是三小姐!”

      “长得挺漂亮呢,仪态也很好!不是说在乡下长大的吗?”

      “是啊,小姐就是小姐,没有因为在乡下长大就畏首畏尾的呢!”

      李未央对这些议论并不感兴趣,一路走到荷香院的正屋门口,立在一旁的小丫鬟早就殷勤地撩了帘子,见她们走近,笑容满面地喊了一声“三小姐”。

      李未央朝着那小丫鬟笑着点了点头,进了正屋。

      白芷和紫烟一路跟着进去,却看到地上铺的是光滑如镜的金砖,头顶上挂着美丽的八角宫灯,屋子里有紫檀木嵌象牙花映玻璃的楠木隔段,其余家具全都是花梨木与酸枝木所制,极尽奢华之能,雕工繁华,令人叹为观止。

      两个从平城而来的丫头不由屏住了呼吸。

      实在是太……奢华了!

      然而本该最被这些富贵景象所震慑的李未央,却连看都不看这些美丽的摆设一眼,只是轻轻走上去,笑容可掬地向正座上的老妇人行了一礼:“未央见过祖母,母亲和二位婶婶。”

      008 母慈女孝

      前一代丞相李昌盛中年鼎盛之时就离世了,他的妻子孟氏因为伤心过度,便离开了主宅独自去了别院休养,回来以后怕触景伤怀,干脆搬离了主院,住到了较为偏僻的荷香院,从此很少过问府里的事情。在前生,孟氏这位祖母虽然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往,但做人处事却都说得上公正,从来不曾偏颇哪一个人,所以李未央一直对她有很深的好感,可惜老夫人身体不好,在李未央还没有登上皇后之位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

      屋子里,居中暖榻上坐着的孟氏身穿五福捧寿纹样的宝蓝色纻丝大袄,头上戴着中间缀着一颗翠玉的银鼠皮昭君套,见李未央盈盈行礼,她淡淡点了点头,只说了一句话:“回来就好。”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句话,李未央的眼睛刹那间就红了,看在众人眼睛里,顿时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

      这时候,一位身穿蜜合色大袖圆领湘绸裙子,发上是点金凤簪的美丽妇人笑了笑,主动走过来将李未央搀扶起来,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笑道:“老夫人,您看,这真是个标志的丫头呢!”说完,她看了正坐在一旁的大夫人一眼,“真要给大嫂贺喜了,又添了一个美貌的千金。”

      大夫人蒋氏脸上微微笑了,可是眼底却不见丝毫的笑容,她慢慢打量了李未央一眼,道:“的确是个好孩子。快过来,让我仔细瞧瞧。”

      李未央眼角一跳,脸上却露出恭顺的笑容,轻轻从刚才搀扶她的二夫人温氏的身旁走过,仪态端庄地走到蒋氏面前,又福了福:“母亲。”

      蒋氏十分慈爱地看着她,道:“都说平城山水好、养人,刚出生的时候只有小猫大,身子也不好,瞧瞧,气色比从前好多了,这可是因祸得福呢!”

      山水好?养人?李未央心中冷笑一声,差点就把她养死了,居然还敢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因祸得福,这脸皮也真不是一般的厚!

      想到这里,她俏生生地笑了笑,“母亲说的是,未央多年来多亏您的照拂了。”

      这句话一说,看在其他人眼中,李未央便是个十分识趣的人,若是她这时候当场向老夫人告状,说受到了虐待,那么老夫人虽然会责备大夫人几句,可她却大可以推脱是下人们背着她的心意做事,半点妨碍也没有的,还会给旁人留下一个李未央不识大体的印象。所以李未央此刻这么说,蒋氏只是很满意地笑了,顺势拉着她的手,道:“我的心意你领了就好,从今往后就回到家了,以后多和姐姐妹妹亲近就是,缺什么少什么都来跟我说。”

      一旁的三夫人周氏只是温和地看着这一幕,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而刚才搀扶过李未央的二夫人温氏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讽刺的笑容。老夫人则自始至终都是淡淡的,捻着手里的佛珠。

      “是,未央一定遵从母亲的教诲。和……姐姐妹妹们多亲近。”在旁人看来,李未央的脸上露出一丝红晕,说话又似乎极为顺从,

      大夫人看了一眼她身后的紫烟和白芷,点点头,道:“身边就跟着这两个小丫头也实在不像个样子,画眉,从今往后你就跟着三小姐吧,好好照顾她。”

      一名秀眉凤眼、身形窈窕的丫头应声出列,恭敬地向李未央行了个礼。

      “你也大了,身边只有这两个一等丫头也不够,如今先补上一个,回头等过了年再加一个,二等的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至于三等的好办,看着差不多的就慢慢添起来。”大夫人这样说道,十足一个慈母的模样。

      李未央笑着拜谢了,她知道,此刻不光是大夫人在打量她,就连一旁的老夫人孟氏,二夫人温氏和三夫人周氏都在评估她。这一家子,自己的父亲是丞相,嫡母蒋氏当家,可是二房和大房近年来却是互别苗头,至于三房么……总之,彼此之间明争暗斗是少不了的。对于刚回来的她而言,站稳脚跟才是最重要的。

      大夫人又看了她一眼,皱眉道:“这孩子,怎么穿的这样单薄。”说着她招招手,“把我准备的那件鹤氅拿过来。”

      当着众人的面,她笑着亲自为李未央披上了鹤氅。

      鹤氅又轻又暖,浅玫红的茧绸面子上用金线绣出了牡丹纹样,边缘则是用黑线勾勒云纹,里头的银鼠里子全都是大毛,看起来十分的暖和。李未央轻轻一摸,便发现里子是旧的,显然是大夫人为了在众人面前做面子,特地从箱子底下拿出来做人情的。她微微一笑,道:“多谢母亲。”

      就在这时候,外面有人进来禀报蒋氏道:“大夫人,御史夫人送了五匹从宁州运来的贡品流云葛,您看——”

      大夫人点点头,笑着站起来,道:“老夫人,我有事便先告退了,未央,一会儿我办完了事,就送你去见过你父亲。”

      李未央连忙笑道:“是,劳烦母亲费心了。”

      孟氏手上的佛珠动了动,只是略微点点头,大夫人便笑着告辞了,她一走,二房三房的人便都跟着站起来。尤其是二房夫人温氏,很是失望地看了一眼李未央,她原本还以为会有机会看这庶女告蒋氏一状,谁知却是个软柿子,吃了那么多苦都不敢说一句半句的。

      三位夫人一走,满屋子的莺莺燕燕也就都跟着走了。

      孟氏看了眉清目秀的李未央一眼,不知为何突然叹了口气,对一旁的罗妈妈道:“送这孩子出去吧。”

      李未央跪倒在地,又认真地给孟氏磕了个头,这才跟着罗妈妈离开。

      罗妈妈送李未央到屋檐下,就听见李未央突然“咦”了一声,不由顿住了脚步:“三小姐这是怎么了?”

      李未央摇了摇头,脸上也露出奇怪的表情,仿佛是无意一般,摸了摸自己的后颈。罗妈妈不再说话,继续往前走,却故意落后半步,看了一眼李未央的后颈,发现那里竟然出现了几个红点,像是刚刚被针扎出来的一般,汩汩往外冒血,顿时愣住了。

      李未央像是强忍着,没走几步却眼泪汪汪的,罗妈妈再也看不下去,笑道:“三小姐这鹤氅上的花样真是漂亮,老夫人最近也想要做一件,不知道能不能脱下来借奴婢们看两天?”

      老太太穿的衣裳,花样颜色自然是和自己的不同,李未央明明听得明白,却仿佛听不懂一样,顺从地脱下了鹤氅递给罗妈妈,罗妈妈接过,手指有意无意地在那银鼠里子抚了抚,随后脸色微微变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07: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