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是啊!”王平笑道,“我自己用电圈缠绕了一个土发动机,估计使用不了多久,要是用抽水泵的发动机来带动就最好了,可惜我们没有那个条件。”当时乡下虽然有抽水机,但是农民们真正使用的,是自制的水车。水车全部是木质,用手摇动把柄,水车就能把水从下面的田里提到上面田去。水车的叶片,类似于风车的叶片。使用抽水机抽水,当时还比较奢侈,而且这些农具,当时也是属于集体的,社员们自己是没有的。
原来没有看见搅拌孔洞,是王平使用上了詹敏教授都陌生的电机搅拌器!
用电力来带动搅拌和人工用木棍在两米多深的池子里搅拌,谁的理念先进谁的理念落后,一目了然!
¡¡¡¡Õ²Ãô½ÌÊÚµÄ×ÔÐÅÔÚÕâÒ»¿Ì±»Íõƽ³¹µ×Äë³ÉÁËì´·Û£¡
王平的这个办法,令他心服口服,不是他想不出来,科研这个东西,是需要一个小契机,王平一说,詹敏教授就立即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在没有说之前,他就是没有想到这一层,还在局限于人工搅拌上面。
段市长何峰韩达都露出了笑容!他们也在担心这个问题,在来的路上,休息吃饭的时候,大家都被詹敏教授的科普给教育了一下,就连司机张忠勋都知道王平沼气池的设计缺陷,可是现在,每一个看起来是缺陷的东西,王平其实是有更完美的解决办法,更科学,更地道,更实用!
宁娴澜女士露出了赞赏的笑容,她内敛含蓄,庄重中透着优雅,她被王平的成熟理念征服,对于进料口出碴口的问题还没有请教王平,就决定了要好好的推广这小型实用的沼气池项目了!
詹敏教授高高在上的权威的硬壳被王平无情的碾碎,他心悦诚服的上去握住王平的手,由衷地说道:“王平,对不起,你真了不起!”他转头面向宁娴澜女士:“宁省长,我要把王平推荐给农业部。”
第129章 好事连连
段市长说道:“詹教授,王平的事情,你就暂时别向农业部推荐了。要是你们农业部来要人,我就只好先翻脸了。王平,你说的电力搅拌器,如果要造出好的,需要多少钱。”
王平笑道:“这个就不好说了,需要工厂的伙计来核算这个价格,不过,我可以跟他们合作,出一份电力搅拌器设计图纸!至于你们担心的沼气池里的出渣问题,我用的是烂渔网,打开顶盖,把挂在沼气池中的烂渔网拖起来,里面的垃圾,稻草烂叶,都在渔网中,一网出,干净利落。”
在没来之前,詹敏教授在宁娴澜女士面前提出来的什么出碴口,搅拌孔,进料口,在王平的设计中,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一个破烂后无用的渔网,经过王平的修补,就把沼气池里最难清理的垃圾问题给轻松解决,渔网也不怕在水里沤坏。王平的办法,农村里就地取材,很老土,但是很实用。沼气池够大,跟小小的电力搅拌器有距离,也不冲突。
詹敏教授提出来的几个要点,其实是沼气池的通用设计要点,不管大小,农业还是工业,沼气池都要这几个设计上的要点而已,并不能证明他具备创新性质的才华!而王平的就地取材,完整而成熟的理论,才是真正的才华的展露。
段市长目光炯炯的看着宁娴澜女士:“宁省长,我决定在全市十三个县一个县级市全面推广王平的沼气池,如果资金出现缺口,我希望能得到省里的支持。”
“我上报农业部,农业部也必然会支持王平的沼气池设计。”詹敏教授说道。心里隐隐不安,他的沼气池计划书的理念,大多是剽窃王平的计划书的。本来以为是乡下小社员王平误打误撞想出来的一份计划书,带着偶然性,自己完全可以借鉴,然后变成自己的一个理论体系。如今看来,完全是王平有一整套成熟的想法!
“老段,我支持你的想法。詹教授,我也支持你的建议,王平的沼气池计划,是共和国农民的一个福音,不过我们的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大,这样吧,先从真武公社一大队开始搞起来吧。”宁娴澜女士说道。
“宁省长,一大队有十个生产队,四百多户农民,每家一个沼气池,需要挖四百多个。”老妈耿淑芬眉开眼笑地说道。
站在厨房门口的良美合作社的成员们听见了,都是大喜,王功福的两只小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线。这可是一个大项目,一个按照三十元算,就是一万多元的项目,良美合作社完全可以自己买一台拖拉机来跑了。真武公社,也就只有农技站有一台拖拉机。
大姐王玉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她知道王平在计划买一台小货车,而并不是王功福等人期待的拖拉机。这个项目一落实,车子是没有问题了。整个公社,都没有一台小货车,小货车俗称的拖斗车,前面能坐两个人,后面长长的敞开车厢,能装两吨左右的货物。能拉人拉猪拉粮食拉化肥,县供销社有一台经常下乡来跑货的小货车,专门为各个公社的供销社拉盐巴酱油等百货的,每到一处,都是乡下孩子争相攀爬的新鲜事物。
那时候有车从远远的马路上轰轰的经过,多是小货车为主,车子声音特别的轰鸣,大人就会站在院子口惊喜的大叫:大娃二娃,快跑出来看车。于是一个院子的孩子都花着脸挥舞着脏手提溜着裤子跑出院子口来远远观望,直到看不见车的影子才意犹未尽的散去。
“不用挖四百多个,人少的家庭可以合起来挖一个大的就行了,这样成本更低,也能集中粪便垃圾入池,具体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王平笑道。眼角嘴角都是喜意!这是好事,真武公社就凭养蚕和沼气池两样,今年毫无疑问就能摆脱一穷二白,解决温饱问题。
路子对了,发展其实很快!
“小张,你开车去县城把孙县长和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带下来吧,我们就在真武公社开个简单会议,把这个项目落实下来。”宁娴澜女士说道。
“是!”张忠勋说道,立即走向厨房门口。
“宁省长,真武公社要发展,得有电话。”王平笑道,“现在虽然有电了,也仅仅限于公社附近的几个大队,其他大队还没能通上电。沼气池虽然能照明,不过电的作用更大更全,也应该接通。电和电话,可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今后有事,你们一个电话过来,就能指导我们的工作,而我们也能一个电话,向你们汇报我们的工作成绩。这多方便啊!”
宁娴澜女士一笑:“王平,你真是会抓机会啊,马上跟我提条件了。”她看向段市长,“老段,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全力支持!”段市长说道。
“等一下孙县长来了,叫他把这电话和电的事情,落实到位吧。”宁娴澜看着王平说道。
“王平良美合作社的电话,市里出钱帮你免费安装一部。”段市长说道,“算是对你的一个小奖励吧。”
“谢谢段市长!”王平欣然接受。
当时已经有公用电话,但那是在大城市里,县里区里的领导们办公室里有电话,下面的公社,就根本没有座机电话了。而农民家里,受各种条件限制,全共和国也没有谁能有座机电话。
王建在厨房门口听见了这话,按捺不住狂喜,呼的跑出去,在王家院子里对排队登记的农民们喊道:“喂,告诉你们,沼气池全大队都要开整了,而且,公社和我们良美合作社,也要装电话了。”
在良美合作社里负责登记工作的唐老绵和孙良美等人听见了都是大喜,第一个是项目突然扩大了十倍,这可是一个肥差,挖沼气池的工,完全可以让社员自己干,他们单是指导就能挣钱,而且,良美合作社就要装上电话了,这在以前,做梦都没有想过,也根本不敢想。屋子里的人个个喜上眉梢!
有了电,马上又将有电话,这太令人兴奋了!而且全大队四百多户农民都要修建沼气池,这更是一笔进钱的大项目,唐老绵的眼睛眯成了一线天,把登记簿一扔,抓过算盘,噼噼啪啪开始算起成本利润来。
第130章 拍板全县推广
真武公社连社长的办公室里。
唐老棉坐在凳子上,斜侧着身子,半边【创建和谐家园】悬着。
在他的对面,是农业部的专家詹敏教授、官威中带着知性优雅的宁娴澜女士、脸色严峻的段市长。
跟这样的顶尖级别的大人物在一起开会,唐老绵有生以来第一次,不知不觉中,他半边【创建和谐家园】坐在凳子上!
在唐老绵的左手边,是脸色潮红中带着紧张的孙良美。他虽然读过职业技术学院,在县城里也做过农技站的技术人员,但是面对教授,省长和市长,还是手心冒出了毛毛细汗!他瞄一眼身边的唐老绵和王平,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对自己说:冷静从容,冷静从容,冷静从容。
王平坐在唐老绵的右手边,他看见负责谈判合作细则的唐老绵手里抓着算盘,因为用力,连指节都白了。他再瞄瞄孙良美,孙良美也不能淡定,连鼻尖上都沁出了小微汗。
第一次面对真正的大人物代表良美合作社进行讨价还价的谈判,王平的两大金刚都心中紧张得不行。
普通的办公桌的左面,坐着市宣传部的老大何峰、农业局的老大韩达;右面,是县里专管农业的孙副县长、农技站的赵干事、严肃中带着谦卑笑容的连社长。
这是一个集齐了各级干部的会议,部级厅级局级处级科级的官员都在,而所有的官员的目光看着的,就是良美合作社的三个代表人物:王平、唐老绵、孙良美!
“王平,你说最少要做一个县的沼气池推广,会不会步子迈得太快了,先试点一个大队不行吗?成功后,再全县推广。”宁娴澜女士说道。
王平笑笑:“宁省长,如果我跟连社长谈沼气推广,那么合作试点一个生产队就很合适;如果是跟孙县长谈这次的合作项目,那么我的目标就是一个大队;如果是和段市长谈沼气池的合作推广,那么我的目标是一个乡;今天,你是一个省的领导,再加上农业部的詹教授在这里,可以代表农业部的专家的意见,你们两位都是大人物,我们要来谈合作推广的话,那最少得是一个县的项目。”
一个县的项目?刚刚明明是说只搞一个大队的沼气池推广的!怎么突然间就翻了数十倍的数量?钱没有这么好赚的吧?
唐老绵感觉自己的耳朵里轰轰乱响!
真武公社属于胜利县,胜利县当时也不小,一万七千多农户十万农民,也就是说要挖一万七千个家用沼气池,要是有人能够有本事吃下这个工程,一个沼气池就算只赚最便宜的两元钱,也能赚三万多元。唐老绵浑身发热,看看身边的孙良美,却发现孙良美的嘴唇在不停的微微的开合,却没有发出半点声音。孙良美的目光,也闪烁游离,不知道这龟儿子在想什么?
唐老绵看看对面和左右的领导,目光看出去,领导们的脸好像都有些恍惚变形。他用手在自己的大腿上狠狠一掐,剧疼令他的头脑顿时清醒过来,迷离的眼神消失,清明的眼神重新回来。
就算只收技术指导费,按照总工程造价的百分比计算,也可能在万元左右,这是纯利,还没有修建材料和合作社大量的人工支出。唐老绵在自己的大腿上再次狠狠拧了一把,震慑心神,先认真听王平和这些大人物的说话才能最后下结论。
王平的话,令宁娴澜女士、詹敏教授、段市长三个人都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王平也是一笑,共和国现在根本没有什么专利法,官员们也普遍没有什么专利意识,要不然,王平就凭这个沼气池项目,就能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个百万富翁。共和国农民的基数是最大的,一家农民就算只赚一毛钱,亿万农户也能让王平一夜间成为千万富翁。减少十倍,赚一分钱也能成为百万富翁!
共和国的专利法,还在六年后才会出台,现在还早着呢!
孙县长听得很激动,他是巴不得胜利县能够成为试点推广县,这样一来,嘿嘿,上面的领导们补贴也不会少。胜利县发展起来,就是他的政绩!连社长也自然喜出望外,连县都在规划的话,那真武公社,就自然是重点中的重点了,就好像一把刀的刀刃位置,而他将被推到刀刃位置的刀尖上去。
基层的领导被王平的说辞说得热乎乎的,都很期待地看着段市长、宁省长,还有农业部的学者,只要这几个重量级人物一点头,这事情就太好了!
宁省长跟段市长交换了一下眼神,段市长的眼神,也是热烈的!很显然,段市长也被王平说动了心,支持在胜利县全县搞沼气池项目。宁省长扭头对詹敏教授说道:“詹教授,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看王平的沼气池项目,还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改进的。”这一拍板,出事了宁娴澜可是要担任最大的责任的。但是一旦成功,那成绩也是光辉夺目的!
这询问,是宁娴澜女士必要的谨慎!
詹敏教授看向王平,脸色微微一窘,在王平面前,他感觉自己的专家水平没有底气,这小子就是个天才。
“宁省长,至少目前来看,我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不妥!”詹敏教授说道。
“那我需要你在项目书上签下你的专业风险评估意见。”宁娴澜女士说道,詹敏教授毕竟是农业部的权威人士。
詹敏教授微微一怔:“好吧!”
段市长紧绷的脸缓和下来,他在担心着詹敏教授说要先上报农业部呢,这样一来二去,这个项目,没准就好像冰棒一样化了。
段市长心情一松,大声说道:“好,既然詹教授也肯定了王平的沼气池设计,宁省长也不反对,我是坚决支持王平来搞这个项目的,孙县长连社长,你们基层的领导怎么看?”孙县长连社长赵干事都唰的举起手,声音里透着激动:“我们完全同意全县推广!”
第131章 算死草绝技
全县推广沼气池项目,政府跟良美合作社合作,政府负责解决资金,良美合作社负责出技术。会议很简短,效率很高,最后,宁娴澜女士笑道:“王平,我们来谈谈合作方式和应该给你的报酬吧。”
王平指指唐老绵和孙良美:“这两位是良美合作社的项目代表,关于酬劳,合作方式,宁省长段市长,不是我矫情,你们跟他们谈就行了。”
宁娴澜女士和段市长都是一怔!
他们这还是第一次。
詹敏教授也是一愣,难道以他们的分量,还不够格直接跟王平谈?这小子,脑子有问题吧。那时候官威还是很重的,商业的观念几乎没有,领导的一言堂盛行。不过改革了,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变化是无可阻挡的!
王平并不管大家诧异的表情:“我只负责技术,关于工作价值的计算,我们合作社的唐会计和内务干部孙良美来决定,我也只有建议的权力。”
唐老绵立即抓紧了手里的算盘!
算盘就是他的武器,熟悉的武器在手,自信也油然而生!
宁娴澜女士和段市长都忍不住再次笑了起来:“王平,你小子准备跟我们讨价还价啊!”他们看看其实紧张得不行的唐老绵和孙良美,看看一脸轻松笑意的王平,宁娴澜女士说道:“好吧,你们算算给我看看,这个技术指导,你们要收多少钱?”这样跟下属谈钱的事情,宁娴澜女士也是第一次。以往,谁敢跟她讨价还价啊?
段市长也有挺新鲜的感觉!他也是第一次跟下面的人谈工作还要进行‘议价’,不过王平的良美合作社的商业性执照,拥有独立的法人代表资格,这些……可是他直接给市工商局老大打电话给办下来的。
良美合作社是一个新事物,这种合作谈钱的方式,也是一种新方式!
做事给钱,也天经地义!只是竟然面对面的讨价划价,这还是第一次!大家惊愕之余,都是感觉到新奇,都对王平的‘滑头’举动笑了起来。
谈钱的场合,比不谈钱的场合还要热乎!领导们都没有把对方当做‘对手’的觉悟!他们还没有领教到唐老绵的铁算盘的厉害!唐老绵的铁算盘能够‘算死草’,这‘算死草’的技能,都是长期艰难的生活中一分一厘精打细磨熬炼出来的。
‘算死草’技能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一路跟着采集第一手新闻的易思更是微笑甜甜,她是很理解并支持这种谈判方式的。这在国外虽然很普通,但是在共和国,还是新方式。往大的方向说,这就是改革带来的变化气息,一些些无法令人察觉的变化,也是进步。这个场合,跟梅市长他们的谈判又不一样。这次的大人物,都是超重级别的!唐老绵握手算盘的手微微发颤,不知道是因为激动兴奋,还是因为面对大人物心理压力太大。
合作项目既然确定了下来,王平谈到合作报酬的谈判,领导们自然只有接招!微微惊讶之后,他们接受了唐老绵和孙良美两个人来作为‘谈判’的代表。
王平冲易思的镜头一笑,开始喝茶!
全县推广沼气池的项目赚多赚少,他并不在意!有技术就共享,是共和国的传统,领导们没有说……给你一个月三十元的工资,你把这事情给做好,否则……。能够面对面坐在一起接受‘议价’,这其实已经很开明了。
改革开放的各种各样的干部会议不是白开的,领导们做事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的跟着发生改变!
孙良美开始结结巴巴地说话,脸红脖子粗的,领导们都带着欣赏的笑容用眼神鼓励他别紧张;过了好一会,孙良美的话语终于稳定下来,语速也恢复了正常,只不过他的普通话太糟糕了,夹杂着自创性的地方普通话,常常需要连社长为他低声向宁省长詹教授和段市长解释。
等到唐老绵发言并打起算盘,这场会议的艰难谈判才算真正的开始了,这些领导们,将在唐老绵的精打细算中得到熬炼,并难得的增加不一样的经验和见识。
随着宁娴澜女士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詹敏教授的表情僵硬,段市长瞪起了眼睛,其他领导心里越来月不安,王平则忍不住渐渐的笑了起来。
刚开始是领导们忍不住好笑,现在,轮到王平忍不住了!王平不在编制内,也不太忌讳领导们的不高兴。
¡¡¡¡ÌÆÀÏÃàµÄËãÅÌàèàèžž´òµÃÇå´àÁ¬¹á£¬ÈçÖéÂäÓñÅÌ£¬»áÒéÊÒÀ½¥½¥µÄ£¬Ñ»È¸ÎÞÉù£¡Á¬Áìµ¼ÃǺȲèµÄÉùÒô¶¼Í£Ö¹ÁË£¡
唐老绵算完了,抬起头看着对面的大人物们,心里的畏怯随着算盘的噼啪声音一起远去,消失殆尽,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计算快乐中,地方口音特有的浓重鼻腔音说道:“宁省长,段市长,詹教授,我算出来了,这个项目,一共需要二十七万八千的人工材料全部投入,按一万七千户人算,有的单身汉和家庭人少的合并两成份额,需要挖一万三千六百口沼气池,人工材料按照最低批发价格算一口沼气池需要最少投入二十元。良美合作社的沼气池技术理论指导费、沼气池设计费、各个公社基层技术人员培训费、现场监督指导费、每一个公社的样板沼气池修建费,全部加起来按工程总造价的最低百分之三计算,是八千三百四十元。”
八千三百四十元!单是给良美合作社的钱?这是一笔巨款!!
所有的领导都忍不住抽了口冷气!
近万的技术指导费?还单是一个县?技术指导,可是人工材料什么都不用出的,纯粹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
詹敏教授首先就难以接受!他的工资加农业部补贴,也不过八十多元一个月,当然他还有一些粮票布票生病看医生全额报销什么的补贴照顾。詹敏教授心里翻江倒海般愤懑!这太离谱了!这乡下的老黄泥巴脚杆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唐老绵诧异地看着会议室里都盯着他看的安静沉默的干部,没有觉悟地说道:“你们不相信么,我再算一遍你们看。这次慢一点!人工材料全部细化计算,而且按最低标准。当然,损耗是必须要计算在内的。”
第132章 后果很严重
詹敏教授的脑子里还是计划经济的老旧思想,而唐老绵跟各位领导谈的,却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标准版,尽管唐老绵自己并不知道他正在实践着的事情就是‘市场经济’的理念!
计划和市场,转变非一日之功,但是不管怎样,也得转!
唐老绵计算的,不过是市场标准下的最低标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起码半年时间才能全部落实下来,而且在县的十多个公社里得来回的转,每个公社,都要进行技术人员的培训,样板沼气池的建立是需要一直在现场指挥的,所有的一切技术指导带现场工作,八千多元,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放到现在,当然没有人愿意去。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在唐老绵再次详细计算一遍之后,所有的领导都不太愿意接受这个八千多元的技术指导费,只不过,所有的领导都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他们的直觉,就是这钱,收取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