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每到休息,新生们便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聊高中三年的规划,聊未来考哪个大学,聊喜欢的游戏,聊天聊地。
喜欢打游戏上网的,中考分数高的,初中一个中学的,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圈子。
高中生虽然还没成熟,但一些为人处事,已有了成年人那一套规则。
也有些同学拉拢姜宁到他们的圈子,姜宁会笑呵呵的答应,当又有人来拉拢,他依然会同意,于是同学们也看明白了,姜宁跟每个圈子都有交集,却又不彻底属于哪个圈子。
这种行为,令一些同学略微不舒服,盖因姜宁那晚的表现,倒没不开眼的来找事。
表面上依然彼此客客气气,毕竟姜宁的正义他们看在眼中,是一个可以相处的人。
当然,高中的青春中,最少不了便是恋爱了,男生们聚在一块,自然会聊到班上的女生。
白雨夏成了班上一致公认,最好的女生,沈青娥紧随其后,陈思雨的双胞胎身份被人发现,引得不少人男生津津乐道。
趁着军训,有些男生发起攻势,仅仅是姜宁目睹的,便有人趁着军训期间,给白雨夏送水,白雨夏淡淡婉拒。
有些眼光低的,则是瞄准了容貌相对一般的女生,有的甚至短短几天,有了脱单的希望。
而那些向着漂亮女生发起攻势的男生,大都收到了好人卡,连qq都没加上。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9月9号上午,军训汇演。
副校长宣布此次排名前三班级为:“一班,三班,十一班。”
8班的学生捶胸顿足,遗憾到难以复加,他们军训时特别努力,可还是落选了。
优胜的前三个班级,比他们更加努力,尤其是11班,不光白天军训,晚上其他班级上自习,他们还去操场继续练,根本没法比。
至于一班和三班,本就是尖子生的班级,综合素质比普通班高上一截,再加上同样努力,排在前列自然是没毛病。
9号上午举办完军训汇演,下午便放假,明天是教师节,放三天半的假。
伯母打来电话,询问姜宁晚上去不去他那里吃饭。
姜宁以军训太累给推拒,今晚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放学回去的路上,太阳正毒辣,姜宁骑车很快,薛元桐紧紧抓着他的衣角,生怕掉下来。
虽然上次飙车的时候,薛元桐抱过姜宁的腰,可那是恐惧之下,生死危机面前,当然不考虑那些细节了。
现在是白天,还那样的话,她会不好意思的,岂不是显得她胆小吗?
可笑可笑,她薛元桐是那种人?
不过还别说,她越贴近,便越能感觉到凉意。
薛元桐啊薛元桐,你一定是出现幻觉了!
她这样告诫自己。
“姜宁,你是不是长高了?”薛元桐观察力细致,她隐约觉得姜宁的身体修长了不少,虽然还是瘦削,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气质。
“应该吧,最近吃的比较好。”以姜宁对身体的掌控程度,他知道仅仅十天功夫,他从一米六五长到一米七,到了班上同学的中游水平。
他每天喝三盒纯牛奶,吃五个鸡蛋,中午去食堂吃饭,一顿饭要花了二十多,平时水果更是不断,身上的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营养勉强跟的上,淬体雷诀【创建和谐家园】肌肉骨骼,又吸收灵气,多种原因结合,正值长个头的年龄,十天长了五厘米倒也不算什么。
前世他便见过一位同学,寒假年关,二十多天,蹭蹭窜了七八厘米,只能说人的潜力极大。
“吃的好就能长高吗?”薛元桐神情向往。
那可是她的梦想啊,初一的时候,她一米五,结果三年过去,还是一米五,未免太凄惨了些。
“不光要吃的好,还要加强锻炼,比如摸高,或者打篮球,都对长高有一定益处。”姜宁道。
薛元桐最不喜欢锻炼了,听到这里后,默默放弃了,算了矮就矮吧,可以随意踢被子。
“我妈今天中午回来,家里做了饭,她知道你这几天带我回家,要你来我家吃饭。”薛元桐道。
姜宁点点头:“好啊。”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妈的手艺很好的,嘿嘿。”
姜宁骑车下了大坝,远远看到顾阿姨站在门口,顾阿姨是薛元桐的妈妈,上次姜宁听周围住户说,薛元桐的爸爸早年因病去世,顾阿姨没有再嫁,专门抚养薛元桐。
顾阿姨看到姜宁带着薛元桐,脸上露出温婉的笑容,迎上去道:
“姜宁,谢谢你这些天带桐桐回家。”
前些日子她送桐桐上学,结果桐桐自信的不要她,正巧到了农忙的时候,村里有几亩花生要起,于是她匆匆赶了回去。
===第十六章 家常===
顾阿姨后来才知道,这几天是姜宁骑车带桐桐上学。
于是她一直在农村忙到今天,才赶回来。
现在看到自家丫头,乖巧的待在姜宁身边,一时间觉得还挺好的。
从租房子给姜宁,她便觉得这孩子老实有礼貌,就是身体看着弱了点,谁想到几天不见,居然窜了一截,脸上也变得有精神多了。
“姜宁稍等下哦,还剩一个菜没炒。”她昨天告诉桐桐,让她喊姜宁来吃饭。
姜宁没推拒,礼貌道:“麻烦阿姨了。”
“不麻烦,不麻烦。”
薛元桐看两人寒暄,插嘴道:
“妈你别聊了,快去做饭吧,我饿死了。”
顾阿姨瞪了薛元桐一眼,薛元桐根本不怕,拉着姜宁去洗手,接着又把姜宁拉到堂屋,按在折叠桌旁的小马扎上坐下。
薛元桐切了一盘西瓜,坐在饭桌前和姜宁闲聊。
“好凉快啊?你有没有发现?”薛元桐奇怪的问。
姜宁点点头:“确实很凉快。”
他催动了灵力给周围降温,对于薛元桐,他不会吝啬那一点灵力,他挺喜欢这个古灵精怪,整天笑哈哈的姑娘。
“嗯嗯,也许是树荫的原因吧。”薛元桐想着。
这一排平房附近种了不少树木,提供了树荫地,让平房升温不至于那么高,虽然夏天还是热,但吹吹电风扇还是可以度过的。
自己生活条件一般,只有妈妈能挣钱,这年头装一个空调几千块,而且电费昂贵,所以她家没空调,每年夏天苦哈哈的也就过去了。
姜宁笑了笑,这年头确实不算热,不像后世的某一年,全国大升温,夏天不吹空调都受不了,甚至一整个晚上都要开着空调才能入睡。
“超凉快!”薛元桐咬了一口西瓜,提着果粒橙橙瓶子晃了晃,正在她要拧盖子的时候,姜宁道:“我来吧。”
“不用,我可以。”薛元桐奋力一拧,开了。
得意洋洋的说道:“我可是女汉子,区区一个瓶盖摆了,还不是轻而易举。”
“厉害厉害。”姜宁慈祥的表扬她,好像是夸小孩子一样。
薛元桐哼了一声:“吃瓜,吃瓜,我妈妈从乡下带回来的,我爷爷找的种子自己种的瓜,很甜的,等会我抓两个留给你慢慢吃。”
说着,她期待的看向姜宁,希望他品尝一下。
姜宁尝了一口,确实很甜,比寻常街上卖的瓜要稍微好一点,不过,比之他在修仙界吃过的那些灵果,要差上许多,但他依然吃的很开心,当着薛元桐的面吃了好几块,比吃那些灵果更开心。
一个东西好不好吃,有时候更取决于和谁在一起吃。
姜宁是留守儿童,父母一年到头只有年关能回来,然后待上不到二十天,再接着去沿海地区打工。
只留下他一个人在家,爷爷奶奶去世的早,平时一天三顿基本买着吃,在村里还算安全,有一些邻居亲戚时不时照看一下。
以前姜宁怨恨过父母,可是随着长大,他也逐渐明白。
徽省落后,如果留在家乡,像是父母这种没多少文化的人,要么种地,一年收入甚至不到一万,要么去做生意。
因为当地厂子工资不高,比沿海地区差的远了,去那边的话,两个人一年能剩下七八万,以后给孩子买房买车。
所以姜宁那村里,成年男性基本都去外面打工去了,许多和姜宁同岁的,初中都没读完,便跟着爸妈去外地了。
姜宁这些年,一直是过着自己一个人吃饭的日子,后来大学毕业,在社会上漂泊,同样是一个人吃饭,说实话很是没滋没味。
他更喜欢和家人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聊聊家常,然而那种机会罕有,生活在社会上,总是身不由己的。
现在坐在薛元桐家,和薛元桐聊天,吃东西,这种放松的感觉,他已经很久没有过了,虽说前几天也在大伯家,但他总觉得,和大伯一家有一层看不见隔阂所在。
尽管这一世重来,他比前世做的好了许多倍,但那些记忆永远深埋于心底,修仙者虽有近乎仙人的手段,但终究也是人。
相反,他现在和薛元桐一起,却是感到异常轻松。
薛元桐笑的灿烂,自家的瓜被姜宁夸奖,她便觉得骨头舒展开了。
这边顾阿姨端着锅过来,香气弥漫开来,勾的人流口水。
薛元桐站起来双手掐腰,激动给姜宁介绍:
“看,这是我妈妈从村里带的鸡,新鲜的鸡,配上干豆角烧的,用的是烧柴火的土锅,看给我妈妈热的一头汗,你就知道这鸡有多好吃了!”
“等下还有沾了汤汁的死面饼子,那味道别提了,保证你吃了一口,天天都想来我家蹭饭!”
“你今天享福了哈哈哈。”
顾阿姨丑了自家丫头一眼,想不通怎么生了这样一个憨货。
姜宁接过锅子,摆在桌子上,同时催动灵力,一股冰凉展开。
“堂屋好凉快啊!”顾阿姨惊讶道。
“我早就发现了,今天特别凉快!”薛元桐赞同道。
顾阿姨依次上菜,除了土锅鸡,还有两盘菜,一个烧毛豆,一个凉拌西红柿,再配上薛元桐切的西瓜,也勉强算是四个菜了。
“今天菜比较简单,姜宁别嫌弃哦。”顾阿姨不好意思道。
“已经很丰盛了。”姜徐道。
顾阿姨端来电饭煲,里面是绿豆汤,夏天来上一碗,解渴又降暑。
“吃饭吃饭。”薛元桐伸手抓了一块饼子,然后被烫了一下,立刻缩回爪子,表情幽怨。
姜宁被逗的忍不住笑了。
顾阿姨给姜宁夹了一块饼,放到他的碗上。
饼子是和土鸡一起烧的,汤汁淋了一小半,另一半则是酥脆的。
姜宁咬了一口,称赞道:“阿姨手艺真好。”
薛元桐小脸骄傲,仿佛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