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目前这款1.6L的发动机是搞出来了,但是现在搞出来的也只不过是一部分硬件而已,还有一部分最重要的就是行车电脑ECU要搞,所以说目前他们也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
而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每台成功的发动机,都会讲究两个字就是【创建和谐家园】,而这所谓的【创建和谐家园】则正是对行车电脑ECU的【创建和谐家园】。
目前刘晓亮这些人完成的只不过是硬件设施,后继需要完成的还有E-GAS的电子油门控制技术,这些就是要靠ECU来【创建和谐家园】了。
而原本这台发动机上装的是BoschME7.5.20的ECU行车电脑,这款行车电脑,本来是博世专门为了大众的POLO开发的,也就是在今年才刚刚问世。
所以他们还不知道能不能从博世的手里拿到这款行车电脑,如果要是拿不到的话,那么他们就还要自己搞技术,搞数据来研究。
不过金小强已经将这方面的事情,交给了丁伟忠来处理,丁伟忠是早期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他正好有几个同学在大众那边工作,前段时间他已经通过了这些同学联系了博世那边,博世那边倒也没有一口回绝,但是也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估计他们是要将这款专为POLO研究的ECU,进行一定的改制之后才能交给金小强他们。
不过只要有的谈,就不需要担心。
现在金小强他们要做的就是练好内功,然后给自己打好了基础,现在还不是高兴的太早的时候。
毕竟在天朝,你想进入汽车行业,还要面临一个准生证的问题。
而这个准生证也就是国家对于企业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的许可,也就是国家批准你进入汽车行业的一纸文书。
天朝的汽车准生证从1985年开始实行,已经有了差不多二十个年头,先后经历了目录制度和公告制度两个阶段。
目录制度是属于行政分配制度,正如1980年中国实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一样,改革开放以后,各省份和中央部委争先恐后大上汽车生产线,全国整车企业数量就翻了一倍达到120余家,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明显,而底盘资源却严重不足。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天朝才开始实施了以《目录》管理为特征的汽车产业“计划生育”。
《目录》由当时的行业管理部门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与公安部、交通部三家联合发布。从1985年-2000年的15年间,《目录》共发布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164家、车型4.8万个。
虽然《目录》制度在遏制汽车行业盲目扩张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行政管理色彩比较重,运行方式也缺乏透明度,没有形成公开平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目录资源控制过严,特别是对民营企业来说,不是门槛过高,而是根本就没有门。
后世大名鼎鼎的利吉集团的老总,书福哥就曾为了这个“目录”准生证奔走十年,后来还是采取了先斩后奏的方式,才进入了天朝的汽车市场。
而在2001年的公告时代,则是废除了汽车终身制度,也宣布了《目录》时代的告别。
而因为天朝的特色经济发展理念,所以虽然对刚打投资者们是宣布废除了目录制度,但是在新的公告制度的时代,目录的序列号却依旧存在。
对于很多气息奄奄的汽车企业来说,只要他们的目录序号还在,就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对于那些觊觎汽车行业的投资者而言,这个目录序列号还依旧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也就是说,虽然现在是公告制度了,但是你想进入汽车行业,你就必须要拿到《目录》序列号,也就意味着你必须要从那些气息奄奄的国有汽车企业的手里,花大价钱购买他们的企业,或者是《目录》序列号。
只有拿到了这个序列号,你才能够成立汽车企业,进行汽车的研发和营销。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TG的光辉领导之下,咱们天朝的民营自主品牌汽车,起步的这么晚,发展的这么慢的主要原因。
在几年也就是03年,原本一直是生产两个轮子的摩托车的力帆就是靠着收购了重庆特种汽车制造厂,才拿到了序列号,从而开始生产四个轮子的汽车。
而同样是在今年,原本是生产手机电池的BYD,也正是靠着收购秦川汽车,才拿到了序列号,从而进入了天朝的汽车行业。
而现在的金小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他要是想杀入到天朝的汽车市场,他也同样需要拿到这个《目录》序列号才行。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啊!
要知道就算是现在很多的原来的国营汽车厂,都是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可是你要是想和他们谈收购,那你手里要是没有个几亿,你就根本别谈。
而且你还要接手大批的原厂工人,还有他们的养老问题,补足欠发的工资问题,还有他们的债务,而且你还要走动各种各样的关系,林林总总下来,这走关系的钱,恐怕就不下上千万。
别看金小强现在是小有资产,可是要是谈及收购一个汽车厂来玩玩,那现在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更何况就算收购了汽车厂,你还要搞研发,要研发新车型,这些就是需要天文数字的投入,更何况如果你想做大做强,你还要招兵买马,还要升级设备等等等等,这些可都是用钱的地方。
就金小强现在所拥有的这不到三千万的资产,真的是扔进这个深坑里都听不见水声。
所以现在还真就不是考虑该怎么生产汽车的时候,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先把基本功练好,打下坚实的基础。
把这款1.6L的发动机做好,然后在转攻1.8L的发动机,然后在拿下2.0,2.4L的发动机,同时在把那CVVT和DVVT的技术,在这台发动机上面匹配好。
与此同时在把那波箱技术拿下,要知道这个才是天朝汽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要知道在金小强重生之前,天朝的自主品牌汽车,都已经纷纷推出了自己研发的各种型号的发动机。
可是就是在波箱这一块,却迟迟不能拿下!
一条汽车的核心部位就是汽车的动力总成,而所为的动力总成则包括汽车的发动机和波箱两个部分。
而手动波现在对于天朝的汽车行业来讲不是什么难题,毕竟咱们一直做的就是手动波,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自动波将成为主流。
毕竟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有钱人的增多,城市的交通情况肯定是极为拥堵,到时候在城市里汽车停停走走的情况将会成为常态,而这种情况,将会成为驾驶手动波汽车的驾驶员们的噩梦。
所以到时候对自动挡的汽车的需求肯定会大大的提升,所以如果能够拿下自动波箱的技术,在将这自动波的技术和咱们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做好了匹配的工作,那么这个才可以说是天朝汽车行业的一大突破。
要知道就算是在十年之后,天朝汽车在波箱上,也一直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突破。
要说那时候唯一的亮点,也就是书福哥收购了澳大利亚的DSI之后,天朝才号称是能够量产了自动挡波箱。
可是这产量却是一直上不来,总是在各个方面被那些外国汽车业的巨头们联合卡住脖子,让你不能舒服的喘气。
所以金小强早在这台发动机能够开始正常的运作的时候起,就已经有了下一步的打算,那就是要开发1.8L,2.0L,2.4L等等一个系列的发动机。
而与此同时,他还要攻克这自动波变速箱的难题!
后世流行的6速自动变速器,7速自动变速器等等暂且不说,现在还要能够做出一台天朝自产的4速自动变速器,那就绝对能够成为一个传奇了。
一想起今后的几年,一台台动力总成从自己的厂子里走出来,买遍神州大地,金小强就是一阵兴奋,这样的情形,他还真是非常的期待啊!
第六十章 启航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金小强就一直在厂子里和众人一起搞数据测试等等工作,每天都忙到很晚。
而过了没几天上海那边丁伟忠的同学也按照他的要求,寄过来好几块的电子芯片,据说是他的老同学通过关系,找到的博世方面的人专门帮忙重新【创建和谐家园】的,而且就是根据POLO上面用的那款BoschME7.5.20小改了一下而已。
用在他们这台发动机上,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而剩下的工作,也就是做相关参数的匹配了。
而在刘晓亮这边的数据测试方面他也做的差不多了,而金小强也很是时候的拿出了2.0L和2.4LDOHC,双顶凸轮轴发动机的设计图。
这两款发动机的设计图,都是后世在2011年左右,天朝的自主品牌使用的发动机技术,虽然在那个年代,和合资车比起来有些落后,可是要是拿到现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发动机,就算和合资车硬撼,也不见得落什么下风。
要知道在十年之后,各个汽车厂商在发动机的节油减排,提高升功率的方面,可是无所不用其极,像现在还算是比较高端的什么VVT技术,还有涡轮增压技术,人家可是一股脑的全部整合到一起。
比如福特就硬生生的将这些技术全部整合到了一起,才拿出了所谓的ECOBOOST技术,据说是可以和大众的TSI技术相抗衡,可是只要是有新研究过的人就会发现,其实这俩车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烧机油。
可是虽然这两项技术都有着一定的缺点,但是消费者们却是很买账,无他及时因为这两项技术在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和节油方面,确实有着独到之处。
所以今后的发动机的主流技术,就是涡轮增压和VVT技术的整合,而现在要是把这样的发动机拿出来,一来是成本太高,国内的普通消费者会接受不起,二来消费得起的消费者,却很有可能看不上国产车。
所以虽然这样的技术对金小强来讲不见得是什么难事,但是现在他也只能将这些技术作为后备的技术储备。
现在他拿出来的这两款DOHC双顶凸轮轴的2.0L和2.4L发动机,其实也就是在2010年左右,国内的一些自主品牌的汽车制造商模仿三菱的4G63和4G69两款发动机研制出来的。
被用在国内很多的车型上,比如长城和BYD的SUV都在使用这样的发动机,甚至是一些家庭轿车也在使用这样的发动机。
这样的发动机虽然好似没有什么新技术可言,但是就是胜在成熟稳定,没有什么瑕疵,在质量上很有保证。
现在先把这样的两款发动机做出来之后,然后可以慢慢研究这两款发动机的CVVT和DVVT的技术,再或者现在已经可以研究如何将涡轮增压和这两款发动机匹配在一起了。
要知道现在大众的车子之所以在天朝可以大行其道,就是因为他们在天朝推出的涡轮增压技术,其实这样的技术在国外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但是在天朝,却才不过算是刚刚普及而已。
能开的上带有涡轮增压的车子的人,一般都是属于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的公务车,普通老百姓能够买得起带涡轮增压的车子的还真不多。
而且金小强也考虑过,如果一下子拿出太先进的发动机也不太可能,毕竟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动机制造公司,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出来的,没有那个是一步登了天的。
就比如后世的韩国现代和起亚,这两个品牌在2010年代的时候,都已经进入了世界汽车企业的前十名。
可是就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现代汽车刚刚起步的时候,也不过是靠着模仿日本车起步的,就连他们制造的发动机,也是和现在的天朝自主品牌一样,老老实实的靠模仿日本的4G63起步的。
不过不同的是,三菱和丰田,本田等汽车企业,因为某些特殊关系,对当时的现代,和大宇这样是汽车企业很是照顾。
所以他们模仿其日本的发动机技术来,就不像现在天朝这样,起步这么困难,不过即便是有日本人的帮手,韩国人也是足足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才让现代和大宇打入了世界名牌的范围。
而更是又用了十年的时间,才进入到世界企业企业的前十强。
而且即便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韩国车的发动机技术,其实也只不过比天朝的汽车发动机强上那么一点点不多而已,比起他们的老师日本人,还有德国人而言,他们的发动机技术还差得远。
现在金小强独立拿出了一台1.6L发动机的设计,已经是很逆天了,如果他现在在拿出什么2.0T,或者是2.4T的技术来,那他可能很快就要被国家请过去搞研究了。
说不定关在某个山沟沟里,一研究就是几十年!
所以现在的金小强是真的很想多拿出一些更高一级别的技术,和更好的发动机出来,可是现在的条件不允许他这样做。
再者说就算他拿得出来,以他们现在的环境,也不一定能够生产的出来,再说现在的天朝根本就没有多少真正懂得发动机设计的人才。
所以现在就算他真正的设计出更好的发动机,可是没有其他人的帮助,只靠他一个人岂不是要累死?
而且现在像这样的设计工作都是讲究团队合作的,很多工作都是由一个团队来完成,如果他总是这样单打独斗的话,那么以后就算他成了公司,可是还能有谁来接他的班?
难不成以后几十年,都是他一个人在搞“设计”?其他人就只负责生产销售?
那他这样的总裁当得还有什么乐趣?
所以现在金小强合适切合实际情况的选择了拿出那两款,仿4G63和4G69的发动机出来。
毕竟这两款发动机,现在在国内也算是够先进的,4G63国内生产的还不过是SOHC的品种,而4G692.4L的发动机目前还没有国产,要等到08年左右这款老旧发动机才会被引进到天朝,而且即便是拿到国内之后,也是一样的【创建和谐家园】版本的。
如果金小强现在能够拿得出两款发动机的模仿机型,并且小改的话,那么他相信只要他的发动机做出来,一经推出市场就肯定会受到各个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的欢迎。
毕竟现在的那几家自主品牌的车企,可都还被发动机供应商卡着脖子,就比如XX品牌的汽车在造SUV的时候。
如果他们要是选用了三菱的这款4G系列的发动机,那么他们就必须要使用三菱或者是日系厂商提供的波箱,否则的话,人家就根本不卖给你发动机。
而一般这时候咱们的汽车厂商,则只能被这些洋鬼子气的干瞪眼!
金小强一边在跟着丁伟忠和刘晓亮他们搞数据测试,一边又悄悄的在画自己的图纸,而且平时还要和在西岗子那边的老爸和老妈联系,日子过的繁忙并且充实。
而且这段时间,因为在南阳市陆陆续续的又发现了很多历非典的病人,南阳市已经处于了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
现在已经到了四月份,虽然只不过是上旬,不过目前已经风传市里面在研究,是不是让学校停课,让工厂停工。
出了一小部分必须维持运作的单位之后,让其他人都放假待在家里,避免非典病毒的扩张传染。
而现在政府这边还在开会研究,可是下面的很多私营或者是不是要害部门的国营企业,都已经开始直接宣布放假了。
毕竟现在工人们就算是每天来到了工厂,也是无心工作,而且就算是工作,出的差错也要比以前多得多。
工人们有自己的闹心事,而领导们也一样担心拍死,于是恨过企事业单位索性就放假了事。
作为华阳齿轮长最大的主顾,华中汽车制造公司,这时候也选择了给公司的人员放假,既然最大的主顾都放了假,金小强他们公司当然没有继续上班的理由,于是金小强索性也给工人们放了假。
现在的齿轮厂虽然放了假,可是来往的人却并不比以前少多少,因为,每天丁伟忠都会带着他的一帮徒弟来这里搞研究。
而杨定伟师傅这边也是一样,两人都是早期的技术狂人,而且心里都有着咱们天朝人的汽车梦,现在能够帮金小强把图纸上的东西落实出来,两人都觉得他们是义不容辞。
这俩人各自带了十几个徒弟,再加上金小强和刘晓亮两个,这齿轮厂里每天来“上班”的倒是有三四十个人,所以倒也不显得冷清。
而大家每天到这里来,其实也都是出于一种对汽车的狂热,所以他们这三十几人,倒是有点汽车发烧友的意味。
大家都是因为一个梦想,同样的兴趣,所以在这样的日子里,才会聚集到这里,一起坚持着!
有了生产第一台1.6L发动机的经验,后面的2.0和2.4的发动机的生产工作,进行的就很快了。
大概只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金小强就拿到了各两台的样机,然后他就有开始当起了甩手掌柜,把这发动机直接交给刘晓亮去搞测试去了。
不过现在也只不过是处于刷ECU数据的初级阶段,要做好最初级的【创建和谐家园】,才能为以后的技术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