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等到东婷和守成一前一后的出了门,郭守云扭过头,将目光投射到了刘冉那张英俊的脸上,不得不承认,这个小伙子比他郭大官人的卖相可是好多了,咋一看上去,人家还就真有那么几分做电影明星的潜质。不过在郭守云这类人的眼里,卖相好是没有用的,要想真正在郭氏集团里谋上一份差事,尤其是那种可以独当一面的差事,如果没有几分真本事那是门都没有的。
说实话,对刘冉与东婷之间的感情问题,郭守云没有多大的心思去过问,毕竟女生外向,这兄妹之间的感情再好,做小妹的早晚也要嫁人,像这类事情,他一个做大哥的也不好多说什么。而今天呢,郭守云要与刘冉所谈的内容,是关于计算机产业方面的,他要看看这个腼腆的小伙子是不是有真本事。别看郭守云不懂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但是别忘了,他却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人生经历,前世那一段身在二十一世纪的生活经历,令他今后近二十年间计算机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多少都一些了解。他只要针对这些方面提出一些问题来,再看看刘冉给出的答复,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判断了。
毫无疑问,郭氏集团的发展是迅速的,有郭守云通过非法途径急速聚敛起来的雄厚财富做后盾,再加上高层在决策方面的大胆推进,整个集团的业务就像滚雪球一样,飞速的扩大、蔓延。一个企业集团的发展,并非只能带来利润上的增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个人才汇聚的过程。就郭氏集团来说,它在起步阶段除了里尔克之外,并没有吸纳什么专业性较强的精英人才,整个集团里主事的几位首脑,几乎全都是“歪才”,都是走官商路子的“非主流人士”。而今,郭守云打定主意要进军计算机产业,而且要向海外拓展业务,那么就势必需要招揽相关方面的人才。毫无疑问,郭守云是一个为幸运所眷顾的人,就在他收购王安之举如箭在弦的时候,未来郭氏集团的又一名干将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第三三一章 活宝
郭守云同刘冉之间的交谈,一直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郭守云一方面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有了一种更加全面的认识,一方面也对今后郭氏集团的计算机产业发展,有了一个更加详尽具体的思路。
什么叫专业人才啊?毫无疑问,在郭守云的眼里,刘冉这个生性腼腆、憨憨傻傻的小伙子,就绝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专业人才,别看这小子在闲聊中说话的时候带着几分磕巴,但是一旦说起计算机方面的东西,他就像是换了一个人般的。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只要郭守云提出一个针对计算机产业方面的问题,小伙子就能很快把话题接过去,然后侃侃而谈,没有丝毫的局促与结巴,最重要的是,他在这方面的谈话显然思路极为清晰,他说的每一番话虽然都很长,但是郭守云却没有任何啰嗦的感觉,怎么说呢,打个比方,如果刘冉能够把这方面的口才运用到演讲中去,那他绝对可以充任一名出色的政客。
针对王安公司目前的困境,过去郭守云一直认为其根本原因,是王安放弃了个人电脑的业务扩展,由于他们的主要业务始终维系在大型机以及巨型机的开发上,所以产业模式逐渐落后与时代行列,其衰败是必然的。但是从刘冉的口中,郭守云却认识到了以往他从未涉及到的新知识。按照小伙子的说法,王安公司的业务瞄准大型机与巨型机的开发,在这一点上问题并不大,的确,在这个时代里,个人电脑业务的发展确实很快,而且未来的国际计算机市场,个人电脑业务的份额也会变得越来越大,但是如果单从利润值的角度来看,瞄准商业领域以及高科技研究领域的大型机、巨型机才能获取更高的利润额度。就拿IBM来说,他目前虽然将很大的精力投放到了个人电脑业务方面,但是每年数十亿的研究经费,还有近百分之七十以上投放在大型机与巨型机的研发项目上。而除了IBM之外,还有Unisys,这家国际知名的计算机企业,一直都在做大型机与巨型机的项目研发,而他的经营状况一直都很良好,尤其是在王安陷入困境之后,这家企业的盈利值更是飞速攀升。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的困顿又怎么能将全部原因都归咎于业务方向过于狭窄呢?
按照刘冉的观点,王安真正陷入困境的最根本原因,存在与三个方面,其一,是企业的领导层不思进取,他们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太少,尤其是在王安博士患上绝症之后,整个公司几乎就是在吃老底了,这对于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计算机产业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其二,王安公司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兼容性太差,他们的每一个机种,几乎都要安装来自于王安本公司所开发的相应程序,而这对于一个品牌的计算机来说,那就是最大的局限;其三,王安公司在售后服务方面的做法有些黑,那些购买他们产品的客户,除了要为机组的维护支付大笔额外费用之外,还要掏出大笔的金钱购买他们的售后服务。就刘冉的了解,那些王安公司的客户们,即便是机组程序出了一些小问题,在需要向公司提出咨询的时候,也需要支付一百七十五美元的咨询费。像这样的做法,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也许还不是什么问题,可现在的问题是,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很多,大批的商家正在竭尽全力的争夺市场份额,除了王安之外,客户们可以做出的选择不可胜数,在这种情况下,王安公司的客户流失自然是无法避免了。
刘冉认为,有了这三大因素的左右,王安公司的经营陷入困境是必然的,相反,如果它不出问题那才是新鲜事呢。
坦率的说,刘冉的这些见解令郭守云对王安所面临的现实状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而这对于他这个郭氏集团的老总来说,那实在是太重要了。
当然,在与刘冉的交谈中,郭守云的收获不仅仅在于这一个方面,他同时也对郭氏集团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大概的把握。根据刘冉对计算机产业的看法,他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计算机的研发科技应该趋向于三大板块,即高性能、宽领域、更友好协调的人机界面。高性能这一点上,郭守云自身就很有体会,不过他的体会显然不如刘冉的见解来的深刻,像那些什么器件运行速度、并行处理技术之类的东西,他就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而在宽领域方面,刘冉主要提及的就是一个计算机产业的外围相关环节,比如说网络技术、再比如说数码技术,他认为,在未来的计算机市场上,网络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利润产生点,而数码技术作为一个计算机的相关产业,其利润值绝对低不到哪去。网络技术没有什么好说的,现在国际上正在兴起网络热,凡是与网络相关的产业,其前景均被世人所看好。而数码呢?对于刘冉能够看到这一点,郭守云是相当钦佩的,要知道,这年头数码还是一个全新的词汇,就在去年,柯达公司才刚刚推出了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码相机,而年前东芝推出的四十万像素数码相机,市场售价一百七十万日元,同时呢,真正看好这些产品的人现在为数不多。而在这个时候,刘冉能够提出这个观点,那就足以说明他的不简单了。而在刘冉所提出的三点种,郭守云最为关注的还是最后那一点,也就是协调友好的人机界面。在交谈中,刘冉提及,目前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做开发的公司,首屈一指的自然要数微软,他们所推出的WINDOWS3.0系统在这方面做的相当好,而除了他们之外,剩下一个就是苹果公司的Macintosh。不过话说回来,刘冉对微软以及苹果两家公司的系统程序也提出了一些技术上的批评,苹果的不用说了,他们的产品过于僵硬,技术性要求很高,根本不适合普通用户使用。而微软的3.0呢,它的兼容性差,同时对多媒体和网络的支持性不高,如果这些技术性的问题不解决,那么微软的前景并不能为人们所看好。或许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开发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一部分公司的股东已经逐渐失去了对这一项目的耐心,如果不是微软的核心领导层还在坚持,那么这个项目可能已经被作废了。
两小时的交谈,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刘冉在说郭守云在听,前者说的是滔滔不绝,后者是边听边分析、获益良多。总的来说,郭守云从刘冉的这些话中听到了计算机产业的三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以硬件研发为主导的投资方向,一个是外围相关产业为主要方向的投资,而最后一个,则是以软件开发为盈利点的发展方向。那么说起来,郭守云自己中意哪个方向呢?坦率的说,他自己更喜欢配套软件的开发项目,为什么呢?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方面所需要的投资比例最低,最容易上手。不过容易上手的东西不一定有好的基础啊,毕竟王安公司的业务并没有放在软件开发方面,郭守云收购王安,就是为了借鸡生蛋,放弃了这方面的优势,显然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现今社会条件下的大型企业,一般都是综合性的,任何一个知名的企业集团,一说起来都做着方方面面的生意,比如说微软,它本身就是“软”、“硬”兼顾的,而像国内的一些知名品牌,比如说长虹、先科之类的,他们设计的产业就包含了电子这一大块上的诸多门类。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你有资源、有资金、有技术、有人才,那做什么都成,从这个角度来看,郭氏集团有资源,而且资源很充裕,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政治资源,它是要什么有什么的。至于资金,那更不用说了,郭守云的荷包里什么都缺,可唯独就是不缺钱,在这年头里,不说别的,就说国内的IT产业上,这年头引入几百万美元的国际风险投资就算是冒尖的大手笔了,而在郭守云手上,几百万美元那还能叫钱吗?几个月时间里,东婷自己造进去的恐怕也不止这个数了。永远不要忘记郭守云是怎么起家的,他的荷包是通过瓜分苏联国家财产鼓胀起来的,布尔什维克党以及原苏联央行在远东的全部资产,有很大一部分都被他吞吃掉了,有这些资金做后盾,他做什么还用担心没有钱可以投吗?
总的来说,现在郭守云要想进军计算机产业,要想学习微软那样,“软”、“硬”齐抓的拓展经营领域,那么他唯一欠缺的就是技术以及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在这两者中,人才的吸纳则是他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必须承认,刘冉就是一个计算机行业的专门性人才,郭守云感觉着,这个小伙子绝不是个虚有其表的绣花枕头,他的脑子里有些真东西,这次东婷把他从加拿大带回来,那真是给自己送宝来了——一个活着的宝贝。
第三三二章 大订单
同刘冉交谈了近两个小时,当结束的时候,也到了去赴午宴的时间了,郭守云在客厅里喝了一杯茶,又抽了一支烟,前来敦请的孙红羽也到了。
“怎么样,感觉这个小伙子人品才干如何?”带着郭守云从楼上下来,孙红羽趁着没人注意的工夫,低声问道。
“感觉还不错。”郭守云扭头朝后看了看,在他们的身后,东婷一手挽着刘冉,一手牵着守成,三个人正热络地说着什么。
“虽然人木讷了点,但是看得出来,相关方面的技术底子很扎实,不瞒红姐你说,现在我那边就缺这种人啊,”转回头来,郭守云压低声音说道,“你也知道,我收购王安公司的事情已经如箭在弦了,而公司一旦收购下来,那紧接着就要安排人事、拓展业务,在这方面,如果没人挑大梁那是绝对不行的。”
“呵呵,难得,”孙红羽笑道,“你个小狐狸从来都是逢人便存着三分戒心的,这刘冉和你第一次见面,你就真能放心的把他安排进集团里?你就不怕他没安好心?”
“怕,怎么不怕啊,”郭守云失笑道,“所以我才打算尽早让他到集团里去,一方面呢可以让他历练一下,另一方面,也可以就近观察一下,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本分人。”
“我明白了,你这又是在打我的主意啊。”孙红羽也是同郭守云久打交道的人了,说句最到位的话,小狐狸尾巴翘十回,她至少能看出八回猫腻来。
“嘿嘿,红姐这话不就说远了嘛,”郭守云揉揉鼻子,干笑道,“咱们之间的关系还用分什么彼此吗?再者说啦,这次我需要红姐帮忙的,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一个留学的博士生而已,只是要你张张嘴的事罢了,难道红姐连这点面子都不给?”
“你啊,就是个典型的白眼狼,”伸手扯住郭守云的胳膊,孙红羽笑骂道,“需要我给你帮忙的时候,你这张嘴甜的能腻死人,可回头等我求到你的时候,你就一笔一笔的跟我算细账,恨不能把我里外三层皮都给扒干净喽。”
“哪有的事,红姐,你这摆明是诬陷我,”郭守云那脸皮厚的可以做城墙,他不仅会算计别人,还很会赖账,“你说说,自从郭氏与中远合作以来,你红姐提出来的要求,小弟我有哪条没做到啊?就拿宝钢合作项目来说,你要设备我给设备,你要技术我给技术,你要专家我给专家,毫不客气的说,你的要求我可是都给你做到了,这一点你不能不承认吧?”
“是,这一点我承认,”孙红羽笑道,“不过你个小狐狸也别忘了,为了让你点头,我们中远前后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不说别的,就单单是为了能够与你的郭氏合作,我们从人行拿到的首批项目款,就有一大部分被你白白的割走了。”
“咳咳,”干咳两声,郭守云肃容道,“红姐,咱们公是公、私是私,如果中远是你的,那小弟我绝不会对你有任何刁难,可现实的情况是,中远它不是你的,而是属于国内的,就是人们所说的‘公家’。既然是公家,那我就得从与公家做生意的角度出发跟你协商,我想在这一点上,不仅我自己清楚,红姐你也应该很清楚的。”
“好啦好啦,我也就是那么一说罢了,你个小狐狸何必当真呢。”说话间,两人来到楼前的平台上,孙红羽歪头看了一眼面露不愉的郭守云,笑道,“其实不用你说,你这次需要我做的事情,我刚才就猜到了,知道刚才你跟刘冉谈话的时候【创建和谐家园】什么去了吗?哼哼,告诉你,我去调资料了。”
这么说着,孙红羽朝后面的东婷等人看了一眼,而后压低声音说道:“现在他的详细资料已经到了我的手上,我回头会让人给你送过来的。至于说他与国内方面签订的协议,那个也好说,只要你自己能够说服他,那这边不会存在任何问题。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会安排北京的校方首先提出解聘的,那样的话,你的工作应该会更好做一些。”
“呵呵,那小弟就先道声谢了。”郭守云满意地点点头,笑道。他知道,刘冉或许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但是他这个人才对国内的价值,显然远不如雄踞远东的郭氏集团,毕竟人才有很多,流失一个半个的国家还可以再去培养,但是郭氏集团却是世界上独一号的,没有了郭氏的协助,国内有很多事情就做不成了。
“先别忙着谢我,我还有一份大礼要送给你呢,等我说完之后,你再想该怎么谢我吧。”孙红羽引着郭守云走下楼前阶梯,而后一边朝楼梯右侧的通道走去,一边继续说道。
“哦,那我可得好好听听。”郭守云心头一动,随口说道。
“知道APPS吗?”孙红羽没有直接说这个大礼是什么,她首先问道。
“嘿嘿,你考我啊?”郭守云伸手搔搔后脑勺,说道,“跟你说,要论俄语,我说的那叫一个流利,可这英语嘛,不好意思,我连二十四个字母都认不全。”
“哈哈……”孙红羽被身边这个无聊的男人给逗乐了,她笑道,“什么二十四个字母,人家是二十六个字母,你啊,真不知道你这个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连APPS都不懂,还要收购王安,还要进入计算机产业市场,我真担心你这一步迈出去,会不会把自己的老底都赔掉了。”
“那有什么,我不懂总有人会懂的,我的责任就是把手头的闲散资金投放出去,至于说具体的经营,那自然有专业的人才去办理,”郭守云满不在乎地说道,“没听说过吗,投资讲究一个‘彻底分工就是彻底成功’,如果凡事都需要投资的老板去做决定,那这个世界上还要那么多的天才干什么?”
“算你说的有理。”孙红羽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就像如今的国内,很大起家的大老板本身连小学文化都没有,可他们却能够把大笔的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这是为什么?说白了,他们的成功就基于两点,一个是胆大,一个是会用人,而这两个成功的要素,郭守云显然都具备了。
“APPS,其实就是机场旅客处理系统,”孙红羽继续说道,“目前国内的几个航空公司以及各地机场的相关处理系统老化严重,而有些地方还在采用人工服务,这样的状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旅客流量了。所以呢,现在国务院和相关部委正在制定一项规模庞大的技术更新计划,以改变这种配套设施严重落后的状况。原本在这个项目上,国内准备采取的方案是进行国际招标,包括IBM和Unisys在内的四家国际性公司,现在都提出了他们的招标意向,不过现在考虑到你们郭氏也要进军这个产业,那么北京就有了新的想法。呵呵,像这种动辄上亿元的大型投资项目,给美国人做也是做,给自己人做也是做,那这一汪肥水何必要流到外人的田里去呢?小狐狸,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嗯,嗯,那还用说,自然是这个道理,”郭守云恬着脸地笑道,“我郭守云说到底也长着黑头发、黄皮肤嘛,虽然现在入了俄罗斯的国籍,可这根子好歹也还在咱哈尔滨呢。所以说,国内有这种大型的投资项目,怎么也要先照顾咱这些华人嘛。噢,顺便问一句,这个什么什么APPS项目国内打算什么时候上马?资金拨付的程序怎么走?是先建项目还是先付钱?”
孙红羽听的是直翻白眼,她心里琢磨着,身边这个男人前世到底是什么货色啊,他这脸皮厚的估计城墙也比不上了。现在郭氏集团还没有把王安公司拿下来呢,他就已经惦记上这个APPS项目了,不仅如此,他甚至已经开始考虑资金拨付方式的问题了,他这前瞻性的思维未免也太强悍了。不过孙红羽不知道的是,郭守云前世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这辈子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项目上马的时间好说,大概定的日子是今年七月份,这也就是说,你有五个月的时间去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孙红羽笑了笑说道,“其实这个工作并不难做,我询问过了,APPS项目主要是对大型主机服务器的要求比较高,至于说网络的构架,以及相应程序的设置,那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如果你能全盘收购王安,那么依靠他们本身的技术实力,这个项目做起来就更容易了,所以呢,五个月的时间算是很充裕了。”
“嗯,嗯,继续说。”郭守云一脸笑【创建和谐家园】的样子,他将头点的像是鸡吃米一样,同时说道。
“继续说?说什么?”孙红羽愕然道,“这是你的生意,我对这一块的东西也不是很了解,我能说的都说完了,还让我说什么?”
“条件啊,”郭守云仍旧是那么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他不紧不慢地说道,“虽说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要用肥水的话,咱终归还是要付出些代价的吧,嘿嘿,别告诉我你们会这么好心,就那么平白无故的送我一份大礼。”
“瞧你这话说的,”孙红羽皱皱眉头,说道,“我们有你想的那么势利吗?给你点好处就要回报,你以为大家全都给你一样是个奸商啊?”
第三三三章 互利条件
孙红羽说得没错,郭守云本身就是一个奸商,而作为一个奸商,他身上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能够很现实的考虑问题,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谓利益,那就是一个利己益人的事,是一个交换的过程。
国内的航空客运事业属于一个很大蛋糕,而孙红羽所提到的这个APPS项目,固然是一个投资额度很大的项目,但国内也不可能毫无条件的就把它交给自己来做,在这一点上,郭守云看的很清楚,至于说现在最主要的问题,那就是他不明白国内这次又在打什么主意。不过还是那句话,“做自己该做的,拿自己该拿的。”抱着自己一贯坚持的方针,郭守云想知道自己这次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把这一大笔的商业订单拿到手。
就像刘冉所说的,未来几十年,实行改革开放的国内必然是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大市场,同时呢,由于国内的政策因素,类似石油、铁路、航空、金融、电信等真正富含利润的行业,全部都由国家专营,在这方面,任何私人都不可能把手【创建和谐家园】去。但是话说回来,国家能对这些行业实行垄断,却无法对这些行业的外围产业也实行专营,就像科技含量较高的计算机产业。众所周知,计算机这个高科技的东西,随着社会的演进,可以说是同人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航空客运服务系统需要大型的联机服务,同样的,铁路客运也需要这个东西,电信方面也离不开它,而除此之外,像什么政府机构、银行网点系统、出入境管理等等等等,这些与政府运作密切相关的方面,都离不开由大型计算机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试想一下,郭氏集团的计算机产业如果能把这些订单中的一部分拿到手,那将意味着多么大的利润?而在产生这些利润的同时,郭氏集团又将收获多么大的广告相应?
当然,也许有人会问,郭氏集团收购王安公司之后,短期内必然形成不了多么大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来自IBM、Unisys等实力集团的竞争,它怎么可能在中国市场上夺得多大的份额?
说一句很现实的话,那些提出这类问题的人,显然对中国国内的基本国情缺乏清醒的认识,在这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谓的市场竞争力与西方社会所提及的那种竞争力不同。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品牌、质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这些东西,或许是他们购买商品时优先考虑的问题,但对于政府订货来说,官员们首先考虑的却是关系,是商家的立场以及他们的倾向性——一个爱国华商与一个国外商人之间的竞争力,那是根本不存在可比性的。正因为如此,郭守云才认为自己有能力在国内拿到大笔的政府订单。
“是是是,红姐说得对,”尽管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可是郭守云脸上的笑容依旧是那么的灿烂。他知道,如今的红姐与当初的那个红姐不一样了,根据郭守云得到的消息,如今身为中远北方集团董事长的孙红羽,已经被提名为下一届人代会的人大代表,而这说明了什么?毫无疑问,她这个曾经的商人已经由官商开始向“官”的那一个方向发展了。和官打交道,自然不能无所顾忌了,尤其是有些话在说的时候,就必须讲究技巧,这交易不能说是交易,只能说是礼尚往来的回报。
“不过呢,我这次回来,好歹也得为国内做些什么,”郭守云的嘴就是会说,同样一个问题,他能转换六七种方式说出来,类似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根本就难不住他,“我的情况,郭氏集团的情况,都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这别的事情不好说,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办的来的。”
郭守云说话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处处都是套,处处都给自己留了余地,什么叫“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玩意可不太好说,办不到的事情不在力所能及之列,而办得到却不想办的事情,同样也不能列入力所能及之列,因此,郭守云这一番话固然说得很好听,可实际上,聪明人一耳朵就能听出来,他所说的全都是废话,半点实际意义都没有。
孙红羽何尝不是一个聪明人,因此郭守云这一番话有没有实际意义,她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不过出于对小狐狸的了解,她也懒得在这方面多做计较。怎么说呢,这小子就是这么一种人,他做事向来只看利益不看人,如果放在国内,他这样的人绝对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可问题是,这小子身在远东,那里是老毛子的地盘,国内的手再长也伸不到那边去。最要命的是,现在国内还在很多事情上需要同他合作,需要拉拢他、给他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还真找不出具体的办法来对付他。
“如果你真能有这个心思就好了,”孙红羽若无其事地笑道,“说起来,现在我们还真有件事需要小狐狸你帮帮忙,嗯,怎么说呢,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一点,就看你愿不愿意出把力气了。”
“我就知道这好处没有白饶的,”郭守云心中冷笑,可这嘴上却说的仍旧好听,“那还用说,我这把子力气自然是要出的,红姐,你就照实说吧,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
“其实……这个从何说起呢。”孙红羽犹豫了一下,老实说,现在不仅仅是郭守云和她说话要细思索,她跟郭守云说话同样也要仔细考量,这倒不是说她心里存着什么顾忌,而是小狐狸的心眼太多,跟他说话如果不小心谨慎的话,那这话还不如不说呢,因为你这一开口,他就知道你想干什么了。
“小狐狸,想来你对目前的国际铝材市场,以及国内铝材的需求、消耗量有所了解吧?”慎重的思考了一番之后,孙红羽说道。
“嗯?铝材?”郭守云做出一副思考的样子,心里却在琢磨国内的用意。
的确,正如孙红羽所说的那样,郭守云对目前国际铝材市场、铝材期货以及国内的铝材需求、消耗情况,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自从年前进入十二月份以来,由于全球最大的铝土矿生产商澳大利亚铝业公司出现内部危机,在其后持续的三个月时间里,国际铝材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同时呢,铝材期货的价格也一路上扬。而对于国内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按照现实情况来说,国内的铝土矿蕴藏量固然在世界排行的前列,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方向的原因,包括建筑、包装、电力、消费品以及交通运输业发展相对迅速,而在这些行业中,铝材的消耗量都是惊人的。正是因为如此,在年初的资源消耗国际排行榜上,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原铝消耗国,毫不客气的说,目前国内的铝矿资源,已经陷入相对紧缺的境况了。改革开放意味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经济的迅速发展,则意味着各种资源的快速消耗,就像中国的石油工业一样,从最初的石油出口国,到现在的无油出口,及至不远将来的石油进口,这可以说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无可避免的代价。
本国的经济需要持续发展,而在发展的同时,各项必须的资源却日趋匮乏,面对这种情况,一个国家能够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毫无疑问,那就只有进口了。而进口同样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最正规也是最吃亏的,那就是走国际贸易渠道,直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第二种,则是直接进行跨国投资,以相对低成本的开发性投资,换取持续稳定且更加可靠廉价的原材料来源地——现在,国内显然更青睐于第二种方式,就像国际上所有有能力的国家一样,他们看上了刚刚经历解体风波,国内经济全面凋敝的俄罗斯。
郭守云坐镇远东,远东的情况他最了解了,那里不仅是他的家,而且还是他的势力范围,在那片地方,地上有什么东西,地下有什么宝贝,他都关注的很,因此,他相当清楚,远东的铝矿蕴藏量及其丰富,同时呢,由于工业发展的关系,远东本地经济对铝材的消耗量却很小。在哈巴罗夫斯克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有两个年产量达二十五万吨的炼铝厂,而这两个炼铝厂的生产规模,不仅足够维系远东经济发展的需求了,每年的还有大批量的铝材用于出口。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将目光瞄准远东,那也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国内真的是打算在远东的地面上投资铝业开采,那郭守云觉得自己绝对不能答应,这并不是说他吝啬,也不是说他偏激的排斥国内投资,他之所以会有这种考虑,完全是处于政治的敏感性。要知道,在如今的俄罗斯,尽管已经开始实行私有化改革,但是作为国家固有资产的自然资源,那在明面上还是属于联邦国家所有的。尽管说在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地方政府与跨国资本联合开发矿业的现象,可那些地方的地方官员,毕竟是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他们不去考虑、不去顾虑的一些问题,郭守云却不能不慎重从事。就拿国内投资远东铝业这件事来说,如果郭守云退让了,让国内的投资顺利地进入了远东铝业开发,那一旦有政敌在这件事上做文章,那他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第三三四章 送死的事不做
时下郭守云在远东的权势的确很大,用一个手眼通天来形容也好不过分,可是权势大不意味着就可以毫无顾忌,更不意味着可以说一句“老子天下第一”,过分的嚣张等于是耍潮,用一个中国人才明白的形容词来说,那就是二百五才干的事。所以说,别看郭守云现在权力很大,可他依旧做得很谨慎,什么事情可以做而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像这样的问题,在他的心里都有一个谱,他把握的准着呢。
“红姐,你的意思是说,中远想要在远东投资铝业?”要不怎么说郭守云的脑子快呢,就是打个哈哈的工夫,他的心里就已经有说辞了,怎么不动声色的把孙红羽这个要求推回去,他那小脑袋瓜子里有不下十几种借口。
“怎么样,你不会又要找借口推脱吧?”郭守云精明,孙红羽可也不傻,她微微一笑,说道,“先说好,你那点底细我虽然不是很清楚,可基本的情况我还是有所把握的。莫斯科实行小私有化改革,远东够私有化标准的小型炼铝厂有十几家,而在这方面,你的郭氏并没有插手。更重要的是,我还知道,莫斯科把远东小私有化改革的试行权下放到了地方政府,也就是说,远东各州的州一级政府,就有权处理这方面的事务。再换一句话说,那就是你这个小狐狸完全有能力把这件事办成了。所以说,你这次要找推脱的借口,恐怕也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情了吧?”
“哪里,哪里,如果能帮上忙的话,小弟我怎么可能推脱呢?”郭守云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更何况你们中远想要到远东投资铝业,这是一件好事啊,一月份莫斯科也下达了全新的引资政策,现在全俄各地都在忙活着招商引资嘛,远东何尝能够例外呢?不过嘛……”
“我就知道你有个‘不过’,”孙红羽失笑道,“说吧,不过什么。”
说话间,一行人走到了招待所大礼堂的正门前,孙红羽扯住郭守云的袖子,将他拖到门侧的立柱旁边,看她那架势,今天这件事郭守云要是不交个实底出来,她是不可罢休了。
看到大哥与孙红羽两个人在门前停下,相隔十几步远的守成等人跟了上来,东婷首先走到两人身边,好奇地看了一眼他们,随口问道:“哥,红姐,午宴不是定在这吗?你们怎么不进去?”
“噢,小婷,我和你哥有两句话要说,你先带守成进去,”孙红羽拉起东婷的小手,在她手背上拍了拍,笑道,“今天出席午宴的人你昨天都认识了,随意一点就可以,不用拘束。”
“昨天那些人?”东婷弯起眉毛,犹豫道,“那还是算了吧,最多你和大哥说你们的,我们在这里等一下。那些家伙都是四五老十的老爷子了,我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再者,昨天见面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他们都看我不顺眼,我也懒得去自讨没趣。”
东婷这话说得倒很实在,如今这年头,国内虽然改革开放搞了十几年了,可是对于那些上了岁数的老领导来说,年轻人的某些做派还是他们看不惯的,而在这其中,着装就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时下国内老一辈人物眼里最正规的着装是什么?毫无疑问,还是以朴素、简约为主的中山装,不说别的,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一上镜也是清一色的灰布中山装。在这种观念下,东婷这一身引领国际潮流的打扮,自然很难让那些老前辈们接受。
“那要不这样,我让人先带你们去休息室坐一会,我和你大哥很快就过去。”对于东婷的想法,孙红羽也能够理解,她点点头说道。
“OK,”东婷皱皱鼻子,做了一个赞同的手势,同时说道,“不过你们可快点,好不容易回哈尔滨一趟,我还打算今天下午四处转转呢。”
“好啦,知道了,”孙红羽笑了笑,伸手招过一名随从,对他简单的嘱咐了两句,而后又转头对东婷说道,“你放心好了,我已经安排好了,等到午宴一结束,我就亲自带着你们兄妹三个出去转转。”
“呐,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不许食言。”东婷扭身抱住守成的胳膊,笑嘻嘻地说了一句,然后跟在那名随从的身后,朝礼堂正门内走去。
“不过什么?”目送东婷一行人消失在礼堂正门的走廊内,孙红羽扭过头来,朝郭守云追问道。
“我的意思是,如果国内在远东投资铝业开发,那么恐怕会引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郭守云耸耸肩,说道,“如今俄罗斯的局势以及远东的状况你也清楚,随着前苏的解体,尤其是现期小私有化改革方案的出台,大量的国际游资,尤其是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都在挤破脑袋的朝俄罗斯钻。他们打着投资的旗号,意图掠夺俄罗斯国内丰富的资源,甚至是属于俄罗斯国家的现有财富。从列宁格勒到斯大林格勒,从罗斯托夫到下诺夫哥罗德,这种国外资本迅速介入的现象已经表现的相当明显了。坦率的说,在如今的俄罗斯,如果说还有一片地方是国外资本进不去的,那就只有一个远东了。可这并不是说没有人觊觎这片地方,而是因为那里有我,那里有郭氏,所以那些见缝就能插针的国外资本才始终无法介入。”
“哎,”说到这里,郭守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面色深沉地说道:“红姐,你也应该知道,我这么做是顶了很大压力的,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盼着我死的人太多了,而想尽千方百计想要除掉我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前段时间哈巴罗夫斯克那一场刺杀事件你也是知道的,而那只不过是一起准备不到位的行动罢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敞开大门,允许国内的资金进入远东自由投资,而且还是投资到相对敏感的资源领域,那随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毫无疑问,远东的大门既然对国内敞开了,那就不能对别人封闭着,否则的话,莫斯科就会有人出面找我的麻烦,而在国际上,恐怕也会有人对我更加不满了。因此呢,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允许国内的投资进入远东,那么就必定会对各方势力一视同仁,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我俄籍华人,忽视自己的华人身份当然不对,可要无视自己的俄籍身份,同样也是自找麻烦。”
“怎么说呢,”郭守云说到这里顿了顿,他瞅了瞅一脸无奈的孙红羽,用同样无可奈何的语气最后说了一句,“红姐,我和你不同啊,你是身在国内,根也在国内,所以你一门心思的为国家考虑,那是很正常的。而我呢?我是根在国内,而身在俄罗斯联邦啊,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我如果凡事都和你一样的去考虑,那结果会是什么?我想最大的可能,就是小弟我在不远的将来,落个身死他乡的惨淡结局吧。”
听着郭守云长吁短叹地说了这么一番话,孙红羽很容易的就从中听出了两层含义:其一,他可以允许国内到远东投资铝业开发,但前提是,当国内的投资进入之后,他郭守云将会全面敞开远东的投资市场,不论是哪一方来的资金,全都可以到那里去分一杯羹,去抢占那么一席之地。而这样的结果是国内所希望看到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说现在国内无法在远东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那些在苏联解体之后,就将枪口对准中国的西方国家,同样也无法进入这片地区,而相比之下,因为远东掌握在郭守云的手里,国内方面还是在远东占据了优势的。可话说回来,一旦郭守云甩手不干了,他拼着一死将远东彻底开放了,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现在谁都猜测不到。其二,郭守云这番话里还隐藏着一个类似于警告的意思,孙红羽知道,郭守云拿他的身份与自己作对比,其用意就是在申明——他不是国内打入远东的马前卒,更不是随时可以被牺牲掉的无关紧要的一枚棋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可以帮助国内谋求一定的利益,但是这个利益必须基于他本身的利益之下。同时呢,他郭守云在远东的存在,与国内在远东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有他、有他的郭氏集团立在远东,国内才能在那边求得利益的最大化,而若是没有了他,没有了他的郭氏集团,国内将要在远东面对,会是一个更加复杂且难于预测的竞争环境。
不管是出于真心也好,出于敷衍也罢,郭守云都把话说得很清楚了,老实说,尽管对他的这种态度很不满意,但是孙红羽也不得不承认人家说的是事实,基于国内的利益考量,远东不能没有郭守云,不能没有郭氏——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瞧你,有困难就说有困难好了,干嘛整的这么唉声叹气的。”孙红羽现在对这个小狐狸真是一点辙都没有,其实别说是她了,即便是北京,乃至是莫斯科,不都是拿郭守云这个小狐狸没辙吗?否则的话,他哪能在远东活的那么舒坦。
“放心好了,我们知道远东是你的一亩三分地,没有人会去碰那个地方,”下意识地摇摇头,孙红羽干笑道,“这次国内要投资俄罗斯的铝业开发是真,但目标并不是你那片地方,而是与你紧邻的赤塔。嗯,具体的情况,一会儿午宴的时候,几位部委的领导会和你详谈,你……你先自己斟酌一下吧。”
第三三五章 艰难的抉择
国内要在赤塔州投资铝业开发?这个消息对于郭守云来说多少有那么几分重要性,至少他能从中体味出两个信息,首先,国内显然默认了他在远东的既得利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愿意支持他在远东的发展。其次,面对后苏联时代的国际大环境,尤其是平添了更多变数的俄罗斯外交趋向,国内已经放弃了过去那种后发制人的外交方式,高层的决策者要扩大中国在俄罗斯的影响力,而且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扩充影响力。
这次赶来哈尔滨的北京几位部委领导,全都是清一色的副职,不过郭守云并不认为这是国内方面有意轻视他,毕竟他的身份相当敏感,而且此次谈判还带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按惯例,这种场合都是由副职出来撑场面的。
午宴上,郭守云、孙红羽两人同部委的领导们坐了同席,而守成以及东婷几个人,则是坐的另外一个桌席,他们自有相应的官员去招呼,尽管他们与郭守云的关系非比寻常,可国内还是有很多的顾虑,像这些较为私密的问题,那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的习俗,就拿商业性谈判来说,西方人喜欢在正式的场合下,尤其是在正规的会议中去解决,而中国人呢,则喜欢把类似谈判之类的事情放到酒桌上去解决,在这一点上,官与商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差别。
就在午宴进行的过程中,来自计划委员会(九八年改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即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副秘书长,提出了孙红羽之前所说的那项投资计划,其具体的内容是:山西铝业,即晋铝,目前正在筹划向俄罗斯赤塔州投资,与当地现有的捷廖尔斯克铝厂合资,兴建一个年产量不低于五十万吨的大型铝业集团。目前,为了该项投资计划,晋铝计划筹措资金一点八亿人民币,如果项目获得通过,那么预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动赤塔州本地落后的经济状况,同时,还能为当地解决两万四千人就业问题。坦率的说,这是一项国内与俄罗斯双赢的投资项目。
根据计划委员会提供的情况,郭守云了解到,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报备到了俄罗斯联邦的规划部门,而且已经获得了通过,不过遗憾的是,该项目在赤塔州州政府方面遭到了【创建和谐家园】,原因是作为日本铝业三巨头之一的“住友金属”也在筹划这么一个项目,他们的项目报备计划,已经在赤塔州州政府方面获得了通过。
怎么说呢,目前俄罗斯的情况相当复杂,各方面实力交错竞争现象严重不说,而且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相当混乱。原本,像这种致力于开发国有自然资源的大型项目,首先需要走的程序是在莫斯科联邦中央报备,在获得通过之后,地方才有权力进行二级审批。可现如今呢,由于莫斯科中央集权被削弱,地方离心倾向严重,因此,在很多事情上,莫斯科等于是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就像晋铝的这个投资项目,国内向莫斯科提出的报备根本不好使,赤塔州的地方政府那里通不过,什么都白搭。
而地方职权过大会引发什么结果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盛行,营私舞弊猖獗。郭守云不用想也能猜到,小日本子肯定是在赤塔州大甩金元了,有花花绿绿的钞票开道,那在现如今的俄罗斯绝对是挡者披靡啊,相比之下,国内要想按照正常途径来走这条路,能走得通才是咄咄怪事呢。
此前,国内也考虑到郭守云的身份敏感,因此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打算让他出面解决,他们更倾向的一条路子,是借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能量,将日本人渗透到赤塔的力量排挤出去。赤塔州这个位置很特殊啊,它与中国直接接壤,同时呢,又傍依着远东,小鬼子动不了郭氏集团实力根深蒂固的远东,就去打赤塔的主意,他们这种行为等同于是在楔钉子——一个大投资项目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它同时还能够带来很大的政治影响力,有时甚至还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晋铝与住友金属在赤塔投资项目上的争夺,是关乎中日两国在俄罗斯政治辐射力的大事,国内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霍多尔科夫斯基现在向国内靠拢的趋势很明显,他与维诺格拉多夫四天前秘密造访北京,其间,国内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希望他能够在这方面助上一臂之力。不过霍多尔科夫斯基可不是省油的灯,他虽然没有明确的回绝掉,但却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赤塔州不属于他的势力范围,像赤塔、布里亚特乃至西伯利亚的东部地区,这些与远东直接接壤的地区,包括他在内的几位俄罗斯巨头,全都没有插手进入。不为别的,就因为远东有一个郭守云啊,这家伙不是人脾气,谁动他一根毛他都要豁出一条命来跟人家死磕,再加上这几个地区本身一穷二白,所以大家伙的,谁都不愿意为了那么几块鸡肋去惹上一身的羊骚。为此,霍多尔科夫斯基提出来,赤塔的投资项目他可以伸手,但前提是,国内必须把郭守云的工作做通,否则的话,这件事就只能交给郭氏集团去做——赤塔紧邻远东,郭氏集团虽然没有向赤塔发展,但他的影响力肯定已经辐射到了那片地区,所以,只要郭守云出面,那这件事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总而言之,霍多尔科夫斯基等于是给郭守云面前摆了一个双项选择题:这事,要嘛你管,要嘛我管,两者之中,你任选其一吧。
“霍多尔科夫斯基是王八蛋!”午宴的时候,一边听着来自北京方面的介绍,郭守云一面在心里变着法的诅咒霍多尔科夫斯基,他知道,这个家伙哪是给自己选择的余地啊,他这是摆明了在算计自己呢。
毫无疑问,面对霍多尔科夫斯基给出的条件,郭守云无论怎么选择,这小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如果赤塔那边的事他不插手,那么好了,霍多尔科夫斯基就要出手了,那么他会怎么做呢?很显然,做一个穷困潦倒的边境小州,赤塔那帮子官僚们绝对顶不住来自国内一大巨头的压力。霍多尔科夫斯基可以轻轻松松的拿下这块飞地,从而将这个一直以来无人插手的地方,堂而皇之的纳入他的羽翼之下。话说这样的局面郭守云愿意看到吗?毫无疑问,他绝对不愿意看到那种局面的出现,俗话说得好,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啊,堂堂一个霍多尔科夫斯基跑来和他做邻居,郭守云今后睡觉估计都无法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