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董丽华了然的点头:“这么一来,就得招两个大工。咱们就没地方住了,你想租房子”
买房子现在还不实际,毕竟张翠莲还没有出嫁。用钱的时候多着呢,先租个房子对付几年就行了。
“后面小区七楼有一家往外租房子,包取暖费一个月二十块钱。但是得一年一交,那房子八十来平挺好的。你觉得咋样”谢军跟董丽华商量道。
“你看没看看好了,你觉得行就行呗。”说完一脸倦容夹带着不耐:“哎呀这点事儿你还跟我商量啥。”
谢军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笑的董丽华一头雾水。笑了半天之后唏嘘不已:“这就是日子过得好了咱们手里宽裕了,你看你都不在乎这点钱了。”
从前家里也不缺钱,虽然比别人靠着种地强一些但也算不上小康人家。两口子挣钱为了养老,精打细算尽量不往外花钱。现在一年二百多块钱的房租,她都不在乎了。
要知道当年张翠莲为了八十多块钱的学费,拿着菜刀追了张翠军一条街。这才不过三年的功夫,娘俩花了千八百块钱都不觉得肉疼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挖个坑
四更啦
没两天谢军一家就搬上了楼,那是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
原本的房子在进门的客厅除了一张破烂沙发啥也没有,右手处的厨房里原来的房东留下了一张折叠饭桌。洗手间里的马桶张翠莲刷了整整一天,才将上面常年堆积的水锈污垢清理干净。南向的房间有一张双人床,一张被划了很多道道的写字台。北向的主卧有双人床,有电视柜有大衣柜。
董丽华与张翠莲收拾了一下,将沙发腿修补了一下。从旧货市场淘来了一个九成新的茶几,又将家里原来的饭桌放在了门口靠墙的角落。这样可以放一些果盘、凉水杯之类的东西。
家里的电视放在了主卧,张翠莲搬进了侧卧。谢季浩的床搭在主卧里,这个房子的主卧实在是太大了。
董丽华想着将来张翠莲结婚了,谢季浩就能搬到她那个屋里去。
好在虽然搬上了楼,董丽华的那些酸菜、咸菜菜干不用搬上去。一家人吃饭还是在修车厂里头,大多数时间也只是张翠莲一个人呆在楼上。
虽然顾家跟谢家还没有正式商量日子,可张翠莲觉得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就安安心心的在楼上给自己做被子,董丽华白天没时间晚上做张翠莲又心疼她的眼睛。索性自己做了起来,倒也能针脚细密。
邵华不知道张翠莲已经去见过顾致城了,她在家里听说了一件大事儿。
付鑫的姑父彭打鱼那个小老婆生的孩子病死了。那家人要了一笔钱,然后举家去了山东。就是准备在那边找个不知根知底的人家将闺女嫁出去,后半生也有了个保障。
可这一笔钱不是个小数目,彭打鱼这些年虽然赚了不少可也败了不少。好在头些年他给儿子盖了个五间的大瓦房,给孩子留了一笔财产。
剩下的除了他给那个女人花了一些,再者就是赌了一些嫖了一些反正没干什么好事儿。
邵华听说为了替丈夫挡灾,付鑫的姑姑跑回娘家借钱。她哥自然大骂她一通不管不顾,付鑫倒是借了两千块钱出来。但因为年底张翠军惹的祸,砂场的名声有些不太好。该接的活没借着,有些该要的账没要回来。
她就慌了,跑去砂场也发现好像那边确实没有以前那么忙了。邵华就想起了顾致城,虽然没有见过可他人不露面就能办好别人花钱办不了的事儿可见也不是个等闲之辈。
想着她之前在顾家见到的场景,不管是沙发也好还是电视柜行摆放的东西都不像是平常人家用的。再想想顾家那个女人拒人千里之外的傲气,若是没有真本事估计也不会嫌弃自己吧。
“妈,付鑫哥不知道去哪儿了。听工人说得等到过了年才能开工呢,放假只给一半的工资大家伙都挺不乐意的。”张翠军躺在炕上,叽叽咕咕的说自己不愿意再去付鑫那边工作的事儿。
他不说邵华也不乐意让他再去了,毕竟闯了那么大的祸。而且儿子做了什么她也清楚,跟着几个小子联合起来要开一个厂子顶了付鑫的砂场。
邵华不管什么道义不道义的,她觉得人都是凭着本事吃饭的。要是张翠军没有本事,怎么人家王老板就让他掺和进去呢。说好了让他凭技术入股的,到时候挣了钱按红利分股给他。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头衔叫技术部经理,对此张翠军乐的都蹦高了。
只要不花钱就能做买卖,赚了拿钱赔了也没关系。这样的好事儿,谁还能再去付鑫的场子出苦力。
“行,那就别去了。”邵华心不在焉的回道,想了想抬起头问张翠军:“你知道救你出来的那个小子么”
张翠军挑了挑眉:“我姐那个对象”说完摇摇头:“不知道,大家都说是个挺牛逼的人物。整不好还是个大官儿呢。”
邵华眼珠子转了转,想着顾家老太婆看不上张翠莲。两个人肯定是私底下联系处对象了,可家里头不同意在一起也挺难的。
她现在想知道那个姓顾的有没有媳妇儿结没结婚,要是没结婚撮合两个人在一起好了。
将来儿子有钱,姑爷有权那自己还怕什么而且就从张翠军被抓的这件事儿来看,有钱人也有办不了的事情。付鑫手里那么有钱,不一样指使不动那些臭、警、察么。
她可是听人说了,在部队里头干了好多年的军官转业之后进了政府机关都是大领导。以后姑爷手里有权批文件,儿子出面做买卖。家里的好日子可在后头呢,早点把两个凑做堆才行。
想到这里邵华连忙跑到了顾致城家里所在的小区打听。蹲了好几天,终于知道点事儿。
原来顾致城的母亲托了很多人给她儿子找对象,要求还特别高。要么就是事业单位上班的,要么就是医院里的大夫,最好是有寒暑假的老师。
而且大家伙都不知道顾致城现在有对象,但她知道顾致城现在在一个鸟都不拉屎的荒凉地方上班呢。
邵华上次去顾家吃了个闭门羹,这次她决定从谢军两口子这头做工作。隔三差五的过来溜达溜达,不是说要帮董丽华腌咸菜包粘豆包冻饺子就说来看看张翠莲。
董丽华知道张翠莲的心结,要不是邵华人家两个人好着呢。何苦在结婚之前闹了几次,还遭未来婆婆的白眼跟嫌弃。
但是她也不是没有心机的,张翠莲的意思是。如果她妈知道两个人现在正好着,一准得发生点什么幺蛾子的事儿。到时候她丢人不说,别弄得结婚又结不了。所以董丽华守口如瓶,不管邵华费了多少唾沫星子就是不吭声。
张翠莲看不过去,趁着家里包冻饺子的机会喊来了邵华。三个人围坐在一张大面板前,一个擀饺子劈两个人包饺子。
她就开口质问起邵华:“你知道顾致城现在在哪儿么在大兴安岭的一个小城,总共才一个团部那么大。也不知道要在那头安家多少年,而且他现在军衔是可以有家属随军的。”
邵【创建和谐家园】言乐了:“那敢情好啊,要是你们俩再能聚到一块。结了婚就不用两地分居,你们俩可以猫起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说完冲着安荣努努嘴:“一过门就不用跟婆婆在一起,这日子多美啊。”
董丽华今天的角色那就是黑脸,绝对不同意。张翠莲说了,只要所有人都不同意的事儿。邵华一准得把这事情办成了。如果大家都说“好吧,顾致城不错。你们俩合适,你去结婚好了。”那邵华就得掂量掂量,是不是对自己没有意义了。
在她的想法里,婆家娘家就是对立的。你如果在婆家过得不好,才会处处想要娘家的维护。如果你公婆对你特别慈善,丈夫又宠爱,孩子还贴心。这样的日子张翠莲就会乐不思蜀,忘了娘家还有一大帮人要她顾着呢。所以张翠莲的婚姻生活必须不能幸福。
董丽华开口反对,她的一颗心才落了地。“有啥不行的,之前人家俩不是处的挺好么。要不是付鑫,两个人早结婚了。”
她翻了个白眼,将所有的往事都推给了付鑫身上。
董丽华冷哼一声:“付鑫咋地了付鑫多好啊。你看看这个孩子这么多年一颗心扑在翠莲身上,逢年过节都过来看看。姓顾的那个,我都看抓不着人影儿。再说了老顾家的那个老太太多厉害啊,横不是眼睛竖不是鼻子的瞧不上咱家孩子。人家眼光高,咱们配不上。”
张翠莲也叹气:“抛去这些个外在因素,主要是时机不成熟。开学我就得去实习,只要不出什么原则上的问题。我就留在市区里的小学当一个语文老师了。真要是跟顾致城结婚,那我不得跟着去驻地么去一个大农村,环境也不好还没有工作。天天跟个农民似的下地种菜,脸晒的跟土豆子似的”
说着她摇摇头:“那我拼命上学是为了啥呀为了一辈子呆在农村”
邵华眉毛一跳,尖声反驳:“你这个孩子咋这样啊要是人人都跟你这么自私,谁还娶老婆谁还当兵啊”
董丽华与张翠莲默契的相视一眼,又各自低下头该擀饺子皮擀饺子皮该包饺子包饺子。
只听邵华一个人在那说教:“这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你看谁家女人是靠自己养活自己的别的不说,你就说你这两个妈不都得靠着男人养活你爹那个死出就不用说了,他要是能养活的了孩子。我能把你送人么”
得这事儿又推给了张广福,都是人家的错了。
“你在看看老谢,这么大的一个厂子还带着这么多个学徒。一天老鼻子钱了,你看看董姐再看看我。还不明白么”邵华说着眼气的看了一眼董丽华脖领子上那个她新买的金链子。
张翠莲装作听不懂的样子:“明白啥呀顾致城也没钱,他津贴可少了。”
邵华气的想要拿擀面杖敲一敲张翠莲那榆木疙瘩一样的脑袋。怎么就不明白顾致城有多好呢。
“钱有个屁用。想要有钱有一百个法子挣,只要老爷们能耐还怕你缺钱花啊”
邵华急的跳脚,想不明白谢军两口子怎么就把张翠莲养成这样。更想不明白,都已经是大老板的谢军怎么就能看不出来顾致城将来能是个办大事儿的人呢:
第一百四十五章团圆年
一更
了解安荣人品的人,谁会想到从她的嘴里能说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呢
只是不明白安荣这么火急火燎的想要撮合两个人结婚,背后又暗藏着什么猫腻。
董丽华是黑脸扮到底,说了与顾致城结婚的诸多不好:“先说两家肩膀不一边儿齐,门不当户不对的嫁过去受婆婆的气。”
“就说翠莲他们俩也不般配,一个常年呆在部队里头一个习惯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两口子这说不到一块去,以后日子过得也舒坦。”
邵【创建和谐家园】言不乐意了,张口就反驳说董丽华净说些歪理:“从来都只有盼着孩子嫁个条件好的人家,没听说过谁家嫌弃亲家太有钱了。再说你们家有钱,他们家门户高不正好一般齐么。”
“都说两口子最好能互补,一个爱说话的配一个不爱说话的。一个当兵的配一个当老师的,两个人齐头并进日子越过越红火。”
董丽华嗤笑:“你也说她将来要当老师的。孩子上了这么多年学,就为了去农村今天教三年级语文明天教四年级数学”
邵华跳了起来,摔了手里的饺子鼻子气的都歪了:“农村咋地了,你不是农村出来的。你咋还能说这样的话呢你可真行啊,吃了两天饱饭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说完指着张翠莲的鼻子骂道:“我不管,反正我就看好这个小子了。你赶紧趁着过年之前拉个拉个他,实在不行你把电话给我,我跟他说。”
看着邵华气汹汹的背影,董丽华扭过头问道:“她啥意思”
张翠莲没好气的嘟囔:“让我投怀送抱献殷勤去呗。还拉个拉个,我拉个什么”
说完噗嗤一笑:“这都是我姥姥的话,说当年我妈就愿意拉个我爸。她还喜欢把煤铲叫煤掀,褥子叫玉子,戒指说是溜子。”
董丽华笑道:“这都是老人说的土话,你别挑老太太的错儿。”
张翠莲点头:“我知道,就是有时候不大喜欢她说话的口气。你不知道有一次回家碰见了我姥姥,那个时候我妈刚去顾家闹腾完。也不知道跟老太太说什么了,见着我那个冷嘲热讽啊。开口就是你没跟那小子轱轳内蒙去啊。你听听这措辞,这语气。我都不知道跟内蒙有什么关系。”
她拿着擀面杖敲了敲面板,想起老太太脸上那诡异的神态就觉得恶心。
董丽华笑了笑没说什么,娘俩只以为邵华最多也就是追着她们絮叨絮叨就完了。
没想到过了小年,她跟张广福两口子提了不少年货过来。说什么今年这个年没准就是张翠莲最后一次在娘家过了,他们两口子不跟孩子计较。这一次两家合起来团圆一次,以后也怕没了机会。
张翠莲虽然清楚这是最后一次过年,可从来没想过两家一起过。可见邵华跟张广福如今有多盼着她嫁人,越是如此她心里头越是不安起来。
送走了邵华张广福两口子,谢军进屋问起了董丽华:“他们两口子啥意思啊什么结婚啊两家老人还没有见面呢,就这么迫不及待了”
董丽华就把之前邵华的意思说了:“恐怕心里头憋着什么坏水呢。翠莲的意思是要想安生的结婚,就得在他们面前装成不乐意的样子。要是让他们知道了这门亲事是她自己乐意的,他们就不能同意了。”
谢军晒然:“这是哪门子说法啊”
董丽华耸耸肩表示也想不明白。两口子相对无言的时候,忽然听见厨房里张翠莲一声惊呼。
二人跑到了厨房,看见张翠莲一脸无语的盯着邵华送来的年货。
“带鱼都坏了,这边儿都黑了。茄子干一大包,一个鸭子不大点儿。这就是她送过来的年礼,靠着这些玩意混口年夜饭。我也真是服死了”张翠莲觉得丢人极了。她以为邵华肯定把之前她送去的年货又送了回来,毕竟之前说了一箩筐的好话。
进门拎着一大包的东西,还以为她转性了呢。没想到还是这么抠,就会用嘴说好听的。
董丽华走了进厨房,笑眯眯的翻着刀鱼:“你妈就这样,不吃饭还能送出三里地。这也是本事,刀鱼就是时间长了。冻了化,化了冻有点不新鲜了。没事儿,我一会儿切开瞅瞅。”
谢军撇了一眼,他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糟蹋粮食。都是从三年灾害饿着肚子过来的人,知道粮食的可贵。吩咐董丽华:“那玩意儿坏不了,你把黑边子剪下去。剩下的收拾收拾,炸鱼块吃。”
说完又怕张翠莲趁着他们不注意把东西撇了,加了一句:“给楼下加个菜”
说完开了房门,去了楼下修车厂。董丽华一边麻利的收拾带鱼,一边噗嗤噗嗤的笑:“你爸是怕你偷着撇了呢。”
张翠莲有个毛病,对食物太矫情了。长寿糕上长了个绿毛,通常人抠掉绿毛就能吃。她不行,非说那是坏了。寻个理由就能给你撇了,谢军发了多少次火都没用。
就好比这条鱼,两口子不在家。她一准拿出来丢到楼下垃圾桶里去,根本不给大伙下口的机会。
索性谢军也不让她吃了,直接炸鱼块给楼下学徒工们加个好菜。
张翠莲无语,想说这样容易让人拉肚子。可一想想现在的人,还不知道注重饮食健康。等到后世满大街都是什么地沟油、苏丹红的,才想起来多吃绿色食品少接触工业垃圾。
眼不见为净,张翠莲也不去触两口子的逆鳞。只要爹妈不吃,别人爱咋咋地吧。
大年三十儿这一天,邵华一家三口穿着新衣服一大早就赶过来了。厂子里放了假,谢季浩都回了家。董丽华跟邵华懒洋洋的躲在被窝里看电视,谢军则是躺在谢季浩的小床上翻着报纸。
九点钟了谁也不起来,也都不想吃饭。没想到家里的防盗门咣咣被敲响,董丽华拍着脑门说道:“哎呀忘了,老张家说来过年的。”
张翠莲窝在被窝里嘟囔:“不能吧,这也太早了。他们不应该跟我爷他们一起过么”
谢军掀开被子慢腾腾的下了床:“先跟咱们过,晚上跟那头过呗。反正不要花钱,多自在啊。”
娘俩靠在一起哈哈大笑,原来谢军也有说风凉话的时候啊。
邵华三口进了屋,发现他们都没起床。张广福跟张翠军爷俩就在客厅里坐着,邵华自来熟的进了大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