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好媳妇》-第7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等到了九点多,安荣终于将女儿给盼回来了。这个时候冯长彪两口子还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安荣教训孩子不在人前,拉着她怒气冲冲的拽回到了她的屋里。

      “妈,你先别生气。你看这是什么”顾致秋关好了房门,扭过身递给安荣。

      安荣看着她手上的车票,惊讶的拿过来一看:“火车票明天下午的你哪买的”

      顾致秋得意洋洋的扬起笑脸:“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我就说他们肯定来蹲点儿。我就去找翠莲姐,让她帮咱们买票去了。”

      安荣心里一阵欢喜,撒了一个谎就得用无数个谎话来圆。欢喜完了之后,她有些犯愁了。苦着一张脸问女儿:“还真去啊咱俩去干啥呀我也找不着地方啊”

      顾致秋喜滋滋的拉着母亲坐到了床上,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翠莲姐也跟着咱们去啊。你想啊,省城里有大商场有那么多大学还有可多外国人了。翠莲姐去那边没准灵感来了,又写出一个感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呢。”

      安荣冷哼撇嘴:“没听说过去逛街还能来灵感的,净扯淡。要是她不说这些,我还不用这么闹心了呢。”

      顾致秋歪在母亲怀里撒娇:“哎呀妈妈。她不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么。再说我确实想去看看那些学校,听说省城每一所学校都不一样的。而且去散散心看看大学生的生活,对我也是个激励”

      安荣有些心软,但还是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故意反驳道:“要看大学生,咱们市里头没有么你去看个够好了,何必让我去花那冤枉钱。”

      顾致秋嘟着嘴巴,不停地扯着安荣的胳膊:“哎呀妈妈,求求你了。求求你了。”

      安荣歪过头,看着顾致秋好奇地问道:“你翠莲姐没说咱们去干啥去啊住哪儿啊谁花钱啊”

      顾致秋抹了抹下巴,摇摇头:“她没说啊。不过她让你放心,她自己的费用自己负责不用你花钱。”

      安荣撇嘴:“哼,说得好听。要不是她惹出来的事儿,我能花钱”

      顾致秋听出来话里的意思,兴奋的上蹿下跳:“妈妈,那这么说,咱们可以去啦”

      安荣没好气的说道:“嗯,车票都买了,还能不去”

      第二天早上冯长彪两口子皮笑肉不笑的坐在饭桌上。看着衣着光鲜的安荣给大家盛米粥,七姑意有所指的问安荣:“荣啊,啥时候去取车票去啊几号走啊”

      安荣这才一拍脑门,好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扭头冲着顾致秋的房门喊道:“小秋,赶紧起来。赶紧把你的衣服收拾收拾,我还得去学校找你们班主任请假呢。”

      然后她笑着说道:“早上我特意跑了一趟我那个那个亲家家里头。哎呀,你说现在孩子怎么就那么不知道着急呢今天下午的火车,愣是忘了告诉我了。哎呀,这个孩子啊”

      七姑撇撇嘴一脸得不信:“哎呀,是么那么巧呢”

      安荣叹口气:“可不是,她还说告诉我了。告诉个屁啊,要不是我去问。唉呀妈呀,不得中午的时候过来找我,我才知道啊”

      说着从裤兜里掏出火车票,啪的放在饭桌上。七姑还有些不信的拿过来看看,上面果然写着今天的车次。

      冯长彪冷哼一声:“不是你早上去买的吧”

      安荣噗嗤一笑,像是听见了什么好笑的话似的:“哎呀老舅啊,你可真有意思。你看看现在几点啊才六点半,火车站售票员还没上班呢”

      七姑讪讪的将车票放下,嘀咕道:“那倒是哎呀,小荣啊你可真舍得钱啊。你说你这次去,准备带多少钱啊”

      安荣想了想笑着说道:“穷家富路,肯定得多带一些。这不跟我亲家说好了,借了三百块钱。哎呀,也不知道够不够”

      冯长彪两口子异口同声的惊呼:“这么多钱”

      安荣理所当然的点点头:“那可不你说这些天在那边不得吃住么去老师家不用学费么给老师买点水果啥的也得花钱啊再说了,我们家小城眼瞅着要结婚了。不得看着买点好东西么”

      说完安荣摆出一张幽怨的表情:“早上去取票的时候,儿媳妇也说要去。你说去了要是看上啥了,不得给她买么哎呀,这一下子可是得花老鼻子钱了。”

      跟亲家借钱给给未来儿媳妇买东西,说出去着实不好听。但是对于不善于哭穷的安荣来说,足够骗骗这群“讨债鬼”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玩耍

      第一百二十九章 玩耍

      在省城呆了几天,张翠莲在安荣心里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虽说安荣家庭条件好一些,但实际上也是没出过几次远门的。张翠莲虽说现在年纪轻一些,可到底还有上辈子的经历跟回忆在。

      省城虽说也不是经常去,但凭着上辈子的记忆想去哪里还是挺容易的。重要的是现在是1990年,无论是建筑、商业、人流量都跟二十年之后比不了。

      张翠莲买的是下午车票,从q市到了省城的火车是又慢又破的绿皮车。上了车之后三个人坐在了一排上,顾致秋坐在窗口兴奋的往外看。

      如果不是清晰地记着死之前她还坐了上午7点30分t字开头的空调车,张翠莲甚至觉得重生之前的生活就是一场梦。

      火车嘎嘎悠悠的开动起来,列车员热情洋溢的走到车厢里检票。没多大功夫,售货员抱着一个泡沫箱子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用古怪又醇厚的音调哼唱:“冰糕,冰棒冰糕,冰棒冰糕,冰棒,冰奶啦”

      张翠莲听见这个怪异的哼唱,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尤其是尾音拉长的“啦”,实在是搞笑得很。

      不只有张翠莲觉得好笑,售货员从这列车厢穿过去之后。车厢里许多小孩子都争先恐后的学着唱起来,一时间气氛忽然变得热闹起来。

      安荣推了推张翠莲,小声的在她耳边说道:“翠莲啊,以后可不能这样啊。人家就是这样卖东西的,可不能笑话人家。让人看见了,觉得你没见过世面还不礼貌”

      张翠莲脸上微微一变,想要解释却又不知道如何说出口。只能点点头认认真真的遵从了,随后不管售货员如何搞笑的哼唱也绝对不再笑了。

      安荣以为张翠莲没出过市,没见过大世面。心里头开始发起愁来,自己领着两个小姑娘冒冒失失的就往省城里去。下了车人生地不熟的,难道要去小旅馆住两天

      心里头暗自埋怨张翠莲出了个馊主意,她被逼无奈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安荣心里头犯着愁,张翠莲这边也不好受。她猜到了这个时候的火车慢,可没想到能慢到这个地步啊。跟后世根本没法比啊,别说遇到个小站就停车了就是速度也真是让人上火。

      顾致秋从刚开始的兴奋到后来也觉得无聊了,掏出来事先买好的吃的开始一边吃一边没话找话说。

      路程过了一半车厢里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很多人上了车都没了座位。有些年轻的小伙子直接爬到了椅背上躺着,也不管下面的人乐不乐意。还有年岁比较大的,会善意的询问能不能搭个边儿歇一会儿。

      这个时候民风淳朴,只要有人开口都会给让出来一点地方。到了下午四点多,张翠莲他们的座位上 就挤了四个人。

      五点钟开始,一个打扮的厨师一样的人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喊道:“面条,大碗儿的面条,热乎的大碗面喽”

      很多人实际上是吃不起面条的,大家都只是打听一下而已。不过张翠莲对面坐了个大款,身穿一身崭新的西服袖口上故意将标签留着没减。整个下午他一共掏出了他的“大哥大”十五次,其中打电话打了三回。

      也正因为这个大款,张翠莲这一圈围了太多的人。有人跟大款搭讪闲聊,有人看大款摆弄大哥大。

      既然是大款必然要显摆自己有钱,他就跟厨师要了一碗面条。没多一会儿厨师就送来了一碗热乎乎的热汤面,一双白色的筷子搭配着。

      大款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连吧唧嘴再呼噜呼噜的吸着面。一碗面条就吃了有快十分钟,期间还有不懂事的小孩子吮着手指跑过来看着他,有馋嘴的娃娃哇哇大哭,他一概不理会吃的越发的起劲。

      不过张翠莲在对面看着,心里面其实有不一样的感概。要是业界良心啊,原来90年代的火车上的面条这么的实在。满满一大碗的面条,里面卧了一个鸡蛋放满了葱花跟香菜。热腾腾的汤水上还飘着油花儿,面对面坐着张翠莲都能闻到一股香味儿。

      反观后世火车上的盒饭,唉呀妈呀真是恨死人了。

      三个人下了火车,顺着人流走出了火车站。站在站前广场上,顾致秋拉着张翠莲的胳膊。有些害怕的问道:“姐,咱们去哪儿啊”

      张翠莲笑着说道:“当然是找个小旅馆住下了”

      这个时候安荣还真就被张翠莲牵着走了,跟着她一路问了许多家小旅馆。看着她噼里啪啦的讲价,最终晕晕乎乎的跟着进了一家招待所。

      进了屋发现有一张大床跟一张小床,正好有三个人。放下了行李,张翠莲对安荣母女二人道:“阿姨,你们先休息一下。我出去打个热水,一会儿就回来。”

      不大一会儿张翠莲拎着一个暖瓶走了进来,又拿了三个玻璃杯子。她放到了窗户下的写字台上,扭身对二人道:“洗手间就在走廊的尽头,男女是分开的上面写着呢。晚上十点之后就没有热水了,如果需要洗脸的话跟前台要洗脸盆。”

      安荣皱着眉头问道:“那没有自来水么”

      张翠莲笑着点头:“有,自来水是凉的。不过我心里头也嫌弃他们的那个盆,谁都用也不知道洗脸还是洗脚了太恶心了。”

      顾致秋看着二人躺在床上撒娇道:“天都黑了,我都饿了。咱们出去下馆子去吧”

      安荣此时也觉得饥肠辘辘,她毕竟是长辈。此时站起身来说道:“嗯,那就走吧。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回来再问问那个服务员明天怎么走。”

      可出了门安荣就转向了,省城晚上还是车水马龙的人特别多。路灯下面卖货的小贩也都没有回家的意思,顾致秋眼睛一亮指着前面惊呼道:“妈,妈。你看,是外国人,是外国人。”

      安荣定睛一看,果然有两个高大的白人在对面马路上走。皮肤白皙身材高大,头发还是浅黄发白的颜色。笑着点头:“哎呀真是跟电视上长得一样啊,我也是头一回看见老毛子呢。”

      张翠莲一时无语,拉着安荣笑道:“可小声点吧,说人家是老毛子也不怕人家听见。”

      顾致秋好奇的扭头,一双眼睛瞪的老大:“啊他们能听懂我说的话 ”

      张翠莲点点头:“当然了,既然来了中国肯定多少能听懂啊。要不然买吃的买穿的,旁边还整个翻译”

      三个人在附近的面馆简单的吃了一顿之后,就顺着路灯慢慢的溜达。张翠莲一边走发现这里跟记忆里的样子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从火车站穿过花园街走到秋林,后世保留了现在很多的老房子。这个城市里到处都是俄式建筑,现在看来更有一番趣味。

      安荣母女二人也觉得这里的房子很漂亮,q市倒也有一些俄式建筑但不是很多。三个人慢慢的溜达往前走,看见了一些窗户上还亮着灯实际上已经关了门的商店。

      “妈,你看这里的娃娃真好看啊”顾致秋被橱窗里的俄罗斯套娃迷住,站在玻璃面前迟迟不肯离去。

      不过她也知道分寸,没有开口跟安荣要。三个女人逛了一会儿就回到招待所,洗洗脸看了一会儿电视就睡觉了。

      第二天起床之后,张翠莲领着母女二人拿着地图就出发了。

      要说张翠莲的记忆好她的方向感更好,她记得火车站离大学最多的学府路很近。凭着感觉她领着二人慢慢悠悠的往那边走,路上遇见了有轨电车“摩电”以及连着电线的“大辫子”公交车。

      安荣其实挺舍得花钱的,但她也看出来了。身边这两个孩子看啥都新鲜,就想靠着一双腿走遍天下。反正也没有什么正经事儿,她就跟着二人的后面走。

      “你们看,这是博物馆。”火车站往上走了一段,三人来到了一个岔路口。

      “咱们明天来博物馆看看,这可是省博物馆呢。应该是不要门票的”张翠莲以前没来过博物馆,不过在后世所有地方的博物馆只要刷一下身份证就可以进去。就是不知道二十年前90年代,是不是这样的。

      “你们看,那边就是秋林公司了。明天咱们就去逛街”张翠莲随手一指,这个时候安荣可有话要说了。

      “哎呀,这就是秋林啊。”安荣眼睛一亮:“我虽然没来过这里,可听家里的老人还有我哥总说呢。”

      哈尔滨有两条最出名的商场,一个是专门卖洋货还有高档货的南岗秋林公司而另一个就是卖国货跟中低档货的道外同济商场。他们都是建于民国年间,历经了许多年。无假货、质量好、品质高。可以说没去过这两个地方,就相当于没来过哈尔滨。

      对于这个说法,印象还停留在2012年的张翠莲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她知道的就是,领着顾致秋顺着记忆去看看那些学校。那几座建于二三四十年代,享誉中国培养出了无数个人才的高等学府。那几座让她无限向往,希望顾致秋能成为其中一员的地方。:

      第一百三十章 逛街

      第一百三十章 逛街

      逛了一天的大学回来,别说顾致秋母女二人了。就是张翠莲心里头都是百感交集,只觉得一腔的【创建和谐家园】要溢出来似的。

      人总是这样,你得不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张翠莲虽然已经上了个师范学院,但那毕竟是大专跟人家享誉全国的著名大学差的太远了。

      虽然q市也有一所大学,但在张翠莲的心里清华北大还有这座城市里的工大才是她最向往的地方。在她的想法里,能够培养军工产业的,航天事业的大学就是顶顶牛掰的大学了。

      她认识顾致城之后,几度劝说他去军校进修。但是顾致城自持比她年长一些,加上张翠莲重生之后更希望他过得更安逸舒适。每每提起话题,发现他心不在此处就慢慢的断了这个心思。

      她躺在床上听着隔壁大床安荣母女二人对各个大学里的学生生活的羡慕以及幻想。心里头也在暗暗下着决定,将来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第三天不用张翠莲发动,安荣母女二人就奔着同记商场去了。前台的服务员告诉她们,只需要在火车站门前坐6号摩电有轨电车就直接能到。

      到了门口张翠莲发现还有不少人堵着不知道干啥,三个人挤上前发现原来大家在嘻嘻笑笑的照着镜子。

      顾致秋是个小孩子,跑过去左看看右看看。再跑过来兴奋的拉着安荣的手:“妈你看那两个镜子多有意思。一个把人照的又细又高脸都拉长了,还有一个短粗胖跟没长腿似的可有意思了。”

      安荣也觉得好玩,娘俩站在镜子前玩了半天。张翠莲从来没来过这个商场,但她对哈哈镜一点也不陌生。没有像周围人那样在镜子前玩闹一会儿,或者是第一次见过的人那样叽叽喳喳一番。

      她倒是觉得这个商场招揽客人的手段还真是不一般,就冲着这个有意思的玩意儿。没见过的都会慕名而来,见过一次的孩子也会闹着大人时常来一次。

      娘俩玩了一会儿就开始认认真真的逛街起来。琳琅满目的东西多得很,而且在安荣看来质量还都不错。

      一边逛街张翠莲一边听着安荣得意的在两个孩子面前如数家珍的说着这里的老店铺。她虽然没来过,但对省城里一些非常有名的地方以及特产那还是相当熟悉的。

      在她的小时候,安家还是一个相当有钱的大户。她的父辈以及同辈的哥哥们经常会去省城里逛街,带回来的好东西不计其数。

      什么老鼎丰的长白糕啦,不过现在最出名的的还是他们家的月饼那是驰名全国啊。在有就是亨得利钟表店,据安荣说那个时候他们家所有的亲戚都是来省城里买的手表跟高档眼镜。除此之外正阳楼的松仁小肚也是安荣当年最喜欢的食物。

      之后安荣还带着两个人去了一趟正阳楼,一楼是个酒吧装修的还挺有特点。中国人外国人都不少,有人要散装生啤一杯或者俄国高级啤酒一听再来一根粉肠慢悠悠的吃着。

      她们三个人则是去了二楼,有单间有雅座可以坐下来点菜吃。正阳楼最有名的就是熏酱,一盘五香酱肉、一份熏鸡、一盘风干香肠、一盘松仁小肚。三个女人居然都不要素菜,口味极好的将这些分量极大的菜全部干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6 11: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