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跟丁蓉蓉要了磨坏的牛仔裤,用剪子将完好无缺的地方剪下来。然后放到了织好的毛衣上,做成假两件。
丁蓉蓉盯着张翠莲展示的衣服,眼睛都要掉下来了。
那衣服真的很漂亮,她用细针织的很密。上半身连带着两个袖子用的是红色,下半身用的是宝蓝色的线。腰身前还用白色布缝了一个小猫。在袖子半截的地方,在里面缝了一个牛仔的袖子。当把红色袖子撸起来的时候,露出里面的牛仔。
不知道的还以为里面穿了一件牛仔的衬衫,实际上却是假两件。
造型特别,可以当做镇店之宝。
丁蓉蓉带着张翠莲去了百货大楼,丁可得门市里。丁克也算是见过许多世面的人,这一次看见侄女带来的三件衣服。连她都止不住称赞:“好看,样子太好看了”
“老姑,你说这衣服得卖多少钱”丁蓉蓉看着料子,毛线倒是挺好的。就是领子、袖口布料不行,功夫倒也可以。
“你这普通的毛线,比不上羊毛衫。但胜在样子好看,依我看80块钱就行”八十块钱,已经超乎了张翠莲的想像。
要知道在后世,这种针织衫在网上也就是四五十块钱的玩意。
不过现在没有那么多机器,自己织的又十分的辛苦。而且就像丁可说的,自己卖的是款式。
想了想笑道:“既然老姑这么说,我心里就听高兴了。这样如果老姑80块钱卖出去,那我就要五十块钱就行了。”
言外之意,卖多少钱无所谓。每件衣服到时候给我五十块钱,算是两个人合作啦。
丁可精明的说道:“但是好看归好看,我可不保证能卖出去。啥时候能卖出去,现在肯定是不能给你钱了”
张翠莲了然的点点头:“这个我明白,这三件衣服就放在你这。什么时候老姑卖出去了,就让蓉蓉把钱给我就行啦”
丁可难得遇见如此大方明白的人,心里暗自打量起来。可惜这衣服是这孩子织的,如果呈批上货。那她这就独此一份,肯定要卖的特别好
没想到不过一个礼拜过去,已经有好几个熟客点名要这件衣服了。丁可缺货告急,给了张翠莲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第六十二章 出国
第六十二章
张翠莲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弄这个,有心开个厂子也没有那个钱。丁蓉蓉家里到有钱,可谁也没能说闲到做这个。
丁可在大楼里开店已经很久了,能来百货大楼买衣服的。家里头都是条件好的,不然只会去火车站附近或者是一些批发市场。
她做的中高端产品,卖的自然是中高端的价格。针织衫不比旁的,有心人看着花样子可以自己回家织。冒然开个大批量的厂子,是不会赚钱的。
更何况这里是东北工业城市,全城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在厂子里上班。虽然收入稳定,但也不可能穿的太时髦了。
张翠莲见宿舍里的姑娘们都挺愿意织毛衣,也有家庭条件不太富裕的也想找一个类似于在食堂打零工的工作。
想要跟舍友们提议,可以靠织毛衣来赚点零花钱。没想到这个想法,被丁蓉蓉否定了。
“你想帮助大家没问题,可别忘了她们可都是学生。你一个人做那是自强不息,你发动大家做那就是赚大伙儿的钱。”丁蓉蓉表情严肃:“你又不缺钱,写稿子这一件事儿就可以了。其余的时间,多接触接触别的。学点有用的东西,别眼界那么低”
张翠莲脸一红,她明白丁蓉蓉的意思。当初自己说了一个想要勤工俭学的想法,就被有心人告到了上面。若不是校长出头帮助自己在食堂干活,这事儿最终被人说成什么样还不知道呢。
就算校长帮了自己一次,可这次开学多少人眼红那块八毛的工作。挣破头皮,抢破脑袋也得去试一试。
现在自己靠着投稿能够养活自己,没有必要发动所有人来一起做这个。好心能办好事儿,可时机不成熟。
现在大家的首要责任就是学习,而不是减轻家里面的负担。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她有些得意忘形本末倒置了。
想明白过来,张翠莲拉着丁蓉蓉笑道:“行,那我以后跟着你混了。”
师范类院校,尤其是她们这个学校。毕业之后是要去小学或者是幼儿园当老师的。个别成绩好的,也可以分到初中。
所以虽然分了专业,但大多数课程是都要学的。琴是脚踏琴,画是黑板画。每次美术课开始,张翠莲所在的班级每个人抱着一个小黑板开始画画。
不过丁蓉蓉本人就是学画画的,她骨子里特别不屑这种小儿科。每次看见张翠莲献宝似的,将黑板作品拿过来。满脸的不屑:“这就是偏偏幼儿班的小孩儿,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为了这句话,张翠莲干脆拜师学艺。素描是他们的基本课程,这个张翠莲自然会一些。希望至少可以对着山水,哪怕不是油画而用水彩也能画一幅。她前世一度看见人家画那个q版的图特别好看,如果能够自己凭着想像画出来,那简直就是梦想成真啊。
而丁蓉蓉是那么渴望学电影,自然看过不少好看的电影跟动漫。当张翠莲表示她特别喜欢宫崎骏的作品,丁蓉蓉对张翠莲的品味表示认同。
“去年电视上开始播聪明的一休,我妈就觉得这玩意都是给小孩儿看的。所以我从录像厅租回来的带子,她都觉得难看。你看过天空之城了好看吧,音乐也很好听。”
丁蓉蓉扬扬得意:“可惜,我们家里人觉得小日本的东西都不好。所以都不要我看。哎,以后再去租带子。我跟你一起回家看,嘿嘿,我告诉你。我还买了照相机,那个也很重要的。”
她告诉张翠莲,就算是现在家里面不允许她出国留学。等将来毕业了,自己赚钱了。一定会出国深造,学电影是她一辈子要做的事情。
张翠莲觉得丁蓉蓉很勇敢,她是重活一世才有得品位与感悟。而丁蓉蓉作为一个70后,就能有如此远见。相信上一世,在两个人未曾交织的人生里。她一定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女人,她的生活一定过得相当精彩。
三月底的一个周末,张翠莲在画室里陪着丁蓉蓉画画。丁蓉蓉在画板上作画,张翠莲在旁边的桌子上写稿子。
两个人找到了一个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让张翠莲避开宿舍里的人,又能够安安静静的工作。
“啊,画完了”丁蓉蓉伸了个懒腰,笑着对张翠莲说道。
张翠莲抬头看着她也跟着笑:“你是不是饿了那我去食堂打饭”
丁蓉蓉摇摇头:“你写完了么”
张翠莲点点头:“嗯,写完了。不过还要再看一遍,改一下错别字就差不多了”
丁蓉蓉想了想,歪着头道:“小莲,你跟我回家算了。我爸妈不在家,家里头就我一个人。咱们去录像厅租带子,我可以大饱眼福你还能多一点素材。”
张翠莲一想,这样也好。反正在哪里写都可以,便点头答应了。
当她进了小区的时候,不由得惊愕到:“你家在这里啊”
丁蓉蓉奇怪的点点头:“这是部队家属楼啊”
张翠莲一拍脑袋,可不是么。丁蓉蓉都说过自己家里大多数都是当兵的。当然要住在这个大院,只是她很奇怪。她在这个大院住了那么多年,怎么就没见过丁蓉蓉呢。也没听说哪个丁家,出了一个特别牛的人物。难道自己结婚没多久,丁家就搬走啦
带着疑惑张翠莲跟着丁蓉蓉回到了家,看着家里面的布置张翠莲很肯定。丁家不久应该就会搬走了,因为这套房子后世住的不是姓丁的。
6号楼301,这是一套大三室。从装修规格上看,丁家有品味的人还真是不少。而且一眼望去,很多都是进口货。看来应该是丁蓉蓉嘴巴里,那个留学过的小姨的手笔。
丁家人关系很融洽,在客厅沙发上的一面墙上。一排排大小不一的相框,里面都是家人之间的合影。
“这是我小姨带回来的录像机,特别贵特别好。不过我爸太古板,不喜欢进口货。但是他又管不了我妈,哈哈”丁蓉蓉将录像带放进录像机里面,不一会儿电视里就开始播放电影。
“这是恐怖片,老吓人了。你要不在,我都不敢看”丁蓉蓉在茶几上摆了一堆吃的,可人还是缩在沙发里。双手捂着眼睛,又害怕又兴奋的盯着电视。
张翠莲发现那是香港电影,80年代末开始僵尸电影十分流行。穿着清朝服饰的僵尸们,一跳一跳的出现在荧幕上。
她有些无语的看着丁蓉蓉,如果说看过了后世那么多极其恐怖的鬼片之后。还会对80年代末恐怖片害怕,那不是胆子太小就是自己演技太好。
张翠莲在上一世看过3d电影,面对那种特效才会发出惊艳的感觉。如今再回看这种她看来过时,但当代人极为佩服的特效。也真真是要崩溃了。
忽然,大门被打开。看着十分认真的丁蓉蓉并没有发现,倒是张翠莲看见了丁家有人回来。
咣当一声关门声,吓得丁蓉蓉“啊啊啊啊”的跳高了半米。然后整个人直接跨到了张翠莲的身上,浑身汗毛都炸开。小兽一样瞪着门口,到把刚回家的人吓了一跳。
“你”宋薇有些无语,翻着白眼皱眉道:“你要是害怕,就别看这些玩意。整天鬼啦,神啦,小心你爸削你”
“小姨,你能不能像个人类一样。发出点声”丁蓉蓉不好意思的从张翠莲身上下来,嘟囔着抱怨:“你怎么有我们家的钥匙开门的声音那么小,我还以为进贼了呢”
“你爸妈不在家,我没有钥匙怎么进屋”宋薇好笑的说道,然后冲着张翠莲点了点头:“这是你同学”
丁蓉蓉笑着介绍道:“嗯,小姨这就是我说的张翠莲。翠莲,这是我小姨”
“小姨好”张翠莲十分的有礼貌,宋薇脱了鞋走了过来。拉着张翠莲道:“总听蓉蓉说起你,终于看见你了。”
张翠莲对于这个十六岁就一个人出国的女人,也十分的感兴趣。而宋薇也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从丁蓉蓉的嘴巴里听说了许多张翠莲的事情。对她十分的喜欢,两个人见面很晚聊得只让丁蓉蓉嫉妒。
“小姨,我都饿死了。能不能别说了,给我做点饭吧”丁蓉蓉翻了个白眼,宋薇好笑道:“你们家里调料不全,你想让我给你做什么”
张翠莲起身道:“还是我去做吧”
姑侄二人立即点头,她们两个是真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只能吃,不会做。
“我跟你大舅说了,也跟你妈商量了一下。你好好准备一下,这次就算你爸那个老古板不同意。你大舅出资,我给你联系学校,一定让你去学你想学的东西。”张翠莲在厨房里摘菜,隐隐听见客厅里宋薇与丁蓉蓉的对话。
“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们一定会帮我的。”丁蓉蓉欢天喜地,激动地在地上跳起舞来。
“我们帮忙归帮忙,你自己也要争气。比如申请的考试,还有你的英文。这需要时间去做准备。而且最好还是征得你爸的同意,让他明白你学的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宋薇的口气很严肃,丁蓉蓉也正色的点头:“我明白,走之前我一定要让我爸支持我”
随后又补充一句:“虽然,他不能在资金上给我帮助”
宋薇扑哧一笑:“没关系,你大舅有钱,你也可以住在我的房子里”
张翠莲一边切着菜,一边羡慕不已。看来丁蓉蓉的外家条件非常好,又极其疼爱她呢:
第四十九章 批斗
第四十九章 批斗
张翠莲住在丁家两天,才知道原来丁家环境这么好完全都是因为有一个好“外戚”的原因。
她侧面打听,这才明白为什么上一世对丁家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原来丁蓉蓉的父亲几年前调职,作为文职干部一直都在城区另一处干休所里上班。
而她们家也很快要搬家,不过在搬家之前她希望能够征得父亲的同意出国留学。
而丁家室内装修如此大气,更是因为丁家有着一群财大气粗的“外戚”。
故事很有意思,丁蓉蓉的父亲农村出身。而她妈妈的出身则要高出很多,在那个时代曾经因为出身问题吃过很多的苦。
丁蓉蓉的父母结合很不容易,除了因为历史性原因更有来自两个家庭与习惯的原因。但丁蓉蓉的父亲很是疼爱妻子,虽然因为妻子的出身问题影响了他的前途也无所谓。
后来丁蓉蓉的出国务工,又将几个兄弟姐妹带了出去。从中餐馆开始,慢慢的有了各自的生意。
丁家父母早亡,兄弟姐妹之间异常团结恩爱。更知道丁家因为这些亲戚,遭受了多少白眼与不便。
所以他们能够做的,就是在物质上给予帮助。不管丁爸如何不认同,依然将更好的更先进的生活家居用品带回来。
所以再发展落后的东北工业城市里,张翠莲第一次看见有人家用录像机。虽然租录像带很贵,但平心而论这确实让她觉的找到了后世的感觉。
“我们家就兄妹两个,我爸其实是舍不得我出去吃苦。倒不是不愿意我跟舅舅小姨他们来往”丁蓉蓉叹口气,不知道从哪里开口劝说父亲。
张翠莲想了想,开口说道:“其实你可以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角度跟他谈”
丁蓉蓉愣住:“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张翠莲点点头,指着沙发前的电视道:“你看,就好比这个电视。这技术是不是国外的你在想想看过的电影,是不是好的技术是国外的。中国人总不能一辈子跟着别人跑,吃别人嚼过的东西的是吧所以不管你学什么。。。。”
没等她说完丁蓉蓉就摇头:“可是我爸会问,学电影跟振兴国家有什么关系。”
张翠莲笑道:“那我问你,外国人通过什么来知道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外国人怎么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丁蓉蓉眼前一亮:“对呀”
张翠莲又笑道:“你比如说四大名著吧。现在多少人字都认不全,怎么去了解这些历史如果不是拍成了电视剧,谁还知道曾经的文化咱们都知道三十六计,可谁知道到底什么意思你拍成了电视剧,是不是大家都了解了”
丁蓉蓉兴奋的拍着张翠莲的胳膊,一脸得佩服:“还是你厉害啊,这样解释之后。我爸肯定愿意我出去学,我也是不相信凭什么咱们就得看别人的电影。”
张翠莲点头:“就是呀我就觉得中国的黄梅戏比国外的歌剧更好听。可外国人都知道歌剧,没有人听过黄梅戏。”
等到丁爸回家,丁蓉蓉一本真经的从这个角度来与父亲谈话的时候。果然如同二人所想,丁爸一夜深思之后。最终决定,同意丁蓉蓉出国留学。
此时又已经是【创建和谐家园】年的四月份,丁蓉蓉得到了家里的支持。她开始为出国而作出准备,除了正常的手续之外还有一项硬伤那就是英文。
对于这一点,张翠莲表示爱莫能助。她帮不了,因为她的英语烂的一塌糊涂。丁可给丁蓉蓉找了一个私人老师来辅导,除了语言类考试还有升学类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