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年代的电视没几个频道,除了央视一套,就只有几个比较火的卫视,更多的就是本地电视台。
现在是新闻时段,本地电视台里的新闻主播,正播报着一些时事新闻和最近本市区某些政策性的内容。各种创建xx文明城市,创建xx模范,然后就是某某县农业创收,啥啥啥喜获丰收,某某市领导带队考察那个贫困山区。
新闻播报都一个样,几十年没啥变化。看了一会儿,老爸端着一盘糖醋鱼出来,陈楚良就把注意力放美食上面,恰好这时候电视里面正好播报着一条新闻:汶水县加快推进全县范围内桑蚕养殖,提高农民创富增收,然后就出现了该县分管这方面的领导带队下乡考察的插播视频,再然后,陈楚良就听到了新闻主播念了老爸的名字以及后续的各种政策知识。
“老爸,今年县里面要大力发展桑蚕养殖?”
陈楚良记得,小时候在家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看电视的时候,总是会问老爸,说老爸你上电视了,然后老爸就是笑笑。现在他肯定没那么孩子气,老爸好歹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上本地电视台不奇怪,刚才看到了这则新闻,他倒想起一件事儿。
汶水县是桑蚕大县,为了扶植桑蚕业,2000年的时候,就拉来一家从苏杭来的投资商,在县里面修起蚕丝加工厂,把从农户手里收上来的蚕茧进行深加工做成丝再卖出去,这样一来,既能促进县上桑蚕养殖,又能提供就业岗位,这是实打实的惠民工程。
但是,这样的利民项目,只坚持到了02年初,就彻底【创建和谐家园】了,原因是投资商资金链出了问题,拿不出钱继续投在里面,原本作为发展县里面桑蚕业的蚕丝厂也就成了烂尾工程,当时负责牵头这个项目的某位县领导第二年就被撸下课了。
再然后,就是自己老爸接盘,继续搞这个桑蚕养殖项目,陈楚良那个时候在燕京读大学,并不太清楚老爸是怎么跑关系拉投资商把这事儿硬生生给搬了回来。只知道,老爸靠着这点儿拿得上台面的政绩,带领着汶水县的人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最后终于挪动了位置调到市里面。
但是,现在老爸提前接管了这个项目,如果再出现投资商中途跑路的事情,这对老爸的付出和未来的仕途,肯定是大影响。
陈楚良心里想着事儿,如果蚕丝厂招商修建是自己老爸当第一负责人,他是绝对不会让投资商跑路的事出现,他在想如何提前规避风险,旁边摆好碗筷的老爸笑着道:“不但汶水县要搞桑蚕养殖,就连我们老家旺川县也在大力发展桑蚕养殖,贫困山区只能靠这种千百年的传承农业脱贫。你大伯和四叔他们,今年各自承包了几十亩山地种植桑树,还问了我一些政策上的事儿。这种是好事儿啊,穷了几十年的汶水县,要是真的能把桑蚕做起来,贫困县的帽子就摘掉了。”
老爸感慨地说着,他们那个年代出来的人,对本土的情怀很深,建设祖国大江南北,几乎都成了毕生追求了。
“老爸,新闻上说,县里面准备修一家蚕丝厂?”其他事陈楚良可以容后考虑,这件事儿,他必须要问清楚,如果继续是那个苏杭商人投资,他不得不帮一帮老爸避开这个泥潭。
老爸一边盛饭一边说:“这次在市里面的招商会上,苏杭一家公司愿意和我们双向合作,双方已经达成初步的意向,接下来就要签合同了,本来和你四叔说了今年我们回花溪老家过年,但县上对这事儿很重视,希望尽快落实,老家是回不去了,接下来都比较忙走不开。”
陈楚良心里面一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旁边老爸把盛好饭的碗递给他:“你还真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先吃饭吧。”
“我就是随口问问而已。”陈楚良含糊说着,心里面想着他必须要出手了。
第117章搞定
陈楚良必须要出手,老爸的政治仕途,虽然走的比较慢,但肯定不愿意看见老爸折在半路。
他努力挣钱不就是为了挽回上辈子所有的遗憾,让亲人过得更好,如今重生的先知让他知d县里面招商引资修建蚕丝厂的事儿会黄,而老爸作为第一负责人,断然不会让他被此事牵连了,哪怕是自己立即注册一家农资公司砸一两千万在汶水县桑蚕养殖的项目上都无所谓,总之要把老爸扶着。
吃完饭之后,陈楚良给老爸说他要出去一趟,其实是要给萧平打电话,毕竟在家里面说事儿,老爸在身边不方便。这次回家陈楚良本来想,把自己做网站卖钱的事儿,给老爸透个底,但想了想,还是觉得暂时先保密吧。
陈爸基本都不会管陈楚良的私事儿,只是叮嘱他早点回来,自个儿就在沙发上看电视。
小区外面是护城河,沿着河边,关于如何插手县里面和苏杭商人之间的合作,陈楚良想了很长一段时间,心中有了初步打算,才拨通了萧平的电话。
和他通话的人是萧平,爱雅科技只有他处理这种事儿有经验。
陈楚良最先想到的办法就是自己作为投资商把县里面的蚕丝厂修起来,花多少钱无所谓,只需要把老爸负责的项目稳住就行,但是他觉得这样不妥,因为老爸告诉他,县里面已经和苏杭商人接洽了,自己要想硬生生拆散两家的蜜月期,没有一定的实力,政府方面也不会放弃和一家已经有底蕴的公司而选择才注册的新公司。
这时候,陈楚良知道了关系网的重要性。如果他认识的人中,有做农业方面的熟人,哪怕是自己借着对方公司的招牌,让对方搭桥投资也好呀。
给萧平打电话,把自己的考虑给对方仔仔细细说了,两人在电话里谈了半个小时。平静地听完老总,萧平给他出谋划策道:“和政府方面合作,一家才注册的农资公司,就算拿得出钱,大多数人都只会以为我们人傻钱多,更怕我们随时夭折了,要知道体制内一向都是求稳,老总你的顾虑非常正确,我一直以为老总对互联网生态眼光独到,没想到在这些细微的实业经济上也入木三分,佩服啊。”
陈楚良老气横秋说:“你别拍我马屁,找你想办法呢。这件事,是我爸在牵头,我就想让这个项目做得漂漂亮亮的,算是为家乡父老做贡献吧。”
萧平笑呵呵说:“既然拿着老板开的工资,又怎么不会替老板解忧。我有个同学,在省农业厅当差,给我半个小时,先给对方通通气,看能不能帮忙搭桥一家做农业的大公司出面,把这个项目搞起来。”
陈楚良说:“行,等你好消息。”然后,他就坐在河边长条凳上等着。
“第一次发现给你当员工压力比较大。”萧平感慨着挂掉了电话。
……
另外一面,萧平拿着他那个比较古老的诺基亚手机,在上面的通讯录里面找了一圈,找到一个叫谭波的名字,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很快,电话里面传来一个很惊奇的声音:“没想到,是老萧你给我打电话来了。现在有没有空,大家出来吃个饭?听同学们说你最近入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不是真的?我倒是有些好奇是什么样的大公司,能容得下你这尊大佛。”
萧平说:“吃饭就免了吧,谁都知道你现在是大忙人。长话短说,我这种升斗小民,想找你帮个忙。”
萧平在电话里,把吕川市汶水县扶植桑蚕项目修建蚕丝厂招商引资的事儿说了,言简意赅,就是想找这个同学帮忙搭桥联系一家农资公司,至于投资的事儿好说,对方出不起钱,他们公司可以出,就是想借对方的壳子拿下这个招商项目,至于对方帮不帮,那就是后话了。
谭波说:“老萧,你看你,一来就给整这事儿。听人说你入职的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吧,怎么还有兴趣玩农业?地里面种出来的东西可不值钱。”
萧平笑道:“老板吩咐,我照着做就是了。”
谭波道:“你老板的能耐挺大的,连你都鞍前马后了。”
萧平淡淡道:“我们一个寝室出来的,就不给你打哑谜了,我这个老板还真有点本事,说不定两三年后,你会见证一个奇迹。”
“哦?”
对方诧异,萧平可从来不会说大话。连燕大公认的他们这一届最牛的人都赞不绝口,那他背后的老板肯定有本事了。
“那行,我立刻帮你问问。”挂断电话,谭波陷入沉思。
他和萧平是大学同班同寝。萧平在大学里就比较出众,系学生会主席,学校优秀学生标兵,毕业后直接进了华夏电信总局,一年前要是不辞职,再混两年,以他的能力,正厅是跑不掉了。而自己毕业后分到了省农业厅,拼死拼活才爬到正处的位置,不过好在,他现在跟对了人,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是未知。
萧平现在找他做事儿,谭波心里面其实有一丝得意。
没办法,曾经学校那么牛比的人物,总有一天居然找上门让自己帮忙搭桥。谭波就觉得挺有成就感的。不过,他也不会直接冷脸拒绝萧平,怎么说呢,萧平这个人是什么人物,谭波比谁都清楚,他从大一开始就成为寝室领军人物,同寝四年这个面子要给,而且能够让萧平也愿意死心塌地办事儿的幕后老板,这个一直没出现的人就更了不得了。
多话不说,谭波立刻卑躬道:
“凯哥,给你说件事。”
两人大概谈了十多分钟,那面随意道,这个没问题,不过,你要和对方说清楚,
谭波说,这个我知道。
第118章父子夜谈
陈楚良很快就得到了萧平的回话,经过中间人的搭桥,一家农业投资公司愿意和汶水县合作为扩大桑蚕养殖项目投钱,基本明天就可以开始运作。
人脉关系就体现在这些地方,一个电话就搞定的事儿多轻松。这也让陈楚良有了把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发展起来的想法,不然以后面对楚家的时候,对于那种只能仰望的家族,钱并不能解决一切,相对应的是自己背后还得有更强大的权利。
陈楚良问了萧平,这家企业叫什么名字,他心里认为应该感谢对方。
萧平笑着说:“我在电话里没问,不过我那同学说,对方的董事长想见一见老板你,当是交个朋友,我看不尽然,应该是有其他别的想法。”
多一条路好走,陈楚良并不想独善其身,他说:“等我回来,和对方约个时间,见一面也无妨。”
“好的,老总。我这就给你安排。”
没啥事,萧平就挂了电话。
投资蚕丝厂为老爸保驾护航,算是陈楚良此时最关心的事,不过现在总算巨石落地,有了这家省内的农业投资公司掺和进来,陈楚良就不太担心苏杭商人跑路的历史出现,只要这家公司和汶水县达成合作,未来就悄悄改变了,他只需要静观其变就行。
打完电话之后,现在是寒冬腊月,外面站着冷风刺骨,陈楚良也没心思欣赏夜色,慢悠悠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看见父亲在沙发上看报纸,手边的茶杯刚泡好的茶冒着热气,好像在等着他回来,应该是有事儿要谈,见他到家了放下手上的报纸。
“爸。少抽点烟,对身体不好。”
陈爸是老烟枪了,烟瘾很大,每天都要抽一包烟,尤其是晚上熬夜工作,整个书房都弥漫着烟气。现在看见老爸烟不离嘴,陈楚良在旁边劝了句。
他坐在了老爸身边,把烟灰缸递过去。意思,大概是让他把烟灭了。
陈爸愣了愣,“哦,哦。”
他赶紧把手上的烟头按在烟灰缸里面,把报纸放在一边儿:“在大学还适应吧?”
“还行,就是课程比较紧。”
“有没有当班干部,交入党申请书?”
上辈子毕业后,老爸曾经问过陈楚良,愿不愿意走他的路,陈楚良想自己出去闯,就没有成为体制内的一员。
看着父亲期待的眼神,估计也存着让他入仕的念头。
陈楚良心想,难道是因为燕京楚家的那句话“当不了部级,就别相见你老婆女儿。”所以在老爸心里,一直想着自己走不到那一步,可以交给儿子接棒。
父子二人,两代奋斗,相信距离那个位置也不算太远,这是老爸心里对一家团圆的期望,也是他交给陈楚良的期望。
大概,应该是如此了,只可惜,上辈子,和这辈子,陈楚良是不会完成老爸这个没说出口的心愿。
陈楚良低着头,老爸能不能达到楚家说的那个级别无所谓,如今的陈楚良倒是想看看,等他们父子到燕京去讨债的时候,楚家的人谁还敢张扬跋扈。
他要让向楚家正大光明的要人。
他要用最狠的方式,还击楚家高高在上的姿态。
“还没呢。忙不过来,就没时间做这些事儿。”
陈爸比较理解陈楚良的繁忙,新生到大学都有一个适应期,他也不是非要逼得很紧。
换了一种轻松的语气,老爸和陈楚良聊起了家常。
“那个叫韩芝的女娃娃呢。什么时候带到家里来。那女娃娃挺好的,别辜负人家,你现在都已经是男人了,要有担当,一个男人一辈子能不能做大事儿不重要,但一定要做能让人依靠的人。”
老爸以过来人的口吻,在给陈楚良传授着他对于男人的理解。
今天的陈楚良,在面对父亲的教诲时,表现的很安静,一个心理年龄有三十岁的男人,已经知道这个社会的规则,他知道父亲说的话珍贵到一字千金。
陈楚良点头道:“爸,回头我就把她带家里来。”
陈楚良心里想着,不止是韩芝,还有赵小雅。在他看来,这两个女人,一个是前世遗憾,一个是前世的陪伴,都是他不能放下的人。常人或许不能理解他这种博爱的心情,但是陈楚良相信,老爸一定会理解他,因为老爸曾经也青春过,而且比他更疯狂。
看见儿子突然间变得很懂事,陈爸下意识地想要抽根烟思考一番有些事要不要告诉他,但刚刚摸出香烟,立刻就缩回拿打火机的手。
儿子先前叮嘱他不要抽烟,这话还在耳边回响。
考虑半响,老爸笑着说:“以后戒烟了,把钱存下来,留给我儿子娶媳妇。”
陈楚良说:“也可以给你孙子留着买糖。”
许久之后,他才说:“这些年,家里面没到过年,倒是冷冷清清的。”
“快了,快了。到时候,家里人多了,我们就住大房子,搬到省城,搬到燕京都成,只要老爸喜欢。”
陈楚良很想问父亲,关于母亲和妹妹的事儿。
但是,话到嘴边,他终究是想等父亲说出来。
陈爸说:“好,好,以后家里人多了,住大房子。”
上辈子的很少和父亲交流,面对父亲的说教,基本都是当耳边风。但这重生后的陈楚良,经历过一次家庭剧变之后,性格已经变得很沉稳,也知道一个男人该做的事情。
他讨厌那种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任别人决定如何处置的蝼蚁人生。
上辈子经历过一次,这一世,他要亲自抓住自己的命运。
今天的陈楚良,在面对父亲的教诲时,表现的很安静,一个心理年龄有三十岁的男人,已经知道这个社会的规则,他知道父亲说的话珍贵到一字千金。
今天的陈楚良,在面对父亲的教诲时,表现的很安静,一个心理年龄有三十岁的男人,已经知道这个社会的规则,他知道父亲说的话珍贵到一字千金。
………
这一晚,陈楚良躺在自己的床上辗转难眠。
这一晚,陈楚良想要一家团聚的心思更迫切了。
如果谁恶意阻挡自己,就要把他踢开。如果谁敢觊觎自己珍惜的东西,陈楚良就会跟他玩命。
第119章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