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就在何亮感慨历史变迁的时候,周通这厮却嘴里嘀咕着:“这回来辽东羊肉应该管饱的吧”
“根据海图来看,现在船队距离高句丽的港口卑沙城后世的大连还有大约一日的路程。”船队靠岸之后,自有船上水手前去补充淡水,何亮和周通则是在一起商议。
卑沙城又名毕奢城,是由高句丽人占领辽东后,在东晋末年,大约是公元404年后在大黑山修建的山城。
这座城池是当年高句丽人统治辽东半岛南部时期的政治、军事中心。石墙随山势构筑,绵延约五公里,伟岸奇俊,蔚为壮观。城内峡谷蜿蜒,城外四周悬崖绝壁,安营扎寨于城中,进可攻,退可守。
由于高句丽曾经被魏武帝曹操,派遣麾下的母丘俭灭了一回,后来又被慕容鲜卑灭了一回,国内城数次被毁,虽然仗着打不死的小强精神重新崛起,可是对中原的防备特别严密,连都城都从国内城搬迁到了平壤,
因为这些原因,这时卑沙城的主要功能,主要用来防备可能来自于中原的进攻,所以军事意义更重一些;仅有的一些商人也主要是依附于军事城堡生存的一些小商人,因此何亮一行上来就碰了个壁。
“他娘的幸好咱们机灵,只是先进去了一艘船试试水,只被抢去半船的货,要是一股脑全开进去的话,咱们怕是就回不去南面了”周通气的直骂娘。
原来因为不知道具体情况,何亮先带着一艘船进入了卑沙港,结果高句丽水军见是来的中原人,当即以税收为名,收缴了船上一半的货物,剩下的半船货物也被城内的商人低价强买了去。
幸好当时周通没有跟着一起去,要不然依着周通那个火爆脾气,当场就能跟高句丽人打起来。
看何亮低着头在那里呆愣愣的,周通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大声吼道:“我说亮子,不就是被抢了一艘船的货么,值得那么死气沉沉的,要是大头领问起来,大不了就推到我身上来。看你那死样子我就生气”
何亮抬起头,说:“丢了东西是小事,可是郎君筹谋的大事可能就要耽搁了,打不通辽东的商路,丢了这大买卖这才是我担心的”:
第8章 牛羊满圈!
何亮说着这番话,周通一看何亮,只见脸上哪有哀愁的样子。
不等周通开腔何亮接着对周通笑笑道:“刚才周兄高义,小弟十分感动,其实刚才我是在想在卑沙城里听来的一句话契丹人在大卖牛羊购买物资,我想怕是契丹人在准备和大齐之间的战争了,这样牛羊马匹肯定卖得极便宜,咱们又有海图,一直将船开到契丹人那里都没问题。”
从南北朝后期开始一直到隋唐年间,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期,这一时期大量的亚热带植物都可以在黄河流域正常生长,所以即使是冬天也不担心渤海北部和辽河口结冰。
听了何亮的话,周通想了想说:“那样咱们要多用一倍的时间才能回去,怕是大头领要担心了”
“自从咱们来到了辽东,大头领不管怎样都是会为我等担忧,要是咱们空手而回,只怕无颜见大统领,不若去到契丹多采买牛羊回去”何亮全力劝解周通。
周通犹豫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好,既然这样咱们就去契丹”
契丹原属辽东鲜卑宇文氏部落,后来在东晋年间鲜卑宇文氏被慕容鲜卑击败。于是契丹北逃,各部落自此散居在潢水、土河一带游牧。
等慕容部落建立的大燕国进入中原,并在争夺中原的大战中被前秦所灭后,契丹才得以解脱慢慢的强盛起来。
现在契丹部落联盟的领土,已经大概控制到了后世大凌河到辽河口一带的海岸线。
幸好这时高句丽人口稀少,对辽东地区的占领军事意义更大一些,所以何亮一行的船队没有被发现。
船队一路北上,在长兴岛上休整一夜,在岛上建立了临时秘密基地后,船队继续向北行驶。
三日后,船队终于绕过被高句丽占领得营口外海进入辽河口,行驶了十几里路后,船队靠岸了。
这时岸边早就来了好几拨人马,一个个秃脑门,扎着各种各样的小辫子,看来船队一进入辽河口就被契丹人发现了。
对周通来说什么鲜卑人,契丹人都是一个祖宗的胡人。但是鲜卑人自从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政策以来,倒是和【创建和谐家园】的差距缩小的很多。
虽然自从六镇边军造反的鲜卑人,跟从高欢击败北魏权臣尔朱荣之后,东魏、北齐出现大范围的鲜卑化现象,不过大部分普通鲜卑人的衣着打扮与【创建和谐家园】已是不分你我。
倒是面前的契丹人的打扮对周通来说是稀罕了些,虽然各不尽相同,却也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秃脑门,然后或是前额,或是两鬓留着一些短发辫,造型挺是怪异。
周通穿着山寨曹铁匠第一批打制出来的铠甲,耀武扬威的带着一队护卫先行下船。
曹铁匠目前一共打制出来十六副铁甲,这回一下就给船队配置了九副,由周通带领,一水的壮汉,个个都是一米八左右的身高。
站在岸边的契丹人较为平均,都是在一米五、六左右,身高在一米七以上的契丹人就没见到一个。
这样两厢一对比,一下就把周通这边的威势提了起来,原来还有些准备给船队来个下马威的契丹人立马热情了起来。
一名六十来岁,精神矍铄的契丹老人走了出来,上来就是叽叽咕咕一堆高句丽语,只把周通听得翻白眼,这鸟语谁听得懂
倒是何亮见人家客客气气的出来说话,这时挺身而出,说道:“这位老者,我等是南面来的【创建和谐家园】商人听闻贵部急需大量的军资,我等特来襄助”
老头也是人才,听到何亮的话立马就说起汉话了,“什么,你们是南面的【创建和谐家园】听闻齐人要来进攻我契丹,你等莫不是大齐派来的奸细”
“老者莫怪,大齐乃是鲜卑人的国家,与我等【创建和谐家园】有亡国之恨,我等岂能和那胡汉杂种一样数典忘宗,忘记这国仇家恨”何亮一脸愤慨的说到。
“听闻大齐要行不义之举,如去岁掠夺库莫奚故事,我家主人特派遣我等多运食盐以助契丹一臂之力”何亮一脸的正义,犹如后世反战斗士一般的圣洁。
周通差点认不出,心道“这小子平时装傻充愣的,我还以为是个憨小伙,谁知道他娘的也是个人精”
他也不想想,要是何亮是个老实憨厚的小伙子怎么可能被王勇何伯委任为船队的主事。
契丹老头见到船上的盐货却是有些相信了,高兴的对何亮讲:“我们契丹人最是恩怨分明,平时部族的牛马最是缺少这些食盐。既然你们是来帮助我们的朋友,那么我们契丹人就不能让你们吃亏。我乃是此处契丹黎部的族长,你们的盐我做主,用以前的五倍价格买下来我们用牛羊跟你们换”
当即老头把来自几个契丹部落的人马喊到一块,一番叮嘱后,对何亮讲:“我已让他们去准备牛羊,还请远方来的贵客感受一番我契丹人的热情。”
说着就把何亮一行请入到不远处的一片帐篷,其中最大的一部帐篷是老族长的,看样子是用上好的牛皮缝制的。
帐篷内摆着牛油蜡烛,四周摆放着一些案几、软垫,一看就是平日商议大事或者部族头领宴饮的地方了。
跟着何亮后面的周通看到牛皮大帐后,就冲契丹老族长说:“老族长你们要是有多余的牛皮、牛筋、牛角什么的我们也和你们大量的交换。”
黎部族长也是人老成精,“这些可都是可以造皮甲弓箭的材料,不知你们买去有何贵干”
何亮见周通这厮只会坏事,船上有近三千石海盐以及其他货物,契丹人一时肯定凑不齐那么多的牛羊,到时候还不是可以让他们把牛皮牛角什么的拿出来抵债。
结果周通这厮不晓事,这么一嚷嚷给坏事了,这一会何亮真想把周通那张嘴给缝起来。
何亮不慌不忙的冲老族长行礼,说:“适才未向老族长凛明,其实我家主人乃是北魏故孝武帝大臣,因不服高洋夺位称帝,故而欲谋大事。刚才这位周兄在老族长面前失礼了,还望老族长恕罪”
也不知道黎部老族长是信了还是没信,反正也没有继续纠缠这些,众人倒是用了一顿颇具异域风情的牛羊肉大餐,特别是周通这没心没肺的家伙,吃的比谁都多。
黎部老族长看到这些,捋着胡须开怀大笑道:“刚才我还对小兄弟有些怀疑,不过见到这位小兄弟的吃相,果然是直人。你们要的牛皮牛筋我答应换了”
何亮不由心中一喜,急忙道谢。
连着四五天时间,何亮都在忙着统计交易中度过:一石盐可以换二十只羊,或者是换二头牛,马匹只能换一匹,加上其他的布帛丝绸等货物加起来一共换了羊三万只,牛两千头,还有五百匹良马。
何亮心中急呀,“失算了,这么多牛羊马匹要跑多少趟才能运得完呀。弄不好大齐打过来还没运完,被人给抢了怎么办”
最后何亮决定,先运最贵重的马匹到长兴岛上偷偷养着,这样可以很快运走一部分,然后派了一艘最快的船赶回去通知山寨,赶紧派上几十艘船来运这些牛羊。
这样提心吊胆的过了足足有十天,马匹已经被何亮周通转移到了长兴岛上,并且牛也被运了七八百头过去。
这天刚刚把最后的一批牛运下船,就见到远处黑压压的一大片船队赶来了,带队前来的正是王勇和朱睿。
原来何亮一行已经超过了计划需要的时间还没回去,何伯很着急。因为何伯没有儿女,所以自小跟何伯长大的何亮就和何伯的亲生儿子一样。
作为自小跟何伯长大的王勇自然很在意何伯的感受,而且周通何亮身负重任,所以一等朱睿率船队回来,王勇就准备直接就出发,去寻找找何亮等人。
就在船队要出发时,何亮派来报信的船赶了回来。
王勇一听,原来是因为情报错误,何亮等人没有在高句丽进行交易,反而去了更北方的契丹地界,而且换了数不清的牛羊马匹。
这下王勇坐不住了,让朱睿的船队也装上一批铁器,食盐等物资,组织了山寨只要能航海的船只一律带上,大小船只一共上百艘一起往契丹地界去了。
这回船队也带了货物来,闻讯赶来的契丹部落更多了,除了之前交换的牛羊马匹被运走之外,王勇又和契丹部落交易了五千头没有【创建和谐家园】并且是健康的公牛母牛,以及一千匹良马。
朱睿问王勇:“大哥你换这么多牛和马做什么这些马怕是卖不出去的,北地的良马到了南朝多半会死,在大齐卖这些马又太招惹官府的注意了。”
王勇对朱睿笑着说,“三弟你这自小富贵人家出来的就不知道了,咱们山寨加上招揽的流民近两万人,结果连一百头耕牛都没有,这可如何耕种那十几万亩土地。我现在买上这五千头牛,最少四千头是母牛,到时候配上齐地有名的公牛,过上三五年荒地全部开垦出来了,咱们那时候最少也会有近万头耕牛呀至于马匹就先放养在养马岛上一部分,一部分训练咱们的骑兵,其他的马也养在那些庄子那儿吧,反正正好放羊用。”
朱睿这才知道王勇的打算,“大哥思虑果然周详”
“哼,难道我会告诉你这都是我那宝贝儿子告诉我的吗”王勇心里傲娇的想。
数日后,最后一批牛羊装船,王勇跟契丹诸位族老依依惜别。一位中年人对黎部老族长说:“父亲,这些牛羊咱们也卖的太亏了贵了好几倍呀”
“糊涂,要是没有这几倍的价格他们会运来这批铁器么再说了齐人打过来要是输了就什么也没有了”黎部老族长训斥道,“要是挺过这一劫他们肯定还会再来的”。
而远处的船上,王勇意气风发的带领着船队返航了。:
第9章 败家子?
天保四年春,二月二龙抬头。
随天春天的脚步,陆地与海洋的温差逐渐加大,风也刮得厉害,却是没有了冬日里那冷入骨髓的寒意。冬日里下了几场雪,现在也只有在山阴处才可以看到些许残留。
时近正午,王泽跟着何伯的脚步,顶着风,在冬日开垦好的耕地间的土路上慢慢的走着。
王泽浑身穿的厚厚的像只小熊,头上戴的是遮得住耳朵的羊皮帽子;上身是一身羊皮袄,是用刚满两月的羔羊皮做成的,翻毛的领子上羔羊毛雪白蓬松,一看就暖和至极。
下身也是羔羊皮的长裤,加上羊皮面牛皮底做成的软皮靴,让王泽在这个冬天过得分外惬意。身边的何伯也是一身的皮衣,老人还不时扯一下,看来有些不适应呢。
“早春二月风摆柳,田园如画催耕牛,”何伯嘴里念叨着民谚,对王泽说:“小郎君,你这见天的跟着老汉整天在庄户这里厮混,老汉怕是要被大娘子责备了”
王泽头一会朝这一会朝那的四处乱瞅,口里边嚼东西边对何伯道:“何伯莫慌,我已经跟我母亲讲过了,陈夫子等人讲的那些我已知晓,以后每旬日去学堂受夫子考较一次就可以了。”
说着王泽从兜里抓出一把上午刚炒制好的五香豆递给何伯。何伯忙摆手道:“不行了,人老了牙口嚼不动了。”
何伯见王泽四处探看,笑着对王泽说:“既然小郎已向大娘子讲过,老汉就不操那个心了。”
随后何伯手指着远处,“小郎且看,今冬这处屯寨已垦出近千亩荒地,等春暖化冻之后老汉把沿河边上的地也开出来,都是一水的水浇地,收成更好。附近那处洼地,老汉把中间最低处开挖出来,泥土把附近那块堆出来几块台地,这样就又多了几十亩好地,挖出来的大坑还可以蓄水来灌溉田地。”
说着二人来到河边,只见远处河滩上虽说还是枯黄一片,但是已经依稀辨认出一些青青草色。
何伯也不怕冻,分别在几个块地上用手扣出一些湿润的泥土,然后摆在一起对王泽讲:“小郎你看,这一块是胶泥地,等开出来就是於地,那边的是块沙地。
平时种地,於地易旱,不蓄水,虽然土地肥力壮,但是若没有足够的水源来灌溉怕是要颗粒无收。这沙地呢虽然蓄水比较好,也不怕水淹,可是肥力却差得很,哪怕没有碰到天灾怕是也收不到太多的粮食。”
何伯说到这里心里感概万千,长叹一口气又对王泽讲,“但是等垦荒时,我让人把这两块的土参和在一起,相互匀一下就成了最好的莲花土了。肥力好,蓄水也不差,只要不是大灾年,一亩地收上一石半粮食都不是问题”
正在此时,屯寨里出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人却是数月前跟着王泽、程雪莹一起发现金沙的青年:小五。
这时小五旁边一名三十余岁的汉子跑到何伯面前,一边向何伯王泽二人行礼,一边请他们进村去用午饭。
说是午饭也不对,因为在古代一般老百姓都是一日只用两餐,一直到后世八十年代在山东一些半丘陵山区仍然有农村只吃两餐的。
何伯看了看日头,已经是申时了,于是随几人一同进村。
旁边小五还冲何伯行礼,旁边那汉子是小五的大哥,二人相差十四五岁,一个是家中老大,一个是老小。
小五姓燕,生下来不满三月老娘就一命呜呼了,他大哥当时还不满十五岁,拉扯着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很是不易。
当时王泽阿翁还在,幸亏他和王勇当时一力相助,一路帮扶着,这样燕老大才能把几个弟弟妹妹抚养成人,对王勇一家更是忠心耿耿。
自从去年冬日安排流民安家开始,燕老大因为跟何伯多年,熟知屯田垦荒的各项要求,于是被委任为这处屯寨的屯长,小五做为兄弟几个唯一没有婚配的幺弟,自然也就跟着一起来到了这里。
“何伯,小郎,今儿个庄户们在外面捡到几十只草鹜就是野鸭,还有各色飞禽,正好招待何伯跟小郎君。”燕老大一边走一边还不忘记介绍一下今天的菜谱。
屯寨已经开始建设了一个多月了,看屯寨规划的样子,已经建好了大概有三分之二以上了,只是房子刚建好湿气太重,基本上还没人入住。
有的屋内放了一口陶盆,里面燃烧着的一些木炭还在冒着烟,这是为了增加室内的二氧化碳和温度,以便让房屋里的石灰加快凝结的速度。
紧接着王泽看到前面一群汉子正在给路边一栋房子挑泥墙,胶泥混合着铡刀切碎的麦秸杆,用木叉挑到上面,压实。
好几个汉子干脆连上衣都没有穿,即便是早春,也有大滴的汗水顺着脊背流了下来。王泽看得入神,这时燕小五过来招呼他,前面就是用餐的地方了。
王泽一进屋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除了野鸭,看样子还有大雁,另外还有十几样没听说过的飞禽。
席间王泽一边抓着一个鸭腿大嚼,还不忘问:“何伯,燕大兄说这大雁还有草鹜都是是庄户捡来的,难道它们见到人就不会飞走么”
何伯喝掉端着的老鸹碗中的鸭汤,笑着向王泽解释:“小郎君年纪尚幼,有所不知。咱们这长广郡南北皆是大海,每年春秋两季,南来北往的候鸟飞越茫茫大海,唯有此处可以栖身。”
何伯停了一下继续说:“每年迁徙的鸟儿数千万记,可至少有半数就死在沿途,历尽千辛万险飞越汪洋后,要在咱们这地界修养十几日才好继续赶路。就是这样,有些鸟儿飞到此地,一松气就再也飞不起来了,这时候只要出门转转就能捡到许多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