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贾二妹想了想,转过头斩钉截铁地对二弟说:“不要找衣服了,现在你马上把红玉送到县城里去!趁天黑!趁下雨,快点!”
“现在?”二弟和李红玉异口同声地问到,表情很是惊讶。
“是,现在!”贾二妹的语气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红玉,你快跑,到了城里赶紧想办法搭车回家!要不然找局的同志帮忙,只要跑到县城里就好办了……凡事机警点!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先过了这一关就好了!以后的事,你那么聪明的人,知道该怎么做的,千万不要想不开做傻事!以后咱们写信联络。”
第187章谣言可畏
“姐,我不知道县城的路怎么走……”二弟说。
“红玉知道怎么走,你就是一路上跟着红玉姐就是,”贾二妹催着二弟,低声说到:“快!啥都别说,现在就走,趁着雨还没停!”
二弟不再问什么了,揉着眼睛赶跑瞌睡,然后赶紧行动,找伞的找伞,拿雨衣的拿雨衣。
贾二妹又找了一顶绿色的军帽给李红玉戴在了头上,还拿了一件向国强的外衣给她穿上,让她装男人,然后偷偷地将他们送出了门。
临出门前,贾二妹又小声叮嘱他们说:“尽量走快点,不要经过知青点……路上不要讲话,只管往城里方向赶!”
这里还不算山高地远,但离县城也就十多里的路。
贾二弟连夜将李红玉送到了县城火车站,因为李红玉的家这个县城的临县,只能从这里坐火车回去。
贾二弟是在即将天亮的时候赶回来的,路上除了几声狗叫外,没有惊扰到任何人。
天亮了,雨停了,队上的孩子来上幼儿园了,等了半天也没见李老师开门出来。一群小孩子围着门又敲又喊,还是没有反应。
“莫不是出了啥事?”有早起来出工顺路送娃娃来的家长说。
这时,周家的人也来了,感觉有些没对劲,于是找来东西砸开了门,只见屋里面的人早就不见了。
周家人顿时傻眼,赶紧四处去寻。
生产队里马上就炸开了锅——
“李女娃子跑了!”
“那个知青女子不见了!”
“李女子连夜跑回城去了,连衣服都没带走一件!”
“又是打雷又是下雨的,她一个姑娘家的敢走?”
“周家媳妇跑了,跟人私奔了!”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什么谣言精彩,就往什么方向靠。
刹那间这事就以各种传奇的版本传开了,把个周家人气得又是捶胸顿足,又是破口骂娘。
队上不见了一个知青,便只有向上面报告。
那边李红玉跑回了城里,也向公安局报了案,说是人生安全受到了威胁逃跑出来的。
她对贾二妹和贾二弟对她帮忙逃跑的事守口如瓶,因为不想让贾二妹陷入乡亲的口水里,特别是周家那帮人,她深知乡坝头的人都是帮亲不帮理的。
后来几经周折,李红玉的户口还是拿走了,是她的家人来办的。
李红玉进了一家国营的大工厂,因为她的文凭是高中毕业的,厂里甚至提议考虑推荐她去上职工大学,貌似一场锦绣前程在她的面前徐徐展开了——
周家人跑了“媳妇”,还被上面派下来调查的工作队同志狠狠地批判和教育了,又加上周围的乡里乡亲的风言风语,这口气很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于是他们动用了各种人力和关系,找到了李红玉家的地址和她所在的单位,又是吵又是闹,还大泼脏水——
“李红玉早就是我们家的媳妇了,跟我们家的水生都睡过好几次了!”
“李红玉为了回城,什么事做不出来?把我们家水生给蹬了。”
“李红玉就是个卖的……!”
谣言可畏啊!
李红玉的名声从此坏掉了!不但厂里取消了她去读职工大学的提议,就连她的家人走在哪都被别人指指戳戳到哪。
第188章接近朱生婆
不过好在贾二妹给她写了封信去安慰她,还特意告诉她:你一定要坚强的挺过这道难关,等不了几年高考会恢复的,到时候你可以去考大学,然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李红玉到最后还是熬到了恢复高考的那一天,这是后话,后面再交待。
却说贾二妹怀孕的这几个月天天都跑去与朱生婆套近乎,竟然从朱生婆那里学到了很多妇产方面的知识。
为什么贾二妹要去接近朱生婆呢?
因为她做过详细的调查——
在1970年之前,四大队绝大多数4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都生过四到五个以上的孩子,其中有50%左右没有存活下来。
这个数据是她去大队医疗站调查妇科病时统计出来的,绝对真实、可靠和准确。
这个年代到医院去生孩子的妇女非常少,除非出现难产、大出血等紧急情况,家人才会把产妇送往医院。
产妇为什么不到医院去生孩子呢?
首先是路程远。
马脚井公社一共个大队19个大队、一百多个生产队,距离公社卫生院最近的大队两里以上,最远的将近二十里。交通工具又非常落后,到公社医院看病、生孩子是十分不便的。
好在我们属于平原,如果是山区的农村,到医院去就更不方便了。
其次是妇女没有到医院生孩子的习惯。
这个年代的农村妇女实在“厉害”,怀孕后一直参加生产劳动,直到快生产了还在农田里忙活,生产队上就发生过两例把孩子生在大田里的事。
三是很多妇女不把生孩子当回事。
有的妇女,孩子生下没有成活,当时哭几声,第二天就下地干活。
这样讲绝不是说这女人心肠“狠”,而是实际情况。因为都不进行计划生育的,有了就生,生得多,夭折的孩子也多,已经麻木了。
不像二十一世纪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刚怀孕就宝贝似地“供”起来,几家人围着孕妇转,还定期到医院做孕前检查。
真是没法比啊。
这个年代,产妇干活多,又吃不饱,胎儿的个头都比较小,遇到难产情况的几率也低,所以很多家里连接生婆都舍不得请,婆婆姑子围一圈就把娃娃接生下来了。
而请了接生婆的,接生婆凭着多年的接生经验,产妇基本都能顺利生产。但是如果是胎位不正等复杂的情况,为了产妇的生命安全,还是要送去医院。
因为想着家里离马脚井医院也有七八里地远的距离,到时候生孩子一发作肯定也来不及进医院去,于是贾二妹便想着一定要与接生婆搞好关系,到时候来不及将自己送进医院,接生婆会对自己用心一点。
这是她的小私心。
后来,她又开始是担心肚里的胎儿发育,所以又经常去找朱生婆摸脉,再后来她就对朱生婆的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耳闻目睹地跟着她学一些妇产方面的基本知识。
好吧,我们现在来说说贾二妹为什么又突然对朱生婆的医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了呢?
这还得倒回来说说——
第189章那她肚里会是什么?
却说贾二妹自从怀了孩子后生怕自己的身体有什么问题,又怕孩子发育不好,又不可能经常跑医院去吧,于是就隔三差五地往朱生婆家跑,渐渐地就和朱生婆混熟了,朱生婆也愿意给她讲一些产科方面的知识了。
要知道在民间那些有着祖上绝技的手艺人里,都有一个保密的私心,那就是自己的技艺绝少传给外人的。
这朱生婆吧为人接生了很多娃娃,而她自己却并不多产,只怀过两胎,而且两个都是女儿,所以她也秉承了“女生外向”的思想,又加上她的俩个女儿嫌弃接生工作脏累,并不愿意继承她的这项手艺,她于是基本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
现在贾二妹愿意亲近她信任她,她也愿意给她传授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第87章
“我说你那个嫂子的表弟媳没有怀娃娃,你相信不相信?”这天当贾二妹又一次到朱生婆这里来蹭医术时,朱生婆问着她说。
“相信……”贾二妹点了点头,不过还是很纳闷地问:“你是怎么摸出来的呢?脉相有什么不同吗?”
“喜脉就是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的状态下,”朱生婆说,“怀孕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就比如你的脉相,你自己可以搭上摸摸……”
比较专业的术语,但贾二妹还是能听懂,点了点头,将自己的右手搭上左手的脉博处,静下心来暗暗体会。
“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往来之间有一种回旋前进的感觉,可以理解为流利脉。”朱生婆看着她说,“自己好好感受一下是不是这样?”
“……”贾二妹感受了一会,点了点头。
“切脉时,可触到脉跳流利而不涩滞,脉率似数飞数之动象。指下有“如盘走珠”之圆滑感觉……”朱生婆继续说。
贾二妹一边暗暗记在心里,一边独自感受自己的脉博。
“滑脉与动脉相似度很大,但又不是,”朱生婆又说:“动脉,脉来滑数有力,应指突跳如豆,但搏动的部位较滑脉短小,故脉象上说“如豆大,厥厥动摇”,其为病。其所主病为主惊,主痛。因为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阻;惊则气血紊乱,脉行躁动,故见动脉。”
这段话虽然生涩,但贾二妹还是基本听懂了,毕竟在二十一世纪受过高等教育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
听懂这句话后,她不免心惊胆战,急问:“那就是说她不是滑脉,而是动脉了?!”
动脉就是体内有病!
“嗯。”朱生婆点头,说到:“所以我才让她去县城医院检查呢。”
“那她肚里会是什么?”贾二妹问。
“还是让她去县城大医院检查吧,最好尽快去,别耽搁了身体。”朱生婆说,“我说的话她是不会听的,而且我只管接生不管治病,若是她吃了我给抓的草药,只怕到时候她又会耍横说我打掉了她肚里那莫须有的胎儿。”
乡下的女人本来就没什么文化,自己认定自己是怀孕了的,哪里还听得进别人的说她没怀上孩子的话,听了还以为你在咒她。
长期与这些人打交道的朱生婆很明白这点,所以不好多管闲事。但所谓医者父母心,她表面上虽然说不管,但心里却总还是惦记着那个妇女。
第190章不会是误诊吧
毕竟那妇女不是怀孕了,而是子宫里出现了病变!
早点进医院去医治还来得及,若是任由病情发展恐怕就难扭乾坤了。
回到家后,贾二妹端端地便往婆婆妈家去了,马秀英蹲在院子里用一个大盆子搓洗着她三个娃的脏衣服。
“嫂,我跟你说件事……”贾二妹开口说。
马秀英心里一阵打鼓:怎么,肚子大了想找我帮忙洗衣服?要不就是自留地里长草了,要我帮忙除草?
“我这几天忙得很,三个娃儿每天一身脏衣服脱下来丢在这,这不,我忙完了队上的工又回来忙家里的,简直忙得连歇一口气的当都没有。”马秀英忙唉声叹气地说。
知道她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害怕自己来找她帮忙搭把手做事,贾二妹心里觉得很好笑: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还不清楚吗?我就算眼睛再瞎也不会来找你帮忙吧?
“你的那个表弟媳,李小红,她去医院检查了吗?”贾二妹问。
“干嘛要去医院检查?她又没病。”马秀英说。
“你还是劝她去县城的医院检查检查吧,怕是有病呢。”贾二说。
“不会吧?”马秀英抬起了头,用一种怪怪的眼光瞅着她,“国强婆娘,你怀的是娃娃,我家小红怀的就是西瓜?”
“不是的,大嫂,朱生婆上次给她摸脉就觉得脉象不好,不像是喜脉,所以今天又对我说让我回来告诉你们一声,还是让李小红去医院检查检查,很重要的,身体重要啊……”
马秀英瞅了瞅她的肚子,问到:“你怀了快五个月了吧?……肚子都这么大了……”
“嗯,月底就五个月了,朱生婆摸过了,说是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