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哎,你干嘛这么惊风火扯的?”贾二妹不满地嗔骂,“一惊一乍吓死我了!”
“我的包包还在龙门门口……”向国强说着人已经一闪闪到睡房门口了,开了门一趟子闪出去了。
随着门口一股寒风扑将进来,差点没把煤油灯给扑熄了。
原来向国强翻进围墙来后由于太急于想见到他的老婆了,连扔在地上的包都忘了拿上了。
等了一会,向国强拎着一个大包进来了,进来时关上门。
贾二妹裹着被子坐在床上看着他从包里将礼物一件一件掏出来给她看——
蓝色的卡其布衣服一件,这个年代非常潮的工人装,当即就被贾二妹嫌弃了……真搞不懂这样的衣服有什么好看的……
第152章婆娘快煮饭去
不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她这个原本属于二十世纪的头脑真没有理由去鄙视这个时代的审美,咱要尊重这个时代和尊重咱的爱人是不是?
还有一些糕点特产什么的一一拿出来摆在了桌子上。
布票钱票全部上交,邮票,贾二妹心心念念的邮票捧在了手里,内心那个欣喜啊……收好收好,统统收好。
然后,小俩口吹灭了煤油灯,相拥着睡觉,一夜无话。
第二天,向国强早早的起来把水挑了,等到贾二妹睁开眼睛的时候,水缸已经满了,连早饭都给煮好了。
向国强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基地人的作息时间。
“外面的雪堆起来了吗?”醒来后的贾二妹第一句话就是惦记着昨晚的雪。
向国强说:“堆起老高呢,快起来看。”
贾二妹兴致一下就来了,也不怕冷了,三下两下就穿好了衣服。
出了睡房一看,果然外面已经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三年来的冬天最大一场雪。
都说瑞雪兆丰年,这临近过年下的这场大雪是不是就预示着她贾二妹的好运来了呢?
在院子里踩了一会雪,又和向国强嬉闹玩乐了一番后,贾二妹这才想起煮饭这事来。
“强子,我煮饭去了。”她说。
“好啊,好啊,婆娘快煮饭去,都快把你男人饿死了。”向国强笑嘻嘻地说。
贾二妹白了他一眼,迈着欢快的步子往厨房去了。
一走进厨房她就发现厨房里热气腾腾的,一愣,在揭开锅盖一看—哇,饭都煮好了!
小半锅儿稀饭,白稀饭,没有掺入红苕的稀饭。
貌似稀饭里还窝着两个煮好的剥了壳的鸡蛋。
“向国强——”贾二妹转身就对上了男人那双黑漆漆的饱含深意的眼,“你这个骗子!”
“婆娘,快去抓点泡菜起来下饭吧。”向国强伸手握住了她擂上来的拳头,脸凑上来便在她脸蛋上“吧唧”一口。
“坏人!还煮两个鸡蛋!”贾二妹嗔骂着,其实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昨晚咋俩精力消耗太多,今早得补上。”男人嘴角扯着一抹暧昧的笑。
“讨厌!”贾二妹又骂了一声,脸一红去抓泡菜去了。
贾二妹抓了点泡萝卜切了拌上辣子油,又用筷子了一块红豆腐(豆腐乳)起来,摆上了桌在。农村头的早餐都吃得简单,就是用这些自制的小菜来下稀饭的。
红豆腐是贾二妹自己做的,非常开胃下饭。
制作红豆腐的豆腐是贾二妹去赶场买的石膏水做的,这种豆腐很嫩,做出来才更香。把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在铺好的干稻草上,一层稻草一层豆腐,一层一层往上放,最上面放上棉被之类的东西捂好。
一般到一个星期左右,霉就长出来了。白色的霉豆腐长有很长的白霉,纯白的霉,看上去很漂亮,这就是发酵好了。
发酵好的霉豆腐辣椒面、盐、花椒面,然后装入坛子里。要在坛子的边上放上水,防止空气进入,还要不定期清洗坛子边沿、加水。
一般过一个月就可以吃,发酵时间越长越好吃。
吃饭的时候向国强一直夸赞贾二妹做的红豆腐香,比他妈做的还香;又夸贾二妹泡的泡菜好吃,比他妈泡的泡菜好吃。
第153章吃了饭我们回娘家去
“嗯嗯!”贾二妹毫不客气地点头,“我是跟我妈学做的手艺,我妈做饭的做菜的手艺那真是要拿些人来比哟!”
二妹妈出生旧时大家,在吃食上面是很有考究的,虽然家里那时有厨子不用她们亲自动手,但她母亲还是会带上她们姐妹几个去厨房学学。
“二妹,吃了饭我们回你娘家去。”向国强说。
“回娘家去?”贾二妹又惊又喜,“回娘家去过年吗?”
向国强点头,“一来是回娘家看看你妈和你兄弟些,二来我想在你们那去给你开个证明,证明你已经满了二十岁。”
“……”贾二妹的筷子拿在手中,怔怔地看着他,“开证明……啥意思?”
“让你们那边开个假证明证明你二十岁了,然后咱们就好去扯结婚证啊”向国强解释说,“我这次请假回来就专为办这事来的,我跟基地上说因为结婚仓促,老婆的户口还没迁过来,此次请假是回来给你办户口的。”
“我……能改成二十岁吗?”贾二妹诧异地问。
“能!”向国强肯定地点头,“我们一个队友就是这样搞的,现在都开始为他婆娘打随队报告了。”
“好吧。”贾二妹点了点头。
说实话,谁也不想把自己的年龄改大,只有把自己的年龄改小的,特别是女人。可是现在这个情况是她和他已经成了事实婚姻了,却连结婚证都还没扯,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吧。
“吃了饭就走吗?你都还没去见过你爸妈他们呢。”贾二妹说。
“嗯,吃了饭就走,时间有限,没法,”向国强将碗里的那小半碗稀饭几乎是倒地全灌进了肚里,然后起身对贾二妹说到:“你吃了就赶紧收拾收拾去,我现在就过妈那边去一趟,回来我们就出发。”
“好。”贾二妹也大口大口吞起饭来。
她吃饭的这当儿向国强已经大步迈出了厨房,往睡屋里去拿买给他父母侄子的礼物去了。
向国强从他父母那边过来后,贾二妹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包裹,然后锁上门往石小菊家去。
贾二妹准备将自己家的钥匙交给石小菊,让她每天来帮忙喂下猪、狗、鸡,照看一下家园。
向国强说让他父母帮忙来照看的,但是被贾二妹否定了,因为她太知道向国强的父母和嫂子等人的那副德行了,就算是闲得没事干都不会来帮她贾二妹一把的。想要摆脱他们,那是空了吹!
“我们出门不把家让爹妈看着却去拜托一个外人,爹妈他们会怎么想?”向国强问。
“不是我不让他们帮忙看家,是他们打心眼里不会愿意。”贾二妹说,“再说小菊她也不是外人,平时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和红玉还经常来我家里陪我呢,很多时候就在我这里过夜了,狗狗都不咬她们呢,而你那大侄子狗狗见他一次咬一次,万一你大侄子跟着你爸妈过来被狗咬了,你嫂子还不把我恨死啊!”
向国强想了想也是,自己那个大侄子闷头闷脑的,见了他这个幺伯都不喊了,可见平时对他这个幺婶态度也是不好的。
于是他不在坚持了,就按贾二妹说的那样去做吧。
第154章二妹回来了!
贾二妹带着一封压缩饼干和一双尼龙袜、一条毛巾就去石小菊家了,拜托别人做事不送礼物怎么好意思呢,毕竟这是过年过节的。
压缩饼干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可是个稀奇的东西,拿去给石家人尝尝新鲜食物;尼龙袜是这个年代非常时髦的,只有街上的人才穿得起的。
这个年代的农村人都【创建和谐家园】袜子的,冬天最冷的时候也不过往脚上裹上两片破布而已,能有一双麻布缝的袜子穿都算是很不错的人家了,毕竟布票有限。很多爱美的姑娘做梦都想拥有一双尼龙袜穿在脚上呢。
这条崭新的毛巾自然在农村家里也是较奢侈的,结婚时送礼送一张毛巾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一份拿得出的礼物呢。
当贾二妹带着这三样东西踏进石家来拜托石小菊帮忙看家时算是非常有诚意的了。
石小菊自然是十分欢喜的,石婶更是非常厚道地说:“二芳,你就是跟我们说一声我们也会帮你照看家里的,你还送这么贵重的东西来!”
“贵重可算不上,也就是咱家国强带回来的一点心意罢了,就麻烦石婶和小菊帮忙照看了我家那些猪和鸡了。家里准备有给猪的干猪草,煮煮就可以喂它们,自留地里有白菜和青菜,仓房里有麦子可以喂鸡,狗狗呢,你们有吃剩的饭菜给它喂一些就可以了,若是没有让它跟猪凑合一顿也行的。”
“二芳,你放心,有我们照看着不会饿着它们的,你和国强就安安心心地回娘家去过年吧!去吧去吧!”
把家里的事交代给石小菊和石婶后,贾二妹和向国强这才往县城车站赶去。
“二妹回来了!”
“二妹回来了!”
“二妹回来了!”
临近傍晚,贾二妹和向国强俩个才走到佛儿崖过来的崖口上便被贾家湾的几个小孩子看到了,然后一窝蜂地跑回去报喜去了。
“二妹”是贾二妹的称号,并不是是说孩子们都不论大小地叫她妹。
贾家湾头的乡邻是这样称呼她的:二妹、二妹姐、二妹娘娘。
所以小孩子这样叫并不奇怪。
二妹妈正在屋里蒸南瓜,南瓜是蒸熟了用来和小麦面粉和在一起煎馍馍的,这样煎出来的馍馍自带香甜味,可以省去白糖的添加。
当她听到小孩子们的报喜时,赶紧往围裙上擦了擦双手,从厨房里奔了出来。
她这刚好出来站在廊檐下,贾二弟和贾小弟已经拥着贾二妹和向国强走上前来了。
“妈,我回来了!”贾二妹冲着二妹妈大喊了一声。
二妹妈颠着步子上去迎接,母女相见分外激动和喜悦。大弟、二弟和小弟便接着了他们手里的行李,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进了家门。
跟着一起兴奋热闹的还有湾里的那些小孩子,很快亲戚邻居些也都前前后后聚到了贾二妹家里来了。
贾二妹自打结婚离家一来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家人亲朋的温暖和热情。
她拿出向国强带回来的水果糖给给来迎接她的所有孩子们和亲朋们发,很快一包水果糖就发完了。
大家伙都围着她和向国强嘘寒问暖,谈天拉家常……直到天黑了该吃晚饭了众人才散去。
第155章过年(一)
晚饭摆上桌来,是二妹妈煎的南瓜饼和稀饭,还炒了土豆丝和大白菜。看着二妹俩口子回来,二妹妈又现煎了一盘鸡蛋。
全家人围着桌子开始吃饭。
“妈,大姐怎么还没回来?”贾二妹问。
“你大姐路远,要大年三十才回来。”二妹妈说。
“妈。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大姐明天就会回来。”二弟忙说。
“是了,是了,明天就大年三十,估计你大姐明天也会是这个时候回来,正好赶上我们一家吃团年饭。”二妹妈语气里掩饰不住地透着欢喜。
每年的年三十都是家里吃团年饭的日子,今年更加团圆,因为多了一个新女婿。
吃完饭后贾二妹将带给家人的礼物一一拿了出来——
大弟、二弟、小弟,一人一双崭新的解放牌胶鞋、一个军用布挎包、一只英雄牌钢笔;
二妹妈和大姐一人一套蓝色卡其布工人服;
还有两封压缩饼干、两块自制的腊肉和一瓶麦乳精,麦乳精本来是向国强买给贾二妹的,贾二妹便拿回来孝顺她妈妈。
额外,贾二妹还拿出了五尺布票、一斤糖票给二妹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