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贾二妹还买了两只猪仔养在猪圈里,又买了十只小鸡仔给那只老是醒不来的母鸡带娃,结果那只母亲真是个称职的母亲,还真把十只小鸡带到了半大鸡它才开始从抱鸡婆角色里苏醒过来,现在已经开始生蛋了。
十只小鸡除了夭折一只、掉茅房里淹死一只外,成活了八只,也是很有成就感啊。
平时贾二妹出去出工的时候,狗狗便在家里看家护院,家里的鸡啊猪啊它都看护得很好。这只狗狗真的很聪明,家里有多少只鸡、每只鸡长成什么样它都分得清清楚楚的。有时候从外面混进院里来一只鸡,连贾二妹自己都没分清,狗狗却分得很清,一定要很尽职尽责地将那只外来鸡赶去去不可。
真的,这条狗狗俨然已经成了贾二妹家里的管家了,每天贾二妹根本不用操心这些鸡仔和猪仔的安全,小灰就把这些事做了。
眼看着就是年底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向国强说他争取过年的时候能回家来,但也不一定能请到假。
就因为想着向国强可能回来过年,贾二妹储备好了鸡蛋,还买了两块带肋骨的猪肉来做成腊肉挂在梁杆上。
因为自己养的那两条猪还没长大,也不能卖了,贾二妹就将平时割来的猪草宰细了晒干,做成干食料储藏起来,以备猪寒冬腊月吃。
她还在自己的那一小块自留地里种上了好几种冬季蔬菜——大白菜、青笋、青菜、菠菜和芹菜,自留地的边上还种上了绿油油的小葱和蒜苗。
第145章分明就是砍你没商量
因为现在已经不像以前完全食堂化的时代了,各家各户都开始自己烧火煮饭吃了,只有出工挣工分的人才能在队上食堂吃饭,所以像贾二妹这种不完全靠挣工分生活的人怎么好意思天天去食堂混饭吃呢,所以她必须得把自己的这个小家搞好啊,过上真正的自给自足的“小康”生活。
当然,最主要的是她要给向国强的大后方营建一个温馨的家,让他回来看看自己娶的这个小媳妇够贤惠吧。
今天是个星期天,幼儿园里的娃娃放假,贾二妹就没有去出工而是留在了家里收拾家。早上不到七点钟她就起来了,因为昨天跟李老师和石小菊约好了今天上午去赶场。
洗漱完毕,她准备下碗面来吃,于是就出了院门往自留地去准备扯点菠菜和葱回来。可是,当她走到自留地的田坎边时却看到向国强的大侄子向军正埋头在她的自留地里拿着一把刀砍白菜。
白菜正在卷包,还没有完全卷紧,她平时都没舍得砍来吃。而且仅用一条小沟隔开的向父母和向大嫂的自留地里立着好几颗卷得紧紧的白菜,却纹丝不动好好的。
看到向大侄子已经砍了她的三颗白菜摆在地上了,她不由得问道:“军军,白菜还没卷紧,你砍来干什么?”
“砍来吃。”向军闷声闷气地说。
贾二妹就纳闷了,“你家那边有卷紧的白菜你不砍,砍了我的没卷紧的白菜干嘛?”
“哦,我砍错了。”向军头也不抬地说了声,已经又用猪草刀砍倒了一颗了,然后抱着四颗白菜径直走了。
贾二妹真是惊呆了——既然是砍错了就该把白菜还给我啊,怎么还抱着走了?
这是砍错了吗?
分明就是“砍”你没商量!
好吧,几颗白菜而已,她这个做幺婶的不是舍不得,关键是这娃这是什么态度啊?
向大娃这阴险的性格真是令人喜欢不起来,贾二妹还记得结婚那天他躲在新房床底下偷听她和向国强说话的事,心里就越发不喜欢这家伙了。
不过,她也没说什么,扯了两三窝菠菜,又掐了几根葱,然后往小河走去清洗干净了回来。刚走到自家院门,便看到马秀英的小儿子向山在那一瞅一瞅的。
“小山,吃早饭了吗?”贾二妹很和气地问。
你别说,马秀英这小儿子长得还挺乖的,才五岁,憨憨萌萌的,在队上上幼儿园,说起来他跟贾二妹还天天在幼儿园里碰面呢。
“没……”向山愣呆呆地望着她,眼里虽然有点怯怯的,但完全没有向大侄子那种冷漠和疏离。
“走,跟幺婶进屋去,幺婶给你下面吃,鸡蛋面。”贾二妹笑着温柔地说。
小向山犹豫了一下小下,便抬脚跟着她进了院门。
贾二妹用一把干谷草点燃了灶堂里的火,再往里面填上挽成把的柴禾,把锅烧热后倒上菜油煎了一个鸡蛋起来,然后再往锅里舀上两瓢水烧起来。
一会,两碗香喷喷的面条便摆上桌子了,给向山吃的那碗面条上面卧着那个煎鸡蛋。
向山一边大口地咬着煎鸡蛋,一边说:“幺婶,我给你说嘛……妈妈对哥哥说,以后要吃菜就到幺婶地里去砍……偷偷的……”
这孩子真天真,一碗面就将他的妈妈和哥哥出卖了。
第146章红玉说她可能要回城了
贾二妹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柔声说:“你妈妈和哥哥的做法都是错的,小山可不能向他们学习哈。”
“嗯!”向山使劲地点了下头,吃了口面,突然放低声音将脸凑向贾二妹,说:“幺婶,我跟你说,那天你的鸡在竹林里下了一个蛋……奶奶捡回我家去了……你别说是我说的……”
贾二妹一下子就笑了,“你奶奶拿一个鸡蛋没啥的,她是奶奶,该吃的。不过,小山,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是要不得的,做人要堂堂正正、光明正大,明白吗?”
“嗯,明白。”向山一脸稚气地认真地点头。
碗里的面才吃了半碗,院门外便传来了惊炸炸的喊声——
“小山!小山——回来吃饭了!”
向山吓得将手中的筷子往桌子上一放,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贾二妹摇了摇头——瞧瞧马秀英都是怎么教的娃娃?!好的不教,净教娃娃一些歪门邪道、小家把式的东西!可以想象平时她和向母都给娃娃灌输了一些什么负面的思想!
吃了早饭,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便听到石小菊在后面的小河边喊她了,她赶紧拉上院门出去了。
石小菊和李红玉就站在小河上的小桥上等着她。
“二芳,红玉说她可能要回城了……”贾二妹刚好走拢,耿直的石小菊便向她说起来了。
“嘘——小声点。”李红玉机警地用眼睛扫了一下四周,然后小声地说:“这事就我们三个知道,要保密啊!”
“嗯,要保密。”石小菊使劲地点头。
然后三人没有走正常的田坎路,而是沿着小河那条道往前走,因为这条道要穿过那片坟园,所以基本没甚人走,除非是赶路赶得急的人才会从这里穿过去。
正因为是走的这条道,所以三个人才可以为所欲为地说着体己话,不害怕被队上那些长舌妇听了去,毕竟只有逝去的人才是这世上最保守秘密的人。
“好哇,红玉你这一回城就幸福了哇,再也不用待在农村吃苦了。”贾二妹羡慕地说:“回城后肯定要给你安工作吧?有具体的工作单位吗?”
“我有你幸福吗?”李红玉当即笑着说:“你以后随队了可不就稳稳吃上皇粮了吗?哎,羡慕你啊,这辈子命这么好,碰上这么好一个男人……”
李红玉才是真的羡慕她,“我回城去是好,可以和爸妈哥哥姐姐团圆了,但是工作安排上还是难呢,顶多就是安排进烟厂当工人。”
李红玉的父母都是国营烟厂的工人,所以她回去后最大的可能也是安排进厂里当工人。
“哎,当年下乡就是一种错误,”李红玉叹息着说,“本来下乡的名额是我姐姐的,可我姐姐当时处了一个对象在厂里保卫科,我姐姐怕自己下乡对象跟她分手,于是就哭着不愿意下乡,我当时脑袋一热便对姐姐说“我替你下乡”,于是我姐就进了厂当工人我下乡了。下乡了才知道农村的生活可不是闹着玩的,又苦又孤单……”
这里科普一下知青下乡——
知青下乡,分为插队和农场(兵团)两种类型。
第147章你看那人又来了!
插队知青,完全自食其力,生活艰苦,且与当地农民分享极其有限的资源,全年劳动仅能挣到口粮和烧柴,几乎所有费用均靠家里资助。
所以这些知青大都下乡时间不长,一有机会(主要是招工)就会离开。
农场知青,每月拿三十多元的固定工资,衣食无忧。虽然远离家乡,劳动艰苦,但基本生活尚能维持。
李红玉家里没关系没背景,就只能分到农村来插队。
“最开始那半年,天天跟着生产队队员出工,我啥都不会,每天累得哭……”李红玉想起那段时间的光景就唏嘘不已,“好在后来生产队让我进了幼儿园,否则那日子都不知道该如何熬下去。”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贾二妹轻轻地说,“说不准将来你会感谢这一段岁月带给你的磨练呢。”
城市很好吗?
贾二妹倒是觉得这个时代的农村好,天空多蓝,空气多清澈,虽然生活贫瘠,但处处蕴藏着机会。
譬如——
贾二妹暗暗瞟了一眼那座荒坟,之前被她搬去堵住破洞的地方已经长出了荒草,看起来已经像一座好坟了,她心里暗暗有些欣慰。
“不过,二妹,我要告诉你。你那男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基地分队长,以后官肯定还会更大,你可不能掉以轻心。”李红玉煞有其事地给她打预防针说:“知道刚建国的那个时吗,升官发财换老婆的不知道有多少!你可一定要把自家男人死死地抓在手里哦!你不是说能随队吗,我看你还是跟他随队吧,离自己男人近一些,平时的时候多关心一些,看的紧一些,才不会让他生出外心。这男人啊,再正经的都经不住别的女人的勾缠呢……”
贾二妹当然知道这个理,她是从二十一世纪过来的,男人是个什么样的花花肠子她可是看得多了。
只是这随队可由不得她说啊!虽然在二十一世纪她已经是二十四岁的年纪了,可在这个重生的空间里她还不到十七岁。
这就尴尬了啊,她虽说是与向国强结了婚,可还远远不到法定结婚年龄啊。现在这个光景就是,自己想随队也随不了,人家不认你这个农村结婚年龄。
好吧,向国强他要是敢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她贾二妹绝对有一整套的方法来收拾他,她可不是前世那个软弱可欺的贾二芳,对付他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我说的你记住没有,二妹?”看贾二妹走神,李红玉又问了一声。
“知道了,你放心吧。”贾二妹回答。
“你记住就行了,听我话没错的。”李红玉说。
“红玉,你看那人又来了!”石小菊指着前面的路口说。
贾二妹和李红玉都抬头看。
只见李红玉的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真讨厌!”,她低声嘀咕了一句。
这人是谁啊?
贾二妹看去,原来是周家院子周大爷的小儿子水生,也是十【创建和谐家园】岁的年龄,生得虎背熊腰的,非常的壮实。
他常常跑到晒谷场来看李红玉带小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还常常找机会帮她提水、扫地、修个门栓什么的。
第148章这不是爱情是毁灭
每每他一来,李红玉便把一张笑脸藏了,故意板着脸对他训斥到:“你又来干什么?!”
那水生便一边讪讪地傻笑,一边东一下西一下地寻找机会,做点什么事情出来。比如修修桌子椅子腿啊,再把木板门上的锁门用的铁扣子砸了又砸啊。
那些幼儿园小孩子家不懂事,又也许是听了家里边大人的挑唆吧,总之一见到牛一样的水生来了,便会口无遮拦地起哄叫到:“水生来了!水生搞对象来了!”
一来二去的,李红玉与周水生搞对象的传言便在乡里乡亲的口里就传播开了。
其实李红玉根本就不喜欢他,她也跟贾二妹和小菊说过她不喜欢这娃,因为她是城里人,将来肯定是要回城的。
可是李红玉究竟有没有对水生产生感情呢?
也许说不清吧。
毕竟在这个年代、在这样艰苦而孤独的环境里,一个远离家庭和父母亲人的女孩子,在她寂寞而又懵懂的青春岁月里,她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能有那么一个人来关注和关爱啊,恰好又有这么一个人出现,并对她嘘寒问暖,她潜意识里没法去拒绝他的关注罢了。
这又能算是爱情吗?
当然不算。
总之,她采取了不拒绝也不亲近的态度,这就让让水生以为是暧昧了。
而且让水生和水生家一厢情愿地以为是她默许他们的关系了,于是便在心里把她当未来的媳妇看待了。
这个年代的农村人人思想单纯,以为事实就是这样了,都说水生好福气呢,找了个城里来的对象。一来二去,大家便都确信了,就连小孩子都开始叫水生为“李老师的男人”了。
可是,事实上李红玉并不是水生的媳妇啊,她还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回城参加工作和家人团聚呢。这不,城里的亲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打点关系,为她的回城积极地行动着,她又怎么可能和水生谈对象呢?
“红玉,你去赶场啊?”水生凑了上来,贴着笑脸问。
“……”李红玉不语,不回答他。
这时石小菊就板着脸替李红玉说话了:“你怎么老跟着人家啊?真不要脸!”
受了石小菊的骂周水生也不气,就默默地跟在身后,不紧不慢地保持着一段距离,就像一个尽职尽责的保镖一样。
“真烦人。”李红玉又低声嘀咕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