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个幼儿园肯定不像二十一世纪那样的幼儿园,各种设施各种细致的照顾,这个时代这个农村幼儿园最大的功能就是帮生产队队员看娃娃的,大一点的孩子就做做游戏唱唱歌,偶尔教一两个拼音和字,只要不让他们到处跑就行,毕竟农村头的沟沟河河的比较多。小一点的就跟在大的后面玩,更小的就在地上爬。
所以,幼儿园的活路并不轻松,很多人都说“宁愿出工去干活,都不愿带娃娃”。
而现在,这一群娃娃就由两个女孩子带着。
“李老师,这个就是我给你说过的二芳姐,你看长得长得是不是很漂亮?”石小菊一眼就看到了贾二妹,就跟李老师这样说。
李老师也是个很年轻的姑娘,估摸着和贾二妹她俩大小也差不多,是城里下乡来的知青。
这个生产队的人还是很善良的,对知青向来就比较好,没来一茬知青,只要是女的,都是安排来当幼儿园老师的,毕竟这些城里来的女孩子都没干过农活,也没什么力气,也算是照顾她们吧。
“嗯,是长得很漂亮。”李老师一边抽空坑着耙红苕,一边瞄着贾二妹说。
“二芳姐,这是李老师,县城街上人。”石小菊又对贾二妹说。
贾二妹便落落大方地向李老师打招呼:“你好。”
“你好。”李老师也向她打招呼,说话的声音细细的,“我叫李红玉,不知道该叫你姐还是妹,我十八啦。”
“哦,我应该叫你姐姐,我十六岁。”贾二妹说。
“啊,你十六岁就结婚了,我都十八了还……”李红玉浅浅地笑了。
“李老师,我们农村人跟你们街上的人不能比的,我们农村的人十五六岁说对象了。”石小翠心直口快地说。
可不,她这才十五岁便已经有人来说媒了,真是烦得很啊。
她好些,坝头的人基本还是要满二十岁才结婚,像贾二妹这种山上的人基本都是早婚,所以贾二妹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哪里嘛,别说什么农村的街上的,咱们现在都一样。”李红玉细声细气地说:“你们至少还有家在这里,我连家都没有。”
李红玉是个无论长相还是说话都很斯文的女孩子,皮肤白皙,身材不胖不瘦,长得不算漂亮,但绝对耐看,而且鼻尖上还有一颗小黑痣,很具有辨识度。
“没事没事,你现在又多了一个朋友了,不会孤单的,我们三个会是好朋友的。”石小菊爽快地说。
她已经把贾二妹归到“三个好朋友”中去了。
石小菊这样的性格简直跟琼妹崽一模一样,贾二妹一下子就喜欢上她了,也喜欢上了李红玉。
李红玉的声音柔柔软软的,很少有高分贝的吼叫,只有笑起来的时候,声音才显得明快而爽利。
第136章我不是雷锋
贾二妹一边听她说话一边看着她的鼻尖上的那颗小小的小黑痣,那颗小黑痣稳稳地扎在李红玉的鼻尖上,就像别人用黑色的笔尖在上面点了一下样,她看着看着就笑了。
于是三个年轻的女子开启了敞开心扉的模式,各自讲起自己的身世和故事来,贾二妹更是已经忘了自己的本质工作,帮李红玉照看起这些幼儿园的小娃来。
而且她也和李红玉熟悉了起来——李红玉出身于县城里的工人家庭,十六岁时高一才上了半年学校搞运动就停课了,然后她就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了农村,已经在这里当了两年的知青了。
三人混着时间,很快就到中午了,那些田头干活的队员也收工回到队上来吃饭来了,贾二妹吃饭的时候就和石小菊、李红玉坐在了一起,三人边吃边有说有笑的。
这时贾二妹的眼光瞟到了大嫂马秀英,正不停地那眼睛朝她翻白眼,她也当没看见。吃了午饭贾二妹也不跟这大嫂回家去,就在幼儿园和俩个新交的朋友混在一起。
就这样,从此每天贾二妹都将懒觉睡够了再起床,然后往厨房里去喝半碗稀饭汤汤,然后就去出工,做一会活路就溜到食堂去了,去食堂总有吃的给她添饱肚子,有时候还有煮熟的鸡蛋等着她吃呢,鸡蛋是石小菊从家里带来让她妈煮上的。
贾二妹每天这个样子,出工迟到、干活偷懒、动不动就跑到队上幼儿园去混,队上打考勤监工的组长就有意见了,就对马秀英说:“你这弟媳妇一天两天这样也就算了,长期这样下去影响就不好了,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我们组这活还怎么干下去?她这样混下去我们只能给她算三分之一的公分哟!”
也就是别人挣满工分的钱,她只能拿别人的三分之一工钱。
马秀英这一听,觉得不划算了,便回去跟向父向母说了,本来就已经憋了满肚子气的向母终于爆发了:“这偷奸耍滑的死婆娘还留着干啥呢?今天晚上回来我一定要问她,究竟还想不想在这个家里待着,如果不想就分家!”
向父不开腔,只是有一口没一口地吸着叶子烟。
马秀英也忍不住了,忿忿不平地说到:“是啊,一天到晚在家啥都不做,懒得就像猪一样,她男人寄回来的津贴一分都不拿出来,攥在自己包包头紧紧的,然后让我们大家供着她吃喝,把我们当瓜娃子啊?!那天军娃说,他走她房门前过还看到她在偷偷吃好吃的呢!”
说得是,现在向国强的津贴都是寄给贾二妹收的,不像以前是寄给向父的,现在向家人可是连向国强的一分钱的津贴都看不到摸不着了。
是啊,贾二妹就是一分钱都不拿出来!这家人对她这个样子,不给她吃饱饭,不给她好脸色看,处处挤兑她,她凭什么要把钱拿出来给他们花?
而且,大嫂那三个狗崽子每天还想盯贼一样将她盯着,还时不时暗地里对她使些小坏,请问,这样的三个坏小子她凭什么要帮着抚养?
她贾二妹不姓雷,更不叫雷-风(锋)!
不过她给向国强写信却是这么说的——
第137章好,分家就分家
强子,你放心,家里我一定会帮你好生照顾的,你寄回来的钱我也会孝敬爸妈的,也会给三个侄儿买布做衣服的……只是,妈和嫂子对我还是有偏见,嫌弃我是山上的人,每天我起来都没有早饭吃……妈说三个侄儿正在长身体,给他们全吃光了。不过没关系,我会到队上食堂去吃的‘你寄回来的钱我也会去街上买些吃的来放在屋里,饿了的时候填肚子。真的,强子,我很好,别担心我……
反正前世那种忍辱负重她才不干呢,忍着委屈成全恶人欺负不是她二十一世纪人的特征!该说的她得说出来,不该说的她也要说出来,而且还要把自己说得像一颗楚楚可怜的白莲花。
“你看这婆娘哪里还把这个家当成家,哪里还把咱们当成一家人?每天睡够了吃饱了就懒悠悠地出去上工了,中午人家队员都回家该做家务的做家务,该忙自留地的忙自留地,她倒好,干脆不回来,在外面耍到天黑她才回来睡觉,这样的婆娘时候撵出去算了!”向母其哼哼地说。
每天早上喝半碗稀饭汤汤还叫“吃饱了”?
睁起眼睛说瞎话!
“妈,反正我是不愿意伺候她了,她把自己当娘娘,我还不把自己当丫头呢!”马秀英说。
俩婆媳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充满了忿怨地说了半天,向父把烟锅巴往地上一按,开口了:“等晚上她回来我们开个家庭会议,问她愿不愿意把国强的津贴交出来,如果她不愿意我们就分家。”
“好,分家就分家,我才不信离了她我们娘仨就活不下去了!”马秀英翻着白眼说。
好,等的就是她这句话!
向家这几人是真拿贾二妹没办法了,说她吧,她不吭声不出气,就像听不懂人话一样;骂她吧,她就像个聋子一般,听不见听不见;打她吧,还真不敢!向国强同志临走前三番五次叮嘱过:二妹她年纪小,不会干农活,不太懂人情世故,你们要多担待!多担待!就当是看在我的面子上!
偏偏他们又都没文化,勉强会写自己的名字都是扫盲的时候教的,并不能给向国强写一封信去诉苦,所以对贾二妹所有的不满和怨忿都只能堆积在心里,还不知贾二妹那个鬼婆娘给国强写信去都说些什么呢!
哈哈,贾二妹同志说:有文化不是我的错,没文化就是你们的错,不服气你们也写封信去给向国强啊!不服气么?不服气又咋的?劳资就是喜欢看着你们不服气又不能把我怎么样的样子!
到了晚上,贾二妹回来了,一样也是在伙食团把饭吃了再回来的。她刚好走到自己的门口,马秀英的二儿子便跑过来说:“幺婶,爷爷叫你到厨房去一下,要开会。”
又要开会?
贾二妹微微一笑,甩着手往厨房走去。
当她走进厨房一看,厨房里那张四方桌上已经围坐着着向父、向母和马秀英,就只等着她了。
鸿门会(宴)?
一见她进来,马秀英便阴阳怪气地说:“哟,二芳又在食堂把饭混了吃了嗦?”
“……”贾二妹没理她,装着没听到,走到了桌子边为她剩下的专座上坐了下来。
向母一看她这副样子就来气,“二芳,人家队长都说了,你每天上工都迟到,坐活路又早退,年终凭公分发钱的话你就只够伙食团的饭钱。”
第138章你家儿子说他养着我
也就是说,到了年终发工钱的时候,贾二妹扣掉伙食费后能抱个0鸭蛋回家来。
“做活路不就是为了吃饭吗?”贾二妹不紧不慢、装疯卖傻地说:“反正每天在家里也没煮够饭,我就在伙食团吃了岂不是给妈减轻负担?”
向母被她呛得只想骂人:尼玛,你吃住在家里,活不干,天天在食堂蹭吃喝,年终还拿屁个工钱?!说不准连一颗粮食都分不到!我儿子寄回来的钱你也一分不交出来,我们向家白养你啊?!
于是向母没好气地说:“我们向家养不起闲人,还有三个娃要养!”
“我知道,我知道,”贾二妹点头,“可是我结婚前就对国强说过了,我这人从小就爱读书,这么些年一直都在上学读书,就从没干过农活,然后国强说他就是喜欢读过书有文化的人,他说他不需要【创建和谐家园】活,他养着我……”
有什么办法呢?你家儿子说他养着我,不让【创建和谐家园】活,我能咋的?
“呵呵,”马秀英就开始冷笑了,“果然你是个有福气的人啊,年纪轻轻就有人养,哪像我们这些人,不但没人养,孤家寡人一个还要养三个娃娃!”
“嫂嫂说这话就不怕爸妈多心吗?三个娃娃长这么大难道爸妈就没出过力吗?”贾二妹趁机反问。
“……”马秀英一下子就没词了,理亏词穷的她当即恼羞成怒地嚎起来,“爸妈,你们听这话,分明就是讽刺我的三个娃娃拖累你们成负担了!算了,我看我还是带着三个娃走了算了,以后是讨口还是让娃娃去认别人为爹就都是我们娘四个的命了,不敢再拖累爸妈,免得被人说闲话!”
“嫂子,爸妈又没撵你,你说这话分明就是在埋怨爸妈估到把你留在家里了?”贾二妹笑着说。
言下之意:嫂子你就这么想改嫁了啊?
马秀英又被她噎了个口堵心堵。
这时向母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道:“算了,算了,这个家还是分了算了,免得成天有人说三道四,难得去断公道。”
“好啊,分家就分家。”马秀英马上说。
向母的眼光这时看向了向父。
向父再也沉不住气了,只有开口问:“国强婆娘,你说说,你心里是咋个打算的?”
“我没什么打算啊!”贾二妹故作诧异和天真地说:“国强一直跟我说,家里爸妈勤快,嫂嫂勤快,三个侄儿也听话,让我不用操心,说“你想做活路就做活路,不想做就耍,反正我养得起你,爸妈和嫂嫂都会照顾你爱护你”,他还说我身子骨弱,要好好养着,别累着了。我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很好。”
她这话一出,那俩女人同时冷笑——
“呵呵,敢情说你是嫁到我们家来当太太的哟!”向咬牙切齿地说,心里的醋缸子都打翻一地了——尼玛,老娘养的儿子没孝顺道我,倒把你这嫩婆娘儿孝顺了!
“呵呵,你的命硬是好呢,到我们屋头来就是来当地主婆的呢!”马秀英的牙齿也咬得“咕咕咕”地响,“你男人硬是把你安排得好呢,他养着你不说,还把我们全家都安排上来服侍你了,他可真是八辈子没娶过婆娘啊!不过,对不起了,我还有三个儿子要供,没有神力来供你这尊菩萨!”
“……”贾二妹就装听不懂了,睁着一双“懵懂而无辜”的大眼睛望着她们,随后又望向了向父,“爸,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和国强难道错了吗?”
第139章装得成功,赞一个
向父被她的这番装疯卖傻给搞得有气还没处发了,只得一咬腮帮子说:“二芳,是这样的,这儿大不由娘啊,我们坝头的风俗就是这样的,儿子结了婚就是成了家了,兄弟之间就该分家自立门户了……这国强既然已经说到这份上了那就分了吧,没理由说还要嫂嫂来照顾你的说法,各人都有各自的人要照顾……”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既然国强说要养你,要护着你,舍不得你干活,那是他自己的事,我们没法勉强;但是他要让我们来供着你,让你吃着耍着玩着,就没有这个理!恕难接受!你年纪轻轻什么都不干,要全家人来养你,没门!
“就这样,你和国强就自立门户吧。”向父像似下定决心了决心一样说,“你嫂嫂和三个娃娃就跟我们一起吧,国强他哥不在了,她一个人拉扯三个小娃不容易。好吧,分家的事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就是商量一下这个家该咋个分……”
这时向母马上接话道:“家里还能咋个分?国强寄回家的钱国强婆娘一分都不拿出来,她又没挣一个工钱,在家里吃着住着,还怎么分?我先说到这,这个家我来分!”
“……”贾二妹咬了下唇,就像赌气似地说到:“既然你们一定要将我分出去,那好,那就把生产队的干部都请来作证,别搞得像小娃儿过家家一样。”
向母心里开始嘲笑了:你这个又懒又什么都不会做的懒婆娘,你以为分了家你的日子就好过了哇?哭的日子还在后头等着你呢!以后你煮饭、洗衣、做田等等都自己去搞吧!就你这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样子,苦呢!还有,等你生了娃娃,我才不会帮你带呢,到那时候你可别来跪着哭着求我!
冷笑,嘲笑,狞笑,皮笑肉不笑……
于是她当即对马秀英说:“秀英,你马上去把陶队长和妇女主任请来,趁着现在都回到家了,咱就把这家分了。”
向父白了她一眼,说:“说起分家你就猴急得很,也不看看这都啥时候了,天都黑了,再咋个说也要等明天了!”
“不是我猴急,你听听国强婆娘说这话,好像我们说起分家是吓她的一样,好像我们全家都没依靠似的,就要靠着她来吃饭一样。”向母撇了撇嘴说。
“是啊,国强婆娘是有福气的人,别让我们这些死了男人的寡妇把她的福气给刮走了。”马秀英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
“好,你们说了算,想咋个分家你们谋划好,我会屋去哭一会。”贾二妹寡淡地说,然后起身就往厨房外走。
她才不会回屋去哭呢,她这是要躲到自己的屋里去好好笑一会。
终于可以不和这些讨厌的人在一起生活了,终于可以过属于她自己的自在快乐的生活了,将来的日子哪怕再辛苦再艰难,她相信自己一定会把属于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甜甜美美的。
好吧,老实交待吧,这么多日子的好吃懒做、偷奸耍滑全是她故意装出来的。
第140章早饭都不给吃了
她就是要让向家的人以为她就是这样一个既自私又懒惰的人,那么这样的话向家人就会把她当成累赘给甩开,这样的话她就不用像任人奴役的牛马一般受向家人欺负了,更不会像负重的蜗牛一般背着向家那三个侄儿累死累活地生活了。
她发过誓的,绝对不会像前世贾二芳那样被向家人逼得生无可恋的。
她很爱这个世界,很喜欢这个空气纯净没有农药和化学污染的空间,她想要在这个年代空间里活得自在快乐,活出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