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六零:翻身做主小媳妇》-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一边哭,一边在地上打滚,滚得连头发辫子都散了。

      大弟一见她滚,也往地下一躺,扯着嗓子嚎哭起来、哭得满地打滚……

      两姊妹哭得那么凄惨啊,简直哭声整天,气盖云天,山河为止变色……

      各院子的人等都汇集起来看热闹来了,还以为又在开什么批斗会了。

      咦,贾家二妹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泼辣了,跟变了个人似的?

      大家聚在一起,看见是批斗娃娃,便觉有些过分了,有劝说的,有议论的,有陪着掉眼泪哭的,反正都是饿,跟着哭一场也痛快些,一时间便扯了好大一个圈子——

      第9章这不是白干部吗?

      “这不是贾家二妹吗?把一个弱秧苗子都逼成疯婆子了!”

      “哎——多造孽啊,这一家人病的病,小的小,一个妇道人家撑家就是这么可怜……”

      “是啊,娃娃造孽啊!我说不就是偷着煮了点吃的吗?又是小孩子,又不是偷了生产队的牛来炖肉吃,何苦呢?”

      说到“炖肉”二字,有人便开始流口水了,哎,纯属意淫。

      乱七八糟的声音从这些饿着肚子的人身体里发出。

      那队干部有些气急败坏了,他红胀着脸说:“这分明就是耍泼嘛!地主阶级的后代狗崽子就是坏透了!煽动民心!”

      大队支部书记最听不得“地主阶级的后代狗崽子”这句话了,因为他的出身成分算起来多少也应该与地主沾边,这不是在戳他的后脊梁吗?

      他于是将一双恶狠狠眼瞪向了那队干部,然后气恼地挥了挥说:“散了!都给我散了!芝麻大点事,闹得跟杀人似的,简直是莫名堂!”

      接着,他又黑着脸对那队干部训斥道:“你难道不知道他家是特殊家庭吗?!他家老汉是残疾人,上头是有特例的。好了,这事就这么算了!以后不要再找他们家的麻烦了!”

      训斥玩,他背着手进屋去了。

      队干部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只有在一片议论声中悻悻地离去了。

      不过,这队干部也是个想往上爬的人,他在大队书记这没讨到好,又将这一情况反映到了工作组上去,工作组的白干部便被他领着路,气势汹汹地往贾二妹家来抓人来了。

      一听说是工作组的人来了,贾有财吓得在床上发抖,一边喘气一边骂着贾二妹:“死女子……你给我们家带来祸事了……”

      母亲在队上喂猪,没回来,大姐也在上学,贾二妹见到两个弟弟各睁着一双恐惧的眼睛看着她,她心下一横,咬咬牙说:“罢了,你们都在屋里躲着别出来,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谁怕谁!”

      “二姐……”大弟扯了扯她的破衣服袖子。

      “挨打就挨打,姐不怕!”她抬起下巴说到,“刘胡兰连铡刀都不怕,我怕什么?!”

      然后,她就昂首挺胸地出去了。

      刚走到堂屋一看——哇草,这个气势汹汹的工作组干部不正是那天清晨她在树林子里看到的那个白干部吗?

      贾二妹一下子就想到了这脑肥肠油的家伙在树林里与那个张秀芝干的破事了!

      “哎呀,我说是哪位大人来抓我来了,原来是……”贾二妹脑袋一转——我还是先给他卖个面子吧,要是他不肯放过我,我再抖出来也不迟!

      “白干部,这就是那个破坏秩序还撒泼打滚煽动人民群众起哄的,地主家的小妮子!”队干部得意洋洋地说。

      嘿嘿,大队支书是你家堂叔,偏袒你们,这工作组的人可是钦差大臣,大队支书都惹不起的,看你们这群狗崽子还如何翻身?!

      第10章一锅带着颜色的白米饭

      白干部往面前的女子一扫,有些不屑了——不过是个六七岁的黄毛丫头罢了,长得又瘦又小,还能怎样撒泼打滚?

      这个告密者是不是也太小题大做吧?

      不过,他是上头派下来的钦差大臣,钦差大臣是不能一天只吃干饭不干事的。

      于是,他将眼睛一歇,倪着面前的小姑娘说:“跟我去大队部写检讨去!”

      他话音刚落,队干部便大跨一步上来,想要抓贾二妹去大队部管禁闭。

      只见贾二妹将手一甩,朗声说到:“白干部,那天清晨我在树林里看到一摞饼子,用牛皮纸包着的……”

      白干部一惊,脸色都变了,顿了一下,马上说:“小女子,你不要乱说,树林里哪来的饼子,你一定是饿慌了吧?”

      转眼,他就盯着队干部说:“算了,别动手动脚的,一个小姑娘肯定是饿了才想着找东西吃的,小孩子家,贪吃是天性……”

      说着,他朝队干部招了下手,示意他走了,不要再生事了。

      队干部本来正要伸手去捉贾二妹的,见白干部阻止他,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路上白干部不是还说一定要刹住这股歪风邪气吗?怎么一看到这丫突然就变卦了?

      真是奇了怪了!

      “你出去,不要吓着人家小孩子了!”白干部瞪了队干部一眼说。

      队干部虽然还没搞懂是怎么回事,但也不敢违逆白干部,只是瞪了一眼贾二妹,再迷惘地望了一眼白干部,悻悻地迈出了贾二妹家的堂屋。

      这时,白干部往里走了两步,走到了贾二妹的跟前,一张肥脸几乎都快贴到她耳根了,悄悄地对她说:“小孩子,别乱说话,要听话才不闯祸,明白吗?”

      “嗯,白干部不计较我,我自然也闭紧嘴巴。”贾二妹也低声说。

      白干部瞄了一眼这个说话极其智慧识大体的小姑娘,心里一惊,微微点了下头,背着手,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走了。

      到了晚上,白干部体恤贾有财家的困难,专程让人送了两碗白米来慰问这家人,准许他们做一顿白米饭来改善一下生活。

      眼下这两碗白米多金贵啊,贾二妹一家都受宠若惊。

      要知道能吃上一顿完整的、没有加菜叶的米饭,那是过年才有的好事,是一家老小从年头盼到年尾的大事。

      母亲专门从队上的猪房里搬来了煮猪潲的小号点的锅,让大女煮好了一锅没加菜叶的稀饭,一家人围着猪食锅兴高采烈地吃啊……

      从大人到最小的孩子,个个都吃得肚儿圆。

      一直吃到见锅底了,才发现锅里还藏着一团乌漆漆的东西。

      “是什么东西呢?难道上天赐了一块肉在里面吗?”

      母亲用锅铲铲起来一看——

      第11章拿不出学费怎么办?

      原来是块抹碗帕。

      这也难怪,没有电灯,点一盏煤油灯都要等到天黑尽了以后,全家人都聚在一起的时候才点上。煮饭的时候,一般都就着灶里火光,谁还舍得点灯呢?

      不小心将抹碗帕赌了进去,好像也是常理吧?难怪今晚的白米饭煮出来有点乌漆漆的样子!

      全家人都笑了——哈哈哈!

      就算是煮过的抹碗帕又怎样,一样的用干净水淘掉上面的米饭,也是一碗米汤吧,留着明天早上加点瓢儿菜进去,一样可以吃的。

      全家人就算吃了抹碗帕做过调料的白米饭,心里还是非常的满足,一边当笑话谈着,一边乐呵呵的。

      大弟更是跑去连锅底的饭都刮干净吃了,这才真正是做到了颗粒归肚啊!

      这一晚上,大家睡得可踏实了。没有人嫌吃了抹碗帕煮的饭而反胃,也没有人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饭而闹肚子的。

      在这个饥饿的时代里,吃了白米饭还拉肚子的人,绝对是暴殄天物,是犯罪,是非常违背人性的事。所以,每个人的肚子那是铁定的相当争气。

      贾二妹十二岁那年,病爹终于病死了。

      对于父亲的死,家里大小孩子都很恐慌,哭成了一片。

      虽然打有记忆里起,这个叫做父亲的男人就没有替孩子们做过什么事,也没有养过家,更不用说替孩子们挡住一片太阳、遮住一片风雨。

      但是,在孩子们的眼里、脑里、心里,父亲就算是一个长期睡在床上的、吃药和吃饭都要送到床边的男人,但,他毕竟是父亲,是孩子们都叫着“爸爸”二字的、这世上最亲密关系的男人。

      安葬了父亲,家里再也没了钱给大女二女交学费了。

      “女娃子家就是菜籽命,撒到哪就在哪生根发芽,一切都全靠你们自己了……看各人的命吧……”母亲对贾大姐和贾二妹说。

      大姐读到了初二,没读了。可是贾二妹这才小学毕业啊,她怎么可以让自己成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文盲呢?

      小学文化程度,放到二十一世纪去,到工地上去搬砖都没人要!

      不行!我要读书!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特别是女人!

      但家里拿不出学费来了,可怎么办?

      不过,再难的事情在拥有了一颗二十一世纪脑子的贾二妹这里也不算好大的事了,她脑子一转,决定自己为自己抓学费去。

      为了读书,为了找学费,贾二妹开始了一系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捞钱行动——

      贾家湾的柚子远近闻名,皮薄肉厚,水分足,成熟的柚子糖分比其他地方的柚子都高。这些柚子树是贾家老祖宗留下来的,因为湾里的人一致保护这些可以夏天乘凉的树木,前几年才没被砍掉。

      贾二妹家的门前也有好几颗柚子树,每年树上都会结好多的柚子。

      这年月人营养不良,但这几颗树子却长得很茂盛。

      第12章我要挣钱

      她们家的屋后是一排梨子树,也万幸没被砍掉,虽然没人管,但每年的夏秋季节也都会挂满一个个褐色皮子的果实。

      这些东西,在二十一世纪来说可是宝,纯天然无污染。

      贾二妹这颗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头脑便打上了这些柚子树和梨子树的主意——夏天,爬上梨树去摘梨子;冬天,就爬到柚子树上去摘柚子……

      她摘这些果子来干什么?吃吗?貌似湾里人并不稀罕这些越吃越饿的果子。

      不过,湾里人不喜欢并不代表城里人不喜欢,于是贾二妹便三个五个地揣在怀里,藏在书包里,然后进城去偷偷卖给城里人。

      这年代,私自出售商品是违法的事,所以买家和卖家都得非常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地进行这项交易。

      说白了,城市里的物质也相当的匮乏,甚至比农村头还艰难,特别是吃的东西。这些东西只要往城里偷偷一亮相,就没有找不到买家的。

      你只需要藏着食物,往那一站,买主便像是猫儿闻到了鱼腥味一样,自动就找上来了。然后双方就像搞地下工作接头一样,开始对暗号了——

      “几点钟上的街啊?”——对应:有几个东西?

      “两点过四分上来的。”——对应:两点指柚子,四分是指梨子。

      价格是以前就谈好了并默认的,如果有变动就报个新价,买主也不还价,将钱往你手里一塞,你把东西塞给他,便成交了,毕竟吃的比天大,卖主更占主动权。

      不过,贾二妹这个卖主也不心黑,差不多就行。拿了货的人也是快速地将东【创建和谐家园】进口袋或是怀里,然后飞快地离去。

      有时候贾二妹卖的是几个煎好的馍馍,那都是学校发给学生的一点面粉,她舍不得吃,也没有爹要赡养了,便攒下来卖给城里人。

      没有这些货的时候,坡上刚成熟的豌豆胡豆,还是豆荚也被她锁定了,半夜偷偷摸上坡,手脚麻利地摘一抱用衣服包着回来,第二天再偷偷拿到城里去卖。

      反正在这年月里,什么能吃她就卖什么。

      一来二去的,她就成了那条街上的老小贩了,而买家也与她混了个眼熟,凡是她一出现在街头,马上便有熟面孔上来问:“几点钟上的街啊?”

      这些“商品”都不出的季节,贾二妹就扛着锄头背着背篓上山挖山药、捡蝉蜕壳子、掏蚕妞妞……

      上山逮蛇,下水摸鱼,上树取野蜂蜜……反正上天入地,下水钻洞,就没有她不拿手的了。人也渐渐变得健壮起来,不再是从前那个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了。

      这一天,她去山上捅野蜂窝,因为听说一家药店要收全蜂巢,包括里面的蜂蛹和蜂巢蜜,价格给得还很高,她决定去冒一险。

      为了去捅那个存在了好几年的大野蜂窝,她做了充分准备——戴上了草帽、穿上了冬天的棉衣、用烂布衣服包扎了手脚、还用母亲的旧头巾蒙了嘴脸。

      第13章大难不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2: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