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梅小冉倒不认为这个顾客会跑掉,她让这个顾客到街上转,就是让顾客在县城里找不出重样的。
女人嘛,谁不希望自己穿的衣服是独一无二的?她这是在跟顾客打心理战。
“冉冉,把价格卖高一点是没钱,可你要的这价也太高了,比进价都翻了两倍,这谁能买得起呀?”
“妈,我相信刚才那位顾客一定会回来,不信的话咱们打个赌。”
一直都没吭声的梅小雷也支持她妈,“姐,你确实要的太贵了,买一件衣服差不多就得花两个月的工资,普通人肯定买不起!”
“我不相信,普通人也一样爱漂亮,只要爱漂亮就能买得起。”
梅小冉坚持自己的态度,现在的情况就属于奇货可居,她就不相信那位女顾客不回头。
大约两个小时后,女顾客再次走进中华商店,进门就直奔李明云而来,“大姐,我确实挺喜欢那条裙子的,你能不能便宜点,便宜点我就狠狠心买下了。”
李明云愣了一下,还真叫闺女说中了,女顾客居然真的回来了?可是,这让她怎么便宜,以前卖东西都是按照定价来的,像这样还价的,她也是第一次遇到。
“妈,咱们商店的衣服都是不还价的,今天这位阿姨这么喜欢这条裙子,不如你就给她便宜点……”
梅小冉看似在征求她妈的意见,其实根本没打算给她妈开口的机会,不等她妈发话,就转过头对女顾客道,“阿姨,今天我就当我妈的家,给您便宜三块钱。”
“才三块?”
女顾客本来听说能便宜还有些高兴,但听说只能便宜三块钱,就又迟疑了,这跟她心中的预期有点大。
她又试着开口,“大姐,你能不能再让让价?”
“阿姨国营商店卖东西,可是一分价都不会让的呢。”
梅小冉朝她妈挤挤眼,趁女顾客不注意,用手比了个“五”
。
李明云马上心领神会的道,“妹子,我也看得出你实在喜欢我这条裙子,那我就破个例,再给你让五块钱,五十块钱你拿走,就当我交你这个朋友。”
女顾客一听,眼睛顿时亮了,“大姐,你就好人做到底吧,你再让我两块钱,四十八块,你要是这个价给我,我现在就给你拿钱。”
第九十二章 一条裙子挣了二十元
梅小冉觉得就只差两块钱的事儿应该同意,要是再坚持下去的话,顾客可就会真的被吓跑了。
可李明云的反应也很快,故作惋惜的摇头,“妹子啊,你这是一口气让我给你少了十元钱呢,我这都是刚到的新货啊……算了算了,你既然也开口了,大姐也不好意思拂你的面子,就照你说的价吧,不过你回头可得给我多宣传宣传……要是穿出去有人问这件裙子的价钱,你可得给我一口咬死是五十八啊!”
“大姐,你就放心吧,我肯定不会乱说。”
女顾客生怕李明云变卦,赶紧把钱掏出来,“大姐,这是四十八块,你快把衣服拿下来吧。”
李明云收了钱,转身把衣服取下来,“妹子你再看下这条裙子,这就是你刚才试的那一条,我可给你装起来了啊……”
女顾客走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李明云更是说道,“刚才我真怕她不要了,结果一条裙子竟然赚了二十块呢。”
“妈,我都说了,市场上就咱们一家卖这款裙子,只要她相中了这条裙子,哪怕跑市场上转一圈,最后还是会回来买咱这条裙子。
我刚才喊五十八元的价也是想看顾客的反正,其实照我的想法,只要一条能赚二十元就足够了,咱们也不要那么贪心。”
梅小冉的这段说辞让她弟笑坏了,“姐,你这还叫不贪心?一条裙子都赚了人家二十块!”
李明云也笑道,“我本来的想法是一条裙子都赚五块钱都不错了,没想到你姐这么狠。
不过话说回来,这第一条裙子都卖出了这样的价格,那往后也只能按着这个价钱卖了。
好在这条裙子我们拿的也不是很多,要是销的不快,那就慢慢卖呗。”
“妈,你想太多了,我倒是觉得,这条裙子肯定会大卖。
你看刚才那个顾客的态度,明示看出她很喜欢,只要她穿出去被人看到,那就肯定有人来买。”
“行吧,就算你说得有道理。”
李明云看时间不早,就安排梅小冉回家,“冉冉,你和雷雷先回去吧,这里我一个人照看。”
这次梅小冉没再跟她妈坚持,眼看这都下午,再过不久就要关门了,还是早点回家把饭煮好。
回家的路上,梅小雷问了许多关于武汉的问题,其实他挺羡慕姐姐可以跟他妈妈一起去进货,梅小冉劝他,“咱妈以后肯定经常会去武汉进货,你要想去,机会多得很。”
梅小雷这才又高兴起来,“好,下次有机会我也跟咱妈一起去进货。”
姐弟俩边聊边往家走,在小街路口遇到了欧阳寻。
欧阳寻身上穿着海魂蓝的短袖,下穿深蓝色的裤子,手中抱着一个篮球,打老远一看,给人的感觉是英气勃勃的阳光少年!梅小冉看到了,正在考虑要不要跟他打招呼,就听到梅小冉唤了一声,“欧阳大哥。”
他看到欧阳寻就高高兴兴的走到他面前,“你这是要去哪里玩?”
欧阳寻看到他们姐弟,高兴的笑起来,“我还以为放假了你们都在忙着麦收呢。”
“欧阳大哥你这是想多了,我们家没有分地,又是蔬菜队的户口,哪会有麦?”
欧阳寻的随手把篮球往地上拍了几下,露出阳光灿烂的微笑,“那可太好了,我正愁没人陪我打篮球呢,走,咱俩打球去。”
说这话的时侯,他的目光却一直都盯在苏小眉身上,仿佛要征求她的同意似的。
梅小冉激动的问他姐,“姐,我去跟欧阳大哥玩一会儿,你说行不行?”
“我才不管你的事,你想去玩就去玩呗。”
梅小雷一听,赶紧去抢欧阳寻手中的篮球,“欧阳大哥,咱们玩球去。”
“好。”
欧阳寻意味深长的看了梅小冉一眼,领着梅小雷走了……等到吃晚饭时,梅小雷才满头大汗的跑回来。
梅只华一见就皱眉,“瞧你这满头大汗的样子,你都干啥去了?”
“爸,我下午跟欧阳大哥一起打球去了。”
梅小雷脸上尽是兴奋,“爸,你是不知道,欧阳大哥打篮球打得可好了。
我们下午在警署家属里的篮球场打球,刚好有两个年纪跟我们差不多的男生,他们两个看了不服气,非要跟我们来场友谊赛。”
梅中华笑了,“就你们两个人还打友谊赛?这就跟练球差不多嘛。”
“爸,您不许笑话我们!”
梅小雷不服气的【创建和谐家园】,年轻稚嫩的脸上尽是认真,“虽说我们是只有两个人,可对方也是两个人啊。”
“那不用问了,最后肯定是你们赢了吧。”
梅中华从儿子脸上就看出了结果,要是输了儿子会这么兴奋,妥妥的赢了。
可梅小雷这个傻孩子竟然还费解的问,“爸,你咋知道我们赢了?你是不知道对方有多垃圾,他们两个根本打不过我和欧阳大哥,后来还不要脸的叫了帮手……那是警署的家属院,肯定到处是他们的熟人,后来替他们出头的还是个高中生呢,那个高中生的个头跟您差不多,结果还是被欧阳大哥打得很惨,当然,我也配合得很好。
反正我们两个把那帮小子打得落花流水,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我们今天绝对是超水平发挥!”
梅小雷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仍然激动的小脸上红扑扑的。
梅小冉赶紧给他递过去杯水,“先喝点水再说,看你兴奋的。”
梅小雷接过去喝完笑了,“今天下午我可是累惨了。”
“去洗个手回来吃饭,吃完饭再说。”
其实今天晚上兴奋的可不只是梅小雷一个人,就连李明云也是这样……下午梅小冉姐弟离开之前,她也就卖了一条新进的裙子,还有两三件的确良衬衫。
可等这小姐弟离开之后,居然一口气卖了三条新进的裙子,还有三条裤子两件衬衫,光是今天的利润都有一百多,这可把她高兴坏了。
这证明她这次进货的眼光不错,回来就发市,就代表人们确实如冉冉所说喜欢漂亮的衣服。
只不过以前政策没有开放,人们还不敢这么大胆的追求,现在有了好政策,大家也不像以前那样低调的封闭自己,也敢大着胆子追求了!
第九十三章 到地里送饭
吃过晚饭之后,梅中华跟李明云交待,“今天我把工人的帐都结了,这都开始收麦了,肯定得让人家回家干活。”
提到这个李明云就生闷气,但没有发作,只是耐着性子问,“你就说这回你给大家都发了多少工钱,你自己落了多少?”
“其实真没多少,大工一个人将近一百,小工一个人将近五十,光工钱就结算了八百多,再除去料钱,我真没赚到啥钱……我算了一下,忙乎这些天,我也就赚了二三百……”
梅中华显然有些底气不足了,按照他的估算,盖下来一套房子,至少要落到四五百块,可是这利润却是比他估算了的少了一半,只怕还不如商店每个月的效益呢!“才两三百?”
要撂在以前,李明云也不会这么说,可现在她眼界也比以前开阔,见识的多了就意识到梅中华这一次有点白费功夫了。
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赚了两三百,一个月也就赚了一百来块,这虽然比普通人的工资还是高了不少,但以盖房子这一行来算,利润可就很低了。
可这又能怪谁?要不是梅中华自作主张,非要把大工的工钱涨了五毛,光在这四个大工的工钱上他就多出了一百多呢!“明云,这是我第一次帮人盖房子,实在没有经验,要是下次肯定就不会只赚这么多了。”
“你还好意思说这个?你不是赚的少,是你把赚的钱都分出去了,一个大工每天的工钱多了五毛,四个大工就是两块钱,你算算这两个月下来,可不得一百多吗?”
梅中华脸有些红,“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咱说点别的吧?”
“我没啥可说的。”
李明云想到那些大工们这两个月都拿到百十块的工钱,而她妹夫却只有可怜的五六十……他干的还是那些大工干的活,就忍不住替自己人抱屈。
“明云,你说说你这趟进货咋样了?跑那么远害不害怕?”
“这有啥可怕的?要是我自己一个人,那肯定也是有点害怕……不过这趟我却是跟冉冉一起呢。
你别看咱家冉冉年纪小,可有主心骨了,有她在我真是省心很多。”
梅中华一听,又骄傲起来,“那当然了,你也不想想这是谁的闺女,那聪明劲儿都是随了我了。”
“你就臭美吧!”
李明云安排道,“你那边房子盖好也没啥事了,明天就去北关帮忙吧,那边就我爹我妈干活,实在忙不过来……眼下只有明勤和明月帮忙,两个女人顶不上一个男人,明早要开始割麦了,你肯定得过去。”
“那没问题,割麦又不是啥大事,【创建和谐家园】别的不行,种地可是把好手。”
李明云见他态度较好,也就没好意思再跟他计较下去。
第二天梅中华果然很早就起床帮老丈人家收麦去了,李明云本来也想着回去搭把手,却是被梅中华拦住了,“你两天出门进货肯定累坏了,就别再逞强了,好好在家歇着,地里的活我保证帮咱爹咱妈干好,不让你操一点心。”
李明云虽然没下地,可也没有闲着,早早就把梅小冉姐弟给叫起来了,“你们两个也不要睡懒觉了,雷雷你赶紧多买点包子油条送到外婆家地里,冉冉去酒厂买点黄酒,也送到地里。”
这都是麦收时不成文的惯例。
为了不影响收割,大家都准备了鸡蛋啊烙饼啊,这些不常吃的好吃食送到地里,一来是为了节约时间,二来也是好让干活的人吃饱肚子好干活。
从酒厂买的黄酒并不是那种高浓度的黄酒,而是兑了水的那种黄酒,主要是用来解渴,当成饮料一样卖给大家饮用。
李明云一交待,梅小冉姐弟就忙起来了。
但梅小冉也提出个要求,她要骑她妈的凤凰车,这样的大热天,要是骑着车子下子,肯定能节约不少时间,还能凉快许多。
李明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二十分钟后,梅小冉姐弟骑着凤凰车,行驰在农田的小路上……虽然天气很热,但骑在自行车上,仍然是凉风习习,这也不过才早上七点多钟,路上到处都能看到热火朝天割麦的农民。
自从政策改变之后,农民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特别是大包干才刚推出来,以前大家种地,不管种多种少,最后收获都得交给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