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八零:泼辣小媳妇欧阳寻梅小冉》-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舅,你说的那么好听,那你可别吃啊!”

      梅小冉见小舅也是焕然一新,显得更加英俊有型,不禁夸起他来,“小舅,我发现你越来越帅了。”

      “冉冉,小舅知道你有眼光,可是你能不能有点创意?”

      李宏伟不无得意的笑道,“昨天我出去拜年,听那么多人夸我,都把我给听腻了。”

      “切,小舅你就臭美吧?”

      李宏伟笑着把东西拎进堂屋。

      李明云夫妻也忙着给爹妈和二妹打招呼拜年,“爹,妈,新年好!明勤新年好!”

      梅小冉来到屋子里一看,二姨父周锦城早已经到了,周妍和周凯就在旁边玩。

      周妍和周凯不像往常那样穿得又破又旧,两人都是穿的新衣服。

      周妍穿的是一身玫红色的灯心绒衣服,而周凯则是一身军绿色的灯心绒衣服,这两个孩子穿上这么一身衣服,真是显得又精神又漂亮!梅小冉仔细看了一眼,这两套衣服的款式和市面上卖的有所不同,穿上格外的合身,由此她判断出,这衣服都是二姨亲手做的……其实二姨的手艺本来也不差,就是嫁到周家之后被婆婆欺负,做不了主,弄得连给孩子们穿衣服买布的钱都没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周家的生活很贫困,其实周家的条件也不是真有那么差。

      梅小冉和她弟身上穿的新衣服,是那天梅小冉跟老爸进货的时侯假公济私给自己和雷雷挑的,虽然看起来比二姨手工做出来的衣服洋气一些,但不如做出来的质量讲究,料子倒是属于同款,本来这个年代也没啥更多的选择。

      大家正热热闹闹的说着话,程斌带着李明叶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车把上也是带着沉甸甸的四色礼。

      程斌作为第一年上门的新女婿,自然受到两位姐夫哥的爱护,两位姐夫哥心照不宣的迎上去,“小斌新年好啊!”

      自从程斌丢了酒厂的临时工之后,被李明叶狠狠骂了一顿,倒也戒了几天酒,又找了个临时工作干,年里的表现总体还算不错。

      而周锦城却是对程斌非常感激,“小斌,要不你介绍这个泥瓦工的活,我和你二姐分家之后都不知该咋办,幸好干泥瓦工每个月多少都会有点进项,真是得谢你帮忙。”

      “二哥,看你说的啥话,我也就是搭个腔说句话……还是你手艺好,要是活干的不好,人家也不会要你。”

      撇开程斌那些坏毛病,其实他对人倒是很厚道,这也是梅小冉从前世到现在都喜欢亲近四姨父的原因。

      “小舅,咱们去放炮吧。”

      男孩子有男孩子玩法,李宏伟带着梅小雷和周凯到门口放炮去了。

      ¶øÃ·Ð¡È½Ôò¸úËýСÒ̺ÍÖÜåû´ÕÔÚÒ»Æð£¬à¾×ŹÏ×Ó˵ÇÄÇÄ»°¡£

      ¡°Ð¡åû£¬Äã½ñÄêµÄÐÂÒ·þºÃƯÁÁ°¡£¡¡±

      周妍被夸得有些脸红,不好意思的笑笑,“都是我妈手巧,我和小凯的衣服都是我妈做的。

      她做的衣服又好看又合身,比往年我奶给我们弄得衣服好看多了!”

      第六十八章 大年初二

      李明丽听了,忍不住扁嘴,“往年你奶就是不舍得给你们弄的新衣服,纯粹是胡弄你们的。”

      周妍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现在好了,自从我爸我妈跟我奶分了家,我们也是有新衣服,有好吃的吃了,年下我爸也买了几斤肉呢!”

      这话说得让梅小冉心酸,不过再一想,各人有各人的际遇,二姨总算是分了家,也不用再受婆婆欺压。

      最晚赶到李家的是三姨李明月夫妻俩,他们是拎着礼物走回来的。

      赵明还小,被三姨一路抱在怀里。

      李家姐妹远远的看到他们回来,连忙上前抢过赵明,“抱着小家伙走了一路,累坏了吧?”

      李明月笑道,“抱习惯了也就不嫌累了。”

      赵明才刚一岁多点,白白胖胖的很可爱,见人还有点认生,看到有人过来抱他,急得直往妈妈怀里缩,逗得大家直乐。

      “明明,来,让四姨抱抱。”

      李明叶连哄带骗的,终于把小赵明忽悠到手了。

      李明月松了口气,进屋给爹妈拜年,又陪着姐妹们聊天。

      李外婆看到闺女和女婿们都回来了,开开心心的跑到厨房准备酒菜。

      老大和老二都进去给她妈打下手,剩下的那几个小姐妹凑在一起聊天,而孩子们都被李宏伟吸引到外面放炮玩。

      堂屋里梅中华正跟李外爷兴致勃勃的讲腊月二十三那天的生意,“那天的人可真多,围得店里水泄不通。”

      说到这里,他是真心感激老丈父的支持,“要没有咱爹的支持,我也不敢摊那么大的本钱做这个生意。”

      周锦城说道,“咱爹年轻时侯就是做生意的,他就是有远见。”

      “要我说也是梅哥嘴皮溜,做生意也得靠两张嘴能说才行!”

      三妹夫赵军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程斌也道,“那天我从商店门口经过,正好看到梅哥跟人讲生意,那话说的,明明不想买东西的都想着赶紧掏钱。”

      梅中华大笑起来,“小斌,你把你梅哥吹成啥样了?你梅哥可没你说的那样会做生意?”

      赵军看着程斌起哄,“小斌今年是新女婿上门,今天中午咱们可不能放过他,非得把他灌醉。”

      程斌郁闷的瞥他一眼,“三哥,你这是坑我呢!”

      “我前两年也不比你强多少?一样被梅哥和二哥坑!”

      梅中华和周锦城一起大笑,“谁让你们两个最小?先来后到,你们懂不懂?”

      大家又都笑起来。

      “城子,你现在干的咋样?要我说国家都出来新政策了,你也得变通变通,想点别的门路。

      你说咱们现在孩子一天比一天大,哪里不需要花钱呢?”

      “梅哥,我不像你,你有本事有脑子,这个我跟你比不着。

      这不是小斌给我介绍做这个泥瓦工嘛,要是干满工的话,一个月也能挣四十多块,跟你那大生意肯定是比不着了,可也能顾住一家人的花销。”

      梅中华不赞同的摇头,“说起来你一个月能挣四五十,每个月你还得孝敬你妈二十呢,算下来你手里也不落几个钱。

      还是得想想别的法子才行!”

      周锦城听了,憨厚的笑笑,“慢慢来吧。”

      李外爷说道,“城子脑袋是没你梅哥灵活,这也没办法,各人有各人的秉性。”

      又对梅中华道,“中华,听说你今年挣了不少钱,我有个建议,就是不知你咋打算的?”

      梅中华对老丈人还算恭敬,忙坐正身体问,“爹,你有啥建议说来听听?”

      “你看吧,城子本来就是县城的,现在分了家,总算有自己的窝。

      赵军有剧团分的房子,程斌现在虽然跟着爹妈住,可是人家还有块宅基地没盖……眼下就你家没有房,总是租别人房子住也不是常法,我建议你今年最好把房子敲定,有个自己的窝,干啥心里都痛快……以你现在做的生意,手头紧紧凑凑,买个房子是正经。”

      “爹,你提醒的对,我是该考虑房子的事了,孩子们都大了,总挤在一起也不方便。

      这两天我也在考虑手里这钱咋安置,置业肯定是最好的打算。”

      就算李外爷不提,梅中会也在考虑这件事,以前他是没有资格考虑,现在终于有资本考虑了。

      当初李明云嫁给他时,李家人也是觉得他能干才把闺女嫁给他的,结果这么多年了,他也只不过是把户口从农村盘腾到城里。

      进城多年还都一直租房子住,梅中华觉得实在有些辜负李家二老的寄望,趁着过年老丈人主动提出来了,他肯定会认真考虑一下。

      要是真有了属于自己的窝,那日子才有奔头呢!“梅哥,你要买房子的话,我找人帮你打听打听,你户口现在迁到东关了,房子还是要买到东关才方便,孩子们又正好在三初中上学。”

      程斌考虑买房子的可行性,他当然也愿意跟大姐家住得近一些,亲戚们住得近了互相也能有个照应。

      “首先考虑的肯定是东关了。”

      梅中华虽然这样说,其实他对买房子的考虑只限于东关。

      南关和西关没有熟人,没有亲朋好友,他自然不会考虑;而北关是李明云的娘家,之前他连户口都不想上到北关,就是怕人说他是李家的上门女婿,买房子的事肯定也不考虑北关了;只有东关才是他的根据地,他也只会考虑东关。

      “那行吧,等过完年你们好好打听打听房子的事。”

      李外爷年轻时做生意,他一直都有个想法,买房置产才是正经的路子。

      这时李外婆把菜都烧好了,大人们忙着端菜,孩子们则拍着小手欢呼:“开饭了,开饭了!”

      不用说中午是极其丰盛的一顿午饭,忙碌了一年的李家二老,最盼望的就是年初二这天闺女们带着外孙回家走亲戚,这也是一家最团圆最热闹的时侯!全家人都围坐在一起,酒杯里也倒满了酒,李外爷举起酒杯,对女婿们笑道,“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希望咱们一大家子,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越过越红火,芝麻开花节节高!”

      第六十九章 邻居小两口生气

      过了大年初一,本地的风俗就是走亲戚。

      按照习惯初二都是去舅舅家丈人家,初三就是姑姑家姨家,只要有网的亲戚,都会在初五左右走完……要是亲戚实在太多,也要赶在正月十五前走完,这已是本地不正文的规矩。

      那个年代人们虽然都穷,物质上也不富裕,却比后世多了人情味。

      逢年过节,亲戚之间基本都会走动来往,比后世冷漠的人际关系强了不知有多少!梅小冉家的亲戚虽然不多,但也从正月初一走到初五。

      破五这天,家家户户吃完饺子就算是过完了年,但过年的喜庆一直要延续到过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才算结束。

      过了初六,闲不住的梅中华就开始着急,要不是店里实在没有货能卖,他肯定要去开店。

      但是现在,他只能先考虑老丈人说的话,先买房子。

      程斌也在帮忙打听,虽然也介绍了几处的房子,但梅中华看过都不太如意。

      梅中华和老丈人的想法差不多,要买就买临街的门面房,既能住人,又能开店,用书里的话说,那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就算价钱稍高一些,也是更有价值。

      学生们都在年初八开了学,但是刚过完年,学生们也收不住心,学习的积极性并不算高。

      根据梅小冉前世的经验,起码要等到元宵节过后,大家才能收心,才能把专注力放在学习上。

      这天早上,梅小冉早自习放学时,听到住在隔壁的房东杜成军和李翠屏两口子在拌嘴。

      梅家与杜家既是邻居又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平时谁家两口子吵个嘴,都会互相上门劝解。

      李明云先忍不住,把碗一丢,掀开帘子就跑到院子里,“翠屏,大清早的,你们两个吵啥?让人听了笑话?”

      “嫂子,你是不知道,成军他,他这不想跟我过了。”

      李翠屏两口子年纪轻,比李明云两口子差不要小个十来岁,还没有孩子,年轻夫妻磕磕绊绊也是常有的事。

      可是今天李翠屏张嘴说过不成了,真是把李明云吓了一跳,“翠屏你可不要乱说,你和成军平时看起来多好啊,咋能说不过就不过?”

      “嫂子,你是不知道,成军他哥们都在外地工作,现在也想让把成军调过去……成军的工作是有人安排了,可是我呢?我本来就是个临时工,要是跟成军一起调过去,我就得丢下这份工作,虽说挣的不多,那一个月也是几十块呢!”

      李明云劝道,“翠屏,你这想的有点多了,你现在的工作也是临时工,真要是成军他哥们把他的工作调过去了,也不会说不管你,肯定也会给你安排个合适的工作。”

      “嫂子说的对,我就是这样跟翠屏说的,可她就是不舍得现在的工作。”

      杜成军也很郁闷,本来听说能把工作调到大城市,他还高兴的不得了,哪知道媳妇非要跟自己唱反调,弄得他大清早就生了一肚子气。

      “成军,你真是不了解翠屏,她才不是舍不得工作,她是不想离开这里……”

      李明云一句话劝得李翠屏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嫂子,还是你了解我,成军他根本就不问问我心里咋想的,就想着赶紧调走。

      我爹我妈只有我一个闺女,我要是这么一走,以后回来想看看二老可就难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7: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