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两间房子梅小冉很熟悉,这就是前世她父亲租过的门面房,没想到这一世梅中华的眼光依然如此,这也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只不过上一世梅中华租房时已经在八十年代中期,而她的出现则提前了这个步骤。
见到季老太之后,梅中华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中午我回家跟老婆商量了一下,这房子我是真想租,就是房价太贵了,租不起。”
季老太叹了口气,“我看你也是个实在人,可我家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确实房子不够住!”
“季奶奶,我看到两个叔叔都在家,他们都结婚了吗?”
季老太不知梅小冉要说的是什么,就摇摇头,“还没有,要是等他们结了婚,这房子就更不够住了。”
“季奶奶,我说句您不爱听的话,这两个叔叔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等他们结婚之后,您不是还得让他们在外面租房住吗?反正这里也住不下。”
梅小冉眨巴眨巴眼睛,露出无公害的微笑,“与其这样,还不如您把房子租给我爸,这样的话您手里也有钱能给两个叔叔置办结婚。”
季家最小的这两个兄弟也是这个意思,上午听说老娘把看房子的人给赶走了,他俩气得连中午饭都没有吃。
季家兄弟多、人口多,人均土地也有限,仅仅能吃饱肚子,家里更没有多余的粮钱。
眼看他们两兄弟都到了成家立室的年纪,却是穷得拿不出钱来娶媳妇。
现在梅中华跑来说要租房子,简直就是白白给他们送钱……房子闲着也是闲着,若是租出去的话,房租足够两兄弟娶媳妇和在外面租房的费用了。
季老太不自然的笑了笑,“你这孩子嘴巴倒是伶俐,就因为我这两个儿子想结婚,我才更要慎重考虑把房子租出去。
要是把房子租出去五年,五年内我这两个儿子都得在外面租房子住,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梅小冉算是听明白了,老太太就是想把价钱要高一点。
是她爸刚开始就提出给人家五年的房租,让人家有了野心,人家觉得梅中华太想租这房子了,待价而沽,就把主导权握在了手里。
“季奶奶,你也看出来了,我爸是实心想要租您的房。
其实这条街又不是你一家有门面房,你家隔壁也有,要是我爸租他们的房,那房子虽然比你家的小点,价钱肯定能便宜……要不这样吧,您老人家打个退步,我爸也再给您加点,五年的房租就按一千五算,您看怎么样?”
梅中华带着闺女出门之前,也默默盘算了一下,一千五他是能接受的,但高于一千五他就不能接受了,这个价钱也是在他能承受的范围。
季家的两个儿子一听,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神情,这太合适了!谁家房子能租这么高?拿着这一千五百块,不但够给他们两个结婚了,就连租房也不用担心了。
季老太看两个儿子那么沉不住气,也是很无奈,可谁让这是她亲生的?不过万一把梅中华给逼急了,人家转过头去租邻居的房子,那就太得不偿失。
“那行吧,就这么说定了,我要见到现钱!”
梅小冉当然也怕夜长梦多,当场让她爸拿出二百块定金,还写了字,约定三天他们正式过来收房子,而在这三天季家要把房子腾出来……到时侯再签一份正式的契约,梅中华也会把剩下的房租一起交上。
从季家出来,梅中华既高兴又担心。
“冉冉,这房子真就要租下来了,这可是一千五百块呢!要是做不出来生意,真是连咱家的家底都赔进去了!”
“爸呀,你也太小瞧自己了,以前你没有店面,不是照样能把生意做起来?现在有了店面,生意肯定会红火。”
梅小冉不得不用新政策鼓励他,“现在可是国家支持搞活经济,你也是响应国家号召,这还有啥可担心的?”
“走,咱们再去外婆家一趟,听听两位老人咋说?”
梅中华的自信虽然让闺女给鼓舞起来了,但他还是想再听听老岳父的意见。
来到北关李家,不等梅中华开口,梅小冉就把租铺子这件事大声说出来了。
李外爷一听是察院下街,立马表示赞同,“那个位置不错,离电影院和一小都近,本来就是县城最热闹的地段,只要善于经营,生意肯定能做。”
李外婆也道,“位置是个好位置,中华你想好做啥生意了没?”
“我想好了,还是卖衣服鞋袜之类的。
现在大家不太缺吃的了,基本上都能吃饱了,吃饱穿暖是大家最基本的需求,我觉得肯定会有市场。”
这话也符合李家二老做生意的态度,他们当年做生意也是照这个思路走的,看到女婿也是从这个方面考虑,他们自然不会反地。
只不过在说到房租上面,李家二老才有了不同的意见。
“都要一千五,这也太贵了吧?”
李外婆心疼得直咧嘴,现在二千块差不多就够买一套地方稍微偏一些的宅院,五年的房租基本上等于白送了人家一套宅子。
李外爷沉吟道,“其实这价钱也不能说是贵了,门面房和别的房子又不一样……要是真如冉冉说的,政策风向变了,那门面房的房价肯定会涨起来,等到涨起的时侯,可不是一千五就能租五年了,也有可能只能租一年,往后还会年年涨。”
“外公,你就是有远见,我爸找你问准没错!”
梅小冉是很欣赏外公的思路,外公能举一反三的想这么多,这说明跟他年轻时的经历有关,同时也说明了外公有远见有智慧。
李外公微微一笑,提醒梅中华,“收房时把契约写清楚,最好多找几个公证人,按上指印。
最重要的是在后面加上一句话,要是季家的房子继续出租,你有优先租赁的优势……”
第六十二章 盘下店铺
三天后,梅中华带着几个公证人,在这些公证人的见证下,跟季家正式签了一份租房契约。
考虑到季老太年纪已大,梅中华也怕闹出什么【创建和谐家园】,直接让季家兄弟都在契约上签了字,按了指印。
而他也是听老丈人的安排,在契约上写下优先租赁这一条。
看到这一条之后,季老太也灵机一动,也让在契约上加了一条,意思就是不管梅中华以后的生意做成啥样,房租是绝对不会退的。
梅中华欣然答应,提笔签名按指印,那几名公证人也都签名做了公证。
契约一式两份,一份留在梅中华手中,一份就留在了季家。
梅中华把剩下的一千三百块现金当面点清付给季家,就拿到了铺面的钥匙。
打开铺子一看,季家确实搬得很干净,屋子虽然旧了点,但收拾的很整齐,地上连个垃圾都没有。
梅中华高高兴兴的验收了房子,又特意把几个公证人叫到国营饭店吃了顿饭,感谢他们能帮自己这个忙。
剩下的几天,梅中华把准备好的柜台拉进铺面,又把进来的衣服鞋子摆上架。
等到十二月三十号这天吃晚饭的时侯,梅中华放下筷子,对李明云说道,“明云,关于咱们家,我有件大事有宣布。”
李明云瞥他一眼,漫不经心的道,“这都快过年了,你想宣布啥大事?置办年货?这你放心好了,这事包在我身上……反正往年你也没操过心。”
“谁跟你说这个?”
梅中华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道,“明云,你嫁给我这些年,我一直都是做小生意到处跑。
小生意挣的虽然不多,勉强够我们一家吃饱饭,可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我这跑来跑去的小生意,就是看天吃饭,天好的话还能出去,要是天不好只能在家呆着。
眼看两个孩子都上了初中,我觉得光做小生意,连孩子们上学的学费都掏不起……”
李明云也有些伤感,“我说这些也是我心里想的,我也想着,咱家要是一直这样下去,真是挣的不够给孩子们上学用。
我这虽然能帮人家做个手套啥的,都是零工,有活时多干一些,没活时想干都干不了,挣这钱也不稳当。”
“明云,我就知道你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想着,必须得有自己的店铺才行。
只要有了自己的店铺,往后就不用看天吃饭了,不管啥天,咱都能做生意了。”
梅中华说到这里,笑眯眯的把两把钥匙掏出来,“这是我租下的铺面的钥匙,我决定元旦节开业,店铺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现在就等你这个老板娘大驾光临了。”
“啥?你啥时侯租的店铺?我咋都不知道?”
李明云是真意外,要不是今晚梅中华告诉她,她还被蒙在鼓里呢!“这房子我租下来有一个多星期了,就是想收拾好再让你看,明天早上我带你过去看房子……以后你也不要再去厂子里给人家做手工了,到咱自己的店铺里当老板娘,平常我进货的时侯,你帮我看店。”
梅小冉高兴的道,“妈,你也别吃惊,这件事我爸都跟我外公外婆说了,要不是他们两个老人家支持,我爸也不敢有这么大的胆子!”
李明云虽然把钥匙抓在手里,却还是有些担心,“你们咋想到租店面的?就不怕人家说咱这是投机倒把?”
“妈,你肯定没看过报纸。
国家这几天正在开会,就是商量要让咱老百姓搞活经济,改革开放。
现在是国家支持,可不是投机倒把了。”
“真的假的?”
李明云不敢相信,但是闺女要这么说的话,也确实没啥可怕的,国家都支持了,谁能大得过国家?第二天,梅中华就把李明云带到了察院下街,拿钥匙打开了铺门,“明云,你看,这就是咱新租的铺面。”
李明云一看,顿时激动的说不出话。
铺面已经被梅中华整理过了,柜台干干净净的摆放整齐,里面摆着鞋子、袜子、手套之类的东西,后面墙上还挂着衣服裤子……按着梅中华的想法,有点想弄成百货商店的意思,不光卖穿的还想卖用的,像雪花膏、润面油都要有,还是梅小冉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梅小冉说卖东西也要分类,啥都卖的话就没有特点了,就这两间小小的门面,哪能摆下那么多东西?再说也没那么多的本钱!所以梅中华才集中卖穿的衣服鞋袜之类,在他的潜意识里,也是把衣服当成了重点,后墙那么显眼的位置挂着的都是烫过的新衣服,看起来就很吸引人。
“明云,你看我收拾的咋样?”
李明云看了又看,不住的点头,“这样看起来,比国营商店还要高档一些……你说真会有人进咱铺里买东西吗?要是他们也担心投机倒把,不敢进店咋办?”
“妈,干啥事都得有点魄力!你也应该听说过凤阳小西岗村的大包干吧?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事,国家不是也没处理,那就是允许人家这样干了,只要是对国家发展有好处的事情,国家是会支持的。”
李明云仍是将信将疑,“说是这样说,可咋们县里,没人这样干啊?”
“妈,现在没人干不代表以后没人干!现在放着大好的机会,为啥要落在人后面?咱这次走在人前中不中?”
梅小冉急得又是鼓励又是启发,“妈,你给家做小手工,那算不算是被剥削了?”
“那咋会算是剥削?那是国家同意的!”
“这不就对了,只要是在国家允许的情况下,咱做的这些都不是违法【创建和谐家园】,那有啥不能做的嘛?”
李明云看了看闺女,再看看自家男人,小心翼翼的点了点头,“那中吧,就听你们的,咱家先试试做一做。”
“妈,你就放心吧,我爸又不是不会做生意,我想着只要明天咱家的商店一开业,肯定就会有生意上门,说不定咱还能趁着年前狠狠的赚一笔钱呢!”
李明云可不敢有这么美好的期待,苦笑着摇头,“但愿如此吧。”
第六十三章 开业大吉
元月一号这天,位于察院下街的中华服装商店正式开业。
梅中华特意买了一挂鞭炮,在早上八点十八分点燃。
李明云笑着说他这是封建残余思想,但梅中华才不管,他就要“发发发”
,这个时间点卡得好,既是阳历新年,又是人们刚吃过早饭的空闲时间。
àèÀïžÀ²µÄ·ÅÅÚÉù°Ñ´ó¼Ò¶¼ÎüÒý¹ýÀ´ÁË¡£
“欢迎大家光临。”
梅中华把在生意场上的经验都拿出来用,以他的经验看来,就是做生意要和气,见人说话三分笑,东西不买不要紧,随便看看或许也会有收获。
“呀,原来是这店里是买衣服鞋子啊,正好快过年了,咱们进去看看。”
大多数人都是抱着这种心态,跨进了中华服装商店。
国营商店都是用的朱红色木柜台,上面嵌着明亮的玻璃,梅中华却是用的浅黄色的原木做的玻璃柜台。
他本来也想学国营商店,做成那种柜台,可做下来时间来不及,还要再上漆又得耽误功夫,他就听了闺女的话,干脆用收来的旧柜台安的新玻璃……旧柜台也不用上漆了,用砂纸打磨抛光,又简单又省事,也能把店里衬得更敞亮。
店铺里还挂着好几盏灯泡,为的就是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把店铺衬得更亮更吸引人!这一波操作让顾客大感满意,国营商店可没有这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