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梅小冉笑眯眯的看着他,“咱们现在有自行车了,无论你去哪儿都方便了,就是进市里,打个来回对你来说也很容易……我猜你是想改行了。”
“好你个冉冉,连这都看出来了,我都还没给你妈说呢。”
梅中华是真有别的想法了,他已经不想再收粮食了,风险大见效慢,要搁他以前没赚过大钱,估计还会这样不死不活的折腾下去。
可夏末时他倒卖西瓜时发现,做别的生意也不是无利可图,甚至还比做粮食生意更赚钱。
“冉冉,我想卖衣服,你说行不行?”
梅小冉笑了,前世她爸发家就是靠卖衣服掘来的第一桶金,她怎么可能会反对?“咋不行,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起码能吃饱了,肯定就要考虑穿的了。
爸,你想好咋卖衣服?”
“我想着到富源镇批点衣服,然后跑到邻近的乡镇上去卖。”
梅中华这也是没有本钱才这样考虑,要真是本钱足,他才不想去富源镇进货,他要去武汉、去汉口,那里的衣服又多又便宜,还很时髦,不过眼下他只能从最基础的开始。
“爸,你这个想法很好,我很赞成。
但我有个建议,刚开始做,你胃口不要那么大,尽量先拿便宜的衣服卖,毕竟现在大家才吃饱饭没几年,手头都不宽裕,你要是在下面乡镇卖贵价衣服,恐怕是没多少人能消费得了。”
梅中华兴奋的直点头,“闺女,有你这话爸就放心了,爸明天就去富源镇,反正你外爷家的庄稼也差不多收完了。”
梅中华也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
这几天他手里卖蝎子攒了有五百来块,足够他折腾了。
等到下午梅中华回来时,背了一大包的衣服。
李明云看到他这样大包大揽,真是吓了一跳,“冉冉快看你爸,他这是要把整个门市部给搬回来啊?”
“哈,我爸说要做服装生意,他说开始就开始了。”
李明云一听,忙把麻包打开,果然都是衣服,还都是女装。
是当下最流行的那种灯心绒的料子,这天马上就要凉了,穿这料子正合适。
颜色还可以,就是款式……以李明云的眼光是没看上。
梅小冉也没看上,但她不想打击她爸的积极性,也就没说啥,只是让她爸先卖卖看。
第二天梅中华就跑到了安平乡,这是他的老家,人头也熟,在老家摆摊他不怯场。
等晚上回来时,梅小冉问他卖了多少件衣服。
梅中华支支吾吾,吭哧半天才说卖了一件。
“一件也不错,也是卖出去了,我看挺好。”
梅中华这才又兴奋起来,“一个衣服本钱七块,我卖了十块,赚了三块呢。”
“爸,这是个好的开始,你继续努力。”
梅小冉实在不想违心的再夸下去,她爸的眼光实在让人一眼难尽。
李明云忍不住跟闺女嘀咕,“冉冉,你为啥支持你爸卖衣服,瞧他啥眼光,那衣服款式我都没看上。”
“妈,一回生二回熟,我爸这眼光也得慢慢培养。”
梅小冉倒是不担心,就算到时侯她爸进的这些衣服都卖不出去,她也会想办法,反正绝对不能积压在手里。
晚上梅中华又强打精神领着孩子们去抓蝎子,忙乎三四个小时,又抓了六七斤。
大概是他们最近出来抓蝎子太频繁了,再加上这个季节蝎子本来也少,附近的蝎子都让他们抓的差不多了,所以前两天收获锐减。
可是今晚却是梅中华和李宏伟都骑着自行车,带着梅小冉姐弟,跑到更远一点的乡村抓蝎子,反而大有收获。
这样以来,大家又都很兴奋,干劲也挑起来了。
李宏伟分到钱之后,回家就给他娘拿去了三百,“妈,这都是我最近和梅大哥抓蝎子赚的,你先拿着。”
李外婆简直不敢相信,小儿子都能挣钱给她花了,一时间激动的脸都红了。
“妈,叫你拿你就拿着,这不是要打发我四姐出门吗?咱家总不能一分钱不打发,置办嫁妆啥的不都要花钱?”
李外婆不忍心接儿子的钱,“你大姐说了,她会想办法。”
“啥都是我大姐出,我大姐再好她也是嫁出去的姑娘了,也有自己一家人的日子要过。
我是咱们家的男娃,我姐结婚也该【创建和谐家园】心,这钱你就拿着,不许花我大姐的,不够我再给你,反正这几天跟着我梅大哥还要抓蝎子,估计还能分不少钱。”
第四十六章 衣服全都卖光了
李宏伟这两天抓蝎子心都浮动了,要不是怕他娘伤心,他都不想再去上学了。
就凭他的学习,上学也上不出名堂,还是抓蝎子实在,一个晚上挣得都比工人上班一个月挣得多……他小姐说起来也去上班了,一个月才二十来块,只不过听起来是挣工资的工人,实际上真还不如他。
他还真把这想法跟外甥女说了。
哪知梅小冉听了之后立刻反对,“小舅,你想的太美了,小姨虽然工资不高,可是月月都有进项,收入稳定。
抓蝎子有季节性,不稳定。
再过几天没蝎子了你抓啥?咱们现在是学生,就该好好学习。
那你想想看,咱们这回抓蝎子为啥这么挣钱?”
李宏伟想了想,“还不是用对了方法。”
“你也知道是用对了方法,可是方法是我从书上看来的,这就叫知识。
说句庸俗的话,知识就是金钱,你现在觉得每天能挣个几十块钱就不错了,那要是别人都知道了这个方法,抢着来抓蝎子,你还能抓到这么多吗?”
李宏伟不吭声了。
“小舅,如果你掌握了很多知识,就不只有抓蝎子这一条路才能挣钱,以后你的路子也会越来越宽。”
“冉冉,你说的有道理,我还是应该学习。”
李宏伟能有这样的意识,梅小冉也很高兴,趁机问他要零花钱,“小舅,这几天地卖蝎子你可不少挣钱。
我爸最狡猾了,他掺合一脚进来,卖完蝎子你们两个平分,我和雷雷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哼都不敢哼。”
李宏伟哈哈大笑,“咋不给你,一个人五十,够不够?”
就算梅小冉不问他要,他也不好意思自己独拿。
当初还是冉冉出的主意,说是想帮李明丽凑钱买车,现在李明丽的自行车都买了,他要再把属于他们仨的那一份都拿走,就太有失风度了。
“才五十?”
其实五十已经不少了,梅小冉故意这样问,就是想知道李宏伟剩下的钱是怎么打算的。
“我身上也没多少钱了。”
李宏伟告诉她,“给你外婆三百,给你小姨买车花了将近二百,再加是给你俩个一人五十,这都差不多六百了,我身上也就不到二百块。”
“原来你给外婆了?”
梅小冉禁不住夸他,“小舅,看不出你挺孝顺的啊?”
“那是必须的。”
李宏伟骄傲极了……转眼又过了一个星期,秋假也快结束了。
梅小冉在这个星期的每天下午都去找欧阳寻补习英语,英语提高不少,虽然没有进行考试,她也说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可现在要是拿出一篇英语课文让她念,她也能顺顺利利念出来,看到个陌生单词也能拼读出来,虽然发音不一定准确,但总比之前看到单词都不知道咋念的好。
梅中华在抓蝎子生意上获得大丰收,但在服装生意上却让他发了愁。
折腾了一个星期,才卖出去五件衣服,钱都压在货上,货却变不出钱。
“爸,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市集吧。”
梅小冉当然知道她爸进衣服的眼光不咋样,但那衣服的款式,凭心而论,比老百姓们扯着布票自己买的布做的衣服是要好看不少。
当天下午,梅小冉跑去找到李明云,从她妈做活的厂子里买回来二十双劳保手套。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梅中华就带着梅小冉到了安平乡。
梅小冉发现,虽然有好多人都会凑上来看衣服,但真正舍得掏钱买的没几个……说到底老百姓们还是手里没钱,毕竟改革开放要等到今年年底才会传出来,明年才开始执行。
老百姓们对市场买卖这种资本主义的投机倒把模式还是有所抗拒。
她爸这一招不是没有走对,是走的太超前了。
但是不管干啥都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愿意支持她爸这么干。
梅小冉将准备好的硬纸板拿出来,吆喝大家过来,“惠顾酬宾,买一件衣服赠送劳保手套一副,限购二十件!”
“啥意思?”
有人不懂的问。
“就是买一件衣服送一双手套,早买早得,今天就二十副手套送,要是来晚了可就没有了。”
“真的假的?”
“白纸黑字,谁敢说瞎话?”
几分钟后,有人偷偷摸摸的过来买了一件衣服,挑了双手套就跑。
有了第一个人,就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
直到二十双手套送完,梅小冉就喊她爸回家。
“冉冉,这会儿生意正好,你咋不让干了?”
“爸,咱现在就回家,我保证,你往后的生意会比今天还好。”
梅小冉这是替她爸想到的饥饿营销,灯心绒布做的衣服又软和又耐脏,只要穿上几天,就会有口碑出来……之前是她爸卖出去的量太少,达不到足够的影响力。
梅中华听了闺女的话,收拾收拾回去了。
第二天梅中华急着出门,梅小冉也不让他出去,说是最近一直在忙,忙完农活她爸就下乡卖衣服,实在太累了,让她爸在家歇一天。
做生意的人,有生意的时侯,别说歇一天,说就是歇半天都抓耳挠腮的觉得浪费时间。
梅中华在家歇这一天,可真是让他给着急坏了……麻包里还积压着五十件衣服,还都是单衣服,要是等天再一变,就彻底凉凉了,谁也不会穿这么薄的衣服。
他真是后悔没有听闺女的话,非要一口气进这么多件货,也不看自己能不能卖掉?等到第三天梅中华再次来到安平乡,刚把自行车停下来,就有人凑上来问,“同志,上次的衣服你还有货吗?我能不能买两件?”
“有啊有啊!”
还真叫闺女说中了?梅中华激动的都快哭了,连忙把衣服拿出来让人家挑。
那人挑了两件衣服之后,直接问他要劳保手套,“上次买衣服还送手套,为啥今天不送手套了?”
“送,不过今天只有最后五十套,再多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