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觉得夏晓兰这小妖精是欲擒故纵。

      “那就当阿姨弄错了,但是工作的事,晓兰你不打算听我说一说?”

      送黄鳝到11月,再让你俩接触下去,那不可是要把朱放迷得非你不娶?朱放妈就想把夏晓兰给安排的远远的,当女服务员好像都不太合适,得找个辛苦的工作,把小妖精累得要死不活的,让她没心思再来勾引自己儿子!

      朱放妈姿态摆的挺高,等着夏晓兰求她。

      夏晓兰想,我大度,不和人计较。

      一边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一边语气也不太好,夏总本来也不是受气包小可怜。

      “阿姨,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没有想过找工作,一个月几十块钱不顶事……瞧我这话说的,我不是嫌弃您给安排的工作不好,我是真打算要考大学。”

      倒卖黄鳝,夏晓兰只干到11月。

      她是挺在乎黄河饭店的采购量,可有人要用这点掐着她命脉,夏晓兰也不怕。

      商都市没有别的饭店?

      了不起将家里的存货清空,她手里也有几百块钱,做别的生意去呗。

      一穷二白想发财特别不容易,现在夏晓兰有了点启动资金,倒不怕从头开始了。

      朱放妈被夏晓兰不软不硬用话顶了,真是半天没缓过劲来。

      胸慌气闷,憋得难受。

      夏晓兰不是那种忍气吞声的,她说话不带脏字,但她打脸从不隔夜啊,有仇当场就报了——朱放妈真想骂她不要脸,可拿什么骂?总不能为了证明自己厉害,真的给夏晓兰找个好工作吧?

      先不说朱放妈能不能找到,就算能找到,她凭啥要给夏晓兰找啊!

      还拿“考大学”当借口,给自己脸上贴金呢?

      大学有那么好考么,每年多少学生打破脑袋啊。

      别的不说,朱放要是能念个大学,至于在黄河饭店当个小采购?!

      朱放带着人把黄鳝抬到后厨,磨磨蹭蹭出来,看见夏晓兰脸上有笑,还以为两人谈好了招工的事儿。

      “晓兰,我没别的意思,也不是觉得你干个体户丢人,就是想帮帮你。”

      朱放妈妈肺都快气炸掉,自己儿子也太没眼色了吧?

      她正要发飙,那边有人远远和夏晓兰打招呼:

      “晓兰,你果然在这里!”

      刘勇喘着粗气,他也不容易啊,一路带着人找来商都市,人累得够呛,总算在黄河饭店这边把夏晓兰找到了。

      “舅舅!你咋来了……”

      老汪把自行车丢一边,自己挤上来介绍:

      “你就是夏晓兰同学?县一的插班考试你通过了!”

      053:她是重本的苗子

      夏晓兰早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多少吃惊,不过自然也高兴。

      老汪把自己身份介绍了,又给她介绍齐老师。陈庆都是复读生了,老师们也不好耽误他太久,就没要他一起来商都市。

      朱放母子面面相觑,朱放妈没搞明白,她可不觉得夏晓兰真能考大学,这丫头片子看着就不像专心念书的。长了这样一张脸,献殷勤的男孩子太多了,心思分散,还能考大学?

      “哪里的县一?”

      老汪高兴呢,随口就答道:“安庆县一!”

      朱放妈撇撇嘴,看这些人嘚瑟,安庆县她知道,都不算商都市这边县,是奉贤市的。

      省城人嘛难免有高人一等的心态,朱放妈又瞧夏晓兰不顺眼,说话就有点得罪人了:“安庆县一?你们学校有人能考上大学?小地方的学校,也就……”

      老汪还以为这女人是夏晓兰的谁,长辈嘛为孩子的前程考虑,态度差了点也没啥。

      “今年考上了8个本科,晓兰同学是个好苗子,同志你知道她之前参加学校的测试考了多少分?考了446分!”

      语67分,英语100分,数学89分,政治32分,物理56分,化学76分,生物28分。

      老汪把夏晓兰的各科分数都记得清楚。

      能不清楚吗?

      学校是能考过350分的复读、插班生都收,350分是今年豫南省“大专”的录取分数线。80年代专分为两种:初毕业去考的专要念四年,称为小专;高生通过全国高考考取的专要念两年,称为大专。

      大专念两年毕业后,国家也要分配工作的。

      高考录取的四个等级“重点、普通、专科、大专”,第四个虽然是最差的结果,好歹也有学上。

      但夏晓兰考得不是350分,是446啊!

      老汪认为可以给夏晓兰家的人科普下:

      “今年豫南省的理科本科录取线是441分,夏晓兰这次的测试题不说和高考比吧,难度也不差啥……她很多科目都可以提高,现在专心复习,明年说不定能考个重本!”

      重本和普通本科的录取分数线也就20分左右。

      当然重本之上也有名校,录取分只是最基本的,就像今年的高考,豫南省的重点本科分数线是465分,华清和京大这样的学校,在豫南省的录取线得在重本线上加100分才行。老汪也没奢望夏晓兰能考上名校,可她的语和政治成绩提起来,考个重点大学的希望很大!

      老汪把这些弯弯道道掰扯清楚,不仅是说给朱放妈听,重点是给刘勇听。

      来商都的路上,老汪和齐老师也把夏晓兰情况打听的差不多,知道夏晓兰如今依附舅舅刘勇生活,就怕刘勇不愿意供夏晓兰上学——你可别昏头啊,能考重点大学的苗子。

      朱放妈嘴巴微张。

      她的眼神在几个人身上扫来扫去,疑心是夏晓兰请人来演戏。

      夏晓兰哪里会顾忌外人的心情,县一的情况,她也想具体问问。

      三个人把夏晓兰簇拥着离开,朱放张了张嘴,到底没说出啥话。

      真的要考大学啊?

      听起来成绩还不错?

      朱放看夏晓兰漂亮,心里喜欢,也没嫌弃夏晓兰是不是农村户口、初凭。

      可夏晓兰要考上大学了呢?

      朱放不是自卑,他就是觉得自己和夏晓兰之间的可能性无限缩小了。

      学校的老师说夏晓兰能考上重本——重点本科,毕业后国家得分配个啥样的工作?夏晓兰也不会瞧上一个饭店采购啊!说不定人家直接分配到了外地,根本不回商都市呢。

      朱放被这消息打击的够呛,小骄傲的脖子顿时就低下去。

      他妈还嘴硬:“大学那么好考?走着瞧吧!”

      不过如果真考上了大学,就算从农村里跳出来,当朱家的儿媳妇也勉强够格了。

      可夏晓兰考得上吗?

      安庆那个鬼地方县城高,每年考上大学的一只手就能数完。

      ……

      夏晓兰送完黄鳝,是要拉油渣回去的。

      老汪和齐老师带来喜讯,也不能叫夏晓兰空车回去啊。听说她一趟就要载三四百斤油渣回乡下卖,齐老师用不赞同的眼神看着刘勇:

      “大学不要学费,每月还能领生活补助,只需要供她一年,夏同学明年肯定能考上大学的!”

      农村条件当然不好。

      刘勇是舅舅又不是亲爹,齐老师就怕刘勇不让夏晓兰继续念书。

      一个重本苗子,学校能免去学杂费,生活费总要自己出的,这点钱对农村人来说也不少……可咬牙供一年,改变的是夏晓兰的一生啊!

      “齐老师,我把晓兰当亲生女儿疼,她有这样的成绩,肯定是要继续念的。”

      刘勇想,老师也太小瞧人了。别说只供一年,夏晓兰要愿意考试,他能一直供!刘勇还处于狂喜呢,夏晓兰说要参加明年的高考,家里人想的是让她从高一念起,要不刘勇也不会急着把夏晓兰和刘芬的户口从大河村转出来。

      可夏晓兰给了刘勇大惊喜。

      不用从高一念!

      县一的老师说晓兰的学习进度能参加明年高考!

      可能还会考上重点大学!

      重点大学当然最好,就算是个普通本科,那也是真真正正的大学生啊。刘勇激动的不知道说啥好,两个老师跑到七井村,又一路赶来商都市,肯定不是闲得慌,是出于对晓兰的重视。

      夏晓兰跑去榨油厂里装货,刘勇三个人在厂子外等着。

      老汪也觉得这女生挺不容易:“她就自己每天跑商都?”

      个体户啊。

      在现在的观念里,工人最光荣,干部最体面,个体户是最不受待见的,小商小贩的多丢人?

      夏晓兰要有的选,咋会干个体户呢,看看她做的小生意是和腥气的黄鳝、脏脏的油渣打交道,这孩子可怜啊。更不容易是在这种境遇下,夏晓兰初毕业后还坚持自学……老汪和齐老师都被自己脑补出来的形象给感动了。

      等夏晓兰载着油渣出来,老汪就鼓励她:

      “你明天呢就到学校报到,高三年纪不放假,早点入学早点能更有效率的复习。”

      多好的苗子啊,可不能再被耽搁。

      老汪想了想又补充一句:

      “学费你不要担心,我负责替你解决。”

      夏晓兰感受到老汪的重视,通过县一的插班考试在她意料之,但跑到县一当个乖学生?这个并不在她计划。

      “汪老师、齐老师,我本来想到学校再说,您二位这样关心我,我就把自己的想法提前说下。我的家庭情况您二位也看见了,高考我是要参加的,但近期可能不会去学校上课。”

      老汪大急,刘勇眉头都能夹死苍蝇:

      “你胡说啥,乖乖到学校念书去,其他事有我这个当舅舅的,你操心啥?”

      054:学业和生意可以兼顾

      上个高能要多少钱?

      去年刘勇肯定会感到压力,今年他找到了赚钱的门路,赚到的钱还没有抽出来,干别的不行,多养夏晓兰和刘芬却算不了啥。有钱就有底气,刘勇也的确希望夏晓兰将来生活更好,从那是没条件,现在夏晓兰有机会考大学,别说他有钱,就算没钱也要【创建和谐家园】供啊!

      夏晓兰低头,“舅,我说了要给我妈在省城买房子,这是我的生活,我也十八了,您赚的钱应该留给表弟。”

      真要让刘勇养,夏晓兰羞也羞死。

      刘勇知道夏晓兰心高气傲,没撞墙【创建和谐家园】前就有这毛病,没想到人变懂事了,这一点还没改。

      老汪想,这孩子太不容易了,带着离婚的母亲寄居在舅舅家,迫切想要改变生活困境啊。齐老师也心一软,干个体户是不太体面,但夏晓兰说要给母亲买房,真是孝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7:44:55